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廣東 >廣州 > 
目錄
·概況 Tianhe District·基本概況·面積與人口
·旅遊景點·行政區劃·地名由來
·交通規劃·歷史沿革·特産美食
·街道簡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
·自然地名·歷史事件·區情特點
·英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概況 Tianhe District
  天河區位於廣州市老城區東部,總面積141平方千米。總人口60萬人(2003年)。2005年區劃調整後面積人口數據待更新。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0630。代碼:440106。區號:020。拼音:Tianhe Qu。
  天河區轄21個街道(五山、員村、車陂、沙河、石牌、興華、沙東、林和、棠下、獵德、冼村、天園、天河南、元崗、黃村、竜洞、長興、鳳凰、 前進、珠吉、新塘)。
基本概況
  天河區位於廣州市老城區東部,東到玉樹尖峰嶺、吉山獅山、前進深涌一帶,與黃埔區相連;
  南到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從廣州大道、楊箕、先烈東路、永福路,沿廣深鐵路方向達登峰,與越秀區相接;北到筲箕窩,與白雲區和蘿崗區相接,區境地理坐標是東經113°15′55″~113°26′30″,北緯23°6′0″~23°14′45″。區徑東西極限長18.75公裏,南北極限長15.75公裏。總面積147.77平方公裏,其中建成區面積約68公裏,是建設中的廣州市城市中心區。
  天河區具有良好的地理區位。從東西方向看,天河區是廣州市嚮東發展城市帶的起點。《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年),確定了廣州市建設和用地嚮東南和東北發展的兩個主要方向,嚮東沿珠江擴展城市用地至黃埔,天河區正好位於這一發展帶的西部起點。從南北方向看,天河區是廣州市新城市中軸綫經過的中心地區。廣州新城市中軸綫包括城市功能軸綫、城市景觀軸綫和城市發展軸綫,上述軸綫均經過天河區,這種在空間上聚集的城市軸綫可以強化天河的城市形象,有助於提高天河的新城市中心地位和經濟競爭能力。
面積與人口
  1985年天河區從廣州市郊區劃分出來時,面積為102.5平方公裏。西至廣州大道,南至珠江,東接黃埔區界,北至洞旗峰、廣州畜牧場。之後,歷經多次調整,面積最多時為達147.77平方公裏。2005年6月起,隨着登峰、楊箕和玉樹3處地方劃出,天河區面積約為96.33平方公裏。
  建國初期,天河地區(沙河和東圃地區)人口為3.7萬人。1985年,天河區建區時,總人口為20.04萬人(其中居民14.4900人,農民5.5500人)。隨着廣州市城市中心的東移,人口迅速增加。常住人口中,1990年為430153人,2000年為532325人,2005年達618726人。
  90年代以來,外來暫住人口增長速度很快。1991年為64694人,1995年為79603人,2000年為203397人。從2002年起,外來暫住人口數開始超過常住人口數。至2005年外來暫住人口為637453人,與常住人口相比為1.03∶1。
  天河區63萬外來暫住人口多聚居於城中村,如靠西邊老城區的石牌村、冼村、獵德、棠下、車陂等村均有3~5萬餘人,其他村也有萬人以上。外來暫住人口一般從事建築、製衣造鞋、餐飲運輸和服務行業,多為體力勞動者。
旅遊景點
  珠江公園
  鼎言推薦星級 ★★☆☆☆
  顧名思義,珠江公園是因臨近珠江和天河區珠江新城而得名,是廣州市實施“三年一中變”的成果之一,於2001年竣工正式對外開放。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3月17日在這裏及以西67公頃的地段上舉辦了中國第四屆園林博覽會而使珠江公園聲名鵲起。目前園內還保存着園博會參展的一些景點。
  珠江公園劃分為風景林區、萌生植物區、桂花園、木蘭園、棕櫚園、玫瑰園、百花園、湖濱區等8個主要景區。園內緑草如茵,雕塑奇石點綴其間,溪水穿橋繞徑,南國花木迎江風而動,花香伴着清風撲面而來。有人將它喻為新城的三大亮點之一,又稱之為青山藍天工程的一個支架。
  中山大學校門
  鼎言推薦星級 ★★☆☆☆
  原中山大學門位於石牌五山路斜坡處,建於民國24年(1935)。
  校門為一座高大的石砌牌樓,五山路穿牌樓而過。牌樓灰白色,分五門。中門寬8米,兩側各兩門,依次寬5米、4米,均深6.75米。牌樓由12根花崗石方柱組成。中門石柱稍高,約10米,由7塊邊長0.95的花崗石砌成。各柱頭為花蕾狀,左右橫伸華表和石鼓。柱下也有石獅和石鼓。中門石柱並有獅頭含環浮雕,柱內側有一鑲嵌大理石,上刻中山大學奠基於民國24年(1935年)及校長鄒魯和諸董事姓名。
  牌樓主間橫額,原鎸刻“國立中山大學”,建國後改書“為人民服務”。
  馮如墜機處紀念碑
  鼎言推薦星級 ★★☆☆☆
  馮如墜機處紀念碑在天河區沙河花生寮。中國始創飛行大傢馮如在美國研製飛機成功後,為“壯國體,輓利權”,回國創辦航空事業,於1912年8月25日在廣州燕塘表演飛行,不幸失事犧牲。當時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曾令行廣東軍政府都督在馮如墜機犧牲處立碑紀念。由於袁世凱帝製自為,孫中山發動討袁戰爭失敗等影響,迄未動工興建,直到1988年,纔由廣州市沙河文博學會建造“馮如墜機處”紀念碑一座。
  碑坐西嚮東,方塔形,分碑身和碑座兩部分,立於一高0.40、深3.74、寬3.30米的臺基上。臺基正面有階梯三級,左、右後有矮墻圍繞。碑身用白色花崗石製成,上小下大,高工土7米,尖頂,底部四邊各長0.27米,正面刻“馮如墜機處”五字。碑座用磚石灰沙砌築,石米批蕩,高0。645米,底部前後邊長各為0;89米,左、右邊長各為0.59米,嚮上逐漸收縮,正面鑲嵌一刻有“中國始創飛行大傢馮如於一九一二年八月廿五日在燕塘表演飛行不幸墜機於此殞命葬於黃花崗,沙河文博會立”四十七字的雲石。
  劉氏傢廟
  鼎言推薦星級 ★★☆☆☆
  劉氏傢廟位於廣州大道北路東側,沙河大街大洲地2號,為清末愛國將領劉永福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主持建造,占地面積1170平方米。
  劉永福(1837-1917),廣東欽州人(今屬廣西),名義,字淵亭。清鹹豐七年(1857年)參加廣西天地會起義,光緒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年)中法戰爭中,劉率所部黑旗軍援助越南,打擊法國侵略者。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劉率軍在臺灣抗擊日本侵略軍,兵敗後回到廣州。民國6年(1917年)病逝。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越南維新會曾以劉氏傢廟作為會址,開展驅逐法國侵略者,光復越南的革命活動。抗日戰爭時期,該廟曾遭破壞。民國37年(1948年)改作市75小學。建國後50年代初期,改作沙河小學及其附設幼兒園、初中班。1963年後改作市五金交電倉庫。1989年,市政府公佈其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華南植物園
  鼎言推薦星級 ★★☆☆☆
  華南植物園建於1956年,總面積約4500畝,是全國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它與世界上6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300多個植物園、樹木園有學術和種子交流業務。園內引種國內外植物約5000種,成為熱帶、亞熱帶經濟植物引種馴化、推廣應用以及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存的科研基地。這裏衆多的植物,與白雲山一起,成為廣州市“市肺”的兩片“肺葉”。緑色的自然環境,美麗的園林外貌以及豐富的植物科學內涵,使植物園成為公衆旅遊休閑、普及植物知識的園地。來到植物園,除了可以學到一些與植物有關的知識外,還可意識到保護植物資源同保護野生動物一樣的重要性,共同來保護人類賴以上存的植物世界。
  華南植物園從1980年起嚮公衆開放,1986年被廣州市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譽名“竜洞琪林”。1995年被有關機構評為“中華之最”——全國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該園每年客流量為40萬人次。
  天河公園
  鼎言推薦星級 ★★☆☆☆
  天河公園位於黃埔大道北側,面積75公頃,風景秀麗,歷史悠久。
  公園最初為廣州政府林場(又名石牌林場),始建於1928年,1933年為紀念孫中山易名為中山公園。廣州解放後,從1950年8月至1953年底,政府對公園進行了大面積緑化造林,並將公園劃分為中山林場和中山果園場,1957年改名為森林公園,1960年易名為東郊公園。民族英雄鄧世昌墓就在園中。
  公園內有喬木、灌木、花草、棕櫚、竹子等100餘種植物,並有20多株百年以上老樹和園內特有的萬餘平方米的水中森林,給公園增添了一種神奇的色彩。此外,公園還建有各種遊樂項目和大型燒烤活動區,是廣州近郊踏青的首選之地。
行政區劃
  天河區轄22個街道(五山、員村、車陂、沙河、石牌、興華、沙東、林和、棠下、獵德、冼村、天園、天河南、元崗、黃村、竜洞、長興、鳳凰、 前進、珠吉、新塘、登峰)。
地名由來
  天河區得名於區內的天河體育中心。天河體育中心始建於1984年7月4日,原址為天河機場。天河機場建成於1930年,因機場建在天河村的土地上,故名。
  天河村原名大水圳村,建於宋代,因村前有一條大水圳而得名(圳為河涌,指現在的沙河涌)。據村中父老回憶和村史記載,改名經過如下:
  民國時期,大水圳村李姓居多,與當時廣州軍閥李福林所在的河南(今海珠區)大塘村等五村為同宗。民國16年(1927年),李福林勢力擴張,自以為可以獨霸南方,於是將其出生地河南大塘村改為天池村,以寓天池出竜之意。接着,李福林派人到各村遊說,以“天”字為頭改村名,因大水圳村前有一河,即沙河涌,遂改名天河村。後來,李福林沒落,天池村又改回大塘村。衹有大水圳村改名後,人丁興旺,而且“大水圳”讀音不如“天河”順口,天河村名遂保留至今。
  1984年7月27日,中共廣州市委正式發文作出籌建天河區的决定。“天河區”這個名稱首次出現在文件上。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發文同意設立天河區天河區從此定名。
交通規劃
  天河區是廣州的新中心城區,該區交通係統發達。近年來,天河區重點擴建了中山大道、黃埔大道、廣汕公路、大觀路、沙太路等道路,新建了廣園東快速幹道、華南快速幹綫、廣深高速公路和廣州市外環路等道路。此外,地鐵一號綫和地鐵三號綫從該區出發,縱貫區內繁華地段。新建多座大型橋梁,如華南快速幹綫經過路段的立交橋以及環城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經過路段的立交橋,以及廣州大橋、華南大橋、東圃大橋、琶洲大橋等多座跨江大橋。
  目前,天河區的主幹道有:天河路、中山大道、黃埔大道、廣園路、先烈路、廣州大道、廣汕路、廣州環城高速公路、華南快速路、廣園快速路等。
  廣州地鐵一號綫和三號綫的始發站均設在天河區,在該區設有體育西路、體育中心、廣州東站、林和西及珠江新城站等站點,軌道交通發達。
  目前廣州地鐵實行的是分段計價,即每相鄰兩站之間為1個區間,每3個區間為1個段,起價2元,每進入下一段加收1元。
  天河區用有目前中國最現代的火車站之一的廣州東站。廣州東站隸屬於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深高速的起始站,也是我國最大的現代化鐵路口岸站。廣州東站毗鄰天河體育中心和中信廣場,站前廣場、客運樓、塔樓、站場四部分組成,共有16條股道,旅客站臺5個。
  廣州東站擔負廣深綫、廣九綫、廣梅汕、梅坎綫、三茂綫、京廣綫以及京九綫進入廣州地區的旅客列車始發和終到,日始發終到列車87對。其中廣深綫58對(廣州東至深圳運行時間“新時速”列車衹需55分鐘、準高速列車60分鐘),廣九綫7對(廣州東至九竜運行時間“新時速”列車衹需92分鐘、準高速列車97分鐘、KTT列車102分鐘),長綫列車22對。
  廣州東站總占地面積41公頃,是廣州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一個重要標志以及對內聯繫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天河區是廣州市新的交通樞紐,該區用有天河汽車客運站、東圃汽車客運站和天河大廈汽車客運站等大型汽車客運站。其中,天河汽車客運站是廣梅汕公路及其沿綫的中心站場,綫路覆蓋全國十七個省、直轄市。目前有省際綫路67條,省內綫路70條。天河站1,600多臺參營班車,高、中檔車輛超過80%。東圃客運站毗鄰廣東奧林匹剋體育中心。該站開設城市公交綫路及部分廣梅汕、廣深方向、兩市兩區的營運班車,並承擔流花車站、廣州汽車客運站班綫調整客源分流的疏導任務。
歷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設南海郡(郡治番禺,天河屬番禺轄地)。
  隋開皇十年(590年)撤南海郡,改番禺為南海縣(天河為南海縣管轄)。
  唐朝貞觀年間(627~649年)竜眼洞村建有廟宇。南宋時區內大部分村落陸續形成,村民都是從中原南遷而來。
  宋皇祐三年(1051年)分設南海縣、番禺縣(天河屬番禺管轄)。元明清三朝天河基本屬番禺管核。 
  清同治年間(1862-1874)番禺鹿步司總部設於東圃,東圃成為鹿步司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民國元年(1912年)番禺縣直隸廣東省,仍分四司:茭塘司、沙灣司、鹿步司、慕德裏司。天河仍歸屬鹿步司。鹿步司主要管轄如今天河、黃埔兩區的區域及白雲區的部分地區。 
  建國後,轄區曾多次變更,沙河地區先後隸屬於廣州市沙河區、石牌區、冼獵楊區、白雲區、東區和郊區;東圃地區先後隸屬於番禺縣、郊區和黃埔區。
  1956年6月後,轄區曾一度歸屬廣州市郊區。
  1960年5月和1973年2月,東圃地區兩次轉歸黃埔區。
  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區前,轄區全部屬廣州市郊區。
  1985年,天河區轄:沙河街、五山街、員村街、車陂街、以及沙河區(鎮)(含同和鄉、京溪鄉)、東圃區(鎮)。當時面積102.5平方千米,人口20.04萬人。
  1987年3月,成立石牌街道。9月,同和鎮(由同和鄉和京溪鄉組成)劃歸白雲區管轄。
  1990年,天河區常住人口430153人。1991年,天河區暫住人口64694人。
  1992年4月,楊箕村從東山區劃歸天河區。10月9日,設立天河南街道。
  1994年2月,原市農工商聯合總公司鳳凰農工商公司屬下的柯木塱、漁沙坦兩行政村劃歸天河區。8月,沙東村二隊(自然村)從東山區劃歸天河區
  1995年8月11日,設立興華街道、沙東街道、林和街道。暫住人口79603人。
  1997年11月18日,設立棠下街道。
  1999年9月30日,設立天園街道。12月29日,設立冼村街道、獵德街道。
  2000年9月,原屬廣州市新塘農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樹4個行政村移交給天河區。年底,天河區轄14個街道、2個鎮(沙河鎮、東圃鎮)。常住人口532325人,暫住人口203397人。 (以下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總人口1109320人,各街道、鎮人口: 五山街道 86900 員村街道 74249 車陂街道 56061 沙河街道 48749 登峰街道 79533 石牌街道 134347 沙東街道 32075 天河南街道 57537 林和街道 55735 興華街道 77415 棠下街道 67188 天園街道 31920 冼村街道 28746 獵德街道 16838 東圃鎮 108015 沙河鎮 154012
  2001年10月,設立黃村街道、元崗街道。
  2002年12月,撤銷沙河鎮,設立竜洞、長興和鳳凰3個街道;撤銷東圃鎮,設立前進、珠吉和新塘3個街道。12月31日,6個街道正式挂牌成立。年底,天河區轄22個街道(五山 員村 車陂 沙河 登峰 石牌 光華 沙東 林和 棠下 獵德 冼村 天園 天河南 元崗 黃村 竜洞 長興 鳳凰 前進 珠吉 新塘)。
  2003年1月,新塘街道玉樹行政村劃歸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年底,天河區轄22個街道(沙河、五山、車陂、員村、石牌、登峰、天河南、林和、沙東、興華、棠下、獵德、天園、冼村、黃村、元崗、珠吉、新塘、竜洞、長興、鳳凰、前進),面積147.7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98109人,暫住人口584926人。
  2004年天河區區劃一覽:轄22個街道。
  2005年4月28日,國務院批準(國函35號):將天河區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2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天河區新塘街道的玉樹村劃歸蘿崗區管轄。調整前,天河區面積141平方千米,人口58萬(2001年)。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天河區轄21個街道(五山、員村、車陂、沙河、石牌、興華、沙東、林和、棠下、獵德、冼村、天園、天河南、元崗、黃村、竜洞、長興、鳳凰、 前進、珠吉、新塘)。
特産美食
  特産:
  荔 枝 菠 蘿 木 瓜
  美食:
  ★一品香辣蟹
  香辣蟹選用的是自己蟹場飼養出來的4個月以上、500剋左右的鮮嫩肉蟹,據說150公斤中最多才能挑出5公斤左右。且蟹場設在河水與海水相交界處,蟹肉質特別新鮮香甜。為保證新鮮,店傢每天用專車運送肉蟹,保證12小時之內從蟹場送到店中。
  端上桌來的香辣蟹紅黃相間,飽滿的色澤中透出誘人的鮮亮。嘗一口,濃郁的蟹香直透五髒。老闆說,蟹除了新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調料。四川過來的大廚集中了30多種調料,將蟹煨製數天後,再炒3~5分鐘,和上一品成都老料。烹調出來的蟹不但口感鮮,辣味獨特,色澤金黃,還帶有一種掩不住的原始野味。據說,大廚的絶技香辣蟹還獲得成都市美食節大奬呢。
  如果覺得一道菜不過癮的話,還可以一蟹多吃。蟹肉吃完之後,鍋內的醬料和蟹碎加入秘製的湯料(可辣可不辣),就變成了一鍋誘人的蟹湯,再配上豆腐、銀絲粉或時蔬等,則是一煲叫人食指大動的火鍋了!
  ★鄉土木桶菜
  “鄉間小路”這間在天河北路上的小店,在菜式上總是搞搞新意思。木桶是鄉下挑水用的“傢夥”,擺上餐廳也別有風味。一個木桶往餐桌上一立,格外“拉風”,不明其因的食客,瞪大雙眼往筆者這桌湊過來,嘴角挂着絲絲笑容,拉上幾個同桌一起打量起來(此菜今日纔推出市面)。同桌進食的朋友,顧不上禮節,筷子七上八下的衹往木桶裏掏菜。
  ★南 瓜 烙
  南瓜性溫味甘,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等功效,多食有益身體健康。在製作南瓜烙時,選南瓜時要選甜一點的,煎時要掌握好火候,以免煎糊。
街道簡介
  (根據《天河年鑒(2004年)》整理,為2003年統計資料)
  沙河街道 建於1950年7月,由廣州市白雲區沙東鄉的沙河大街地區組成,因轄內有沙河大街、沙河墟以及流經該地區的沙河而得名。2003年,面積1.26平方千米,總人口45809人,其中常住人口41419人。轄7個社區(西街、左竹園、濂泉西、先烈東橫路、新一街、永福正街、水蔭四橫路)。辦事處駐沙河大街89號樓一、二樓。
  登峰街道 建於1987年8月,由沙河鎮劃出登峰村、西坑村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4.75平方千米,總人口85456人,其中常住人口44888人。轄10個社區(童心、下塘、獅帶崗、黃田、橫枝崗、淘金北、恆福、西坑、雲泉、清水塘)。轄內2個撤村改製公司:登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登峰行政村原轄上塘、下塘、橫枝崗、鳳鳴村等4個自然村,1999年5月撤銷原村委會,組建公司)、西坑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西坑行政村原轄西坑、坑口、清水塘、長腰嶺、金貴、田蠃墩等6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西坑村撤村改製公司)。
  車陂街道 建於1981年5月,由東圃公社劃出車陂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5.6平方千米,總人口7.6萬人,其中常住人口2.4萬人。轄10個社區(東圃、西湖、天雅、竜口、西岸、沙美、東岸、美好、廣氮、車陂北)。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車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車陂行政村原轄四約、沙美、東岸3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車陂村撤村改製,組建公司)。
  天河南街道 建於1993年8月,由石牌街劃出天河北路南面的地區組成,因主要地段位於天河體育中心南面,故名。2003年,面積2.48平方千米,總人口68468人,其中常住人口51394人。轄15個社區(南一路、育蕾路、體育西、體育東、南二路、南雅苑、天河東、體育村、天河直街、大道中、天河村、天榮、廣和、楊箕、中山一路)。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楊箕企業集團公司(宋朝時期,楊箕村形成,曾名塋基村、簸箕村。建區後屬沙河鎮管轄。2003年1月由天河南街接手管理。1999年7月,原楊箕村撤村改製)。
  林和街道 建於1995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林和村及石牌街、天河南街、沙河街劃出部分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3.8平方千米,總人口72671人,其中常住人口41795人。轄11個社區(潤和、花生寮、禺東西、德榮、僑庭、雅康、紫荊、天壽、天河北、恆怡、天譽)。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林和潤楊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林和行政村原轄林和村和解放新村2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村撤村改製)。
  興華街道 建於1995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銀河村和從五山街劃出部分地段組成,因街內有主要街道興華直街、興華路以及興華村,故名。2003年,面積4.288平方千米,總人口66149人,其中常住人口27544人。轄9個社區(燕塘、僑源閣、鰲魚崗、牛利崗、伍仙橋、興華、蘇莊、河水、金燕)。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銀河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銀河村委會原轄有銀錠塘、河水村、馬蹄崗、雞荔村、伍仙僑、蘇莊、牛利崗、鰲魚崗、興華村9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銀河村撤村改製)。
  沙東街道 建於1995年8月,由沙河鎮劃出沙東村地區組成,因轄區內有沙東村,故名。2003年,面積2.16平方千米,總人口35483人,其中常住人口18500人。轄6個社區(沙和、濂泉、天平架、範屋、天河山莊、陶莊)。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沙東有利集團公司(沙東行政村原轄永福村、花生寮、沙河新村、江屋村、陶莊、甘園、南蛇坑、塗屋、菜寮、塘寮、大洲地、左竹園、右竹園等21個自然村。1999年7月,沙東村撤村改製)。
  石牌街道 1987年3月20日,成立崗頂街道辦事處,由原沙河鎮劃出石牌村組成,因位於石牌崗頂而得名。1987年8月3日,更名為石牌街道辦事處。2003年,面積4.3平方千米,總人口2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3萬人(含非本地區戶籍人口)。轄21個社區(緑荷、南鎮、朝陽、逢源、南大、東城社區、東海、石東、冠軍、竜口西、鬆崗、南苑、穗園、瑞華、暨大、華師大、金田、金帝、鴻景園、華標、竜口花苑)。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石牌三駿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石牌行政村原轄有石牌、新慶村等2個自然村,1997年4月撤村改製)。
  五山街道 建於1953年,由白雲區五山鎮政府改稱而成。因此地屬低山丘陵,“五山”泛指多山;另一說法為此地周圍有五個山頭環繞,中間成盆地,俗稱“五馬飲泉”,故名。2003年,面積10.59平方千米,總人口99601人,其中常住人口69601人。該街下轄12個社區(茶山、嶽洲、東莞莊、華工、華農、廣工大(五山社區)、瘦狗嶺、五所、華文、農科所、白石崗、高勝)。
  棠下街道 建於1997年12月,由東圃鎮劃出棠下村地區組成。2003年12月東圃鎮撤鎮設街,將棠東村劃入棠下街管轄。調整後面積7.42平方千米,總人口88006人,其中常住人口38006人。轄12個社區(棠德南、棠德北、華景西、華景東、達善、郵電、荷光東、荷光西、加拿大花園、祥竜、豐樂、天安)。轄內2個撤村改製公司:棠下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棠下行政村原轄棠下、上社、新墟等3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村撤村改製,組建有限公司)、棠東經濟發展有限公司(1999年5月,原棠東行政村撤村改製,組建有限公司)。
  員村街道 建於1960年7月,當時在該地區大規模興建工業區,由東圃鎮劃出員村、程界村地區組成。2003年,面積5.371平方千米,總人口59124人,其中常住人口37219人。轄18個社區(二橫路、新村、絹麻、僑穎、天一莊、金蓮、華穎、怡景、員僑、程界西、程界東、東和、美林、新墟、四橫東路、四橫路、新街、昌樂園)。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石東實業有限公司(石東行政村原轄有員村、程界東村、程界西村、甲子村、譚村5個自然村。1999年5月,原石東村撤村改製,組建石東實業有限公司)。
  天園街道 建於1999年9月30日,由石牌街、員村街、棠下街、車陂街劃出部分地區,以及由東圃鎮劃出棠東村部分組成,因轄內有天河公園而得名。2003年,面積4.038平方千米,總人口64663人,其中常住人口47521人人。轄10個社區(科韻、腰崗、翠湖、華港、穗東、駿景、東成、東暉、環宇、文昌)。
  獵德街道 建於1999年12月30日,由沙河鎮劃出獵德村地區組成。2002年,面積3.1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其中常住人口1萬人。轄5個社區(獵德中心、利民、遠洋明珠、譽城苑、南國花園)。轄內3個撤村(管理區)改製公司:獵德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獵德行政村撤村改製)、農林實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原農林管理區建製撤銷改製。2003年12月,劃入獵德街道管理)、寺右實業有限公司(1986年1月,原寺右管理建製撤銷,組建寺右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3年12月,劃入獵德街道管理)。
  冼村街道 建於1999年12月,由沙河鎮劃出冼村地區組成,因轄區內有冼村,故名。2003年,面積4.07平方千米,總人口33890人,其中常住人口8890人。轄7個社區(冼村、楊箕東、新慶村、潭駿、跑馬地、金城、金園)。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冼村企業集團(冼村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冼村行政村原轄有冼村1個自然村。1999年6月,原冼村撤村改製)。
  元崗街道 建於2001年10月30日,由沙河鎮劃出元崗行政村組建而成。因轄內有元崗村,故名。2003年,面積3.238平方千米,總人口約4萬人,其中常住人口8000多人。轄5個社區(上元崗、下元崗、中人、南興、天源)。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元崗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元崗村撤村改製組建公司)。
  黃村街道 建於2001年10月30日,由東圃鎮劃出黃村行政村組成,因轄內有黃村,故名。2003年,面積6.17平方千米,總人口48220人,其中常住人口19820人。街下轄6個社區(大觀、體委基地、江夏、天雅、荔苑、黃村西)。轄內1個撤村改製公司:黃村實業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原黃村撤村改製組建公司)。
  長興街道 建於2002年12月4日,以原沙河鎮轄內的長湴村、岑村地區為基礎建成。2003年,面積13.215平方千米,總人口39138人,其中常駐人口18698人。街轄內有8個社區(長湴、科藝、興科、樂意居、天鵝、建麗、岑村、興安)、2個村委會(長湴、岑村)。2003年,在原來的6個居委會(長湴、長湴外、天鵝花苑、樂意居、岑村、岑村東)基礎上重新劃分地域設置8個社區,其中新設立4個社區(科藝、建麗、興安、興科)。
  鳳凰街道 建於2002年12月4日,以原沙河鎮內的漁沙坦、柯木塱村為基礎建成。因轄內有鳳凰山而得名。面積22.998平方千米,總人口28573人,其中常駐人口12753人。街轄內有4個社區(漁沙坦、鳳凰、柯木塱、高唐石)、2個村委會(漁沙坦、柯木塱)。2003年,將原來4個居委會(漁沙坦、漁沙坦外、柯木塱、柯木塱外)重新劃分地域設置4個社區。
  竜洞街道 建於2002年12月31日,以原沙河鎮轄內的竜洞村為基礎組成,因街內有竜洞村而得名。2003年,面積11.7平方千米,總人口約6萬人,其中常駐人口3.5萬人。轄5個社區(中南、上社、西社、育竜、緑洲)、竜洞村委會。2003年,將原來的3個居委會(竜洞、竜洞二、竜洞外)重新劃分地段調整為5個社區。
  前進街道 建於2002年12月4日,以原東圃鎮前進村地區為基礎組成,並因此得名。2003年,面積4.9平方千米,總人口20019人,其中常駐人口約5000人。轄6個社區(石溪、宦溪、蓮溪、羊城花園、天力居、怡東)、前進村委會。
  新塘街道 建於2002年12月4日,由原東圃鎮新塘、凌塘、沐陂、玉樹4個村為基礎組成,因轄區皆原屬廣州市新塘農工商公司以及有新塘村而得名。面積14.95平方千米(玉樹村於2003年1月劃歸廣州科學城管理),總人口51289人,其中常住人口10289人。轄6個社區(新塘、新園、新景、迎賓、沐陂、凌塘)、3個村委會(新塘、凌塘、沐陂)。
  珠吉街道 建於2002年12月4日,以原東圃鎮的珠村、吉山村地區為基礎組成,並取兩村名第一字而得名。2003年,面積10.015平方千米,總人口15547人,其中常駐人口8930人。轄4個社區(珠村南、珠村北、吉山東、吉山西)、2個村委會(珠村、吉山)。
自然環境
  地質地貌
  天河區按地勢分為三個區域:北部是以火成岩為主構成的低山丘陵區,海拔一般在222~400米;中部是以變質岩為主構成的臺地,海拔一般為30~50米;南部是由沉積岩構成的衝積平原區,海拔大多衹有1.5~2米。地勢由北嚮南傾斜,形成低山丘陵、臺地、衝積平原三級地臺。其中,丘陵約占十分之二,臺地也約占十分之二,平原約占十分之六。
  中部臺地區的地質較為復雜。2006年2月,地鐵三號綫工程在穿越天河客運站至華南師範大學地下時,先是遇到花崗岩殘積土層,遇水極易軟化崩解,一挖就塌,83米隧道竟挖了三年。後又遇到五山地下孤石群,硬度非常高,開始時一天才挖7釐米,致使停工半年,後采用多種爆破等世界先進技術纔解决。在穿越瘦狗嶺地下斷裂帶(現農科院幼兒園地下16米)時,出現地下水噴涌,地面崩塌。
  北部低山主要有筲箕窩(220米)、杓麻山(388米)、大和嶂(391米)、石獅頂(304米)、洞旗峰(312米)、火爐山(322米),在低處形成筲箕窩、竜洞和華南植物園等寬𠔌和盆地。中部臺地從東到西分佈有吉山臺地和五山臺地。五山臺地中有突出的瘦狗嶺(131米)。南部衝積平原分佈在珠江沿岸的東圃、員村、石牌、獵德一帶,並有七涌一湖。七涌從東到西依次為深涌(6.25公裏)、車陂涌(27.8公裏)、棠下涌(4.25公裏)、程界涌(2公裏)、譚村涌(2.2公裏)、獵德涌(7.26公裏)、沙河涌(15.12公裏)。七涌基本上都由北嚮南流入珠江。一湖是天河公園中心湖(100畝)。南臨珠江,江岸綫11公裏。
  1995年後,區內低山丘陵區的采石作業逐步停止,大部分山頭開始復緑。同時,區內河涌也開始大規模整治,砌上混凝土堤岸。十年間,由於城區面積迅速擴大,原有的山丘成為民居,村中大量建房,致使河涌變窄,支流斷流,湖泊縮小,池塘大部分被填平。如1996年沙河涌西支涌改成為下水道;1966年修建的長湴村田坑湖,面積65畝,平均水深2.2米,1996年因廣汕公路擴建徵用和建設長湴新村被填平;新塘村村名由來的“新塘”,原有面積達300畝,因為年年淤塞,終於在2000年完全被填平。
  2005年,天河區除東北部還有少量農田外,轄區內大部分已成城區。
自然資源
  (一)土地資源
  1991~2005年,天河區由於城市化,耕地平均以每年1000畝的速度銳減。2004年除東北部外,靠近廣州市老城區的地方已無耕地。
  至2005年,天河區尚有地形坡度大於25度難於利用的低山丘陵土地42平方公裏,主要集中在區的東北部。
   (二)植物資源
  至2005年,天河區的山林面積按所有權屬鎮村部分約有3.7萬畝,加上省市單位的林地,共計約有5萬畝。主要分佈在北部、西北、東北和中部低山丘陵區。由天然林和人工林組成,包括用材林、防護林、特種林、經濟林、竹林、蔬林、灌木林等。轄區內自然植被主要有季風常緑闊葉林、針葉林、灌草叢等群落,共30多個科、50多個屬、100多個種。
  天河區重視植樹造林,建設村鎮公園。東北部緑色生態走廊已開始建設,植物覆蓋面積逐步增加。2005年,全區緑化率達36.38%,建成區達5%,森林覆蓋率約在13.7%。
   (三)地下水資源
  天河區地下水資源豐富。其中,已開發的有珠村礦泉水、竜眼洞礦泉水、鳳凰山礦泉水,但産量不大。珠村礦泉水於1991年開發,生産“珠碧泉”礦泉水,1995年7月,由於效益差,宣佈結業。竜洞廣州天河天然礦泉水廠於1991年5月100萬元開發洞旗峰礦泉水,至2000年也基本停産。1997年起,柯木塱長壽村地下純淨水得到大量開發。1996年11月,據報章報道,發現從竜眼洞到太和帽峰山一帶約200平方公裏的地下有大量水源,水質為偏硅型,低納、低礦化度,口感好,日開採量可達9099立方米。此外,從天河北路到瘦狗嶺一帶地下有溫泉水源,水溫達36℃,有豐富的偏硅酸、氟、鐵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醫療作用。至今,尚未開發的還有位於沙河禺東西路軍體院一帶的礦泉水源。
  此外,新塘、吉山、竜洞、漁沙坦一帶丘陵臺地還有一些百年井泉。
   (四)礦物資源
  鉍、鎢。分佈於竜眼洞南社水衝嶺、白虎窿一帶,深窿、大窩、崩崗等處也有。1956年國傢在此開辦金色金屬礦物,開採礦石。
  鋁。分佈於馬坑園村東側,表土層一米以下的土壤是一種黑白混合泥。因其含鋁量高達23~28%,被稱為鋁質泥。儲量不詳。60年代開採,加工成泥粉,出售給車陂水廠和郊區鋁廠,數量已超過15000噸。水廠用於深沉水中的雜質;鋁廠則用於製取硫酸鋁。
  河沙。1991年前,尚有沙河涌等河涌上遊的河沙可采用為建築材料。後來由於環境污染,河水變濁,可利用利用的河沙逐漸減少。至2000年,已無河沙可采。
  岩石。岩石資源以花崗石為主,主要分佈在北部的岑村火爐山和竜眼洞的洞旗峰一帶。早在建國初的1951年,火爐山就有東升石礦場開始采石。至1991年,火爐山下有市東升石礦場、凌塘、新塘等石材場,洞旗峰下主要有市派安石礦場和竜眼洞石場,還有元崗、長湴等石材場,大小共44個石場。1995年後,為保護生態環境,石場陸續關閉。
   (五)地下木材資源
  長湴村往東一帶有地下林木。長湴,古時是沼澤地,因泥湴過膝得名。據說地下六七米深處有古河道和林木。60年代很多村民采掘深至2.5米時發現,泥層中尚有未腐透的喬木。
自然地名
  1、瘦狗嶺。位於廣汕公路東側。因山體形狀略似瘦狗,故名。西北-東南走嚮,長1公裏米,寬0.5公裏,面積0.5平方公裏。海拔131.3米。由石炭紀石英岩組成,嶺上岩石裸露,表層為紅壤,坡地種有馬尾鬆疏林。山有瓷土,在山南曾建有廣州建築陶瓷廠。
  2、大和嶂。位於廣汕公路東側漁沙坦村,海拔391米,為天河區海拔最高處。山上有上世紀30年代侵華日軍修建的大小碉堡各一個,2004年列入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山上建有機場衛星導航臺。南麓於唐代曾建有石門古廟,“寶寺僧歸”,曾為清代竜洞八景之一。該寺於上世紀30年代被侵華日軍拆毀。
  3、火爐山。曾名火羅嶺。位於廣汕公路和銀屏嶺以南,岑村、凌塘以北。山體面積6.25平方公裏。因山體表層為紅壤,以前山體緑化少,較光禿,在太陽照射下呈現紅光,故名。該山近東西走嚮。主峰海拔322米,次峰(海拔235米)山頂有巨石,酷似昂首豬頭,故名豬頭石清代曾為竜洞八景之一“火羅夜月”。南麓風化層薄,曾有東升等石礦場在此采石。現坡地有馬尾鬆,山下有泥竄水庫、東大湖、南大湖等山塘。
  4、洞旗峰。位於竜洞西北面,沙太公路以東,是天河區與白雲區分界綫。山體面積2.25平方公裏,近東北-西南走嚮,主峰海拔312.4米。山體由花崗岩組成,表層為紅壤,坡地種有馬尾鬆。因風化層薄,易采石料。
  5、鳳凰山。位於筲箕窩水庫東南,東北-西南走嚮,主峰海拔373.3米,山體由花崗岩和頁岩構成,植被為南亞熱帶常緑闊葉林。山頂上有一大草窩,傳聞為鳳凰棲息之處。鳳凰山由此得名。
  6、天平架。位於沙河以北、瘦狗嶺以西、沙河舊廣從公路一帶,得名於神話故事:有仙人秤白雲山和瘦狗嶺的重量,便在兩山之間建造了一座天平,遺留天平架子,故名。清朝時形成村落,現在是城市居民區。
  7、竜眼洞盆地。位於竜眼洞一帶。由車陂涌侵蝕而成,四周環繞花崗岩山丘。北起旺崗,南至華南植物園,與車陂涌相連,東至廣州林業學校,西至大坦嶺,面積約9.3平方公裏。盆地底部平坦,地面海拔30~40米,邊緣海拔40~50米和60米的二級臺地,車陂涌流經東部。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為砂壤土。曾出土有新石器時代的磨製石器。
  8、瘦狗嶺斷裂。又稱廣州-羅浮山斷裂。近東西走嚮的活動性斷裂,西起三元裏,嚮東經瘦狗嶺、黃埔區、南崗鎮、增城縣至博羅羅浮山,長達80多公裏,斷面南傾,傾角50~60度,斷裂帶北盤為隆起區,長期上升遭受剝蝕,出露燕山期花崗岩和震量紀變質岩,形成孤立殘丘,如雞籠崗、茶山等;南盤表現為沉降區,形成白堊紀紅層低臺地和第四紀組成的三角洲平原。斷裂至今還在活動,特別在廣從斷裂和文衝斷裂交界處,常誘發小地震,但沒有造成過災害。
  9、五仙橋。位於白雲山東麓、興華街廣從公路西側,屬銀河村。現為民居地。古時,這裏是北方進入廣州的要道,這裏曾有5塊長石板鋪砌的山溪小橋。相傳古代有五位騎羊持穗的仙人降臨廣州時,曾經過此處,故名。此處亦流傳:“未有五羊城,先有五仙橋。”現溪水已無,石板橋已填埋在地下。
歷史事件
  六運會在天河體育中心舉行
  天河設區之前“六運會”已經確定在這裏舉行,第一次承辦如此重大的全國體育盛事,廣州市專門在天河劃出了5.2平方公裏的地方建設天河體育中心。而建區不久的新天河人,也很快投入到轟轟烈烈的迎接“六運會”活動。許多高校師生和市民都自告奮勇,參加修建天河體育中心、修築和拓寬道路的義務勞動。每天都有大批天河人自願來到新的體育中心清理淤泥、種樹、種草等。很快,新培的黃泥上就披上了“緑裝”。
  六運會的吉祥物為山羊。吉祥物設計從該屆開始。
  九架戰機浴血衛廣州
  走在天河體育中心具有亞熱帶風情的園林裏,陣陣微風吹拂,不時有小孩歡笑着從身邊跑過,生活的輕閑蔓延開來。歡樂祥和總是來之不易,60多年前,同是這一片土地,蔓延的卻是血雨腥風。為保衛廣州,廣東空軍僅有的9架霍剋-III戰鬥機,從南京總部飛駐天河機場,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激戰。 
  1937年8月的最後一天,日軍首次空襲天河機場,6架三菱96陸攻轟炸機呼嘯而來,我們的戰士沒有躲避,從天河機場強行起飛,追上了剛投完彈正準備返航的敵機。由於廣東空軍在開戰前衹進行過飛行、地靶和夜航訓練,沒有進行過格鬥空戰和空靶射擊,因此雖有還擊,但命中率甚低。直到飛過虎門,纔有所斬獲,成功地擊落兩架敵機。
  日軍惱羞成怒,於9月下旬出動近30架轟炸機再次空襲廣州,天河機場9架飛機全數起飛迎敵。這一次,日方是有備而來,從雲中偷襲得手,我方4架飛機被擊落,飛行員關孟祝成為第一個用鮮血和生命捍衛廣州主權而犧牲的空軍飛行員。
  1938年10月,天河機場淪陷。日軍拆民房,占農田,大肆擴建機場,增建飛機庫,並以此為基地對廣州市區進行轟炸。現在的黃華路據說就是當年侵華日軍轟炸的地點之一。
  馮如墜機
  光緒三十三年,廣東恩平人馮如(1883-1912)在美國奧剋蘭組建“廣東製造機器公司”,試製飛機。光緒三十四年,自製成功第一架飛機,參加了國際飛行協會在美國的飛行比賽,榮獲第一名。
  之後毅然回國,在沙河燕塘開設廣東飛行器公司,裝配和研製飛機。辛亥革命爆發後,馮被任命為革命軍飛機長。1912年8月25日,呈請廣東軍政府批準,馮如在燕塘大操場作飛行表演。不幸在表演中失事,飛機墜毀於沙河,傷重身亡,葬於黃花崗。為紀念馮如,現立有“馮如墜機處紀念碑”
  日軍襲擊新塘火車站
  新塘是東江北岸增城縣的一個圩鎮(今屬天河區),也是廣九鐵路日軍物資供給站,日偽軍1個連守衛。民國33年11月上旬,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獨立第二大隊决定於11月11日晚,由副大隊長鄭衛靈、政訓部主任楊步堯率領100人夜襲新塘火車站:鄭衛靈親率一個中隊和手槍隊,組成突擊隊,攻擊新塘火車站;陸仲亨中隊和爆破班埋伏新塘鎮外圍,阻擊仙村、永和的日偽軍增援。11日夜,獨立第二大隊由禾望村中共支部書記盧章容帶路,從油麻山石徑出發,進至烏鴉望。鄭衛靈令尖兵班剪斷鐵絲網,開闢突破口。接着,吳晃、周應芬帶領突擊隊越過鐵路,嚮火車站急進。兩名突擊隊員突然衝進碉堡,生俘哨兵。周應芬帶領突擊隊員9人,衝進新塘物資供應站辦公室,生俘日軍物資供應站長阿南中佐及翻譯等。隨後,吳晃帶領突擊隊員衝進聯防連營房,一槍未發,生俘副連長以下10餘名。此時,新塘火車站北面山坡上的偽軍,依托工事,嚮突擊隊射擊。突擊隊員及時還擊,斃傷偽軍10餘人。後因仙村、永和日偽軍增援,鄭衛靈令部隊撤出戰鬥。突擊隊撤離時,將敵倉庫焚毀。
  此次戰鬥,共斃俘阿南中佐以下日偽軍30餘名,繳獲長短槍30餘支。獨立第二大隊傷亡12人。此次戰鬥,致使日軍控製的廣九鐵路半個月不能通車。
  首屆女子足球世界杯
  1991年11月16日,舉世矚目的第一屆女子足球世界杯賽在廣州天河體育場隆重開幕,中國開創了世界女子足球運動的新紀元。
  首屆女足世界杯賽有12支國傢隊參加,最後進入四強的是3個歐洲隊和1個北美洲隊,這個比例和結局基本上反映了當時女足在世界各地區開展情況和實際水平的分佈。美國隊最終取得冠軍,成為首度捧起世界杯的幸運兒。本屆比賽,25場共攻入95球,平均每場3.8個,高於近幾屆男足世界杯的入球率;觀衆48萬多人次,平均每場觀衆近兩萬人。奪冠大熱門中國隊占有東道主之利,但在淘汰賽中,不慎被瑞典一球淘汰,止步於四強之外,令人扼腕。
  在此次女足世界杯成功舉辦的推動之下,女足運動有了長足的進步,從1996年起還被奧運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此次杯賽世界足球歷史新的一頁,是世界女足歷史的第一樂章。
  第九屆全國運動會
  2001年11月11日20時32分,江澤民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運動會開幕。五彩禮花隨即綻放天空,數千衹氣球同時飛嚮空中,全場一片歡騰。第九屆全國運動會在天河區的廣東奧體中心主體育場舉行開幕式。
  江澤民、李嵐清等黨和國傢領導人、有關方面負責人和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及國際奧委會官員出席了開幕式。比賽於11月12日全部展開,25日結束。這是新千年我國舉辦的第一個規模盛大的全國綜合性體育盛會,她象徵着中國人民邁嚮新世紀的開始,展示中華民族昂首闊步走進新時代的精神風貌。
區情特點
  一、新興城區,歷史悠久
  天河區早在新石器時期,已有人類居住活動,位於廣汕公路的飛鵝嶺和竜眼洞村曾出土大量石器、陶器,被稱為“廣州第一村”。
  1985年5月24日,天河區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從廣州市郊區分出來,成為廣州市新興城區。新建區時,衹有沙河街、五山街、員村街、車陂街以及沙河區(鎮)、東圃區(鎮)。
  隨着廣州市城市嚮東擴展,天河區的農村逐漸改設行政街。如今,天河區已發展為22條街(沙河、五山、車陂、員村、石牌、登峰、天河南、林和、沙東、興華、棠下、獵德、冼村、天園、黃村、元崗、珠吉、新塘、竜洞、鳳凰、前進街),成為廣州市正在建設中的城市中心區。
  二、位置優越,環境宜人
  地形多樣。區境內北部為低山丘陵區,占19.23%;中部為臺地,占22.01%;南部為衝積平原,占58.76%。北部低山最高大和嶂(391米),其低處形成筲箕窩、竜眼洞、華南植物園等寬𠔌和小塊盆地。中部臺地有突起的瘦狗嶺和低陷的麓湖。南部衝積平原分佈在珠江沿岸,並有七涌一湖。南臨珠江,江岸綫8公裏。
  地域廣阔。天河區面積為147.77平方公裏,超過廣州市越秀、東山、荔灣、海珠4個老城區面積的總和(128 . 3平方公裏),在廣州市八個區中,面積僅次於白雲區;而建成區68平方公裏,亦為廣州市八區之冠。
  環境優美。天河區是個山水城區,轄區北部有筲箕窩等丘陵湖泊,南部有沙河涌等7條河涌,但與廣州老城區卻沒有大山、大江相隔。全區有中山大道、廣園快速幹道等現代化道路,交通便捷。宜商宜居。廣州新世紀“羊城新八景”中,就有兩景(“五玉晨曦”和“天河飄絹”)坐落在天河。
  區位優越。從東西方向看,天河區是廣州市嚮東發展城市帶的起點。在《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1991~2010年)中,天河區正好位於這一發展帶的西部起點。從南北方向看,天河區是廣州市新城市中軸綫經過的中心地區。這種在空間上聚集的城市軸綫可以強化天河的城市形象,有助於提高天河的新城市中心地位和經濟競爭能力。
  三、人口增多,素質較高
  人口數量增長較快。建國初,天河地區為農村,人口較少,1949年統計為37000人。建國後,人口迅速增長。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總人口為430153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110.93萬人;2003年總人口118萬人;是廣州市人口增長速度較快的一個區。
  舊城區遷出人員較多。2003年天河區常住人口有598109人,但這衹是在册登記人口。隨着天河區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廣州市舊城區大批拆遷戶遷入天河區,他們中大部分人的戶口仍留在老城區。
  外來暫住人員多。2003年天河區在册登記的外來暫住人員581906人,與常住人口比例為幾乎為1∶1。而城中村的外來暫住人員比例更多,如2003年石牌村常住人員為1萬人,而外來暫住人員達5萬人。
  境外人士較多。廣州市外國人和臺灣地區在穗常住人士(簡稱境外人士)居住在天河區的較多,為廣州市各區之最。境外人士中,各種管理人員所占比重最大,其次為常駐機構代表。天河北一帶的寫字樓是他們經常工作的地方,駿景花園等高尚小區是他們理想的住所。
  綜合素質較高。一是文化水平較高。幾乎平均兩個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個大學生。二是文明程度進步較大。全區火葬率、計劃生育率、文明小區率等都列入廣州先進行列。三是先進模範人物大量涌現,其中有出席中共十五大的代表、楊箕村黨總支書記張建好,以及一批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青年個體勞動者、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傢等獲國傢級榮譽稱號的模範人物。
  四、經濟發展,生活改善
  天河區堅持“一路四區”的發展戰略(走持續發展道路、科技興區、教育強區、環境建區、文化優區)、緊抓軟環境建設這一核心,推進區經濟的發展。
  國內生産總值遞增迅速。2006年實現生産總值104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8%,在廣州市名列前茅 。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1%。2006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在生産總值中的比重為80%。2006年稅收總額156.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2006年實際利用外資3.1億美元,同比增長25.5%,是廣州市吸收外資的熱點區域之一。2006年外貿進出口總值18.72億美元 十五期間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5.04%。
  五、城建輝煌,步入繁榮
  市政建設迅速發展。近年來,天河區重點擴建了中山大道、黃埔大道、廣汕公路、大觀路、沙太路等道路,新建了廣園東快速幹道、華南快速幹綫、廣深高速公路和廣州市外環路等道路。此外,新建的地鐵一號綫從本區出發,縱貫區內繁華地段。新建多座大型橋梁,如華南快速幹綫經過路段的立交橋以及環城高速公路、廣深高速公路經過路段的立交橋,以及廣州大橋、華南大橋、東圃大橋、琶洲大橋等多座跨江大橋。天河區纍计20層以上的新建大廈87座,其中40層以上的有中信廣場等7座。中信廣場高80層、391米,成為廣州市最高、最宏偉的大廈。
  舊村改造全面鋪開。天河區位於廣州市城鄉結合處,有29條行政村,近百條自然村。至2003年,全區已建成600多棟別墅式或公寓式的農民新型住宅,其中,異地建設的沙東新村、長湴新村、農林村,多層農民公寓式的前進村、獵德村、棠下村、林和村、黃村新村等村都成為舊村改造的典型。
  珠江新城雄姿初露。珠江新城位於廣州大道以東、華南快速幹綫以西、黃埔大道以南、珠江以北,面積約6.6平方公裏,是廣州市政府確定的廣州市21世紀中央商務區。珠江新城規劃在2015年全面建成。至2003年,珠江新城已建好包括臨江大道等一批道路,其中主幹道60米寬。建成省檢察院大樓等一批辦公大樓,星匯園等十多個大型住宅小區,以及4公裏的濱江緑化帶和面積28萬平方米的珠江公園。
  天河商都更趨繁華。天河體育中心一帶,面積5.2平方公裏的範圍內,集中分佈着天河火車東站、地鐵天河總站、天河體育中心、天河城商貿大廈、宏城商業廣場、天河娛樂廣場、廣州購書中心以及一批高級酒店。平均每日客流量達20萬人次,市面繁華,被稱作廣州新商都。
  高級住宅小區林立。天河區是建設中的廣州市的中心區,房地産業發達。其中,占地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的高級住宅小區有樂意居花苑、華景新城、南雅苑、駿景花園、富力天朗明居、景城花園、棠德花苑等7個。
  旅遊景區豐富多彩。天河區旅遊資源豐富,以大觀路為軸綫的新興旅遊帶已初見輪廓。其中:廣州世界大觀是廣州市的“月亮工程”,華南植物園是全國最大的南亞熱帶植物園,“竜洞琪琳”是羊城舊八景之一和廣州十佳景點之一,天河公園被喻為天河區的“區肺”,由農民集資興辦的航天奇觀集科普與娛樂為一體。此外,氣勢雄偉的天河體育中心,風光旖旎的麓湖,以及富有鄉村特色的吉山橄欖公園、前進楊桃公園、黃村東公園、長湴休閑公園和廣東樹木公園,人們都可以體會到濃烈的郊野風情。
  六、高新科技,産業發達
  天河科技園和軟件業突飛猛進。廣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天河科技園(簡稱天河科技園)建於1988年。1991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傢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1999年8月,在天河科技園的基礎上,成立廣州天河軟件園。1999年12月,廣州天河軟件園經國傢科技部批準為國傢火炬計劃軟件産業基地。近年來,天河科技園和天河軟件園發展迅速。2003年,全年纍计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77.17億元,比上年增長18.69%;工業總産值(區口徑)92.5億元,比上年增長17.24%;外貿出口總額244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7.64%;稅收總額8.49億元,比上年增長21.98%。技工貿總收入超億元企業35傢,工業總産值(區口徑)超千萬元企業78傢,技工貿總收入超千萬企業187傢,其中5千萬以上億元以下企業31傢。
  廣州科學城建設初具規模。廣州科學城位於廣州市東部,橫跨天河區和黃埔區交界處廣汕公路段,主體在天河區玉樹村。於1998年12月奠基,總體規劃面積為37平方公裏,由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管理。
  七、教育先進,科研密集
  天河區是教育強區。天河區於2003年被評為省教育強區。區內大部分中小學都達到市級以上等級。其中,省一級幼兒園2所,小學8所,中學6所。此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育科研、民國教育、社區教育和村民素質教育都有比較成功的經驗。
  高校和科研單位雲集。區內有華工大學、華師大學、華農大學、暨南大學、廣州大學等全日製普通高校27所,有廣東廣播電視大學等成人高校38所,有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以及中科院和省、市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57傢。因此天河區又被稱為廣州市高校區、高科技密集區。
英文解釋
  1. n.:  Tianhe District
近義詞
天河, 天河村
相關詞
學校高中廣東省廣州市廣州中學幼師職中
廣州建築廣州摩天大樓廣州經濟華南農業大學教育五山運動場招聘會
華農學生宿舍匯景北路交通更多結果...
包含詞
天河區府廣州天河區天河區圖書館
天河區中醫醫院天河區歧山公園星巴剋天河區城店
德記湛江雞天河區天河區登峰大酒店天河區美都工藝廠
天河區教師進修學校廣州市天河區博物館廣州天河區婦幼保健院
廣州市天河區沙河人民醫院廣州市天河區五一小學廣州市天河區中醫醫院
天河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天河區酒店預訂廣東省天河區紅十字會醫院
廣東天河區婦幼保健院廣東省天河區中醫院天河區駿威玉器工藝廠
天河區風采服裝經銷部天河區沙河玻璃工藝製品廠天河區登峰工藝服裝廠
天河區麟玉器工藝廠廣州市天河區婦幼保健醫院廣州市天河區衛生防疫站
廣州市天河區安莉印染廠天河區同威紡織品經營部南海漁村天河區支店
金剛苑韓國料理天河區南店有腥氣酒樓天河區店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天河區分校
廣州天河區東湖絲綢印染廠有限公司廣州市天河區合利針織毛衣製造廠廣州市天河區華業教育培訓中心
廣州市天河區太平洋服裝製品有限公司廣州市天河區福和玉雕工藝廠廣州市天河區僑怡苑人民醫院
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南街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站廣州市天河區珠江人才資源發展有限公司食太郎日本和風料理天河區
廣州市天河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天河區對外經濟貿易咨詢服務部廣州市天河區獸醫防疫檢疫站
廣州市天河區棠下醫療保健中心廣州市天河區曾衛軍口腔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