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卓資縣位於烏蘭察布盟中西部,總面積3119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1091平方公裏,丘陵1667平方公裏,兩種地貌占總面積的88.4%。年降水量544.5毫米,年平均氣溫2.9℃,無霜期一般年份為110~120天。生長期平均110天。2002年卓資縣轄5個鎮9個鄉,102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7萬人。京包鐵路、110國道新舊綫和正在修建的呼-集-老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科-左、集-涼公路縱橫南北。
【概況】
卓資縣位於烏蘭察布盟中西部,總面積3119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1091平方公裏,丘陵1667平方公裏,兩種地貌占總面積的88.4%。年降水量544.5毫米,年平均氣溫2.9℃,無霜期一般年份為110~120天。生長期平均110天。2002年卓資縣轄5個鎮9個鄉,102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7萬人。京包鐵路、110國道新舊綫和正在修建的呼-集-老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科-左、集-涼公路縱橫南北。
2002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完成9.5億元,同比增長30.8%,財政收入達5248萬元。全縣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農牧業】
農業圍繞“125"工程,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綫,重點抓"四畝田"建設。全縣75萬畝耕地中,馬鈴薯種植面積達40.7萬畝,覆膜玉米種植面積23萬畝,蔬菜、豆類、藥材及其它作物種植面積11萬畝,結構調整面積占總播面積的95%。工程田總産占糧食總産量的96%。全縣糧食總産量達到2.48億斤。畜牧業圍繞"三養"工程,重點抓了以肉羊、奶牛、生豬為主的畜種結構調整,使畜牧業的比重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寒羊養殖通過"繁、育、調"三路並舉,狠抓量的積纍,全縣寒羊飼養量達15.6萬衹。同時,依托草野牧原公司,組建胚胎移植中心,引進優質肉羊、肉牛新品係,以寒羊和當地牛為母本,實行改良擴繁,建設優質肉羊、肉牛基地。新建奶站13處,新增奶牛1300頭,兩項統計數字分別是上年的6.5倍和2倍,能繁奶牛總頭數達1800頭。生豬的飼養量突破14.68萬口。6月末,傢畜存欄達58.2萬頭(),農民來自養殖業的收入占總收入的2/3以上。
【林業水利】
圍繞生態建設,全面推進退耕還林(草)等重點工程的實施,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個體承包、建管並重"的原則,以"兩綫一帶"為主戰場,紮實推進退耕還林(草)、天然林保護、林業科技支撐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全縣共完成治理面積28萬畝,其中退耕還林(草)工程10.5萬畝。同時進一步加強以水利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全力興水治旱。全縣新修明水工程5處,新打機電井41眼,新打筒井216眼,維修配套機電井68眼,新增灌溉面積1.9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81萬畝,新增水保治理面積13.97萬畝。農牧業基礎設施力度進一步加大,旱作農田基本建設完成6.5萬畝。
【工業】
利用交通便利、地緣優勢、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大力營造投資環境,按照培育六大支柱産業(高耗能、電石、建材、風電、稀土、農畜産品加工業),建設工業強縣的既定戰略目標,堅持橫聯引進與自我崛起相結合,走上了一條依托存量引增值,藉助外力求發展的路子。
發揮聚合效應,重點加強兩大工業園區建設。修通園區與110國道連接的環城路,新建22萬千伏變電站。園區開通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安裝有綫電視,實現"三通一平"。通過大引大聯,有效盤活縣內企業的存量資産,使全縣3000萬元的存量資産純增1.8億元,達到2.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5200萬元,增速達73.7%。來自引資企業的稅收達2006萬元,比1998年增長了10倍多,全縣1/3的財政收入來自外籍企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全縣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1.82億元,實際入庫稅金1662萬元,同比增長6.5%。
【交通】
縣境內京包鐵路穿越7個鄉鎮,88公裏長,110國道經過8個鄉鎮,84公裏長。此外,還有科左、集涼、呼大等主要公路幹綫。公路總長912.13公裏,旅客周轉量657.23萬人公裏,貨物周轉量2051.4萬噸公裏。
【通訊】
郵政局下設2個郵電支局、3處郵政所、3處郵政代辦所、5處郵政委托點。郵政收入完成276.74萬元。通信業務收入完成672.25萬元,完成年計劃的99.40%。全年固定電話完成1272部,完成年計劃的75%;來電顯示完成3618部,完成年計劃的100.06%;發展數據用戶405戶,發展isdn用戶40戶,完成年計劃的100.75%;網絡接通率達96%;綜合來話接通率達72%;電路開通及時率達到100%。烏盟移動通訊分公司卓資縣營業部開辦模擬移動業務gsm數字移動電話。建立基站16個,直放站4個,每個基站覆蓋半徑10~20公裏,網絡覆蓋境內110國道全綫。發展用戶7900戶。
【城鎮建設】
重點以卓資山鎮新區拓展和舊區改造為中心,狠抓卓資山鎮的擴容提質,改造三條舊街道(人民北路、大慶北街、舊區東西街),新建科左公路繞城綫,新建森林公園、勞動廣場和九麯廣場,建設開元小區和隆恆商場、農貿市場。開發改造的總長度達3930米,總面積達18萬平方米,七大功能小區已發揮功能。環城路於10月份正式通車。投資3000萬元資金全面配套完成大慶街、舊區東西街等主幹道供電、排污、供熱、給水等七大管綫地下鋪設工程。舊區改造中,共拆遷面積9.2萬平方米,拆遷開發長度3252米,開發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2002年投資1.09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631萬元。
【招商引資市場流通】
通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優化投資環境,招商引資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縣引進合作項目8項,實際引資1.33億元。
以市場流通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産業迅速發展,全縣農畜産品年銷售額達3.9億元,圖書文化市場的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醫藥市場的年銷售額達2.5億元。全縣個體私營經濟達9300戶,從業人員4.3萬人。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0萬人次,旅遊業收入325萬元。第三産業增加值完成3億元,同比增長15.4%。
【教育科技】
全年共培訓農民、幹部以及科技人員62000人次,培訓各級領導384人次,普及性培訓50436人次,掌握1~2項實用技術培訓11180人次。進一步優化了教育資源配置,切實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建立扶睏助學長效機製,通過努力,提前一年順利通過自治區的檢查驗收,被命名為"兩基"達標合格縣。為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和質量,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繼續調整學校佈局。調整後,全縣共有縣鎮小學5所,寄縮製小學19所,行政村小學74所,教學點35個,初中10所。旗下營中學是自治區1978年首批確定的34所重點中學中唯一的一所地區中學。
【文化體育】
文化事業在改革中不斷繁榮,現有文聯及所屬專業協會9個,歌劇團和鄉鎮文藝表演隊5個。鞏固加強鄉鎮文化網絡建設,民間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完成10個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電影工作繼續本着面嚮農村、服務農民的原則,全年共送電影下鄉5483場,放映科教片2836場,配合有關部門發放材料1.2萬份。積極開展群衆性體育活動,舉行全縣中小學乒乓球比賽,組隊參加全區運動會。
【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工作重點抓了基層基礎工作和各項措施的落實。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2.5‰,計劃生育率達97.79%,綜合節育率達93.82%。
【人民生活】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全縣城鎮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829元,同比增長453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53元,同比增加172元。
【社會保障】
就業部門多渠道開闢就業門路,年內城鎮失業率控製在2.7%。社會保障機製進一步完善,納入社保管理人員達6154人,其中離退休人員1655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5120人,共發放社保資金730萬元,低保資金167萬元。醫療保障逐步完善,共徵繳醫療保險基金195萬元,參保人數達到6095人。 |
|
郵編:012300 代碼:150921 區號:0474
拼音:Zhuó Zī Xiàn,Zhuozi Xian
卓資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總面積3119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2006年)。全縣轄5個鎮、2個鄉:卓資山鎮、旗下營鎮、十八臺鎮、巴音錫勒鎮、梨花鎮、大榆樹鄉、紅召鄉。縣人民政府駐卓資山鎮。
歷史沿革
因卓資山得名,原名桌子山,因山頂平如桌面,故名。
1945年12月28日,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綏蒙政府决定在此建置,由涼城、豐鎮、陶林、集寧縣部分區域析置。因解放卓資山的戰鬥為賀竜元帥親自指揮,而命名為竜勝縣。1952年5月1日,改稱卓資縣。
?年,卓資縣轄2個鎮、18個鄉:卓資山鎮、旗下營鎮、十八臺鄉、八蘇木鄉、三道營鄉、大榆樹鄉、馬蓋圖鄉、六蘇木鄉、東河子鄉、白銀廠漢鄉、印堂子鄉、後房子鄉、羊圈灣鄉、紅召鄉、哈達圖鄉、保安鄉、復興鄉、梅力蓋圖鄉、碌碡坪鄉、福生莊鄉。!
2000年,卓資縣轄2個鎮、1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72867人,其中: 卓資山鎮 26607 旗下營鎮 15415 哈達圖鄉 9651 八蘇木鄉 8525 十八臺鄉 12454 梅力蓋圖鄉 6037 馬蓋圖鄉 7226 印堂子鄉 12904 大榆樹鄉 3609 後房子鄉 12114 六蘇木鄉 9728 白銀廠漢鄉 9604 福生莊鄉 7458 三道營鄉 95弼 復興鄉 11523 碌碡坪鄉 3648 東河子鄉 3319 紅召鄉 3486
某年卓資縣行政區劃一覽:全縣轄5個鎮、9個鄉:卓資山鎮、旗下營鎮、十八臺鎮、巴音錫勒鎮、梨花鎮、八蘇木鄉、梅力蓋圖鄉、印堂子鄉、大榆樹鄉、後房子鄉、六蘇木鄉、福生莊鄉、復興鄉、紅召鄉。 |
|
卓資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的烏蘭察布市境內,縣政府所在地卓資山鎮西至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73公裏,東距烏蘭察布市集寧區52公裏,距首都北京430公裏。全縣周邊與呼和浩特市及其它8個旗縣市相毗鄰。京包鐵路和110國道新舊綫以及京呼高速公路東西穿越境內九個鄉鎮,科(科布爾)左(左雲)、集(集寧)涼(涼城)公路縱貫南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
縣人民政府駐卓資山鎮,郵編:012300。代碼:150921。區號:0474。拼音:Zhuozi Xian。 |
|
全縣轄卓資山鎮、旗下營鎮、巴音錫勒鎮、梨花鎮、十八臺鎮五個鎮和八蘇木鄉、梅力蓋圖鄉、印堂子鄉、六蘇木鄉、福生莊鄉、後房子鄉、大榆樹鄉、復興鄉、紅召鄉共九個鄉,全縣有110個村民委員會,947個村民小組,五個鎮設有1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3年,全縣總人口227754人,少數民族人口不足五千人(其中蒙古族2002人,滿族1212人,回族899人,其他少數民族39人)。 |
|
卓資縣歷史悠久,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唐堯舊冀州,虞舜時屬並州。西周時屬於並州代國,東周時為林鬍、樓煩地。戰國時期屬於趙國雲中郡。秦初分屬雁門、雲中郡。後為匈奴地。西漢到東漢屬定襄、雁門郡,東漢末年到三國歸鮮卑。兩晉南北朝初為鮮卑、柔然、突厥遊牧民族爭地,後為北魏王朝地。隋朝屬定襄郡,唐屬單於大都護府,後屬契丹應天軍。遼金分屬集寧路集寧縣和西京路豐州。元朝分屬中書省集寧路集寧縣、中書省大同路豐州。明初屬官山衛,後為蒙古察罕右翼諸部。光緒十年(1884年)屬山西省歸綏道豐鎮廳、寧遠廳。民國初年仍延用清製、將廳改縣。……1945年10月,賀竜率領晉察翼部隊第一次解放卓資山,12月由涼城、豐鎮、集寧、陶林四縣析置為竜勝縣。1948年9月第二次解放,恢復竜勝縣建製,隸屬綏遠省集寧專署,旗縣並存,蒙漢分設。1952年5月經政務院批準改稱卓資縣至今,隸屬烏蘭察布市。 |
|
全縣總轄地面積3119平方公裏,東西長92.6公裏,南北寬67.7公裏,境內多丘陵山地,少平川,俗稱為“七山一水二分田”。全縣平均海拔1750米,縣境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全縣最高點旗下營鎮柳背渠頂,海拔2206米,最低點旗下營鎮與呼和浩特接壤的大黑河河岸,海拔1235米,境內山丘屬陰山山脈的東延部分,大青山、灰騰梁、財神梁、鐵炮山(斧刃山)四個山係數十座山峰構成塞外卓資的主體地貌。境內河流多為季節性河流,雨季山洪暴發,天旱河床幹涸。大黑河、白銀河、牛角川河為卓資三大水係,大黑河是境內最大的一條河流,流經境內87公裏。灰騰梁上有湖泊(俗稱旱海子)近百,大者過頃,小者近百,史稱九十九泉,共222.3公頃。 |
|
卓資縣屬中溫帶幹旱氣候區,大陸性氣候明顯,季風影響顯著。鼕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涼,春秋季氣候多變,溫差大,日照充足。無霜期為124天,年降水量394.7mm(1971--2000年氣象資料纍计數字)。 |
|
卓資縣境內自然資源豐富,野生動物主要出沒在上高臺林場、保安林場和淖爾梁、灰騰梁草原。獸類有狍子、孤狸、狼、獾子、青羊、黃羊、鹿、豹子、鬆鼠、野兔等。飛禽有百靈、貓頭鷹、雕、半翅、石雞、沙雞、雉、鴻雁等。野生植物有雲杉、側柏、小葉榆、白樺、旱楊、河柳、山板榆、蒙古櫟、山槐、鬍榛子和黃芪、甘草、大黃、防風、蓋母草、枸杞、蘑菇、蕨菜等數十種。
縣境內已探明的礦産資源有20多種,金屬礦有鐵、錳、銅、鋁、鋅、鎢、金等7種,非金屬礦有油頁岩、石棉、雲母、石墨、水晶石、螢石、沸石、大理石、浮石、膨潤土等14種,黃金、大理石、雲母、石灰石、鐵礦石等頗具開採價值。 |
|
卓資縣在歷史上是塞外牧區,清末民初漢民的不斷遷入墾荒種田,使遊牧區逐步過渡為旱作農業區,現有耕地面積63萬畝,其中水澆地9.5萬畝。農作物主要以莜麥、玉米、馬鈴薯、豆類、雜糧為主,是自治區莜麥、馬鈴薯的主産區之一。近年來,為適應市場需求,種植業結構逐年調整,小麥、莜麥種植面積逐年縮小,馬鈴薯、玉米、鬍麻、豆類、蔬菜、瓜果、藥材種植面積增大,並成區域化、産業化發展態勢。
隨着生態建設、退耕還林、沙源治理的逐年實施,畜牧業生産模式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捨飼圈養、為養而種已成為農牧業生産的潮流。奶牛、肉羊、生豬、獺兔養殖成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林業 全縣天然林資源主要分佈在境內蠻漢山脈的保安林場和大青山脈的上高臺林場。2003年全年森林總面積361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11.7%。主要樹種有白樺、山楊、山榆、蒙古櫟(柞樹)、山杏、山櫻桃、鬍榛子、沙棘等。卓資縣林業的發展,圍繞“三北”防護林經歷了三個建設階段:1975年至1985年一期工程造林34933.3公頃;1986年至1995年二期工程纍计造林9000公頃;1995年至2000年三期工程先後啓動了生態環境建設,沙源治理,退耕還林(草)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到2001年全縣人工林面積24533公頃。2005年總規製治理面積11300畝的九麯山生態公園建設掀起高潮,同時為縣直機關幹部職工植樹造林制度化提供了基地。 |
|
1949年全縣有個體作坊匠鋪270多戶,1956年經改造組建為手工業合作社(組)30個。1963年國有工業廠礦發展到5傢,産值430萬元。1985年發展到26傢,同時建立起多種形式的聯合企業8傢,對外引進項目13個。1985年後,原屬國有、集體企業經過拍賣、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轉製為私營企業和股份製企業。在改革國有企業經營機製的同時,卓資縣委、政府充分利用縣域和資源優勢,以培育具有卓資特色的緑色食品産業、肉食品産業、建材工業、高耗能工業和旅遊業為重點,加大橫聯引進力度,積極改善投資環境,一大批外來獨資、合資企業紛紛在卓資落戶。1995—2001年底,全縣共引進合作項目34項,協議引次6.18億元。2001年全縣城鄉個體工業戶1402戶,從業人員6046人。工業總産值41475萬元,銷售收入37842萬元。工業企業主要有采礦、皮毛皮革、肉類、糧食、油料、木器、農林副特色品加工業,建材業、稀土冶煉、毛紡、燃料、化工、造紙、食品、酒業、印刷等項目,近1700戶。2001年全縣鄉鎮企業(包括商飲業、建築業等)由1984年的1029傢發展到7638傢,從業人員由1984年的8914人增加到4.2萬人,實現總産值25.3億元,其中工業産值6.94億元,營業收入23.1億元。2004年3月,中國華電集團總投資33億元的4×200MW發電項目(華電卓資電廠)開工建設,標志着卓資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的跨越,卓資已形成電力、建材、重化工、農畜産品加工四大支柱産業,以華電代表的電力,以輕體墻體材料、水泥生産為主的建材,以清真肉食品、馬鈴薯加工的竜的公司為代表的農畜産品加工和一批重化工工程正方興未艾,以商貿流通業、餐飲娛樂業、運輸物流業、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産業欣欣嚮榮。 |
|
輝騰梁輝騰席勒草原衆多旱海子古稱九十九泉,這裏的戰國時代趙長城遺址,明朝洪武所置官山衛舊址尚存。為公元1231年5月蒙古大汗窩闊臺會聚諸將滅亡金朝的發兵地(據《中國通史》),茫茫草原上星羅棋布的旱海子與藍天、白雲、蒙古包構成的迷人的草原風光令遊人樂而忘返,是盛夏遊人云集避暑的好地方。
在旗下營鎮五塔亥至紅召鄉廠漢腦包之間長約15公裏的紅召九竜灣。山勢峻偉,石奇泉清,草木蔥茂,在雲天碧水裝點下恍如江南山水,為塞外旱見景緻,九竜灣與紅召淖梁草原,神蔥腦,雷山水庫區、紅召寶化寺遺址、敖包山構成獨特的紅召九竜灣生態風景區。
大榆樹以三株數百年之齡的古榆樹加之帝王(康熙)倚樹歇馬的傳說令世人見景而發思古之悠情,四人合圍的樹幹枝繁葉茂,樹冠如雲。大榆樹明星溝植被茂盛,風景宜人,是一處很有開發價值的山村風情旅遊區。
卓鎮西10公裏處110國道與大黑河環繞的臥佛山偉岸峻秀,視野開闊,堪稱一大景觀。
有近百年生産歷史的卓資山熏雞以色、香、味和獨特的製作工藝而聞名國內並被載入《辭海》,曾在1956年全國熟製品展銷會上,與山東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同譽為馳名全國的“三大名雞”,是宴請賓客、饋贈親朋、旅行佐餐的上乘食品。 |
|
- n.: Zhuozi County
|
|
卓資 |
|
????業公司 | ????業 | 國企 | ????務管理局 | 教育 | 學校 | 職高 | 卓資職中 | |
|
|
卓資縣賓館 | 卓資縣防疫站 | 卓資縣皮革廠 | 卓資縣職業中學 | 卓資縣人民醫院 | 卓資縣????務管理局 | 卓資縣衛生防疫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