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吉林 >四平 > 
目錄
·行政區劃·區位·氣候
·行政劃分·人文歷史·綜合經濟
·工業經濟·農村經濟·資源
·交通·環境·科學技術
·十二 、人口·就業·雙遼市大事記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更多結果...
行政區劃
  雙遼市是吉林省四平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1996年6月7日由雙遼縣改為雙遼市。位於吉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匯處,面積3121.2平方公裏,人口40萬。郵政編碼136400。
  
  雙遼農業資源優勢明顯,是鬆遼平原“黃金玉米帶”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水稻、花生、大豆、糖料、蔬菜等作物的重要産區。雙遼境內草原地域廣阔,水資源豐富。
  
  雙遼地下藴藏着 9億多噸的天然硅砂,是世界四大硅砂礦之一,被確定為北方硅質原料基地。
  
  下轄8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6個街道:
  鎮:茂林鎮、雙山鎮、臥虎鎮、服先鎮、王奔鎮、玻璃山鎮、興隆鎮、東明鎮。
  鄉:柳條鄉、新立鄉、嚮陽鄉、永加鄉。
  民族鄉:那木斯蒙古族鄉。
  街道:鄭傢屯街、遼東街、遼南街、遼西街、遼北街、紅旗街。
區位
  雙遼市位於吉林省西南部,地處吉林省西部的東、西遼河匯流區,是吉林、內蒙古、遼寧三省的交界處,鬆遼平原與科爾泌草原接壤帶,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位於東北123' 20''—124' 05''—44' 05''之間,南接遼寧省昌圖縣和吉林省梨樹縣,東鄰吉林省公主嶺市,北靠吉林省鬆原市長嶺縣,西連內蒙古自治區哲裏木盟科爾泌左翼中旗和後旗。東西最寬62公裏,南北最長89公裏,幅員面積3121.2平方公裏。
氣候
  雙遼市處於中溫帶亞濕潤大區第二氣候區,屬大陸季風性氣候。全年熱量充足,光照充沛,降水一偏少,四季氣候分明,雨熱同步,能夠滿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具有發展種植業的基本條件。春季升溫快,乾燥少雨,多大風天氣。夏季溫度高、炎熱、降水集中,雨量充沛。秋季降溫快,霜來的早,多晴好天氣。鼕季漫長,乾燥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溫為5.8℃,一年中最大年溫差為70℃,大於等於10℃的活動積溫3118.6℃,無霜期145天,年日照2714.9小時,年降水量494.0毫米,乾燥度1.23。
行政劃分
  郵編:136400 
  雙遼市地圖 代碼:220382
  區號:0434 
  雙遼市位於吉林省西南部,總面積3121.2平方千米。總人口41萬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駐遼河路1980號。全市轄6個街道、8個鎮、3個鄉、1個民族鄉:
  鄭傢屯街道、遼西街道、遼南街道、遼北街道、遼東街道、紅旗街道、茂林鎮、雙山鎮、臥虎鎮、服先鎮、王奔鎮、玻璃山鎮、興隆鎮、東明鎮、那木斯蒙古族鄉、柳條鄉、新立鄉、永加鄉。
  行政區劃(街道鄉鎮簡介)
  鄭傢屯街道(Zhengjiatun Jiedao) 代碼:220382001 郵編:136400
  面積11.5平方千米。人口35341人。辦事處駐迎春街。轄東華社區、南茂社區、東聯社區、新興社區、迎新社區、東英社區、工農社區、工商村,共7個社區、1個村。
  為保留古鎮鄭傢屯的稱頌而得名。1996年撤縣設市後,於同年6月14日經批準撤銷鄭傢屯鎮,設立5個街道辦事處。
  遼東街道(Liaodong Jiedao) 代碼:220382002 郵編:136400
  面積59.4平方千米。人口11552人。辦事處駐東郊。轄東郊社區、勃山村、金良村、豐巨村等,共1個社區、4個村。
  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96年6月14日。因在雙遼市區東部而得名。
  遼南街道(Liaonan Jiedao) 代碼:220382003 郵編:136400
  面積17平方千米。人口30060人。辦事處駐新市街。轄新市社區、白市社區、團结社區、中興社區、南康社區、南茂社區、工商村、城鄉村、張傢村,共6個社區、3個村。
  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96年6月14日。因在雙遼市區南部而得名。2002年7月30日,成立各社區居委會。
  遼西街道(Liaoxi Jiedao) 代碼:220382004 郵編:136400
  面積39.1平方千米。人口23165人。辦事處駐遼河路。轄電廠社區、稅務社區、西勇社區、西環鐵社區,吉興村、巨豐村,共4個社區、2個村。
  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96年6月14日。因地處雙遼市區西部而得名。
  遼北街道(Liaobei Jiedao) 代碼:220382005 郵編:136400
  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7231人。辦事處駐遼河路。轄北寧社區、北康社區、西化社區、東春社區、東風村、城鎮村,共4個社區、2個村。
  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96年6月14日。因地處雙遼市區北部而得名。
  紅旗街道(Hongqi Jiedao) 郵編:
  原紅旗鎮(Hongqi Zhen) 代碼:220382105 郵編:
  面積105.49平方千米。人口11803人。鎮政府駐義順屯。轄義順村、敖卜村、白菜村、霍傢村、官井村、桑樹村。
  因境內轄有紅旗村(現金良村)而得名。原係達爾罕王旗遊牧處所。解放後,紅旗設立村政府、農務會。1956年改設鄉政府。1958年劃歸王奔人民公社紅旗管理區。1961年……
  臥虎鎮(Wohu Zhen) 代碼:220382103 郵編:
  位於雙遼市市區北30千米,東與紅旗街、柳條鄉、永加鄉為鄰,西部新開河貫通南北,南與雙遼市北郊、建設鄉隔西遼河相望,北與雙遼種羊場、玻璃山鎮接壤。南北長30千米,東西寬15千米,面積302.57平方千米。人口26710人。鎮政府駐前臥虎屯。轄臥虎村、五星村、同樂村、東方紅村、九傢子村、六傢子村、五傢子村、前六傢子、大富村、浩然村、協力村等。
  原為蒙古族達爾罕王旗所屬。順治十一年(1654年),額赫屯開始建屯落戶。當時衹有7戶人傢居住於此。到額赫屯(即五星村)設蒙古屯後,發展到37戶。1900年漢人遷入,1911年……1927年,蒙古達爾汗王出賣東夾荒後,臥虎屯分別隸屬於雙山縣、遼源縣所轄。1940年臥虎屯屬雙遼縣管轄。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將原雙遼縣所轄的臥虎屯又劃給雙山縣管轄。1945~1946年5月,臥虎屯第一次解放,雙遼縣在臥虎屯成立臥虎區民主政府,區政府駐地在協力村。1946年5月以後,國民黨占領臥虎屯,並在此設村公所。1947年,臥虎屯第二次解放,為雙遼縣所轄,並成立了第九區民主政府。1956年3月,第九區撤銷,劃分為臥虎鄉、佐嶺鄉、土山鄉。1958年9月,實行人民公社化,臥虎、佐嶺、土山3鄉合併為臥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臥虎人民公社為臥虎鄉。1984年11月臥虎鄉撤鄉建鎮。1995年底全鎮總人口為30567人,其中農業人口21268人。
  服先鎮(Fuxian Zhen) 代碼:220382104 郵編:
  面積54.3平方千米。人口14994人。鎮政府駐服先堡。轄五一村、服先村、雙喜村、勤儉村、太和村、勝利村、安樂村、天興村。
  本鎮最初開發於光緒年間,原係蒙古族達爾罕王的遊牧區。民國初年漢人始入墾荒立屯。1913年雙山立縣,歸雙山縣所轄。1947年解放後,為雙遼縣第七區。1956年為服先鄉政府,1958年……
  原 嚮陽鄉(Xiangyang Xiang) 代碼:220382208 郵編:
  面積59.84平方千米。人口10445人。鄉政府駐嚮陽屯。轄嚮陽村、新甸村、姜家村、合作村、立新村、四閤村、農科村。
  道光年間,於姓在此形成聚落,初由蒙古族人於此立屯,清後漢人不斷遷入,並另立新屯,取名嚮陽。1947年解放後,屬服先人民政府,1956年建合作鄉政府,1967年由服先人民政府分出成立嚮陽鄉人民政府……2005年,根據吉民行批[2005]7號文件精神,撤銷嚮陽鄉,並入服先鎮。
  王奔鎮(Wangben Zhen) 代碼:220382106 郵編:
  面積122.2平方千米。人口21842人。鎮政府駐高傢爐屯。轄王奔村、東崗村、高産村、長江村、團结村、三江村、八傢子村、宏偉村、紅星村、留久村、呈祥村、仕傢村等。
  為紀念在1946年解放戰爭中犧牲的高傢爐區區長王奔同志。本鎮原係達爾汗王旗遊牧場所。1947年解放後,劃雙遼縣第五區,1956年換區立鄉,稱王奔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稱王奔人民公社……
  茂林鎮(Maolin Zhen) 代碼:220382107 郵編:
  轄4個居委會,31個居民組。1956年建立。
  面積295平方千米。人口43614人。轄東升村、宏光村、新發村、宏盛村、美麗村、日新村、三林村、孟益村、永興村、丁傢村、育林村、振興村、二竜等。
  建於1912年,因此地樹木生長繁盛茂密而得名。清初,此地為蒙古族人達爾汗王所轄遊牧區。1940年設茂林村,1947年解放後,屬雙遼縣稱茂林區,1956年建鎮劃鄉,劃歸長嶺縣稱茂林鎮……2000年6月29日茂林鄉劃歸茂林鎮,2000年8月20日經批準桂花鄉劃歸茂林鎮。
  興隆鎮(Xinglong Zhen) 代碼:220382108 郵編:
  面積154平方千米。人口13826人。鎮政府駐大有屯。轄興隆村、義勇村、慶豐村、連豐村、聯珠村、大有村、耕耘村、樂利村、常熟村、連慶村。
  本鎮原係達爾罕罕王旗遊牧之所,清朝時有漢人不斷遷入,因境內有興隆屯,故名為興隆鄉。1947年解放後屬雙遼縣第七區人民政府,1958年屬服先人民公社。1967年為興隆人民公社……
  東明鎮(Dongming Zhen) 代碼:220382109 郵編:
  面積48.5平方千米。人口18600人。轄慶祥村、吳傢村、公安村、東明村、七棵村、盤山村、王傢村、後太平村、前太平村、東勝村、鐵洛村、德勝村等。
  本鎮原為達爾罕王旗遊牧地,清乾隆年間有人來此墾荒種田,形成一個群落,因境內有東明屯,後合併時更名為東……1956年撤區劃鄉,西部設太平鄉,東部設公安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兩鄉均屬王奔人民公社。1961年……
  雙山鎮(Shuangshan Zhen) 代碼:220382102 郵編:
  面積340平方千米。人口28605人。鎮政府駐中心街。轄玉尺村、三閤村、杜力村、長發村、餘糧村、和新村、石頭村、慈惠村、多稼村、五棵村、百祿村、喬木村、班達等。
  雙山舊稱采哈彩甸,滿語為納魯窩集。宣統元年,雙山設安墾局,隸屬昌圖府。民國2年,雙山設縣,因境內有大……1940年雙山、遼源兩縣合併,屬雙遼縣,雙山設村,1947年解放後,稱雙山區,1956年設雙山鎮,……2000年8月20日經批準秀水鄉劃歸雙山鎮。
  玻璃山鎮(Bolishan Zhen) 代碼:220382107 郵編:
  鎮政府駐玻璃山屯。轄玻璃山村、聚寶村、永安村、合心村、長嶺村。
  原係達爾汗王旗遊牧場,民國初年逐漸形成聚落,屯西處有玻璃山,故名。1947年解放後,設玻璃山村政府,1956年改為玻璃山鄉政府,1963年建立玻璃山人民公社,1984年……
  那木斯蒙古族鄉(Namusi Mengguzu Xiang) 代碼:220328201 郵編:
  面積58.85平方千米。人口17680人。鄉政府駐後合力屯。轄那木斯村、井崗村、烏蘭吉村、金寶村、建新村、雙城村、躍進村、前進村、合力村、白市等。
  初為蒙古族人博王旗屬地,王爺派人管理草原來此建房立屯,取名那木斯,含義為通道之意。1974年改村,屬科左後旗金寶屯區,1950年劃歸雙遼縣第二區,1961年劃歸建設人民公社,1963年……
  柳條鄉(Liutiao Xiang) 代碼:220382203 郵編:
  面積12.76平方千米。人口17002人。鄉政府駐紅石屯。轄清溝村、萬斤村、王河村、豐寶村、小陵村、湯頭村、紅石村、通德村、白牛村、農能閣村、柳條村、小白村等。
  原係達爾罕王旗遊牧處所,後有人來此開荒,形成屯落,屯前有一片窪地,水平後,長滿了柳樹,故名。1947年解放後,屬雙遼縣第四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雙遼人民公社。1967年公社劃小,屬柳條人民公社……
  新立鄉(Xinli Xiang) 代碼:220382204 郵編:
  面積660.3平方千米。人口15655人。鄉政府駐新立屯。轄荷花村、劉傢村、新立村、新勝村、孫傢村、馬傢村、長泡村、雙竜村、豐産村、豐收村、山丁村、公平村。
  清朝鹹豐年間有少數人於此墾荒,後在此建房立屯,故名新立。1947年成立新立區人民政府,1956年建新立鄉,1961年成立新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新立鄉。
  永加鄉(Yongjia Xiang) 代碼:220382206 郵編:
  面積41.34平方千米。人口10709人。鄉政府駐後望杏屯。轄新鳳村、集鳳村、安仁村、榮光村、望杏村、永傢村、忠信村、真固村、安邊村、洪源村。
  此地原為達爾罕王遊牧地,道光年間有人煙,清宣統末牛和民男初年漢人入境,形成聚落,逐漸形成屯。1947年解放後,設立區政府,1951年改設雙遼縣第六區政府,1956年設永加鄉,1958年人民公社……
人文歷史
  雙遼市歷史悠久,
  雙遼市南有東遼河,西有西遼河,外鄉人多以為雙遼縣是因兩條遼河而得名。其實,“雙遼”二字與水脈無關,而是經過漫長的政區演化逐步形成的。早在遠古“禹平水土置九州”時,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雙遼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漢代以後,雙遼是鮮卑、契丹、女真等民族的祖居之地。遼中屬韓州、信州管轄,一些出土文物證明,這裏曾是古戰場。
  嘉慶元年(1796年)有鄭姓之人(另說其人名正月),在今雙遼縣城所在地鄭傢屯開店,供過往蒙古族人歇宿,從此鄭傢屯便開始形成。當時,這塊土地係內蒙古哲裏木盟科爾沁部左翼中旗和碩達爾汗王、博多勒葛臺親王的放牧之所,由溫都爾郡王所轄。鹹豐年間,溫都爾郡王開放了鄭傢屯西北10公裏外的白市部落作為貿易市場的預定地,鄭傢屯的住戶大有增加。同治元年(1862年)溫都爾郡王族中的三喇嘛和八梅倫倆人因沒錢使用,把鄭傢屯附近的郡王所有地零賣出去,因而從法庫門、瀋陽(舊稱奉天)、錦州相繼遷入許多漢人,來此開設商店、旅館、牛馬市,鄭傢屯纔形成了街市的雛形。
  光緒初年,設康平、梨樹兩縣後,鄭傢屯隸屬於康平縣。光緒六年(1880年)經奉天將軍許可,達爾汗王和溫都爾郡王贊助,派30名蒙古族兵維護,在鄭傢屯設立了分防主簿衙門,隸屬於奉天省昌圖府之康平縣。此時街市貿易漸至興盛,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鄭傢屯大小商業店鋪超過300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鄭傢屯設遼源州,歸昌圖府直轄。
  1913年國體變更,遼源州改為遼源縣。與此同時,東部的采合新甸又設立了雙山縣(因大、小哈拉巴山在其境內而得名),由長嶺府管轄。1915~1929年,鄭傢屯還設立了洮昌道尹公署,轄遼源、雙山等縣。
  中華民國之初,鄭傢屯就已發展為政治、軍事和商貿重鎮,也是兵傢必爭之地。1922年,奉係軍閥要員吳俊升由洮遼鎮守使升為黑竜江省督軍兼省長,在鄭傢屯大興土木,建起行轅,俗稱大帥府(現鄭傢屯博物館);奉係軍閥張作霖之子、愛國將領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於鳳至少年時曾在鄭傢屯讀書,19歲時與張學良締結良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整個東北成為淪陷區。同年9月22日日本侵略軍侵占了遼源縣及雙山縣。1932年3月1日分別建立偽政權。1940年按偽滿洲國國務院勒令第五號命令,將雙山縣、遼源縣合併,各取縣名字首,史稱雙遼縣,縣公署設在鄭傢屯,直屬四平省統轄。日本侵略者侵入遼源縣和雙山縣後,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祖國光復。1945年11月,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東北民主聯軍,第一次解放了鄭傢屯,中共東北局西滿分局以及中共遼北省委、遼吉省委、遼西省委、遼北省政府先後設立在鄭傢屯。李富春、陶鑄、黃剋誠、呂正操、閻寶航、鄧華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都曾來到雙遼革命老區參加戰鬥和工作。何光、王奔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在雙遼犧牲。1945年,中國共産黨分別在雙山和鄭傢屯成立中共雙山縣委和中共遼源縣委。同年12月,鄭傢屯第一次設市稱遼源市(亦稱鄭傢屯市),1946年3月,隨着中共東北局西滿分局戰略北撤,遼源市撤銷。1947年5月24日,鄭傢屯第二次解放,在重建民主政權時,雙山、遼源兩縣又合併為雙遼縣,1996年5月20日雙遼撤縣設市,始稱雙遼市,政區再無變更。902年設遼源州,1913年變更為遼源縣,1940年與東部的雙山縣合併,始稱雙遼縣。雙遼縣政府所在地鄭傢屯,歷來是兵傢必爭之地。1921年奉係軍閥吳俊升由洮遼鎮守使升任黑竜江省督軍兼省長,在鄭傢屯設行轅,建有大帥府。少帥張學良與原配夫人於鳳至在鄭傢屯締結良緣。1945年後,中共西滿分局以及遼北省委、遼西省委先後在鄭傢屯成立。李富春、陶鑄、黃剋誠、呂正操、閻寶航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都在雙遼戰鬥和工作過。解放後,鄭傢屯成為瀋陽軍區16個重點設防城市之一,於199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現轄6個街道、13個鄉鎮,總人口40萬人。
綜合經濟
  地處八百裏瀚海邊緣,東、西遼河之濱的雙遼市,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新中國成立後,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展,雙遼市的經濟總量迅速擴大,形成了各項産業齊頭並進的喜人局面。全市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在吉林省各縣(市)當中排名第9位.
  雙遼市農業資源豐富,是一方發展農、林、牧、副、漁各業,搞綜合性大農業的富土,是吉林省糧食生産和出口的重要市縣之一。玉米、大豆、高粱、𠔌子和雜豆在國際、國內市場上也享有盛名。油料、糖料、蔬菜、黃煙、藥材等種植業均形成一定規模,雙遼各業的發展為致富雙遼開闢了財源。
  雙遼市工業順利實現了與市場經濟接軌,逐步形成了以電力、玻璃為主體,以建材、醫藥、化工、機械、輕紡、農副産品加工為支撐的新的發展格局。
  截止2007年末,雙遼市地區生産總值667024萬元,其中:第一産業193666萬元,第二産業293078萬元,第三産業180280萬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17222元。
工業經濟
  國電集團雙遼電廠雙遼市全面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後,工業順利實現了與市場經濟接軌,逐步形成了以電力、玻璃為主體,以建材、醫藥、化工、機械、輕紡、農副産品加工為支撐的新的發展格局,工業經濟步入了持續、健康發展軌道。
  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張。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發展到32戶,固定資産總量達到60多億元。從行業發展看,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25萬KW,其中,火電120萬KW,風電5萬KW;浮法玻璃産能突破620萬重量箱;硅砂加工能力近60萬噸;軸承生産能力擴大到200萬套,農機具和鑄造産品加工量約5萬噸;硫酸生産能力擴大到8萬噸;中成藥品種達到50個;農産品加工竜頭企業2戶,加工轉化能力為玉米60萬噸,大豆30萬噸;規模較大畜禽加工企業2戶,加工能力超過700萬衹。
  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攀升。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纍计完成工業總産值530039萬元,超四平市平均增幅5.3個百分點;完成工業增加值206104萬元,超四平市平均增幅7.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23197萬元,超四平市平均增幅129.4個百分點。連續兩年被吉林省政府評為全省工業十強縣(市)。
  産業結構佈局日趨合理。在産業結構調整上,全力扶持了電力、玻璃兩大支柱産業。重點發展了機械、化工、醫藥、食品加工等前景看好的企業。同時在資源利用上,開發了硅砂係列産品和粉煤灰水泥、漂珠等産品,使全市工業在産業結構上越來越趨嚮合理。
  在産品結構調整上,雙遼市以市場為導嚮,大力發展高附加值、高市場占有率的産品。目前汽車級玻璃、灰玻、重卡汽車軸承、鏈輪、鑄件、中成藥、生物製劑、重選砂、糠醛、硫酸等産品,都是市場暢銷産品,這些産品的産值已占地方工業産品産值的50%以上。
  企業體製機製轉換順利到位。至2007年,雙遼市15戶直屬工業企業、3戶糧辦工業企業、2戶商辦工業企業、1戶農辦工業企業、12戶二輕工業企業已全部完成了産權制度轉換,國有工業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已基本完成。改製後新建企業,正按照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投入規範化運行,並已成為全市經濟新的增長點。通過改製、改組、改造和招商引資,電力、玻璃兩個主導産業初具規模,已占全市工業總量65%以上。
  在組織結構調整上,3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除電廠和電廠實業公司以外,福耀集團雙遼有限公司、雙藥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吉利軸承有限公司、博來德工貿等企業,都是個人控股的股份公司,在組織結構上實現了與市場機製相對接。其中,博來德工貿、雙藥藥業兩戶企業的上市工作正在取得積極進展,上市後企業規模將迅速壯大。
  體製和機製性弊端清除後,工業經濟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增長勢頭日益強勁,出現了穩步發展和較快增長的可喜局面。
農村經濟
  改革開放的春風使雙遼的農業迎來了“黃金時期”。國傢各種惠農政策的實施,給雙遼市種植業結構調整、畜牧業發展等各方面都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
  農業生産。2008年雙遼市耕地面積222.6萬畝。其中玉米麵積120萬畝,水稻面積30萬畝,花生面積54萬畝,瓜菜面積12.6萬畝,瓜菜面積中僅三櫻椒面積就達1萬畝,基本實現了全市種植業結構調整目標。科技培訓和科技推廣不斷深入。從2007年11月開始,市裏組織專傢和科技人員組成講師團進村入戶,采取多種形式圍繞花生、水稻、三櫻椒等高效經濟作物的栽培技術進行培訓。重點培訓花生優質高産栽培技術、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技術、旱作節水灌溉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玉米螟綜合防治技術、農田統一滅鼠技術、玉米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技術、水稻A級緑優米生産技術、稻鴨米生産技術、無公害蔬菜生産技術等10項主推技術,全市共辦班1007期,播放電視專題講座15講,趕科技大集5場,培訓農民10.8萬人次,發放科技資料14.3萬份。截至2008年7月16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74mm,高於歷年平均降水量17.5mm。糧食生産可謂豐收在望,産量有望達到16億斤。農民人均純收入有望達到5000元。
  畜牧業生産。截止2008年6月末,全市豬發展到110萬頭,其中存欄20萬頭,出欄13萬頭;羊發展到66萬衹,其中 存欄42萬衹,出欄24萬衹;禽發展到3100萬衹;其中雞發展到1860萬衹,鴨400萬衹,鵝430萬衹;牧業經濟強鄉建設成效顯著,重點建設茂林“一黃兩白”,興隆、臥虎養鵝,王奔養牛,新立養鴨,永加養羊,東明養豬,服先等8個養殖特色突出的牧業經濟強鄉。2008年雙遼市提出建設10個奶站任務已全部落實,分別是永加忠信奶站、臥虎賀傢奶站、臥虎佐嶺奶站、茂林喜善奶站、茂林新興奶站、茂林三好奶站、玻璃山長嶺奶站、王奔留久奶站、遼東勃山奶站、嚮陽林場奶站。目前,牧業小區已達到138個,分佈在各鄉鎮街。
  打井抗旱。2008年全市計劃打抗旱大井1000眼,其中春季打500眼,秋季打500眼,現已完成500眼。在政策上給予資金扶持,即打一眼大井補助1000元,今年計劃完成配套400眼,每眼補貼3000元。
  鄉鎮企業。2008年鄉鎮竜頭企業快速發展。博來德工貿有限公司、晶美鵝業、陽光牧業、光明牧業、永超牧業等一批竜頭企業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拉動作用。
  勞務經濟。截止2008年6月末,全市共輸出轉移剩餘勞動力81845人,其中輸出62436人,轉移19409人。
資源
  1、電力能源國電雙遼發電廠是吉林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時,一期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時,2000年投産發電,二期工程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時,計劃總投資50億元,目前,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有望近年開工建設。 2、硅砂資源雙遼硅砂透明度好,砂質純靜,粒度均勻,結構密實,斟探儲量9億噸,被譽為世界四大富礦之一,經過浮選後二氧化硅含量可達98%以上,是生産優質玻璃、加氣混凝土、精密鑄造及電子工業的優質原料,已被國傢列為硅質原料生産基地。福耀集團雙遼有限公司投資10億多元先後建設了600噸級優質浮法玻璃生産綫、在綫鍍膜生産綫、28萬噸精選砂生産綫,並對雙遼原400噸級浮法玻璃生産綫進行綫上改造。工業經濟勢頭強勁。突出了“工業立市”這一主綫,充分挖掘經濟增長點,重點扶持電廠、玻璃廠兩大支柱企業。2001年,雙遼發電廠一期工程四臺30萬千瓦機組全部投産發電。玻璃工業現已形成係列,雙遼市玻璃廠吉林省最大的平板玻璃生産企業,雙遼市成為吉林省玻璃生産基地。2001年生産玻璃249萬重量箱,其主要産品現已占領國內主要市場,並部分打入國際市場。
  3、農業資源雙遼市耕地面積13.2萬公頃,林地6.7萬公頃,草原7.5萬公頃。全市糧食産量年平均15億元,花生年産1億元,不僅是重要的玉米出口基地,大豆、高梁、𠔌子、水稻和雜豆在國內外市場也享有盛名,躋身全國糧食生産百強縣行列,榮獲“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稱號。截止2005年末,全市豬、牛、羊、禽發展數分別達到100萬頭、35.5萬頭、74萬頭、1300萬衹,其中,大鵝300萬衹,計劃3年內突破1000萬衹。雙遼市先後被命名為全國肉羊基地縣、全國瘦肉豬基地縣、全國生態示範縣。全市森林覆蓋率達26%,被評為全國生態林業先進市. 雙遼市土地資源豐富,全市可利用總面積為3092.3平方公裏,309233公頃,平均每人占有土地0.88公頃。全縣耕地總面積為13.2萬公頃,耕墾指數為42.3%,雙遼市土地面積較大,資源豐富,光熱充足,雨熱同季,是發展種植業的優越條件。但由於土質差、肥力低和風沙大等不利因素,嚴重阻礙了種植業發展,衹有大力發展造林事業,才能鎖住風沙,保土保肥,更好地調節農牧業用地的小氣候,促進農業增産,牧業增收。
  種植業結構實現新調整。雙遼市沙坨地、輕鹼地多,十年九旱,在産業佈局上,他們分三塊來規劃:河套地區發展水田;沿公路和鐵路地區發展蔬菜和瓜果等棚膜經濟作物;沙坨地區除平窪地外,崗坨地的玉米要堅决退出,主要種植耐旱作物花生。2004年,雙遼的花生種植為25萬畝,雖然遭受旱災影響,但總産量仍達4.4萬噸,總收入預計1.32億元,公頃純收入比玉米增加2500—3000元。
  4、地下水資源雙遼境內除東遼河、西遼河等5條河流逶迤流過,還有中小型水庫8座。全市水資源總量達2.52億立方米。 5、勞動力資源雙遼市富餘勞動力10萬多人,全市現任專業技術人員8482人,僅熟練技術工種工人有3000餘人,同時,雙遼市勞動力成本較低,平均僅為南方發達地區工人工資的1/3。 6、存量資産全市現有閑置廠房22萬平方米,閑置場地23萬平方米,閑置大量機械設備,有待盤活的存量資産非常豐富,可為外來投資者投資興業提供廣阔空間。 7、土地資源全市幅員面積3121.2平方公裏,人均占有耕地0.33公頃,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
交通
  雙遼市是吉林省西部的鐵路和公路交通中心,境內有鄭大綫(鄭傢屯—大虎山)、平齊綫(四平—齊齊哈爾)兩條鐵路通過,過境總長100余公裏,設站13個。截止2004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已達1209公裏,其中,有瀋陽(瀋陽—明水)、集錫(集安—錫林浩特)2條國傢級公路,總長117公裏;長雙(長春—雙遼)、鄭太(鄭傢屯—太平川)2條省級公路,總長118.4公裏;8條縣級公路、20條鄉級公路,總長330公裏,村屯級公路總里程643公裏,1997年達到了鄉鄉通油路。 交通事業成就顯著。全市各級公路總里程已達577公裏,並已成為吉林省第六個、四平市第一個實現鄉鄉通油路的縣份。通訊事業發展迅速。截止2001年末,全市電話用戶已發展到4.9萬戶。通訊設備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此外,雙遼市的小城鎮建設近幾年突飛猛進,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2008年大慶至廣州(吉林境內 鬆原至雙遼)、長春至深圳(吉林境內 長春至雙遼)和集安至雙遼三條高速公路開始修建2010年竣工,至時雙遼市將成為吉林省西部高速公路中心點,會積極帶動雙遼市在三省交接的突出經濟地位,成為鬆遼平原的一顆明珠。
環境
  雙遼市區居住環境幽雅,主次幹路全部實現硬面化,主要街路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市內體育館、遊泳館等文體設施一應俱全,緑洲大廈等集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服務設施在方圓幾百裏較有名氣。經濟發展軟環境方面,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治軟力度,結合本地實際,先後製定並實施了項目監察專員製、市級領導包保重點項目製、常委調度重點項目製、“三領”製等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為全市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地推動作用。雙遼市城市規劃區面積149.2平方公裏,建城區面積12平方公裏。2006年,雙遼市內有各種道路148條,總長88548米,總面積84.5萬平方米。其中:瀝青油路22條,長26763米,面積34.5萬平方米;人行步道方磚路面積9.7萬平方米;紅磚巷路16條,長4582米,面積2.8萬平方米;砂石路30條,長17727米,面積13.5萬平方米;土路80條,長39476米,面積24萬平方米。道路配套建設的排水管綫3.1萬米。配套路燈586桿。2008年,全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積達到4.97平方米。
  1996~2006年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總量達3.5億元, 2007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完成了投資1.36億元。
  1996~2006年,10年大發展,城市建設平均用地1.9公頃。建築工程逐年增多,城市居民住宅得到明顯改善,住宅人均使用面積上升到了15.59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上升到了56.2%。
  2007年,基本建設工程全年新開工程項目15項41棟,19.37萬平方米,總建設成本2.48億元。新建商品樓銷售630套,成交面積6.1萬平方米,成交額5132萬元。2008年上半年新開工程項目19項,29.8萬平方米,土建工程總造價2.32億元,總建設成本3.81億元。
  同年,雙遼市棚戶區改造工程6個,拆遷12.8萬平方米,計劃建設回遷樓34.4萬平方米。年底,有3.9萬平方米的回遷樓交付使用,有583戶居民告別了破舊的平房喜遷入新樓。2008年棚戶區改造繼續實施,繼續改造10萬平方米,新建住宅樓30萬平方米。連續兩年舊城改造拆遷平房22.8萬平方米,建設樓房64.4萬平方米,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後,全市住宅成套率可上升到67.2 %。為努力改造雙遼城區落後的環境面貌,改善人居環境,2003年,雙遼城區污水處理工程啓動,總投資8800萬元,2004年11月試運行,2005年6月實現污水達標排放,日處理污水1.5萬噸,運營經驗在全省推廣,接待6個地區22個縣市來參觀學習,成為全省唯一一個正常運行的縣級污水處理企業。2007年,總投資6400萬元的二水源建設工程開工,建成後日供水2萬噸,可進一步緩解用水壓力,可在目前68%的基礎上大大提高城區用水普及率。2008年計劃投資9000萬元的中水回用工程經過幾年的努力爭取,獲得國傢正式批準。
  2007年,雙遼完成了市區八條主要街路、遼河路場前區和迎春街緑島、黨校等四塊街頭緑地、兩橋中間緑化帶、濱河公園、城市東、西出口的緑化。同時,號召全市機關、企事業、學校等單位大搞庭院緑化。全年緑化工作總計投入資金1600萬元,共栽植喬木8240株,灌木4300組,完成公共緑地12.7萬平方米,人均增加公共緑地0.85平方米;單位庭院栽植喬木6500株,增加單位附屬緑地7萬平方米。通過大力開展緑化工作,雙遼城區緑地面積達到了71萬平方米,緑化率達到5.31%,人均公共緑地面積3.7平方米。2007年,雙遼進行了西遼河城區段改造,建設了西遼河疊壩工程,建設人工湖100萬平方米。2008年5月,投資400萬元進行了西遼河城區段兩岸緑化帶建設,共栽植喬木10120棵,灌木9800株,緑化總面積21.7萬平方米。
科學技術
  2007年,雙遼市共實施科技項目28項,其中工業項目4項,農業項目21項,其它類項目3項。項目總投資8742萬元,産生直接經濟效益3.45億元,取得顯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雙遼市科技工作圍繞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緑色農業、精品牧業草業、節水農業、精準農業等進行技術試驗、示範、推廣,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重點抓了優質水稻品種推廣”、“雜交水稻品種引進試驗”、“玉米品係對比試驗”、“大豆良種引進”、羊胚胎移植、“大鵝優良品種引進”、“碧香無核葡萄優良品種推廣”、“花生高産栽培技術研究”、“高功能抗旱保水劑應用”等項目。國傢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農業産業化花生深加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130萬元,其中國傢、省科技投入255萬元;截止2007年末,已完成投資928萬元,其中國傢到位資金119萬元,雙遼市財政投入160萬元,項目承擔單位雙遼市天華花生食品有限公司自籌649萬元。國傢投資的119萬元已全部用於項目建設中,“農業産業化花生深加工”項目的實施,有效激發了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加快了花生優良品種的應用推廣。2007年,雙遼市花生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項目區種植“雙花1號”優良品種10萬畝,“魯花1號”品種25萬畝,“亞美4號”品種15萬畝,良種率達到了100%;推廣應用花生先進栽培技術10項,先進技術使用率達到了100%;在14個主要花生種植鄉鎮(街)培養花生種植示範戶80戶,示範種植面積1200畝,成立花生種植技術協會160個。該項目的實施,不僅促進了雙遼花生生産嚮深層次發展,而且輻射帶動了雙遼市周邊地區100萬畝花生生産,促進和加快了以雙遼為中心的花生集散地的形成。項目承擔單位雙遼市天華花生食品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惟一一傢省級花生食品加工竜頭企業,年産3萬噸花生出口加工項目生産綫已建成投産,花生蛋白飼料加工生産綫已完成生産廠房建設,主要生産設備已購置到位。
  截止2007年末雙遼市民辦科研機構已經發展到32戶,有力促進了科技成果嚮現實生産力的轉化。2007年雙遼市完成四平市科技進步奬申報6項,均被評為二等奬,列各縣(市)區之首。
  地震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在省市地震部門的支持下,加強了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地震觀測數據上報及時。製定了《雙遼市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為進一步加強對四平及雙遼區域的地震監測工作,經市科技局積極爭取,省地震局在雙遼市雙山鎮投資15萬元建設地震遙測傳輸平臺,現已投入使用。
  專利工作完成專利申請6項,加強了專利保護的力度,保護了專利人的合法權益。
  科技信息工作加強了科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為相關部門提供科技信息300條。
十二 、人口
  截止2007年末,雙遼市總人口389461人。全市除漢族外,共有12個少數民族,即蒙古族、回族、朝鮮族、滿族、土傢族、達斡爾族、苗族、壯族、錫伯族、俄羅斯、鄂倫春、藏族,少數民族總人口15121人。
就業
  雙遼市就業服務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拼搏進取,大膽創新,超前運作,使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5年以來,全市共開發就業崗位34698個,新增就業21266人,其中“4050”人員395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1%以內;勞動力輸出轉移22.8萬人次;辦理小額擔保貸款1863戶,發放貸款2337.4萬元;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8332人,農民工培訓7820人。
  勞務輸出工作走嚮規模化,産業化。雙遼市的勞務輸出工作發展迅速,勞務總量大幅度增加,特別是 “千名保安進北京”項目得到省市領導的一致表揚。
  小額擔保貸款在拉動就業工作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做好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就業局積極和財政部門溝通信息,及早安排部署,下達貸款年度計劃。銀行部門密切配合,全力支持開展小額擔保貸款業務。2005年貸款381萬元,2006年貸款1119.4萬元,2007年貸款837萬元,完成四平市責任目標的223.9%,帶動就業4300多人,走在了全省同級前列。
  雙遼市的就業工作得到了省市的認可,先後被省政府、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授予 “吉林省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度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萬名吉林保安進北京工作先進集體”、“吉林省勞務輸出基地”、“吉林人民滿意的金牌形象使者”,被四平市委市政府譽為“四平市第九屆勞動模範表彰大會模範單位”等稱號。
雙遼市大事記
  大事記(1796年~1994年)
  嘉慶元年(1796年)始建鄭傢屯
  同治五年(1866年)設昌圖廳,鄭傢屯屬昌圖廳界內。
  光緒三年(1877年)昌圖廳改設知府,鄭傢屯屬昌圖府所轄。
  光緒六年(1880年)鄭傢屯設分防主簿一缺,隸屬於奉天省昌圖府康平縣。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鄭傢屯設遼源州,錄屬於昌圖府管轄。同時,在鄭傢屯建成第一座寺廟關帝廟,亦稱老爺廟。
  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遼源州在鄭傢屯設立勸學所,增辦教育事宜。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盛京(瀋陽)將軍趙爾巽令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張作霖進駐鄭傢屯,追剿被沙俄收買的蒙匪。同年,張作霖被派往洮南,後路巡防營統領吳俊升進駐鄭傢屯。
  宣統元年(1909年)3月21日,設奉天省洮昌道等處分巡點備道,道署駐遼源州府所在地鄭傢屯。
  宣統二年(1901年)營口至鄭傢屯水運通航。
  1912年
  四鄭(四平—鄭傢屯)鐵路通車。遼源境內所設學堂改為學校。成立萬育和藥店,為縣內第一傢藥店。
  1916年
  7月16日(農歷),奉天督軍瘻省長張作霖之子張學良與“豐聚長”商號掌櫃於文鬥之婦女於鳳至在鄭傢屯完婚,並度過蜜月。
  8月13日,發生鄭傢屯中日軍事衝突事件。
  10月,日本侵略者侵駐鄭傢屯,並在鄭傢屯開設領事館。
  11月10日,日本侵略者趁鄭傢屯事件交涉之際,強行在鄭傢屯增設警察派出所。
  1917年
  1月6日,開設商辦“華興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同年,日本侵略者在鄭傢屯車站附近修建日本神社,內挂天照大神的神像。
  1920年
  加拿大傳教士石俊升在鄭傢屯修建天主教堂一座。始建師範學校一所,即奉天省立第六師範學校。
  1921年
  奉係軍閥吳俊升在鄭傢屯建成行轅官邸——大帥府。
  1922年
  鄭傢屯至通遼鐵路通車。
  1923年
  鄭傢屯至洮南鐵路建成通車。遼源縣公署頒布布實施新學製,把勸學所改為教育公所。廢除清朝“百傢長”制度,實行區村制度,遼源縣劃6個區,31個村。鄭傢屯屬一區。
  1924年
  由奉係軍閥吳俊升及遼源縣財閥集資建遼源發電廠,為鄭傢屯街內解决千餘戶民用照明問題。
  1928年
  8月5日,遼源縣境內平齊(四平——齊齊哈爾)鐵路西遼河段跨河大鐵橋建成通車。
  1930年
  由遼源縣鄉紳石維嶽籌資興建的營業性戲園子——大新舞臺,為第一座固定性劇場場址在鄭傢屯西街“永太享”商號後院。
  1931年
  7月26日,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派出日軍二十委聯防隊侵占鄭傢屯,並在鄭傢屯成立地方維持會。
  1938年
  日本侵略者襲擊鄭傢屯鐵路員工宿舍。夜晚,鄭傢屯機關庫30餘名鐵路員工召開抗日秘密會議,因走漏風聲,日本守備隊包圍會場,用機槍從四周嚮會場掃射,除一名叫於德水的員工幸免逃離,其餘員工全部遇難。
  1940年
  10月,按偽滿洲國務院勒令第五號命令,遼源、雙山兩縣合併成立雙遼縣。縣公署設在鄭傢屯。日本侵略者為進一步掠奪農村經濟,在鄭傢屯建立偽興農合作社。
  1945年
  8月19日,蘇聯紅軍進駐鄭傢屯,建立蘇軍司令部,負責接待過往蘇軍,守衛西遼河大橋和維持社會治安。同月,日本侵略者宣佈無條件投降,駐鄭傢屯的日本軍政人員撤走。
  10月初,中共中央東北局派李海濤、張昭帶領幹部團和一個連隊到達鄭傢屯,經與駐鄭傢屯蘇軍懷念部洽商,正式接收遼源縣地方行政權。建立遼源縣民主政府和遼源縣農工會,解放散了國民黨遼源縣黨部。
  11月初,經中共遼北省委决定,中共遼北——地委(亦稱遼源地委)、遼北——專署(亦稱遼源專署)、遼北一軍分區在鄭傢屯成立。
  11月上旬,組建由嶽勝為書記的中共遼源縣委,這是中國共産黨在鄭傢屯設立的第一個政權機構。
  11月中旬,蘇聯紅軍撤離鄭傢屯。
  12月6日,中共中央東北局西滿分局和西滿軍區在鄭傢屯組建。李富春任西滿分局書記兼西滿軍區政委,呂正操任西滿軍區司令員。
  12月下旬經中共西滿分局决定,將遼源縣城關區(鄭傢屯)劃出,成立遼源市(亦稱鄭傢屯市)。建立中共遼源市委和市政府,隸屬於中共遼北省委一地委領導。
  1946年
  2月末,中共遼西省委、遼西區行政公署、遼西軍共從法庫遷到鄭傢屯。
  3月1日,中共遼西省委機關報《勝利報》報社由遼寧省法庫縣遷駐遼源縣鄭傢屯。
  3月末,遼西書店總門市部在鄭傢屯西大街北側“德隆號”正式開業。
  4月19日,國民黨這隊以美製飛機襲擊中共遼西省委駐地——鄭傢屯。
  5月23日,國民黨軍隊攻占鄭傢屯。
  1947年
  6月18日,遼北省政府主席閻寶航率遼北各界前綫慰問團抵達鄭傢屯。
  19日,雙遼縣各界民衆與機關團體在大新舞臺召開盛大歡迎會。
  9月中旬,中共遼吉省委前方工作委員會在雙遼縣鄭傢屯成立。
  9月26日,遼北省第四中學在鄭傢屯成立。
  10月10日,鄭傢屯至白城鐵路南段修復工程勝利完成。
  1948年
  2月25日,遼北省政府由白城子遷駐鄭傢屯。
  4月1日上午11時,國民黨5架飛機突襲鄭傢屯,連續轟炸4小時,投擲大小炸彈200餘枚。炸死群衆79人,炸傷48人,毀房96間,其他物品損失嚴重。為牢記此次空難,將被炸的主要街道更名為“四一街”。
  8月17日,《勝利報》報社從折城子遷至鄭傢屯。
  1956年
  3月,全縣撤區劃鄉,將一區改為鄭傢屯鎮。
  1958年
  9月,在人民公社化運動中,成立雙遼縣人民公社聯合社管理委員會。撤銷鄭傢屯鎮,成立鄭傢屯人民公社。
  1966年1966年底到1967年1月,“文化大革命”運動迅速擴大到整個社會,鄭傢屯鎮黨政機關被造反派非法奪權。
  1968年
  9月,成立鄭傢屯鎮革命委員會。“實行‘一元化’”領導。
  12月,全縣正經秀知識青年3474人,其中男1950人,婦女1544人。
  1969年
  12月,大批機關幹部下放到農村插隊落戶,實行三帶(戶口、傢屬、糧食關係),進行勞動“鍛煉”。
  1971年
  10月,召開全鎮黨員幹部會議,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1971]57號、61號、62號、64號、65號文件,對林彪叛黨國的罪行進行了揭發批評。
  1974年
  4月,鄭傢屯鎮革命委員會改建為鄭傢屯鎮人民政府。
  1983年
  11月,鄭傢屯鎮實行機構改革。
  1984年
  按照黨中央改革領導班子結構,加快幹部“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鄭傢屯鎮黨委選舉産生了新的一屆委員會。經過改革,鎮領導幹部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
  7月,全縣最大的鄉鎮企業一農工商總公司成立。
  1990年
  6月17日,首次縣級“周日大集”開市,趕集人數超過4萬人,國營、集體、個體600多個生産經營廠傢、工商業戶參加了貿易活動,遼寧、內蒙等地的經營者和消費者紛紛前來趕集,上市商品達1449種,主要以輕工和土特産品為主。
  1992年
  鄭傢屯鎮工農村創辦了雙遼縣第一傢蔬菜批發市場,市場占地3.2萬平方米,1993年正式投入營運。
  1994年
  9月28日,吉林省第一傢縣級博物館鄭傢屯博物館正式開館。1995年鄭傢屯經濟總收入突破1.5億元,被四平市批準為省級標準的小康鎮。
  大事記(1996年~2000年)
  1996年
  5月20日,雙遼撤縣設市,設市後根據城市發展需要,撤銷鄭傢屯鎮,在市區內設立五個街道辦事處(包括原遼東經濟開發區)。
  12月10日,鄭傢屯、遼東、遼南、遼西、遼北街道黨委。辦事處正式成立。
  1997年
  1月10日,鄭傢屯街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
  4月5日,鄭傢屯街道辦事處搬遷到雙遼市檢察院院內二樓辦公(暫藉)。
  4月25日,四平市計劃生育統計工作規範化管理現場會在雙遼召開,遼弱街北林委“觀測點”做為三個典型之一在會上進行現場觀察。
  5月,省計生委主任霍鳳蘭帶領省計劃生育工作檢查組到遼北街檢查指導,肯定了北林委計劃生育規範化管理模式。
  5月10日,遼西街辦公樓正式破土動工。
  6月2-4,召開全市第16屆運動會,鄭傢也街道辦事處在這次運動會中獲得總成績第三名和精神文明奬。遼北街道辦事處獲社會組團體總分第二名。
  6月10日,遼北街黨委在黨員幹部中開展“講一次黨課,救助一個孩子,扶持一位老兵”活動,副局級以上黨員幹部每人捐獻100元錢,支助東風小學5名貧睏學生。
  6月18日,鄭傢屯街召開創建“五好居民委”活動動員大會。市委副書記趙健英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鬍續源到會並講話,會議由街道辦事處主任張秋主持,黨委書記李會成講話,副書記楊福宣讀活動方案。
  6月21日,遼北街遭受了嚴重的春旱災害。有50%的幼苗將被旱死,街道組織機關幹部全力以赴投入抗旱保苗工作,經過20餘天的奮戰,使苗情有所好轉,減輕了時災損失。
  8月,遼北街與遼寧省大石橋客商冷學良聯繫,在遼北街投資140萬元,建起了“興達木材加工廠”。該廠生産的木工板和紙夾板遠銷北京、天津、大連、撫順等地。
  10月10日,鄭傢屯街傢屬樓破土動工,1998年10月20日竣工。
  12月,遼西街“五秋”會戰工作在全市獲得二等奬。同月,遼北街道成立了蔬菜良種繁育場將東風村的四屯、五也劃出,作為蔬菜良種繁育基地,為全市“菜籃子”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服務。同年末,鄭傢屯街黨委被雙遼市團委授予先進團委。鄭傢屯街城管辦被市政府評為雙遼市衛生先進。鄭傢屯街黨委被雙遼市衛生先進單位。鄭傢屯街黨委被雙遼市委宣傳部授予“五個一”精品工程先進單位。
  1998年
  2月24日,鄭傢屯召開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創“五好居民委”活動中的優秀居民表彰大會。
  3月,遼西街武裝部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吉林省雙遼市武裝部評為先進武裝部。
  6月5日,遼西街殘疾人服務社成立,由街殘疾人聯合會直接管理。
  7月1日,遼西街在雙遼市委組織部舉辦的“學黨章百題知識競答活動”中榮獲農村組二等奬。
  8月,由於連降瀑雨,上遊水庫泄洪,使西遼河水位達到了建國以來的最高水位116.58米,洪水以1380立方米/秒的速度入境雙遼。
  8月21日,遼北街顔大坑險工告急,東風村的農田全部被淹沒,農民直接經濟損失30多萬元,險段投入間接損失40多萬元。8月22日,省委副書記陳玉傑、省人大副主任郭永德,到農工商總公司視察。
  1998年9月,遼西街綜合辦公樓正式投入使用,該樓總面積4800平方米,總造價400萬元。同月,在全市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鄭傢屯街黨委被評為“先進集體”。9月9日,鄭傢屯街道辦事處喜遷新居。(購買朱地稅局辦公樓)
  11月1日,遼南街綜合樓竣工。
  12月16日,鄭傢屯街召開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參加會議代表50人,通過選舉産生了新一屆委員會黨委書記李會成,副書記張秋、楊福,委員張樹發、張忠和,組織委員鄭偉光,宣傳委員張淑華,紀檢書記楊福,紀檢委員張海燕、靳桂珍、趙淑芹、郭錫江。
  12月17日,遼南街第一次黨代會召開。
  12月18日,遼西街第一次黨代會召開,黨委書記李嚮玉在會上做了題為《為建設文明富裕強街努力奮鬥》的工作報告,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朱立做了《為實現創強街保駕護航》的工作報告。同月,遼北街在全市計劃生育排行榜中排列第8位。
  12月20日,中共遼北街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12月末,鄭傢屯街團委被雙遼市團委授予先進團委。同年末,鄭傢屯街城管辦被雙遼市評為衛生先進單位。
  1999年
  3月10日,農工商總公司肉用犬研究培育的青竜肉用感謝在國傢商標局註册。同月,遼西街武裝部被以遼市武裝部評為先進武裝部。同時,遼西街黨委被以遼市委評為黨管武裝先進黨委。同月,遼北街道辦事處綜合大樓落成正式啓用。
  7月1日,鄭傢屯街黨委在全市“創先爭優”表彰大會上被雙遼市委評為先進黨委。同月,鄭傢屯街黨委被雙遼市委宣傳部授予“五個一”精品工程先進集體。同月,鄭傢屯街城管辦被雙遼市政府評為雙遼市衛生先進單位。
  7月10日,遼南街農工商肉用犬獲吉林省名牌産品。
  9月1日,鄭傢屯公園二期工程竣工。
  9月1日,農工商總公司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1998-1999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
  9月10日,遼南街工商村黨支部書記陳忠林參加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9月18日,遼西街三年一次的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10月20日,遼南街建成年産3000噸粉絲加工生産綫。
  同月,遼西街西環鐵農貿市場正式投入使用。
  2000年
  3月1日,遼南街引進河南澱粉一號、二號地瓜
  5月18日,農工商總公司心腦血管治療中心成立。
  8月,遼西街被國傢評為體育先進社區,並奬勵價值10萬元的體育器材。
  8月18日,鄭傢屯街招商引資項目,雙遼市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綜合樓破土動工。
近義詞
雙遼
相關詞
教育高中雙遼一中
包含詞
雙遼市醫院雙遼市賓館雙遼市防疫站
雙遼市中醫院雙遼市遼河賓館雙遼市人民醫院
雙遼市鐵路醫院雙遼市婦幼保健院雙遼市第一人民醫院
雙遼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雙遼市第一高級中學雙遼市遼南街預防保健所
雙遼市遼東街預防保健所雙遼市臥虎鎮防保所雙遼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雙遼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雙遼市第二人民醫院雙遼市鄉鎮企業職工學校
雙遼市遼西街防保所雙遼市東明衛生院防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