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郵編:618300 代碼:510623 區號:0838
拼音:Zhōng Jiāng Xiàn 英譯:Zhongjiang County
中江縣位於四川省中部,總面積2063平方千米。總人口142萬人(2006年)。全縣轄29個鎮、16個鄉:凱江鎮、南華鎮、回竜鎮、通濟鎮、永太鎮、黃鹿鎮、集鳳鎮、富興鎮、輯慶鎮、興隆鎮、竜臺鎮、永安鎮、雙竜鎮、玉興鎮、永興鎮、悅來鎮、繼光鎮、倉山鎮、廣福鎮、會竜鎮、萬福鎮、普興鎮、聯合鎮、馮店鎮、積金鎮、太安鎮、傑興鎮、南山鎮、東北鎮、古店鄉、青市鄉、瓦店鄉、石泉鄉、柏樹鄉、白果鄉、清河鄉、高店鄉、石筍鄉、太平鄉、民主鄉、永豐鄉、元興鄉、通山鄉、石竜鄉、合興鄉。縣政府駐凱江鎮,距德陽市38千米。
境內以淺丘為主,竜泉山脈橫亙縣境西部。縣境南北長,東西窄,地勢從西北嚮東南傾斜。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降水量882.5毫米,年均氣溫16.7℃。有繼光水庫、西眉湖水庫和人民渠水利設施,凱江、郪江等10餘條溪河呈葉脈狀分佈。達成鐵路、滬蓉高速公路,101、106省道過境。有南塔、北塔寺、壽寧寺、大雄觀、廣福銅山、倉山飛鳥等名勝古跡。黃繼光紀念館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
|
中江縣是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故鄉,位於德陽市東南部,距市區42公裏,東鄰綿陽市三臺縣,南接遂寧市大英縣,西毗成都市金堂縣。縣委、縣人民政府駐凱江鎮。全縣共設21個鄉,26個鎮,800個自然村,8255個村民小組。全縣幅員面積2063平方公裏,耕地面積7.5萬公頃。總人口137.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6.5318人,非農業人口10.877人。
中江縣歷史悠久,地域寬。三國蜀始置伍城縣,隋開皇3年改為玄武縣,13年在東南部(今倉山鎮)增設飛烏縣,唐調露元年又在中部(今廣福鎮)增設銅山縣,宋真宗大中祥符5年改玄武為中江縣,元初飛烏、銅山縣入並中江縣沿襲至今。
中江縣是四川省25個丘陵大縣之一,丘陵耕地面積占全縣耕地面積的77%。。西北高,東南低,為中低山區介於丘陵,其中有寬𠔌淺、中、深丘和窄𠔌中、深丘。中江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生態相對平衡。氣候特徵:屬亞熱帶濕潤季風區,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883毫米,無霜期286天。森林覆蓋率31.12%,緑化覆蓋率31.52%。
中江縣最為豐富的是勞動力資源,全縣共有勞動力80多萬個。礦産資源有:天然氣、石油、????、銅、頁岩、粘土和優質礦泉水等,旅遊資源有一定開發價值,如列為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特級英雄黃繼光紀念館,以及古墓群、山林溶洞、人造湖泊(水庫)等。
中江縣總面積2063平方千米。2004年總人口141萬人。
郵編:618100。代碼:510623。區號:0838。拼音:Zhongjiang Xian。 |
|
中江縣轄29個鎮、16個鄉:凱江鎮、南華鎮、回竜鎮、通濟鎮、永太鎮、黃鹿鎮、集鳳鎮、富興鎮、輯慶鎮、興隆鎮、竜臺鎮、永安鎮、雙竜鎮、玉興鎮、永興鎮、悅來鎮、繼光鎮、倉山鎮、廣福鎮、會竜鎮、萬福鎮、普興鎮、聯合鎮、馮店鎮、積金鎮、太安鎮、傑興鎮、南山鎮、東北鎮、古店鄉、青市鄉、瓦店鄉、石泉鄉、柏樹鄉、白果鄉、清河鄉、高店鄉、石筍鄉、太平鄉、民主鄉、永豐鄉、元興鄉、通山鄉、石竜鄉、合興鄉。 |
|
漢屬廣漢郡,三國蜀置五城縣,隋改置玄武縣.宋改中江縣。以古中水(今羅江)而得名。1950年屬遂寧專區,1958年屬綿陽專區,1983年屬德陽市。
1991年,中江縣轄26個鎮、21個鄉: 凱江鎮、倉山鎮、竜臺鎮、輯慶鎮、興隆鎮、廣福鎮、馮店鎮、永太鎮、黃鹿鎮、永興鎮、回竜鎮、永安鎮、南華鎮、雙竜鎮、玉興鎮、繼光鎮、會竜鎮、積金鎮、太安鎮、通濟鎮、悅來鎮、集鳳鎮、富興鎮、萬福鎮、普興鎮、聯合鎮、元興鄉、騎竜鄉、永豐鄉、華實鄉、譚受鄉、太平鄉、清河鄉、通山鄉、石竜鄉、李都鄉、雙鳳鄉、瓦店鄉、青市鄉、石筍鄉、白果鄉、民主鄉、高店鄉、柏樹鄉、會棚鄉、古店鄉、石泉鄉。
2000年,中江縣轄27個鎮、20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1395789人,其中:凱江鎮 130313人、南華鎮 86156人、回竜鎮 53594人、通濟鎮 33922人、永太鎮 34500人、黃鹿鎮 26620人、集鳳鎮 28217人、富興鎮 25112人、輯慶鎮 66964人、興隆鎮 43386人、竜臺鎮 62268人、永安鎮 34867人、雙竜鎮 21920人、玉興鎮 32113人、永興鎮 30390人、悅來鎮 24977人、繼光鎮 25402人、倉山鎮 45845人、廣福鎮 43829人、會竜鎮 26809人、萬福鎮 27330人、普興鎮 29289人、聯合鎮 23784人、馮店鎮 18593人、積金鎮 21715人、太安鎮 26093人、李都鎮 26947人、古店鄉 15046人、青市鄉 13120人、雙鳳鄉 15577人、瓦店鄉 9309人、石泉鄉 14076人、會棚鄉 11767人、柏樹鄉 30716人、白果鄉 32631人、清河鄉 24149人、高店鄉 12523人、石筍鄉 14100人、太平鄉 25308人、民主鄉 16158人、譚受鄉 13540人、永豐鄉 12735人、騎竜鄉 13144人、元興鄉 17828人、華實鄉 18545人、通山鄉 17268人、石竜鄉 17294人。
2004年,中江縣轄33個鎮(凱江、倉山、竜臺、輯慶、聯合、永安、南華、集鳳、萬福、太安、興隆、廣福、馮店、永太、悅來、通濟、玉興、富興、會竜、繼光、黃鹿、永興、回竜、雙竜、積金、普興、李都、坭金、傑興、南山、中興、南渡、東北)、24個鄉(雙鳳、青市、瓦店、會棚、白果、民主、石竜、通山、古店、石泉、清河、騎竜、華實、太平、高店、柏樹、石筍、元興、永豐、譚受、石廟、合興、柏林、寶塔)。
2005年,中江縣轄33個鎮、24個鄉:凱江鎮、南華鎮、回竜鎮、通濟鎮、永太鎮、黃鹿鎮、集鳳鎮、富興鎮、輯慶鎮、興隆鎮、竜臺鎮、永安鎮、雙竜鎮、玉興鎮、永興鎮、悅來鎮、繼光鎮、倉山鎮、廣福鎮、會竜鎮、萬福鎮、普興鎮、聯合鎮、馮店鎮、積金鎮、太安鎮、李都鎮、傑興鎮、坭金鎮、南渡鎮、南山鎮、中興鎮、東北鎮、古店鄉、青市鄉、雙鳳鄉、瓦店鄉、石泉鄉、會棚鄉、柏樹鄉、白果鄉、清河鄉、高店鄉、石筍鄉、太平鄉、民主鄉、譚受鄉、永豐鄉、騎竜鄉、元興鄉、華實鄉、通山鄉、石竜鄉、石廟鄉、合興鄉、柏林鄉、寶塔鄉。
200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5號)批準:同意中江縣鄉鎮行政區劃建製由原來的33個鎮、24個鄉調整為29個鎮、16個鄉。具體批復如下:
一、原由市縣批準設置的凱江、南華、竜臺、倉山4個片區工委應予以撤銷。
二、撤銷坭金、中興、李都、南渡4個鎮和雙鳳、石廟、會棚、柏林、騎竜、寶塔、華實、譚受8個鄉。
三、擴大11個鄉鎮的行政區域。
將原坭金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東北鎮。東北鎮人民政府駐魁山村。
將原雙鳳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永太鎮。永太鎮人民政府駐永太場。
將原石廟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回竜鎮。回竜鎮人民政府駐回竜場。
將原南渡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南華鎮。南華鎮人民政府駐竜華村。
將原中興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輯慶鎮。輯慶鎮人民政府駐輯慶場。
將原會棚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富興鎮。富興鎮人民政府駐富興場。
將原柏林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竜臺鎮。竜臺鎮人民政府駐竜臺場。
將原騎竜、寶塔、華實3個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倉山鎮。倉山鎮人民政府駐胖子店場。
將原李都鎮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馮店鎮。
將原譚受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永豐鄉。
將富興鎮的天台村、永太鎮的竜泉村所屬行政區域並入瓦店鄉。 |
|
中江的旅遊景區已開發的有:中江銅山風景區,中江西眉湖風景區,中江葳騾山森林公園,中江繼光水庫,中江白塔寺,中江陽平關風景區,中江黃繼光紀念館,中江壽寧寺,中江玄武觀風景區,中江文廟。
中江銅山風景區
四川著名古文化風景區。位於中江縣廣福鎮,因地處古銅山縣而得名。距縣城約50公裏。景區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柑桔梁子崖墓、民主塔梁子東漢崖墓、玉江石刻群,有聞名全川的中江銅山古八景。景區內名人衆多,有五代時的天文學家趙延義、宋代狀元蘇易簡、文學家蘇舜欽、明代進士王惟賢、當代英雄黃繼光、趙宇等。
銅山風景區係歷史古跡唐貞觀二十二年在此置銅監署采銅鑄錢,故稱”銅山”,又稱”古銅山”。據說是西漢鄧通造錢鼓鑄之所,現尚存有古礦洞。古銅山群山環繞,玉江縈繞,風景秀麗,是北宋狀元蘇易簡、蘇耆、蘇舜元、蘇舜欽、易簡九世孫蘇伯起和明朝大學王惟賢的故鄉。它位於縣城以南約40公裏的廣福鎮。銅山境內有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柑桔梁岩墓群,距今約兩千多年;有玉江摩崖石刻群(其中美女曬秋圖尤為罕見和珍貴),分別産生於唐、宋、明、清各代。
景內的古藥師院,光祿坂、梅坡以及銅山八景吸引各朝文人遊覽憑吊,留下大量碑碣、詩文、題辭以及石刻石雕。計有初唐書法傢虞世南書寫的“登金門”題辭;有唐代詩聖杜甫途經藥師院時寫下的名篇《光祿坂行》;有司馬光書的“風火傢人卦”古訓;等。這裏既是古代金石遺跡較集中之地,又是人文景觀勝地。其中明代王惟賢所撰《銅陵紀勝碣》其文章、詩篇、書法三絶,刻於竜頭山頭、挂金魚橋玉江河旁,經專傢考證後無比感嘆“價值連城”。留下著名《銅山八景》詩篇“當陽勝處古招堤,走石梅坡世罕稀。萬仞山臨獅子窟,一泓水泊放生池。飛來泉裏神竜現,金鎖橋邊野鳥啼。幾度登臨觀不盡,漫將彩筆寫新詩。”。
中江西眉湖風景區
川中休閑勝地。位於中江縣興隆鎮竜泉山脈中段西眉山下,距縣城約20公裏。大型商務會議中心、休閑旅遊景區。風景區依山傍水,景色秀麗,遊樂設施齊全。景區內有聞名四川的白馬寺。
中江崴蠃山森林公園
四川省級森林公園。位於中江縣會棚鄉竜泉山脈中幹綫上,距縣城約18公裏。景區內有古柏樹數萬株,被譽為“天然氧吧”。主體屬竜泉山脈嚮東北延伸的—條支脈,山體最大比高九百八十六米,最大海拔六百九十八米。景區內以雄、奇、剛、秀、幽、壯、險於一體,以佛教文化和長壽文化著稱川北中部地區。地下礦泉水資源豐富,森林茂密,野生動植物繁多。以及我國清末張獻忠率部南徵大將軍靈威古戰場遺址和葬死場所等人文景觀,使風景區更具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
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總面積二千五百公頃,主景區八個,景點一百八十六個,遊客服務功能區八個,遊覽車道四十八公裏,人行道一百二十公裏,觀光索道八點六公裏,建沒占地六十五公傾,水上娛樂場二個,礦泉水遊泳場—個。
森林公園基礎設施現狀:利用地下礦泉水資源,供水充足;通信光纜四通八達,機站信息覆蓋全景區,供電采用國網二百千伏;交通暢通,有水泥路面三十五公裏,占遊覽車道總長百分之七十三,崴蠃山中心遊覽區已初具規模,崴巍品牌礦泉水已進入全國緑色礦泉水行業十強之一。
林公園投資規模:總投資一億—千三百五十萬元。其中景區景點八千萬元,水上遊樂場三百五十萬元,觀光索道一百萬元,遊覽人行道六百萬元,遊覽車行道五百萬元,植被緑化五百萬元,供水站一百萬元,新開發礦泉水廠兩百萬元。
資金來源:上級給予森林公園建設配套資金二千萬元,國傢貼息貸款四千三百五十萬元,招商引資三千萬元,自籌資金二千萬元。
投資效益及前景:完成總體規劃後,崴蠃山森林公園將成為川西平原上規模較大、效益較好、客源較多的省級森林公園,成為德陽、成都、綿陽等地區乃至全國旅遊的又一勝地。在現年度遊客十餘萬人次的基礎上可望遞增百分之二百,達到年度具有接待五十萬遊客的能力。門票收入可創年均三千柒百萬元,其它礦泉水生産等相關産業創收陸千萬元,五年內可回收投資全部。並帶動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手工等産業發展,解决就業人員五千名。
中江繼光水庫
繼光水庫位於四川省中江縣繼光鎮,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湖區綿延長約21公裏,湖面面積1.2萬畝,總庫容9820萬立方米,可灌溉36萬畝田土。湖區共有岔溝岔彎58條,湖區蓄水最深處為33—43米。繼光湖水面可開發面積為1.2萬畝,陸地可開發面積為2.6萬畝。湖面開闊處,湖水猶如一面明鏡,湛藍清澈,山水相映成趣;湖面細窄的地方,河彎麯幽,如世外桃源。沿湖一帶峰巒迭起,有着盆地丘陵特有的秀、幽、奇、靜,山水、樹的和諧交融令人叫絶!
此水庫占地貫穿5個鄉外鎮,它是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故鄉,所以把此水庫取名為繼光水庫。 中江縣繼光水庫是人民渠七期工程的一座骨幹囤蓄水工程,總庫容為8900萬立方米,位於繼光鎮境內,為紀念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而得名。
繼光水庫距中江縣城22公裏,距德陽64公裏,距成都100公裏,庫尾橫跨羅桂公路。庫區處於四川盆地腹部丘陵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6℃。
水庫長21公裏,有叉溝叉灣58條,形如駕雲祥竜。蓄水最深43米,最淺35米。庫闊處碧波萬頃,山巒倒映,庫存窄處河港交錯,天然成趣。沿庫一帶峰巒綿亙,峰轉景移。特別是中段,山上長滿蒼鬆翠柏,農捨幽靜,田園氣息濃厚。林密處,山樹蒼蒼。映出湖水碧緑,山水交相掩映,內景如畫。民間傳說頗多,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庫首林木茂密,水域寬闊,已落成三處建築。一處為療養中心,一處娛樂場所,庫首還有一座密林森森的半島,環境優雅為狩獵場所。
在庫尾羅桂公路旁已修建一處古典式建築,可供遊人餐飲娛樂,同時還設有遊覽船衹,包括快艇、機動船、小划艇等,乘舟暢遊,無不感的心曠神怡。
中江白塔寺
川中名剎。位於中江縣凱江鎮,距縣城中心約2公裏,是川中著名寺廟。寺後北塔山上的宋代古塔為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我國高僧釋海空大師傳授如意金剛法的基地。寺院由天王殿、地藏殿、伽藍殿、大佛殿、觀音大悲殿、大威德金剛殿和五樓、五亭、五院、一塔組成。高28米的露天緬玉佛像和一千六百四十尊佛像巧奪天工,堪稱一絶。
聞名遐邇的白塔寺,坐落在四川省中江縣城北塔山腳下。由天王殿、觀音殿等雄偉建築組成,寺內對聯、匾牌林立,雕梁畫棟、觀音塑像的藝術水準達國內一流。[宋代]千年古塔屹立山頂。這裏是國內高僧釋海空上師傳授如意金剛法的基地,目前,這裏是全國唯一的觀世音菩薩金剛道場。前來學法、練功、旅遊觀光的海內外人士絡繹不絶,該寺倡導發揚人間佛教精神,已成為集旅遊、傳法為一體的現代寺院。山門前有幅對聯:
勝景重新永興江山增壯麗,
善行多助且看南北峙雄奇。
白塔寺就坐落在這樣的人傑地靈之鄉。她依山傍水,腳下,蜿蜒綿長的凱江水滔滔不絶地繞城奔騰而去;背後,巍峨的北塔山頂上,一座片石砌就的十四級[宋代]古塔直插雲霄。沿着186級2m寬的石梯登上山頂,富饒遼闊的田野和繁華美麗的縣城盡收眼底,更兼山頂涼風習習,足以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古塔傍立有一碑,碑上銘文道:“中江北塔始建何時雖縣志無記載,觀其結構密桅實心,[宋代]建築也,時命八百餘年。”
1994年至今,每天前來白塔寺的旅遊觀光者川流不息,已經接待了亞洲、美洲、歐洲等諸多國傢和來自全國各省市、地區學法者數十萬人,旅遊觀光者更是不計其數。
白塔寺傳承西藏喇嘛,屬於金剛道場,與五臺山的方丈能海上師、昭覺寺的方丈清定上師等為同宗。1982年4月,海空上師經仁清上師、海山法師、常潤法師介紹,到五臺山廣宗寺拜清海上師為師,並剃度出傢,賜法名海空,法號妙真。你看,光從對佛教高僧的稱呼,就能感覺個中差異一、二了:中原地帶、或四川其它佛教禪院一般稱為“法師”、“禪師”,而在這裏則稱為“上師”。
規模如此宏大、美倫美奐的古典與現代有機結合的寺廟建築之所以能夠呈現在佛教信衆和海內外遊人面前,是因為白塔寺有一位既精通佛法又滿懷普渡之心的高僧,他就是現在白塔寺住持、中江縣政協常委釋海空上師。
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係的釋海空俗姓何,名玠,字達禮,1947年出生於四川的安縣。自幼好武術,愛學習。1965年開始對易經、星相學、奇門等的探討。1969年下鄉,可謂是“老三屆”之一員。1977年到成都鐵路局工作。1978年就學於四川大學歷史係。1982年出傢從事宗教事業與人體科學的研究。
釋海空從1966至1978年間,對道傢經典、天文、地理、周易、奇門等進行學術研究,歷時12年,並拜道傢水境真人為師。後於1978年皈依佛門,拜成都文殊院定超法師為皈依師,賜法名隆慈。後承師命,回川閉關修行十年。1993年以來,鑒於釋海空高深的佛法修為和對歷史、武術的通曉,先後被河南省宗教局聘為河南雲臺山萬善寺方丈;四川中江縣政府聘為中江白塔寺方丈;江西金溪縣委統戰部聘為金溪縣疏山寺方丈;並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四川大學研究所研究員。
釋海空說:“什麽是佛教?是不是燒燒香,拜拜佛,求個菩薩保佑,這就是佛教了?”他認為,有些人,進了寺廟拜拜佛,交幾元錢,就要求菩薩保佑全家百病不生,保佑事事順利,歲歲平安,把寺廟當作交易市場,認成保險公司。或者拜個有名氣的師父,有求必應摸一下頭,立即百病消除,還可祛災延壽。這些都是對佛教的偏見。
佛教,是一個智慧和覺悟的教育。這個教育主要是以寺院的僧衆來完成和體現的。在學佛的問題上,我們不但要學佛的儀軌,學佛的傳統,更重要的是要學佛的智慧。衹有這樣,我們才能成就我們學佛的功德。
佛教的人生觀是什麽呢?就是任何事、任何行為,都必須為衆生着想,不衹是為自己。佛教的人生觀就是叫我們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實際的、圓滿的、無礙和平等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人生。簡單地講,就是用平等心對待一切事物和人。
隨着人類認識水平的不斷深化,世界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宗教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繫,註重發揮宗教在文化、旅遊、經濟及社會穩定中的作用。在中江縣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由釋海空一手重建起來的白塔寺正為中江縣的文化、旅遊及社會穩定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中江縣政協副主席蔣海福說,中江雖然歷史悠久、地靈人傑,但歷史文化景點大多零零散散,沒有多少好的旅遊設施供人們遊覽、休閑,白塔寺的重建,無疑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好的休閑及修身養性的場所。可以說,近年中江的旅遊、觀光、休閑等産業的興起,白塔寺無疑起到了竜頭帶動作用。遠近聞名的白塔寺,不僅吸引了數百萬國內遊客,大批港、澳、臺地區及歐美等國遊客的到來也擴大了中江在國際上的聲望及對外開放的形象。
白塔寺重建最直接的作用,是促進了中江縣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的發展。在白塔寺重建以前,北塔山附近多是荒山、農田,沒有什麽象樣的建築物,白塔寺建起後,極大地改變了中江縣城北面的投資環境,以白塔寺為依托的餐廳、飯店、農傢樂、茶樓等為標志的第三産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據記者瞭解,中江縣有關部門正計劃把一些重要的部門和單位遷到白塔寺附近,這也是中江縣城市建設“嚮北發展”的重點。
白塔寺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旅遊觀光者,無疑對中江縣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1994年至今,每天到這裏學修佛法或旅遊觀光者川流不息,已經接待了亞洲、美洲、歐洲諸多國傢和來自全國各省市、地區學法者不計其數,旅遊觀光者更是不計其數。
白塔寺地處四川盆地丘陵地區,鼕天不冷,夏天不熱,一年到頭,四季如春。這裏山清水秀,勝跡如林。唐宋詩人王勃、杜甫、範成大及清代文傢李調元等皆留戀此地,為後人留下不少名篇佳作。銅山遺址、南北古塔遠近聞名,萬柳逵竜、西江夜調等八大勝景。如今處處顯出迷人神韻;竜華山莊、繼光水庫、兩眉平湖、桃花仙境、更是景色醉人。白塔寺依山傍水:腳下,婉蜒綿長的凱江水滔滔不絶地繞寺奔騰而去;背後,巍峨的山頂上,一座片石砌成的十四級宋代古塔直插雲霄。
沿着 186級兩米寬的石梯登上山頂,富饒遼闊的田野和繁華美麗的中江城盡收眼底,更兼山上涼風習習,足以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白塔寺山門前,是中國四川服裝城和中江最大的汽車客站—一城北車站.南來北往,東西貫通的四車道公路將四川各地緊密相連。別具一格的三重檐古代牌坊的白塔寺山門,在交通要道的“十字口”分外惹眼、“白塔寺”三個碩大的字,異常醒目地鑲嵌在山門頂端。四對石獅馱着山門,守護着釋海空親自撰寫的耐人尋味的楹聯“覺起萬門萬門歸一門門門總因緣生”、“緣生一法一法通萬法法法皆由心造”
進入山門,老遠就能看見寺內乳白色的露天大佛。一條寬18米,長400米的仿古大街直達白塔寺的彩色照壁。照壁正面,浮雕是由四條騰飛的金色巨竜守住大海四角。大海中,兩頭威猛的金色麒麟保護着巨大的金色法輪。法輪上方是鬥大的“南無阿彌陀佛”八個紅色大字;法輪下方是釋海空上師篆寫的“如意輪金剛法祖庭”;法輪的左右各有兩個大字,一邊是“顯密”,一邊是“圓通”,標志着該寺是一個顯密兼修的道場。照壁背面,中央有個特大的“福”字,到這裏的男女老少,總忘不了閉着眼去觸摸“福”字,都希望從此五福臨門。
白塔寺的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殿前,四個花壇、八棵青翠欲滴的塔鬆和兩排茂盛的箭竹整齊劃一地分列在兩邊,且配有兩頭兩米多高的既威猛又和善的大石獅子,給人以特別莊重,特別清靜之感。
登上十二級臺階,兩邊石欄桿上的十二生肖活靈活現。孩子門最喜歡小獅子口中的活寶,爭相玩弄,竟將其模得光滑溜圓。 天王殿前的巧妙佈局已令人嘆為觀止,天王殿內的佛像更讓你心潮澎湃。開懷大笑的彌勒佛,使你倍感親切;威武的韋馱菩薩會讓你肅然起敬;逼真的四大天王,高有丈餘,有的持琵琶,有的提寶劍,有的擒地竜,有的抓銀鼠,一個個都腳踏妖魔鬼怪。此處佛像,無論比例、造型、無論色彩、神態,可謂巧奪天工,無可挑剔,你看後定會贊不絶口。
穿過天王殿,越過地藏殿或伽藍殿,徒步登上寬76米、高5米的條石保坎就可看到中國目前一絶的大佛殿。大佛殿的屋頂上是一座二十多米高的乳白色露天大佛。大佛的蓮花座下是白塔寺的藏經樓和閉關室、正前為方壁上有八個金色大字“開發智慧、覺悟人生”,壁下刻有一個兩米見方、剛勁有力的大“佛”字。蓮花座下正面與兩側是供居士和遊人們仰瞻大佛的平臺。平臺後面是造型別緻,專為大型會期提供演出的戲臺(也是重大會議的主席臺)。平臺的下面,正中是大佛殿,內供緬玉諸佛菩薩、十八羅漢和一千六百四十尊佛像;左右均是中國金剛法佛學院電教部,內設各種電教器材。平臺的周圍是白塔寺的碑林。碑林的入口處和出口處,兩座天橋將居士和遊人接上平臺再送到觀音殿。
觀音殿是一座高大的雙層建築物,遠看如飛閣流丹。鐵紅色的高窗亮格莊嚴肅穆,金黃色的琉璃瓦光彩奪目。 觀音殿殿名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親筆題寫。書有“大悲殿”三字的橫額牌匾高懸在大殿的上方中央。
三樓上是大威德金剛殿和金剛法佛學院的多功能大教室,其周圍都有相通的大走廊。 寬敞的殿堂裏,12米高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面目清秀圓潤,神態極其莊嚴。大殿西側的84尊大悲菩薩群像,以及千手觀音菩薩左右的漢白玉白衣觀音、文殊菩薩、背後的西方三聖、十二圓覺,個個雕塑得精緻細膩,形態獨特。有的輕顰,有的微笑,有的威嚴,有的慈祥,有的在凝視,有的在沉思。所塑之像活畫人間百態,盡現菩薩胸懷。
該寺除五大殿的主體建築體外,還有很多配套建築。如:一頂三檐、六面留窗的鐘樓、鼓樓和盤竜翹角的亭廊以及高大的東西廊房、茶園、二僧院、法物流通處、住宿部、小賣部和食堂。所有建築錯落有緻,全是對稱圖形,都是鋼筋水泥建造的仿古建築。其造型之優美,佈局之合理,工藝之精巧,氣勢之雄偉,為中國寺院建築圖譜又添上絢麗的一筆。
白塔寺到處是花園。在所有建築的正、側面及道路兩旁,都有花壇、高大的樟樹和雪鬆。所有花壇內,不僅有圍邊萬年青和“饅頭九年青”,還有各種作為點綴的花草。什麽紫荊、月月桂、玫瑰、美人蕉、六月菊、一串花、一箭梅、指甲花、蓬仙花、金蝴蝶、馬蹄花、四季紅、吊蘭、綢辮花、紅苕花、牽牛花、令箭荷花、白玉蘭、蟹爪花、紫金花、西湖柳、雪蓮花、金邊蘭等,品類不下四十餘種。遊人來寺,常觸景生情,再來時總少不了帶點新花種。無論春、夏、秋、鼕,在這裏有品不完的花香,聽不完的鳥語,看不完的蜂蝶,使來者無不嘖嘖稱贊,去者無不連聲感嘆。
白塔寺設備先進,配套齊全,接待能力強。在寺內,不僅吃住不愁,而且通訊、照明、用水、用電、用氣、用車極為方便,並有錄像、電視、音樂供社會遊客欣賞。輸出功率為五百瓦的播音室,每天通過八衹高音喇叭播送國際國內的時事、新聞和各種佛事音樂,把客人的情趣帶到世界各地,帶到人們企盼的極樂世界。更值得高興的是,在這裏你能在一個晚上就學到“如意輪金剛法”這一佛教無上密法。
金剛法能為你祛除病魔,消除煩惱;能讓你益壽延年,常住真心,得大安樂。目前,白塔寺方丈釋海空正在精心籌建佛學院,北塔環山路、亭林、環山一千二百尊羅漢等。
中江陽平關風景區
陽平關位於中江縣城西7公裏的凱江河畔,四川省道教策源地,省內著名風景區。景區內有地下溶洞、古戰場、小三峽風光、古道教中央教區“陽平都理”之印、東漢崖墓等。描述陽平關的“古綿州巴歌”曾被載入中國文學史册。 為古時中江的水陸通道。兩岸峰岩聳能源工峙,形成小三峽風光;古代帛氏奴,蜀王程道養,清朝的李永和等歷代農民起義軍都曾把景區內的天台山、雞冠山等作為屯兵練武,安營紮寨的地方,雞冠山腰的三清洞,是神奇絶世的喀斯特溶洞,洞長八裏,現已開發出1500米,洞內鐘乳懸挂,石筍林立,洞口由小河、田野構成的道傢太極圖案渾然天成。此溶洞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一體。
景區內有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七代後裔落戶陽平的“正氣堂”遺跡;有天台寺鐵骨牡丹不下山的美麗傳說;有近年發掘出來的古道教中央教區的“陽平都理”之印;有東汗崖墓和白蓮教碑;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容海園”遺址;有五十年代轟動全川的“天竜湖”;跨江高懸的鐵索橋,雄鎮江邊的大佛岩,無一不嚮遊人訴說着陽平關的歷史滄桑。載入中國文學史册的古綿州巴歌更把您帶入遠古的夢境......
黃繼光紀念館
黃繼光紀念館坐落在城東鬆柏巍巍的魁山腳下,是一座仿古園林建築。占地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建有門廳、中心廣場、兩個中朝友誼亭、5幅漢白玉浮雕等。為了紀念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獻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1962年在縣城文廟內建立黃繼光紀念館。1984年5月在城東魁山西麓修建新館,即現在的黃繼光紀念館。
黃繼光紀念館前臨東溪,背靠魁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魁山鬆柏長青,青草萋萋,山頂電視塔高矗入雲;東溪河碧水蕩漾,兩岸是東河公園,鮮花垂柳,遊入如織,為縣城名勝。紀念館內陳列有朝鮮人民贈送的禮物,金日成主席的題詞,我國領導人董必武、朱德、鄧小平、劉伯承、楊尚昆、郭沫若、何香凝、謝覺哉等題詞和對聯。
紀念性景區位於全館中間,主要用於舉行紀念活動和手照留影。紀念館大門為中古牌樓式建築,上方高懸着國傢副主席董必武同志手書的“黃繼光紀念館”橫匾。跨進大門,迎面是拔地而起的高層平臺上的黃繼光撲嚮敵人機槍口一剎那間的塑像。塑像被掩映在蒼鬆翠柏之間,它把偉大戰士瞬間的英姿化為了永恆的紀念。塑像下的人砌山岩上有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特級英雄黃繼光”七個大字和五幅名為“參軍入伍”、“請戰上甘嶺”、“激戰上甘嶺”、“歡呼勝利”、“懷念英雄“的漢白玉浮雕。塑像後寬大的照壁上主中朝友好協會會長、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主席郭沫若同志題寫的“凱歌百代”四個大字。浮雕的左右兩側是中朝友誼亭,亭內懸持董必武同志和郭沫若同志慷慨揮灑、風格各異的親筆對聯。
陳列展覽區位於景區的右邊,由五個依山勢遞降的陳列室和麯廊、花徑組成。陳列展覽區的建築特色為樸素的民居式格調,與四季飄香的中心花園、麯欄、水榭構成一幅肅穆溫馨的畫面。
通過陳列近500餘件實物、圖片、組畫、模型等,詳細介紹了黃繼光同志從一個貧苦農民的兒子成長為一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級英雄的光輝歷程。整個菜覽突出歌頌了他胸懷全局、奮不顧身、英勇頑強,為了勝利用胸膛堵信敵人機槍口的英雄壯舉,同時體現了中國人志願軍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
進入陳列室,將把人們引入一段遙遠卻讓人難忘的歷史畫捲之中。五個陳列室分11部分內容展出:黨和國傢領導人、領導機關的題詞;英雄的故鄉;苦難的童年;翻身得解放;抗美援朝、保傢衛國;黃繼光參軍入伍;英勇獻身,為國爭光;歷史的見證英雄業績,千秋輝耀;故鄉人民懷念英雄;中朝友誼,萬古長青。生動翔實的陳列,身臨其境的參觀,使人們更加瞭解黃繼光烈士獻身祖國、獻身世界和平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更加瞭解抗擊侵略、保傢衛國的重大意義。
紀念館每天對外開放,每年都要接待朝鮮友人和許多國內的參觀群衆。黃繼光紀念館先後被德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國傢教委等六部門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中江縣壽寧寺風景區
壽寧寺位於四川省中江縣城西側,北靠蔥籠陡峭的樓妙山,而監清澈明淨的凱江河,與縣城南北二塔爭輝,同城東魁山相映。寺後樓妙山北有古跡“玉局洞”,寺前有中江八景之一的“樓妙飛韋”,吸引着拜佛參觀的群衆來此登高眺望。清代邑訓導左凝登樓妙山有詩云:“尋常極目嘆崔嵬,此曰登監實異哉。四面群峰呈畫譜,一灣流水倒瑤臺。燕隨春風高低舞,風送鬆聲遠近來。看看煙霞從地起,不知身在彩雲堆。”寥寥數語,色畫出樓妙山秀麗風光。
壽寧寺原名“聖壽寺”,建於隋朝皇泰二年(619年)。該寺現所在地原為樓妙山古剎舊址。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正果法師,青年時期出傢於聖壽寺。法師圓寂以前曾說:“四川省中江縣壽寧寺是我出傢寺廟,希望能回去看一看。”後因事務繁忙,未能如願,不幸於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廣濟寺圓寂。同年12月,中國佛教協會緻函中江縣人民政府,希望能修復並開放正果法師的出傢寺廟。但由於年代久遠,原聖壽寺殿堂已嚴重破損。為實現正果法師生前夙願,緬懷這位愛國愛教的高僧,經中江縣人民政府發文批準,决定將聖壽寺遷至縣城附近的樓妙山古剎舊址,即該寺今天所在之處,並按正果法師生前所說的“壽寧寺”命名。
壽寧寺歷代幾度重修。現存的觀音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均為明清建築。明崇禎壬申年(1632年)邑人宋興祖(大理寺正卿)捐資新建觀音殿。清乾隆壬申年(1752年)修建大雄寶殿。清道光十年(1830年)修建天王殿。1950年以後,殿堂由衙生部門監時占用,除佛像被毀外,殿堂保存完好。對修復正果法師出傢道埸的建議,中江縣人民政府非常重視,在經濟十分睏難的情況下,縣財政無償劃拔寺院現有殿堂房屋,撥款六萬元遷出與寺院無關的單位。寺院維修所需資金主要依靠廣大信教群衆的捐助和寺院常住僧人及護法居士共同開辦的自養事業等多頏來籌集。歷時十載,寺廟現存明、清古建築觀音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已維修一新,同時修建了正果法師紀念堂。
大雄寶殿經過維修後仍然保持明、清衹疊檐式建築結構。建築雕刻精細美觀,人物、動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內正中供有四川省佛教協會轉贈的緬甸玉佛一尊,工藝精巧,造型端壯;殿堂正中還安置有壽寧寺自行設計,由本省工匠雕刻的漢白玉釋迦牟尼佛像,佛像高三米,綫條流暢,形象逼真。左右有阿難、迦頁站像。大雄寶殿後塑有阿彌陀佛,左右塑有文殊、普賢像。殿堂兩側壁間塑有姿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十分引人註目。
觀音殿為明代衹疊檐式木樓穿鬥結構建築,房檐四角和周圍的竜須挑兩根一組,彎麯嚮上,別具一格。從樓上可見二梁上寫有“施財新建樓閣,大理寺正狠宋興祖”等字跡。殿內的西方三對像慈眉善目,法相壯嚴。
天王殿因年久失修,墻、柱傾斜,已成危房。1992年重修,重修後的天王殿雕梁畫棟,雄偉壯觀。殿堂正中塑有彌勒佛像,兩側四大天王像,殿堂門前懸挂着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壽寧寺”寺匾。
壽寧寺歷代高僧大德輩出。清代名僧心一青年時削發於該寺,長期在此駐錫,他工於畫畫,精通梵獻,有相當造詣,是一位修持虔誠的僧人。其徒廣渠法師就是正果法師的披剃師。
正果法師俗姓張,四川自貢人,生於1913年,19歲在新都佛光寺要求出傢,經廣渠法師披剃後,隨師住中江聖壽寺。1934年在成都文殊院受比丘戒,1936年考進重慶漢藏教理院學習,1950年後長住北京。正果法師一生矢志尋求佛法真理,獻身佛教事業,是一位道高德重、戒行精嚴、學識淵博、愛國愛教的高僧。正果法師生有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北京廣濟寺方丈。他一生身兼數職,為中國的佛教事業嘔心瀝血,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所撰寫的《佛教基本知識》,是他關於佛學思想體係方面的概論性著作。他在修持上以禪為歸,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著有《禪宗大意》一書。為了緬懷這位當代高僧,每年11月20日,正果法師圓寂紀念日,中江壽寧寺都要舉行紀念法會。1997年,當正果法師圓寂十周年之際,在壽寧寺右側修建了正果法師紀念堂。紀念堂正中懸挂着正果法師遺像,堂內陳列着正果法師的著作,兩旁挂有輓聯、悼詞和字畫,其中趙樸初先生親筆書寫的輓詩,特別引人註目。
壽寧寺現有僧人十名,分工負責,民主管理。寺內環境幽靜,秩序井然,晨鐘暮鼓,梵唄悠揚,深得信教群衆的信賴和喜愛。壽寧寺已成為佛教活動重要場所。
壽寧寺現任監院普鑒法師,70歲,原籍四川監亭人,1946年出傢,師從照澄法師。
位於中江縣城東裏許東溪河畔,有玄武山,此山有兩個峰巒,望似二山,實則一體。左山蜿蜒如蛇,右山形狀似龜,故有“玄武”之名,犬牙交錯,六麯三起,而又緊相連接,山下東溪縈繞,風景如畫。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玄武山建“乾昌寺”,又名“玄武觀”。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朝廷詔天下避“玄”“武,J諱,玄武觀改名大雄寺。大雄寺曾幾度由佛、道兩教分別管轄。玄武觀殿宇宏麗,林木蒼鬱。前後兩座大殿,加上山門,禪房,廂房和其它神龕,占地約4畝。
歷代有高僧或道士住持,香火不絶。山下有聖泉紋石,周圍有“萬柳逵竜”“三苔續脈”等名勝,四季遊人不絶。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著名詩人杜甫遊乾昌寺觀壁畫,寫下著名詩篇《題玄武禪師屋壁》玄武觀有正殿高12米,寬14米,進深17米,雄偉莊嚴,幽靜肅穆。殿前尚存南宋嘉定年間真武畫像碑,畫像披發按劍,腳踩龜蛇,神態飄逸,額篆“大雄真武像”五字,下面還有小字20行。雕刻精妙。它與東山寺及寺後的聖泉,組成了一副清淨、和諧、淡雅的自然圖畫。由於環境優美千百年來,曾吸引過無數文人學士,墨客騷人至此觀賞遊覽。如南北朝的大畫傢顧虎頭,唐代的王勃、盧照鄰、杜甫、宋代的蘇軾,都曾在這裏留下作品。
中江文廟
文廟,亦稱孔廟或聖廟,是供奉古代偉大思想傢和教育傢孔子的祀殿。中江文廟坐落在縣城下南街,占地一公頃有餘。東西寬50.2米,南:比長212.46米,臼紅墻圍護。由萬仞宮墻,東西石坊,欞星門、天池,泮池,大成殿,崇聖祠,名宦祠,鄉賢祠,藏經閣,鐘鼓樓等部分構成一個結構完整、宏偉典雅,古4;1、莊嚴的建築群。院內遍植柏樹,株株高大的古柏挺然屹立,濃蔭蓋地。
二三十年前,每當夕陽西下,暮靄降臨時,廟內常有成百上千衹烏鴉、白鷺,在晚霞餘暉中鳴噪歸巢,為中江縣城一大奇觀。中江文廟始建於何時現已無史可考。據康熙縣志載:古文廟早已荒廢,宋嘉定十三年(公元1220)酒正兼中江縣令宇文峒主持重修文廟。此後歷代多次修葺、擴建,成為蜀中比較完整的文廟之一。
文廟的主體建築是大成殿,殿分五楹。高8米。殿前有七級臺階,階沿下有青石護攔。殿內有孔子塑像一座。左右為孔門弟子九賢人牌位。相傳塑造孔子聖像的泥土是從孔子故裏——山東麯阜運來的。明洪武年間,朝廷詔令全國停止塑孔子像,改木牌神位祀奉,已塑泥像不廢,未塑的不得再塑,因此,象中江文廟的泥塑孔子像,據說全國僅有七座,而中江縣得其一。塑像造型生動莊嚴,栩棋如生。解放後文廟被單位占用,欞星門,藏經閣因基建需要已被拆除,其餘大部分建築保存尚較完好,古柏多已枯萎零·落,但文廟仍為中江縣名勝之一。
中江竜華山莊
川中休閑勝地,位於中江縣通濟鎮,距縣城約10公裏。是集遊覽、觀光、會務、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度假區。度假村占地200餘畝,依山傍水,環境清幽,娛樂設施齊全,有石刻、人造沙灘、小長城等著名景點,度假村內設有網球、保齡球等體育設施,被譽為山城、水城、不夜城。 |
|
中江挂面
中江手工挂面歷史悠久,相傳為南宋紹興年間創製,至今有近千年歷史。此面為傳統特産,手工精製,條細如絲,粗如韭葉,神奇而中空,堪稱一絶。因工藝復雜,受氣候限製,歷代以珍品上貢。它的特點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體因經多次發酵而有微孔,故有“莖直中通”之說,其特別柔嫩易消化也緣於此。現在為增加其營養成份,在製作過程中又分別加以韭汁、菠菜汁、雞蛋精、雞蛋黃、朱神砂等製成蛋清面、蛋黃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中江挂面曾先後數次被省、地、市、縣評為地方優質特色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探親訪友、饋贈親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在四川省中江縣衆多的土特産品中,有兩個馳名省內外的名牌食品,這就是中江的"銀絲挂面"和"八寶油糕"。由於獨特的工藝,極佳的口感和風味,符合營養科學的原料搭配,自問世以來,數百年間,深受食者的歡迎,聲名遠播,銷勢不衰,可稱得上是中江食品中的兩朵奇葩。中江挂面為手工製作,歷史悠久,傳統工藝獨特。它的特點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體因經多次發酵而有微孔,故有"莖直中通"之說,其特別柔嫩易消化也緣於此。現在為增加其營養成份,在製作過程中又分別加以韭汁、菠菜汁、雞蛋精、雞蛋黃、朱神砂等製成蛋清面、蛋黃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中江挂面曾先後數次被省、地、市、縣評為地方優質特色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探親訪友、饋贈親朋的最佳食品之一。中江八寶油糕是以精面粉、精油、蜂蜜為主要原料,摻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雞蛋、鮮玫瑰泥、蜜櫻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製作的糕點佳品。因工藝特殊,選料考究,製作精細,營養豐富,外酥內軟,香甜可口,品質優良曾先後四次被省、地、市、縣評為優質糖果,被譽中江食品中獨具特色的傳統營養食品。川省中江挂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外馳名的特産食品,麵條細如頭髮絲,潔白空心,光滑柔韌,風味獨特,回鍋如新。年老體弱者食之,能促進食欲,增強體質。中江挂面曾在廣交會上展出,深受外商歡迎,紛紛要求訂貨。1986年在四川省食品展銷會上展出,各省、市客商爭先訂購,僅一傢客商的訂貨量就超過了中江縣全縣的總産量。原料配方小麥粉(七五粉或八○粉)50公斤清油0.3~0.35公斤食????0.35~0.7公斤清水30公斤製作方法1.和面:按配方取主、輔料,將食????溶於水中。氣溫高時,????和水應略多一些。放入圓桶內和面,攪拌均勻,20分鐘後便可劃條。2.劃條:將面團從圓桶中取出,放在面板上,揉成方形,劃成10條左右,搓圓,擦上清油,放入圓桶內,蓋上薄膜,一小時左右後,就可抻大條。3.抻大條:將劃出的條,從圓桶中取出,放在面板上,搓成直徑3釐米左右的大條,將所有的條接成一根,盤成單帽形,放在面板的一端(盤時,每層之間擦少許清油)。待7~8分鐘後再抻小條。4.抻小條:在面板的另一端放好撲粉2~2.5公斤(面粉、澱粉各半),將面板上盤好的大條搓成直徑1釐米左右,經過撲粉,盤入圓桶中,每盤完一層,擦少許清油,從邊盤至中心,由中心再盤到邊上,反復進行,直至盤完,蓋上薄膜,待4小時後再上竹。5.上竹:先將“羊頭”(一種抻長麵條的工具)插在圓桶邊緣上,再將兩根面竹插在“羊頭”上。取圓桶中1釐米粗的小條繞在兩根面竹上,每繞三周,要馬上抻一次,抻長夠20釐米左右(因時間長了就抻不動)。然後馬上放入面槽內吊起(一根面竹架在面槽緣上,另一根以麵條吊在槽內)。每根面竹相距1釐米,然後蓋上草席,進行發汗1~2小時。6.挂面:將發汗後的麵條取出放在面板上,抖撒一些撲粉,然後將面槽內下端吊着的那根面竹,插入面樁上端的孔內,將面輕輕往下抻,抻至40釐米後,用撲粉分離一次,以免粘結在一起,然後繼續再抻,再分離,抻至80釐米時,從面樁上取下,放在面板上,再抖撒一次撲粉,取下面竹,將麵條自然吊在面槽內,發汗1~4小時,即可取出晾面。7.曬面:將麵條從面槽內取出,放在曬坎上的面架上曬幹。作法是將面槽內麵條,提攏到面架時,將一根面竹插在面架上的第二排孔內,另一端用雙手將麵條抻長至160釐米左右,再將下端的一根面竹插在旁邊的一個孔內,這樣反復操作,有十多竹後,站上高凳,將這些面竹取下,插在第三排孔上,邊插邊抻,抻至插入第一批孔為止(如天氣不好,空氣乾燥,不易抻下時,可抻到抻不動為止)。這樣反復進行,直至抻完。晾曬一二小時後,麵條成白色,立得起,折得斷,就算曬好了,馬上收回,放在面板上,準備切斷包裝。8.包裝、保存:將面要切成20釐米長的段,每500剋一包,一頭整齊,貼好標簽,放在乾燥、避風之處儲存。中江挂面可作成10多種花色品種,如味精挂面、蛋清挂面、珠砂挂面等等。在挂面中加入適量的其它成分,就可作出不同風味的挂面。註意事項1.使用的面粉衹能是小麥粉,選用麥粒飽滿、無黴爛的小麥。2.磨粉時,必須去淨雜質,洗淨泥沙。麥粒曬到濕度20%。千萬註意不要使用受熱變質的面粉。以石磨磨的面粉為最好,最好是七二粉,一般用八○粉也可。3.如果在製作中氣候突然變化,氣溫下降,不能繼續製作時,衹要沒盤小條,可存放3天。4.已放入面槽,天氣突變時,抻面可在室內進行,中間要用一根竹將麵條折成三折挂在面架上,用草席蓋好,下面用火烤,變色,不粘手後,放入面槽,待天晴時再曬,曬時不能再抻。5.如已上面架,可收回折成三折,挂在面槽內,待天晴時再曬。
中江八寶油糕中江八寶油糕具有200多年的歷史,係由8種主要原輔材料精製而成。外觀呈梅花狀,表面油潤光滑,食之具有油而不膩、外酥內細軟、芳香綿糯的特點,且富有多種維生素,為糕點中之珍品。
中江八寶油糕以精面粉、精油、蜂蜜為主要原料,摻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雞蛋、鮮玫瑰泥、蜜櫻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製作的糕點佳品。因工藝特殊,選料考究,製作精細,營養豐富,外酥內軟,香甜可口,品質優良曾先後四次被省、地、市、縣評為優質糖果,被譽中江食品中獨具特色的傳統營養食品。八寶油糕的特點是油而不膩,酥而不澀,甜度適中,香味適宜,富營養,易消化,是很好的營養滋補佳品。 |
|
蘇易簡
蘇易簡(公元958—996),字太簡,梓州銅山(今中江縣廣福鄉)人,生於周世宗顯德五年,卒於宋太宗至道二年,享年三十九歲。父親蘇協,舉蜀進士,歷官翰林學士、開封縣兵曹參軍、光祿寺丞,以能詩善書著名。蘇易簡出生在這樣的文學世傢,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少時隨父到河南,聰悟好學,風度奇秀,才思敏捷,知書善文。
太平興國五年(公元件80年),蘇易簡年逾弱冠,舉進士,宋太宗臨軒覆試,蘇易簡才華橫溢,凡三題,不起草,所試3000餘言數刻而就,太宗大為稱賞,曰:“君臣千載遇。”易簡擢冠甲科,遂以文章名揚天下,成為北宋時期四川的第一位狀元。易簡開始嶄露頭角,初任監丞通判,後升任左贊善大夫、右拾遺知製造,秩祠部員外郎、翰林學士。宋太宗對蘇易簡的文才十分欣賞,淳化元年(公元990年),易簡晉升為中書捨人,充承旨,經常侍從皇帝左右,引經據典,應對如流,太宗對他言聽計從,眷遇甚隆。在這期間,蘇易簡勤奮寫作,嘔心瀝血,續寫了唐代李肇《翰林志》二捲,並把這部《續翰林志》獻給太宗,太宗讀後贊嘆不已,欣然提筆賜詩:“少年盛世兮為詞臣,往古來今兮有幾人,首書文章兮居翰林,儒名善守兮合緣夤。
蘇易簡在擔任朝廷要職期間,胸懷滿腔報國熱忱,經常以婉轉的話語、生動的比喻去規勸太宗要居安思危,勵精圖治。一天,易簡在禁中以水試欹器。(欹器是古代的一種巧器原為灌溉用的汲水陶罐,後改型成為玩賞之物,為江南徐邈所作)。正值太宗退朝,命易簡取來試之,欹器中盛滿清水便自動傾倒。易簡語重心長的對太宗說:“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願陛下持盈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則天下幸甚。”太宗聽後深表贊同,對蘇易簡愈加信任,郊祀時命他為禮儀使,並令其負責官吏的選拔和考核,後晉升為給事中、參知政事(副宰相),太宗經常同他一道研討國傢大事。
蘇易簡剛任翰林學士時,年未滿30歲。他性格豪爽,尤善談笑,為人坦率,胸有城府,執法嚴明,不徇私情,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他積極革新考試制度。過去大考,貢生皆把姓名端寫於捲首,主考官閱捲時難免先入為主,以人取文。為杜絶考場這一弊病,蘇易簡主考時規定貢生在捲面上寫上名字,一律用紙糊蓋,閱捲後纔揭去糊紙。蘇易簡創造的這一考試制度,從公元990年沿用至今,這是他為改革我國考試制度作出的成功嘗試。蘇易簡任參知政事時,宋太宗在金鑾殿專門召見易簡母親薛氏,賜給鳳冠霞帔,並問:“你是怎樣子成纔的?”薛氏回答:“幼則束以禮讓,長則教以計書。”太宗高興地對左右贊嘆說:“易簡之母教子有方,真乃孟母也。”
蘇易簡平素好酒,初為翰林學士時,有時飲酒微醉,後來,經常沉湎美酒之中。宋太宗對他的好酒十分關切,時常告戒他不要飲酒過量,並專門草書《勸酒二章》,令蘇易簡當着母親薛氏朗讀,以後每當去見皇帝時蘇易簡不敢再飲酒。便後來蘇易簡以禮部侍郎出使鄧州,又到陳州,至道二年(公元996),易簡終因飲酒過度去世。太過聞訊,悲嘆不已,追贈易簡為太師尚書令。
蘇舜欽
蘇舜欽,字子美,梓州銅山人,出生於開封。北宋時梓州治在今四川三臺,銅山是梓州屬縣,治所在今中江縣城城以南約一百二十華裏之廣福鎮(建國後那裏尚有“蘇公筆”及碑刻等遺跡,後因修水利被毀)。蘇舜欽的祖父名易簡,宋太宗時舉進士第一,歷官翰林學士、參知政事,葚為太宗所信任,太宗曾親自為他題賜“玉堂之署”的匾額。著有《文房四譜》等書。父蘇耆以能詩狀況善書著名,官至河東轉運使。蘇舜欽出生在這樣的文學世傢,自幼受到較好的教育熏陶,少年時代就慷慨有大志,决心為國傢幹一番事業。
仁宗景祐元年(1034),二十七歲的蘇舜欽考中了進士,授官光祿寺主生活薄。不久,被委任為蒙城知縣(今安徽省蒙城縣)。上任以後,他執法嚴明,不畏豪強,對橫行縣內的幾個豪紳姦吏,進行了嚴厲懲罰,受到蒙城人民的愛戴。後因母喪離任,一些百姓在為他送行時頓足哭泣,對這位年輕縣令的離去頗有依依之情。在這之前,他先後擔任過長垣知縣,大理評事等官職。
當時,北宋王朝已逐漸衰微。政治腐敗,民生凋敝,災荒頻繁,戰禍不息,北宋的封建統治危機四伏。在這種國弱民強的景況下,最高統治者卻沉湎於聲色狗馬之中;朝廷裏的達官顯宦,大都是守官保祿的苟且偷安之輩。作為區區一員京官的蘇舜欽,本着一片愛國熱忱,不顧個人利害,曾多次嚮皇帝上書言事,要求刷新政治。一次皇宮發生火災,燒毀了規模很大的玉清照應宮,仁宗决定大興土木,下詔重建。蘇舜欽上書力諫,指出朝廷當務之急是起用賢士,貶斥佞人,寬減賦稅,修理政治,改善百姓生活,决不能浪費人力國帑,去大修宮殿。他嚮仁宗說,衹有這樣,才能上答天譴,下順民情。第二年,蘇舜欽又投匭上書(“匭”是木匣子,朝廷用來接受臣子的緊急上書,相當於現在的意見箱),建議朝廷改革科舉,選拔有真纔實學的人出來任職。另一年,河東地方發生大地震,死傷人畜數千十萬,汴京一帶民情沸騰。蘇舜欽不顧當時不準“越職言事”的詔令,毅然再次上書,希望仁宗“講求嘉言,革去時弊”,並提出兩條建議:第一條,要求皇帝勤於政事,不要沉湎燕樂,濫施賞罰;第二條,要善擇賢才,對輔臣、諫官、禦吏等官職的任命尤應慎重,使用得其人。蘇舜欽畢竟位卑言輕,幾次上書提出的合理意見,都未得到仁宗的重視和采納。不過,蘇舜欽敢於直諫的聲譽,卻博得一般正直士大夫的贊賞,同時也遭到了保守頑固的大官僚們的嫉恨。
慶歷初年,北宋的政治形勢出現了一些新機。為了改變國弱民貧的局面,士大夫當中要求改革弊政的呼聲日益高漲。慶歷元年,仁宗任命杜衍為參知政事,第二年又升任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范仲淹任參知政事,富弼、韓琦、歐陽修等也擔任了朝廷要職。蘇舜欽在範促淹的推薦下,改任集賢館兼理進奏院。蘇舜欽對范仲淹很敬重。先前範擔任陝西路都轉運使兼知延州時,他曾寫信給範,希望範賃自己的才能與威望在更大範圍內發揮作用,待範調入京任職以後,蘇舜欽見朝廷一時沒什麽重大舉動,便又寫信責問這位得高望重的長者,為什麽“畏縮循然”,“顧望而不為”?他希望範行動輒起來,為改革朝政“建明大事”。蘇舜欽還嚮范進“咨目”,提出整頓軍隊,改革財政,廣大言路,籌備邊款等七項建議。這對范仲淹積極籌備政治革新,起了促進作用。同年,范仲淹在杜衍的支持下嚮宋仁宗提出了“明陟黜”、“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等十項建議,中心是改革官僚政治和減輕人民的負擔。仁宗基本上接受了范仲淹的建議,接連發佈一係列詔書,敕令朝廷和地方逐步貫徹,開始實施“慶歷新政”。這些革新措施部分地得到實行,在吏治、財政、邊防等方面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人民生活狀況開始有所好轉。
杜衍、范仲淹等人推行的“慶歷新政”,衹不過是局部性的政治改良活動,它沒有、也不可能觸動封建統治的基本格局,這場革新的深廣也遠遠不及三十年後王安石的熙寧變法,但它畢竟還是損害了極端保守的大官僚們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他們的強烈不滿和反對。當時保守勢力的代表呂夷簡、王拱辰等人,為了破壞“新政”,時時在勘測方向,待機而動,他們决定從蘇舜欽身上尋找破綻。一則因為蘇舜欽為人剛正,直言不諱,早就令他們銜恨在心:二則因蘇是宰相杜衍的女婿,又曾受范仲淹的舉薦,同杜、範兩人關係較密切,打擊蘇舜欽,就可以攀連杜、範。這個機會終於出現了。
慶歷四年(1044)秋,汴京城各衙門照例要舉行祭祀、賽會。進奏院為了祭祀“倉王”(傳說創造文字的倉頡),也援例舉辦賽會。主管進奏院的蘇舜欽,會前與同僚們一起,將院中積存多年的廢紙賣掉,大傢又湊集了“份金”,邀約同僚及十幾個志趣相投的詩友來聚會。當時任太子中的李定,聞訊也要參加,被蘇舜欽斷然拒絶。原來此人是蠅營狗苟之背,與王拱辰等有些瓜葛。祭祀後的宴會上,蘇舜欽等縱情飲酒召來了兩名歌妓唱歌佐酒,同院官員王益柔,在酒酣之際還隨口呤詠了一首“狂傲詩”,大傢興高采烈地快活了一天,殊不知在事竟被別人作為“把柄”,掀起一場軒熱大波。
吳昌裔
吳昌裔(1183—1240),字季永,號青蓮山人(《鹹淳臨安志》捲二四),中江(今屬四川)人。寧宗嘉定七年(1214)進士,從黃幹學,調閩中尉。歷眉州教授,知華陽縣,通判眉州,權知漢州。理宗端平元年(1234),入為軍器監簿,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南宋館閣續錄》捲九)。出參贊四川宣撫司軍事。後知婺州。理宗嘉熙四年卒,謚忠肅。事見《鶴林集》捲三五《待製侍郎弟壙志》,《宋史》捲四○八有傳 |
|
- n.: Zhongjiang County
|
|
中江 |
|
地名 | 福建省 | 鄉鎮 | 四川省 | 書法 | 中江書畫 | 中江書法 | 書畫院 | ????業公司 | ????政稽查所 | 中江挂面 | 特産 | 中江 | 中江特産 | |
|
|
中江縣中醫院 | 中江縣人民醫院 | 中江縣花園飯店 | 中江縣中醫醫院 | 中江縣????政稽查所 | 中江縣輯慶絲綢廠 | 中江縣化纖織造廠 | 中共中江縣委黨校 | 中江縣婦幼保健院 | 中江縣紅十字醫院 | 中江縣衛生防疫站 | 中江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中江縣書法美術傢協會 | 四川省中江縣永興絲綢廠 | 德陽市中江縣恆達絲綢總廠 | 四川省中江縣絲織印染總廠 | 德陽市中江縣民福針織廠 | 中江縣永祥化纖織造廠 | 中江縣南華鎮成教中心校 | 四川省中江縣廣福絲綢廠 | 四川省中江縣永安絲綢總廠 | 四川省中江縣華興絲綢總廠 | 德陽市中江縣絲綢總廠 | 四川省中江縣羊毛衫廠 | 中江縣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 中江縣第三人民醫院 | 中江縣第二人民醫院 | 中江縣倉山區衛生院 | 四川省中江縣民福工藝廠 | 中江縣新奇樂童裝廠 | 次韻何思召求中江縣學額 | 中江縣富麗達絲綢實業股份合作公司 | 中江縣志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德陽分公司 | 中江縣飲食服務公司綜合經營部中江飯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