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 : 中國 >山西 > 
目錄
·寬闊平地◇用為地名·tài yuán tài yuán·地勢較高的寬闊平地
·旅遊 Travel·歷史沿革 History·自然環境 Natural environment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文化藝術 Culture and Arts·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社會事業 Social·風景名勝 Scenic·友好城市 Sister Cities
·其他(城市和地區) Other (cities and regions)·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英文解釋
·法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寬闊平地◇用為地名
  地勢較高的寬闊平地◇用為地名。
tài yuán tài yuán
  中國山西省省會。位於省中部,汾河縱貫,面積3044平方公裏,人口 177萬。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最大的工業城市,以冶金、煤炭、化工為主
地勢較高的寬闊平地
  地勢較高的寬闊平地。後用為地名。《書·禹貢》:“既修 太原 ,至於 嶽 陽。” 孔 傳:“高平曰太原,今以為郡名。” 孔穎達 疏:“太原,原之大者…… 孔 以 太原 地高,故言高平,其地高而廣也。”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布濩閎澤,延曼太原。”
旅遊 Travel
太原 旅游
  太原旅遊投訴電話:太原旅遊投訴電話:0351-4070511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太原最佳旅遊時間:太原市的氣侯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侯,年平均氣溫約9.3℃。鼕季晴朗、幹冷;夏季炎熱,日溫差大。太原春季日照強烈,風很大,且由於當地産煤豐富,所以風中常帶有黑沙。春夏時節到這裏旅遊,太陽鏡、帽子是必不可少的。戴隱形眼鏡的朋友更要特別當心。每年5一10月,是去太原的最佳旅遊季節。太原民俗節慶活動:山西太原國際民間藝術節每年9月
  首創於1991年9月21日,以後每隔一年在太原市舉辦一次,同時還有“山西國際鑼鼓節”及“山西對外友好交流周”活動。
  在首屆山西太原國際民間藝術節及國際鑼鼓節開幕式上,以數百名身穿大紅古裝綢服的青年男女為主的威風鑼鼓隊,敲響了“天下第一鼓”。之後,是舞竜燈的盛大隊伍,赤、橙、黃、緑、青、藍、紫、褐八條彩竜,抖出八面威風。來自全國十幾個藝術團體的上千名表演人員彙聚在太原古城,彩旌飄舞,鼓樂齊鳴,全市人民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
  在藝術節上,還有來自俄羅斯、朝鮮、日本、新加坡、蒙古等國的民間文藝團體,表演精彩的外國民間舞蹈,還舉辦美術、繪畫、剪紙、雕塑、麯藝、雜技、魔術、服飾等文化展覽,令人大開眼界。太原特別提醒: 太原公交車是無人售票,票價1元。如果逗留時間較長建議購買ic卡出行較方便。
  太原商場的關門時間比較早,一般在7點左右。
  太原美食:太原的面食最為有名,品種多,歷史久,製作方法各異,澆頭菜碼考究。炒莜面、拉麵、貓耳朵、搓魚兒、莜面烤佬、紅面糊糊、肉絲炒剔尖、刀削面、炒疙瘩等應有盡有,特色獨具。
  除面食外,當地的風味食品首推特色早點“太原頭腦”(八珍湯),其他如“認一力”蒸餃、太𠔌餅、六味齋醬肉、聞喜煮餅、芮城麻片、太原羊雜碎湯、灌腸、高平燒豆腐、平陽泡泡糕等,都是值得一嘗的美味。
  位於太原市府東街口的食品一條街,是品嚐風味小吃的好去處。在這條幾百米長的街道兩邊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遍布各種飯店、酒肆,有餃子館、涼皮店、燒梅店等。位於米市街上的小吃林裏,有冒着熱氣的各式滋補粥、整齊地擺放在柳藤籃中的肉夾饃、肉夾餅等點心,讓人眼饞。早晨,在位於橋頭街的清和園飯店你可以嘗到地道的“頭腦”。
  小吃
  “三倒手”硬面饃撥魚刀削面豆腐腦豆沙糕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饃晉南醪糟晉中油糕砍三刀拉麵老勁子麻花貓耳朵孟封餅面麻片蕎面灌腸燒麥太𠔌餅太後御膳泡泡糕太原頭腦聞喜煮餅羊雜燴羊雜碎湯陽城肉罐肉陽泉飄抿麯應州牛腰油糊角油面油炸饊子莜面窩窩榆次灌腸珍珠粥豬血灌腸
  太原購物:太原市內購物中心主要分佈在迎澤東大街、五一路、解放南路、建設南路、開化寺街等區域,其中既有歷史悠久的五一百貨大樓、天竜大廈;又有新興的華宇購物中心、禦花園商廈、貴都百貨;若是想看看太原的民風民俗,你可以去柳巷商品街、鐘樓街、柳南夜市一條街。這些都是太原市人氣最旺的地區,其中尤以柳巷和橋頭街最為繁華,每到節假日,這裏常常是人滿為患。
  太原的土特産品,以汾酒、竹葉青最為有名。此外,稷山板棗、平陸百合、蒲州青柿、垣麯獼猴桃、清徐葡萄、上黨“黨參”、文山段畝硯、高平絲綢、平陽木板年畫、推光漆器等,均屬名産之列。
  太原交通:外部交通
  航空
  太原武宿機場地處南郊,距市區18公裏左右。與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桂林、南京、瀋陽、西安等全國各主要大中城市都有直航。太原市內到機場沒有固定的民航班車,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自己打的前往,市內到機場打車約需30分鐘。
  鐵路
  太原是京原、石太兩鐵路綫的終端和太焦綫的起點,連接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包頭等數十個大、中城市,途經和終止在太原的快車每天有20多列。
  太原火車站位於迎澤大街的最東邊,從市區乘1、5、21等許多公交車都可以直達火車站。火車售票處在火車站南邊,另外市內還有多個預售票處,可以通過電話預訂的方式拿到車票(手續費一般為5元)。
  公路
  太原到舊關的“太舊”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第一條高速路,這條路從太原武宿開始,經過榆次市、壽陽縣、陽泉市、平定縣,一直到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地方—舊關,出舊關後,就和石傢莊到北京的高速公路相連。走這條高速,從太原到北京衹需5個多小時就可到達(乘車地點在位於迎澤大街東部的市長途汽車站,車費120元,終點站是北京麗澤橋長途汽車站)。
  太原和原平之間有高速公路相連(原太高速),這條高速為從太原到五臺山的旅遊者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在太原市迎澤大街上的長途汽車站有旅遊包車直通五臺山(車費43元)、渾源懸空寺和應縣木塔等旅遊景點。在電力大廈門外有volvo直達大同,大約5小時可到,車費70元(含一份點心)。此外,太原到古交、文水等地也有高速公路。
  從太原長途汽車站有車直達古城平遙,車程約2小時,車費10元上下。
  市內交通
  公交車
  太原市道路寬闊,市內交通暢通。各景點間的交通也很便利,從火車站前廣場上有到晉祠的公共汽車308路或804路,票價分別為1元和2元(308走舊路,804走新路),末班車是下午7:30;還可以坐308中巴(私人車),票價2元。
  出租車
  以前在太原街頭隨處可見的小面的現在已基本絶跡,出租車起步價7元(3公裏),超出3公裏後的價格為1元/公裏。夜間起步價為7.8元(3公裏),超出3公裏後的價格為1.2元/公裏。太原市區的出租車型主要為夏利、富康和捷達,也有桑塔納和紅旗,在價位上各種出租車沒有差別。
  太原住宿: 太原市做為省會城市,它的住宿業是比較發達的,從經濟實惠的旅館招待所到豪華舒適的賓館飯店一應具備,服務設施齊備,可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舞竜大酒店位於太原市府西街中段,總建築面積為2.8萬平方米,樓體高達31層,擁有各類客房共300間套。中央空調、衛星電視、國內外直拔電話以及其它房內設施一應俱全。
  山西大酒店山西首傢四星級豪華型涉外飯店,地處太原市迎澤大街和新建南路交匯處,交通方便。飛機場有專車接送預定客人。
  太平洋酒店集餐飲、娛樂、住宿、旅遊、商務為一體,硬件設施達三星級現代化大型綜合酒店。由11層主樓及配屬樓組合而成,營業面積達30000平方米。酒店建有400平方米的總統套房1套,豪華商務套房4套,標準套房12套,標準客房108套。
  太原除了星級高檔酒店外還有不受有本地特色的廉價賓館或旅館、招待所。收費低、服務周到是背包族的理想選擇。
  太原娛樂:太原市有許多大中型舞廳、歌廳、娛樂總會、酒吧等娛樂場所,每逢休閑時光,人來人往。但如果你對保齡球、壁球、壘球等已經玩膩了,那麽,你不妨去當地的劇院或群衆性的娛樂場所(如公園等地)觀賞山西省的著名代表劇種——晉劇,即旋律婉轉流暢、麯調優美的中路梆子;或風格多變的南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悅耳動聽、鄉土氣息濃郁的祁太秧歌。
  位置:太原地處山西省腹部,位於東經111°30′至113°09′和北緯37°27′至38°25′之間。市區座落於海拔800米的汾河河𠔌平原上。太行山雄居於東,呂梁山巍峙於西,雲中、係舟二山合抱於北,晉中平原展布於南,汾水自北嚮南縱貫全境。
  面積:總面積6988平方分裏。
  人口:總人口300萬。
  行政區劃分:全市現轄迎澤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小店區、尖草坪區、晉源區和清徐縣、婁煩縣、陽麯縣、古交市十個區(縣、市)。
  
  山西省會太原市,是一座“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太原人的先輩從很早的古代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進入階級社會後,隨着社會形態的變更、歷朝歷代的興亡,太原建置名稱多有變化,治所幾經遷徙,轄區屢有伸縮,沿革頗為繁雜。太原是山西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治金、機械、化工、煤炭為支柱,以輸出能源、原材料、礦山機械産品為主要特徵的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太原歷史悠久,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太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古城,始建於公元前497年的春秋時代,據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古稱晉陽、並州,簡稱並,曾為唐王朝的“北都”,後唐、後晉、北漢的國都或陪都,是中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和重要的商業、手工業城市。太原是一座有着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考古證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先民生活在境內汾河流域。春秋末期,晉國北擴,太原地區歸入晉國版圖。晉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7年),晉卿趙簡子的傢臣董安於修築了太原第一座古城——晉陽,成為趙國初期的都城,從此奠定了太原作為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此後,從戰國至北宋之前,先後有十二個朝代或歷史時期十六次以晉陽城為諸侯國都、國都、陪都。尤其在唐朝,晉陽城達到鼎盛,與長安、洛陽並稱“三京”,為黃河以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統治者將晉陽城付之一炬,存世近十五個世紀的古城毀於一旦。公元979年至982年,潘美在汾河東岸唐明鎮基礎上修建了新太原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晉王朱帝擴建太原城。明朝把太原定為“九邊”重鎮之一。清代逐步發展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商業、手工業城市。太原自然資源豐富礦産資源尤為豐富,享有“煤鐵之鄉”美稱。在諸多礦産中以煤、鐵、石膏儲藏量為最,並以質地優良享有盛譽。太原旅遊資源豐富。悠久文明的歷史給太原留下了衆多的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有晉祠、天竜山石窟、永祚寺、純陽宮、崇善寺、竇大夫祠等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名山、石窟、寺院、廟宇、湖泊、森林、溫泉、溶洞、峽𠔌、河流、古建築、古遺址、名人故居、歷史文化紀念地、博物館等旅遊資源的豐富以及高品質的文物的集中,在國內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晉祠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天竜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經、純陽宮關羽立馬銅像,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均占有輝煌的一頁。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寫的“貞觀寶翰”《晉祠銘並序》碑文,是現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書碑。
歷史沿革 History
太原 历史沿革
太原 历史沿革
太原 历史沿革
  鳥瞰太原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古城,2003年迎來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輝煌慶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與全國任何一個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蘇州、開封、洛陽在內,都毫不遜色。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贊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歷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太原積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竜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傢傳為世界之最;始建於北齊、毀於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與巴米揚大佛和樂山大佛相媲美!此外還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剎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宮純陽宮、多福寺等文物古跡。
  歷史發展
  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太原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名城、太原故國、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門、九邊重鎮、晉商故裏……“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衹要來過太原的人,都會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之中。
  太原形勝在晉祠,太原靈脈在晉祠。“叔虞百裏,居之河汾。帝刻桐葉,天書掌文。禮以成德,樂以歌薫。天子無戲,唐有其君。”這是南北朝時期流落北國的大詩人庾信寫的一首《成王刻桐葉贊》。詩中描述的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桐葉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封叔虞於唐。叔虞施政有方,國富民強。叔虞傳位於其子燮父,燮夫見晉水之源奔流不息,哺育人民,遂改國號為“晉”,這便是晉國的由來。
  因為在上古時代,太原曾經是唐堯故國,隋末起兵於太原的李淵、李世民父子奪得天下以後,把新興的國傢命名為“大唐”,唐朝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直到今天旅居海外的華人,都以唐人後裔為榮,甚至把大片華人聚集地命名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發祥地就在山西太原
  太原,是我國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歷史。“古交舊石器文化遺址”的發現,證明早在十萬年之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義井和東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又告訴我們,在七、八千年前的母係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殷商時太原為古國北唐,考古學家曾在太原許坦村一帶,發現了商代的文化遺址,定名“許坦型文化”。史傳太原的肇始者臺駘,因治理汾水、開拓了太原盆地,被尊為“汾水之神”。魯昭公元年(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晉國荀吳率兵北徵,大敗占據今太原一帶地區的無終及赤狄別族咎(音臯)如,太原地區始入於晉國版圖。春秋末期,晉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顯赫於世的晉陽古城問世於汾河晉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晉陽古城在戰國初期,曾做過趙國的都城72年之久。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又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設置了太原郡,郡治晉陽。漢代並州刺吏部設治晉陽,這也是太原稱並州之始,太原簡稱“並”亦來源於此。是時,太原已成為全國十三州部治所之一,聞名遐邇。南北朝時,晉陽又是東魏和北齊的“別都”,始終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高歡、高洋父子坐鎮太原、遙控朝政。隋代,太原是全國的第三大城市,地位僅次於長安和洛陽。強盛的唐王朝就發祥於太原,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後,遂以“唐”為國號。唐朝初期的幾位帝王曾數次擴建晉陽城,並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三京”,戰亂頻仍的五代十國,後唐、後晉、後漢、北漢,或發跡於晉陽,或以此為國都,一時間太原名聲顯赫於舉國,傳為“竜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滅掉了以太原為都的北漢政權,最終統一全國。由於憎恨太原軍民對宋軍的頑強抵抗及恐懼太原“竜城”的美譽,遂下令火燒晉陽城,又引汾、晉之水夷晉陽城為廢墟,一座歷經1476年悠久歷史的古城遭到了徹底的破壞。三年之後,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晉陽城北四十餘裏的唐明鎮重新崛起。嘉祐四年,設太原府治。金、元時代,太原城飽經戰亂。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為晉王於太原,遂因此擴建太原城,成為明代九邊重鎮之一。明、清兩代,太原經濟迅速發展,其礦業、商業、手工業,對全國的經濟影響很大,有“晉商執全國牛耳”之譽。
  稱謂由來
  原,指寬廣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我國最早詮釋詞義的專著《爾雅》說:“廣平曰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毛澤東《沁園春·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皆“原”之妙用。太,古通“大”,如太宰亦作“大宰”,太子亦作“大子”;大、太也有差異,太者大加一點,猶言比大還大,表示大之不盡,或謂很大、極大。我國最早記載“太原”的文獻,首推《尚書·禹貢篇》和《毛詩·小雅·六月》。前者是為“既載壺口,治灘及岐。既修太原,至於嶽陽”;後者則為“薄伐嚴狁,至於太原”。前者所謂壺口,即迄今聞名於世的吉縣西黃河壺口瀑布,梁、岐是呂梁山於不同地段的不同稱謂,嶽陽為太嶽之陽(南),都說的是當今晉南,顯然指的汾河下遊廣袤平川地區。後者據顧亭林《日知錄·太原》條,則在今甘肅平涼為中心的涇水上遊平川地帶。《禹貢》太原也罷,《六月》太原也罷,顯然都已超逾當初《爾雅》地形名——通名而進入地區名——專名了。誠然,這類“太原”係作為地區名出現,還不是建製名。
自然環境 Natural environment
  迎澤大街、南內環、竜城大街夜景太原位於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於華北地區黃河流域中部,西、北、東三面環山,中、南部為河𠔌平原,全市整個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地處南北同蒲和石太鐵路綫的交匯處。海拔最高點為2,670米,最低點為760米,平均海拔約800米,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0′~113°09′,北緯37°27′~38°25′。區域輪廓呈蝙蝠形,東西橫距約144公裏,南北縱約107公裏。
  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嚮南橫貫太原市全境,流經境內約100公裏。市區東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呂梁山作屏障,坐落在兩大山脈間的河𠔌平原上。
  氣候環境
  太原市屬溫帶溫帶季風性氣候,鼕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溫差較大,無霜期較長,日照充足。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氣溫9.5℃,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 6.8℃;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3.5℃。全年日照時數2808小時。
  太原市地處大陸內部,距東部海岸綫較遠,其西北部為廣阔的歐亞大陸腹地。在全國氣候區劃中,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類型。氣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理環境三個因素的綜合影響。太原地區所處的北半球中緯度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環境,使之能夠接受較強的太陽輻射,光能熱量比較豐富,在農業光能利用劃分上屬於高照率範疇。同時,受西風環流的控製及較高的太陽輻射的影響,又使其氣候乾燥,降雨偏少,晝夜溫差大,表現出較強的大陸性氣候特點。鼕季受西伯利亞冷空氣的控製,夏季受東南海洋濕熱氣團影響。隨着季節的推移,兩大氣團在太原上空交互進退,此消彼長,發生着規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了鼕季幹冷漫長,夏季濕熱多雨,春季升溫急劇,秋季降溫迅速,春秋兩季短暫多風,幹濕季節分明的特點。太原地區復雜多樣的地貌形態,形成了差異明顯的氣候區域,既表現出清晰的垂直變化,又具有一定的水平差異。
  太原氣候平均數據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全年高溫 °C1.8
  5.4
  11.5
  19.8
  25.5
  28.6
  29.3
  28.0
  23.7
  17.8
  9.5
  3.1
  17.0
  低溫 °C-11.6
  -8.0
  -2.0
  4.8
  10.5
  15.1
  18.2
  16.9
  10.8
  4.0
  -2.7
  -9.2
  3.9
  降水量 mm3.2
  5.2
  13.4
  19.9
  33.3
  55.9
  102.1
  107.0
  51.6
  25.6
  10.7
  3.2
  431.2
  日照時數173.4174.0202.3229.8265.1250.9228.6223.8209.6206.9174.6162.62501.7來源:中國氣象局 國傢氣象信息中心,存取日期:2009-03-17
  自然資源
  太原礦藏堪稱豐富,主要有鐵、錳、銅、鋁、鉛、鋅等金屬礦和煤、硫磺、石膏、釩、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雲石、石美砂等非金屬礦。在礦物資源中以煤藴藏最豐,鐵礦次之,石膏居三。山西以盛産煤而有“煤海”之稱。太原處在“煤海”中部,地質上稱太原的煤藏為“太原係煤”,儲量居全省第七位,是山西煤炭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太原係煤不僅儲量豐富,而且煤種齊全,焦煤、肥煤、瘦煤、貧煤、氣煤、無煙煤應有盡有。鐵礦儲量較為豐富,分佈亦較廣,主要類型為沉積變質型、接觸交代(矽卡岩)型、沉積型,錳鐵礦儲量較少。非金屬礦中石膏礦是太原第三礦産,石膏以其質地優良馳名全國。
  太原植物區係含有種子植物、蕨類植物、苔蘚、地衣、藻類和菌類,具有植物資源豐富、植物起源古老、單種屬植物較多等特點。許多植物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泛的用途,為太原市的科學研究、經濟發展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植物資源。
  1987年普查,太原地區野生動物資源,有鳥綱16目、37科、173種。其中,國傢一級保護鳥類四種,國傢二級保護鳥類27種、中日保護候鳥80種、山西省重點保護鳥類8種;哺乳綱6目、17科、42種。其中國傢一級保護獸類一種、國傢二級保護獸類5種、山西省重點保護獸類3種;爬行綱動物3目、4科、8種;兩棲綱1目、2科、5種;魚綱2目、4科、21種;甲殼綱動物1目、2科、2種;昆蟲綱13目、70科、177種;蛛形綱2目、3科、10種。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太原位置及行政區劃圖太原市現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即:迎澤區、杏花嶺區、萬柏林區、尖草坪區、晉源區、小店區六個區,清徐縣、陽麯縣、婁煩縣三個縣,古交市一個市,和2個國傢級開發區(太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原國傢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太原工業園區、太原不銹鋼生態工業園區)。計22鎮61鄉和50個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駐新建路,全市總面積6988平方公裏。
  區(市、縣)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區(市、縣)政府駐地杏花嶺區17053.3281勝利街尖草坪區28634.7998迎賓北路萬柏林區30557.5488西礦街小店區29551.0009昌盛西街迎澤區11748.3278雲路街晉源區28718.6634晉源街道古交市154021.5377金牛西街清徐縣60934.1750清源鎮陽麯縣206214.7259黃寨鎮婁煩縣129011.5987婁煩鎮
  以下為1949年至2008年太原市常住人口變化情況
  年份人口1949年21萬人1954年55萬人1960年65萬人1970年102萬人1978年186萬人1985年201萬人1990年236萬人2000年334萬人2006年343.3萬人2008年355.3萬人
文化藝術 Culture and Arts
  從人文環境來說,太原自古處於華夏民族與草原民族交往和衝突的中心地帶。從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先後有群狄、諸戎、匈奴、鮮卑、羯、氐、羌、突厥、回紇、女真、契丹、蒙古、滿等民族在此與漢民族進行過激烈的衝突和鬥爭。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或緣於仿效,或緣於抵禦外敵,保傢立國,太原一帶“人性勁悍,習於戎馬”,如杜佑在《通典》中說的“並州近狄俗,尚武藝”,形成了尚武,強悍、俠義的民風。太原“亂世出英才”,“並州自古多英豪”。晉陽自古為兵傢必爭之地,太原人見多識廣,對於戰爭極為熟悉。歷朝歷代統治者利用這一優勢,在當地招募、組織素質精良,戰鬥力極強的軍隊。這是晉陽在歷史上占據重要戰略地位的人文因素。
  卓爾不群的氣質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自然造化賦予太原這樣一種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使得太原在文化層面上具有了極富個性、極具風采的特點。
  包容性
  由於自古地處漢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交錯地帶,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過渡地帶,因而太原必然在文化層面體現出包容的特性。
  首先表現在政治上的包容。漢族、鬍民族政權統治時,在國傢大政方針上,常常照顧對方的利益,以緩和矛盾,加速民族融合,以維護鞏固其統治。如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地(今太原地區)時,就為其定下了“啓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國方略,在生活習俗上又照顧戎狄的傳統習慣,從國傢大政方針上兼顧戎狄的利益。
  其次表現在民族上的包容。漢民族主導下的遊牧民族內遷,使太原成為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豐富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組成。東漢末年,政府在太原地區的汾陽、祁縣、忻州、文水等地大規模安置內遷的匈奴部族,共計15萬人,開中國大規模接受遊牧民族的先河,此後,遊牧民族內遷的趨勢不斷。李淵父子太原起兵時,就有鬍人成員參與。鬍人安祿山曾兼任河東節度使,駐守過太原。唐晚期,李光弼保護太原時,用的軍隊基本上都是以鬍人為主的朔方軍。到五代末期,太原地區的各民族大致已經完成的融合,漢鬍之間的界限,特別是文化上的差距漸少,生活習性趨同。今天,曾分佈在太原的部分少數民族已經不見了蹤跡,顯然已經融入了太原這塊土地,成為太原人的一個組成部分了。因此太原人身體裏流動的不僅僅是漢族的鮮血,更有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的血緣基因。
  第三,文化上的兼容並蓄。政治的包容與民族的融合,促進了文化上的兼收並蓄。在太原南郊出土的春秋趙卿墓,其中有不少青銅器物兼有中原和草原文化的特點。
  開放性
  
  不同民族間的反復衝突與交融,各種政權你來我往的攻伐徵討,促進了人員的頻繁流動,必然帶來文化上的開放性。煤博會、小輪車賽、李彥宏申紀蘭交接火炬太原早在原始社會就與周邊地區有着密切的來往。考古資料表明,太原光社文化,其影響涉及內蒙、河套及陝西東北部。夏商周時期,太原盆地的諸戎群狄一直與中原地區有貿易往來,所謂“戎狄薦居,貴貨易土,土可賈也”。春秋時期,大原盆地的漢族,就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周邊的戎狄,與戎狄通婚,進行貿易。當時晉與活動廠太原西南的狐氏之戎交好,晉公室與其首領狐突的兩女兒聯姻,一位成為晉文公重耳的母親,一位成為晉惠公夷吾的母親。漢民族這種對外開放的態勢一直沿續了下來。戰國時期,趙國與周邊進行經濟貿易往來,在晉陽製造的貨幣流通於中原各國,甚至在今內蒙古的赤峰都發現過晉陽貨幣。南北朝時期,是古代民族大衝突大融合的黃金時代。從太原近幾年的考古發現中可以看到,太原在北齊時,與周邊的交流是非常活躍的。隋唐時,太原也是東西方交流的通道,甚至同遠在萬裏之外的西域、波斯都有着相當的聯繫和交往。宋朝,太原地區是中原與契丹、遼、西夏進行互市貿易的重要樞紐。元時,太原與西方交往更頻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傢馬可波羅曾來過太原,並在其遊記中,留下大量的記載。明清時期崛起的晉商,以太原為主要基地和商埠碼頭,與外省甚至外國貿易,以山西富有的????、鐵、麥、棉、皮、木材等特産,進行長途販運,換取江南的絲綢、茶等,再轉銷西北、蒙、俄等地。清代中葉,山西商人不懼艱險,遠涉重洋,在日本的東京、大阪、橫濱、神戶以及朝鮮的新義州等地,設立了票號海外分莊,從事國際匯兌業務,開創了我國金融機構嚮海外設莊的新紀元。其開放的意識在當時領中國風氣之先。
  多樣性
  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交錯與過渡的地理因素,漢鬍融合雜處的人文環境,其在文化上必然體現出一種多樣性的特點。首先是種族的多樣性。我國古代幾次大的民族融合,太原地區都是重要的場所。從古代最早的戎狄到後來的鮮卑、匈奴、羯、羌直到契丹、女真、蒙古、滿族,都曾在晉陽大地歷史舞臺上演出一幕幕的歷史活劇,至今,太原仍然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26個少數民族分佈在太原。其次是性格上的多樣性。久受儒傢文化教育的熏陶,太原人知義、尚信、講求氣節,務實純樸。又因久居邊塞和民族衝突與融合的要衝,頻臨戰事,強化了太原人尚武的精神,使他們具有了粗獷豪放,堅韌剛烈、尚武俠義的性格。
  完備性
  太原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它表現在文化層面上所具有的完備性。
  一是歷史傳承的完備性。2500多年的悠久的建城歷史,使太原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的西周春秋時期。三傢分晉,趙以太原為都城,在此拉開戰國序幕和中國封建社會的開端,並與封建社會共進退,經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中國歷史發展進程在太原的履歷表上得到了完整的體現。它也見證了中國所有朝代的興衰更替。因此是當之無愧的歷史文化古城;
  二是社會環境上的完備性。易守難攻,可進可退的地理形勢,豐饒的物産和發達的手工業,強悍的民風,再加上幾個朝代苦心經營的堅固城池,這幾種因素匯集起來,决定了太原具有一個自成一體,小而全的社會環境。在外敵來犯時,它可以據險自守,長期不依賴外界,自給自足,獨立存在。又可以在條件具備時,主動出擊,影響中原政權。誰占據了太原,誰就擁有了逐鹿中原的基礎和資本。這種既能獨善其身,又可兼濟天下的戰略優勢,在歷史上成就了許多政治傢的宏偉抱負,或建一姓王朝,或成千古英名,推動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不斷前進。但同時,恰恰正是因為這種自成一體的完備性,常常在國傢動蕩之時,給封建割據勢力以支持,逆潮流而動,與歷史前進的趨勢相抗衡;
  三是城市角色的完備性。太原可稱得上是千面之城。它曾經是九個封建政權的都城,同是又是歷朝歷代重要的軍事重鎮。它既是古代重要的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基地,又是古代北方重要的貿易樞紐,特別是明清以後,隨着晉商的崛起,又成為一個商業和金融業的都會。中國古代城市所應有的各種角色與功能,太原都經歷過、扮演過,因此,是歷經世事滄桑的集大成者。這種完備性,自古以來不斷塑造着太原人自信進取、開拓創新、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風貌,另一方面,在天下太平、戰事不興時,也常常助長太原人萬事不求人、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處世哲學。太原所表現出的這種完備性,在全國範圍內絶無僅有,成為我國城市文明史上獨特的文化現象。
  太原文化是一種混雜了中原農耕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民風民氣民俗民性的文化,是一種頑強進取、剛健有為、多元開放、勤儉務實的文化。太原也許沒有江南那麽的儒雅風流藴藉,但更多的是錚錚鐵骨、颯颯豪氣、獵獵俠風以及金戈鐵馬和古道駝鈴。
  細分起來,太原文化主要藴涵在以下4個方面:
  一是人文精神,太原文化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現為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懸釜而炊”、“孤城自守”、“薛王出降民不降”的精神;
  二是文物古跡,太原文物的遺存,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太原這座古城昔日曾經達到怎樣的繁華、怎樣的富足和怎樣的輝煌。 三是名章文獻,李白、王維、王之渙、王翰、白居易、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於謙等,都曾來過太原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四是民風民俗,太原人民風淳樸,“有堯舜遺風”,太原人勤儉善賈,“首重商,其次讀書”,太原人敬重鬼神,鄉裏多佛殿神祠。太原人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四時節慶,相互往來乃至於民間藝術,花樣百出,講究繁多,原始純樸,回味無窮,它們共同構成了太原歷史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魅力的一部分。
  文化特産
  ★晉祠大米:産於太原晉祠鎮一帶,這種大米,顆粒長,個頭大,外形晶瑩飽滿,呈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撲鼻。吃到嘴裏,味香甜,有韌性、粘性,有咬頭。晉祠大米所以質地優良,是由於水土關係。生産這種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這種水,水溫低,含有明礬等礦物質,加之晉祠附近村莊土地肥沃,土壤呈黑色,有利於水稻生長。
  ★清徐葡萄:産於太原清徐縣境內。這裏是國內著名的葡萄産區之一,素有“葡萄之鄉”的美稱。
  清徐葡萄已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葡萄産地主要分佈在縣城西北一帶的山定。這裏生産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豔、含糖量高。唐朝詩人劉禹錫來並州曾寫有葡萄歌,贊美清徐葡萄。
  葡萄産地的土質、陽光、氣候、水源都適宜葡萄的生長。經過多年的積纍,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栽培管理技術,養植經驗。
  清徐葡萄現有五十多個品種,最著名的優質品種為白瓶兒、黑雞心、紫竜眼三種,其中白瓶兒葡萄為最好,顆粒大,每位約七、八分,直徑達三、四分。
  ★太原玉雕:太原玉雕歷史悠久,雕刻工藝精緻、細膩,所用原料石質精美,産品品種多樣,它既是太原古老文化的象徵,又是太原人民智慧的結晶。 太原玉石資源豐富。太原玉雕,就是根據天然玉石資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藝,在玉雕大師們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態俱佳的工藝美術品。
  ★太原仿古鐵器:太原仿古鐵器是太原古代冶金技術的繼承和發展。太原晉祠宋鑄鐵人名聞中外,就是太原古代冶金技術高超的最好歷史見證。近年來,太原北城區金屬工藝廠以優質生鐵作原料,陸續生産仿石鐵器。他們的産品品種繁多,用工精細,産品形象酷似原物,如“馬超竜雀”、“明九竜鼎”、“雲岡佛頭”、“晉祠鐵人”等,形象逼真,神態自如,與原物陳列一處,凡可亂真。
  太原蓮花落
  蓮花落(lào)太原惟一的地方麯種,是一種說唱兼有的麯藝藝術,流傳於城市鄉村,它那雅俗共賞、妙語珠連、膾炙人口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無數的男女老少。四十年來,它不僅以濃郁的太原方言與傳統的晉唐文化躋身於中華古老民族文化的大花園中,而且其藝術奇葩的燦爛光彩再現了黃河文化雄渾古風。無獨有偶,它的産生與發展與一位土生土長的太原傳奇人物曹強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蓮花落的說唱詞,基本上是七言四句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來合轍入韻。表演之時,先扣大竹板,間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後,開始說唱,以唱為主,間以夾白,邊唱邊說,抑揚頓挫,尾音稍長。
  時下的太原蓮花落,不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發展到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主要樂器有三弦、揚琴、二鬍、木魚等。當年的蓮花落極不註重表演,僅是邊說邊唱。這是因其早年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决定。自從解放搬上舞臺後,已經註重於身段和動作的表演,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
  特色餐飲
  太原的面食最為有名,品種多,歷史久,製作方法各異,澆頭菜碼考究。炒莜面、拉麵、刀削面、撥面、揪片、貓耳朵、搓魚兒、莜面烤佬、紅面糊糊、剔尖等,這些都特色獨具。 除面食外,風味食品首推特色早點“太原頭腦”(八珍湯),小吃如,“三倒手”硬面饃、撥魚、刀削面、豆腐腦、砍三刀、孟封餅、面麻片、清和元“頭腦”、“認一力”蒸餃、六味齋醬肉、百花稍梅、雞蛋醪糟、蕎面灌腸、羊雜割湯、過油肉、豌豆花糕、桂花元宵等,都是值得一嘗的美味。
  歷史人物
  豫讓--春秋末晉卿智伯傢臣,著名俠士,入《史記·刺客列傳》。
  狄仁傑--(630—700年),字懷英,唐代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封建政治傢。史稱“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民間譽為“唐祚之匡俊之臣”。
  王之渙--(688—742年),字季凌,並州晉陽人,後遷居絳州(今新絳)。盛唐著名詩人,尤以邊塞詩引人入勝。
  劉知遠--(895—948年),其祖先本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五代後漢王朝的建立者, 947年稱帝建立後漢,改名劉暠,廟號高祖。
  楊業--(?—986年),初名重貴,後名繼業。祖籍麟州新泰(今陝西神木北),後遷居太原,故史稱並州太原人。北漢、宋朝名將。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鹿門居士、海嶽外史、淮陽外史等。官至書畫學博士、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世居太原,後遷居襄陽,最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別、好收藏,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四大傢”。
  元好問--(1190—1257年),字裕之,自號遺山,世稱遺山先生。金太原秀容(今忻州市)人。歷代公認的“金元文冠”。
  羅貫中--(1331—1400年),名本、纔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冀寧路清源縣(今太原市清徐縣)人,中國古代著名小說傢、戲麯傢,《三國演義》、《水滸傳》(與施耐庵合作)的作者,章回小說的開山鼻祖。
  傅山--(1607—1684年),原名鼎臣,字青竹,後改名山,字青主,別號頗多,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嗇廬、僑黃、僑鬆等。先世居大同,後徙於忻州,其曾祖傅朝宣時移居太原陽麯(今太原尖草坪區嚮陽鎮)西村。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傢、醫學家、書畫傢。
  名人與太原
  老一輩革命傢:高君宇、薄一波、傅作義、彭真
  開國將領:徐嚮前
  政界名人:薄熙來(現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
  科學界:張亞勤(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靜海(中科院副院長)
  著名導演:賈樟柯、張繼鋼、牛朝陽、寧浩
  著名歌唱傢:郭蘭英、閻維文、譚晶、戴玉強
  著名歌手:郭峰、王蓉、趙迎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太化集團、雙喜輪胎、西山煤電、富士康園區太原是我國建國初期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一五”時期,太原為全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當時與北京、天津同為華北地區“工業重鎮”。20世紀末以來,隨着國傢一係列宏觀調控政策和全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政策的出臺,太原的經濟發展又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在全省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中,太原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承擔起全省産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轉化“領頭羊”的重任。近年來,以不銹鋼生産基地、新型裝備製造工業基地和鎂鋁合金加工製造基地“三大基地”為代表的優勢産業發展態勢良好。經過50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機械、化工為支柱,紡織、輕工、醫藥、電子、食品、建材、精密儀器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係,加上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集中及商業物資供應中心的優勢,國民經濟實現了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代表性的企業有世界産能第一的不銹鋼生産基地——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建設的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鎂鋁合金加工和研發基地——富士康太原科技工業園;全國最大的主焦煤生産基地——山西焦煤集團;製造曾托起“東方紅”、“神舟”七號升空的航天發射裝置和三峽水電站 1200噸橋式起重機的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環境治理
  2006年,全市開展以控製結構性污染、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調整燃料結構、遏製揚塵污染為重點的環境治理工作,實現了經濟增長、污染減排。實施戰略轉型,設定“緑色高壓綫”。
  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産。實施了19項重點污染治理工程和一批循環經濟示範項目,發展了10個清潔生産型企業和10個工業廢水零排放企業。工業污染治理總投資達到12.7億元。
  整治落後燃煤設施,調整燃料結構。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面積已達到23平方公裏。
  開展綜合整治,全方位控製揚塵污染。
  2008年,全年二級及二級以上空氣質量天氣達到302天,其中優等(一級)天氣達到51天。
  2008年主要經濟指標
  地區生産總值1468.09億元,同比增速8.1%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702.63億元全市財政總收入306.88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3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55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28.92億元
  應對金融危機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下政府决定擴大內需,太原“一攬子”新項目擴大內需保持增長太原市先行。啓動基建項目:
  一是實施外圍框架道路新建工程,在城市中心區外圍新建一批城市道路,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拉動區域經濟發展。
  二是實施中心城區道路改造提檔工程,對城市中心區道路破損嚴重、交通擁堵的主次幹道進行拓寬改造,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改善交通狀況,提升城市品位。
  三是啓動軌道交通建設前期工程,做好尖草坪-小店-榆次軌道交通綫的規劃設計、科研論證等工作。
  “大太原”經濟圈
  範圍:
  太原市域全部、晉中市的多數縣(市、區),呂梁市、忻州市及陽泉市的少數縣(市、區)。為山西省經濟最發達地區。
  空間結構:
  核心
  ——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産業。
  內圈層——發展成為核心城市的工業生産區、都市農業區和都市功能外延區。
  外圈層——作為煤焦産業的疏散地,承擔經濟圈“全國能源基地”的生産運輸職能。
  未來太原經濟圈的地區生産總值將達到945億元至975億元,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人口總數超過800萬。
  軌道交通遠景規劃
  太原市《綜合交通規劃方案》中具體劃出了四條軌道交通綫路,總長度是132公裏。 一號綫,陽麯鎮政府到汾東新區,全長37.7公裏,途經陽麯鎮政府、新城客運站、動物園、解放北路、解放南路、長治路、小店客運站、汾東新區南邊界。它貫穿主城區,支持城市“北調南擴”,引導核心區人口南遷。
  二號綫,上蘭組團到北營站,全長33.1公裏,途經上蘭組團、尖草坪區政府、和平北路、動物園、柳巷、迎澤大街、太原火車站、新建鐵路南站。這條綫覆蓋柳巷核心商業區,重點服務於太原火車站、北營站。
  三號綫,臥虎山到晉祠,全長36.1公裏,途經臥虎山、東客站、太原火車站、迎澤大街、長風商務區、新晉祠路、晉祠。這條綫是東西方向主要的跨河客運走廊,重點服務於長風商務區、晉祠風景區和三個對外大型交通樞紐。
  四號綫,西山礦務局到武宿機場,全長25.3公裏,途經西山公園、南內環西街、新建南路、學府街、建設南路、太原新建鐵路南站、武宿機場。這條綫將實現西山地區與核心區、長風商務區的連接,今後還將嚮榆次方向延伸。
  酒店
  1.萬獅京華大酒店 (五星)
  2.山西國貿大飯店 (五星)
  3.並州飯店 (三星)
  4.金港大酒店 (準五星)
  5.三晉國際飯店 (四星)
  6.山西大酒店 (四星)
  7.晉祠賓館(五星)
  8.陽光大酒店(四星)
  9.迎澤賓館(四星)
  10.花園國際大酒店(準五星)
  11.麗華大酒店(五星)
  12.竜城國際飯店(準五星)
  商場
  1.貴都世紀廣場(柳巷南路)
  2.茂業百貨(柳巷南路)
  3.華宇購物中心(開化寺街)
  4.梅園百盛(親賢街)
  5.燕莎友誼商城(長風街)
  6.銅鑼灣國際購物中心(柳巷北路)
  7.陽光王府井百貨(親賢街)
  8.解放百貨大樓(解放路中段)
  9.華宇購物廣場(漪汾街)
  10.世貿購物中心(長治路)
  11.美特好購物廣場(千峰南路56號)
  12.華宇國際精品商廈(新建北路)
  大型企業
  1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 山西省煤炭運銷集團有限公司
  3 太原鐵路局
  4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 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6 山西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
  7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8 美錦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9 晉西機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 太原煤炭氣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08年山西省企業100強,太原部分)
社會事業 Social
  迎澤大街、濱河東路、長風立交全市現有高等院校32所,在校學生262756人;中等專業學校31所,在校學生90960人;技工學校(包括技工部) 54所,在校學生31951人;普通中學247所,在校學生225768人;職業中學 22所,在校學生15457人;小學947所,在校學生316665人;幼兒園814所,在園兒童 83085人。全市現有科學研究與開發機構305個,工作人員144萬人,每年研究與開發項目(課題) 4000多項,完成科技著作近300種,發表科學(學術)論文達萬餘篇。2006年,研究與開發經費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1.05%;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4%。全市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6個,群藝文化館12個,博物館3座,國傢級綜合檔案館11個,各類公共圖書館館藏圖書4290.4萬册,館藏檔案資料556萬卷(册)。晉商銀行是首傢總部設在太原的股份製商業銀行。全市人均公共體育場館面積達到 0.91平方米。其中,小輪車訓練基地被列為國傢級基地,獲得小輪車世錦賽暨奧運會預選賽主辦權。全市現有廣播電臺3座,節目11套;電視臺4座,廣播人口覆蓋率為98.7%,電視人口覆蓋率為 99.1%;全市新聞媒體主要有《太原日報》、《太原晚報》、《山西日報》、《山西晚報》、太原廣播電臺、太原在綫、太原新聞網、竜城熱綫、太原市政府信息網等。
  《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中對太原市的總體定位是“山西省省會、承東啓西的區域中心城市、山水園林宜居城市、全國重要的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業基地、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華夏歷史文化名城”。
  太原按照“南移西進、北展東擴、提升品質、重塑形象”的總要求和“改造舊城、建設新城、開發古城”“三城”聯動的建設思路,樹立“大太原”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強省會城市的輻射力、影響力和帶動力。近年來,在交通、通信、市政和生態環境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已形成航空、鐵路、公路的立體交通網絡。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是國內碧水藍天新太原幹綫和首都國際機場的備用機場,可起降世界最大的空中客車A380大型客機,已開通國際國內50多條航綫。太原站是南、北同蒲綫,石太綫,京原綫等六條鐵路幹綫的中樞,有高速鐵路通往石傢莊、北京、瀋陽、鄭州等地,有華北最大的貨運樞紐太原北站和山西最大的貨物集散地太原東站。公路以太原為中心輻射全省,太原到舊關的高速公路直通北京,大同至運城高速公路縱貫山西全境,東山過境高速公路穿越晉中平原,南部過境高速公路橫跨太原盆地。太原城市道路總長度1800千米,太原公交控股(集團)公司公交車輛達2149輛,營運綫路125條,運營綫路網長度達1915.55千米,日均行駛里程28.1萬公裏,日均客運量91.43萬人次。市區擁有出租汽車8292臺,出租汽車企業22傢,日客運量37.3萬人次,年客運總量1.5億人次。城市公共供水、供氣、供熱、供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服務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全市共有公園41個,公園面積1659公頃。建成區緑化覆蓋面積7342公頃,園林緑地面積6343公頃,公共緑地面積2270公頃。建城區緑化覆蓋率37.3%,緑地率32.2%,人均公共緑地8.38平方米。全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由2000年的45天增加到2008年的302天。太原汾河公園、城西水係分別榮獲“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奬”、“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奬”。
  大學
  本科
  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太原師範學院、太原工業學院、山西中醫學院
  獨立學院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專科
  太原大學、太原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山西職工醫學院、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山西生物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山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山西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山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山西工商職業學院、山西經貿職業學院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太原旅遊職業學院、山西興華職業學院、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山西體育職業學院、山西戲劇職業學院、山西旅遊職業學院、山西老區職業技術學院、山西華澳商貿職業學院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山西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山西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中學
  山西省重點中學
  成成中學、進山中學、太原五中、省實驗中學、十二中、 市實驗中學(原太鐵一中)、十五中、十八中、外國語學校、山西大學附屬中學、 四十八中、太原師範學院附中、太原育英中學、太鋼一中
  山西省二級重點中學
  太原三十中、第二實驗中學、第三實驗中學、十九中、 二十中、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學校、二十七中、西山高中、化二建中學、古交一中、 清徐中學、徐溝中學、小店一中
風景名勝 Scenic
  太原旅遊資源豐富,悠久的歷史給太原留下了衆多的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有晉祠、天竜山石窟、永祚寺、純陽宮、崇善寺、竇大夫祠等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名山、石窟、寺院、廟宇、湖泊、森林、溫泉、溶洞、峽𠔌、河流、古建築、古遺址、名人故居、歷史文化紀念地、博物館等旅遊資源的豐富以及高品質的文物的集中,在國內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晉祠聖母殿內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態各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天竜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經、純陽宮關羽立馬銅像,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均占有輝煌的一頁。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寫的“貞觀寶翰”《晉祠銘並序》碑文,是現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書碑。太山、天竜山、竜山、蒙山等名山見證了太原城2500多年的滄桑歲月。
  太原市積澱了豐富的文化遺産,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建於明代的永祚寺,雙塔寺、中華傅山園、晉祠園林“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竜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傢傳為世界之最。
  ★晉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裏懸甕山下晉水發源處。始建於北魏,為紀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叔虞封唐,子燮因晉水更國號,後人因以命祠名。晉水主要源頭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溫17度,清澈見底。祠內貞觀寶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禦碑《晉祠之銘並序》。祠內還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於聖母殿左側,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至今生機勃勃、鬱鬱蒼蒼,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絶”。
  ★天竜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裏天竜山腰。四周山巒起伏,山頭竜王石洞泉水蕩漾。石窟分佈在天竜山東西兩峰,東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自東魏至唐,歷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最多,達15窟。石雕體態生動,刀法洗煉,具有豐富的質感。宋代改名聖壽寺,寺宇已毀。寺前蟠竜古鬆蒼翠蔽日。
  ★永祚寺雙塔(雙塔寺)
  在太原市東南郊郝莊村南。本名“永祚寺”。衹因其寺內那兩座”巍峨壯觀,聳入雲端的古塔,引人矚目,纔被世人習呼為雙塔寺。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現存寺內主要建築,全為磚構。八角十三級,高54.7米。塔內有階梯踏道,可登頂層,憑窗遠眺,太原風光歷歷在目。人們出入太原,雙塔首先映入眼簾,成為太原的標志。寺內牡丹遍地,傳為明代所植。
  ★竜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裏的竜山山巔。滿山林密葉茂。石窟開鑿於元初,道人宋德芳於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營造竜山石窟及昊天觀。現廟宇殘壞,石窟尚存,共8龕。各龕雕像數額不等,共40餘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樸實,衣着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
  ★純陽宮
  在太原市五一廣場西北隅。又稱呂祖廟。創建年代無考。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晉藩王朱新揚對宮內重新規劃,規模空前。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增築後院巍閣3層,景觀宜人。該院整個建築佈局,類似八卦形式,為國內少見。
  ★竇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裏上蘭村、汾河峽𠔌左側。祠內古柏蒼翠。晉國大夫竇犨封地太原,曾開渠興利,後人在此立祠祀奉。歷代都留有碑記。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還保留宋金時期風格。其中獻亭甚大,後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結構簡練而嚴謹,為金元建築中所罕見。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涌出,水溫較低,人稱“寒泉”。“烈石寒泉”為太原名勝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裏崛圍山之巔。山勢陡峻,鬆柏遍野。為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頂小峪之中,極富古剎風趣。寺始建於唐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剋用、李存勖(後唐莊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況空前。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重建,後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巔磚塔,仍是宋代原構。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傢傅山讀書處。
  ★童子寺燃燈塔
  位於竜山之上,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金天輔元年毀於戰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傳有兩名童子在此山中隱修時,見山石氣勢不凡,遂在這裏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來。
  ★晉陽湖
  位於太原市晉源區西南董茹村一帶。晉陽湖由汾河西幹渠引入,水質良好,湖水面積48平方千米,水深平均4米,最深處8米,夏季最高水溫達33℃,鼕季為5℃~15℃,常年不結冰,是華北最大的人工湖,素稱“中國北湖”。
  ★崛(山圍)山:崛(山圍)山位於太原西北24千米處,這裏鬆柏圍裹,郁郁葱葱。春天,山花爭豔;深秋,遍山紅葉。“崛(山圍)紅葉”是太原八景之一。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位於太原市西南約20千米處,係北齊高洋帝於天保二年(551年)開鑿的高達63米的摩崖石刻大佛,也稱西山大佛。它腳下埋着的寺院,曾是佛教淨土宗早期道場。
  ★崇善寺
  原名白馬寺,位於太原市上馬街中部南側,是一處隋末唐初創建的佛教寺廟,歷史上稱之為“三晉名剎”。寺內的大悲殿,是一處標準的明代建築,內塑有千手千眼11面觀音、千鉢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塑像高達8.5米,風格、造型都很別緻,而且色彩絢麗,衣紋綫條流暢。這三尊塑像,是不可多得的明代藝術品。
  ★北朝壁畫
  北齊婁睿墓,在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西南1千米處。 20世紀80年代初,婁睿墓壁畫的出土,曾在我國考古學界引起過一陣轟動。在墓道、甬道的兩壁和墓室的壁面上均繪有壁畫,出土時大部分保存完好,現存壁畫71幅,面積20055平方米。整個壁畫組成了一幅人間生活場景與神怪傳說合為一體的壯闊畫面。
  ★晉陽古城遺址
  晉陽古城遺址位於今太原市晉源區古城營一帶。遺址面積大約20平方千米,分西城、東城、中城、太原府、晉陽宮城、大明宮城、倉城、羅城等。晉陽古城建成於春秋末年(公元前476年),毀於宋初(979年),歷時1500餘年,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其遺址被列入中國十大遺址保護範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正在開發保護中。
  ★汾河景區
  汾河公園是太原城市建設的民心工程,建成於2000年10月。景區長6000米,寬500米,蓄水260萬立方米,緑地130萬平方米,各種燈飾達7000餘盞。園內波光粼粼,花團錦簇,芳草如茵,風景秀麗,是太原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綫。
  “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並州。蕭鼓沸天,弓刀似水,連營十萬貔貅。金騎走長楸,少年人一一,錦帶吳鈎。路入榆關,雁飛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風流,有儒將醉吟,才子狂遊。鬆偃舊亭,城高故國,空餘舞榭歌樓。方面倚賢侯,便恐為霖雨,歸去難留。好嚮西溪,恣攜弦管宴蘭舟。”歷代詠並詩中,成就最高的無疑是宋代詞人瀋唐的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貺書》,大詞人除了描繪太原的風光形勝、懷念昔日的儒將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從大歷史的高度,準確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畫,名都自古並州。
  太原旅遊“一卡通”
  持太原旅遊“一卡通”可免17景點門票。(門票總計金額495元,“一卡通”售價每卡50元)
  這些景區(點)分別是:晉祠博物館、天竜山景區、雙塔寺景區、中國煤炭博物館、蒙山景區、竇大夫祠、多福寺、淨因寺、竜山景區、太山景區、省民俗博物館、省藝術博物館、太原動物園、傅山碑林公園、蓮花臺土雕群、市森林公園百鳥園及青年宮演藝中心《唱享山西》。
  全市中國郵政各網點設售卡點,辦卡規程為:購卡人填表登記——支付票款——製卡——發售。本市居民持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辦理,在並大中專(技校)學生和長期在並外地人員憑學生證或工作證、暫住證(簽發半年以上)以及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辦理。
友好城市 Sister Cities
  國內省份國內省份海外國傢海外國傢徐州江蘇廈門福建紐卡斯爾英國杜阿拉喀麥隆南通江蘇呼和浩特內蒙古姬路日本祖魯蘭南非無錫江蘇廣州廣東薩拉托夫俄羅斯納什維爾美國成都四川大連遼寧瑟剋特夫卡爾俄羅斯琦玉縣日本錦州遼寧海口海南朗塞斯頓澳大利亞辛格頓澳大利亞安陽河南開姆尼茨市剋德國
其他(城市和地區) Other (cities and regions)
  1.越南太原省。(Thái Nguyên)轄2市、7縣、13鎮。位於越南北方的東北部,面積3542平方公裏,人口109.54萬人。(2004年數據)全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有越南“鋼都”之稱。
  2.越南太原市。(thành phố Thái Nguyên)是太原省的首府。鋼鐵生産基地。在求江右岸,南距河內76公裏。人口13.8萬。
  3.太原車站,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屯區的一個鐵路車站。
  4.太原街,多處地方有太原街。較為有名的有香港太原街(香港灣仔區內居民購買食品雜貨之地)、瀋陽太原街(瀋陽市中心地帶的繁華商業區)、臺北太原街。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太原
  Taiyuan
    太 原
  幽
  太原一景劉社愛攝
  原府,天寶初年加號北京。五代後唐時先後
  稱西京、北京,後周時為北漢都城。宋太平
  興國四年(979)晉1淚城被毀,後並州移治
  今太原市城區。宋為河東路治。元、明、清、
  民國皆為陽麯縣。明、清太原府治此,為山
  西省會。民國元年廢府留縣,1927年設太
  原市沿用至今。因曾是並州首府,故簡
  稱“井”。
  太原地處太原盆地北端,東、北、西三
  面環山,東為太行山支脈係舟山,西為呂梁
  山的東翼雲中山的餘脈,嚮北合攏環抱。中
  部和南部為開闊的河芥平原。汾河自北而
  南縱貫全市,汾河水庫位居市區西北的婁
  煩縣境內。河𠔌平原北高南低,海拔800
  米。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年平均氣溫10℃,1月平均氣
  溫一6.4℃,7月平均氣溫23℃。
  年平均降水量464毫米,多集
  中於7、8月。
  太原礦産資源豐富,尤以
  煤、鐵和石膏的儲量最多。素
  有“煤海”之稱。是一個以煤
  炭、冶金、機械、電力、化工
  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城市。工業
  總産值約占全省的1/3。主要
  農作物為小麥、水稻、高粱、
  玉米、𠔌子、油料、甜菜、蔬
  菜等。太原是華北的交通樞紐
  之一,以太原為中心的鐵路、
  公路輻射全省。石傢莊一太
  原、大同一風陵渡、太原一焦
  作、太原一嵐縣4條鐵路綫交
  會境內;公路可直通北京、石
  傢莊、洛陽、西安、鄭州、神
  木等地,太原一舊關高速公路
  1993年6月開工修建,1996年
  全綫通車。民用航綫24條,通
  北京、上海、天津、廣州、西
  安、成都、重慶、蘭州、西寧、
  延安、長治等地。
  太原戰略地位重要。北齊高歡、大唐
  李淵、後唐李存劫、後晉石敬塘、後漢劉知
  遠等開國君主,都是以太原為基地,問鼎天
  下而稱帝。晉永嘉六年(312)七月,匈奴
  王劉耀派劉粟等攻打晉陽,晉陽一度陷落,
  並州刺史劉輥聯合鮮卑族反攻劉粟,梁軍
  兵敗,晉陽收復。北宋宣和七年(1125)金
  兵分東西兩路南犯,西路從大同直指太原
  駐守太原的河北、河東宣撫使童貫聞風逃
  竄,太原人民在知府張孝純、副總管王享的
  率領一卜,與金兵浴血奮戰250天,最後因兵
  盡糧絶太原失陷。公元1644年,李自成親
  率20萬大軍從禹門渡過黃河,進人山西,
  攻破太原。1948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
  華北軍區部隊和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
  發起太原戰役;H月為避免北平、天津方
  面之敵逃跑,遂緩攻太原。平津.綫役結束
  後,於1949年4月20日對太原發起總攻,
  全殲守敵13.5萬餘人,結束了閻錫山在山
  西長達38年的統治,使山西全境解
英文解釋
  1. n.:  Taiyuan City,  Taiyuan-- capital of Shanxi Province
法文解釋
  1. lat.  Thái Nguyên
近義詞
太原
太原
太原社區
太原
太原
太原
相關詞
山西歷史地名春秋和戰國中國地理郊區大學
高等教育理工211工程省會旅遊文化名勝古跡景點
資源煤炭鬧市商業街教育學校中學城區
更多結果...
包含詞
太原省太原街太原市太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