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蒲縣 : 蒲江縣 : 荔浦縣 : 忻城縣 : 平塘縣 : 麯江區 : 南海區 : 三水區 : 良慶區 : 玉州區 [顯示全部] > 
目錄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大塘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大塘鎮
·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塘鎮·廣東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廣東省韶關市麯江區大塘鎮
·No. 7·No. 8·廣西桂林市荔蒲縣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蒲江縣大塘鎮名片-四川省成都市
·麯江區大塘鎮名片-廣東省韶關市·三水區大塘鎮名片-廣東省佛山市·良慶區大塘鎮名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會計百科·英文解釋·近義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大塘鎮
  地處川西平原西部邊緣,縣境西北部,是全省首批小集鎮試點鎮之一。全鎮幅員面積32.49平方公裏,地貌特徵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平均氣溫16.4℃,常年降雨量1298mm,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鼕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覆蓋率42%。距成都93公裏,離雅安55公裏,到縣城18公裏,國道318綫和川西旅遊環綫縱橫穿鎮而過,歷來是滇藏入四川之咽喉。臨溪河和團结堰從上到下穿鎮而過,水資源豐富。是蒲江縣經濟"V"字型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極點,是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鎮,在川藏綫上頗具影響,被譽為"川藏綫上的一顆明珠。
  大塘鎮轄10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75個農業合作社,總戶數4200餘戶,總人口1.48萬人,勞動力8000餘人,總耕地面積1.6萬餘畝。集鎮面積2.5平方公裏,集鎮人口4300餘人,有各類企業40余家。2003年全鎮實現GDP達到1.76億元,鄉鎮企業增加值5380萬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3600萬元,實現利稅980萬元,農業增加值3360萬元,糧食總産量726萬公斤,油菜總産量110萬公斤,生豬出肥4.5萬頭,小傢禽出欄50餘萬衹,水果總産量430萬公斤,轉移剩餘勞動力2000餘人,人均純收入增加216元,達到3298元。
  鎮域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鎮街道已全部硬化,達到村村通水泥路、電話和光纖電視,擁有日供水5000噸自來水廠一座,天然氣配氣站一座,35KV變電站一座,場鎮緑化面積達8000平方米。社會服務機構齊全,有全日製中學一所、中心小學一所、村小學四所、幼兒園三所和縣醫院大塘分院一座,成立了鎮文化站、鎮老年協會和甘孜州駐大塘離退協會、擁有秧歌隊、腰鼓隊等,極大地豐富了全鎮人民生活。同時縣工商、稅務、公安、交通、法院、金融、郵政、保險等均在大塘設立了辦事機構,能及時提供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
  大塘鎮村(社區)基本情況:
  東嶽村:轄10個社,718戶、總人口1983人,主導産業是:蔬菜、茶葉。
  雙石村:轄14個社,765戶、總人口2260人,主導産業是:茶葉、蔬菜、柑桔。
  八角井村:轄14個社, 906戶、總人口2455人,主導産業是:柑桔、生豬。
  五裏村:轄17個社,881戶、總人口2392人,主導産業是:蔬菜、西瓜。
  桂花社區:轄6個社,499戶、總人口1089人,主導産業是:柑桔、西瓜。
  官塘社區:轄8個社,1120戶、總人口2802人,主導産業是:第三産業。
  洪福村:轄10個社,742戶、總人口1899人,主導産業是:生豬、茶葉。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
  大塘鎮位於南寧市良慶區南部,鎮政府駐地大塘街,距南寧市區45公裏,東鄰邕寧區百濟鄉,南接南曉鎮、欽州市欽北區貴臺鎮,西連那陳鎮、上思縣東屏鎮,北靠那馬鎮、邕寧區新江鎮。大塘境內有南北二級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鐵路通過,各綫過境平均長20公裏。大塘鎮距欽州50多公裏,距防城港市110公裏,境內設有那甫火車站,離大塘鎮區2公裏。2005年,轄有1個居民委員會,13個村民委員會,110個自然坡,409個村民小組;年末總人口45722人,其中農業人口41989人,非農業人口3733人;全鎮土地總面積498平方公裏,是南寧市良慶區面積最大的鎮,耕地面積4713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351公頃,旱地面積1361公頃;山塘水庫面積1773公頃,林地面積12712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9%。2005年大塘鎮司法所獲得“全國模範司法所”稱號,鎮黨委、政府獲自治區頒予的“廣西第五屆南珠杯競賽活動先進奬單位”奬狀、“全區民政工作先進鄉鎮”、南寧市授予“南寧市思想政治‘四心工程’創建活動示范镇”、“南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等稱號。
  【經濟發展】
  2005年,大塘鎮國民生産總值完成25564萬元,完成計劃的151.8%,同比增長8%。鄉鎮企業穩步發展,全鎮有企業760傢,完成工業總産值22574萬元,同比增長3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11600萬元,完成計劃的109.6%;農業生産總值28022萬元,同比增長17.7%;財政總收入2039.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87元,同期增長18.2%;固定資産投資1500萬元,完成計劃的126.1%,同比增長11%;糧食種植面積5467公頃,總産量22.6萬噸,增長5.2%;甘蔗種植面積3600公頃,總産量32萬噸,增長28%;蔬菜種植面積1133公頃,總産量2萬噸,增長36.2%;水果種植面積2167公頃,總産量9804萬噸;年末生豬存欄9000頭,出欄17100多頭,傢禽存欄83.19萬羽,出欄286萬羽,牛存欄3239頭,其中役用3175頭,有繁殖能力母牛265頭。全年肉産品産量6979噸,漁業放養水192良慶年鑒(2006)面積319公頃,全年水産品産量1658噸;完成退耕還林39公頃,荒山造林182公頃。
  【社會事業】
  2005年,大塘鎮開展科技“三下鄉”12次,舉辦9期科技培訓班,培訓598人次;全鎮有公辦中學1所(鎮中並歸大塘中學),中心學校1所,完小13所,39個教學點,幼兒園3所,其中公辦1所。在校高中生623人,初中生1954人,小學生3840人,在校幼兒664人。在職教職工380人。902名學生享受“兩免”政策,417名學生享受“一補”政策。改善教學環境,爭取城區教育基建資金151萬元,建成南榮小學教學樓,加固那造小學擋土墻,那團小學學生宿舍,還清“兩基”工程欠款,新建大塘中學排污水溝、公共厠所、學生浴室、學生飯堂及校園緑化、教學設施的購置。依靠幫扶單位──南寧市統戰部牽綫海外聯誼捐贈約20萬元建成壇黎小學教學樓;從鎮財政中劃撥3.5萬元改造大塘中心小學籃球場及那造小學排水溝。轄區內有中心衛生院1個,院內設有門診和住院部,並配置有碎石機、B超機等設備,共有衛生技術人員65人,留醫床位60個。全鎮各村(社區)設有29所醫療室,村醫29人。3月,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鎮29395名村民參加“新農合”,占70%以上。完成3個點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利用各個節假日組織舉辦籃球、汽排球、乒乓球比賽、象棋、圍棋、猜謎、電影晚會等文體活動,豐富廣大人民群衆的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建設】
  2005年,大塘鎮以“誠信大塘”建設為重點,實施“忠誠、廉潔、高效”為主題的“塑形象”工程,開展“做文明市民,創模範戶”評比教育活動,在村、坡突出文明禮貌教育,大力推進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倡導科學文明建康的生活方式;在全鎮中小學校突出開展“五愛”教育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陶冶青少年情操,教師、學生受教育面達90%以上。2005年,大塘鎮獲得“南寧市思想政治‘四心工程’創建活動示范镇”、“2005年度良慶區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稱號。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2005年,大塘鎮全年發生刑事案件29起,破案12起,破案率41.49%,發案率比2004年同期51起下降56.9%;發生治安案件43起,查處33起,查處率76.7%,發案率比去年同期80起下降52.4%;治安處罰62人,教育6人,刑拘12人,逮捕12人,勞動教養1人,強戒2人,收繳毒品1.9剋,為群衆輓回經濟損失3.5萬元。5次組織由交通、公安、交警共同組成的交通綜合執法隊,出動人員80人次,查處無牌機動車、農用車、三輪摩托車等非法營運220輛,處罰金總額達15.3萬元。開展流動人口專項整治行動4次,出動人員60人次,清查流動人口527人,清查出租房屋19間,發現違法綫索9條,破案4起,流動人口登記率為91.79%,發證率在94.3%以上,重點人口登記率達100%,對租賃房屋簽訂治安責任保證書達95.5%。做好刑釋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幫教率達100%,改好率95%以上。全鎮共投入1.8萬元,組織人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68件,調解成功44件,有效地製止群體性衝突8起。
  【人口與計劃生育】
  2005年,大塘鎮堅持“三為主”的計劃生育方針,以人為本,采取靈活、平易近人的工作方式,開展“三好一滿意”優質服務。全鎮出生各鎮概況193應報620人,實際報出589人,報出率為95%,計劃內生育492人,計劃生育率83.5%;落實計生四術582例;收社會扶養費23萬元;落實“農村部分實行計劃生育家庭奬勵扶助”政策,共扶助對象35人,發放奬勵金21000多元。2005年大塘鎮計生服務所獲“自治區婚育新風進萬傢先進集體”、“2000-2005年南寧市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2000-2005年南寧市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民 政】
  2005年,大塘鎮受到旱災、臺風等災害的襲擊,造成少數群衆生活睏難。大塘鎮給受災嚴重的部分群衆發放救災糧食3.2萬公斤,救濟金1.05萬元,衣物162套,棉被110床;發放低保保障金79920元,發放對象37人;發放五保補助金121.6萬元。大力推進殯葬改革,獲“南寧市殯葬改革宣傳工作先進集體”稱號。9月啓用那團、那平兩個五保新村,入住五保老人20人;11月完成12戶農村貧睏殘疾人危房改造工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大塘鎮
  大塘鎮位於玉林市城區至桂平路旁邊,距城區8公裏。東與北流市大裏鎮相邊,西南與玉州區城北鎮接壤,北與興業縣賣酒鄉相望。全鎮土地面積32.7平方公裏,轄5個行政村、13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850人。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6733萬元,財政總收119.1萬元。
  大塘鎮地理位置優越,屬三縣市區交界地。大塘圩是歷史名圩,圩市輻射人口50000人。圩鎮現有商住面積3萬平方米,年集市交易量1000多萬元。小城鎮建設開發前景看好。轄區內有二級路1.1公裏,四級路20公裏,四通八達。規劃中的南(寧)廣(州)高速路途經該鎮,出口引綫在該鎮。
  轄區內有2.5萬畝坡地,2.5萬畝山地。坡地可開發種植中藥材、花生、水果等經濟作物,山地可開發種植八角、麻竹、速長林、松樹、杉木等經濟林木。水資源充裕,有蘇煙水庫、三和水庫、三叉塘水庫等,總儲水量2000多萬立方米。其中蘇煙水庫日供玉林城區居民飲用水10萬方。
  大容山森林旅遊度假區山巒疊嶂,延綿深入該鎮。大雙村至大容山公園不足20公裏,是玉林城區至大容山森林公園的捷徑,旅遊開發價值極高。
  大塘鎮工業以煙花炮竹、食品加工、機械配件為主。共有合法煙花炮竹生産企業11傢,大型機械配件企業1傢,食品加工企業多傢,發展企業潛力大。大塘鎮勞動力資源豐富,各行各業都有大批的技術熟練工人,一般員工月工資400―500元左右。電力充足,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均價0.45元/度左右。
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塘鎮
  大塘鎮位於平塘縣境西北部,北與掌布鄉及惠水縣的祥擺鄉,東與牙舟鎮,南與通州鎮、新塘鄉,西與惠水縣下襬鄉等接壤。全鎮轄20個行政村,128個村民小組,有256個自然村寨,4730餘戶。鎮政府所在地大塘村距縣城85公裏,平塘至貴陽公路穿過鎮境,另有簡易公路通往掌布鄉。全鎮有60%村組用上了自來水,20個村通了電,17個村通了公路,3個村通了郵件。
  全鎮人口共1.83萬人。平均每平方公裏72人,比全縣平均數少32人。總人口中:農業人口1.79萬人,占97.60%,少數民族9860餘人,占53.65%。有布依族、苗族等6個少數民族;布依族人口5210餘人,苗族人口4540餘人,分別占總人口的28.36%和24.68%。
  該鎮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産品有稻穀、玉米、油菜籽、蕃薯、高梁、馬鈴薯、葵花籽、大豆、辣椒等;水果主要有梨、李、桃、柿等;林産品主要有生漆、五倍子、核桃、棕片、板慄、木材、茶葉、雜竹等。黑糯米和粳稻米是該鎮的特産,所産茶葉質量甚佳。農村非農行業開展的項目有磚瓦燒製、運輸及商業經營等。
  該鄉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7026.35萬元(90價,下同),其中:農業産值3436.57萬元,占9.25萬元,占0.26%。2002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835.81萬元。纍计糧食總産量36442.2噸,其中,稻穀29649.9噸,玉米3476.2噸,大豆147.08噸,小麥635噸。2002年糧食産量3997.22噸,比上年減産438.46噸,比1998年減産462.84噸。
  大塘鎮是苗族聚居的地區之一,苗族人口僅次於新塘鄉,屬貧睏地區,5年中,該鎮抓住國傢實施扶貧攻堅計劃的機遇,在壩東、𠔌立兩村分別投資35萬元,各建立林果場1個,共種植柰李、板慄、梨樹等共2000多畝。
廣東佛山市三水區大塘鎮
  基本概況
  大塘鎮位於佛山市三水區西北部,分別與廣州市花都區、清遠市和四會市接壤,北江流經境內,廣四綫、清竜綫以及即將動工建設的珠外環高速公路貫境而過,全鎮總面積164.16平方公裏,常住人口5.5萬人,下轄8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自然村138條,黨總支部12個,黨支部98個,其中農村黨總支部8個,支部68個。共有黨員2064人。大塘鎮是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東省城鎮化技術集成應用試點單位和廣東省蔬菜專業鎮。2006年全鎮全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8.27億元,比上年增長35.3%;工業總産值42.04億元,增長61.5%;農業總産值5.26億元,增長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762萬元,增長14.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131元,增長5.7%。
  三水工業區大塘園是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ISO9001質量體係認證的綜合型環保工業園區。經過五年來的開發建設,園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污水處理廠、供水廠、員工村、綜合市場、蒸汽廠等配套設施先後建成並投入使用。五年來,纍计引入項目172個,合同引資額90.65億元,出讓土地8894.8畝,招商引資質量逐年提高。引入項目中,輕紡項目35個,化工項目30個,傢具木業項目11個,金屬製品項目12個,機械製造項目7個,園區初步形成以輕紡、精細化工、傢具木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
  大塘鎮是佛山市“三高”農業重要基地,盛産蔬菜、三鳥、塘魚,其中大塘雞、大白菜、黑皮鼕瓜遠近馳名。大塘現代化農業園區位於北江河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近年來,共投入1750萬元實施了大塘現代化農業園區一、二、三期建設工程,整理土地7223畝,修建硬底化排灌渠道71.7公裏,修築機耕路32.18公裏;投入1936萬元,實施了莘田片和大塘片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整理土地15426畝,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産條件。為加快農業産業化步伐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農業園區已引入了三水白鴨繁育基地、澳農緑色蔬菜有限公司、溫室大棚等項目落戶生産。
  大塘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佈在六和片,各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包括大南山、蒲坑山、九竜崗、黃茅嘴等多處緑色生態景點。
  招商引資
  專門成立了鎮招商引資工作領導組,進一步強化了招商隊伍建設。結合園區發展的産業導嚮,有選擇、有重點地引入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帶動力強的精細化工、紡織類項目,加快特色産業的聚集。全年共引入項目56個,合同引資額40.05億元,出讓土地3453畝,投資密度為116萬元/畝,其中超億元項目10個,合同利用外資6837萬美元。新引入項目中,輕紡項目19個,化工項目5個,傢具項目3個,金屬製品項目6個。目前,園區纍计引入輕紡項目35個,化工項目21個,傢具木業項目17個,金屬製品項目10個,輕紡、精細化工、傢具木業等逐漸發展成為園區的特色主導産業。
  城鎮建設
  啓動了大沙新鎮區開發建設,重點完成了商住小區、漁民公寓和市政配套設施的用地規劃,引入社會資金興建綜合商用大樓,盤活了半島山莊等一批商住設施和閑置土地。對鎮內各圩場及主要街道進行了集中整治,改善了鎮容鎮貌。完成了潦邊村委會黎木崗村、潦南村和連滘村委會念塘村等3個示範村的用地發展規劃。引入了環保山莊項目落戶六和片,着力發展緑色休閑旅遊業。
  文化教育
  投入1500多萬元完善了大塘中學、永平小學和六和中學的教育設施,將教育佈局調整為“2間中學,5間小學”。一年內共有10所各類學校上等級。為教師平均每人每月增加工資800多元,提高了教師隊伍福利待遇。教師獲區級以上奬勵145人次,學生獲區級以上奬勵92人次。6月份,順利創建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
廣東省韶關市麯江區大塘鎮
  基本概況
  大塘鎮位於韶關市的東部,介於東經113°37′與北緯24°40′之間,東接麯江區楓灣、小坑、始興縣隘子等鎮,西接湞江區新韶鎮,與韶關市教育功能區相連,距市區中心11公裏,南靠我區馬壩、沙溪等鎮,毗鄰韶鋼集團,距城區所在地馬壩14公裏,北臨仁化縣大橋鎮,素有麯江重鎮、韶關市“東大門”之稱,距韶贛高速公路出口僅6公裏,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行政區劃
  現有行政區域面積175平方公裏,管轄15個村委會189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有35個黨支部,總人口3.2萬人,其中黨員1139人。
  交通狀況
  國道106綫從北到南貫穿全鎮,韶贛高速公路也經過該鎮,是省道315綫、韶塘國傢一級公路、塘馬公路、塘楓公路的交匯處,具有較強的聚集優勢、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
  市政建設
  結合該鎮國傢星火技術密集區的總體規劃和城鎮建設總體規劃,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該鎮市政規劃建設和管理現已提高了一個新檔次。已建成占地1.5萬平方米的農村集貿市場,成為粵北地區鄉鎮規模最大,設施齊全、管理完善,經濟繁榮的集貿市場,日成交量達25萬元。
  城區全面實現樓房化,城鎮緑化、美化、衛生環境執行情況良好。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普及自然村,安裝量達1600多門,並繼續以26%的速度增長。建成了日産水1萬噸的水管站,35千伏的大塘變電站。
  文化站、衛星電視接收站、衛生院等站所管理水平得到不斷加強和提高,為該鎮商品貿易,招商引資、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提供了優越條件。
  社會事業
  科技、文教、衛生、計劃生育工作有大進步。多年來,該鎮重視提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的認識,充分發揮科技在工農業生産實踐中的作用,有效增加了工農業經濟效益,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5%,文教工作走進全縣先進先列,全鎮12間小學實現教學樓房化,“四室一場”配套化,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大塘中學是鄉鎮中學中教學質量一流、規模較大,佈局合理,緑化美化,設施齊備的一類中學,2000年,中學升高率達95.5%,學校改薄工程正在實施,文化站於1998年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
  衛生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初級衛生保健設施,增設了大批醫療設備,醫療管理實現規範化和科學化,計劃生育工作通過實施國際三結合項目,已順利通過國際專項驗收,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製,各項指標均達到省、市、縣的要求。社會治安秩序良好,為該鎮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環境。
  經濟狀況
  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4.63億元,工農業總産值3.47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587元。
  大塘鎮是麯江區的一個農業大鎮,煤炭資源豐富。2005年,全省煤礦實行政策性關閉,這對該鎮經濟造成極大影響。隨着煤炭行業退出市場,鎮黨委一方面堅决貫徹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努力做好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結合大塘鎮106國道從北嚮南貫穿的交通優勢和中心鎮建設的政策優勢,引導煤礦老闆做好産業轉移,主要投嚮城鎮建設,房地産開發等産業,同時及時引導農民調整作物佈局調整,將糧食與經濟作物的比例調整為35:65,並在招商農業、訂單農業方面取得新突破。
  如引進深圳會達農副食品有限公司,在塘口村建立了一個占地2000畝的蔬菜生産基地,積極進行招商引資,該鎮的駐鎮企業包括有:金鋰礦業、三和貿易、信達礦業、溫氏集團、智成食品、會達農場、北江建築、鬆澤化工等。相繼成立了東崗嶺無公害蔬菜産銷合作社和竹園火山粉葛合作社,以科技指導該鎮種植業的發展。東崗嶺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已成為我區現代科技農業示範園。
  基地拳頭産品番茄、青瓜於2008年已獲國傢“無公害番茄”與“無公害青瓜”認證,“東崗嶺無公害蔬菜産銷合作社”並被評為“廣東省農村經濟合作社示範點”。
  “火山粉葛專業合作社”已於 2008年11月成立,其品牌“火山無渣粉葛”並獲國傢“無公害蔬菜”與“原産地”認證。
  另外該鎮湯溪村委溫礦泉資源豐富,將大力進行旅遊資源開發,在3000多畝盆地山坡進行種植油茶,以此為基礎推動全鎮萬畝油茶基地建設和溫礦泉旅遊景觀的發展。
  農業經濟
  多年來,該鎮堅持走科技興農的路子,努力提高科技在農業生産中的含量,在保證糧食生産穩定的前提下,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發展“三高”農業,根據市場需求,突出重點,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推廣良種法。2000年,全鎮共調整農業作物佈局面積1240公頃,占水田面積的75%,主要有優質𠔌、優質花生、潮菜、蓮藕、蕎頭等優質特色産品。全部村委都有1-2個連片百畝以上優質作物示範點,有專業村13個,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的基地化生産。
  養殖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全鎮現有魚塘放養面積8010畝,其中名優水産養殖占55%,山地養雞、塘基養豬、養鴨、優質肉牛生産等具有較大的規模。到目前,全鎮年産值達3萬元以上的種養專業戶有588戶,其中100萬元以上的有8戶,在197年全縣評出的10大種養大戶中,該鎮就占有7個席位,是麯江縣輻射功能最強,帶動作用最大的鄉鎮之一。同時,該鎮不斷健全農業科技服務網絡,不斷完善了人才工作站(省人事廳試點推廣站)、農技站、魚技站、果樹站、莊稼醫院以及水産養殖、優質蔬菜種植等協會,他們的作用為該鎮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後盾。幾年來先後引進推廣了優質、高産、高效新品種63種,為農民增收致富拓開發新領域。2000年,該鎮實現農業總産值1.32億元。
  7.廣西桂林市荔浦縣大塘鎮
  大塘鎮位於荔浦縣西北部,距縣城11公裏,全鎮面積104平方公裏,屬丘陵及半山區地域,東與荔城鎮相連,南靠青山鎮,西與茶城、蒲蘆兩鄉交界,北與花簀、雙江兩鎮毗鄰。
  全鎮轄12個村委會,分別為花崗、大塘、蘇結、綏福、大莫、盤村、慶華、古屯、蘭洞、西隆、高岸、富德、共100個自然屯。總戶數4467戶,總人口22870人,其中壯族占9.9%人,瑤族占0.2%。耕地面積27176畝,其中水田18098畝,占66.6%,,旱地9068畝,占33.4%。森林覆蓋面積68663畝。現有架梘、牛欄山、交椅、裏膽等小Ⅱ水庫4座,總蓄水量786萬立方米,渠道長約63公裏,基本解决了全鎮農業用水問題.
  該鎮以種植水稻為主,因水土原因,水稻米質優良 ,故享有“北鄉米”之稱。近年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以發展農村經濟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切入點,以市場為導嚮,以科技為依托,引導群衆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水果、食用菌等農業項目。如盤村、大莫、綏福的香瓜、食用菌,西隆、蘭洞的夏橙,大莫的沙田柚,花崗、高岸的油茶、板粟、月柿,富德的椪柑、瘦肉型豬,大塘的馬蹄等。2008年該鎮農業總産值6890萬元。
  該鎮堅持以“農業富鎮、工業強鎮”為指導思想,不斷地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力度,出臺了一係列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優惠政策,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寬鬆的投資環境和優質的服務,發展起來的萬豐藥業、大成衣架廠等企業成為大塘工業發展的強勁,2008年工業總産值達14149萬元。
No. 7
  (440607101) 轄2個社區(禾生、大塘)、8個村委會(永豐、莘田、永平、連滘、大塘、六一、六和、潦邊)。
No. 8
  位於南寧市南部,東鄰邕寧區百濟鄉,南接南曉鎮,西連那陳鎮和防城港市上思縣東屏鎮,北靠那馬鎮和邕寧區新江鎮。全鎮土地總面積49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11個自然坡,40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萬人,其中壯族占總人口數的99%。
廣西桂林市荔蒲縣
  大塘鎮位於荔浦縣西北部部,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2公裏,東臨荔城鎮、雙江鎮,南與青山鎮、茶城鄉接壤,西臨蒲蘆鄉,北與花篢鎮接壤。鎮政府設在大塘村大塘街。全鎮轄花崗、荔結、富德、蘭洞、大莫、盤村、高岸、古屯、慶華、綏福12個村委會,共100個自然屯。大塘河橫貫鎮境南部,嚮東流入荔城鎮。鎮內較高的山有馬梨浦(海拔630.3米)、大王嶺(海拔520.2米)等,屬架橋嶺山脈。全鎮總面積104平方公裏,有耕地面積28781畝。其中水田面積19093畝,旱地面積9688畝。全鎮轄12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22700多人。
  大塘鎮土地肥沃。山嶺地帶宜林宜果。耕地適合種植多種經濟作物。耕田適合種植水稻、荔浦芋、馬蹄等;全鎮境內為丘陵地帶,氣候條件優越宜人,水利資源豐富,全鎮境內有小二型水庫2座,有小三型水庫2座山塘6個,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河流溝渠縱橫密佈。工業、農業生産用水充裕;電力充足,交通便利。荔浦—大塘柏油公路和青山—花簀四級公路成十字型交接。貫穿全鎮東西南北。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四級公路。便利的交通條件給全鎮工農業生産和物質運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目前全鎮己開通了400門程控電話。全鎮境風藴藏着豐富的錳礦、鋁土、陶土、銅、鋅等礦藏,鎮內以杉木、鬆木為主的森林覆蓋面積達5500多公頃。
  大塘鎮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綫、方針、政策,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的方針。團结拼搏、自我加壓,開拓創新。促進經濟和社會穩步健康發展。1998年,全鎮工農業總産值達:13276萬元。農業總産值達5786萬元,以水稻為主的糧食年總産量達到1706.14萬公斤,全鎮農民均收入達2880元。農民人均有糧達658公斤。
  大塘鎮始終堅持“錢糧並舉,效益優先”的方針。大塘鎮長期以來是荔浦縣糧食主産區,近年來隨着農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糧食、馬蹄、荔浦芋、水果、生豬的五大主導産業,其中夏橙、馬蹄是該鎮特色農産品,遠銷國內外。開發性農業發展較快,以柑橙、柚為主,林業以鬆森、尾葉桉、八角等為主,森林覆蓋率達65.7%,全鎮2003年末農民人均收入達2300多元。
  大塘鎮企業主要有:食品廠、衣架廠、切蔓機廠、缸瓦廠等行業的幾十傢企業。
廣西來賓市忻城縣
  大塘鎮位於忻城縣城北部59公裏,東與柳江縣裏高鎮交界,南跟思練鎮相連,西與歐洞鄉接壤,北和宜州市三岔鎮相鄰,全鎮現轄13個行政村,160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總人口47104人。大塘鎮地理位置優越,國道322綫、323綫公路過境,在大塘街交匯、北達柳州、桂林,南至南寧、玉林、西通宜州、金城江等地,堪稱桂中腹地公路交通要道,日過往客車流量約4000多人次,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312.1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55397.53畝,其中水田23403.8畝,旱地31993.73畝,主種水稻、玉米、黃豆、是忻城縣主要産糧區之一。經濟作物以甘蔗、花生、黃豆、佛手瓜為主。同時盛産板慄、李子、沙田柚、柑桔、黃皮果、桃子等水果。大塘鎮現有農貿市場2個,每篷圩日,商品交易活躍,市場繁榮,是該鎮農副産品集散地,目前正在投資興建大塘集貿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大塘街有供銷社,百貨站、五金站、物資站、醫藥站等,以及旅行、飯館、酒傢、粉攤等100多傢。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
  一、 基本情況
  大塘鎮地處川西平原西部邊緣、縣境西北部,與甘溪鎮、大興鎮、復興鄉和邛崍市臨濟鎮相臨,是四川省首批小集鎮試點鎮、成都市30個重點小集鎮之一、蒲江縣5個區域中心鎮之一,是全縣經濟“V”字型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極點。全鎮幅員面積32.49平方公裏,地貌特徵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均溫16.4℃,年降雨量1298毫米,森林覆蓋率42%。距成都93公裏、雅安55公裏、縣城18公裏,國道318綫和川西旅遊環綫縱橫穿鎮而過,歷來是滇藏入川之咽喉,被譽為“川藏綫上的一顆明珠”。
  全鎮轄5個村、2個社區、65個農業合作社、14個居民小組,2007年年末總戶數5236餘戶,總人口人14861,勞動力8364人,總耕地面積1.66萬餘畝。集鎮面積1.8平方公裏,集鎮人口5302餘人,1413戶。
  二、2007年發展情況
  國民經濟健康發展。2007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28235萬元;全面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35萬元,其中:國稅收入85萬元,地方稅收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增加618元,同比增長13.76%,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1.5%。全年完成引資4300萬元。
  産業調整成效明顯。依托全國百強協會鶴山果品協會成立大塘分會,改良現有桔柑品種400畝;以大塘鎮雙石村茶葉專業合作社為平臺,建立雙石村茶葉標準化生産基3200畝,洪福村標準化基地1500畝;以成都五面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技術支撐,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7000畝;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建成東嶽、五裏等村示範種植優質刀豆2000畝;建立洪福村養殖二雜母豬470頭、三雜商品豬1.5萬餘頭的生豬良繁養殖場,已建成長毛兔養殖場1個。
蒲江縣大塘鎮名片-四川省成都市
  大塘鎮地處川西平原西部邊緣、縣境西北部,是四川省首批小集鎮試點鎮、成都市30個重點小集鎮之一、蒲江縣5個區域中心鎮之一,是全縣經濟“V”字型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極點。全鎮幅員面積32.49平方公裏,地貌特徵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均溫16.4℃,年降雨量1298毫米,森林覆蓋率42%。距成都93公裏、雅安55公裏、縣城18公裏,國道318綫和川西旅遊環綫縱橫穿鎮而過,歷來是滇藏入川之咽喉,被譽為“川藏綫上的一顆明珠”。
  全鎮轄5個村、2個社區、65個農業合作社、14個居民小組,2006年年末總戶數5206餘戶,總人口14946人,勞動力8375人,總耕地面積1.4萬餘畝。集鎮面積1.8平方公裏,集鎮人口5000餘人,1843戶。
麯江區大塘鎮名片-廣東省韶關市
  大塘鎮位於韶關市的東部,距市區11公裏,距麯江城區14公裏。現行政區域面積175平方公裏,其中山地面積18.4萬畝,耕地面積4.3萬畝。轄15個村民委員會189個村小組,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01年12月合併原火山鎮)。2005年總人口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2萬人,國道106綫從南到北貫穿全鎮。鎮屬平原丘陵地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礦産資源有煤、石灰石等,地下貯存有天然溫泉。名勝古跡有宋代的仙人塔,水村街,梅花橋和唐代的和溪廟。2005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4.63億元,工農業總産值3.47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587元。
  招商引資成績喜人:
  十五期間,該鎮通過打造招商引資的軟硬環境,突出農業招商,成功引進了深圳市會達副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廣東華南溫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和韶關鬆澤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等一批實力強勁的公司到我鎮投資置業。其中,鎮輕鈣廠通過企業承包轉製,投資4300萬元重新技改大塘輕鈣廠,新上了一條納米碳酸鈣生産綫;溫氏集團公司計劃投資1.5億元興辦年出欄10萬頭左右商品肉豬的養豬生産服務基地。2005年,共與外商簽訂合作合同或意嚮書7份,合同外資額達1.09億元,現到位資金7180多萬元。到2005年底,改變了大塘以往以資源開發為主的單一工業經濟結構形式,走出了一條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子。全鎮企業發展到469個,從業人員4796人,完成企業營業收入4.06億元,工業産值1.99億元,第三産業産值1.16億元。
  農業産業化實現新突破:
  十五期間,通過引進科技,擴大農業招商引資、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等新舉措,全鎮農業嚮效益型和現代化發展,建起了占地500畝共125個大棚蔬菜的東崗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園區主要種植西葫蘆、西紅柿、豆角、黃瓜等反季節蔬菜;發展了塘口村占地1600畝的連片蔬菜生産基地;創新發展了溫氏公司“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擴大發展了火山粉葛,側田潮菜,其田梅花葉菜,紅新連藕等一村一品特色村。2005年,農業作物佈局糧經比例調整為35:65,初步形成了3.2萬畝優質蔬菜、1.36萬畝花生、9600畝魚塘的農業生産規模。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十五期間,城市建成區面積進一步擴大,通過規劃引導,建設農民商住房5棟,入住戶達200多戶,2005年鎮建成區面積為3.23平方公裏,比2000年增加1.6平方公裏.改建106國道21.6公裏,省道S251綫9公裏,縣道X315綫7.5公裏,完成歷山、新橋等鄉村公路建設36公裏,全鎮交通網絡建設得到加強。完成側田等8個村委大樓的建設,使全鎮15個村委辦公環境實現樓房化。投資150多萬元,新建了計生服務大樓和敬老院。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數據網絡建設不斷更新,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等網絡信號覆蓋全鎮,粵北農業信息網站率先在大塘設點,先後列入省級中心鎮、省級山區信息化試點鎮。
  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進展:
  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順利完成村級“改薄撤並”工作,加大投資力度,纍计投入1000多萬元,改建擴大了中小學校的校園面積,興建了2棟綜合實驗樓,3棟學生宿舍樓,配備了電腦室和語音室,育人環境和教學設施得到優化。2005年,農村沼氣推廣應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覆蓋率為59.9%,受益人數達596人,救助金額達38.7萬元。殯葬改革順利推進,火化率達100%。成立了大塘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為農村勞務輸出提供優質服務。計生工作突出抓好宣傳教育和優質服務兩項工作,2005年,計劃生育率90.06%,自然增長率7.06‰,各項指標均達區的要求,連續3年被市區評為計生工作先進單位。
  說
三水區大塘鎮名片-廣東省佛山市
  大塘鎮位於佛山市三水區西北部,分別與廣州市花都區、清遠市和四會市接壤,北江流經境內,廣四綫、清竜綫以及即將動工建設的珠外環高速公路貫境而過,全鎮總面積164.16平方公裏,常住人口5.5萬人,下轄8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居委會,自然村138條,黨總支部12個,黨支部98個,其中農村黨總支部8個,支部68個。共有黨員2064人。大塘鎮是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東省城鎮化技術集成應用試點單位和廣東省蔬菜專業鎮。2006年全鎮全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8.27億元,比上年增長35.3%;工業總産值42.04億元,增長61.5%;農業總産值5.26億元,增長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762萬元,增長14.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131元,增長5.7%。
  三水工業區大塘園是獲得ISO14001環境管理體係、ISO9001質量體係認證的綜合型環保工業園區。經過五年來的開發建設,園區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污水處理廠、供水廠、員工村、綜合市場、蒸汽廠等配套設施先後建成並投入使用。五年來,纍计引入項目172個,合同引資額90.65億元,出讓土地8894.8畝,招商引資質量逐年提高。引入項目中,輕紡項目35個,化工項目30個,傢具木業項目11個,金屬製品項目12個,機械製造項目7個,園區初步形成以輕紡、精細化工、傢具木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
  大塘鎮是佛山市“三高”農業重要基地,盛産蔬菜、三鳥、塘魚,其中大塘雞、大白菜、黑皮鼕瓜遠近馳名。大塘現代化農業園區位於北江河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近年來,共投入1750萬元實施了大塘現代化農業園區一、二、三期建設工程,整理土地7223畝,修建硬底化排灌渠道71.7公裏,修築機耕路32.18公裏;投入1936萬元,實施了莘田片和大塘片土地整理項目工程,整理土地15426畝,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産條件。為加快農業産業化步伐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農業園區已引入了三水白鴨繁育基地、澳農緑色蔬菜有限公司、溫室大棚等項目落戶生産。
  大塘鎮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佈在六和片,各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包括大南山、蒲坑山、九竜崗、黃茅嘴等多處緑色生態景點。
良慶區大塘鎮名片-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大塘鎮位於南寧市南部,東鄰邕寧區百濟鄉,南接南曉鎮,西連那陳鎮和防城港市上思縣東屏鎮,北靠那馬鎮和邕寧區新江鎮。全鎮土地總面積498平方公裏,是南寧市良慶區面積最大的鎮。風光旖旎的千島湖就在大塘境內。大塘鎮處在南北欽防沿海經濟區的中心地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必經之地。邕欽公路、南北二級公路、南北高速公路、南防鐵路穿境而過,境內設有那鋪火車站,並配有大型物資儲運場。
  大塘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111個自然坡,40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5萬人,居住着壯、漢、瑤、侗等民族,其中壯族占總人口數的99%。耕地面積13.5萬畝,其中水田面積6.25萬畝,甘蔗面積5.2萬畝。林木面積23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5%。
  大塘鎮有着良好的經濟基礎,是良慶區糧食、甘蔗、水果、林産品、芝麻鴨的主産區,糧食、甘蔗、水果、林産品量位居全城區前列,素有“甘蔗大鎮”之稱。大塘芝麻鴨以其稻田放養、皮薄肉脆且香甜可口而遠近聞名,暢銷區內外,故當地有“南曉雞、大塘鴨”之說。2004年完成國內生産總值2367l萬元,財政收入1234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50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10元。
  幾年來,大塘鎮各項工作走在原邕寧縣各鄉鎮的前列,在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社會治安、農業科技、為民辦實事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一是小城鎮建設得到迅猛發展。城鎮供水、供電、通訊、道路、緑化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被推薦為參加廣西第五屆市容“南珠杯”競賽活動的鄉鎮;二是招商引資成績顯著。幾年來,先後引進了航寧鋼鐵廠、勇新林化廠、上海真空氣調保鮮庫等10多傢企業。2004年成功引進占地500畝、投資2.7億元的廣東順德鋁塑板廠,為全鎮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全鎮有規模以上企業4傢,未來幾年將進一步優化環境,強化服務,進一步營造“親商、富商、安商”的氛圍;三是全鎮經濟政治穩定。通過以“鐵腕”管治安,成立治安聯防隊,加大糾紛調處力度等辦法,使全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得到了上級以及國傢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四是農業科技得到廣泛推廣。建成的百樂農業科技示範園引進了全區先進的農業技術,在丘陵地帶節水灌溉、淮山定嚮結薯等農業技術得到廣泛推廣;五是為民辦實事得到落實。先後籌集近千萬元資金投入農村“三大會戰”工作,使村級道路、生態村、水利等設施逐步得到完善。
會計百科
    大塘鎮隸屬四川成都市蒲江縣,地處川西平原西部邊緣,縣境西北部,是全省首批小集鎮試點鎮之一。2全鎮幅員面積32.49平方公裏,地貌特徵為丘陵地形,平均海拔510米,年平均氣溫16.4℃,常年降雨量1298mm,無霜期長,四季分明,鼕無嚴寒,夏無酷暑,森林覆蓋率42%。距成都93公裏,離雅安55公裏,到縣城18公裏,國道318綫和川西旅遊環綫縱橫穿鎮而過,歷來是滇藏入四川之咽喉。臨溪河和團结堰從上到下穿鎮而過,水資源豐富。是蒲江縣經濟"V"字型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極點,是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鎮,在川藏綫上頗具影響,被譽為"川藏綫上的一顆明珠"。
    大塘鎮轄10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75個農業合作社,總戶數4200餘戶,總人口1.48萬人,勞動力8000餘人,總耕地面積1.6萬餘畝。集鎮面積2.5平方公裏,集鎮人口4300餘人,有各類企業40余家。2003年全鎮實現GDP達到1.76億元,鄉鎮企業增加值5380萬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3600萬元,實現利稅980萬元,農業增加值3360萬元,糧食總産量726萬公斤,油菜總産量110萬公斤,生豬出肥4.5萬頭,小傢禽出欄50餘萬衹,水果總産量430萬公斤,轉移剩餘勞動力2000餘人,人均純收入增加216元,達到3298元。
    鎮域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城鎮街道已全部硬化,村村通水泥路、電話和光纖電視,擁有日供水5000噸自來水廠一座,天然氣配氣站一座,35KV變電站一座,場鎮緑化面積達8000平方米。社會服務機構齊全,有全日製中學一所、中心小學一所、村小學四所、幼兒園三所和縣醫院大塘分院一座,成立了鎮文化站、鎮老年協會和甘孜州駐大塘離退協會、擁有秧歌隊、幺鼓隊等,極大地豐富了全鎮人民生活。同時縣工商、稅務、公安、交通、法院、金融、郵政、保險等均在大塘設立了辦事機構,能及時提供方便快捷的優質服務。
英文解釋
  1. :  Datang Town
近義詞
大塘
包含詞
大塘鎮中心小學三水市大塘鎮賓館三水市大塘鎮新新服裝社
三水市大塘鎮興中皮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