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北 >衡水 > 
目錄
·No. 1·慶林寺塔-歷史文化·慶林寺塔-旅遊價值
·更多結果...
No. 1
  慶林寺塔投訴電話衡水市旅遊投訴電話:0318-20250412026053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慶林寺塔位於故城縣鄭傢口西南的饒陽店村東。饒陽店村原有一座規模頗為宏偉的慶林寺,該塔即在寺內,因之稱為慶林寺塔,亦稱饒陽店塔。
  該塔係用青磚砌成,外形成八面棱錐體,塔身共七層,高30餘米,塔頂有一銅葫蘆塔剎。一層為三米多高的塔基,二層以上,每層各在東、西、南、北有一個券門。門上有窗,窗上裝有菱紋、雲紋天蓮花紋的窗欞。花飾精美,各不相同。塔檐為45度斜拱。塔內為穿心式和壁內折上式相結合,可拾級而上、到達塔頂,四壁還有大小不同的佛龕、燈龕等。該塔精巧玲瓏,造形美觀,獨具一格。
慶林寺塔-歷史文化
  慶林寺塔建於唐貞觀元年間(公元785—804),是八大古寺之一。慶林寺塔始建於北宋,距今有800多年的歷
  史。從造型上來說,它屬於花塔類型,重要特徵就是在塔身上半部分裝飾有各種繁復的花飾,看上去好像巨大的花束。這種塔形成於宋遼金時期,元朝後幾乎絶跡,國內現存華塔總數也不過十幾座,是現存為數不多的塔中造型最奇特、裝飾最華美的一座。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慶林寺塔為八角樓閣式花塔,塔身由兩部分組成。主塔為四層,聳立正中,塔高約40.5米,底層四隅各建一六角形亭狀小塔,將主塔一至二層環抱,高低錯落,主次偎依。這個造型又有金剛寶座塔的意味,給人感覺整個塔造型富於變化。主塔身最上部是整座塔的精華所在,花束型塔身占了大約整體的1/3左右,其上按八面八角垂直綫刻塑出獅、象、佛、菩薩、獸頭、大天王力士等形象,各種刻塑參差錯落、變化有緻。如今慶林寺塔伫立在古城古色古香的歷史文化街區,掩映在參差錯落的民居中,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滄桑之至而又華美至極,宛若一首立體詩歌,詮釋着亙古歲月的從容和精緻,又抒寫着歷史文化街區今世。
慶林寺塔-旅遊價值
  慶林寺塔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旅遊觀光者,對饒陽店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1994年至今,每天到這裏學修佛法或旅遊觀光者川流不息,已經接待了亞洲、美洲、歐洲諸多國傢和來自全國各省市、地
  區學法者不計其數,旅遊觀光者更是不計其數。慶林寺塔,這裏山青水秀,勝跡如林。唐宋詩人王勃、杜甫、範成大及清代文傢李調元等皆留戀此地,為後人留下不少名篇佳作。銅山遺址、南北古塔遠近聞名,萬柳逵竜、西江夜調等八大勝景。如今處處顯出迷人神韻;竜華山莊、繼光水庫、兩眉平湖、桃花仙境、更是景色醉人。古塔依山傍水:腳下,婉蜒綿長的凱江水滔滔不絶地繞寺奔騰而去;背後,巍峨的山頂上,一座片石砌成的十四級宋代古塔直插雲霄。沿着186級兩米寬的石梯登上山頂,富饒遼闊的田野和繁華美麗的中江城盡收眼底,更兼山上涼風習習,足以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進入山門,寺內乳白色的露天大佛。一條寬18米,長400米的仿古大街直達白塔寺的彩色照壁。照壁正面,浮雕是由四條騰飛的金色巨竜守住大海四角。大海中,兩頭威猛的金色麒麟保護着巨大的金色法輪。法輪上方是鬥大的“南無阿彌陀佛”八個紅色大字;法輪下方是釋海空上師篆寫的“如意輪金剛法祖庭”;法輪的左右各有兩個大字,一邊是“顯密”,一邊是“圓通”,標志着該寺是一個顯密兼修的道場。照壁背面,中央有個特大的“福”字,到這裏的男女老少,總忘不了閉着眼去觸摸“福”字,都希望從此五福臨門。慶林寺塔前的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殿前,四個花壇、八棵青翠欲滴的塔鬆和兩排茂盛的箭竹整齊劃一地分列在兩邊,且配有兩頭兩米多高的既威猛又和善的大石獅子,給人以特別莊重,特別清靜之感。登上十二級臺階,兩邊石欄桿上的十二生肖活靈活現。孩子門最喜歡小獅子口中的活寶,爭相玩弄,竟將其模得光滑溜圓。天王殿前的巧妙佈局已令人嘆為觀止,天王殿內的佛像更讓你心潮澎湃。開懷大笑的彌勒佛,使你倍感親切;威武的韋馱菩薩會讓你肅然起敬;逼真的四大天王,高有丈餘,有的持琵琶,有的提寶劍,有的擒地竜,有的抓銀鼠,一個個都腳踏妖魔鬼怪。此處佛像,無論比例、造
  型、無論色彩、神態,可謂巧奪天工,無可挑剔,你看後定會贊不絶口。穿過天王殿,越過地藏殿或伽藍殿,徒步登上寬76米、高5米的條石保坎就可看到中國目前一絶的大佛殿。大佛殿的屋頂上是一座二十多米高的乳白色露天大佛。大佛的蓮花座下是慶林寺塔的藏經樓和閉關室、正前為方壁上有八個金色大字“開發智慧、覺悟人生”,壁下刻有一個兩米見方、剛勁有力的大“佛”字。蓮花座下正面與兩側是供居士和遊人們仰瞻大佛的平臺。平臺後面是造型別緻,專為大型會期提供演出的戲臺(也是重大會議的主席臺)。平臺的下面,正中是大佛殿,內供緬玉諸佛菩薩、十八羅漢和一千六百四十尊佛像;左右均是中國金剛法佛學院電教部,內設各種電教器材。平臺的周圍是白塔寺的碑林。碑林的入口處和出口處,兩座天橋將居士和遊人接上平臺再送到觀音殿。觀音殿是一座高大的雙層建築物,遠看如飛閣流丹。鐵紅色的高窗亮格莊嚴肅穆,金黃色的琉璃瓦光彩奪目。觀音殿殿名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親筆題寫。書有“大悲殿”三字的橫額牌匾高懸在大殿的上方中央。三樓上是大威德金剛殿和金剛法佛學院的多功能大教室,其周圍都有相通的大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