|
|
甘肅省省會。位於省東部,市區面積2122平方公裏,市區人口142萬。中國西北地區綜合性工業城市,黃河上遊重要渡口,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電力供應充足,石油化學工業發達,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冶煉基地 |
|
蘭州旅遊投訴電話:蘭州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9863
甘肅省旅遊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蘭州最佳旅遊時間: 蘭州深居內陸,地處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地帶,是典型的溫帶半幹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乾燥,日照充足。鼕季漫長且較寒冷,雨雪少;春季轉瞬即逝,冷暖變化大;夏季短促,氣溫較高,但無酷暑;秋季降溫快。年平均氣溫9.3;c,年溫差和日溫差較大。去蘭州旅遊的人一定要備件厚外衣,以備不時之需。
蘭州民俗節慶活動:蘭州中國絲綢之路節,創辦於1992年9月10~17日,此後每年舉辦一次。節日期間,專門組織有敦煌之旅,從蘭州出發,沿祁連山麓嚮西,經武威、張掖、酒泉,過嘉峪關,最後到達敦煌。其行程雖僅是絲綢之路中的一小段,但所到之處,景色壯觀。屆時騎駱駝、爬沙山,中外遊客同樂,情趣盎然。
蘭州特別提醒: 蘭州火車站買票排隊狀況和大多數城市一樣混亂,買票時請註意隨身物品。去蘭州旅遊最好備件厚的外套以備不時之需。
蘭州美食:蘭州人好食,喜歡在休閑假日聚餐。市內各大名菜佳餚和民族風味一應俱有,各街道都有一些中高檔次的酒巴,生意紅火。不過,蘭州人喜食酸辣食品,對川味菜餚和火鍋更是情有獨鐘。蘭州人粗獷豪放,聚餐必喝白酒,多喝至半酣方歸。
蘭州市已開設有許多的小吃街,專營蘭州及外地的各種風味小吃。街上還設有各種較大的中高檔次的酒樓,可供食客選擇。盤旋路周圍為酒店、賓館集中區,遊客可選擇到農民巷小吃一條街品嚐美食。
火車站周圍以和政路小吃街最大。市內還有廣場西口、鐵路新村、西關什字、小西湖、建蘭路等小吃街,一般從早晨可持續到子夜。和政路、西關什字等小吃街可持續到零晨三、四點有些攤點晝夜營業。小吃街上還有瓜果蔬菜等外賣。
“牛肉拉麵”是蘭州最具特色的大衆化經濟小吃,在蘭州街頭的任何一傢牛肉面館,都可吃到地道的清湯牛肉面,味道絶佳。
蘭州購物:蘭州是甘肅的理想購物之處,這裏雲集了全省旅遊工藝精品、土特産品。你可以到中心廣場,或者到鐵路新村商業區、南關--西關商業區去逛逛走走,相信會有不小的收穫。那裏是蘭州市最重要的商業區,大型商廈林立,特産,傳統工藝品,現代旅遊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值得一去的地方還有火車西站附近的西津路商業區,那裏的酒泉夜光杯(又名玉石杯)最為著名。
蘭州交通:航空:現已開通蘭州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西安、南京、杭州、敦煌、嘉峪關等近三十條航綫,並開通有每周星期二飛往香港的定期旅遊包機航綫。蘭州中川機場,在市區以北75公裏處,有班車和出租車往返,約一小時可達。
鐵路: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幹綫交匯於此。蘭州也是東起連雲港,西抵荷蘭鹿特丹港的第二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一站。蘭州站位於市區南側的臯蘭山腳下,每天有近60列客車經過該站往返於全國各城市之間。蘭州到省內的張掖、嘉峪關、平涼等旅遊城市均有特快列車往返。
公路:蘭州有7個長途汽車客運站,有4條國道和5條省道經過。由於蘭州地處甘肅東部,與河西走廊上的各大旅遊城市相距甚遠,乘火車優於汽車,但若要前往甘南等不通火車的地方,則衹能乘汽車了。蘭州汽車東站位於平涼路,汽車西站在西津西路。
市內交通:蘭州以市區為中心闢有數十條公共汽車綫路,通往市內各地。蘭州現有六千多輛出租車,有三傢涉外定點旅遊汽車公司,提供各型旅遊大巴、中巴和轎車,既可打車又可租車,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蘭州住宿: 蘭州現有涉外定點旅遊飯店48傢,其中四星級1傢,三星級11傢,二星級22傢,一星級3傢;可以滿足衆多遊客不同層次需求。蘭州飛天酒店、甘肅新世紀大酒店等中高檔賓館服務良好,收費合理,是遊客下榻的好去處。有許多收費低廉的旅館、招待所可供背包族選擇,並且其中有些是服務周到,衛生整潔,環境清靜的好地方。
蘭州娛樂:蘭州有各種文化、體育場所供你休閑娛樂。千百年來,蘭州積澱了豐厚的黃河文化和絲路文化內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藝術風格。目前,蘭州市已擁有秦劇、隴劇、豫劇、京劇等文藝創作表演團體16個,群衆藝術館2個,劇院14個,各類群衆性文藝團體100多個,各類文娛經營網點3500多個,各類體育場館1000多個。
如有興趣,你可觀看省或蘭州市秦劇團的專業演出。省老幹部活動中心有時也有秦腔演出。金城盆景園內設有茶座,客人可自唱自娛。蘭州的太平鼓舞十分有名,已成為每年春節社火表演和重大節慶活動的重要演出內容,值得一觀。
區號:0931
郵編:730030
位置:位於甘肅省中部,南依賀蘭山,北臨黃河,是中國大陸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
人口:165萬
區劃:下轄城關區、七裏河區、西固區、安寧區、紅古區、永登縣、臯蘭縣、榆中縣。
市樹:國槐
市花:玫瑰
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處在東經102°30"-104°30"、北緯35°5"-38°之間,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在大西北處於“座中四連”的獨特位置。市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裏。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層巒疊嶂,既體現了大西北的渾壯雄闊,又展現了江南的清奇秀麗。
蘭州現轄城關、七裏河、西固、安寧、紅古五區和永登、榆中、臯蘭三縣,全市總面積1.31萬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1631.6平方公裏。
蘭州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鼕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市區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氣溫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較理想的居住和投資創業之地。
全市總人口314萬人,其中城市人口207萬人,居住着漢、回、藏、東鄉、裕固、撒拉等38個民族。
蘭州西漢時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清康熙時隸屬甘肅行省,省會由隴西遷至蘭州。1941年正式設市,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
2004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達到504.3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增幅創1995年以來的最好水平。三種産業比例調整為4:54:42,社會固定生産投資完成231.9億元,增長10.1%。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前六年實現小康社會,蘭州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確立的“創業實幹打硬仗,建設創業型城市”的指導思想,在全市掀起一個“全民創業、全市創業、全方位創業”的高潮。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加速産業升級換代,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把蘭州建成黃河上遊重要的經濟中心,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重要支撐點和輻射源。蘭州及其鄰近地區藴藏着豐富的礦産資源,境內已探明各種礦床156處,主要有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和能源礦産等9大類、35個礦種,臨近蘭州的白銀、金昌是我國鎳、鉛、鋅、稀土和鉑族貴金屬的重要産地。
蘭州位於黃河上遊水能富集區,河川徑流地表水資源總量384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9.6億立方米。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上遊幹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達1500萬千瓦,現已建成的劉傢峽、八盤峽、????鍋峽、大峽水電站與鄰近地區的其它水電站構成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中心之一。
蘭州是聞名全國的“瓜果城”。蘭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級滋補營養品;蘭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豔,玫瑰油産量占全國的80%;蘭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稱為“蘭州大片”,暢銷海內外;蘭州的白蘭瓜、黃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賞景下杭州、品瓜上蘭州”的贊譽。
蘭州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景觀豐富,民族風情多姿,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以蘭州為中心的“絲綢之路”大旅遊區內,有敦煌莫高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麥積山石窟、平涼崆峒山、永靖炳靈寺等著名歷史古跡。蘭州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中山鐵橋,有“隴右第一名山”4a級景區——興隆山,有國傢級森林公園——吐魯溝、石佛溝、徐傢山,以及五泉山、白塔山等自然風景區。近幾年,蘭州依據獨特的城市環境建設的“百裏黃河風情旅遊綫”,融“絲路文化、黃河文化、民族文化”為一體,已逐漸成為蘭州特色和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景觀和旅遊熱點。
蘭州還是一座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其中尤以回族人口最多,漫步街頭,隨處可見新月交輝的伊斯蘭餐館,而滿街彌漫的烤羊肉的香味定會讓你胃口大開。 |
|
城市名:蘭州 英文名:lanzhou 舊譯:Lanchow別稱:金城
俯瞰蘭州市區主要領導:中共蘭州市委書記 陸武成 蘭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張津梁 國傢: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 甘肅省(Gansu Province)
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
電話區號: 0931(+86)
汽車牌照:甘A
方言:蘭州話
市花:玫瑰
市樹:國槐
蘭州是甘肅省省會,是全省政治、文化、經濟,金融,交通,教育中心,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是中國七大軍區之一的蘭州軍區本部,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本部,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地處黃河上遊,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適宜人居。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氣溫9.3℃,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
蘭州是黃河流域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實施南北兩山環境緑化和黃河風情旅遊綫綜合開發工程,把黃河市區段40公裏兩岸道路橋梁建設、河堤修砌加固、航運河道疏瀎、旅遊景點開發、城市建築風格以及緑化美化亮化融為一體,將絲綢之路文化、黃河文化和民族文化匯集其中。
黃河不僅養育了蘭州人民,也給這裏帶來豐富的特産白蘭瓜、軟兒梨、鼕果梨、白粉桃、籽瓜等瓜果久負盛名,百合、黑瓜子、苦水玫瑰、蕨菜、水煙等土特産品蜚聲中外,使蘭州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瓜果城"。
濕地公園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裏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着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在溝通和促進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絲綢之路也在這裏留下了衆多名勝古跡和燦爛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使蘭州成為橫跨2000公裏,連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張掖大佛寺、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點的絲綢之路大旅遊區的中心。隨着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築起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我國東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正發揮着承東啓西、聯南濟北的重要作用。
2008年經濟概況:國內生産總值達846億元人民幣,人均GDP3845美元,財政收入152.44億元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蘭州市行政區劃圖截至2007年12月31日,蘭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城關區,郵政編碼:730000,電話區號:0931。
蘭州市 面積13271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322.28萬人(2008年)。
城關區 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88萬。郵政編碼730030。
七裏河區 面積 397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730050。
西固區 面積 385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730060。
安寧區 面積 86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730070。
紅古區 面積 57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730080。
永登縣 面積6090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730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蘭州市
臯蘭縣 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730200。縣人民政府駐石洞鎮。
榆中縣 面積3362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730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7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
|
地理氣候
蘭州市處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即北緯34°,東經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區)的省會平均距離最近。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流而過,枕山帶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徵。
蘭州地處內陸,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特點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年日照時數為2600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並集中分佈在6~9月。年平均氣溫9.3℃。
區域人口
全市現轄城關,七裏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臯蘭3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平方公裏,戶籍總人口322.2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10萬人。有漢、回、滿、東鄉、藏、蒙、土傢等3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占3.6%。
自然資源
目前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石英岩、硅鐵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煤炭保有儲量為9.05億噸,主要開採地為窯街和阿幹鎮兩礦,基本滿足蘭州的近期要求,水電資源,黃河上遊甘肅段積石峽至黑山峽有8個梯級電站可供開發,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開發。
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資源豐富,貫穿市域的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達337億立方米,且水量穩定,各季不封凍,含沙量也較小,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測全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
全市有林業用地182550公頃,占總面積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頃,進一步植樹造林潛力較大。天然草場面積為77萬公頃。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亦較豐富。野生植物總數約600種,有明顯經濟利用價值的種類占總數的40%,飲譽全國的甘肅特産甘草、當歸、黨參、麻黃、秦艽、鬼臼、祖師 麻等中藥材,在蘭州地區均有分佈。野生動物有187種,珍稀動物有:黑鸛、藏雪雞、金錢豹、藍馬雞等。
全市土地面積為135.3公頃。其中,耕地21.9萬公頃,林地7.6萬公頃,牧草地76.5萬公頃,未利用的荒草地,????鹼地,沙地等近23.5萬公頃。土地資源可分3個類型,即:中低山林牧區,位於蘭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𠔌川臺蔬菜瓜果區,位於各河流的河𠔌階地;低山丘陵糧油區,分佈於榆中北山,臯蘭縣西北部,永登縣秦正川等地帶。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宜發展農、林、牧、副、漁5業開發潛力較大。 |
|
蘭州,始建於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裏築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十六國前涼時又移金城郡治於此。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於史册。後來雖然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蘭州一帶屬隴西郡地。
西漢初,依秦建製,蘭州仍為隴西郡轄地。到了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軍西徵匈奴,在蘭州西設令居塞駐軍,為漢開闢河西四郡打通了道路。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在今蘭州始置金城縣,屬天水郡管轄。
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又置金城郡。宣帝神爵二年,趙充國平定西羌、屯兵湟中後,西漢在金城郡的統治得到加強,先後又新置七縣。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並金城郡於隴西郡。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羌起義,金城郡地大部被占,郡治由允吾遷至襄武(今甘肅隴西縣),十二年後又遷回允吾。東漢末年,分金城郡新置西平郡,從此,金城郡治由允吾遷至榆中(今榆中縣城西)。
西晉建立後,仍置金城郡。西晉末年,前涼永安元年(公元314年),分金城郡所屬的枝陽、令居二縣,又與新立的永登縣(在今蘭州市紅古區窯街附近)三縣合置廣武郡,同年,金城郡治由榆中遷至金城,從此金城郡治與縣治同駐一城。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金城郡為蘭州,置總管府。因城南有臯蘭山,故名蘭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子城縣為金城縣,復改蘭州為金城郡,領金城、狄道二縣,郡治金城。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校尉薛舉起兵反隋,稱西秦霸王,建都金城。不久遷都於天水,後為唐所滅。
唐統一中國後,於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復置蘭州。八年置都督府。顯慶元年(公元656年),又改為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改為金城郡。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又改金城郡為蘭州,州治五泉,管轄五泉,廣武二縣。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蘭州被吐蕃所占,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河州人張義潮起義,收復隴右十一州地,蘭州又歸唐屬。然而此時的唐朝已經衰落,無力西顧。不久就被党項族占據。
清初依明建製,蘭州隸屬臨洮府,衛屬陝西都指揮使司。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裁衛歸州。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復設蘭州衛。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陝甘分治,設甘肅行省,省會由鞏昌(今隴西)遷至蘭州。從此, 蘭州一直為甘肅的政治中心。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臨洮府治由狄道移至蘭州,改稱蘭州府,又改州為臯蘭縣。當時蘭州府轄管狄道、河州二州;臯蘭、金縣、渭源、靖遠四縣。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陝甘總督衙門自西安移駐蘭州,裁減甘肅巡撫。
辛亥革命後,於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州)設道,並蘭山、鞏昌二府為蘭山道,轄管臯蘭、紅水、榆中、狄道、導河、寧定、洮沙、靖遠、渭源、定西、臨潭、隴西、岷縣、會寧、漳縣等十五縣。道尹駐省會臯蘭縣。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改道為區,變蘭山道為蘭山區。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劃甘肅省為七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臯蘭、榆中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專署駐岷縣)。民國三十年,即公元1941年7月1日,將臯蘭縣城郊劃出,新設置蘭州市,與臯蘭縣同治今蘭州城關區。市區面積16 平方公裏,人口17.2萬餘人。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市區擴大,東至陽窪山,西至土門墩(不含馬灘),南到石咀子、八裏窯、臯蘭山頂,北至????場堡、十裏店,面積達146平方公裏。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從此,蘭州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建國以來,蘭州市建置曾幾度變更。蘭州市現轄城關、七裏河、安寧、西固、紅古五個區和榆中、臯蘭、永登三個縣 。 |
經濟環境 Economic environment |
工業
蘭州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機械、冶金、四大行業等主體,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係,成為我國主要的重化工,能源和原材料生産基地之一。硝酸合成橡膠、硅鐵、鋁、石墨、電機、石油鉛機和粗精紡毛呢等産品産量均處國內領先地位。到2010年,蘭州工業發展的重點是:
①石油化工--以蘭州煉油廠和蘭州化工廠為依托,組織實施1000萬噸原油加工擴能、60萬噸乙烯擴能和蘭州至四川成為輸油管道三大工程;建成7.2萬噸烷基本工程。
②冶金--對三大鋁廠進行改造,使鋁産量年産30萬噸以上。
③機械電子--石油鑽采、煉油、化工設備;適用提高原地區的機動車;高新節能的捲鐵芯變壓器及新型各類電機;各種建築機械;特種泵;機電一體化的傳動裝置礦山機械;
④建材--高標號水泥、輕質精體材料、陶瓷、開發大理石、花崗岩、輕型石膏等。
⑤輕工業--日用化工、製革、塑料製品、中成藥;棉毛精紡及新品種;農副産品加工、食品和清真食品。
2008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318.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16%。節能減排取得良好成效,單位生産總值能耗降低6%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8%以上,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的目標.
農業
蘭州是享有盛名的瓜果城,瓜果年産量達到7萬多噸,白蘭瓜、黃河密瓜、西瓜、籽瓜等瓜果久負盛名,百合、玫瑰、黑瓜子、水煙等土特産品蜚聲中外,遠銷世界一些國傢和地區。
全市通過采取結構調整、以秋補夏、以經補糧、發展鄉企、勞務輸出等措施,有力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交通
蘭州市境內有4條鐵路幹綫,東為隴海綫、西為蘭新和蘭青綫、北為包蘭綫、鐵路營運里程356公裏,其中電氣化里程222.8公裏。2008蘭州鐵路樞紐旅客發送量為777.16萬人, 貨物發送量1318.65萬噸.2008年蘭州鐵路局貨物發送量完成8026.18萬噸,(其中甘肅省貨物發送量占總發送量的56.22%),蘭州將建成10個方向交通鐵路樞紐,蘭渝綫、寶蘭客專綫、蘭新第二雙綫、包蘭復綫、蘭合鐵路、蘭州經中川至張掖城際等鐵路將相繼建設,加之既有綫,新的蘭州鐵路樞紐建成後,將有10個方向的鐵路在蘭州交匯。新蘭州樞紐的建成,將形成多方向互通、大運量保證、現代化設施、高效率運輸的特點,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市境內公路密佈,有國道6條,省道5條,縣鄉公路47條,鄉道32條總里程1952公裏。公路樞紐是以蘭州為中心;11條縱橫幹綫為框架,輻射全省的網絡。以客運為主的汽車站有9個,其中蘭州汽車站和西站規模最大;蘭州市公路貨運能力為3574.4萬噸,占總貨運量30%。
民航蘭州中川機場是全國重要的航空機場之一,是甘肅的空中交通樞紐。中川機場為民用二級機場,距市中心75公裏,可起降中短程幹綫客機。可直飛國內外31個城市,年貨運量近萬噸。
郵電通信
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6.58億元,郵政業務總量1.92億元。全市擁有固定電話機67萬部,其中公用電話14萬部(含智能網專用接入終端公用電話)。移動用戶達263.9萬戶,GSM數字移動通信交換機總容量達510萬門,CDMA數字移動通信交換機容量達102萬門。計算機互聯網用戶達29.69萬戶。 |
科技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 |
全市現擁有全民科研開發機構138個,科研人員10萬人;研究專業有15門類。研究上有一定優勢的專業是:農業、化學化工、物理、地質地理、通信運輸等。有些研究機構如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由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於1999年合併而成;其中,原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長錢三強;現任所長詹文竜為中科院副院長)、化工部塗料工業研究所等在國際國內都有一定聲譽。
蘭州有普通中學206所,在校生14.6萬人,職業中學5所,在校生1萬人;中專49所,在校生2.4萬人;技工學校35所,在校生1.1萬人;高等學校13所,在校生4.5萬人; 成人高校13所,在校生1.3萬人。
蘭州是我國重要的科研基地,擁有以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為主體的各類科研和開發機構近1200多傢,以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為代表的國傢重點實驗室 9個,國傢級、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和試驗基地28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25萬人。有相當數量的國內知名專傢、學者和學科帶頭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每年取得科研成果近500多項,人才密度名列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創建於1909年的蘭州大學是中國著名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西北師範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是西北地區師資和少數民族教育培訓中心。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傢“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創建於1909年,始為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6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2002年和2004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後並入蘭州大學。
學校坐落在黃河之濱的甘肅省省會——蘭州市,校園面積3828畝,建有6個校區,有3所附屬醫院。學校現有本科生18538人,研究生8586人(其中博士生1477人)。有專任教師1698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377人、副教授等副高職793人,博士生導師236人,兩院院士8人(含雙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8人,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3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0人,國傢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
蘭州大學學科特色鮮明,學科門類齊全,涵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所有11個學科門類。現有8個國傢重點學科,2個國傢重點學科培育學科,2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3個省醫療衛生重點學科。有1個國傢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1個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蘭州大學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首批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首批設置文、理科國傢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之一。經教育部批準建有研究生院。學校現有81個本科專業,187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56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6個國傢級人才培養基地,2個部省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畢業生素以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勤奮實幹而深受社會歡迎。自建校以來,已為國傢培養了10多萬名各類人才,許多人成為著名的專傢學者、企業傢和優秀的黨政管理人才。美國《科學》周刊曾評出了中國13所最傑出的大學,其中蘭州大學位列第六。
蘭州大學的科學研究素以基礎研究見長,同時廣泛開展應用研究。近年來,學校堅持貼近國傢目標,立足西北特色,大力扶植新的學科增長點,承擔國傢重大項目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已先後獲得國傢、部委和省級科技成果奬500多項,編輯出版各種專著、教材、譯著700多部,平均每年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SCI統計,蘭州大學是中國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學之一。2006年學校被SCI收錄的科技論文數居全國高校第20位,科技論文被SCI期刊引用數居全國高校第13位。
蘭州大學積極發展對外交流合作,與美、日、英、法、加、德、澳等國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近年來先後選派500多名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和攻讀學位,有1300多位外籍專傢學者應邀來校交流講學,接受各國留學生400多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蘭州大學將以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秉承“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弘揚蘭大精神,強化開放意識,註重內涵建設,提升教育質量,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為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西北師範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前身為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平津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天津北洋工學院(原名北洋大學)三所院校於9月10日遷至西安,組成西安臨時大學。太原失陷以後,西安臨時大學又遷往陝西漢中,不久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7月以後,西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獨立為西北師範學院。文理、法商學院組成西北大學。1941年起,西北師範學院在院長李蒸的帶領下陸續遷往蘭州。抗戰勝利後,部分師生返回北平復校,其餘則留在了蘭州,為西北地區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8年前西北師範大學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範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範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範大學。1985年教育部依托學校設立了“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製。學校現為甘肅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教育部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三所大學之一、甘肅省重點大學。
學校現設18 個二級學院、46 個係、2 個教學部、72 個教學科研中心(所)、35 個實驗室(中心),1 個國傢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 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3 個省級重點學科,19 個校級重點學科,5 個省級以上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依托學校設立了 “ 西藏藏族師資培訓中心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 ”、“ 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 ”、“ 國傢體育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 教育部電腦捐贈中心 ” 等機構。甘肅省在學校設有 “ 甘肅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 ” 、 “ 甘肅現代遠程教育中心 ” 、 “ 甘肅省教育行政幹部政策法規培訓中心 ” 等機構。
學校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具有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從 1982 年起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現有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 2 個博士後流動站, 2 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26 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9 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92 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4 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51 個普通本科專業。已形成較為合理的學位授權體係,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 9 個學科門類,涉及 25 個一級學科。
學校自獨立設置以來,已培養各類學生 13 萬餘人。學校面嚮全國 27 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各類學生 34900 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 3595 人,留學生 40 人,普通本科學生 14550 餘人,成人教育類學生 15350 餘人。
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 2503 人,其中專任教師 1258 人,教授(研究員) 209 人,副教授(副研究員) 452 人, 165 人具有博士學位, 482 人具有碩士學位。現有兩院院士 2 人,博士生導師 52 人,碩士生導師 375 人,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56 名,國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 5 人,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 2 人,一級學科學術團隊理事以上國傢級 35 人、省部級 71 人,國傢級專傢 8 人,省部級專傢 19 人,甘肅省“ 333 ”“ 555 ”科技創新人才 70 人。李蒸、黎錦熙、袁敦禮、董守義、李建勳、鬍國鈺、呂斯百、孔憲武、常書鴻、陳涌、黃胄、彭鐸、郭晉稀、程國棟、薛群基、李秉德、南國農等著名教授先後在學校任教。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被《 SCIE 》收錄的論文數近年來一直在全國高校排名第50 位左右,全國師範大學排名前 10 位以內。社會科學在西北歷史與地理、民族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古籍整理、敦煌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學校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加強應用開發和軟科學研究,積極推進成果轉化,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産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校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同 40 多個國傢及香港、臺灣地區共 120 多所大學、研究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合作交流關係,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20 餘次,招收培養外國留學生 310 多人。
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校園面積千餘畝。校捨建築總面積 52. 5 萬平方米 ,其中各類教學及輔助用房16.19 萬平方米,有 800 元以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12083.03 萬元,各類圖書文獻資料 147.55 萬餘册。學校建成了以遠程教育、綜合教務管理及校園計算機網、通訊網和有綫電視網為主體的現代公共教育服務網絡係統。
學校多次被國務院、中宣部、教育部、國傢民委、團中央、甘肅省授予“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團结進步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甘肅省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全省普通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省保密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學校正緊緊圍繞甘肅及西部地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努力嚮以教師教育為主、教育、藝術、文理基礎學科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西部一流、全國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目標邁進。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六十六,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三。
肅農業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的前身是1946年10月創建於蘭州的國立獸醫學院,是當時國內唯一的獸醫高等學府,首任院長為我國著名獸醫學家、獸醫教甘肅農業大學校徽育傢及現代獸醫學奠基人之一盛彤笙院士。1950年,學校更名為西北獸醫學院;1951年,更名為西北畜牧獸醫學院。1958年,學校與籌建中的甘肅農學院合併成立甘肅農業大學,並遷往武威黃羊鎮辦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遷回蘭州市辦學。1986年秋季,在新校址招生。在此後的20多年裏,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科為優勢,多學科發展的高等農業院校。
學校地處規劃中的蘭州市新城區中心,占地總面積247.48公頃,其中校園面積87.98公頃,建築面積43.67萬平方米;擁有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133個;學校固定資産總值48,930.11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産值10,511.27萬元;有國傢級植物生産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各1個,校級實驗教學中心16個。圖書館文獻資源總量318.84萬册,並建有180臺機位的電子閱覽室;1997年,建立了校園網,經過教育部“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絡建設工程”項目的實施,全校信息點數增至6,000多個,校園網出口總帶寬達300M;建有體育館、田徑場、足球場、網球場等各類體育設施及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基地。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坐落於古絲綢之路重鎮、甘肅省省會蘭州市。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19年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1958年,在組建蘭州工學院的基礎上,將甘肅交通大學並入,同年10月1日正式定名為甘肅工業大學。1965年學校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將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和北京機械學院的水力機械、化工機械、石油礦場機械和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成建製全部遷入,並從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抽調一批教師來校工作。1998年轉製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為蘭州理工大學。經過近90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工科實力比較雄厚、理科水平不斷提高、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理工科大學,具有完整的含博士、碩士、學士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係,對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學校是我國首批學士、碩士學位授權高校,是甘肅省第一個工學博士學位授權高校。現有省級重點學科12個。設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並設有9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6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51個本科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醫學等8個學科門類,其中工學實力在《2008年大學評價》中列全國高校第84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67人,其中與中國科學院共享院士1人,入選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甘肅省“333”、“555”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的國傢級專傢和省部級優秀專傢等126人,教授、副教授54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865人。學校設有16個學院和1個教學研究部,各類在校學生3萬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3000人,本科生2萬餘人。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基礎理論實 、專業口徑寬、工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級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保障體係,重視工程能力培養,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近三年,學校獲得國傢教學成果奬2項,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奬25項,承擔“十一五”國傢級教研項目4項,建設省級精品課程15門,出版教材124部,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計算機程序設計競賽、英語競賽、機械設計競賽、機器人設計競賽中獲得國傢級奬33項78人次,省級奬268項456人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穩居甘肅高校第一,建校以來纍计為國傢培養高層次人才12萬餘人,現有1個國傢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工科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在2006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技實力,現設國傢級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5個,省級研究機構12個,校企合作工程技術中心20個,近3年纍计完成各類科技項目1500餘項,取得科技成果近20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奬勵60餘項,專利授權數量連續四年位居甘肅高校首位,並進入全國高校60名。學校現有科技型企業18傢,2006年科技産業收入總額在全國高校排名第34位。學校學術水平不斷提升,近年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0餘部,其中核心期刊論文、EI收錄論文分列全國高校第100位和第75位,學校學報獲得“國傢期刊奬百種重點期刊奬”和“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一等奬”。
學校積極開展學研産合作,是甘肅第一所、全國第27所設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備軍官選拔培養辦公室”的地方高校,與溫州市、青島市、西寧市、金昌市等19傢省內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與省內外83傢企事業單位聯合成立了董事會,在省內外企業建立了169個教學實習和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傢和地區的60餘所大學建立了學術合作和師生互派交流關係。每年接待和派出的訪問學者達100餘人次,具有留學生招收資格。
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基礎條件,現有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230畝,校捨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各類文獻資料245萬册(件)。固定資産9.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12億元。學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臺和教學平臺,實現了網上辦公、網上教學、網上管理、網上服務。
學校重視大學文化建設,大力弘揚以“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內涵的“紅柳精神”,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成績喜人,先後榮獲“全國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等殊榮。
學校確定了在建校100周年之際,將學校建設成為具有一流的工科、堅實的理科、特色的文科的國內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
西北民族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直屬國傢民族事務委員會。學校前身是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蘭州分校第三部。從1950年2月起,在“革大三部”的基礎上開始籌建,是年8月,西北民族學院正式成立,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汪鋒任院長。2003年4月,經教育部和國傢民委批準,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占地2880多畝(含緑化用地),分西北新村校區和榆中校區。經過57年的發展,學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預科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國際教育等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是一所優勢和特色比較鮮明的多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傢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8萬餘人。學校現有47個民族的各類在校生1571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3338人,研究生555人。
學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設有47個本科專業、31個碩士點、1個博士點,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個學科門類。中國少數民族經濟、馬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國傢民委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格薩爾學、民俗學和宗教學為甘肅省重點學科。
學校擁有一支以博士生、碩士生導師為中堅力量的教職工隊伍。現有教職工 1466人,其中專任教師894人;教授135人, 副教授2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傢17人,甘肅省“333”人才工程人選10人,“555”人才工程人選6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4人,甘肅省教學名師3人,甘肅省優秀專傢5人,獲甘肅省青年教師成纔奬的教師37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171人。
學校現設有經濟管理學院、語言文化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社會人類學·民俗學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學院、法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醫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美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馬剋思主義學院、預科部、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學院等21個教學院(部)和實驗中心、網絡中心。建有103個教研室,60個教學實驗室,1個國傢民委、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獨立建製的研究機構,11個院所合一的研究機構。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推進以學分製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方式改革,推進課程建設特別是精品課程建設,重視和支持教學改革研究。2000年以來,學校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1項,甘肅省教學成果奬10項,省級精品課程10門。長期以來,學校形成了艱苦奮鬥、同舟共濟、與時俱進、超越自我、嚴格管理、從嚴治校的優良傳統,培育了以黃土地精神、黃河精神為內容的優良學風和教風,贏得了社會的高度評價。
學校圖書館現有圖書資料196萬餘册,其中紙質圖書125萬餘册,電子圖書71萬餘册;博物館館藏文物1500餘件,其中3級以上文物117件。圖書資料和館藏文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學校註重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2000年以來,學校承擔重點科研項目418項,其中“863”項目2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4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子項目3項,國務院其它部門的科研項目90多項,地方政府科研項目91項;出版專著300餘部,發表論文4000多篇,被SCI、EI、CSSCI等收錄280篇。科研成果獲得國傢級奬勵34項,省部級奬勵190項;獲發明專利授權15項,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學校研發的“藏漢雙語文字信息處理係統”,取得成果數十項,其中《藏漢雙語信息處理係統》1999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藏文視窗平臺、字處理軟件和藏文網站》2001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受到了江澤民、鬍錦濤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學校在互聯網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藏文網站。
學校編輯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獻》和 《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出版計劃,實現了我國珍貴歷史文獻的回歸與面世,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敦煌學與藏學研究的又一個里程碑。
學校大力推進科研成果轉化,開發的動物血清、氧化澱粉係列産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校編輯出版《西北民族研究》(國傢級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國傢級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藏文版)、《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蒙古文版)、《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西北民族大學報》等。其中《西北民族研究》是ULICH’S國際期刊指南刊物,民族類核心期刊,被評為“甘肅省一級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藏文版被評為甘肅省高校優秀期刊。
學校堅持德育為先,以民族團结進步為價值追求,彙聚各民族優秀文化,發揮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優勢,深入開展民族團结進步教育,努力推進民族團结進步,曾先後兩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结進步模範單位”光榮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成為黨和國傢民族政策與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後同美、英、法、德等數十個國傢和地區的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和合作關係;成功舉辦了四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先後聘請了70多位外籍專傢,接收培養了400多名留學生。
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傢民委、甘肅省委、甘肅省政府對學校的發展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朱德、董必武、彭德懷、陳毅、鄧小平、李維漢、習仲勳、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賽福鼎·艾則孜、李鐵映、費孝通、司馬義·艾買提、鐵木爾·達瓦買提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國傢民委、甘肅省委、甘肅省政府領導同志都曾親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給各民族師生員工以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位於蘭州市城關區,先期開發規劃面積為5.2平方公裏,它集中了以中科院、中央部委和省屬科研院所20多個單位、近1萬人的科研隊伍,特別是中科院蘭州分院和蘭州大學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有着雄厚的實力,在有機化學、重離子核物理、冰川凍土、沙漠化、生物工程、成礦理論、高原大氣等基礎科學研究處於國內外前沿地位;同時擁有一大批先進的科研設備與測試手段。該開發區1991年被國傢批準為國傢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安寧科教城
安寧科教城,位於蘭州市安寧區。
安寧科教城有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科院和甘肅省科學院等30餘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教育環境、生活環境優越,教學資源、教師資源雄厚。
夏官營科教城
夏官營科教城,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距蘭州市37公裏。2004年被蘭州市委、市政府規劃為蘭州“科教城”。建成城區面積達15平方公裏,以高新技術研發和三産服務為主,設施功能齊全,高校學生規模達10萬人左右具有較大規模的科教城。該城區引進的大專院校為:蘭州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大學榆中分校已於2001年建成,並正式招生教學。校園面積2100畝,有各類建築面積23.75萬平方米,是一所先進的信息化、數字化校園。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新校區,位於蘭州大學榆中校區南側,總投資13億元,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占地2000畝,在2005年投入使用,當年入住學生6000人。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後,可容納2萬名學子學習,建成後的新校區集生態化、現代化、網絡化、園林化於一體。 |
|
主持人:朱軍 水均益 李修平 張騰嶽 孟盛楠 張莉 瀋凌
科學家:秦大河(首個橫穿南極的中國人,現國傢氣象總局局長)
王隴德
李栓科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傢地理》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
學者:王汝平(中國十大傑出營銷人,智慧型組織研究創始人,2008年中國管理科學大會上被評為“改革開發30年中國百位管理創新人物”,其著作《C管理模式》同時獲得“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管理學專著”。)
唐璉(清朝書畫傢)
笑星:張保和 王海
畫傢:楊麟(現揚州市國畫院院長)
影星:羅海瓊、李欣汝、李海
明星:魏晨 2007快樂男聲季軍
李霄雲 2009快樂女生亞軍
顔峻 樂評人 |
|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歷史和大自然為蘭州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全市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文物點500多處,古遺址250處,古城12處,古建築50餘處。國傢級森林公園有徐傢山、吐魯溝、石佛溝、興隆山;市區有五泉山、白塔山、白雲觀、白衣寺等名勝古跡,還有蘭山公園、南湖公園、西湖公園、濱 河公園、水上公園等風格各異的景點。蘭州是馳名中外的瓜果名城,夏秋季節更是具有避暑和品瓜果的旅遊特色。
1、黃河風情綫
蘭州是一個東西嚮延伸的狹長型城市,夾於南北兩山之間,黃河在市北的九州山腳下穿城而過。經過城建部門的規劃建設,沿黃河南岸,已開通了一條東西數十公裏的濱河路。因路面寬闊筆直,兩旁花壇苗圃,星羅棋布,被譽為緑色長廊,現已成為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遊客遊覽濱河路,可以欣賞黃河風情,參觀沿途點綴的平沙落雁、搏浪、絲綢古道、黃河母親、西遊記等衆多精美的雕塑;並參觀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水車園等景點。在旅遊旺季,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古韻;也可乘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濱河路被譽為蘭州的“外灘”,已成為老年人晨練和年青人浪漫的場所。外地遊客來蘭州旅遊,必先到濱河路,從東到西一遊。
2、白塔山公園
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勢巍峨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現存白塔係明景泰年間(1450-1456年),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15年),巡撫綽奇補舊增新,擴大寺址,起名“慈恩寺”。白塔七級八面,高約17米,下築圓基,上着緑頂,各面雕有佛像,檐角係有鐵馬鈴。塔外通塗白漿,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闢為公園,總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分為三臺建築群,依山而築,飛檐紅柱,參差有緻,各建築以亭榭回廊相連,四通八達。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古稱“鎮山三寶”,現紫荊樹已枯死。白塔山經過多年緑化,樹高林密,麯徑通幽。公園三臺大殿內獨特的“黃河奇石館”藏石豐富,獨具風格。山下為中山橋,二者已連為一體,成為蘭州旅遊的必遊之地。
蘭州市白塔山東約1公裏處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遺址。相傳明初,大將徐達、馮勝奉命攻打元軍王保保,久攻不破,恰至元宵節,徐達命軍士做成又粗又長的鼓,扮成社火隊混入城內,以大旗為號,裏應外合,終於攻破了王保保城。為紀念這場戰鬥的勝利,這種鼓被命名為“太平鼓”,並成為蘭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從此,王保保城和太平鼓更加聞名。
3、八盤峽旅遊度假區
八盤峽旅遊度假區位於蘭州市黃河上遊最西端的八盤峽水庫。這裏有雄偉的電站大壩,環境優美的廠區,寬闊的庫區水面。廠房內發電機組轟鳴,廠房外樹木成蔭,百花盛開,鳥語婉轉,風景如畫。溯河而上,沿岸棗林蔥鬱,蘆葦搖曳,水鳥翔集,是工業旅遊及休閑度假的絶佳勝境。
八盤峽庫區水面廣阔,黃河與湟水河匯合口環境條件優美獨特,非常適合於開展水上體育運動及娛樂。可容納100人乘坐的遊輪,是目前蘭州市最大最豪華的遊輪。您乘坐在裝飾雅緻的客艙中品茗,或者登上二層觀光甲板遠眺,總令你心曠神怡。您如果想體會撲面的河風,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過如鏡的庫區水面,享受風馳電掣般的快感。竜舟--衹有在江南水鄉才能看到的景緻。
庫區岸邊50畝果園內已經是果滿枝頭了。您可以在石子鋪設的道路上悠閑地徜徉,也可以坐在樹下的石桌旁,與友人娛樂聊天,享受炎熱夏日裏的清涼。汽車愛好者的最愛--卡丁車場即將建成,面積有9300平方米,您在這裏可以盡情地感受飛車的刺激。請您密切關註開業的日子!在建面積為1680平方米的植物園,鼕暖夏涼,四季如春,您既可在其中觀賞奇花異草,又可休閑娛樂。
清澈見底的遊泳池是按照正規比賽標準建設,設有8條泳道,可承辦遊泳比賽,是遊泳愛好者一展身手的場所,也是您夏日消暑的絶佳選擇。
八盤峽水電廠是目前唯一一座坐落在百萬以上人口城市中的水力發電廠,裝有三臺國産機組和三臺瑞典機組,總裝機容量22萬千瓦。參觀電廠,您能夠瞭解水力發電的全過程,豐富和拓展您的知識面,也是對青少年進行電力生産認識教育的良好場所。
4、吐魯溝國傢森林公園
位於蘭州市西北160公裏處的永登縣連城林內,屬祁連山脈的東麓, 是一以奇山秀水為主體的自然景觀旅遊區,被譽為“神話般的緑色山𠔌”。吐魯溝1984年8月1日正式對遊人開放,1992年被林業部批準為國傢級森林公園;1997年被評選為國傢森林公園十大標兵,已成為蘭州市森林生態旅遊的理想目的地。“吐魯”是古代蒙語,意為“大,好”,或“美好的果園”。吐魯溝曾為多民族雜居地區,這裏受山地氣候影響,降雨豐沛,溝內峰巒疊嶂,林木蒼翠,麯徑通幽,吐奇納秀,成為一毫無人工雕鑿的原始自然風景區。區內有發源於俄博峰的吐魯河由西北嚮東南流過,至三岔匯合後,經前溝匯入大通河。沿河𠔌修有公路直通
溝內,兩岸步移景異,氣象萬千。吐魯溝自然風景區海拔1,998-3,165米,總面積6,157公頃。
遊客跨越大通河橋,即進入前吐魯溝森林風景區。從大橋至三岔旅遊村6公裏,便分成大小兩溝,左側是大吐魯溝,全長14.7公裏,是以奇特地貌風景為主的公園主要賞景區,共計有24處景點,峰、巒、崖、石,千姿百態,絶壁飛瀑,石崖瀉珠,雖自天作,宛如人開。再上行,便到溝掌草原,為迷人的草原遊覽區。從三岔右行即進入小吐魯溝林區。溝長7公裏,有12處景點。小區內有1,600多種樹木花草,棲息着麝、跑鹿、藍馬雞、猞猁、石羊等數十種珍稀動物,一片茫茫林海,古木參天,溪流淙淙,到處鳥語花香,儼然一自然畫廊。
5、興隆山公園
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裏處,距蘭州市60公裏。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臺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傢級森林公園。主峰由東西二峰組成,東峰“興隆”海拔2400米,西峰“棲雲”海拔2500米,二峰間為興隆峽,有雲竜臥橋橫空飛架峽𠔌。現棲雲峰有混元閣、朝雲觀、雷祖殿等殿閣;興隆峰有二仙臺、太白泉、大佛殿、喜鬆亭、滴淚亭等景點。
史載,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於興隆山,其衣冠和兵器用物安放於此。1939年,成吉思汗的靈柩運至興隆山,密藏於大佛殿內;1949年8月纔遷往青海塔爾寺;1954年, 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迎回,安放在伊剋昭盟伊金霍洛旗新建的成吉思汗陵寢室。興隆山因這段歷史而更加著名。
6、八路軍辦事處
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期,我黨在蔣統區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1937年5月開始籌建,1943年8月撤銷,時間長達6年之久。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謝覺哉、彭嘉倫、伍修權等曾在這裏領導過“八辦”工作。“八辦”於1963年被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在互助巷2號的舊址籌建了“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並於1981年1月正式開放。共有革命文物150餘件,照片170餘幅,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辦事處另一處舊址在今酒泉路157號。
7、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萬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眼五泉水而得名,史有鞭響泉涌傳說。蒙、惠東、西二泉,在五泉山兩側,有水從縫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稱東、西"竜口"。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築群,廟宇建築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緻。遊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
|
蘭州及其鄰近地區藴藏着豐富的礦産資源,境內已探明各種礦床156處,主要有有色金屬、貴金屬、稀土和能源礦産等9大類、35個礦種,臨近蘭州的白銀、金昌是我國鎳、鉛、鋅、稀土和鉑族貴金屬的重要産地。
蘭州位於黃河上遊水能富集區,河川徑流地表水資源總量384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9.6億立方米。以蘭州為中心的黃河上遊幹流段可建25座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達1500萬千瓦,現已建成的劉傢峽、八盤峽、????鍋峽、大峽水電站與鄰近地區的其它水電站構成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中心之一。
蘭州是聞名全國的“瓜果城”。蘭州百合,瓣大肉厚,香甜可口,是高級滋補營養品;蘭州的玫瑰花,花大色豔,玫瑰油産量占全國的80%;蘭州的黑瓜子,板大形正,被稱為“蘭州大片”,暢銷海內外;蘭州的白蘭瓜、黃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賞景下杭州、品瓜上蘭州”的贊譽。 |
|
蘭州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商埠重鎮和著名的“茶馬互市”,現已發展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多層次、規範化的市場體係建設日益完善,流通服務功能明顯增強,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相對活躍,大商貿、大流通、大市場格局初步形成,輻射面達西部8省區,近400萬平方公裏和3億多人口。商貿流通業整體水平得到提升,超市和連鎖經營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2008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95.04億元 ,同比增長17.03%。 |
|
蘭州是我國重要的科研基地,擁有以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為主體的各類科研和開發機構近1200多傢,以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為代表的國傢重點實驗室 9個,國傢級、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和試驗基地28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25萬人。有相當數量的國內知名專傢、學者和學科帶頭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每年取得科研成果近500多項,人才密度名列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創建於1909年的蘭州大學是中國著名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西北師範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是西北地區師資和少數民族教育培訓中心。
文化事業堅持“做西部文章,創全國一流”的思路,推出了《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竜源》、《讀者》等一批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精品傑作。 |
|
以三版城市總體規劃為竜頭,實施“東擴西進、南伸北拓”戰略,積極探索環境立市、特色建市的新路子,不斷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重點抓好路橋工程、城市給排水管網、燃氣熱力管網、電信電力管網建設。近幾年實施了多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小西湖、銀灘等6座黃河大橋建成使用,南、北濱河路等道路拓建完成。城市自來水生産能力130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19.1萬噸/日。城區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程積極推進,清潔能源改造力度加大,天然氣用戶發展到近30萬戶,大氣環境質量有了新的改善。 |
|
1992年國傢批準蘭州為內陸開放城市以來,蘭州的投資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對外交流不斷加強,先後與日本國秋田市、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市、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剋基市、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楊市、俄羅斯奔薩州奔薩市、英國喬利市、毛裏塔尼亞努瓦剋肖特市等7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與美國蘭辛市、埃及法尤姆省、斯洛伐剋茲沃倫市、日本青森縣八戶市、大分縣、靜崗縣庵原郡、新西蘭剋賴斯特徹奇市、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菲律賓阿爾貝省、南斯拉夫萊斯科瓦茨市、葡萄牙大波爾圖區邁亞市和匈牙利紹莫吉州科波什瓦爾市等12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合作城市。蘭州與國內各省市的經濟技術合作日益廣泛,友好交往不斷擴大,還先後與福州、瀋陽、石傢莊、長春、合肥、西寧、呼和浩特、蚌埠、杭州、南昌、海口、南京、上海盧灣區等13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區),與國內170多個城市和地區建立了信息交流和合作網絡。 |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2008年全市實現生産總值846.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51%,增幅較上年回落0.9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28.1億元,增長5.71%;第二産業增加值398.25億元,增長11.43%;第三産業增加值419.93億元,增長11.96%。三次産業比例為3.32∶47.06∶49.62。非公有製經濟增加值287.62億元,增長20%,占全市GDP的比重為33.99%。
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318.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1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6.59億元,增長13.5%。
固定資産投資完成431.98億元,比上年增長20.46%。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04億元,比上年增長17.03%。
外貿進出口總額7.15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出口5.8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7%;進口1.29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4.02%。
全年接待旅遊人數526.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27%,其中,接待國內旅遊人數522萬人次,增長20%;入境旅遊人數4.6萬人次,下降29.6%。實現旅遊總收入31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國內旅遊收入30億元,增長20%;創匯1366.2萬美元,下降38.6%。
全市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52.44億元,增長19.05%;一般預算收入50.86億元,可比口徑增長25.44%。一般預算支出99.56億元,增長19.52%。
全市常住人口331.01萬人。戶籍總人口322.2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10萬人。在戶籍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201.63萬人,比上年增加3.1萬人;農業人口120.65萬人,比上年減少0.09萬人。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76.77元,比上年增長13.6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02.73元,比上年增長12.89% |
|
|
|
“蘭州”一詞由於在貼吧裏被提及LZSB是什麽意思而被衆多貼友采用,現在由於網絡上“LZ”一詞被普遍使用後,取其諧音“蘭州”引申意思為“樓主”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蘭州市行政區劃圖截至2007年12月31日,蘭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城關區,郵政編碼:730000,電話區號:0931。
蘭州市 面積13271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322.28萬人(2008年)。
城關區 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88萬。郵政編碼730030。
七裏河區 面積 397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730050。
西固區 面積 385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730060。
安寧區 面積 86平方千米,人口29萬。郵政編碼730070。
紅古區 面積 57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730080。
永登縣 面積6090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730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蘭州市
臯蘭縣 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730200。縣人民政府駐石洞鎮。
榆中縣 面積3362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730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7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區域人口
全市現轄城關,七裏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臯蘭3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平方公裏,戶籍總人口322.2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10萬人。有漢、回、滿、東鄉、藏、蒙、土傢等3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占3.6%。 |
|
地理氣候
蘭州市處在中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即北緯34°,東經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區)的省會平均距離最近。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流而過,枕山帶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徵。
蘭州地處內陸,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特點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年日照時數為2600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250~350毫米,並集中分佈在6~9月。年平均氣溫9.3℃。
自然資源
目前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石英岩、硅鐵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煤炭保有儲量為9.05億噸,主要開採地為窯街和阿幹鎮兩礦,基本滿足蘭州的近期要求,水電資源,黃河上遊甘肅段積石峽至黑山峽有8個梯級電站可供開發,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開發。
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資源豐富,貫穿市域的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達337億立方米,且水量穩定,各季不封凍,含沙量也較小,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測全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
全市有林業用地182550公頃,占總面積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頃,進一步植樹造林潛力較大。天然草場面積為77萬公頃。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亦較豐富。野生植物總數約600種,有明顯經濟利用價值的種類占總數的40%,飲譽全國的甘肅特産甘草、當歸、黨參、麻黃、秦艽、鬼臼、祖師 麻等中藥材,在蘭州地區均有分佈。野生動物有187種,珍稀動物有:黑鸛、藏雪雞、金錢豹、藍馬雞等。
全市土地面積為135.3公頃。其中,耕地21.9萬公頃,林地7.6萬公頃,牧草地76.5萬公頃,未利用的荒草地,????鹼地,沙地等近23.5萬公頃。土地資源可分3個類型,即:中低山林牧區,位於蘭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𠔌川臺蔬菜瓜果區,位於各河流的河𠔌階地;低山丘陵糧油區,分佈於榆中北山,臯蘭縣西北部,永登縣秦正川等地帶。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宜發展農、林、牧、副、漁5業開發潛力較大。 |
科技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 |
全市現擁有全民科研開發機構138個,科研人員10萬人;研究專業有15門類。研究上有一定優勢的專業是:農業、化學化工、物理、地質地理、通信運輸等。有些研究機構如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由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於1999年合併而成;其中,原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長錢三強;現任所長詹文竜為中科院副院長)、化工部塗料工業研究所等在國際國內都有一定聲譽。
蘭州有普通中學206所,在校生14.6萬人,職業中學5所,在校生1萬人;中專49所,在校生2.4萬人;技工學校35所,在校生1.1萬人;高等學校13所,在校生4.5萬人; 成人高校13所,在校生1.3萬人。
蘭州是我國重要的科研基地,擁有以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為主體的各類科研和開發機構近1200多傢,以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為代表的國傢重點實驗室 9個,國傢級、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和試驗基地28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25萬人。有相當數量的國內知名專傢、學者和學科帶頭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每年取得科研成果近500多項,人才密度名列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創建於1909年的蘭州大學是中國著名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西北師範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是西北地區師資和少數民族教育培訓中心。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國傢“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創建於1909年,始為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6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2002年和2004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後並入蘭州大學。
學校坐落在黃河之濱的甘肅省省會——蘭州市,校園面積3828畝,建有6個校區,有3所附屬醫院。學校現有本科生18538人,研究生8586人(其中博士生1477人)。有專任教師1698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377人、副教授等副高職793人,博士生導師236人,兩院院士8人(含雙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國傢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8人,國傢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3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0人,國傢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
蘭州大學學科特色鮮明,學科門類齊全,涵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所有11個學科門類。現有8個國傢重點學科,2個國傢重點學科培育學科,27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3個省醫療衛生重點學科。有1個國傢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網上合作研究中心,1個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蘭州大學是我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首批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首批設置文、理科國傢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之一。經教育部批準建有研究生院。學校現有81個本科專業,187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56個博士學位授權專業,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6個國傢級人才培養基地,2個部省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畢業生素以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勤奮實幹而深受社會歡迎。自建校以來,已為國傢培養了10多萬名各類人才,許多人成為著名的專傢學者、企業傢和優秀的黨政管理人才。美國《科學》周刊曾評出了中國13所最傑出的大學,其中蘭州大學位列第六。
蘭州大學的科學研究素以基礎研究見長,同時廣泛開展應用研究。近年來,學校堅持貼近國傢目標,立足西北特色,大力扶植新的學科增長點,承擔國傢重大項目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均大幅提高。已先後獲得國傢、部委和省級科技成果奬500多項,編輯出版各種專著、教材、譯著700多部,平均每年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SCI統計,蘭州大學是中國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最多、引用率最高的大學之一。2006年學校被SCI收錄的科技論文數居全國高校第20位,科技論文被SCI期刊引用數居全國高校第13位。
蘭州大學積極發展對外交流合作,與美、日、英、法、加、德、澳等國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近年來先後選派500多名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和攻讀學位,有1300多位外籍專傢學者應邀來校交流講學,接受各國留學生400多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蘭州大學將以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秉承“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弘揚蘭大精神,強化開放意識,註重內涵建設,提升教育質量,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努力構建和諧校園,為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和民族振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西北師範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前身為國立北平師範大學,發端於1902年建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平津被日本侵略軍占領,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天津北洋工學院(原名北洋大學)三所院校於9月10日遷至西安,組成西安臨時大學。太原失陷以後,西安臨時大學又遷往陝西漢中,不久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7月以後,西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獨立為西北師範學院。文理、法商學院組成西北大學。1941年起,西北師範學院在院長李蒸的帶領下陸續遷往蘭州。抗戰勝利後,部分師生返回北平復校,其餘則留在了蘭州,為西北地區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8年前西北師範大學為教育部直屬的全國6所重點高師院校之一,1958年劃歸甘肅省領導,改稱甘肅師範大學。1981年復名為西北師範學院。1988年更名為西北師範大學。1985年教育部依托學校設立了“西北少數民族師資培訓中心”,與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兩位一體的管理體製。學校現為甘肅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大學、教育部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三所大學之一、甘肅省重點大學。
學校現設18 個二級學院、46 個係、2 個教學部、72 個教學科研中心(所)、35 個實驗室(中心),1 個國傢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 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3 個省級重點學科,19 個校級重點學科,5 個省級以上人才培養基地。教育部依托學校設立了 “ 西藏藏族師資培訓中心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 ”、“ 全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重點建設基地 ”、“ 國傢體育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 ”、“ 教育部電腦捐贈中心 ” 等機構。甘肅省在學校設有 “ 甘肅省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 ” 、 “ 甘肅現代遠程教育中心 ” 、 “ 甘肅省教育行政幹部政策法規培訓中心 ” 等機構。
學校是國務院首批確定的具有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從 1982 年起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現有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 2 個博士後流動站, 2 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26 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 9 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92 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4 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51 個普通本科專業。已形成較為合理的學位授權體係,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 9 個學科門類,涉及 25 個一級學科。
學校自獨立設置以來,已培養各類學生 13 萬餘人。學校面嚮全國 27 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各類學生 34900 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 3595 人,留學生 40 人,普通本科學生 14550 餘人,成人教育類學生 15350 餘人。
學校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 2503 人,其中專任教師 1258 人,教授(研究員) 209 人,副教授(副研究員) 452 人, 165 人具有博士學位, 482 人具有碩士學位。現有兩院院士 2 人,博士生導師 52 人,碩士生導師 375 人,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56 名,國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 5 人,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 2 人,一級學科學術團隊理事以上國傢級 35 人、省部級 71 人,國傢級專傢 8 人,省部級專傢 19 人,甘肅省“ 333 ”“ 555 ”科技創新人才 70 人。李蒸、黎錦熙、袁敦禮、董守義、李建勳、鬍國鈺、呂斯百、孔憲武、常書鴻、陳涌、黃胄、彭鐸、郭晉稀、程國棟、薛群基、李秉德、南國農等著名教授先後在學校任教。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被《 SCIE 》收錄的論文數近年來一直在全國高校排名第50 位左右,全國師範大學排名前 10 位以內。社會科學在西北歷史與地理、民族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古籍整理、敦煌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學校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加強應用開發和軟科學研究,積極推進成果轉化,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産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校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同 40 多個國傢及香港、臺灣地區共 120 多所大學、研究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合作交流關係,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 20 餘次,招收培養外國留學生 310 多人。
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校園面積千餘畝。校捨建築總面積 52. 5 萬平方米 ,其中各類教學及輔助用房16.19 萬平方米,有 800 元以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 12083.03 萬元,各類圖書文獻資料 147.55 萬餘册。學校建成了以遠程教育、綜合教務管理及校園計算機網、通訊網和有綫電視網為主體的現代公共教育服務網絡係統。
學校多次被國務院、中宣部、教育部、國傢民委、團中央、甘肅省授予“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民族團结進步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甘肅省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全省普通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省保密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學校正緊緊圍繞甘肅及西部地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努力嚮以教師教育為主、教育、藝術、文理基礎學科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西部一流、全國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目標邁進。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六十六,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三。
甘肅政法學院
甘肅政法學院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省屬普通高等院校,經過50年的建設,特別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現成為我國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
學校地處西北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的甘肅省蘭州市,位於蘭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寧區,文化氣氛濃郁、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學校占地974畝,校捨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97萬餘册,中外文報刊近2000種。現設有法學院、公安分院、管理學院、人文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行政學院、藝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人民武裝分院等 9個二級學院和外語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甘肅省政法幹部培訓中心等教學單位。有法學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中西文化研究所、民商法學研究中心、訴訟法學研究中心等教學研究機構。有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物證技術實驗中心、犯罪心理測試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等實驗室和教學科研輔助機構。有“甘肅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肅政法學院司法鑒定中心”等法律咨詢服務機構。
學校設有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工學等學科門類的法學、偵查學、邊防管理、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學技術、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新聞學、藝術設計等 40個本、專科專業;具有法學學士、管理學學士、文學士、工學士和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學等5個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民商法學、刑事科學技術為省級重點學科。
學校現有教職工666人,其中專任教師445人,教授、副教授14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7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3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人選12名;並在國內聘請了80餘名著名專傢、學者為學校的客座教授。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坐落於古絲綢之路重鎮、甘肅省省會蘭州市。學校前身是始建於1919年的甘肅省立工藝學校,1958年,在組建蘭州工學院的基礎上,將甘肅交通大學並入,同年10月1日正式定名為甘肅工業大學。1965年學校劃歸第一機械工業部,將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和北京機械學院的水力機械、化工機械、石油礦場機械和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成建製全部遷入,並從湖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抽調一批教師來校工作。1998年轉製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院校。2003年更名為蘭州理工大學。經過近90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已成為一所工科實力比較雄厚、理科水平不斷提高、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理工科大學,具有完整的含博士、碩士、學士在內的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體係,對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學校是我國首批學士、碩士學位授權高校,是甘肅省第一個工學博士學位授權高校。現有省級重點學科12個。設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6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並設有9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6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51個本科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醫學等8個學科門類,其中工學實力在《2008年大學評價》中列全國高校第84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67人,其中與中國科學院共享院士1人,入選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甘肅省“333”、“555”人才工程、有突出貢獻的國傢級專傢和省部級優秀專傢等126人,教授、副教授54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865人。學校設有16個學院和1個教學研究部,各類在校學生3萬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3000人,本科生2萬餘人。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基礎理論實 、專業口徑寬、工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級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保障體係,重視工程能力培養,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近三年,學校獲得國傢教學成果奬2項,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奬25項,承擔“十一五”國傢級教研項目4項,建設省級精品課程15門,出版教材124部,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計算機程序設計競賽、英語競賽、機械設計競賽、機器人設計競賽中獲得國傢級奬33項78人次,省級奬268項456人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穩居甘肅高校第一,建校以來纍计為國傢培養高層次人才12萬餘人,現有1個國傢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工科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在2006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技實力,現設國傢級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5個,省級研究機構12個,校企合作工程技術中心20個,近3年纍计完成各類科技項目1500餘項,取得科技成果近200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奬勵60餘項,專利授權數量連續四年位居甘肅高校首位,並進入全國高校60名。學校現有科技型企業18傢,2006年科技産業收入總額在全國高校排名第34位。學校學術水平不斷提升,近年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630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0餘部,其中核心期刊論文、EI收錄論文分列全國高校第100位和第75位,學校學報獲得“國傢期刊奬百種重點期刊奬”和“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一等奬”。
學校積極開展學研産合作,是甘肅第一所、全國第27所設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備軍官選拔培養辦公室”的地方高校,與溫州市、青島市、西寧市、金昌市等19傢省內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關係,與省內外83傢企事業單位聯合成立了董事會,在省內外企業建立了169個教學實習和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傢和地區的60餘所大學建立了學術合作和師生互派交流關係。每年接待和派出的訪問學者達100餘人次,具有留學生招收資格。
學校具有良好的辦學基礎條件,現有兩個校區,占地面積2230畝,校捨建築面積84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各類文獻資料245萬册(件)。固定資産9.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12億元。學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平臺和教學平臺,實現了網上辦公、網上教學、網上管理、網上服務。
西北民族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直屬國傢民族事務委員會。學校前身是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蘭州分校第三部。從1950年2月起,在“革大三部”的基礎上開始籌建,是年8月,西北民族學院正式成立,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汪鋒任院長。2003年4月,經教育部和國傢民委批準,更名為西北民族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占地2880多畝(含緑化用地),分西北新村校區和榆中校區。經過57年的發展,學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研究生教育、預科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和國際教育等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擁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是一所優勢和特色比較鮮明的多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傢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8萬餘人。學校現有47個民族的各類在校生1571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3338人,研究生555人。
學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設有47個本科專業、31個碩士點、1個博士點,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11個學科門類。中國少數民族經濟、馬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國傢民委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格薩爾學、民俗學和宗教學為甘肅省重點學科。
學校擁有一支以博士生、碩士生導師為中堅力量的教職工隊伍。現有教職工 1466人,其中專任教師894人;教授135人, 副教授25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傢17人,甘肅省“333”人才工程人選10人,“555”人才工程人選6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4人,甘肅省教學名師3人,甘肅省優秀專傢5人,獲甘肅省青年教師成纔奬的教師37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171人。
學校現設有經濟管理學院、語言文化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藏語言文化學院、蒙古語言文化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社會人類學·民俗學學院、現代教育技術學院、法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醫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美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體育學院、馬剋思主義學院、預科部、繼續教育與職業教育學院等21個教學院(部)和實驗中心、網絡中心。建有103個教研室,60個教學實驗室,1個國傢民委、教育部共建重點實驗室,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獨立建製的研究機構,11個院所合一的研究機構。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加強學科專業建設,推進以學分製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方式改革,推進課程建設特別是精品課程建設,重視和支持教學改革研究。2000年以來,學校獲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1項,甘肅省教學成果奬10項,省級精品課程10門。長期以來,學校形成了艱苦奮鬥、同舟共濟、與時俱進、超越自我、嚴格管理、從嚴治校的優良傳統,培育了以黃土地精神、黃河精神為內容的優良學風和教風,贏得了社會的高度評價。
學校圖書館現有圖書資料196萬餘册,其中紙質圖書125萬餘册,電子圖書71萬餘册;博物館館藏文物1500餘件,其中3級以上文物117件。圖書資料和館藏文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學校註重科學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2000年以來,學校承擔重點科研項目418項,其中“863”項目2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4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子項目3項,國務院其它部門的科研項目90多項,地方政府科研項目91項;出版專著300餘部,發表論文4000多篇,被SCI、EI、CSSCI等收錄280篇。科研成果獲得國傢級奬勵34項,省部級奬勵190項;獲發明專利授權15項,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學校研發的“藏漢雙語文字信息處理係統”,取得成果數十項,其中《藏漢雙語信息處理係統》1999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藏文視窗平臺、字處理軟件和藏文網站》2001年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受到了江澤民、鬍錦濤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學校在互聯網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藏文網站。
學校編輯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獻》和 《英藏敦煌藏文文獻》出版計劃,實現了我國珍貴歷史文獻的回歸與面世,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敦煌學與藏學研究的又一個里程碑。
學校大力推進科研成果轉化,開發的動物血清、氧化澱粉係列産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校編輯出版《西北民族研究》(國傢級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國傢級核心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藏文版)、《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蒙古文版)、《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西北民族大學報》等。其中《西北民族研究》是ULICH’S國際期刊指南刊物,民族類核心期刊,被評為“甘肅省一級名牌期刊”,《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藏文版被評為甘肅省高校優秀期刊。
學校堅持德育為先,以民族團结進步為價值追求,彙聚各民族優秀文化,發揮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優勢,深入開展民族團结進步教育,努力推進民族團结進步,曾先後兩次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结進步模範單位”光榮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成為黨和國傢民族政策與對外交往的重要窗口,先後同美、英、法、德等數十個國傢和地區的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和合作關係;成功舉辦了四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先後聘請了70多位外籍專傢,接收培養了400多名留學生。
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蘭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位於蘭州市城關區,先期開發規劃面積為5.2平方公裏,它集中了以中科院、中央部委和省屬科研院所20多個單位、近1萬人的科研隊伍,特別是中科院蘭州分院和蘭州大學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有着雄厚的實力,在有機化學、重離子核物理、冰川凍土、沙漠化、生物工程、成礦理論、高原大氣等基礎科學研究處於國內外前沿地位;同時擁有一大批先進的科研設備與測試手段。該開發區1991年被國傢批準為國傢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安寧科教城
安寧科教城,位於蘭州市安寧區。
安寧科教城有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科院和甘肅省科學院等30餘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教育環境、生活環境優越,教學資源、教師資源雄厚。
夏官營科教城
夏官營科教城,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距蘭州市37公裏。2004年被蘭州市委、市政府規劃為蘭州“科教城”。建成城區面積達15平方公裏,以高新技術研發和三産服務為主,設施功能齊全,高校學生規模達10萬人左右具有較大規模的科教城。該城區引進的大專院校為:蘭州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大學榆中分校已於2001年建成,並正式招生教學。校園面積2100畝,有各類建築面積23.75萬平方米,是一所先進的信息化、數字化校園。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新校區,位於蘭州大學榆中校區南側,總投資13億元,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占地2000畝,在2005年投入使用,當年入住學生6000人。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後,可容納2萬名學子學習,建成後的新校區集生態化、現代化、網絡化、園林化於一體。 |
蘭州軍區 Lanzhou Military Region |
轄區: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及西藏阿裏地區。 |
|
兰州 城市概况兰州 城市概况
蘭州在中國的位置蘭州是甘肅省省會,是全省政治、文化、經濟,金融,交通,教育中心,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是中國七大軍區之一的蘭州軍區本部,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本部,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地處黃河上遊,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鼕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適宜人居。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氣溫9.3℃,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俯瞰蘭州市區
蘭州是黃河流域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為了突出山水城市特色,目前正在加快實施南北兩山環境緑化和黃河風情旅遊綫綜合開發工程,把黃河市區段40公裏兩岸道路橋梁建設、河堤修砌加固、航運河道疏瀎、旅遊景點開發、城市建築風格以及緑化美化亮化融為一體,將絲綢之路文化、黃河文化和民族文化匯集其中。
黃河不僅養育了蘭州人民,也給這裏帶來豐富的特産白蘭瓜、軟兒梨、鼕果梨、白粉桃、籽瓜等瓜果久負盛名,百合、黑瓜子、苦水玫瑰、蕨菜、水煙等土特産品蜚聲中外,使蘭州成為享譽海內外的"瓜果城"。
濕地公園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裏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着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繫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在溝通和促進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絲綢之路也在這裏留下了衆多名勝古跡和燦爛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使蘭州成為橫跨2000公裏,連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張掖大佛寺、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點的絲綢之路大旅遊區的中心。隨着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築起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我國東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正發揮着承東啓西、聯南濟北的重要作用。
2008年經濟概況:國內生産總值達846億元人民幣,人均GDP3845美元,財政收入152.44億元 |
|
蘭州
Lanzhou
白傢鋪子龜 i 鳳凰山 朱傢井
\! ,,嘶。\
一
,、三蠶苎~、、 \、 /r.~.、 I
臯 F 縣黑。/.j\0
2_.~.二:攀\
雁
灘
緩
池
、楊窪掌圪蜒
一.1958
\ /
青白石站,
i≤≥
/ 青山村。
,
/
/i
麟
將礎。r’%中‘≮馘
/ 5李傢莊 柳溝。店?
澎瓤
蘭州中山橋孟照瑞攝
廊,東北達河套平原。地勢東南、西北高,
中部低,海拔1 500~3600米。東南馬銜
山係土石已_l地,林木叢生,海拔3 670米,
為境內最高峰。西北奬俊埠嶺一帶,有天
然林分佈。中部為黃土梁、赤溝壑地貌,
植被稀少。城區地處河𠔌盆地,西起河口,
東至桑園峽,長約50多千米,寬3一10
米,為帶狀城市,海拔1 520米。北有白
塔山、九州臺、鳳凰山;南有營盤山、馬
架山、臯蘭山、瀋傢嶺,為城區屏障。黃
河由西嚮東橫穿市區,河面寬150~1 000
米,水深4一8米。上遊建有劉傢峽、????鍋
峽、八盤峽等水庫。城區有跨黃河鐵、公
路橋9座,以中山橋著名。境內西有大通
河、徨水、莊浪河,東有苑川河諸支流。屬
中溫帶半幹旱氣候。年平均氣溫9.1℃,1
月平均氣溫一69℃,7月平均氣溫22.6℃。
年平均降水量331毫米。鼕季乾燥、煙霧
大,能見度低。
蘭州是中國重工業基地之一,以煉
油、化工、機械、冶金等工業為主,兼有
毛紡、製革、製藥、塑料以及電力、煤炭、
建材等工業。蘭州是西北地區交通樞紐和
物資集散地,有蘭州一連雲港、蘭州一烏
魯木齊、蘭州一西寧和蘭州一包頭4條鐵
路幹綫交會。西站為西北最大貨運編組
站。公路有蘭州一西安、蘭州一宜川、蘭
州一包頭、蘭州一烏魯木齊、蘭州一成都、
蘭州一西寧和蘭州一郎木寺諸幹綫通連。
城區至中川機場高速公路在建設中。中川
機場為大型航空港,民航通往北京、上海、
廣州、桂林、昆明、成都、西安、烏魯木
齊等市及省內天水、慶陽、嘉峪關、敦煌
等地。
蘭州自古為中原通往西北的交通要衝,
戰略地位重要。歷代發生戰爭一280多次。西
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霍去病進軍
河西擊匈奴,曾屯兵城南臯蘭山下。前秦建
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呂光自立為涼州刺
史,以尉佑為金城太守。尉佑叛光,被呂光
部將薑飛擊敗。宋元豐四年(1081),李憲
大敗西夏軍,奪占蘭州。1949年8月,中國
人民解放軍發起蘭州戰役,殲國民黨軍馬
步芳部 |
|
- n.: Lanzhou
|
|
- n. Lanzhou (Gansu)
|
|
蘭州市 |
|
拉麵 | 傳統文化 | 美食 | 牛肉面 | 交通大學 | 鐵道學院 | 蘭交大 | 教育 | 大學 | 高校 | 211工程 | 985工程 | 百年名校 | 風光 | 機械 | 水車 | 水利機械 | 商學院 | 旅遊 | 公園 | 包頭 | 交通 | 鐵路 | 橋梁 | 建築 | 黃河 | 鐵橋 | 甘肅 | 自然 | 地理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