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 : 中國 >內蒙古 > 
目錄
·旅遊 Travel·概 況 Overview·史 History
·地理 Geography·旅 遊 Travel·購 物 Shopping
·交通方面 Transport·教育發展方面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民俗 Folk custom·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旅遊 Travel
  呼倫貝爾旅遊投訴電話:呼倫貝爾市旅遊投訴電話:0470-8238664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呼倫貝爾最佳旅遊時間:5月中旬至9月中旬
  呼倫貝爾民俗節慶活動:中國金色呼倫貝爾國際攝影節
  達斡爾魯日給樂節
  國際山水風光旅遊節
  甘珠爾廟開光節
  新發朝鮮民族鄉“老人節”及朝鮮族運動會
  呼倫貝爾市土地廣袤,土壤肥沃,草原遼闊,森林茂密,礦産豐富,水資源居全區之冠,野生動植物資源在內蒙古自治區也是首屈一指的。
  呼倫貝爾城市地圖:呼倫貝爾特別提醒:特産:乳製品民族工藝品野生果品野生動物林海之舟——馴鹿
  1、呼倫貝爾鼕季氣溫較低,要註意保暖。厚衣、皮帽、圍巾、手套、太陽鏡、凍瘡膏是必備品,還要穿保暖性能好、磨擦力大的雪地鞋,以對付積雪。
  2、室外拍照,相機應裝在皮套內,然後揣在胸前的內兜,以防因寒冷失靈。建議攜帶相機皮套,放相機入皮套,入室兩小時後再打開,這樣便不會泛水珠。
  3、遊玩草原,不要離參照物(如公路、蒙古包等)過遠,以免迷失方向。為此,帶上小羅盤儀備用,十分必要。
  4、呼倫貝爾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所以夏季旅遊不能衹穿短袖衫、短褲或裙裝,應適當帶長袖衣服,隨時加減。
  5、夏季7月份以後草原上蚊子較多,應適當帶些風油精(當地有售),最好穿旅遊鞋而不穿涼鞋,以免蚊蟲叮咬。
  6、如帶上摺叠傘,也是明智之舉,晴天可遮陽,免受曝曬之苦;也可應付說來就來的雨。
  呼倫貝爾美食:來呼盟旅遊,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受其聞名遐爾的草原美食的誘惑。提到草原美食,您一定會想到烤羊腿、手把肉、奶酪、涮羊肉。呼倫貝爾交通: 呼盟交通便捷,發展迅速,境內形成了鐵路、公路、航空等多通道的立體交通網。
  從高山走嚮平原。沿濱洲鐵路入蒙,直搗“草原明珠”海拉爾。
  可從北京乘坐“草原列車”,沿赤峰、通遼、齊齊哈爾,途經多個內蒙草原區,紮蘭屯,直抵海拉爾市。
  *盟內交通
  呼倫貝爾盟境內有鐵路:濱洲綫、牙林綫、博林綫、嫩林綫、海伊綫等幹支綫。
  呼倫貝爾盟公路四通八達:301國道、海拉黑公路成為呼盟重要的十字型公路運輸骨架,邊城滿洲裏市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
  對外交通
  呼盟南鄰自治區內的興安盟,東連黑竜江省,西北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其對外交通建設發展迅速。
  除鐵路公路外,呼倫貝爾盟民航事業也在近幾年中得到迅速發展,海拉爾機場已開通了至北京、呼和浩特、天津、大連、俄羅斯赤塔等地的航班。
  水運:呼倫貝爾盟水路運輸最早起始於嫩江流域,50年代末曾開闢過9道航綫,後水路運輸基本停止。近年來,對額爾古納河投資600萬元進行航道整治和疏瀎,1994年9實載試航成功,有望成為全區唯一通海水道。
  呼倫貝爾住宿: 近年來,呼盟的旅遊接待條件明顯改善。目前全盟共有涉外飯店22傢,其中星級飯店7傢,包括三星級3傢、二星級3傢。當然,夜宿蒙古包更是令來自世界各地旅遊觀光者心馳神往。
  呼倫貝爾娛樂: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着一根長桿,桿頭上係着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着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等。祭敖包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着敖包,從左嚮右轉三圈,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隨着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牧民觀念的更新,今天的祭敖包,在其內容、形式方面都有了變化。
  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人民最隆重的競技活動之一,700多年前就已成為那達慕大會男子比賽項目。
  蒙古式摔跤別具一格,它在服裝、比賽程序、規則與場地上都有自己的特點。正式比賽要穿講究的賽服--昭得格:上衣是用多層帆布或香牛皮製做的坎肩,袖臂蓋背,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後背中間有圓形銀鏡或"吉祥"之類的字,腰際係着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圍裙。下身穿肥大"班斯勒"摔跤褲,是用32尺或16尺白布製作的(有的地區習慣用各種鮮豔的綢料製作),寬大多褶,外邊再套上綉滿各種花卉或鳥獸等美麗圖案的套褲。脖子上係着象徵歷次比賽成績的彩色"景嘎"(項鏈)。賽時腳穿蒙古靴或馬靴,煞是威風。
  蒙古式摔跤是立式摔法,膝蓋以下任何部位着地均為先敗。比賽實行單淘汰製,一局定勝負。賽時,雙方均有歌手高唱"烏日雅"挑戰歌,以助聲勢,唱兩三遍後,摔跤手跳躍而出,踏着矯健的舞步,如同雄鷹展翅,並禮貌地嚮觀衆致意。頃刻間,爭奪鬥撲,盤旋相持,腿膝互擊,比賽迅即達到高潮。一般每次出場都是8~12名摔跤手,分頭對賽。得勝者把對手摔倒後再把他扶起來,之後再跳着"鷹舞"來到主席臺前記名,並隨手抓一把放在臺前桌上的奶食、糕點、糖果等,一邊撒嚮天空和人群,一邊自己吃着跑回原地,等待再次出戰。
  蒙古式摔跤分踢、絆、纏、歪、推、拉等30餘種、近300多個技術動作,其中主要是以各種腳絆藉助對方的力量取勝。一般第九輪才能産生冠軍。常會出現相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不分勝負的緊張激烈的場面。前三名均以備有銀鞍具的駿馬或一頭大牛作為奬品,並被視為草原上的英雄。
  射箭
  弓箭是古代蒙古族狩獵的工具和重要的徵戰與禦敵武器。早在七百年前,蒙古民族就以能騎善射而聞名於世。後來射箭逐漸演變為體育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古時,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鐵鏃木製箭桿;箭靶為五色的"氈牌靶",靶的中心是活動的,箭射中後中心靶即掉了卜宋。距離一般為15~20米。另外,有一種比賽是不設箭靶的,衹是射幾十米遠的地面上的自標。目標堆放成塔形,全部射倒塌者為優勝。
  傳統的蒙古族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靜射,…-般是衆射手盤弓搭箭,一齊發射,凡射中靶心次數多者,給予奬勵。每人可射9支箭,分:輪射完。而騎射,則要求射手能騎善射,既是射手,又是騎手。不分男女老少,自備馬匹弓箭,都可報名參賽。比賽時,射手乘馬在4米寬、85米長的跑道上取;;抽箭,搭箭射嚮間距為25米的三個靶位,以射中箭靶心多寡排列屍,次,射手也和靜射一樣,每輪射三支箭,共射三輪9支箭。
  在呼倫貝爾的盟、旗、蘇木和家庭那達慕上,已將古老的牛角弓逐漸改為鋼弓或塑料弓、尼竜弦和金屬箭。比賽分個人賽和團體賽。競賽項目男子有30米、40米、50米:女子有20米、30米、40米。個人全能和男女分別錄取前八名,團體錄取前三名,給予奬勵。
  斡日切舞
  "斡日切"鄂溫剋語意為"天鵝"。斡日切舞是鄂溫剋族民間娛樂性的舞蹈。傳說,清朝中葉鄂溫剋官兵1000多人受派遣來呼倫貝爾戍守。在一次戰鬥中,鄂溫剋兵丁被圍困。在十分危急時刻,遠處突然傳宋一陣震耳的"給咕"、"給咕"的聲音,大有千軍萬馬奔騰之勢。敵軍誤以為鄂溫剋官兵的援軍開到,遂撤兵。原來是成群的天鵝遮天蔽日地飛過來了,使鄂溫剋官兵轉危為安。
  為了表達對吉祥之鳥"斡日切"的感恩和愛戴之情,鄂溫剋人常在節慶佳日身着盛裝,肩披白布似天鵝翅膀,頭頂一塊紅布似天鵝冠,伸展雙手上下襬動似天鵝飛翔起落。
  斡日切舞人數不限,男女均可參加。一般是二人對舞,其他人圍觀助興,到了高潮時男女可一起下場,多人齊舞,女子居多。每場一開始,以唱為主,麯調悠揚緩慢、委婉動聽,隨着麯拍滑步慢舞;繼而以舞為主,歌麯轉為歡快,舞步隨之加大。舞步大多顛腳。齊舞時,男女站成裏外兩圈,面嚮裏(男外圈女裏圈),左右伸展雙肩,雙肘下壓,腕部擡起與手平行,手心嚮下。隨着節奏一拍一次拉軟腕。腳為腿步,男圈左轉,女圈右轉,並可裏外兩圈交錯。當交錯時雙手由旁至前到頭上,再從頭上到前,配合着男"咕",女"給"交替呼叫。其呼聲,恰似"天鵝"從高空降落時的聲音,十分逼真,動作優美,形式獨特,別具一格。
  呂日格仁
  "呂日格仁"即鄂倫春語"舞蹈"。鄂倫春人的舞蹈動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並以激烈動作結束表演。舞蹈者一般不用伴奏,邊歌邊舞。舞麯經常以"額呼蘭德"、"額乎德乎"、"介邊介回"等詞為襯詞,同時還以"哲黑哲"、"加黑加"、"達乎達乎"之類襯詞作為伴奏的節奏呼號。
  鄂倫春舞蹈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模仿動物動作及其吼叫。如《群禽舞》是一種模仿數種飛禽動作及其鳴叫聲的大型舞蹈,表演者分兩隊,相隔十餘米遠,一臂平屈於胸前,另一臂平舉於後側,舞步輕盈,臂、肘、腕、指都不停擺動,呈波浪形,表示雁飛。在"蓋蘇蓋"的呼喊聲中,兩隊相遇,每人旋半圈,臂在頭上劃動半圓表示雁擊長空,遠望表演者臂腕擺動,恰似群雁翺翔。"蓋蘇蓋"之聲震耳,酷似群雁齊鳴。此外還有《布𠔌鳥舞》、《鬥熊舞》、《野豬搏鬥舞》、《樹鳥舞》等,粗獷豪放,模仿性極強。另一類是表現勞動生活的如"依如嫩舞",表現獵後高興地將獵物馱嚮馬背的情形。"紅果舞"表現婦女採集紅果時的歡笑場面。
  面積:25.3萬平方公裏
  人口:2697860人
  行政區劃:轄13個旗市和兩個礦區、69個鎮、51個鄉、37個蘇木。
  位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
  
  在二三萬年前,古人類——紮賚諾爾人就在呼倫湖一帶繁衍生息,創造了呼倫貝爾的原始文化。
  自公元前200年左右(西漢時期)直至清朝,在2000多年的時間裏,呼倫貝爾草原以其豐饒的自然資源孕育了中國北方諸多的遊牧民族,被譽為“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成長的歷史搖籃”。東鬍、匈奴、鮮卑、室韋、突厥、回紇、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幾個遊牧部族,或在此厲兵秣馬,或在此轉徙、徵戰、割據,創造了燦爛的遊牧文化。
  呼倫貝爾盟地域遼闊,風光旖旎。這裏有水草豐美的草原,鬆濤激蕩的大興安嶺林海,縱橫交錯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組成了一幅絢麗的畫捲。衆多的民族,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跡,回味無窮的地方風味,又為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增添了色彩。這裏夏季氣候宜人,是避暑勝地;鼕季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呼倫貝爾盟是自治區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已被列為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和全國六大景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一傢列為國傢草原旅遊區進行重點開發的地區。
  
   呼倫貝爾草原牧場遼闊,植物種類繁多,生長茂盛,河湖遍布,是我國生態保持較好,未受污染的大草原之一。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次生林和跡地更新林景觀齊備,巍巍青山,茫茫林海,是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博物館。呼盟的河流湖泊把廣袤的大地裝扮得絢麗多姿。呼倫湖煙波浩渺,魚躍鳥翔,被譽為“天下第一麯水”。邊城滿洲裏、草原城海拉爾、林城牙剋石、山城紮蘭屯,這些城市建築風格各異,獨具特色。“紮賚諾爾人頭骨化石”、“鮮卑舊墟石室”、“黑山頭古城”、“金邊壕”等,可以使遊人盡覽我國古代北方民族在這裏留下的歷史足跡;額爾古納河流域是蒙古族的發祥地,在這裏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時叱咤風雲的古戰場。蒙古、達斡爾、鄂溫剋、鄂倫春等民族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構成了獨特的人文景觀。
  呼盟已開發興建了以呼倫貝爾草原、森林、湖泊、口岸、少數民族風情等為主的一批重要旅遊景區和景點,初步形成了“一條主綫、兩條輔綫”為主要框架,以國內旅遊、國際旅遊、邊境旅遊、出境旅遊為主要內容的旅遊發展格局。以海拉爾市為中心,從海拉爾市至滿洲裏市一條主綫和海拉爾市至額爾古納市、海拉爾市至牙剋石市的兩條輔綫沿綫展開,建成了初具規模的陳巴爾虎旗呼和諾爾、鄂溫剋族自治旗巴彥呼碩、牙剋石鳳凰山莊、呼倫湖小河口等10個重要旅遊景點。同時,旅遊基礎設施、旅遊接待條件明顯改善,旅遊業隊伍日益擴大,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逐年提高。 從呼盟還可到俄羅斯和蒙古國旅遊。目前,已開通赴俄、蒙一、二、三、五、七日遊。近到毗鄰的城市,遠至莫斯科和烏蘭巴托。
  呼倫貝爾是一個以蒙古族主體,漢族居多數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這些民族先後共同居住在片美麗的土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少數民族獲得新生,多少年來希望民族平等和夢寐以求當傢做主的權利得以實現。各民族財結歷鬥,為保衛和建設祖國的北部邊疆做出了貢獻。幾十年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又使少數民族在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面臨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國傢重視加強與俄蒙經濟技術合作、國傢工業化進入重化工業發展階段、自治區加快發展東部盟市經濟等綜合機遇。呼倫貝爾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是,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優勢轉化,突出項目帶動和投資拉動,努力把呼倫貝爾市建成自治區、東北乃至全國重要的資源型能源和重化工基地,生態型緑色食品和旅遊基地,口岸型貿易合作和進出口産品加工基地。
概 況 Overview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轄面積最大的城市”。1999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2001年10月1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2003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雙擁模範城”。2007年被國傢評為中國魅力城市,獲得最具民族特色城市奬。市境內的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本世紀初發現呼倫貝爾地下石油資源。呼倫貝爾市總面積26.3萬平方公裏,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之和。東鄰黑竜江省,西、北與蒙古國、俄羅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23公裏的邊境綫,有8個國傢級一、二類通商口岸,其中滿洲裏口岸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全市轄1個區、5個縣級市、4個旗、3個自治旗,總人口270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設在海拉爾區。
  呼倫貝爾境內生活着漢族和蒙古、回、滿、達斡爾、鄂溫剋、鄂倫春、俄羅斯、朝鮮等32個少數民族,全國三個“三少”民族自治旗均在呼倫貝爾市。
史 History
  呼倫貝爾見諸史籍最早的是東鬍。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統一北方草原,呼倫貝爾地區屬其三部領地之一左賢王庭轄地。
  東漢建武二十五年鮮卑與東漢“通驛使”,這是公元49年。此時,鮮卑人已經走出森林,生活在海拉爾河、伊敏河、根河、額爾古納河流域以及達賚湖畔,並發展為強大的部落聯盟。公元4世紀,鮮卑人進入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鮮卑人餘部,在此後的數個世紀,和突厥、回紇、黠戛斯、烏古烈諸部落相角逐與融合
  北魏時期,大興安嶺東有烏洛侯等室韋諸部,嶺西有地豆於等室韋部。
  隋時,室韋分五部,生活於呼倫貝爾的是北室韋、鉢室韋和深末怛室韋。唐時,室韋分為九部,居嫩江(那河)沿岸的為達末婁部、達姤部,烏羅渾部和黃頭部;居大興安嶺以西者為:居俱輪泊(今達賚湖)南的烏素固部、移塞沒部塞曷支部和鮮部(黑車子室韋);居額爾古納河沿岸的西室韋部、大室韋部和蒙兀室韋部。
  7-8世紀,突厥人和回紇人先後進入呼倫貝爾嶺西地區,這裏一度成為突厥和回紇的東部邊地。9世紀末和10世紀初,嶺西逐漸成為烏古烈和塔塔兒人的駐地,嶺東成為契丹人的勢力範圍。
  10世紀初至12世紀,呼倫貝爾屬遼國。
  12世紀初至13世紀初,這塊土地屬金國。
  成吉思汗先祖蒙兀室韋部在額爾古納河流域日益成長壯大起來後,公元8世紀他們西遷到斡難河、土拉河、烏爾遜河發源地肯特山地區。當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後,他又重返呼倫貝爾,從塔塔兒人手中奪取了呼倫貝爾。成吉思汗最終統一了北方蒙古高原。統一的、強大的蒙古民族,也在這一歷史時期形成。蒙古帝國建立後,1214年,成吉思汗將呼倫貝爾先後分封給他大弟拙赤•哈薩爾(故城在今額爾古納市黑山頭),二弟赤溫•額勒赤及德薛禪傢族,三弟帖木哥•斡赤斤弟(故城在今鄂溫剋自治旗輝河)。
  1368年明朝建立後,元順帝退守蒙古高原。呼倫貝爾大興安嶺東麓為蒙古阿魯科爾沁部牧地,嶺西直至尼布楚的廣阔草原為蒙古四子、烏拉特和茂明安部遊牧地。
  明朝,呼倫貝爾地區由努爾幹都指揮使司下設的一些衛、所管轄。
  清朝,1734年建立海拉爾城,隸屬五大將軍屬地——黑竜江將軍。
  1932年,偽滿政府建立後,呼倫貝爾成為省級單位,為"興安省",省會設在海拉爾。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嶺西地區建立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
  1946年10月改稱呼倫貝爾自治政府。
  1945年10月在嶺東地區建立納文慕仁省。
  1946年6月改稱納文慕仁盟,受中共領導的興安省政府領導。
  1947年5月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
  1948年1月1日改稱呼倫貝爾盟,歸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1949年4月,呼倫貝爾盟和納文慕仁盟合併,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 ,簡稱東部行署 ,署址設在烏蘭浩特。同時撤銷原哲裏木、興安、呼納三個盟的建製,其中原呼納盟的海拉爾、滿洲裏、烏蘭浩特變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托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 ,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併,改稱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作為地方一級政權,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盟政府設在海拉爾市。
  1957年2月21日,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
  1958年6月1日,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派出機構,設行政公署設在海拉爾市,改稱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
  1967年12月20日,籌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設為臨時權力機構,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職權。
  1969年8月1日,呼盟大部分地域劃歸黑竜江省管轄,一部分(原興安盟的大部分)劃歸吉林省管轄。
  1979年7月,恢復1969年前的行政區劃,呼倫貝爾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
  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製,呼盟恢復1954年4月前的區劃。
  2001年10月10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呼倫貝爾市轄原呼倫貝爾盟的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族、鄂溫剋族自治旗、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和新設立的海拉爾區;代自治區人民政府管轄滿洲裏市、牙剋石市、紮蘭屯市、額爾古納市和根河市。
地理 Geography
  地勢特點:
  呼倫貝爾市西部位於內蒙古高原東北部,北部與南部被大興安嶺南北直貫境內。東部為大興安嶺東麓,東北平原——鬆嫩平原邊緣。地形總體特點為:西高東低。地勢分佈呈由西到東地勢緩慢過渡。
  氣候特點:
  呼倫貝爾市氣候分佈特點以大興安嶺為分界綫,
  1、從氣候類型為:嶺東區為季風氣候區,嶺西區為大陸氣候區。
  2、從年降水量類型為:嶺東區位半濕潤性氣候,年降水量在500—800mm;嶺西區為半幹旱性氣候,年降水量為300—500mm。(3)年氣候總特徵為:鼕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年溫度差、日期溫差大。
  植被分佈特點:植被分佈分佈由森林嚮草原過渡,植被的分佈依年降水量决定。
  嶺東地區為半濕潤地區多分佈為森林(針葉林混交林)——大興安嶺林區。
  嶺西地區為半幹旱地區多分佈為半幹旱草原——呼倫貝爾草原。
旅 遊 Travel
呼伦贝尔 旅 游
  呼倫貝爾旅遊資源富集,是國傢旅遊局認定的全國六大重點旅遊開發區,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國傢級草原旅遊重點開發區。呼倫貝爾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一片“緑色淨土”,是大自然饋贈給世人的“天然別墅”,這裏的絶大部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生態環境仍保持其原始古貌。這裏四季分明,景色各異。春天,芳草萋萋,一片新緑;夏天,林木蔥鬱,野花綉地;秋天,碩果纍纍,千山盡染;鼕天,銀裝素裹,一派北國風光;被世人譽為世界美麗的花園。
  呼倫貝爾市有天然草場8萬平方公裏,天然林地12萬平方公裏, 呼倫貝爾地處生態屏障地帶,擁有3000多條河流(其中著名的額爾古納河、剋魯倫河、雅魯河等),500多個湖泊(其中著名的呼倫湖、貝爾湖),3000多種植物(如樟子鬆),400多種野生動物(如狍子、飛竜、黑熊等)。大興安嶺由北嚮南縱貫其中,成為天然的南北界綫。世界聞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廣袤無垠,有“緑色淨土”“北國碧玉”之美譽。 呼倫貝爾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大空調、大氧吧共同組成呼倫貝爾大旅遊。
  春季,五月的興安嶺上杜鵑花爭奇鬥豔,尚未消融的皚皚白雪映着火紅的杜鵑花,是難得一見的人間聖景;夏季的呼倫貝爾氣候宜人,平均氣溫在16℃——21℃之間,是避暑的最佳去處,那醉人的緑色招引着你,站在草原上,看藍天上雲捲雲舒,心胸就會像草原一樣廣阔。鄂倫春族篝火節、草原那達慕、鄂溫剋族瑟賓節、祭敖包等民族節日異彩紛呈。秋季奪人耳目的是那林海的秋色,聽林中鬆濤陣陣,賞亭亭玉立的白樺,到四方山、達爾濱羅看日出日落,大自然的美景令人留連忘返;走近鼕天的呼倫貝爾,一個冰雕玉砌的世界,冰雪節的聖會,讓您充分領略青鬆傲雪、暢遊林海雪原的豪氣和由冰峰、雪嶺、冰雕構成的一派雪韻風情。
  目前,全市星級賓館飯店30傢,國際、國內旅行社27傢,旅遊景區(點)達50餘個,每周有6次飛往北京的往返航班,5次飛往呼和浩特的往返航班,旅遊旺季每天都增加航班,火車每日對開直達北京、哈爾濱、瀋陽、齊齊哈爾、呼和浩特、包頭、綏芬河、大連,旅遊觀光巴士可直接行駛至全市各景區(點),滿洲裏市至俄羅斯後貝加爾新國際公路口岸已開通。
  重點景區(點): 西山國傢森林公園、北山侵華日軍要塞遺址(海拉爾反法西斯紀念園)、金帳汗蒙古部落、鄂溫剋博物館、巴彥呼碩旅遊景區、西旗知青文化展、巴爾虎博物館、東旗甘珠爾廟、諾門罕戰爭遺址、額爾古納俄羅斯家庭旅遊戶、莫爾道嘎國傢森林公園、敖魯古雅獵民點、嘎仙洞、達斡爾風情園、朝鮮人傢、牙剋石鳳凰山莊及鳳凰山滑雪度假區、滿洲裏國門、中俄互市貿易區、呼倫湖小河口、冰雪園、阿爾山雪域溫泉、紅花爾基原始樟子鬆國傢森林公園(世界上僅存的三大片原始樟子鬆森林之一)。
  其他主要旅遊景點:呼倫貝爾大草原、滿洲裏中俄互市貿易區、滿洲裏國門、呼倫湖、
  弘吉剌蒙古大營、鳳凰山莊、伊敏河(伊敏河鎮內有國傢首個煤電聯營企業、中國最大坑口電廠之一的華能伊敏煤電公司)、金帳汗蒙古部落、室韋蒙古族發祥地、額爾古納河
  呼倫貝爾草原、嗄仙洞、白音呼碩草原、莫爾格勒河、巴彥呼碩草原、布裏亞特蒙古族
  莫爾道嘎森林公園、紮蘭屯吊橋公園、黑山頭古城、敖魯古雅馴鹿之鄉、維納河療養區
  烏蘭泡、匯河口、靈泉、美人湖、熊𠔌、一目九嶺、樟子鬆林、大雁五泉山、敖魯古雅鄂溫剋族、蒼狼白鹿島度假村、大汗憑吊、九麯鬆風、喇嘛山、竜岩覽勝、烏爾旗漢原始森林 西山自然保護區、偃鬆幽徑、貝爾湖、西山生態濕地、世界名馬(業) 、邊卡要塞遺跡 黑山頭中俄界河、巴圖灣、中國達斡爾民族園、鄂倫春博物館、鹿鳴山莊、柴河風景區、
  布蘇裏軍事要塞、紮蘭屯秀水山莊、紮蘭屯柴河月亮湖、紮蘭屯九竜泉、熊瞎子洞、巴林喇嘛山 、紮蘭屯金長城邊壕、紮蘭屯雅魯河漂流。
  最佳旅遊時間
  呼倫貝爾市的北部為林區,最佳旅行季節為5月的5-20號和9月中下旬,5月樹木新緑,漫山遍野開滿杜鵑花;9月,秋色染遍大興安嶺,是攝影的好時光。南部以草原為主,最佳旅行季節為7-9月。11月至次年2月中旬則是冰雪遊的最佳時節。
  每年3月15日到6月15日是防火期,此期間到呼倫貝爾市的大部分地區都要辦理防火證,這段時間也正是呼倫貝爾市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凋敝的時期,5月上旬大興安嶺林區的杜鵑花開遍山野尚可一遊。
購 物 Shopping
  呼倫貝爾的民族手工藝品以粗獷感和用途廣而聞名。
  呼倫貝爾市內蒙古外貿工藝品廠生産的銀製藝術品、海拉爾市民族(呢絨)服裝廠生産的牧羊牌蒙古袍、蒙古刀具海拉爾市民族用品廠生産的刀具--主要有蒙古刀和王爺腰刀、海拉爾竜藝雕刻廠開發的木雕壁畫、木雕壁挂、根雕、瘤雕、木帖拼雕、板畫、鑲嵌畫、鑲嵌書法、樹皮畫等係列藝術品,風格天成,古樸高雅。 海拉爾區購物相當便利,市區內擁有多傢專業市場。
  友誼大廈位於三角地中心,規模龐大,環境優雅,是一傢銷售中高檔百貨商品為主的大型商城。
  土特産品:黑木耳、炒米、費烏瑞它、甘草、榛子、沙果、篤斯、山裏紅、金針蘑。
  特色活動
  除了內蒙古各地都有的那達慕和祭敖包等,呼倫貝爾盟獨有的節日有:
  伊慕額節
  “伊慕額”,蒙語“豐收”之意,顧名思義,伊慕額節也就是豐收節,在每年5月22日。這時草原上的羊、牛、馬和駱駝剛接完春羔,一片生氣勃勃的豐收景象。牧民們用刀將母羔左耳抿出豁口,放回大群,未被留種的公羊則被閹割成羯羊。還要為年滿2歲的馬駒打上烙印。
  米闊魯節
  米闊魯節是呼倫貝爾草原莫日格勒河流域鄂溫剋牧民的豐收節日。在每年5月下旬舉行,其內容和形式與“伊慕額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僅僅是勞動完畢要舉行宴會,歡慶豐收。
  瑟賓節
  “瑟賓”是鄂溫剋語,意為“歡樂祥和”,是鄂溫剋族的傳統節日,以圖騰為特徵,16世紀鄂溫剋人信仰薩滿教後逐漸消失。1994年6月18日,建國後首屆“瑟賓”節在巴彥鬍碩敖包山舉行,主要內容有鄂溫剋民族歌舞表演等。此後6月18日就成為鄂溫剋族的“瑟賓”節。
  篝火節
  每年6月18日是鄂倫春族的傳統節日——篝火節。鄂倫春人對火神的崇拜由來已久,他們認為火有驅邪祛污的作用,對於火有着一係列嚴格的禁忌,例如:不許隨意嚮火堆潑水、扔髒物、吐痰,不許用刀、棍等尖銳的東西嚮火中亂捅,以免觸怒和傷害火神等等。
交通方面 Transport
  (1)鐵路方面:市轄區內的鐵路幹綫呈“口”字形分佈,有濱州綫內蒙古呼倫貝爾段(滿洲裏—哈爾濱)、牙林綫(牙剋石—滿歸)、博林綫(博剋圖—塔爾氣)、朝烏綫(朝中—莫爾道嘎)、海伊綫{海拉爾—伊敏河(尚未開通客運,計劃於2010年開通)}、伊加綫(伊圖裏河—加格達奇)、加漠綫(加格達奇—漠河)、齊加綫(齊齊哈爾—加格達奇)。市轄區內原設有哈爾濱鐵路局的三個鐵路分局:海拉爾分局、加格達奇分局、伊圖裏河分局。經過全國鐵路係統大改革後,三個分局合併入為海拉爾分局,現本市轄區內的鐵路運營管理工作由哈爾濱鐵路局海拉爾分局主管。
  (2)公路方面:市轄區內的公路衆多,國道有301綫(綏芬河—滿洲裏)、111綫(北京—滿洲裏)。
教育發展方面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市區域的教育發展程度較快,區域內的初等教育已經全面得到了普及,小學及初中的入學率達到了100%。高中及中專的入學率達到了70%。高校衹有一所二等本科院校——呼倫貝爾學院。
  擁有高級中學共47所,如海拉爾二中、牙剋石一中、牙剋石林業一中、海拉爾三中、紮蘭屯一中、呼倫貝爾市嶺東高中等。
  其中被稱為“天之驕子騰飛的地方”——海拉爾二中,年年高考成績驚人位列呼倫貝爾市第一,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僅次於呼和浩特二中,曾培養出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白岩鬆等優秀人才。
  中等職業學校多所,如海拉爾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紮蘭屯幼兒師範學校(原紮蘭屯師範學校)、紮蘭屯農牧學校、紮蘭屯林業高中、牙剋石林業師範學校、呼倫貝爾市衛生學校等。
  其中被稱為“蒙東地區教師搖籃”——紮蘭屯幼兒師範學校,建校六十餘年來,為內蒙古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每年為蒙東地區培養優秀的高中、初中及小學教師,使蒙東地區的教師資源得到了充足,共為社會培養教育事業人才20000餘人。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2005年,呼倫貝爾市轄1個市轄區、4個旗、3個自治旗,代管5個縣級市。
  呼倫貝爾市 面積263953平方千米,人口271萬人(2004年)。
  海拉爾區 面積 1440平方千米,人口26萬。 郵政編碼021000。
  滿洲裏市 面積 696平方千米,人口16萬。 郵政編碼021400。
  紮蘭屯市 面積16800平方千米,人口44萬。 郵政編碼162650。
  牙剋石市 面積27590平方千米,人口40萬。 郵政編碼022150。
  根河市 面積19659平方千米,人口17萬。 郵政編碼022350。
  額爾古納市 面積28000平方千米,人口 9萬。 郵政編碼022250。
  阿榮旗 面積12063平方千米,人口32萬。 郵政編碼162750。
  新巴爾虎右旗 面積25102平方千米,人口 3萬。 郵政編碼021300。
  新巴爾虎左旗 面積22000平方千米,人口 4萬。 郵政編碼021200。
  陳巴爾虎旗 面積21192平方千米,人口 6萬。 郵政編碼021500。
  鄂倫春自治旗 面積59800平方千米,人口28萬。 郵政編碼165450。
  鄂溫剋族自治旗 面積19111平方千米,人口14萬。 郵政編碼021100。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面積10500平方千米,人口32萬。 郵政編碼162850。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6)》,人口截止2004年底。
  人口民族
  漢族是呼倫貝爾市人口最多的民族。2003年統計,全市共有漢族人口2 219 777人,占人口總數的82.31%。歷史上,漢族雖晚於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剋族、鄂倫春族遷入這個地區,但同樣為開發和建設呼倫貝爾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由於長期與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生産(工作)生活,建起了牢固的平等、友愛、團结、互助的新關係,並使自己在各個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和取得了巨大進步。
  呼倫貝爾人口民族的歷史沿革
  漢族較早出現在呼倫貝爾的是軍隊、官員、犯人和匠人。據《漢書》記載,漢武帝太初三年使光祿徐志為出塞,漢軍遊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復爭匈奴,西北至臚朐河(今剋魯倫河)。唐朝徵服室韋後,設室韋節度使,派漢族官兵鎮守。遼、金、元時代,這一地區已 有漢族官兵駐防,還有因爭戰而來的俘虜或搶來的奴隸,以及從事耕種、燒磚製瓦、冶陶和鐵、銀、木匠等手工藝人,但人數都不是很多。明朝從洪武五年(1372年),爭戰北元開始駐軍呼倫貝爾地區,到明成祖永樂十一年(1413年)北元滅亡,41年間明軍數次開進和駐紮呼倫貝爾地區,直至在呼倫貝爾地區建立奴兒幹都指揮使司下屬的哈拉該衛、哈剌哈千戶所、海剌兒千戶所、衹兒蠻衛、堅河衛、古賁河千戶所、古賁河衛、阿倫河衛、阮裏河衛等3所6衛後,駐軍才分駐或調撤。上述漢族人口均屬流動性質,且人數不多。
  進入清朝以後,本地始有較穩定的漢族常住人口。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派兵設卡倫於嶺西 地區。當時募兵多來自山西、河北等地,同時隨軍來本盟的一些漢商,稱“旅蒙商人”(簡稱“旅蒙商”),專作軍隊及隨軍傢屬的買賣。雍正十年(1732年)後,索倫、達斡爾、鄂倫春、巴爾虎兵丁及其部分傢屬駐屯呼倫貝爾嶺西各地,清廷命京都漢商到此地經商,早期持“竜票”來嶺西的有八傢漢商,號稱“八大傢”,集居在今海拉爾。
  從秦漢時起到元明清各朝代,法律都規定有“流刑”,即一方百姓犯罪不致處死,可執行“流刑”放流徙邊,或流放漠北。《清實錄》對漢官犯法,“本該殺,但念功勞卓著”,故“配流佈雨爾索倫、打虎兒為奴。”“布雨爾”即呼倫貝爾
  清乾隆至嘉慶朝,呼倫貝爾地區建立了許多寺廟,建寺廟所用的磚瓦大都由漢族人燒製,寺廟也由漢族人施工建成。1941年,日本經濟調查會的市川正義在《南部呼倫貝爾調查報告書》中記載:新巴爾虎左翼旗王福,漢人,畫匠,專門漆畫佛象,傢族4人,曾祖父從山西省遷至本地,全家除王福為漢名外,已經蒙化;劉俊升,祖籍直隸省人,現年54歲,商人,何年遷此不詳,本人和妻子兒女均報稱蒙古人;樊巨川,祖籍河南人,商人,50歲,妻為漢人,何年遷來不詳,已蒙化,兒子是喇嘛;龐忠義,祖籍山西人,銀匠,專製寺廟中的佛具,懂蒙語蒙文,由“外蒙古”遷來,契約為三年;張富貴,36歲,是從山西經海拉爾請來的裁縫,專門為喇嘛製作法衣。鄂溫剋旗伊敏蘇木一孫姓漢族人傢,早在清同治朝代遷來,木匠出身,後代散居伊敏、巴彥托海、海拉爾、大雁等地,已融合於鄂溫剋、蒙古、達斡爾等族中。
  光緒十二年(1886年),清廷廢除森林禁采和封禁墾荒、采礦的政策,從關內和東北三省流入呼倫貝爾地區的漢族人口大為增加。先期流入嶺東者,大部分從事采伐和經商、耕種,流入嶺西者多從事采金、採煤、伐木和商業。據有關資料統計,19世紀80年代中期,在額爾古納河右岸受雇於俄人礦主從事采金業的山東、河北籍漢族勞工多達萬餘人。1903年東清鐵路通車後,漢族人口開始大量遷入並定居下來。1932年以後,漢族人口亦是不斷流入呼倫貝爾。19 37年,漢族人口已占呼倫貝爾地區人口的首位,即64%,共有143 502人。
  這一時期,清廷曾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呼倫貝爾嶺東嶺西地區推行民治。特別是嶺西地區,一時兩種“政權”並存,所設民治機構官員大都由漢族人擔任。由於改設民治過急,加之其他不適當的措施,遭緻少數民族的不滿,其民治機構終在民國元年廢除。此後,直至1920年,嶺西地區重設民治機構,亦主要由漢族人擔任官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着全盟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從1950年到1956年,漢族人口年年都從全國各地流入呼倫貝爾。1956年底統計,全盟漢族人口增加到448 106人,占當年總人口的85%,幾近1949年的一倍。以後,隨着興辦國營農牧場,開發大雁、伊敏、寶日希勒三個中型煤礦,鐵路、公路建設不斷擴大,形成漢族人口增加的高潮。1960年,全盟漢族人口為108.8萬人,是1949年的4倍。特別是70年代,由於十年動亂與“左”的路綫的影響,黑竜江、吉林、遼寧以及河北、山東等省區漢族農民攜帶傢眷大批涌進呼盟的農區和林區,有的省甚至是整個生産大隊、生産隊的全建製人口遷到呼倫貝爾落戶,從而使漢族人口大量增加。1979年的一次調查,呼倫貝爾的自流人口(當時稱盲流)來自全國16個省市自治區、200多個縣。其中阿榮旗最多,1972~1979年盲目流入108 817人,平均每年流進13 602人,最高峰的是1974年,流進人口65 892人。其次是牙剋石市,1947年漢族為19 851人,1953年增加到50 680人,1964年增加到223 590人,1982年為362 320人, 1990年為374 603人。
  民風民俗
  呼倫貝爾的漢族大部分來自山西、山東、河北以及遼寧、吉林、黑竜江等省。嶺東,在農村形成同籍貫聚居村落,如山東屯、莊河屯、直北村等,這些地方的生活習俗,諸如語言、餐飲、居住格局、人際往來、婚喪嫁娶、歲事活動等方面,基本保持着原籍的風俗習慣。嶺西則不同,地廣人稀,氣候嚴寒,與少數民族和俄僑接觸密切,交往頻繁,兄弟民族的習俗長處和優點,均被漢族人民一一吸取,故生活及風俗習慣變化很大。
民俗 Folk custom
  一、衣食住行
   (一)飲食
  大部分人還保留着原籍的習慣,主食有粥、麵條、饅頭、米飯等。但在嶺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 這些均與當地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剋族、俄羅斯族同胞一樣,所不同的是漢族人傢都多吃一些蔬菜。80年代以來,無論嶺東嶺西,稻米飯已成為主食。80年代以後至今,地區的飲食文化逐漸開放,與全國的飲食文化相融,各市區都以出現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和飯館。
  (二)服飾
  1945年以前及50年代初期,漢族人的服裝以棉布、棉花為主,顔色為黑、藍、灰、白居多。夏季單衣單褲,鼕季棉衣棉褲、棉蒙古長袍,野外放牧或生産穿白茬羊皮襖、氈疙瘩。之後,生活逐漸富裕,特別是1978年以後,穿着隨氣候變化而定,一般人都備有單、夾、薄、厚服裝。年輕女子,喜穿各色花衣,各樣長短裙、連衣裙,頭戴鮮豔紗巾,鼕圍各式新樣毛織圍巾;男女西裝、長短皮衣、夾剋、牛仔裝、羽絨服等新款式服裝屢見不鮮。衣料已不以“棉”為主,而是以毛絨、呢子、裘皮、纖維、毛的、混紡等質地好的衣料製作。男戴禮帽、前進帽、針織毛絨帽,女式新帽更多,近年來更講究帽子的高檔和式樣。婦女佩戴金耳環、金項鏈、金戒指、手鐲等首飾,男人戴金戒指的也不少見。 90年代以後至今,男女都以時髦的裝束打扮自己,說明呼倫貝爾市的發展早已和全國大城市的發展接軌。
  (三)住屋
  早年住窩棚、土坯房,或土木結構房屋。1949年後,居住條件逐年改善,普遍為土木結構和磚瓦結構房屋。80年代中期以後,土木結構房減少,大部分為磚瓦結構,有的住進樓房;郊區農民多住紅磚瓦房(有的鋪鐵蓋)。嶺西各鄉、鎮、蘇木住戶,均為定居,住板夾泥、葦 板夾泥房,少數住磚瓦房。房屋都是門朝北開,開門處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風房,稱“風樓”或“門鬥”。門鬥鼕季防風寒,又是夏季的廚房。農區大多燒茅柴、稭稈、薪材,少部分燒煤;牧區燃料以牛羊糞為主,少量為煤。一般用柳條編的籬笆障子或用樺木桿圈成院子,獨門獨院。野外放牧或生産,住蒙古包或鐵皮板房。90年代後至今,城鎮居民大多以樓房居住為主,但少部分居民仍以平房居住。由於國傢的封山育林政策的實行,禁止上山砍伐野生柴草,現大多以煤炭為取暖燃料;而一小部分農村地區仍以野生柴草為取暖燃料。蒙古族居民現都已經搬入了平房和樓房。
  (四)方言語種
  呼倫貝爾的嶺東地區居民的祖先大都由黑竜江、吉林、遼寧地區遷徙而來,所以大多以東北方言為交流語種。例如利索兒的、麻溜兒的、痛快兒的等幽默、風趣而直爽的方言。
  嶺西地區大都以蒙古族與漢族聚居,大都以蒙語和漢語為交流語種,所以使蒙語成為嶺西一些嘎查和蘇木地區的“官方語言”。
  呼倫貝爾的方言以大興安嶺為界限的雙方言語種的現象,在中國的同一個城市中出現還是比較少見的。
  二、經濟生活
  在嶺東,早期“闖關東”和後來的自流者,基本都墾荒種地。其生産方式直至70年代,均以繁重的手工操作為主。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由於落實家庭聯産承包責任製,生産關係得到調整,農民生産積極性高漲,農業生産連年豐收,農民生活獲得顯著改善,開始大量購置小型(少量大中型)拖拉機和機引農機具,使部分農業生産項目實現了機械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業、林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採煤和社會各項服務業,以及機關事業單位,漢族都是主要從業者。家庭副業生産,嶺東嶺西一樣,耕種園田,種植瓜果蔬菜,飼養奶牛、豬、雞、鵝、鴨等。80年代以前主要為自用,80年代以後,已有相當一部分到城鎮或集市上出售,以改善自傢生活。90年代以後至今,家庭聯産承包責任製繼續實行,出現了一些大型的個體農場,農業機械化水平已經全面普及,如噴灌技術、大型的農業機械(收割機、播種機、插秧機),一些地區以農傢樂為特色開設旅遊點。工業上,快速的發展以輕工業為主要發展方向,成為了呼倫貝爾的財稅主要收入,如海拉爾啤酒集團、呼倫貝爾巴特罕啤酒集團、三元乳業呼倫貝爾分公司、紮蘭屯淳江油脂公司等。由於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信息業也已經為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便利,遍及了交通、郵電、通訊事業。移動電話的普及率迅速提高達到了65%,網絡已經進入了居民傢中。網絡已經成為了千傢萬戶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婚嫁與喪葬
  (一)婚嫁
  婚嫁習俗在1949年後有很大變化,主要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包辦婚姻,改革為自由戀愛結婚和法製婚姻;過去窮人富人相差甚遠的婚嫁禮儀,改為衹有城鄉差別的大同小異的禮俗。一般都經過相識、戀愛、結婚三個階段。相識,因分在一起工作而産生感情,自然達到戀愛階段和經第三者介紹而相識相戀兩種。戀愛階段有長有短,認為情投意合時即可結婚。農村普遍保留“訂婚”形式,即宣佈正式形成戀愛關係,其禮節主要為男女雙方傢長的互相宴請,有的單是男方宴請,並給女方和介紹人一定彩禮酬金。男女雙方到政府指定部門登記後即為合法婚姻。結婚仍多沿襲女到男傢的習慣,男到女傢者稱“招養老女婿”。結婚日一般為男方操辦,宴請賓客,接受賀禮,有一套繁縟的禮儀。婚禮用車,過去多為畜力車輛,80年代起,城鎮為轎車,農村為拖拉機,也有用汽車、摩托車者。結婚三日為新娘“回門日”,由新郎陪新娘回傢,女方傢長要宴請新婿和賓客。近年來,城鎮婚禮中增添了一些西方習俗。也有摒棄婚事奢辦舊習的革新者,采取集體婚禮或旅行結婚的方式。
  (二)喪葬
  人去世後,有當日出殯者,也有停放3~5日出殯者。治喪期,親友吊唁,接受祭禮祭品,如花圈、輓幛、現金等。死者晚輩着喪服(現多為白布腰帶或頭巾),燒冥紙。漢族歷來實行土葬,70年代後城鎮陸續推行火葬。城鎮死者出殯,一般都舉行親友參加的嚮遺體告別儀式或追悼會,介紹死者生平。近年來,農村也在仿效城鎮的出殯儀式。土葬者,沿舊習,用木棺,有一套停屍、入殮、守靈、吊唁、祭奠儀式;埋葬場,過去為自選墓地,現為當地鄉、鎮、蘇木政府指定地點。90年代以後至今,由於殯葬事業的迅速發展,以一套全方面的殯葬服務一條竜服務,由停屍、整容、換衣、吊唁、祭奠儀式。國傢殯葬政策為節省和防止浪費耕地,城鎮普及火葬或樹葬。
  四、節日、歲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法定的節假日如元旦、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外,漢族人民普遍過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其方式與東北和全國各地大同小異。
  80年代以後,不管城鎮,還是農村、牧區、林區,一年中普遍增加了3個歲事,而且影響之深 ,活動之廣,自覺程度之高都是過去不能比的。其一是“清明節”。這天傢傢戶戶,甚至一戶的全體成員到故人墳上“掃墓”,骨灰在火葬場的,傢屬子女亦去“掃墓”,整日大車小輛擁擠不堪,全天是不放假的休假日。其二是陰歷七月十五,俗稱“鬼節”,各傢各戶也要到墳上、火葬場填墳掃墓,距河近的,晚上放河燈,在十字路口燒冥紙、冥鈔,紀念亡者。其三是陰歷十月初一,為死者“送棉衣”,晚上在十字街口大燒冥品,諸如冥衣、冥鈔、冥馬牛,還有冥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手錶等近現代冥品,名曰用以寄托對死者的哀思。
  五、家庭
  呼倫貝爾境內的漢族家庭,長期以來多為夫妻子女型結構,通常是由長輩人擔任傢長,掌管一切傢務事情。
  民國時期,呼倫貝爾的漢族家庭基本沿襲清代的大傢族形式,多為老輩兄弟幾人及眷屬和少輩衆兄弟及其眷屬同為一戶的組合式,或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的大家庭,並以人多為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輩組合式的大家庭逐漸減少,家庭結構趨於小型化,子孫三代、四代同堂的現象已不多見。1980年以來,家庭結構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家庭成員漸漸以兩輩為主,成員人數更少。主要是子女結婚後,一般單獨建立家庭,多輩組合式大家庭解體。在父母稱謂上也有許多改變。過去從各地來呼倫貝爾的漢族人對父母的稱呼多數叫“爹”、“娘”,個別人稱父親為“大大”,後由“爸爸”、“媽媽”代替。特別在嶺西,均如此稱呼。
  六、民間藝術
  在呼倫貝爾的城鎮、農區、林區漢族較為集中的地區,一般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和農村的閑暇季節,群衆文娛活動較活躍。形式主要有秧歌、二人轉、單出頭表演和冰雕、冰燈、彩燈展覽等,近年城市還興起了焰火晚會。
  秧 歌
  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舞竜燈、腰鼓、踩高蹺、跑驢、劃旱船、擔花籃、大頭娃、耍獅子、戲麯人物的扮相造型等。有些秧歌中穿插活報劇表演。表演者濃妝豔抹,形象誇張,服裝五光十色,鮮豔奪目。男女均穿綢緞衣褲,腰係彩綢。鑼鼓隊多為男子,身着彩色綢服,頭紮白羊肚手巾。有些秧歌的內容增加了武術、服飾表演和健美操表演等。秧歌成為城鎮、農村和林區群衆春節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
  冰雕、彩燈
  從八十年代起,每年元旦、春節至元宵節期間,呼倫貝爾的城鎮、林區開始出現了利用河流的天然冰塊進行雕刻造型的藝術展覽。每到鼕季,各種造型的冰雕作品相繼問世,有人物、動物、建築物、風景等千姿百態的作品栩栩如生。在呼倫貝爾的幾個城市,每年鼕季都要舉行規模大小不一的冰雕作品比賽。
  民間劇種“二人轉”
  “二人轉”也叫“蹦蹦戲”,由一男一女二人邊唱邊舞,後來發展出“單出頭”,即一人單獨表演,是漢族群衆傳統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1924、1925年“二人轉”流入紮蘭屯、阿榮旗地區。演出的形式主要有“單出頭”、“拉場戲”、“二人轉”。主要劇目有“二人轉”《西廂》、《回杯記》、《豬八戒拱地》,“單出頭”《王二姐思夫》、《紅月娥作夢》等。此種演出形式人員少,道具簡單,行走方便,唱詞通俗簡單易懂,民間口語多,唱腔高亢、嘹亮、形式活潑,深受廣大農民群衆喜愛。
  華俄後裔民間舞蹈
  在呼倫貝爾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及海拉爾的華俄後裔中,保持着傳統的俄羅斯族民間舞蹈。有單人、雙人和集體表演的“希卜裏哈”、“巴達罕拉娜”、“嘎巴喬剋”、“滅斜斯”、“奧吉諾其卡”、“茨岡內卡”(譯音)等。舞麯有“希卜裏哈”、“那林琴卡”、“纍塞”、“嘎巴喬剋”、“滅斜斯”等,舞步多變,跺腳較多,單人舞蹈腿部技巧很高。每個舞蹈都配有固定的舞麯,一般衹用手風琴伴奏,有些集體舞還加伴唱。
  每逢節假日或閑暇時,男女老幼聚在一起,歡歌狂舞,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焰火晚會
  焰火晚會是90年代以後至今興起的,多是慶祝一些重大的節日如元宵節、八月節等節日內由當地人民政府、行政事業單位、知名企業、基督教會燃放。焰火的燃放為節日增添了氣氛。
  七、吸收外來語
  呼倫貝爾的漢族,由於長期與少數民族同胞和外僑同街居住,他們不僅在生産生活方面相互吸取長處,而且在語言方面也相互滲透融合,藉用語較多。如:
  “西米丹”,俄語,“烏魯莫”,蒙語,是牛奶上面的凝結物,漢語稱“奶皮子”,無膻味,香甜可口,人人喜食。秋鼕季節,各傢各戶都儲些備用,漢族人一樣稱此物為“西米丹”或“烏魯莫”。
  “嘎拉哈(hà)”,又稱“嘎什哈”,滿語,它是豬、羊、狍、黃羊等的後腿膝蓋骨,俗稱“背式骨”,學名“髕骨”,是呼倫貝爾各族兒童和婦女的一種玩耍物,人們都叫它“嘎拉(什)哈”,如彈“嘎拉哈”,置“嘎拉哈”,抓“嘎拉哈”等。
  “笆籬子”,俄語,意為警察,現在泛指監獄,如罪犯被逮捕、被判刑都說是“蹲笆籬子”。
  “芒格兒”,蒙語,是一種野菜,樣子、味道如韭菜,但葉子比韭菜葉寬厚、顔色淺,無漢名。
  “卜(bǔ)留剋”,為俄語,由俄羅斯傳入中國的一種野菜,樣子像圓蘿蔔,味道鮮美,多做為風味小鹹菜。
  “咧(liě)巴”,為俄語,由俄羅斯傳入中國的一種食品,外觀像面包,面食。味道甜,
  形狀為圓柱形。
  “達哈(hà)”,蒙語,意為寬大的披風,為羊皮製品,現在通稱“皮大哈”。
  值得一提的是,50年代直至60年代中期,提倡漢族幹部學習掌握蒙古語,少數民族幹部學習漢語言,因此,很多漢族幹部下到牧區後,都會說一口較流利的蒙古話,一些漢語中亦夾雜着少量的蒙古語,以後則逐漸減少。為呼倫貝爾市的和諧建設做出了貢獻。
  美麗的呼倫貝爾正在不斷的成長,而充滿信心的呼倫貝爾人正熱情的建設着這片美麗的城市,未來的呼倫貝爾會更加美麗,更加的繁榮。相信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上將會創造一個有一個的奇跡。騰飛吧!呼倫貝爾呼倫貝爾人民歡迎國內外朋友,來呼倫貝爾觀光旅遊,體驗嶺東地區的原始森林和自然風光的旅遊,嶺西地區的風吹草低現牛羊的美麗風景。
  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內蒙古社科院呼倫貝爾分院
近義詞
呼倫貝爾
相關詞
內蒙古地理大草原海拉爾歷史城市百科大全阿倫
嶺南口岸滿洲裏額爾古納旅遊人物名人歌手
明星地質學自然地貌紮蘭屯行政區劃林區牙剋石
更多結果...
包含詞
呼倫貝爾市呼倫貝爾羊
呼倫貝爾湖呼倫貝爾盟
呼倫貝爾草原呼倫貝爾油田
呼倫貝爾古城呼倫貝爾高原
呼倫貝爾學院呼倫貝爾沙地
呼倫貝爾賓館呼倫貝爾訂房
呼倫貝爾旅遊五彩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住宿呼倫貝爾東部
呼倫貝爾酒店呼倫貝爾大學
蒙古呼倫貝爾呼倫貝爾蘇木
呼倫貝爾市區呼倫貝爾信息網
呼倫貝爾盟猞猁呼倫貝爾城市通
呼倫貝爾全魚宴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涮羊肉呼倫貝爾細毛羊
呼倫貝爾電視臺呼倫貝爾市新區
呼倫貝爾日報社呼倫貝爾自治省
呼倫貝爾盟賓館呼倫貝爾友誼集團
呼倫貝爾酒店預定呼倫貝爾少年作傢
呼倫貝爾甘珠爾廟呼倫貝爾哈慈藥廠
呼倫貝爾專修學院呼倫貝爾美食廣場
呼倫貝爾賓館(海拉爾)呼倫貝爾東山國際機場
呼倫貝爾經濟發展研究呼倫貝爾盟人民醫院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呼倫貝爾市中蒙醫院
呼倫貝爾市????務管理局呼倫貝爾市????業公司
呼倫貝爾市高級技工學校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
呼倫貝爾滿洲裏國門景區呼倫貝爾諾門罕戰爭遺址
呼倫貝爾鬆鹿製藥有限公司呼倫貝爾盟教育學院
五彩呼倫貝爾兒童合唱團五彩呼倫貝爾合唱團
呼倫貝爾副都統轄區呼倫貝爾東北抗聯紀念館
呼倫貝爾賓館海拉爾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
呼倫貝爾學院經濟貿易分院呼倫貝爾市嶺東高級中學
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呼倫貝爾市獸醫工作站
呼倫貝爾盟軍分區醫院呼倫貝爾盟婦幼保健站
呼倫貝爾盟第二人民醫院呼倫貝爾盟工藝美術公司
呼倫貝爾市衛生防疫站呼倫貝爾盟電業賓館
呼倫貝爾盟東電賓館海拉爾呼倫貝爾賓館
呼倫貝爾根河旅行社呼倫貝爾航空旅行社
呼倫貝爾友誼國際酒店(海拉爾)內蒙古國華呼倫貝爾發電有限公司
宜必思酒店(呼倫貝爾海拉爾店)呼倫貝爾9居假日連鎖酒店(海拉爾店)
呼倫貝爾草原明珠旅行社有限公司呼倫貝爾市步森百貨大樓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9居假日連鎖酒店海拉爾店呼倫貝爾友誼國際酒店海拉爾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根河市賓館內蒙呼倫貝爾盟烏奴爾林業賓館
呼倫貝爾華竜實業總公司富貴大酒店呼倫貝爾盟東方木材加工廠東海飯店
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根河市民族招待所飯店內蒙古呼倫貝爾呼倫貝爾學院後勤集團
遼寧大學經濟法專業呼倫貝爾盟自學考試管理中心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根河市二輕局紡織器材廠
呼倫貝爾盟昌達貿易公司昌達飯店呼倫貝爾盟文聯貿易公司文聯飯店
蒙古省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呼倫貝爾學院傢屬呼倫貝爾市合衆汽車貿易有限責任公司
呼倫貝爾市一代天驕藥業有限公司呼倫貝爾盟五礦輕工紡織品進出口公司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根河市國營針織廠呼倫貝爾盟民族歌舞團藝術服裝廠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根河市工藝美術廠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根河市工藝品開發公司
呼倫貝爾天成建築安裝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動物防疫監督所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根河市中醫院呼倫貝爾市流行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