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婁煩縣位於山西省中西部,東經111°51′-112°02′,北緯37°51′-38°13′,距太原城區117千米。東鄰古交市,南毗交城縣,西接方山縣,北與嵐縣相銜,東北部與靜樂縣接壤。總面積1289.85平方千米。總人口12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婁煩鎮。郵編:030300。代碼:140123。區號:0351。拼音:Loufan Xian。
行政區劃
婁煩縣轄3個鎮、5個鄉:婁煩鎮、靜遊鎮、杜交麯鎮、廟灣鄉、馬傢莊鄉、蓋傢莊鄉、米峪鎮鄉、天池店鄉。
歷史沿革
1998年底,婁煩縣轄12個鄉、鎮,4個居委會,217個村委會,249個自然村,全縣人口10.85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61萬,農業人口9.24萬,全縣面積1276平方千米。
2000年,婁煩縣轄3個鎮、9個鄉:靜遊鎮、婁煩鎮、杜交麯鎮、米峪鄉、羅傢岔鄉、竜泉鄉、河楊樹底鄉、廟灣鄉、四傢坪鄉、天池店鄉、蓋傢莊鄉、馬傢莊鄉。總人口109412人,各鄉鎮人口: 婁煩鎮 24077 靜遊鎮 11370 杜交麯鎮 7472 廟灣鄉 6926 竜泉鄉 6418 河楊樹底鄉 4704 四傢坪鄉 3229 馬傢莊鄉 11299 羅傢岔鄉 7023 蓋傢莊鄉 5271 米峪鎮鄉 9781 夭池店鄉 11842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年,婁煩縣轄11個鄉鎮,217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
2001年,四傢坪鄉並入婁煩鎮、竜泉鄉,河楊樹底鄉並入靜遊鎮,羅傢岔鄉並入馬傢莊鄉。調整後,婁煩縣轄5鄉3鎮。婁煩鎮轄37個村。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婁煩縣轄3個鎮、5個鄉:婁煩鎮、杜交麯鎮、靜遊鎮;廟灣鄉、馬傢莊鄉、蓋傢莊鄉、米峪鎮鄉、天池鄉。 |
|
婁煩,古稱樓煩,原為一個部落名稱,後演變為地域概念。歷史追溯到清代,清沿明製,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婁煩為鎮,屬忻州府靜樂縣管轄。民國初年,廢府改道,婁煩屬山西省雁門道靜樂縣。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屬晉西北行政公署三專署靜樂縣,1949年10月至1971年4月,婁煩境域一直屬靜樂縣。1971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置婁煩縣,屬呂梁地區管轄,1972年4月改屬太原市管轄至今。 婁煩縣現轄5鄉3鎮共8個鄉鎮,行政村217個。2001年底常住人口11.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80萬人,人口密度為88人/平方公裏,縣政府駐地婁煩鎮,縣城規劃區總面積為4.76平方公裏 |
|
婁煩縣位於太原市西北的呂梁山區腹地,距太原市區97公裏,為太原市的郊區縣。地理坐標:東經111°51′—112°02′,北緯37°51′—38°13′。東依古交市,西鄰方山縣,南毗交城縣,北與嵐縣連,東北與靜樂縣接壤。境域總面積為1276平方公裏,境內西北部群山環繞,東北部丘陵起伏,山脊與毗鄰縣(市)成天然分界綫,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2708.9米,最低海拔1030米。 |
|
靜遊鎮
轄:上竜泉村,下竜泉村、新捨科村、遼莊村、赤土華村、馬傢岩村、新開村、下靜遊村、上靜遊村、河岔村、西六度村、曼咀岩村、新莊村、東六度村、峰嶺底村、青羊溝村、石灰咀村、步鬥村、大坡村、傢兒塔村、常莊村、秦傢崖村、河楊樹底村、新莊子村、山莊頭村、岩頭村、石槽村、大陽坡村、小陽坡村、梁兒上村、井子村、半溝村、常峪村、紅崖村、上獨子村等。
婁煩鎮
轄:瓦子坪村、鳳凰村、白道坡村、白道村、大圪垛村、崖窯足村、第二局村、四傢坪村、杜傢嶺村、紅崖頭村、我傢村、舊城北村、大夫莊村、婁傢莊村、童子崖村、姚羅村、河傢莊村、新良莊村、官莊村、三元村、城北村、西果園村、尹傢窯村、舊婁煩村、范家村、任傢溝村、蔡陽莊村、前黑山村、後黑山村、西街村、蒲峪村、嚮陽村、席嶺村、塔圪垛村、小泉溝村、寨溝村、峁兒上村等。
杜交麯鎮
轄:新建村、下石傢莊村、小河溝村、杜交麯村、莊兒上村、紅崖子上村、竜尾頭村、黃貝灣村、羅傢麯村、屋子上村、喬傢窪村、梁傢莊村、大白石村、小白石村、銀洞咀村、慶山村、兌交麯村、石樓村、程傢嶺村、常裏岩村、強傢莊村、東裏上村、策馬村等。
廟灣鄉
轄:常傢坡村、上廟灣村、廟灣村、????市崖村、陽圈莊村、東窪村、水峪村、雙井村、天窪村、窯兒上村、雷傢莊村、走馬灣村、圪塔上村、老馬坪村、神足底村、鴉兒岩村、赤泥泉村、範光山村、柳林村、五裏塔村、青莧坪村等。
馬傢莊鄉
轄:後則溝村、邊傢莊村、東水溝村、河傢蘭村、杏灣子村、葦院坪村、潘傢莊村、大聖堂村、張傢莊村、前城東溝村、後城東溝村、馬傢莊村、西會村、武傢梁村、不算溝村、寺溝村、蔡傢莊村、河北莊村、羅傢岔村、道仁溝村、都交麯村、柳林寺村、大村溝村、進善村、折傢溝村、杜傢莊村、楊灣村、羊圈溝村等。
蓋傢莊鄉
轄:王光塔村、仙溝村、寺明莊村、萬子村、周傢窯村、新窯村、蓋傢莊村、南峪村、寺頭村、榆樹掌村、捨科灣村、京傢岔村、孔傢峪村、擇石村、王傢掌村等。
米峪鎮鄉
轄:獨石河村、康傢溝村、陽坡村、官塔村、郭傢莊村、柴廠村、圪徐溝村、米峪鎮村、石峪村、范家村、婁兒上村、青羊溝村、山莊頭村、窯莊村、白刁嶺村、東溝村、曹傢掌村、國練村、興旺莊村、寬坪村、下石村、西溝村、岔兒上村、晉陽掌村、婁子道溝村、楊傢莊村、出皂村等。
天池店鄉
轄:兩嶺溝村、前西捨村、後西捨村、王傢崖村、石備溝村、紅窪村、大樹村、河北村、下冶南村、上冶南村、六牙溝村、孔河溝村、杏樹坡村、窯兒上村、南岔村、團堡村、天池店村、鷹落溝村、韓傢溝村、兌集溝村、捨科溝村、大婁則村、周傢掌村、陳傢莊村、小婁則村、順道村、石傢岩村、崖頭村、白傢灘村、圪垛村、馬道溝村、東溝塔村等 |
|
婁煩原是一個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稱,後來演變為地域概念,成為歷史上郡、縣、鄉的名稱。西周至春秋時的樓煩國相當於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帶,後擴展壯大,其範圍大致包括北至現在的內蒙清水河一帶,西達陰山之南,南到山西靈石,東迄河北平樂縣,東南邊緣太原市區。戰國時期,樓煩國為趙武靈王所破,歸屬趙國,樓煩這個地名就在這一帶以郡、州、縣、鎮一直延續至今。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把中國劃分36郡,後來擴展為46郡,就增設了樓煩郡。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復置樓煩郡,統靜樂、臨泉、秀容(今忻州市)三縣,築樓煩城,其地址在今婁煩縣境舊婁煩鎮舊址(今汾河水庫淹沒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設州,名為憲州。竜紀元年(公元889年)在憲州城又增設樓煩縣,成了州縣兩級所在地。唐初憲州轄樓煩、天池、玄池三處牧馬監,為唐北邊疆軍馬主要來源地,時有“婁煩駿馬甲天下”之謂。五代北漢憲州與樓煩縣沿唐製。北宋及金,樓煩改屬嵐州。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樓煩縣改屬永寧州。明初廢縣為鎮,並入靜樂縣,設巡檢司,屬太原府。清延明製。辛亥革命後,民國初年(公元1912年),廢府,改州為縣,並於各省設道,靜樂縣屬山西省雁門道。全縣劃為三個區,今婁煩縣大部分地區為原第二區,直到1940年1月“晉綏事變”前夕。1940年1月7日,中共靜樂縣委在婁煩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此後,縣政府機關一直常駐於婁煩地區,所屬地域也大部分為今婁煩縣,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11月晉綏邊區將原歸八專署管轄的靜樂縣改稱婁煩縣,同時劃歸三專署管轄,縣政府設在婁煩鎮。1946年2月婁煩又歸靜樂縣,並屬六專署。1971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復建婁煩縣,屬呂梁地區。1972年4月1日改屬太原市至今。縣人民政府駐地婁煩鎮。
1998年底,婁煩縣轄12個鄉、鎮,4個居委會,217個村委會,249個自然村,全縣人口10.85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61萬,農業人口9.24萬,全縣面積1276平方千米。
2000年,婁煩縣轄3個鎮、9個鄉:靜遊鎮、婁煩鎮、杜交麯鎮、米峪鄉、羅傢岔鄉、竜泉鄉、河楊樹底鄉、廟灣鄉、四傢坪鄉、天池店鄉、蓋傢莊鄉、馬傢莊鄉。總人口109412人,各鄉鎮人口: 婁煩鎮 24077 靜遊鎮 11370 杜交麯鎮 7472 廟灣鄉 6926 竜泉鄉 6418 河楊樹底鄉 4704 四傢坪鄉 3229 馬傢莊鄉 11299 羅傢岔鄉 7023 蓋傢莊鄉 5271 米峪鎮鄉 9781 夭池店鄉 11842 。
婁煩縣轄11個鄉鎮,217個村委會、4個居委會。2001年,四傢坪鄉並入婁煩鎮、竜泉鄉,河楊樹底鄉並入靜遊鎮,羅傢岔鄉並入馬傢莊鄉。調整後,婁煩縣轄5鄉3鎮。婁煩鎮轄37個村。
截至2007年12月31日,婁煩縣轄3個鎮、5個鄉:婁煩鎮、杜交麯鎮、靜遊鎮;廟灣鄉、馬傢莊鄉、蓋傢莊鄉、米峪鎮鄉、天池鄉。 |
|
2002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為5282萬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080萬元,更新改造投資1491萬元,工礦區私人建房11640平米,投資328萬元,農村私人建房8741平米,投資383萬元。
城市基礎建設步伐加快,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到2002年底縣城規劃區面積為4.76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為2.3平方公裏。縣城主幹道有南大街、北大街、濱河路三條,總長9.2公裏,道路兩旁架設了路燈,並鋪了彩磚,進行了美化,市容市貌明顯改觀。
城市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現有日供水量達6000噸的自來水廠1座,日處理污水2000噸的污水處理廠1座,集中供熱設施1處,供熱面積為96700平方米,有效地控製了縣城煙塵排放以及污水直排河道,污染省城水源地---汾河水庫。
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改善。2002年縣城居民住宅總面積約276000平方米,其中:宿舍樓64幢,建築面積達192000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0平方米。生活用燃氣普及率達到7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 |
|
婁煩屬山多坡廣的黃土高原,有廣阔的土地資源,全縣總面積1289.85平方公裏,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約占全市總面積的18.3%。其中:耕地283.15平方公裏,林地337.02平方公裏,城鎮工礦占地28.73平方公裏,其餘為牧草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末利用土地。全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氣候幹旱、雨量較少、氣溫較低、風力一般、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等特徵。婁煩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較差,地形復雜、氣候多變,農業生産條件相對落後,産業結構不甚合理。幹旱、霜凍、水土流失及農作物病蟲害等現象較多,“十年九旱”、“春凍早霜”是其主要特點 |
|
婁煩縣水資源豐富。汾河位於縣城東部,縱貫南北,流經境內37公裏。境內較大的河流還有:澗河、嵐州河、赤泥河、細米河、天池河、西川河、南川河。流域面積922.8平方公裏。洪水總量:豐水年6847萬方,平水年5441萬方,中等幹旱年4251萬方。全縣有清水河溝40餘條,均屬小泉小溝水,年清水總量為218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也較為豐富,據初步測算,豐水年13971萬方/年,平水年12051萬方/年,中等幹旱年10771萬方/年,地下水可開採量為10.9萬噸/日。按其埋藏條件可分為上層滯水、潛水、自來水三種。全縣水域面積6.75萬畝,占總面積的3.48%。全縣水資源雖然豐富,但因地處山區,水源與土地和村莊的高差較大,目前全縣水利設施還比較差,大部分水資源白白流走,難以滿足全縣農作物灌溉和缺水山區人畜飲水的需要,因此需要大力發展水利事業。
婁煩境內礦産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鐵、大理石、硅、鋁釩土、石灰石、石墨、漢白玉、石英石、磷、石膏、雲母、水晶石、銅、金等。尤其煤、鐵、硅、大理石較為豐富。煤儲量達15億噸,以肥氣煤為主,另有焦煤、汽煤等品種,具有埋藏淺、易開採、煤質好等特點,發熱量均在8000大卡/剋以上。主要分佈在境內南北兩端,煤田面積65平方公裏。鐵礦儲量在6億噸以上,主要分佈在西部尖山、皇姑山一帶,含鐵品位均在45%以上,可露天開採,是太原市主要礦源之一。硅礦儲量為100萬噸,主要分佈在米峪鎮鄉,硅的含量達98%。大理石儲量1億立方米,品種主要有米紅、灰蘭、黑色、白色四種。石灰石遍布全縣。
生物資源分佈廣泛。農作物品種主要有莜麥、𠔌子、山藥、玉米、高粱、糜黍、豆類等。蔬菜品種主要有黃花菜、茴子白、白菜、大蒜、蘿蔔等。林木中針葉林以落葉鬆、紅鬆、白鬆、雲杉、柏樹為主;闊葉林以楊、柳、榆、槐為主。果樹種類主要包括蘋果、梨、桃、葡萄、杏等。野生果樹主要有山桃、山杏、酸棗、山定子、雞桑等,此外,灌木中沙棘資源豐富。野生動物資源中屬國傢一類保護動物有褐馬雞、梅花鹿、鹿麝、豹、黑鶴、白天鵝等。其它野生動物還有狼、狐狸、獾、野豬、野兔、狍、黃鼠狼、鬆鼠、灰頭鸚鵡、野雞、畫眉、大雁、燕、杜鵑、啄木鳥、鷂子、鴿子、麻雀、黃鶯、斑鳩、蝙蝠、烏鴉、喜鵲、貓頭鷹、百靈鳥等。之外,還有魚蝦、龜蛇等。
全縣牧坡廣阔,草原豐盛,品種繁多,據調查有4000餘種。中藥材藥用植物有24個科,400多種,主要有鼕花、黨參、白芷、枸杞、板蘭根、甘草等。另外,馬傢莊鄉楊灣村近年引種的西洋參已獲得成功,其品質可超過原産地
煤礦
該縣煤炭儲量較多,煤質好,埋藏淺,解放前就一直有人從事採煤事業。1949年,為了支持國傢建設,該縣延伸煤炭發展産業鏈,開始從事煉焦生産,主要由馬傢岩煤礦兼營。當時焦炭年産量0.05萬噸,采用土法煉焦。1996年,全縣焦化企業發展為12個,年産量40萬噸,所産均為機焦。目前,全縣煉焦企業主要由萬光、巨海、利民等,全部采用新型煉焦工藝,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利用率高等特點,年産量突破100萬噸
鐵礦
該縣鐵礦儲量在6億噸以上,主要分佈在西部尖山、皇姑山一帶,含鐵品位均在45%以上,可露天開採,是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礦源之一。1987年該縣開始從事鐵礦采選冶煉生産,年産量5.25萬噸,産值313.6萬元。1996年,全縣從事鐵礦業生産的企業增加到了46個。鐵礦石總産量98.05萬噸,精礦粉22.5萬噸,鐵礦粉品味在46%—52%之間。近年來,該縣發揮資源優勢,增加投資,擴容提質,現有從事鐵礦業生産的企業100余家,年産量近200萬噸,所産鐵礦粉品味在65%左右,鐵礦業已成為全縣的支柱産業。 |
|
土地資源:全縣總面積1289.85平方公裏,1934780畝。按地貌特徵大體可分為山地、丘陵兩大單元,其中:山地面積1108410畝,占總面積的57.3%,丘陵面積為826370畝,占總面積的42.7%。從整個地貌看,婁煩屬土石山區。全縣土壤母質是由石灰岩、沙岩、片麻岩三類母岩演變而成的,可分為四個土類,即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褐土、草甸土,褐土是全縣的骨幹土壤。全縣原有耕地26萬畝,退耕還林後為17.3萬畝,其中:梁地14.74萬畝,坪地2.56萬畝。全縣土壤含氮量大多在0.0353%—0.33%之間,最高為1.336%,最低為0.17%,平均值為0.0844%,速效磷最高為48PPM,最低為1PPM,平均為5.07PPM。速效鉀最高為638PPM,最低為20PPM,平均值為329PPM。
農業氣候資源 :全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總的特徵是氣候幹旱,雨量較少,氣溫較低,風力較小,光照充足,濕熱同季,分季節看:鼕季漫長、乾燥寒冷,夏季炎熱、雨季集中,春季風多、升溫較快,秋季短暫,天氣涼爽。全年平均氣溫在7.1℃—8.1℃之間,無霜期為120—140天,年平均降雨428毫米,全年偏西風,年平均風速2.5米/秒。日照總時數為2872.6小時,有三分之二的日子是晴天,促進了農作物的光合作用。
農作物品種及播種面積:全縣由於氣候、土壤、地形發生的變化,構成了農作物品種的多樣化,農作物品種的分佈有所不同,山區以莜麥、山藥、豆類為主,𠔌子雜糧為輔;丘陵以𠔌子、山藥、玉米、高梁、糜黍為主,其它雜糧為輔,溝川以玉米、𠔌子、高梁、山藥為主,其它雜糧為輔,經濟作物主要以嚮日葵、鬍麻、菜籽等油料作物和蔬菜、中藥材為主。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17.3萬畝,其中玉米1.5萬畝,𠔌子3萬畝,以山藥、豆類、莜麥等為主的小雜糧8.65萬畝,經濟作物3.55萬畝,中藥材0.5萬畝,果樹面積以分散庭院種植為主,共計面積為2.5萬畝。
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應用推廣情況:1、良種引進推廣情況。近年來我們積極引進優質小雜糧新品種,加強示範推廣,推廣品種主要有:晉𠔌21號、晉𠔌29號、晉燕7號、晉燕8號;中緑1號緑豆、晉豆15號、晉豆19號;山藥有紫花白晉薯7號;鮮玉米品種有中糯1號、中糯2號;蕎麥有苦蕎新品種。目前,全縣小雜糧優種覆蓋率達89%,小雜糧生産基本實現了優種化。經濟作物主要有星火嚮日葵1號;蔬菜主要品種有鐵頭茴子白、超級無筋架豆、紅鬍蘿蔔等,良種覆蓋90%以上。為了普及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全縣確立了200戶條件比較好的農業科技示範戶(糧食28戶,蔬菜40戶,果樹38戶,畜牧94戶),按照政府給補助,專傢開處方、農民出收據的辦法,把一些主推品種、新型農藥、化肥等優惠、優先提供給示範戶,通過他們輻射帶動周邊鄉村農戶,推廣使用農業新技術。此外農業部門還開展科技下鄉活動,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進行種植指導和田間管理培訓,嚮農民推廣地膜有機旱作、土壤平衡施肥少耕穴灌聚肥節水等農業生産新技術,組織農業科技示範戶參加省市農業科學技術培訓,共培訓農民1.2萬人次。
緑色無公害農産品:婁煩縣空氣清新,氣候涼爽,水質良好,污染少,農作物病蟲害少,農作物種植主要施用農傢肥,大部分為有機緑色食品。生産的小雜糧遠銷省內外,深受人們歡迎,其中:馬鈴薯、莜麥、蕎麥、緑豆、𠔌子被評為“山西省無公害農産品”,認證面積4.6萬畝,馬鈴薯連續6年獲得德國國際生態組織有機産品認證。2004――2006年年婁煩縣富康有機食品加工廠生産的珍利來甜糯玉米、婁煩縣天然參補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晶樂”牌𠔌子、莜麥、蕎麥、緑豆、馬鈴薯、結球甘藍、鬍蘿蔔等七個品種獲農業部無公害産品認證 |
|
婁煩縣的文化事業自建縣以來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央文化部開始對婁煩實行定點扶貧。婁煩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發揮傳統文化底藴豐厚的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創建文化隊伍,大力開展文化活動。建成縣文化綜合樓 1 幢(內設圖書館、文化館、文化市場稽查隊等)。發展馬傢莊鄉等 5 個文化站,兌集溝、尹傢窯 2 村級示範文化室、李建堂 1 個示範文化個體戶。建 成了高 君宇故居紀念館、米峪鎮戰鬥紀念碑等一批革命文物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順利跨入了省級文化先進縣的行列。傳統的民間藝術有旱船、籠燈、高蹺、威風鑼鼓、剪紙、面塑、花燈、煙火、響工、秧歌等。婁煩縣於 1992 年成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下設文學、創作、繪畫、雕塑、影視藝術,民間文藝、書法、音樂、戲劇、舞蹈、道情、美術、攝影、集郵等協會。有一定影響的文學作品有:離休幹部李有奎著的《樹根造型與根藝品欣賞製作探索》;李國成編寫出版的《婁煩概覽》、《婁煩史話》以及其學術論文《孫悟空原型是婁煩人》等;李夢白編輯出版的《婁煩古今詩文集》;郭俊生編寫出版的《麯終人散》、《水滴石穿》;張貴桃編寫出版的《婁煩民歌俗話集》。
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婁煩的義務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等教育事業得到了較快發展,教學規模逐年擴大。 2004 年底,全縣共有基礎教育學校 186 所 , 其中高中 1 所 , 職業高中 1 所 , 初中 10 所 , 小學 173 所,幼兒園 81 所。在校學生 20007 人。全縣在普及程度上,小學、初中入學率均達到了 99.8 %,中、小學流失率分別控製在 0.3% 和 3.7% 以內;初等義務教育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完成率分別達到了 98.5 %和 96.3 %;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了 100 %;縣城、農村 3 — 6 周歲幼兒入園率分別達到 91.2% 和 72.2% 。
師資隊伍建設有新的發展,中小學教師教育全面展開, 1700 多名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全縣高、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 68 %、 91 %,小學教師 34% 達大專學歷,初中教師 40% 達到本科學歷。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率達到了 100% 。幼兒園園長培訓合格率達到 100% ,幼兒教師專業培訓合格率達到 51.3% 以上。
2004 年,全縣中、小學畢業合格率分別達到 94.1% 、 92.05% 以上,高考一次達本科綫人數 76 人。 |
|
春節
備年貨: 臘月二十前,人們就開始備年貨了,主要置辦穿戴、調料、年畫、爆竹、煙花、糖果、煙酒以及其它食品等。臘月二十八,是最後置辦年貨的日子,所有短缺的年貨都要在這日辦齊。人們走在貨攤、集市、商店裏,見到什麽都想買一些,民間有“二十八,鬍拾掇”之俗語。峰嶺底村在每年這日都有集會,專門提供年貨。
做年飯: 臘月二十前後,傢傢戶戶都要做年糕、攤黃兒(折餅),這些熟食做出許多,存放在大瓷甕裏置於寒冷處,直到次年二月前後才能吃完。臘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九也是做年飯的日子,這三天,主要是生豆芽、搗錢錢(黃豆加水悶脹後搗成片片或碾碎,熬稀飯用)、炒油渣(鬍麻籽或菜籽炒熟後磨成面,熬油渣飯用)、點豆腐、捏棗牌、蒸點心、炸油果、做肉食等。鄉村每戶人傢要做一兩鍋豆腐,每鍋約二十斤。點心也要蒸五六十個。“二十九,搗燒酒”,人們在這一日,大部分農民都要殺豬宰羊小炒肉,喝酒吃肉啃骨頭,美美地先吃上一頓,算是過年享受的前奏了。
大掃除: “臘月二十四,打掃鍋捨”,這一日,傢傢戶戶翻箱倒櫃,掃窯掏炕,粉刷墻壁,抹洗傢俱,一切破舊的東西都要清理出屋,意為棄舊。然後糊窗紙,剪窗花、貼年畫、挂明鏡,把室內裝扮的煥然一新。臘月二十七,是全家人理發、洗腳的日子,白天理發,晚上洗腳是婁煩人過年前必須做的一件大事,即所謂“有錢沒錢,剃頭過年”。初夕,傢傢戶戶還要進行一次院落大掃除,以便過個幹淨清潔舒適的新年。
敬神: 臘月二十三,“送竈馬爺爺上了天”。這日晚上,人們要在鍋臺正面和天地窯窯前燒上高香,供上點心,磕上三個響頭,求囑諸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然後在院子裏燃放一個兩響麻炮,算是送神上了天。新春凌晨,男主人要在天地窯窯前再供幾個點心,燒香磕頭,響炮迎接諸神。
上墳祭祖: 年除夕上午,男人們要上墳祭祖。臨行前,粘幾個小紙袋,內裝一些柴米油????,連同點心、酒器、麻紙一起帶上,到祖墳前燒紙祭奠。
辭舊迎新: 年除夕清掃完院落後,還要進行一係列辭舊迎新活動。中午吃隔年莜面,吃莜面要有剩餘,取“來年有餘”之意。下午張貼對聯,大門上貼門神,天地窯窯貼“敬天三杯酒,謝地一爐香,謝天謝地”對聯,屋內墻上、窗上貼福祿壽喜方聯、條聯,箱櫃、風箱、米甕、糧倉、油簍、馬鞍、車輛、畜圈等處貼意為豐滿、興旺、安順等條聯,大門外貼“出門見喜”條聯。在院子裏要壘兩堆火塔子,塔頂壓一張寫有“發”、“旺”二字的紅紙條。夕陽西下,先點燃一堆火塔子,孩子們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此時天地間紅光閃閃,爆竹聲聲震耳,一陣緊似一陣,轉眼間炮火連天,硝煙彌漫,鄰村上下遙相呼應,此起彼伏。如此熱鬧景象一直持續到深夜響完關門炮纔漸結束。晚飯吃的很遲,飯後大多數人傢開始守歲,孩子們玩各種遊戲,大人們捏扁食,在一二個扁食裏各放一枚銅錢(現在放硬幣)。四更過後,全家人先各吃一個柿餅,響一個“開門炮”,發着另一堆火塔子,在快燃盡的火塔子上接一塊紅碳送進竈火裏,謂之“接火”。然後敬拜神位,孩子們響接神炮,第二次響炮高潮又起。
拜年: 拜年從正月初一開始,分拜神軸,拜長輩,拜鄰里,拜親戚等。黎明大人們先去壽堂或祠堂拜先神軸,孩子們穿上嶄新的衣服結隊出門,挨傢挨戶叩頭拜年,掙取核桃、柿餅、油果果、糖果花花之類的小食品,往往滿載而歸。老年人則出門撿柴、拾糞,意為“發財”、“通順”。開飯前先請傢中年長的老人入坐正面,全家人輪大排小給老人磕頭拜年,老人要給孩子們“歲歲錢”。吃扁食時誰先吃出錢來就認為誰有福氣,有錢花。早飯後,大人去本族鄰里相互拜年、祝賀,說吉利話。正月初三、六、九日,是出門走親戚的吉日,每到這幾日,出門炮聲聲不斷,人們攜兒帶女,三五成群,去外村外鎮的親戚傢拜年。舊日,這幾日出門的人十分頻繁熱鬧,有步行的、有騎驢的、有坐轎的,也有坐牛車馬車的,路上人來人往,充滿喜慶氣氛。現在人們正月出門一般集中在初三、初六,一般騎自行車或搭便車、客車,步行的很少。
送五窮 也叫破五。正月初五,傢傢戶戶清早起來,都要將室內塵穢清掃出門,在大門外堆成小堆,放一麻炮將其炸散,謂之破五窮,意思是將“吃喝窮、居住窮、穿戴窮、用事窮、花銷窮”這五個窮神送走 |
|
佛教在境域具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料和碑石記載,唐時,境內佛教已相當興盛。清末民國初年,境內有佛教寺廟10餘處,僧人100餘人。佛事活動的形式主要有打會、送懺、發引、祈雨、打孔雀、祭白雨、祭仔方、謝土等,其中尤其以打會、祈雨、發引聲勢浩大,除舉行繁瑣的宗教儀式外,念經是其主要內容之一。境內多數居民每到佛教節日,都要到臨近寺廟燒香拜佛,平時在傢裏也有供奉佛像的。抗日戰爭時期,各村寺廟大部分毀於戰亂,佛教活動逐漸消失。
80年代以後,隨着黨和國傢宗教政策的貫徹落實,本縣佛教活動又恢復起來。1992年,婁煩鎮佛教信徒自發組織復修周洪山寺廟4處,開始有太原崇善寺的服製師傅和忻州令狐村淨蓮寺僧人住持。每逢農歷五月端午和七月十五“孟蘭盆節”時,有60多位居士來此進行佛事活動。1994年,五臺山集福寺僧尼仁廣師傅來婁煩周洪山普淨寺住持。
天主教於清代光緒年間傳入,抗日戰爭時期,境內天主教活動消失。90年代初,天主教再次傳入本縣,民間信徒主要分佈在米峪鎮鄉的柴廠村、米峪鎮村以及馬傢莊的潘傢莊村、西會村等地。米峪鎮鄉柴廠村天主教盛行,幾乎全村信仰天主教。1996年,太原市天主教協會集資在該村修建了天主教堂。
基督教最早於民國15年(1926)傳入,當時由2名挪威牧師進行傳教,在岩頭村居住近10年,教徒僅3人。抗日戰爭時期傳教活動停止,基督教在婁煩境內消亡。1994年9月,該教再度傳入境內,信教主要分佈在杜交麯鎮、天池店鄉、婁煩鎮等地。 |
|
雲頂山
雲頂山,地處呂梁山腹地,位於婁煩、交城、方山三縣交界處,主峰海拔2708米。因山勢險峻,山頂直插雲際,故名。古稱孝文山,清康熙三十九年《靜樂縣志》載:“孝文山:婁煩西南,距縣百八十裏,坐鎮於婁煩、交城、永寧之間,為一代山脈之宗。魏孝文帝巡獰至此,上有祠。”山下仰望,山峰挺拔,森林茂密。登至山頂,山頭平坦廣阔,奇花異草五彩繽紛。在山頂平臺中央有一片方形小池,水明如境,相傳是唐代尉遲恭率兵在此時的飲馬池。若夏日雨季登山,頭頂紅日高照。腳下云挂山腰;山頂晴空萬裏、山腰烏雲翻涌,電閃雷鳴,山下則是滂沱大雨。雲頂山遍山古樹參天,鬆柏蒼翠,楊、榆、樺、鬆、柳密密叢叢,山澗溪水潺潺。正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林中棲息着褐馬雞、麝、豹、梅花鹿等珍禽異獸,還有黨參、秦艽、銀花、鼕花、白芍、赤芍、防風、遠志、柴鬍、桔梗等多種野生中藥材,雲盤蘑茹為此山特産
汾河水庫
汾河水庫建庫時間 1958年動工,1958年7月攔洪蓄水,1960年竣工.費時二年, 面積 2.770萬畝 深度 平均水深 6.50米,最大水深 19.00米
形態描述 汾河水庫(山西) 黃河水係, 面積2.770萬畝, 平均深度6.50, 最大深度19.00, 高程1100.0, 透明度127釐米, 底質:淤泥。 初級産量日4.13剋氧/平方米.日, 初級産量年2174千卡/平方米.年, 魚産量2.5千卡/平方米.年, F/P0.12, 生物量36.0剋/平方米, 日P/B0.70, 總氮1.59毫剋/升, 無機氮0.782毫剋/升, 總磷0.092毫剋/升, 磷酸????0.009毫剋/升, 有機物耗氧2.0毫剋/升, 透明度127釐米
周洪山
周洪山,原名周公山,位於縣城北部7.5公裏處,海拔1767米。登臨山頂,能夠俯瞰周圍數縣之境貌。《永樂大典》載:“周洪山,石峽外,婁煩西。西北十裏,有渥窪泉,漢武帝得神馬於渥窪水中。”山頂普淨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寺內有大雄寶殿、觀音殿、文殊殿、竜王廟等殿堂。山腰有明代高僧輝天和尚墓塔。每年端午節與農歷七月十五日,周洪山要舉辦傳統廟會。周洪山也是明末清初李述孔、李宗盛領導交山農民軍的主要根據地 |
|
“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耀亮,我願死如彗星之迅忽。”━━這是高君宇寫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詩,也是他短暫而光輝的一生的真實寫照。
高君宇,山西省靜樂縣(今屬婁煩縣)峰嶺底村人,中共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動傢、理論傢,中共北方黨團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和山西黨團組織的創始人。1916年考入北京大學,參加各種進步社團,廣泛接觸有進步思想的老師和學生,在北大嶄露頭角,成為學生領袖。1919年參加領導了五四愛國運動,帶領學生上街遊行,火燒趙傢樓,痛打章宗祥,組織各校罷課,發表革命文章。1920年,在李大釗的領導下發起組織馬剋思學說研究會,並在長辛店創辦工人子弟學校,建立工人俱樂部和職工聯合會,領導發動了北方早期的工人運動。1920年鼕,高君宇加入北京的共産黨早期組織。11月,在北京大學被選為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1921年3月任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執行委員。之後回到山西,於1921年5月發起成立太原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7月,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高君宇是全國50餘名黨員之一。1922年1月,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産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同年5月,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團中央執行委員。7月,在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後任中共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報編輯,並發起成立民權運動大同盟。1923年10月任中共中央教育宣傳委員會委員。1924年夏回太原籌建共産黨山西地方組織。1924年下半年南下廣州擔任孫中山先生秘書。1924年底陪同孫中山北上,協助進行國民會議促成會的籌備工作。1924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1925年3月6日凌晨在北京病逝,時年29歲。 |
|
- n.: Loufan County
|
|
婁煩 |
|
婁煩縣中醫院 | 婁煩縣人民醫院 | 婁煩縣中醫醫院 | 婁煩縣婦幼保健站 | 婁煩縣衛生防疫站 | 婁煩縣杜交麯中心衛生院 | 婁煩縣鴻業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