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重慶 > 
目錄
·概況 Beibei District·北碚概況·北碚歷史
·北碚經濟·人居環境·歷史沿革
·英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概況 Beibei District
  郵編:400700 代碼:500109 區號:023
  拼音:Běi Bèi Qū 英譯:Beibei District
  
    北碚區位於重慶市區西北部,總面積755平方千米。總人口65萬人(2006年末)。
  
    全區轄5個街道、12個鎮:天生街道、朝陽街道、北溫泉街道、東陽街道、竜鳳橋街道、歇馬鎮、澄江鎮、蔡傢崗鎮、童傢溪鎮、天府鎮、施傢梁鎮、水土鎮、靜觀鎮、柳蔭鎮、復興鎮、三聖鎮、金刀峽鎮。區政府駐北溫泉街道。
  
    地處四川盆地東部平行嶺𠔌地區。華鎣山脈延伸丘陵地,嘉陵江由東北至西南流經境內,水源充足,年降水量1150毫米,年均氣溫18.7℃。礦産資源豐富,有煤、硫鐵礦、石灰石、方解石、白雲石、石膏、天然氣等。襄渝鐵路、國道212和省道過境,嘉陵江全年通航。有縉雲山、北溫泉等風景旅遊區。著名抗日將領張自忠烈士陵園建於北碚市郊,王樸烈士陵園在靜觀鎮境內。
北碚概況
  北碚位於重慶市區西北郊的縉雲山下,嘉陵江畔,幅員面積753平方公裏,人口63萬,是重慶的風景旅遊區和智力型清潔工業基地。20世紀20年代末,由愛國實業傢盧作孚先生開拓,抗戰時期為陪都重慶遷建區,被譽為"陪都的陪都"。是重慶的歷史文化名城,重慶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1997年被命名為國傢級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和重慶市第一個山水園林城區;同時還是國傢衛生區、國傢環境保護模範城區,並於2006年獲聯合國迪拜最佳人居範例奬。
  北碚區是重慶市北面的一座衛星城,以濃郁的文化氛圍、著名的風景名勝、雄厚的科技實力、秀麗的花園城市而名揚四方。
  北碚山多水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水資源以長江四大支流之一的嘉陵江為區內水係骨幹。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國傢級風景名勝區縉雲山九峰綿延,是長江流域保存較好的一座緑色寶庫;北溫泉公園水溫洞奇、典故流芳;嘉陵江小三峽景色各異、意趣天成;金刀峽𠔌深壁峭、原始幽美;磨灘河懸岩飛瀑,水沫凝煙。旅遊開發潛力十分巨大。
北碚歷史
  南齊時曾設東陽郡,清代為巴縣之白碚鎮。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 1916年設立江巴璧合特組峽防營。1923年改設峽防團務局。1936年,劃江北、璧山、巴縣的2鎮3鄉成立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為一等縣的地方行政機構。1942年改為北碚管理局,為一等縣設置。解放後,1950年成立重慶北碚行政管理處,後更名為川東行署北碚管理處。1951年,建立川東行署北碚市,為川東人民行政公署首府。1953年撤市改區,為重慶市第六區,為一等區。1955 年,定名為重慶市北碚區。1995年,原江北縣水土鎮、靜觀鎮等6鎮2鄉劃入北碚。
北碚經濟
  北碚工業擁有存量資産68億元。形成了以四聯儀器儀表集團為主的全國三大儀器儀表工業基地之一。以華光儀器廠、重慶光學儀器廠為主的光學儀器工業,以華偉電子設備廠、重慶專用汽車製造廠、紅岩機器廠為主的機械製造工業,以重慶榮事達洗衣機公司為竜頭的傢電製造業,以大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首的醫藥製造業,以北玻儀器總廠、北盛玻璃製品有限公司為骨幹的玻璃製造業等六大工業支柱産業。許多産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近100個産品遠銷海內外120個國傢和地區。
  北碚水陸交通方便,襄渝鐵路穿越全境,可直達成都、武漢、鄭州、北京等地。有212國道貫穿全境,並有跨省公路及專用綫12條,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郵電網絡遍布各鎮、鄉,有11.4萬門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基站6座,實現了電話程控化和長途傳輸數字化,可與國外190個國傢和地區、國內2000多個市縣直通信息。已實施的國傢示範項目北碚智能化信息網絡已聯通國際互聯網。全區鋪設和安裝了天然氣管道400多公裏及相應配套儲氣罐站,城區天然氣氣化率達到90%以上。城市年供水能力達到3000萬噸以上,地區工農業和居民用電、用氣、用水豐裕。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功能日臻完善,北碚城區花團錦簇、緑樹成蔭、華燈普照,建築物造型獨闢蹊徑,古今中外、長優兼容,被譽為"重慶花園城"。
  北碚是國傢級儀器儀表研製基地,是重慶市的小型動力機械和玻璃製品生産基地。2003年,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56.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4.7%,其中輕工業産值14.48億元,增長22.9%,重工業産值42.28億元,增長25.5%,實現工業增加值16.66億元,增長21.6%,工業産銷率達97.5%。主要支柱産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全年生産自動化儀表及係統28.72萬臺,增長25.8%;汽車、摩托車配件9.76億元,增長52.3%;水泥111.47萬噸,增長24.6%;日用玻璃製品5.91萬噸,增長19.4%;原煤163.41萬噸,增長2.9%。形成了儀器儀表、機械製造、玻璃製品、光學電子、化工醫藥等六大行業為主導的工業經濟體係。北碚生産的記錄儀、測速儀、報警儀、柴油發電機組、人工刻花玻璃器皿、註射葡萄糖等20多種産品分別榮獲國傢金奬、銀奬和金竜質量奬,100多個産品獲部優、省優、市優稱號。有100多個品種,出口到世界120多個國傢和地區。 2004年全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80億元達到80.97億元。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5.65億元,增長5.2%,為1991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第二産業增加值為42.88億元,增長13.9%;第三産業增加值為 32.44億元,增長10.4%。生産總值增長的主要動力仍然是來源於第二、三産業,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75%、62.89%、 34.36%,分別拉動全區經濟增長0.33、7.55、4.12個百分點。産業結構進一步調整,非公有製經濟增加值占全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46%,比上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國民經濟三次産業的比例由2003年的6.3:52.7:41.0調整為2004年的7.0:53:40,第一産業由於農産品價格大幅上漲比重比上年增加0.7個百分點。2004年全區人均生産總值達到12457元,比上年增加1464元,按現行人民幣匯率計算達到1506美元。
人居環境
  北碚是國傢級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縉雲山、北溫泉、嘉陵江小三峽、金刀峽、勝天湖等著名景點60多處; 有文物景點104處;其中列入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有國傢級重點保護的抗日名將張自忠墓;還有晏陽初、梁實秋、老捨等文化名人故居;北碚還是恐竜之鄉,已發掘恐竜化石遺址13處。 還有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金果園,四季如春,每個季節都可以吃到新鮮的水果,自己摘,自己種,很有意義!正在開發的十裏溫泉村又是一個新的旅遊勝地。以北溫泉為依托,嚮澄江方向發展!
  北碚是著名的花園城市。榮獲"國傢級可持續發展綜合實驗區"、"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國傢級山水園林城區"、"全國造林緑化十佳城市"。2003年獲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奬"。全區有公園8座,小遊園和緑化廣場 20多處。緑化面積5.52平方公裏,緑化覆蓋面積5.76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30%以上,城區緑化覆蓋率達40%以上,公共緑地1.15平方公裏,人均公共緑地8.7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積達 14.3平方米。北溫泉公園集山、水、林、泉、洞、寺廟為一體,堪稱重慶市公園的典範。
  北碚是全國文化教育衛生先進區,2006年,被國傢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傢環境保護模範區。北碚有普通高校4所,中專中學30所,小學109所,在校大中小學學生總數109200人,有醫院20所,全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 1992人,其中職業醫師932人,全區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1人。有各類科研機構67個,其中部級科研機構3所,中央、市屬大中型企業科研所 20傢,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0000人,各類科研人員6000餘人。儀表材料、工業自動化儀表和煤礦安全儀器、水文、光學、微電子、生物技術的技術水平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2002年經國傢科技部、教育部批準,建立了國傢級大學科技園區。
  北碚城郊商品農業極有特色。依托西南大學(由原西南農業大學和原西南師範大學合併)等本科及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江北中學等重慶市重點中學。堅持"優質、規模、高效"的原則,以建設西南生態農業産業示範區為竜頭,大力發展花卉、優質水果、無公害蔬菜、種苗、珍禽養殖等五大支柱産業。北碚已成為全國的柑桔科研基地、蠶種研製基地和我市重要的副食品供應基地。尤其是花木産業發展迅速,靜觀鎮被國傢林業部評為重慶市唯一的"中國花木之鄉"。2004年5月,北碚區在靜觀鎮成功舉辦了重慶市第二屆花卉園藝博覽會。現在,每年靜觀鎮都將舉辦一次重慶市花卉園藝博覽會,靜觀鎮也因此被稱作北碚的“後花園”。名優土特産品有縉雲毛峰、北泉銀絲面、靜觀醋、三峽西瓜、447錦橙、北碚蜜柚、無核紅心等。
  北碚生態環境優美,青山常翠、碧水長流。縉雲山是國傢級自然保護區,是長江上遊亞熱帶闊葉林植物寶庫,這道緑色生態屏障,減少了主城區的"熱島效應"。北碚氣候宜人、生態良好、環境優美。是最適宜居傢、求學、創業的"花園城"。
歷史沿革
  1923年設江(北)、巴(縣)、璧(山)、合(川)四縣特組峽防團務局,1936年劃設嘉陵江三峽鄉村建設實驗區,1942年改為北碚管理局,1949年改稱北碚管理處,1951年為川東行署轄北碚市,1953年為重慶市北碚區
  
    1995年初,重慶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北碚區轄天生、朝陽2個街道辦事處的歇馬、竜鳳橋、天府、童傢溪、澄江、蔡傢崗、東陽、北溫泉、施傢梁9個鎮,從江北縣劃入的水土、復興、靜觀、柳蔭、三聖、偏岩6個鎮和皮傢山、石壩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碚峽西路。
    1997年,面積753.4平方千米,人口62.2萬,轄15鎮2鄉2個街道。區政府駐天生街道峽西路。
    2000年,北碚區轄天生、朝陽2個街道辦事處;歇馬、竜鳳橋、天府、童傢溪、澄江、蔡傢崗、東陽、北溫泉、施傢梁、水土、復興、靜觀、柳蔭、三聖、偏岩、石壩、金刀峽17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646577人,其中:天生街道87054人、朝陽街道35027人、東陽鎮47623人、歇馬鎮56346人、澄江鎮38974人、蔡傢崗鎮 29543人、童傢溪鎮17837人、天府鎮44737人、竜鳳橋鎮31958人、北溫泉鎮35217人、施傢梁鎮11757人、水土鎮44993人、靜觀鎮54490人、柳蔭鎮26589人、復興鎮38745人、三聖鎮12170人、偏岩鎮14058人、石壩鎮15902人、金刀峽鎮3557人。
    2002年7月31日,北碚區人民政府駐地從碚峽西路9號遷至新區9-11號地(渝府124號)。
    2002年,北碚區轄2個街道辦事處(天生、朝陽)、17個鎮(東陽、澄江、歇馬、蔡傢崗、董傢溪、天府、竜鳳橋、施傢梁、北溫泉、水土、靜觀、柳蔭、復興、三聖、偏岩、石壩、金刀峽),73個居委會、301個村委會。2002年末戶籍總人口64.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7.46萬人。
     2005年8月2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172號)批復:同意撤銷北碚區偏岩鎮、石壩鎮,調整金刀峽鎮、三聖鎮行政區域。具體調整為:(1)金刀峽鎮轄原金刀峽鎮和偏岩鎮的行政區域,轄8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69.20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偏岩場16號。(2)三聖鎮轄原石壩鎮和三聖鎮的行政區域,轄10個村民委員會,2個社區居委會,幅員面積59.22平方千米,鎮政府駐三聖場。
英文解釋
  1. n.:  Beibei District
近義詞
北碚
相關詞
????業公司????務管理局
包含詞
北碚區黨校北碚區門診北碚區中醫院
北碚區????務管理局北碚區紅十字醫院北碚區精神病醫院
北碚區口腔門診部重慶市北碚區中醫院2009年北碚區優秀創業青年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北碚區優秀創業青年北碚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重慶市北碚區絲綢廠北碚區第三人民醫院北碚區飲食服務泉外樓賓館
重慶市北碚區針紡織品總店重慶市北碚區衛生防疫站北碚區第一人民醫院
重慶市北碚區宏大集團絲綢廠重慶市北碚區總工會職工學校重慶市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北碚區分校
重慶市北碚區恆通紡織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