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四川 >綿陽 > 
目錄
·李白故裏——江油·No. 2·概況 Jiangyou City
·行政區劃·江油介紹·歷史沿革
·旅遊觀光·旅遊攻略:·經濟發展
·交通·礦産資源·植物資源
·水資源·江油特産·汶川地震影響
·江油市未來發展·江油明月新城·旅遊觀光
·李白紀念館·英文解釋·近義詞
·相關詞·包含詞·更多結果...
李白故裏——江油
  地理簡介
  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遊,竜門山脈東南。距離綿陽市30公裏,成都160公裏。市幅員面積271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67萬畝。總人口87.76萬人,人口密度322人/平方千米,其中城市人口24.33萬人。處於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日照總數1367小時,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無霜期280天,年均氣溫16.2攝氏度。江油以平壩和丘陵的地貌為主,自然條件優越,農副産品豐富。這裏氣候溫和,鼕暖春早,夏長秋短,無霜期長,是國傢重要的商品糧基地。2007年的統計江油城市規模居四川前十(包括地級市)屬中等城市。
No. 2
  【面積】2720平方千米
  【人口】87萬(2002年)
  【代碼】510781
  【郵編】621700
  【駐地】中壩鎮
  【區劃】2006年轄4個街道、21個鎮、19個鄉
  
  江油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遊,竜門山脈東南,江油歷史悠久,是四川的一個歷史文化名城,1988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江油市。先後評為中國名星縣(市)、全國百名財政大縣,連續兩年進入全省“十強縣”行列。江油市是四川發展“一條綫”經濟的起點,是國傢重要的冶金工業基地和四川重要能源基地。
  
  以長城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為骨幹,有江油鋼鐵廠、涪江鋼鐵廠、長城精密鋼管廠等冶金企業20多傢,有西南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江油發電廠,裝機容量達90萬千瓦。江油是四川重要的天然氣生産基地,年産天然氣7億立方米。
  
  江油被譽為“水泥之鄉”,境內石灰石質量好,品位高,是四川重要的水泥生産基地。以國傢建材總局江油水泥廠為竜頭的20傢水泥廠年産優質水泥300萬噸。
  
  江油工業開發區是省級工業開發區,目前,己實現“五通一平”,完成基礎設施投資近億元。
  
  江油是劍門蜀道旅遊綫上的一個重要風景區。境內省級旅遊景點竇團山,三峰聳立,峰勢奇特,修建於宋代淳熙年間的國傢重點保護文物“飛天藏”現完整保存在竇團山岩內。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佛爺洞、觀霧山、天寶山、乾元山,白竜宮等30多處旅遊景點多姿多彩。江油還有豐富的人文景點。唐代詩人李白留下珍貴遺篇,中國武林奇人海燈法師的四大絶技震驚中外,舉重冠軍劉壽斌,發明傢張開遜等都從這裏走嚮世界。江油還是中國共産黨創造人之一王佑木的家乡。
概況 Jiangyou City
  郵編:621700 代碼:510781 區號:0816
  拼音:Jiāng Yóu Shì 英譯:Jiangyou City
  
    江油市位於四川省中北部,涪江河畔。總面積2720平方千米。總人口88萬人(2006年)。全市轄4個街道、21個鎮、19個鄉:長鋼街道、武都街道、含增街道、華平街道、中壩鎮、太平鎮、三合鎮、含增鎮、青蓮鎮、彰明鎮、竜鳳鎮、武都鎮、大康鎮、新安鎮、戰旗鎮、雙河鎮、永勝鎮、小溪壩鎮、河口鎮、重華鎮、厚壩鎮、二郎廟鎮、馬角鎮、雁門鎮、九嶺鎮、八一鄉、方水鄉、西屏鄉、香水鄉、大堰鄉、東興鄉、義新鄉、貫山鄉、新興鄉、新春鄉、東安鄉、銅星鄉、文勝鄉、重興鄉、雲集鄉、石元鄉、敬元鄉、六合鄉、楓順鄉。市政府駐中壩鎮,距綿陽市區35千米。
  
    境內以丘陵為主,山區、平川兼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年降水量1148毫米,年平均氣溫16℃。涪江自北入境縱貫西南部,平通河、盤江在境內匯入涪江,建有武都引水工程。寶成鐵路縱貫南北。108國道和205、302省道在此交會。省歷史文化名城。有國傢文物保護單位雲岩寺,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軍紀念碑和李白故裏(位於青蓮鎮)。竇楓山、佛爺洞、白竜宮、李白紀念館、觀霧山為旅遊勝地。
行政區劃
  江油市轄4個街道、21個鎮、19個鄉:長鋼街道、武都街道、含增街道、華平街道、中壩鎮、太平鎮、三合鎮、含增鎮、青蓮鎮、彰明鎮、竜鳳鎮、武都鎮、大康鎮、新安鎮、戰旗鎮、雙河鎮、永勝鎮、小溪壩鎮、河口鎮、重華鎮、厚壩鎮、二郎廟鎮、馬角鎮、雁門鎮、九嶺鎮、八一鄉、方水鄉、西屏鄉、香水鄉、大堰鄉、東興鄉、義新鄉、貫山鄉、新興鄉、新春鄉、東安鄉、銅星鄉、文勝鄉、重興鄉、雲集鄉、石元鄉、敬元鄉、六合鄉、楓順鄉。
  市人民政府駐中壩鎮,郵編:621700。
  代碼:510781。
  區號:0816。
  拼音:Jiangyou Shi。
  2006年1月6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2號)批準,江油市撤銷北城鄉建製,將原北城鄉的竜井、興隆、雲頂3個村和白石村的第五、六、七、八村民小組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永勝鎮管轄,將原北城鄉的白衣、柳林、代東、大坪、觀霧、小河6個村和白石村的第三村民小組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武都鎮管轄。
江油介紹
  江油市是省轄縣級市,綿陽市代管,市府駐中壩鎮。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鄉,一座風景如畫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位於成都經濟圈北端的一座正在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旅遊城市,素有“李白故裏,九寨門戶,蜀道咽喉,華夏詩城”之稱,現由綿陽市代管。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江油親筆題寫了“李白故裏”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江油市是四川省首批批準的對外開放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江油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工業興市”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以開闊的視野,開明的態度、開放的政策和開拓進取的精神,依據豐富的資源,逐步建立起了冶金、能源、機械、建材、化工、紡織、食品等門類為主的工業體係。
  是國傢三綫建設的重點地區之一,境內40余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和科研機構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基礎。近年來,江油市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0年江油市的市內生産總值67.38億元,轄區內工業總産值66.58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6.8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41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50元財政收入4.79億元跨入了中國財政大縣百強之列。2002年在中國西部縣級最具競爭力的排名達到第六位。
  不僅物産豐富,而且人文薈萃,山川奇麗,歷史文化底藴深厚。太白祠、粉竹樓、隴西院,洗墨池、磨針溪、讀書臺等十多處李白遺跡令人神往;奇麗險峻的竇團山、規模宏大的李白紀念館、千姿百態的岩溶景觀,風光如畫的養馬峽、涪江六峽以及神秘莫測的道教聖地乾元山等風景名勝,以其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吸引着大量的海內外遊客。
  市交通便捷,通訊設施完備,礦産資源豐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俱佳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工業的主導産業有化工、機械、冶金、建材、能源等,名品有高溫合金剛、不銹鋼、水泥、架空索道設備等。農業的主導産業有玉米、小麥、稻穀、油菜籽等。有各類學校539所。
歷史沿革
  江油歷史悠久,早在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設郡,後改江油縣。
  [東漢]設置的德陽縣,以後歷經演變,到隋初縣境分置陰平、昌隆2縣。以後又幾經演變,至[南宋]時江油縣治遷入縣境後,分置江油、彰明2縣。
  1913年,江油縣鄉鎮行政區劃,仍沿襲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舊製,全縣分東、南、西、北等四鄉,稱東鄉、西鄉……鄉以下全縣分十甲,甲以序數為名,稱一甲、二甲、三甲……每鄉轄二三個甲,亦稱東六甲、西八甲。縣以下時為鄉、甲二級製,甲是最基層行政單位。
    1914年,全縣4鄉分設為8個鄉,以序數為名稱一鄉、二鄉、三鄉……鄉以下仍設甲,全縣仍分10甲,每鄉轄1至2個甲;江油是鄉、甲兩級製。與江油相鄰的彰明縣(1958年撤,並入江油縣)將清末的9個鄉20個保改為9個區、18個保、4個團,實行區、保(團)、甲三級製。
    1929年,全縣8個鄉改為8個區,稱一區、二區、三區……10個甲分設為18個鄉,鄉以鄉治所在地較大場鎮名稱為名,如大康鄉、新安鄉、永平鄉等,每區轄2至3個鄉,每鄉轄幾個至10多個甲,時為區、鄉、甲三級製。
  1935年紅四方面軍駐縣時,曾分設過濟時、重華、彰明3縣和中壩市。
  1936年1月,為解决當時嚴重的社會治安問題,全縣分為3個區,24個聯保,492保、4920甲,區仍以序數為名,聯保以保公所所在鄉場名稱為名,如雙河聯保、中和聯保、讓水聯保等,保、甲以鄉聯保為一塊按序數稱呼。如一保、二保,一保一甲、二保一甲。時為區、聯保、保、甲四級製。
     1940年8月,為適應抗戰需要,統一行政區劃,撤銷聯保改為鄉鎮,撤並部分保、甲。全縣仍分為3個區,原24個聯保改為4個鎮17個鄉,原492個保撤並為295個保,原4920個甲撤並為3156個甲。時為區、鄉(鎮)、保、甲四級製。與江油相鄰的彰明縣,當年也在按省政府指令調整縣以下行區劃,撤銷區的建製,由縣政府直轄聯保(當時彰明是全省最小的一個縣,面積僅600多平方千米)。
    1950-1955年,先後7次調整行政區劃。至1955年,全縣分設5個區(縣的派出機構)、2個鎮、32個鄉、284個村、10個居民委員會,約3000個村(居)民小組。
  相沿至1958年兩縣合併為江彰縣,1959年更名江油縣。
  1984年後,江油縣(市)多次進行撤區並鄉建鎮工作。1997年,全市面積2719.3平方千米,人口85萬,轄4街道20鎮21鄉。市政府駐中壩鎮。
  1988年撤銷江油縣設江油市。1988-2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江油市。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江油市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
  2000年,江油市轄4個街道、20個鎮、21個鄉:長鋼街道、武都長鋼街道、含增長鋼街道、華平街道、中壩鎮、三合鎮、太平鎮、含增鎮、青蓮鎮、彰明鎮、竜鳳鎮、武都鎮、大康鎮、新安鎮、戰旗鎮、雙河鎮、永勝鎮、小溪壩鎮、重華鎮、河口鎮、厚壩鎮、二郎廟鎮、馬角壩鎮、雁門鎮、九嶺鄉、西屏鄉、方水鄉、八一鄉、香水鄉、大堰鄉、東興鄉、北城鄉、義新鄉、貫山鄉、新春鄉、新興鄉、東安鄉、文勝鄉、銅星鄉、重興鄉、雲集鄉、石元鄉、敬元鄉、六合鄉、楓順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849761人,其中: 長鋼街道 28515 武都長鋼街道 19472 含增長鋼街道 8873 華平街道 3753 中壩鎮 77523 太平鎮 66140 三合鎮 94215 含增鎮 9371 青蓮鎮 16117 彰明鎮 17639 竜鳳鎮 14195 武都鎮 34694 大康鎮 21360 新安鎮 17527 戰旃鎮 16614 雙河鎮 16572 永勝鎮 26741 小溪壩鎮 16267 河口鎮 13187 重華鎮 16486 厚壩鎮 21787 二郎廟鎮 33212 馬角鎮 18684 雁門鎮 10733 九嶺鄉 16339 八一鄉 14685 方水鄉 14473 西屏鄉 15962 香水鄉 8095 大堰鄉 16169 東興鄉 10410 北城鄉 6195 義新鄉 13532 貫山鄉 13874 新興鄉 14076 新春鄉 14715 東安鄉 12970 銅星鄉 12010 文勝鄉 8864 重興鄉 9598 雲集鄉 9464 石元鄉 4448 敬元鄉 7247 六合鄉 4398 楓順鄉 2560 
  
    2003年12月8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3號)批準,江油市北城鄉政府駐地由白石村一組遷至白衣村九組天竹山。
    2004年,江油市轄4個街道(長鋼、華平、武都、含增)、21個鎮(彰明、重華、三合、含增、竜鳳、永勝、雙河、河口、馬角、青蓮、武都、雁門、新安、戰旗、九嶺、太平、大康、二郎廟、中壩、小溪壩、厚壩)、20個鄉(六合、西屏、北城、銅星、新春、新興、義新、貫山、石元、楓順、敬元、大堰、東興、八一、雲集、重興、東安、文勝、方水、香水)。
    至2005年,全市轄4個街道、20個鎮、21個鄉,481個村、59個社區1、31個傢屬委員會,3433個村民小組、615個居民小組。
    2006年1月6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號)批準,江油市撤銷北城鄉建製,將原北城鄉的竜井、興隆、雲頂3個村和白石村的第五、六、七、八村民小組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永勝鎮管轄,將原北城鄉的白衣、柳林、代東、大坪、觀霧、小河6個村和白石村的第三村民小組所屬的行政區域劃歸武都鎮管轄。
旅遊觀光
  江油市地跨涪江兩岸,是蜀中文化旅館遊勝地。被譽為李白故裏、華夏詩城、九寨門戶、蜀道咽喉,是第六批批準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各旅遊景點交通便利,星級旅遊酒店衆多,其中截止2009年江油市擁有有2傢四星級標準酒店,43星級酒店2傢二星級酒店,旅遊環境優越。旅遊景點方面有國傢4A級景區一個,國傢3A級景區2個,國傢2A級景區2個並有國傢重點保護文物兩個(雲岩寺飛天藏及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在青蓮鄉有[唐代]詩人李白的故居,現保存有隴西院、太白祠、衣冠墓、磨針溪、粉竹樓、洗墨池等遺跡。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00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築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寶,記載詩人青少年時代在青蓮的兩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於[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跡。與紀念館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園,園內展布樓亭閣榭,林木豐茂,環境優雅。
  2003年以來,江油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重華、新春、2003年永勝、銅星、文勝等鄉鎮發現25個古人製硝岩洞遺址,硝洞內遺存能完整反映古代製硝工藝流程。專傢認為,此區域是火藥的文物富集區,是目前發現的古代中國最大的硝洞遺址,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火藥原料基地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2006年江油成功註册為“中國火藥之鄉”。而火藥博物館也有望在2007五一黃金周建成對外開放。有雲岩寺等國傢文物保護單位,有李白故裏、紅軍紀念碑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白竜宮、佛爺洞、觀霧山、海燈武館、竇圌山等旅遊勝地。著名人物有有王佑木、李白、海燈法師。
  此外,城附近還有佛爺洞景區、金光洞,猿王洞等名勝。江油同時也是劍門蜀道旅遊綫上的一個重要風景區。境內省級旅遊景點竇圌山,三峰聳立,峰勢奇特,修建於[宋代]淳熙年間的國傢重點保護文物“飛天藏”現完整保存在竇圌山岩內。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佛爺洞、觀霧山、天寶山、乾元山,白竜宮等30多處旅遊景點多姿多采。江油還有豐富的人文景點。[唐代]詩人李白留下珍貴遺篇,中國武林奇人海燈法師的四大絶技震驚中外,舉重冠軍劉壽斌,發明傢張開遜等都從這裏走嚮世界。
  李白故裏
  李白故裏位於四川江油市區南15公裏青蓮場(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包括青蓮鎮李白故裏、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距綿陽市40公裏。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於中亞巴爾喀什湖畔的碎葉城。5歲隨父入蜀,定居綿州昌隆縣青蓮場(今屬四川江油),25歲離蜀,在蜀中度過了青少年時代。場南渡口原有“太白故裏”碑,今已遷祠內。故裏前有匡山如屏,後倚天寶、太華諸山,峰巒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點有太白碑林,隴西院、太白祠、名賢祠,李白衣冠墓、磨針溪、洗墨池、粉竹樓、月園墓等,已列為省級文物單位。
  李白故裏
  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00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築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寶,記載詩人青少年時代在青蓮的兩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於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跡。與紀念館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園,園內展布樓亭閣榭,林木豐茂,環境優雅。
  推薦景點:
  太白碑林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註重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份。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傢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我國源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國著名社會活動傢、書法傢趙樸初先生專門為此題寫了“太白碑林”碑名
  隴西院 
  位於江油市區西南15公裏青蓮場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據院內原有的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並序》記:“先生舊宅在青蓮鄉,今舊宅已為浮圖者居之。”(碑今移縣城紀念館)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屬江油)縣令楊天惠《彰明逸事》記雲:“清廉鄉(白)故居遺址尚在,廢為寺,名隴西院。”宋建隴西院,明末毀於火。現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倉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並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酉院”三字猶存。建國後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月園基。
  太白洞
  位於江油市武都鎮北2公裏許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傳唐李白青少年時常坐船來此遊覽,天晚,對岸燈籠洞出現燈籠一對,四周通明,李白乘興在洞口夜讀,合捲後燈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謠有“燈籠洞對太白洞,燈照太白把書誦”。洞口高約7米,寬約10米,可乘船入內。水泉清澈,清雅幽靜。洞壁有歷代遊人題刻多處。
  李杜祠
  李杜祠在綿陽市東2公裏的芙蓉溪東岸。後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後為蔥蘢的富樂山。現存大門、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畝,工部詞為單檐懸山式擡梁木結構建築,面積120.96平方米。水榭體量較大,為單檐歇山式頂,擡梁結構,長15.4米,寬5.9米,橫跨於水池之上。四周有圍墻,園內有花圃,環境幽靜,景色宜人。近年已修葺一新,有《李杜與綿州》陳列遊人絡繹不絶。現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燈武館
  位於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於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於江油重華鎮,故在此地建立武館。該館成館於1988年,集仿古軒、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廳、練武場於一館,佈局謹嚴、氣勢、宏偉。
  該館現由已逝世的海燈法師高徒執教,常年招收海內外學員,教授名揚海外的正宗少林武術,現已為國傢培養了不少專業、業餘武術人才。
  國傢四星級旅遊景區
  竇圌山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裏的涪江東岸。又名圌山。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縣)主簿竇圌(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名。自麓至頂約5公裏許,行道迂回盤旋,林木蒼翠,景色秀麗。 李白少年時曾遊此山,題下千古絶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手書鎸刻於山中石碑之上。
  竇圌山遠看呈圌,在綿陽地區的江油市北25公裏,距成都180公裏,國傢一級公路,乘車三小時即可到達。距“九寨溝”、“黃竜”200余公裏,在寶成鐵路復綫和108國道公路之上形,南北走嚮,長2.8公裏,寬1.68公裏,面積約4.7平方公裏。海拔高度1140米,相對高度540米。地理坐標:東經104度49分, 北緯31度55分。
  山顛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嶽、竇真、魯班。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險路可通,其餘兩峰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懸橋相連。
  峰下不遠處為雲岩寺,始建於唐,明末焚於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前山門外有唐李白題贊圌山石碑一通,謂:"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寺內珍藏有道教文物“飛天藏”;“飛天藏”又名“星辰車”,宋淳熙八年(1181)建,元代至正時重修,車高9.82米,直經7米,上下共四層,上雕塑有天宮樓閣,腰檐上裝飾有鬥拱,每層雕有執笏人物,形神自如,體態瀟灑,衣紋流暢,木柱及額枋上均施瀝粉彩繪,更顯精美巧妙,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屬道教文物。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竇圌山山中十大旅遊區域,二十八個景點,博十幽深。雲岩寺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飛天藏具有八百多年歷史,舉世無雙;圌嶺鐵索飛渡堪稱神州一絶;高空滑翔驚險刺激;載人索道安全舒適;桃園景區清雅爽朗;中國歷代皇帝長廊223尊圓雕石刻居全國之最。
  門票:67元2006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而在2007年初,由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中國縣域旅遊網、影響力傳媒機構等單位主辦的"一生最值得去的66個'中國文化旅遊大縣'"徵集評選活動結果日前揭曉,其中,"李白故裏"江油名列 21位、四川第二位。
  老君山坐落在四川江油市北重華鎮境內,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明建文帝曾在此隱居而得名。景區面積22平方公裏,海拔高度在700-2 500米之間,植被茂盛,環境清幽,瀑布成群,森林覆蓋率高達96%以上,有大量稀珍動植物。近年來在老君山發現的古代製硝洞遺址,具有重要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被列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遊綫路由藏(chang)王𠔌、廣陵峽和運火藥棧道連成環綫。其中藏王𠔌長2.1公裏,廣陵峽長3.2公裏,運火藥棧道長4.5公裏。沿途峽𠔌幽深險峻,溶洞、瀑布很多,有鴛鴦瀑布、雙色瀑布、瀉銀瀑布、竜珠瀑布、玉女瀑布、雙路瀑布等,其中石洞天瀑布落差達40餘米。
  外環生態走廊:全長38公裏,可遊覽原始森林、觀雲海日出、探天坑、攀千尺崖,探明月洞、高官洞、煙子洞,訪古代製硝遺址朝陽洞、明建文帝隱居遺址藏王洞。景區建有夢竹苑生態賓館,供應純天然野生緑色食品,可滿足一般會議、休閑旅遊食宿需要。自駕車從綿陽出發上綿廣高速,在江油小溪壩出口下高速路經神竜河至江油重華鎮,車程85公裏,亦可經綿陽至江油一級公路,再經江(油)重(華)公路至重華。
  李白曾經到老君山尋道傢隱者雍尊師,寫下了“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計年。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花暖青牛臥,鬆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現在山上發現古人煉硝岩洞數十個,已經申請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的保護。
  江油重華鎮藏王寨老君山,全新旅遊景點。風光奇峻清幽,是旅遊休閑的仙山靈地;交通便利,沿綿江公路至重華鎮,衹需1個多小時(公交車到重華鎮後有旅遊車接送旅客)
  乾元山
  乾元山風景名勝區 乾元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油市西含增鎮境內,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的主要發祥地。主要景區(點)有白竜宮、金光洞、香水湖、可汗狩獵場等。白竜宮是川西北自然景觀保護最好的喀斯特溶洞之一,位於市區以西十六公裏,是集溶洞、漂流於一體的新型的旅遊區。《西遊記》真假美猴王等場景在此拍攝,現已開發十六公裏的洞外盤江自然河道漂流,灘多浪急,險樂無窮,被譽為“四川旅遊第一漂”。乾元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江油市西部19公裏,盤江東岸,江油市工業和文化旅遊重鎮——含增鎮境內,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和川西北道教主要發祥地。被譽為‘太乙真人練丹聖地,哪吒太子成長搖籃,道傢弟子朝聖仙山。 乾元山景色秀麗、山勢奇險,山脈橫亙東西,綿延十餘裏。最高處——鷹嘴岩海拔2千餘米,遠眺大雪山(夾金山),近觀竇圌山,俯視綿陽、江油城區。核心景區20平方公裏,主要景區有蓬萊仙閣——金光洞,神仙府地——銀光洞,老君練功場——鎣華觀,太乙真人遺跡——太極峰、練丹池,山林風光——九景盆等。1992年10月16日,由臺灣宗教人士組成的‘臺灣首次太乙真人朝聖團’在臺灣道教協會會長黃樟先生的率領下,來李白故裏——江油市參觀了很多處哪吒的遺蹤,並在江油乾元山找到了已有幾分破敗的哪吒廟。在雜草叢中發現了長滿青苔的哪吒廟碑,碑身已有半截埋入土中,碑文也模糊不清。經臺灣道教人士仔細辯認和分析,一致確認:這裏就是哪吒的真正主廟!乾元山主要景點有哪吒師傅太乙真人修真的金光洞,還有瑩華殿、白竜宮、千年梨樹園等神話傳說遺跡。其中白竜宮是川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溶洞,洞中石柱、石筍、石花、石幔造形生動。其中有的溶洞景觀天然造形竟神似《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元始天尊、太乙真人、哪吒等諸神。最近又開發一側洞,洞中可划船,地下河盡頭為地下瀑布,地下河畔為地下棧道,8公裏河道挾𠔌源流,遊人遊後贊曰“鬼斧神功仙境,八千萬年奇觀”。
旅遊攻略:
  1、乾元山風景區距離江油市區僅20分鐘車程,距綿陽約50分鐘車程,從成都自駕車出發至乾元山亦不到兩個小時; 2、成都至江油既通鐵路,又通公路,乘車僅需數小時。江油至含增鎮僅18千米,區間有公共汽車及中巴車。
經濟發展
  2006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15.96億元,增長14.4%,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7.53億江油KFC元,增長4.3%;第二産業增加值54.24億元,增長20.5%;第三産業增加值44.19億元,增長11.8%。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3854元。三次産業構成比例為15.1:46.8:38.1。二産業中,工業增加值達到48.82億元,增長19.8%,占GDP的比重為42.1%,對GDP的貢獻率達到55.4%,拉動GDP增長7.98個百分點。
  2008年,江油市遭受512特大地震影響,經濟發展大受影響,全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38.76億元。
  江油市昔日曾因長鋼的帶動成為全省的“十強縣”。1996年以後,隨着長鋼的大幅下滑虧損,江油市被甩在了“十強縣”之外的第18位,連續兩年財政赤字過億元。逆境中,江油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帶領全市人民清醒反思,勵精圖治,奮力追趕,短短幾年,終於又走出一片開放發展的豔陽天。2001年在全省縣級經濟綜合評比中,江油市跨入了全省類區先進縣行列。2006年在全西部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全西部第六位。
交通
  鐵路: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雞)成(都)鐵路復綫縱貫全境114km,境內有大小火車站14個,居全國之最,鐵路運輸條件十分優越。全天47趟寶成綫旅客列車停靠或者從江油站始發,同時,江油也是成都鐵路局江油車務段和機車折返段所在地。目前,成(成都市)綿(江油市)樂(樂山市)城際鐵路已於2008年12月29日開工,並確定北起點站為江油火車站,而倍受關註的九寨溝--平武--江油--綿陽--三臺--遂寧--宜賓的旅遊鐵路也在積極上報國傢發改委立項。據悉,在5.12大地震中受損嚴重的江油市火車站恢復重建工程已經開始啓動,設計圖已經通過鐵道部和國傢發改委的批復。重建的江油火車站站房以藍色為主調,十四根立柱上配有李白的詩詞,在現在化的基礎上充分融合了古典元素,建成後的江油火車站將成為江油文化旅遊的又一亮點。
  江油站重要地位:
  江油火車站站房 1、寶成綫;成都-德陽-綿陽-江油-廣元-寶雞
  2、成綿樂城際鐵路:江油-綿陽-德陽-廣漢-成都-眉山-峨眉-樂山
  3、西(安)成(都)客運專綫:西安-漢中-廣元-青川-江油
  4、,九綿遂宜旅遊鐵路:九寨溝-平武-江油-綿陽-三臺-遂寧-宜賓
  公路:綿廣高速公路、綿九高速公路(在建)、梓(潼)江(油)快速通道(在建)、綿江快速景觀大道、中(壩)雁(門)公路、中(壩)武(都)公路、中(壩)貫(山)公路、省道302綫萬阿公路、九寨東環綫等公路構成江油公路主幹網絡;驅車從成都方向過來,途經成綿廣高速公路(江油貫山道口下)及中貫連接綫到達江油市區僅需1小時40分左右;從廣元方向過來,途經綿廣高速公路(江油北道口下)及萬阿公路到達江油市區僅需3個半小時左右。
  民航:從江油至綿陽驅車30分鐘即至,距江油市區僅40km路程的綿陽南郊機場,現已開通上海、北京、廣州、鄭州等全國大中主要城市航綫。
  公交:江油市區目前有城市公交綫路24條,運行車輛近400餘輛,現有5大公交場站,分別是:馬路灣公交場站,五建司公交場站,火車貨站公交場站,金輪市場公交場站,公交公司公交場站;全市有農村公交綫路80餘條,運行車輛近700餘輛,現有5大場站,分別是:汽車南站,汽車東站,汽車北站,旅遊客運站(79隊),公交公司公交場站。目前江油市客運總站已經選址在李白大道南段與大鵬路交匯處(京鵬小區安置點旁)。
  新建涪江以西旅遊客運中心的公交客運站場,改擴建涪江以東火車客站的公交站場,城市公共交通形成“六縱四橫”(縱:李白大道、涪江路、江彰路、建設路、繞城東環綫、繞城西環綫;橫:大鵬路、太平幹道、詩城路、團山路)的城市快速公交係統。到2012年城市公共營運車輛達到180輛,綫路26條,里程達280公裏;到2020年,城市公共營運車輛達到300輛,綫路40條,里程達350公裏。
礦産資源
  礦産豐富,有金、大理石、煤、石油、天然氣、石灰石、硫鐵礦等 ,市工業開發區具有良好的能源、建材、天然氣等為發展工業可利用的資源優勢,其中探明的礦産資源有14種。江油是四川重要的天然氣生産基地,年産天然氣7億m3。
植物資源
  江油市工業開發區還是全國商品糧食生産基地,主産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同時,蔬菜、水果等亦是開發區的優勢所在,其中具有當今世界食品之父美譽能防癌的蘑芋生産業也極為豐富,聞名中外的附子,川烏,杜仲等名貴中藥材在建區前已有百年的生産出口貿易歷史。
水資源
  水資源源豐富,區內涪江河年水流量48億m3,平通河年流量7億立米,自産水量18億m3,地下水總量3.9億m3,可開發的水資源總量18.76億m3。同時,江油還被譽為中國水泥之鄉,以全亞洲第三大水泥生産基地-四川雙馬水泥(集團)公司為竜頭的水泥生産企業形成了江油在全國獨特的建材資源優勢,四川雙馬水泥(集團)公司距江油工業開發區僅45km。
江油特産
  江油市還是全國商品糧食生産基地,主産水稻、小麥、玉米、油菜。同時,蔬菜、水果等亦是江油市的優勢農業所在,其中具有當今世界食品之父美譽能防癌的蘑芋生産業也極為豐富,聞名中外的附子,川烏,杜仲等名貴中藥材在建區前已有百年的生産出口貿易歷史。享譽全國的中壩醬油、江油附片等。
  古老的中壩醬油的歷史故事
  産自於四川江油,據史書記載,川北中壩,自古為釀醬之鄉,其品味之冠以北門清香園為屬。明末清初,已為聞名遐邇之特産。
  道光初年,清香園園主之子韓銑中舉,道光七年官居道臺,韓銑赴京謝恩之際,攜傢釀醬油極品為貢。
  禦廚用清香園之醬油貢品烹飪御膳,道光皇帝品之不由叫絶。欣喜之餘,道光揮毫賜名“中壩醬油”。中壩醬油由此得名,並被指名為貢品,其時一八二八年。(1828年)
  其後,清香園後人對産品精益求精,以本地傳統釀造技藝為依據,在保證中壩醬油天然鮮味的同時,加入長城以北,張傢口以外的蘑菇作為重要配料(因其産於張傢口外,故稱口蘑)。這種蘑菇營養豐富,頂圓肉厚,狀似圓釘,又稱釘子蘑菇,其味醇香濃郁,恆久不變,具有溫中理氣、健脾開胃、消食化積、寬胸止痛等功能,對人體健康均有裨益。雖價格高昂亦不以其它菌類代用。
  用口蘑為配料精心釀製的醬油汁稠色豔,鹹甜適度,天然鮮香,營養豐富,取名為“中壩口蘑醬油”。
  1931年,取精益求精、誠信經營之意,清香園更名為“精誠醬園”。
  1932年,精誠醬園為了開拓外銷市場,在重慶三牌坊水井巷設點,托中壩木船業由涪江直達重慶銷售,經各大餐廳和消費者購用後,馳譽山城。並由長江順江而下銷往武漢、南京、上海。
  1935年,四川省公路局在中壩設站開辦汽車客運,每天從成都與江油(現江油市武都鎮)對開,為中壩醬油的外銷帶來有利條件,來往旅客多以中壩口蘑醬油作饋贈親友的調味佳品,深受成都顧客的喜愛。
  成都上東大街鐘來鶴茶社,率先將五斤簍裝的中壩口蘑醬油開零出售,繼而擴大經營批零兼銷。相繼又有梓潼橋正街鐘光武、????市口製傘店唐維章、長順上街姚吉成,以及“鐘水餃”與“邱佛子”等餐館前來中壩採購,使中壩口蘑醬油香飄蓉城。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緊張階段,青年就業十分睏難,大專畢業生均有畢業即失業之感。當時,江彰(江油縣和彰明縣,現合併為江油市)旅省聯合學會的部分學員迫於失業危機;為了探索自謀就業的門路,决定在成都祠堂街開設“華西特産商行”,以家乡特産的中壩口蘑醬油為主要商品在成都打開銷路。該行開業之日,成都各報記者曾往采訪,《新新新聞》發表了新聞報道,“華西特産商行”遂成中壩醬油在成都開設的第一個直銷門市,各大餐館與消費者一致公認為調味珍品,受到普遍歡迎。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1945年中壩醬油在成都上西順城街設立成都分店,開展批零兼售業務,一時供不應求。
  其後,江油人唐祖章,王鍔秋,張自忠,郭正川等人分別相繼在成都市皮房街、西禦西街、糞草湖街、鼓樓街等處開設了5傢門市部專業經銷“中壩醬油”。
  寶成鐵路通車後,省內外紛紛來函購買,五十年代在北京西長安街也挂有鬥大的金字招牌“中壩醬油”,專店出售。
  精誠醬園於1956年公私合營,1958年改為國營江油釀造廠。企業始終堅持純糧釀造,天然曬露的傳統釀造工藝,精工細釀,銷售扶搖直上。
  1962年,中壩醬油被四川省商業廳評為“四川省傳統名特調味品”,由四川省蔬菜公司統購,銷往國內各大城市。
  1978年,中壩醬油遠銷加拿大、東南亞,還隨川菜進入歐美市暢
  1985年經中國食品雜志社審定,載入《中國名食百科》史册;同年經四川省經委推薦,國傢計經委批準,選入《中國土特名産辭典》。
  1989年獲部、省雙優桂冠。
  1997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食品名牌産品”稱號。
  經過橫跨三個世紀的礪煉,“中壩醬油”在消費者的關心和呵護中健康成長,她將把更多健康美味的産品奉獻給廣大消費者。
  清香園-中壩醬油成十佳調味品
  四川清香園調味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清香園-中壩醬油”被中國飯店協會、中國餐飲協會、中國烹飪協會聯合評出“中國川菜十佳調味品”之唯一醬油産品。滿臉喜悅的高部長告訴記者:好的永遠是好的,好的東西是要全世界來分享的!
  其它
  李白故裏李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文化名人。儘管學術界關於李白出生地仍存爭議,一說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一說出生於江油市青蓮鄉,但吉爾吉斯斯坦早已開始了對這一人文富礦的開採,打李白牌是一大旅遊策略。
  在四川生活了24年,留下了豐富的人文遺跡,開發利用已是刻不容緩。人文學者認為,李白詩歌愛好者遍布全球,僅將江油更名為李白市還遠遠不夠,而應站在傳播中國文化的高度,整合這一資源,使之成為四川旅遊業的一張世界級名片。
汶川地震影響
  5月12日下午14時28時左右,在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餘震涉及與震中相距120多公裏的四川省江油市,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截至14日19時,江油市死亡337人(安葬160人),傷7750多人,其中重傷2900多人,失蹤120多人。全市城鎮危房面積達790萬平方米(初步判定結構嚴重受損的危房400萬平方米),城鎮房屋倒塌80萬平方米,農房1600萬平方米受損,其中倒塌600萬平方米,輕微拉裂600萬平方米,危房400萬平方米,家庭財産損失52億元,其中城市居民24億元,農民28億元。194所學校受災,其中55所較嚴重,學校建築物80%受損,其中圍墻倒塌11653米,校捨損毀8365間81萬平方米;道路損毀96公裏;橋梁嚴重受損,其中有10座橋梁已成危橋;全市水庫大壩187座受損,其中48座受損嚴重;農作物受損面積4.5萬畝,牲畜養殖損失約為1億元。全市工業企業受損127戶,死亡28人,受傷420人,直接經濟損失約為42.2億元。地震造成江油市直接損失約240餘億元。
  汶川地震18日凌晨餘震6.0級
  四川省江油市(北緯32.1度,東經105.0度)發生6.0級餘震。這次餘震已造成3人死亡,1006人受傷。
  在江油市文勝鄉以北、馬角鎮以西發生六點零級餘震,震中具體位置為何傢溝和竜石壩之間,持續時間大約十餘秒。餘震發生後,中共江油市書記、抗震救災指揮長易林,市長、抗震救災常務指揮長宋開慧立即召集相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應急措施。一是立即通知文勝鄉、馬角鎮、雁門鎮、石元鄉、敬元鄉、楓順鄉、六合鄉和毗鄰鄉鎮核查人員傷亡、房屋垮塌情況並開展自救;二是指派市政府副市長韓曉清帶領相關人員立即奔赴災區組織抗震救災工作;三是迅速增派救災物資送往相關鄉鎮。
  汶川地震2009年2月2日上午9時46分30秒餘震3.6級
  國傢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9年2月2日上午9時46分30秒,在四川江油市(北緯31.9,東經104.8) 發生3.6級地震。專傢分析此次地震仍然屬於去年5.12汶川大地震的餘震。震中位置大約在竇圌山下武都鎮一帶。當時震感較為強烈,但持續時間衹有兩三秒鐘。該鎮沒有接到房屋損毀與人員傷亡的報告。
  汶川地震2009年3月4日凌晨0時21分46秒餘震 4.2級震源深度10公裏
  據國傢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09年3月4日凌晨0時21分46秒,在四川江油市(北緯31.9,東經104.8)再次發生裏氏4.2級地震,震源深度僅為10公裏,距離江油城區18公裏,地震持續了大約十幾秒鐘,時間較長,伴隨地震傳來轟轟隆隆的響聲,許多在睡夢中的市民都被驚醒,紛紛表示這次餘震是即5.12地震以及5.18江油6.0級餘震以來最強烈的一次地震。目前,官方還沒有公佈人員傷亡以及財産損失的情況。3月4日江油城區秩序井然,市民們還是像往常一樣有序地工作和生活。
  江油城市印象
江油市未來發展
  江油市列入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之一--李白文化産業園建設項目,得到了四川省文化廳同意,已報文化部審批。
  綿陽江油是李白故裏,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和新興的工業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公元701年李白在江油出生,並在江油生活學習了25年,後成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詩仙。作為李白出生和青少年時期成長的江油,留下了衆多遺跡和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文化成為江油的人文地標,在世界上具有惟一性和壟斷地位。
  為深度挖掘李白文化遺産,打造示範文化精品,江油市委、市政府在災後重建和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科學地提出建設李白文化産業園,打造國際李白文化名城。
  李白文化産業園規劃面積約14平方公裏,由城區李白紀念館和青蓮李白故居組成,以地理環境為基礎,充分利用人文自然資源進行整合和空間佈局。建築以唐風為基調,圍繞弘揚李白文化、普及李白文化的主題,進行開發建設,逐步實現建設國際李白文化名城的目標。
  李白文化産業園主要建設內容為李白紀念館、李白文化藝術長廊、李白故居環境整治工程、青蓮古鎮保護和恢復工程、李白文化展演區建設工程等,規劃投資20.5億元,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
  江油李白文化産業園建成後,預計每年可接待遊客300萬人次,年總收入達6.7億元,實現直接利潤3億元。同時,將帶動江油的旅遊、餐飲、商貿等其它服務業的飛速發展,並解决大量就業崗位,推動當地群衆文化致富、旅遊致富。
江油明月新城
  江油市將以"明月新城"片區為軸心,沿綿江産業帶、涪江兩岸嚮南延伸,拓展新的城區。利用昌明河、涪江水係特點,精心打造沿河鳳光與現代氣息完美結合,投資興業、商貿居住、休閑度假功能兼備的一個城市新區,規劃面積達到6.45平方公裏,新區居住人數將達到10萬人。目前,前期基建工程包括:涪江三橋、大鵬路、江彰大道、涪江河堤綜合整治工作等,已經基本完成。後期將加緊進行濱江路、皓月廣場、體育廣場的建設。
  江油綜合交通次樞紐的建設
  依托鐵路、公路,完善公、鐵交通功能,形成以江油市區為中心的內連外接的一體化綜合交通體係。
  鐵路:在已有寶成復綫的基礎上傾力配合成綿樂城際、成西客專建設。
  公路:加快綿九高速公路、梓(潼)中(壩)快速通道建設,新建江油市區東、西繞城快速通道,將通往境外的縣道提升為一、二級公路,增強與境外的通達能力。
  交通次樞紐重點建設項目有成綿樂城際列車專綫。公路方面完成省道302綫、中綿路、安梓路、西河路、涪江二橋、三橋、中雁路(二馬段)、厚六路、香青路(香水至八一段)、東雁路(楓順段)、許青路、新太路、玻武路的道路、橋梁恢復重建工程。開工建設綿九高速公路、梓潼至江油快速通道,對S205綫、塔九路、小伏路、武馬路改造升級;開工建設江油市區繞城東、西環綫通道。
旅遊觀光
  江油市地跨涪江兩岸,是蜀中文化旅館遊勝地。被譽為李白故裏、華夏詩城、九寨門戶、蜀道咽喉,是第六批批準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各旅遊景點交通便利,星級旅遊酒店衆多,其中截止2009年江油市擁有有2傢四星級標準酒店,43星級酒店2傢二星級酒店,旅遊環境優越。旅遊景點方面有國傢4A級景區一個,國傢3A級景區2個,國傢2A級景區2個並有國傢重點保護文物兩個(雲岩寺飛天藏及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在青蓮鄉有[唐代]詩人李白的故居,現保存有隴西院、太白祠、衣冠墓、磨針溪、粉竹樓、洗墨池等遺跡。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00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築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寶,記載詩人青少年時代在青蓮的兩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於[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跡。與紀念館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園,園內展布樓亭閣榭,林木豐茂,環境優雅。
  2003年以來,江油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重華、新春、2003年永勝、銅星、文勝等鄉鎮發現25個古人製硝岩洞遺址,硝洞內遺存能完整反映古代製硝工藝流程。專傢認為,此區域是火藥的文物富集區,是目前發現的古代中國最大的硝洞遺址,也是古代最重要的火藥原料基地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2006年江油成功註册為“中國火藥之鄉”。而火藥博物館也有望在2007五一黃金周建成對外開放。有雲岩寺等國傢文物保護單位,有李白故裏、紅軍紀念碑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白竜宮、佛爺洞、觀霧山、海燈武館、竇圌山等旅遊勝地。著名人物有有王佑木、李白、海燈法師。
  此外,城附近還有佛爺洞景區、金光洞,猿王洞等名勝。江油同時也是劍門蜀道旅遊綫上的一個重要風景區。境內省級旅遊景點竇圌山,三峰聳立,峰勢奇特,修建於[宋代]淳熙年間的國傢重點保護文物“飛天藏”現完整保存在竇圌山岩內。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佛爺洞、觀霧山、天寶山、乾元山,白竜宮等30多處旅遊景點多姿多采。江油還有豐富的人文景點。[唐代]詩人李白留下珍貴遺篇,中國武林奇人海燈法師的四大絶技震驚中外,舉重冠軍劉壽斌,發明傢張開遜等都從這裏走嚮世界。
  李白故裏
  李白故裏位於四川江油市區南15公裏青蓮場(舊彰明縣治)。唐詩人李白故鄉。包括青蓮鎮李白故裏、市區李白紀念館、太白公園、海燈武館及太白洞等景點。是以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的故居為主的人文景觀長廊。距綿陽市40公裏。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生於中亞巴爾喀什湖畔的碎葉城。5歲隨父入蜀,定居綿州昌隆縣青蓮場(今屬四川江油),25歲離蜀,在蜀中度過了青少年時代。場南渡口原有“太白故裏”碑,今已遷祠內。故裏前有匡山如屏,後倚天寶、太華諸山,峰巒蜿蜒,山明水秀。主要景點有太白碑林,隴西院、太白祠、名賢祠,李白衣冠墓、磨針溪、洗墨池、粉竹樓、月園墓等,已列為省級文物單位。
李白紀念館
  李白紀念館是1962年紀念李白逝世1200年籌建的。紀念館三面環水,竹柳成蔭,幽雅寧靜。主要建築有太白堂、太白書屋、曉雅齋、懷榭軒、臨江仙館。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有李白的稀世墨寶,記載詩人青少年時代在青蓮的兩座宋碑,以及李白塑像、匡山太白像、碑刻等,還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獅以及建於明代的雷鳴堰等文物古跡。與紀念館隔河相望有太白公園,園內展布樓亭閣榭,林木豐茂,環境優雅。
  推薦景點:
  太白碑林
  碑林以園林為基調,註重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根據李白詩風的脈絡,分為“李白詩精品園”、“清風明月園”、“故園山水園”、“磨針尋夢園”、“詩仙醉酒園”等五大部份。碑刻的內容主要是歷代書畫名傢書寫的李白詩歌和頌揚李白的楹聯詩文等近二千件創作精品,風格迥異,足以體現我國源遠流長的書畫藝術的深刻魅力,極具欣賞價值和藝術價值。我國著名社會活動傢、書法傢趙樸初先生專門為此題寫了“太白碑林”碑名
  隴西院 
  位於江油市區西南15公裏青蓮場天寶山麓。為唐詩人李白故宅。據院內原有的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唐李先生彰明縣舊宅碑並序》記:“先生舊宅在青蓮鄉,今舊宅已為浮圖者居之。”(碑今移縣城紀念館)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今屬江油)縣令楊天惠《彰明逸事》記雲:“清廉鄉(白)故居遺址尚在,廢為寺,名隴西院。”宋建隴西院,明末毀於火。現存殿宇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又增修倉頡、太白、文昌、地母等殿,並祀李白塑像。至民國年間,諸殿堂多殘破,僅山門照壁尚完整。照壁上方所嵌“隴酉院”三字猶存。建國後歷經修葺。院東數百步有李白妹月園基。
  太白洞
  位於江油市武都鎮北2公裏許涪江左岸。是一天然洞穴。相傳唐李白青少年時常坐船來此遊覽,天晚,對岸燈籠洞出現燈籠一對,四周通明,李白乘興在洞口夜讀,合捲後燈光即自行消失。因此,民謠有“燈籠洞對太白洞,燈照太白把書誦”。洞口高約7米,寬約10米,可乘船入內。水泉清澈,清雅幽靜。洞壁有歷代遊人題刻多處。
  李杜祠
  李杜祠在綿陽市東2公裏的芙蓉溪東岸。後人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都來過綿州而在此建李杜祠。祠前為清澈的芙蓉溪,祠後為蔥蘢的富樂山。現存大門、照壁、工部祠、水榭、水池等,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占地6畝,工部詞為單檐懸山式擡梁木結構建築,面積120.96平方米。水榭體量較大,為單檐歇山式頂,擡梁結構,長15.4米,寬5.9米,橫跨於水池之上。四周有圍墻,園內有花圃,環境幽靜,景色宜人。近年已修葺一新,有《李杜與綿州》陳列遊人絡繹不絶。現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燈武館
  位於江油市昌明河畔,與李白紀念館隔河相望。由於現代著名高僧海燈法師生於江油重華鎮,故在此地建立武館。該館成館於1988年,集仿古軒、室、亭、榭、回廊和演武廳、練武場於一館,佈局謹嚴、氣勢、宏偉。
  該館現由已逝世的海燈法師高徒執教,常年招收海內外學員,教授名揚海外的正宗少林武術,現已為國傢培養了不少專業、業餘武術人才。
  國傢四星級旅遊景區
  竇圌山
  竇圌山,又名圌山,位於四川江油城北20公裏的涪江東岸。又名圌山。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縣)主簿竇圌(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名。自麓至頂約5公裏許,行道迂回盤旋,林木蒼翠,景色秀麗。 李白少年時曾遊此山,題下千古絶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手書鎸刻於山中石碑之上。
  竇圌山遠看呈圌,在綿陽地區的江油市北25公裏,距成都180公裏,國傢一級公路,乘車三小時即可到達。距“九寨溝”、“黃竜”200余公裏,在寶成鐵路復綫和108國道公路之上形,南北走嚮,長2.8公裏,寬1.68公裏,面積約4.7平方公裏。海拔高度1140米,相對高度540米。地理坐標:東經104度49分, 北緯31度55分。
  山顛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嶽、竇真、魯班。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險路可通,其餘兩峰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懸橋相連。
  峰下不遠處為雲岩寺,始建於唐,明末焚於兵火,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寺前山門外有唐李白題贊圌山石碑一通,謂:"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寺內珍藏有道教文物“飛天藏”;“飛天藏”又名“星辰車”,宋淳熙八年(1181)建,元代至正時重修,車高9.82米,直經7米,上下共四層,上雕塑有天宮樓閣,腰檐上裝飾有鬥拱,每層雕有執笏人物,形神自如,體態瀟灑,衣紋流暢,木柱及額枋上均施瀝粉彩繪,更顯精美巧妙,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屬道教文物。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竇圌山山中十大旅遊區域,二十八個景點,博十幽深。雲岩寺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飛天藏具有八百多年歷史,舉世無雙;圌嶺鐵索飛渡堪稱神州一絶;高空滑翔驚險刺激;載人索道安全舒適;桃園景區清雅爽朗;中國歷代皇帝長廊223尊圓雕石刻居全國之最。
  門票:67元2006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而在2007年初,由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中國縣域旅遊網、影響力傳媒機構等單位主辦的"一生最值得去的66個'中國文化旅遊大縣'"徵集評選活動結果日前揭曉,其中,"李白故裏"江油名列 21位、四川第二位。
  老君山坐落在四川江油市北重華鎮境內,因傳說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明建文帝曾在此隱居而得名。景區面積22平方公裏,海拔高度在700-2 500米之間,植被茂盛,環境清幽,瀑布成群,森林覆蓋率高達96%以上,有大量稀珍動植物。近年來在老君山發現的古代製硝洞遺址,具有重要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被列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遊綫路由藏(chang)王𠔌、廣陵峽和運火藥棧道連成環綫。其中藏王𠔌長2.1公裏,廣陵峽長3.2公裏,運火藥棧道長4.5公裏。沿途峽𠔌幽深險峻,溶洞、瀑布很多,有鴛鴦瀑布、雙色瀑布、瀉銀瀑布、竜珠瀑布、玉女瀑布、雙路瀑布等,其中石洞天瀑布落差達40餘米。
  外環生態走廊:全長38公裏,可遊覽原始森林、觀雲海日出、探天坑、攀千尺崖,探明月洞、高官洞、煙子洞,訪古代製硝遺址朝陽洞、明建文帝隱居遺址藏王洞。景區建有夢竹苑生態賓館,供應純天然野生緑色食品,可滿足一般會議、休閑旅遊食宿需要。自駕車從綿陽出發上綿廣高速,在江油小溪壩出口下高速路經神竜河至江油重華鎮,車程85公裏,亦可經綿陽至江油一級公路,再經江(油)重(華)公路至重華。
  李白曾經到老君山尋道傢隱者雍尊師,寫下了“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計年。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花暖青牛臥,鬆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現在山上發現古人煉硝岩洞數十個,已經申請老君山古硝洞遺址群的保護。
  江油重華鎮藏王寨老君山,全新旅遊景點。風光奇峻清幽,是旅遊休閑的仙山靈地;交通便利,沿綿江公路至重華鎮,衹需1個多小時(公交車到重華鎮後有旅遊車接送旅客)
  乾元山
  乾元山風景名勝區 乾元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江油市西含增鎮境內,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的主要發祥地。主要景區(點)有白竜宮、金光洞、香水湖、可汗狩獵場等。白竜宮是川西北自然景觀保護最好的喀斯特溶洞之一,位於市區以西十六公裏,是集溶洞、漂流於一體的新型的旅遊區。《西遊記》真假美猴王等場景在此拍攝,現已開發十六公裏的洞外盤江自然河道漂流,灘多浪急,險樂無窮,被譽為“四川旅遊第一漂”。乾元山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江油市西部19公裏,盤江東岸,江油市工業和文化旅遊重鎮——含增鎮境內,是《封神演義》、《哪吒傳》等神話故事和川西北道教主要發祥地。被譽為‘太乙真人練丹聖地,哪吒太子成長搖籃,道傢弟子朝聖仙山。 乾元山景色秀麗、山勢奇險,山脈橫亙東西,綿延十餘裏。最高處——鷹嘴岩海拔2千餘米,遠眺大雪山(夾金山),近觀竇圌山,俯視綿陽、江油城區。核心景區20平方公裏,主要景區有蓬萊仙閣——金光洞,神仙府地——銀光洞,老君練功場——鎣華觀,太乙真人遺跡——太極峰、練丹池,山林風光——九景盆等。1992年10月16日,由臺灣宗教人士組成的‘臺灣首次太乙真人朝聖團’在臺灣道教協會會長黃樟先生的率領下,來李白故裏——江油市參觀了很多處哪吒的遺蹤,並在江油乾元山找到了已有幾分破敗的哪吒廟。在雜草叢中發現了長滿青苔的哪吒廟碑,碑身已有半截埋入土中,碑文也模糊不清。經臺灣道教人士仔細辯認和分析,一致確認:這裏就是哪吒的真正主廟!乾元山主要景點有哪吒師傅太乙真人修真的金光洞,還有瑩華殿、白竜宮、千年梨樹園等神話傳說遺跡。其中白竜宮是川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溶洞,洞中石柱、石筍、石花、石幔造形生動。其中有的溶洞景觀天然造形竟神似《封神演義》中的姜子牙、元始天尊、太乙真人、哪吒等諸神。最近又開發一側洞,洞中可划船,地下河盡頭為地下瀑布,地下河畔為地下棧道,8公裏河道挾𠔌源流,遊人遊後贊曰“鬼斧神功仙境,八千萬年奇觀”。
英文解釋
  1. n.:  Jiangyou City
近義詞
江油
相關詞
馬角水文梓潼涪江老字號四川特産江油特産李白故裏特産
綿陽李白鄉鎮江油????業公司????政稽查所行政區劃地理
地名四川
包含詞
江油市中醫院江油市童裝廠
江油市明華飯店江油市君山酒廠
江油市食品協會江油市太白中學
江油市人民醫院江油市骨科醫院
江油市明鏡中學江油市絲綢總廠
江油市精神病院江油市????政稽查所
江油市陽光旅行社江油市衛生防疫站
江油市婦幼保健院江油市精神病醫院
江油市新聞工作者協會江油市雁門中心衛生院
江油市新安中心衛生院江油市小溪壩中心衛生院
江油市長特四廠錦華賓館四川省江油市江油飯店
四川省江油市絲綢總廠江油市青蓮中心衛生院
江油市武都中心衛生院江油市中壩鎮成人教育中心校
江油市戰旗鎮城人教育中心校江油市貫山鄉成人教育中心校
江油市西物機車貿易有限公司四川省江油市厚壩工區貿易公司厚壩賓館
中共江油市委人民政府招待所江油賓館江油市厚壩供銷合作厚壩賓館
江油市燃料實業有限公司金鑫賓館江油市長鋼特殊鋼公司工業衛生職防所門診部
江油市竜神礦業有限公司清水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