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湖北 >十堰 > 
目錄
·概況 Zhushan County·區域概況·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地理特點·資源狀況
·經濟發展·民間習俗·英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更多結果...
概況 Zhushan County
??1????????
竹山县 概况
  郵編:442200 代碼:420323 區號:0719
  拼音:Zhú Shān Xiàn 英譯:Zhushan County
  
  竹山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堵河中、上遊,東徑109°32′-110°25′、北緯31°30′-32°37′。東與房縣接壤,北與鄖縣及陝西白河毗連,西與竹溪縣及陝西旬陽縣為鄰,南與神農架林區和重慶市巫溪縣交界。全縣南北長123.5千米,東西寬81.8千米,總面積3586平方千米。總人口 46萬人(2007年末)。
  
  全縣轄9個鎮、8個鄉:城關鎮、溢水鎮、麻傢渡鎮、寶豐鎮、擂鼓鎮、秦古鎮、得勝鎮、田傢壩鎮、官渡鎮、潘口鄉、竹坪鄉、大廟鄉、雙臺鄉、樓臺鄉、文峰鄉、深河鄉、柳林鄉。縣政府駐城關鎮,距武漢市682千米,距十堰市區145千米。
  
  地處鄂西北山地。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略呈馬鞍形。北屬武當山,南屬大巴山。南部山地尤為險峻,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僅中部河𠔌有狹小坪壩。高、中、低山面積占土地面積的87%,若加上高丘面積達93%,其它類型地表面積衹占7%。海拔最高達2740.2米(蔥坪山頂),最低220米(堵河出境地尼姑河口)。堵河自西南嚮東北流經中部,主要支流有深河、霍河和苦桃河。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927毫米,年均溫16℃。有石煤、硅黑板石、金銀、緑鬆石、稀土等礦産資源,是鄂西北富礦帶。
  
  工業以金銀礦、同步器、化工、電力為主導産業。農業以種植小麥、稻穀、玉米為主,盛産杜仲、天麻、黃薑等藥材。襄關省道以及鮑竹路、竹嚮路穿境而過,堵河由南嚮北、常年通航。名勝古跡有護福寺新石器時代遺址,堵河源國傢級自然保護區,驢頭峽畫廊省級旅遊區,九華山原始森林公園,雙魚洞、猴跳峽。
區域概況
  竹山縣位於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區腹地,屬十堰市。東鄰房縣,北界鄖縣,西北鄰陝西省白河縣,西交竹溪縣、陝西旬陽縣,南接神竜架林區、重慶市巫溪縣。地處鄂西北山地,北屬武當山,南屬大巴山。山地占總面積80%以上。南部山地尤為險峻,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僅中部河𠔌有狹小坪壩。堵河自西南嚮東北流經中部,主要支流有深河、霍河和苦桃河。縣城東北距十堰市城區158公裏,東南距武漢市638公裏。總面積3587.8平方公裏。轄9鎮8鄉279個村,總人口43.87萬人,有漢、回、壯、蒙、滿等8個民族。竹山歷史悠久。傳說竹山是創世神話女媧煉石補天的聖地。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境內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稱竹山。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竹山縣轄9個鎮、8個鄉:城關鎮、溢水鎮、麻傢渡鎮、寶豐鎮、擂鼓鎮、秦古鎮、得勝鎮、田傢壩鎮、官渡鎮、潘口鄉、竹坪鄉、大廟鄉、雙臺鄉、樓臺鄉、文峰鄉、深河鄉、柳林鄉。共有19個居委會、247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竹山縣地圖
  城關鎮 鎮政府駐大街,人口48388人,面積37平方千米。轄1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人民路、北大街、人民路三居、西關、後街、火神廟、袁門街、大街、南關、東門、縣門、廣場路、城鄉、城西、明清、橋東、南門、蓮花、虎山、迎豐、二道坊、高傢莊、東門、橋兒溝、窯溝、劉傢山。
  溢水鎮 鎮政府駐溢水街,人口26586人,面積163.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溢水街、朱傢灣、何傢灣、陳傢鋪、邵傢溝、廟梁、青山、楊傢壩、天橋、華傢灣、東川、小東川、鷹岩、三聖、澗溝、五房溝、燕子山、下腰店。
  麻傢渡鎮 鎮政府駐店子街,人口30475人,面積205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店子街、澗溝梁、柿樹坪、羅傢坡、劉傢河、折峪河、太山廟、水田壩、營盤河、總兵安、楊傢河、關東溝、雞公梁、墩梓、黑虎、白玉、牌樓、蛟竜觀、竜興、雙堰。
  寶豐鎮 鎮政府駐寶豐街,人口59857人,面積191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寶豐、候傢灣、小堰、上壩、花櫟樹、雙廟、深溝、公平、竜井、韓溪河、下壩、清泉、新茶、曹傢溝、白沙河、鏵廠、埡子街、東河、喻傢塔、曹傢灣、漆樹扒、雙河口、新河、水田坪、桂坪、石串、車傢溝、秦傢河。
  擂鼓鎮 鎮政府駐擂鼓臺,人口30957人,面積100.6平方千米。轄18個村委會:擂鼓、碾槽溝、田傢河、煙墩子、碾盤、江西溝、護駕、西河、廣山、金嶺、棗園、田埡、新堰、紅岩、腰莊、三河、鼓鑼坪、董傢溝。
  秦古鎮 鎮政府駐秦傢坪,人口25901人,面積99.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富康路、秦傢坪、大堰、雙河、張傢溝、西莊、白果、大溪、獨山、澗池、西嶺、方傢河、荊竹、大河、竪旗、小河。
  得勝鎮 鎮政府駐得勝鋪,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人口28281人,面積266.9平方千米。得勝鋪、大橋、壇山、石底、廟埡、界嶺、文峪河、五道河、復興、花竹、金明、施傢河、八道關、聖水、茶場。
  田傢壩鎮 鎮政府駐南壩街,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人口27188人,面積208.1平方千米。北壩、南壩、花櫟、腰店、船艙、兩河、峪口、紅廟、九華、桃子灣、磨灘、大泉山、吉魚。
  官渡鎮 鎮政府駐官渡街,人口20424人,面積327.4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河東、河西、三吉、新街、桃園、浦溪、馬峪河、中場大溪河、樓房溝、小河。
  潘口鄉 鄉政府駐小漩,人口27843人,面積257.4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小漩、竜王溝、張武溝、白果坪、魏溝、魚嶺、懸鼓州、潘口河。
  竹坪鄉 鄉政府駐周傢灣,人口26147人,面積163.3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興竹路、周傢灣、解傢溝、涼水溝、寬坪、陳傢河、馬鞍山、陳傢嶺、瀋傢營、仁和寨、水庫、店坪、佛洞、六合、安河塘、合興金花洞、竜王埡、新茶、長安。
  大廟鄉 鄉政府駐楊傢灣,人口14199人,面積124.4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全勝、黃興、理泗溝、鮑傢河、馬河、大廟、黃土梁、鐵爐溝、魯傢壩、四莊坪、萬興、大營盤。
  雙臺鄉 鄉政府駐魚塘灣,人口17100人,面積350.5平方千米。轄16個村委會:魚塘、羅傢、界嶺、嚮山、雙臺、田溝、茅塔寺、元坪、水坪、關溝、普渡、銀洞、吉陽、花園溝、青山、南口。
  樓臺鄉 鄉政府駐三臺,人口26560人,面積240.6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三臺、樓臺、塔院、興旺、檔魚、馬嶺、官坪、庵場、塔坪、西坡、金坪、安坪、白蓮、肖傢溝、廟灣。
  文峰鄉 鄉政府駐薛傢梁,人口16608人,面積174.9平方千米。轄10個村委會:傅傢坪、滾子嶺、東欽、太河、、迎東、長坪、皇城、輕土坪、中溝、唐灣。
  深河鄉 鄉政府駐深河街,人口13701人,面積155.8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深河、雙灣、麻綫、井泉、茅壩、兩道、秦傢、青竜。
  柳林鄉 鄉政府駐道士坪,人口16299人,面積475.2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天台、柳河、白河、三河、公祖、三村河、三裏坡、屏峰、洪坪、花坪、民主、墨池、竜石坪、順水坪。
歷史沿革
  竹山為古庸國故址。春秋楚滅庸置縣,秦、西漢為上庸縣,屬漢中郡。 東漢至南齊為上庸郡。西魏因黃竹嶺之竹色黃,改名竹山。商代前為漢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國,稱庸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郡,庸地復置上庸縣,改隸漢中郡,屬梁州。552年(西魏廢帝元年),改安城為竹山。北周時,改上庸縣為孔陽縣。 598年(文帝開皇十八年),改孔陽縣為上庸縣,改羅州為房州,領上庸、竹山、光遷、永清4縣,605年(隋煬帝大業元年),改房州為房陵郡,治竹山。唐初沿隋製。636年(唐太宗貞觀十年),廢遷州,置房州,治竹山,領房陵、竹山、永清、上庸4縣,屬山南東道。742年(玄宗天寶元年),改房州為房陵郡。758年(肅宗乾元元年),復房州,竹山屬之。五代時,上庸、竹山仍屬房州。 宋初沿舊製。986年(北宋太宗雍熙三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隸房州。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置金、均、房州鎮撫使,屬利州路。1135年(高宗紹興五年),隸襄陽路。1137年(紹興七年),改隸京西南路。1141年(紹興十年),置金、房、達、開安撫使,改屬利州路,房州領房縣、竹山2縣。元沿宋製。1342年(順帝至正二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隸房州,屬襄陽路。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改襄陽為府,領竹山、房縣、上津、鄖縣等縣。1374年(洪武七年),省竹山入房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襄陽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復置竹山縣,仍屬襄陽府。1476年(憲宗成化十二年),設鄖陽府,竹山屬之,同時割竹山縣西尹店社置竹溪縣。清沿明製。1664年(聖祖康熙三年),鄖陽府屬湖北布政使司,領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保康6縣。1821年(宣宗道光元年),割竹山、竹溪、房縣之南鄉置白河廳(柳林白河口)。1864年(穆宗同治三年)裁白河廳,復原製。
  民國初,全國實行省、道、縣製,竹山屬湖北省襄陽道。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改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1949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竹山,竹山隸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後改為兩鄖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竹山隸屬中南行政區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改屬鄖陽地區專員公署。1952年襄鄖合併,隸屬襄陽專區專員公署。1965年,襄鄖分設,竹山隸屬鄖陽專區行政公署。1970年,專區改稱地區,竹山隸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鄖陽地區建製撤銷,與十堰市合併,竹山隸屬十堰市。竹山得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
  1997年,竹山縣面積3586平方千米,人口47萬,轄10個鎮、15個鄉:城關鎮、溢水鎮、麻傢渡鎮、保豐鎮、擂鼓鎮、秦古鎮、得勝鎮、茅塔鎮、田傢壩鎮、官渡鎮、潘口鄉、牌樓鄉、黃慄鄉、竹坪鄉、大廟鄉、雙臺鄉、滄浪鄉、樓臺鄉、三臺鄉、文峰鄉、深河鄉、峪口鄉、梁家乡、柳林鄉、洪坪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438787人,其中:城關鎮43903人,溢水鎮23758人,麻傢渡鎮21581人,寶豐鎮 34093人,擂鼓鎮27221人,秦古鎮26654人,得勝鎮29346人,田傢鎮12991人,官渡鎮15689人,茅塔鎮11304人,潘口鄉 15576人,牌樓鄉7408人,黃慄鄉21404人,竹坪鄉27175人,大廟鄉12778人,三臺鄉11016人,雙臺鄉7275人,樓臺鄉 10597人,滄浪鄉10894人,文峰鄉17582人,深河鄉13974人,峪口鄉12696人,梁家乡6309人,柳林鄉10167人,洪坪鄉 7396人。
    2004年底,竹山縣總人口447985人。轄9個鎮、8個鄉,20個居委會、254個村委會:城關、溢水、麻傢渡、寶豐、擂鼓、秦古、得勝、田傢壩、官渡9個鎮,潘口、竹坪、大廟、雙臺、樓臺、文峰、深河、柳林8個鄉。
    2005年,將潘口鄉的三臺、肖傢溝和原廟灣村委會劃歸樓臺鄉管轄;將潘口鄉的南口村委會劃歸雙臺鄉管轄;將潘口鄉的窯溝和原鄧坪村委會劃歸城關鎮管轄。2005年底,竹山縣轄9個鎮、8個鄉。共有19個居委會、247個村委會。
地理特點
  竹山縣地跨東經109°32—110°25’、北緯31°30’— 32°37’之間。縣境東西最大橫距81.8公裏,南北最大縱距123.5公裏。總面積3,587.8平方公裏,折合為538萬畝,其中山林2,690.864畝,耕地850,997畝(水田132,171畝)水面87,695畝。
  地形地貌
  全縣地勢由南、西嚮東北傾斜,特點是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以官渡公社的瓦桑河巨型斷裂為界,南為高山區,東南為二高山、低山區,中南為低山區,北為高山、二高山、低山區,西北為二高山區,中西部為低山、平丘、盆地區。海拔高差2520米。境內最高點是蔥坪山,海拔2740.4米,最低是尼姑河口,海拔220米。山脈境內各山由兩大山係構成。綿亙縣西北的雙星寨、韓傢山、天堂寨、聖母山,陝西省旬陽、白河縣交界,在縣境東北的滄浪山、馬槽山、野人山、界嶺山,與鄖縣交界;屬於由西嚮東定嚮,海拔在1500米以上,屬秦嶺東延餘脈的界嶺——武當山係。在縣境東南的竜王嶺、白岩寨、竹山埡子,與房縣、神農架林區交界,位於縣境西南部的黃寶山、黃傢坪、黃竜山尖、南天門、苦菜地子、蔥坪,竹溪、四川巫溪交界;由南嚮北定嚮,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屬大巴山係。此外,九華山、雲霄觀,在縣境中南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寶豐山,十轉山,霍山在縣境中部和中西部,海拔在600米以下。
  氣候特點
  竹山雖為副亞熱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屬北溫帶,但地處漢江、堵河盆地,又為高溫區,熱量比較充足。年平均氣溫10.2℃至15.6℃,最冷月(1月)一1.9℃至3.1℃,極端最低氣溫一9.9℃(1956年1月21日) ;最熱月(7月)21.7℃至27.7℃,極端最高氣溫43.4℃(1966年7月20日),為全省極端最高氣溫之最。日照時數年平均1,650.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始霜10月10日,終霜3月20日,年平均無霜期由中部地區的252.8天,嚮四周遞減到163.4天。年平均降雪20天左右。全年多偏西南風。
  自然災害
  主要是幹旱、洪澇、低溫、秋寒及冰雹。據竹山氣象站對1952年至1981年降雨量的分析,30年中正常年景衹有9年,其餘都有程度不同的災害。1958年7月,1975年8月,1980年6月三次暴雨的洪水,使沿河兩岸莊稼一掃而光,顆粒無收,損失慘重。秋寒,按每年大於25天計算,平均5年2次,以堵河河𠔌中、西部丘陵,西南、東南邊界山區最嚴重,2年1次。低溫,按每年大於12天計算,平均5年2次。
資源狀況
  1、土地資源
  竹山縣版圖呈“7”字形,北寬南窄,東西橫距最寬為81.8公裏,南北縱距最長達123.5公裏,總面積358780.74公頃,折合538萬畝,占湖北省版圖面積的1.93%。其中耕地39577公頃,占全縣土地總面積11.03%;林地239961公頃,占66.9%;園地5103公頃,占1.4%;牧草地23公頃,占0.01%;水面6177公頃,占1.72%;城鎮、村莊、工礦占地7683公頃,占2.15%;交通設施及道路占地995公頃,占0.28%;未利用地59246公頃,占16.51%。
  竹山縣土壤種類衆多。黃棕壤占l,527,592畝,黃棕壤性土占2,315.845畝,兩項合計面積最大,占全縣總面積71.4%。黃沙泥土占625,652畝,黃泥土占715,045畝,石渣子土占1,648.966畝,細石皮占433,204畝,黃灰包土占282,671畝,森林黃灰包土占244,702畝,黃石渣子灰包土占304,868畝,這7個土種在全縣分佈最廣,占全縣總面積的79.1%。分佈在北部的,主要是雲母片岩發育的粗骼土壤;東部沿河低丘,有少數第四紀沉積物發育的土壤,如黃棕壤和粘土黃褐土;中西部主要有水稻士,第四紀粘土黃棕壤、紅沙岩黃棕壤,土層深厚,地勢平緩,肥力較高,加之生産基礎較好,是竹山的主要産糧區;南部高山區主要為雲母片岩風化物發育的粗骼土壤及高山森林土壤。
  土地開發利用有三個特點:一是山場面積富裕,優勢突出。山場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67%,且分佈範圍廣,既能適應鄉(鎮)規模開發利用,也適閤村、組及個體分散經營,其類型和小氣候適宜於林、牧、特産的發展,為全縣第二、三産業發展提供了廣阔的前景。二是土地利用類型豐富,多樣化開發初具輪廓。竹山縣地形地貌復雜,土壤種類較多,適應南北生物資源繁衍,農業開發歷史悠久,由於土地資源多樣化開發利用,使土地生産力得到提高,自然生態環境得到了改善。三是土地資源分佈不勻,區域差異性大。由於地形、地貌錯綜復雜,高、中、低山交落有緻,造成土地資源分佈不勻。耕地資源主要分佈在中西部沿305省道兩旁及西南部一些地區,成片的35度以下耕地,在中西部占60%,而在南、北部,耕地則極為貧乏。森林資源多數分佈在整個竹山區域的外圍,尤以南部最為豐富,腹部則衹占20%以下。不光土地資源分佈不勻,而且區域條件的差異也較大,自然條件(如氣候、日照、雨量等),社會經濟條件(如交通、通信、投資環境等),歷史發展水平等也各有不同。
  2、礦産資源
  竹山轄區主體處於武當山-大別山金、銀、鉛、鋅成礦帶(三級),鄖縣鮑峽-竹山得勝銀、金、銅、釩、鉬、稀土、重晶石、緑鬆石成礦帶(四級)的南端,成礦地質條件優越。截止2005年底,全縣已發現礦産32種,礦點、礦化點217處,其中上表礦産13種,包括能源礦産1種(石煤),黑色金屬礦産1種(釩),有色金屬礦4種(銅、鉛、鋅、鉬),貴重金屬礦産2種(銀、金),稀散、稀有、稀土金屬礦産3種(輕稀土、鈮、鎘),其它非金屬礦産2種(石灰石、瓦板岩)。
  全縣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産有石煤103處,其中百萬噸以上有25處,概算地質儲量3億噸,平均發熱量在2500-3200大卡/噸,該礦賦存於寒武係地層中;鐵礦(褐鐵礦、磁鐵礦、赤鐵礦)以褐鐵礦為主,其他次之,具有一定的工業開採價值;釩(鉬)礦平均品位1%左右,地質儲量2342萬噸;硫鐵礦(黃鐵礦)地質儲量1.5億噸左右,具有開採價值;緑鬆石資源品位高,儲量大,概算地質儲量5萬噸左右;板石礦(黑色硅質板石、青灰混質板石、灰色泥質板石)概算地質儲量為4.1億立方米;重晶石地質儲量2500萬噸。已經開發利用的有大中型銀(金)礦1處,小型釩礦1處,緑鬆石礦3處。擬對外招商引資開發的大中型鈮稀土礦各1處,釩礦多處,硫鐵礦(黃鐵礦)大、中、小型各1處。石灰石、輝緑岩、花崗閃長岩等礦産資源儲量及品位很高,具有開發潛力。竹山礦産資源較為豐富,但地質勘察程度低,大部分礦産資源未探明。
  3、水資源
  竹山縣雨量充沛,河流縱橫且河道落差大,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具有四面環山、中西部較為開闊、堵河幹流直穿而過的地形特點。境內衆多河流源出邊緣山地奔騰而下,匯入堵河,全縣河流均屬堵河水係,全縣有大小河流646條,其中長流河98條,季節河548條。河流共長2740.7公裏。流域面積在5-10平方公裏的132條,10-20竹山縣堵河風光平方公裏的57條,20-50平方公裏的30條,50-100平方公裏的10條,100-500平方公裏的16條,500-1000平方公裏的4條,1000-10000平方公裏的2條,10000平方公裏以上的1條。河網密度每平方公裏為0.57公裏。河床穩定,多由粗砂礫石組成。堵河,發源於陝西鎮坪縣杉樹坪及神農架臺子上,流嚮自西、南嚮東北,由竹溪泗河和房縣九道梁河入境,於尼姑河口出境,為水上運輸主要航道。此外,還有深河、洪坪河、公祖河、霍河可以通航,其餘衹供灌溉,流放竹、木排。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2.37億立方米,最大流量為4.14立方米/秒,最小0.2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潘口水電站俯瞰圖輸沙量為376.4萬噸,年侵蝕指數每平方公裏為1043噸。
  衆多的河流,豐沛的降水,使竹山藴藏着百萬千瓦的巨大水能資源。據科學測算,竹山境內堵河幹支流水能資源可開發量達116.5萬千瓦,富甲鄂西北。全縣有大小127處良好壩址可供建電站,擬建的潘口電站和竜背灣電站裝機分別為51.3萬千瓦和18萬千瓦。截止到2005年底,竹山縣已建各類水庫59座,其中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4座,小(二)型水庫42座,總控製流域面積3821.56平方公裏,總庫容21391.29萬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13626.78萬立方米,死庫容4470.68萬立方米。全縣主要有譚傢河水庫、松樹嶺水庫、霍河水庫、店坪水庫等。
  4、生物資源
  竹山地貌類型復雜,氣候變化明顯,物産豐富。農作物主要有稻穀、玉米、小麥、油菜籽、花生、薯類、豆類、芝麻、煙葉、蔬菜、藥材、洋芋、魔芋、高梁、緑豆、蓮藕、苡仁米、蕎麥、粟𠔌、嚮日葵、麻類等。全縣有喬灌木樹種108科344屬988種,森林共33科89種,其中鄉土樹種70種。外地引進樹種19種,主要珍稀樹種28種,國傢一級保護樹種有水杉、珙桐等,二級保護樹種有連得樹、光葉珙桐、杜仲、銀杏、金錢鬆等19種,省級重點保護的樹種有紫莖、臘梅、麥吊雲杉等。特産資源共12類898種,其中草類7個品種,茶類69個品種,煙類7個品種,果類86個品種,藥材類546個品種,食用菌類14個品種,主要有肚倍、茶葉、油桐、生漆、板慄、核桃、木棕、木耳、柑桔、食用菌、黃薑、黃連、天麻、山竹、獼猴桃等。
  常見野生動物有23目33科300餘種,其中國傢一、二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金雕、白鶴、獼猴、黑熊、大靈貓、林麝、小天鵝等18種,省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花面狸、豪豬等60餘種。水産資源共有魚類6目9科44種,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鯽、鱖、泥鰍、鱔、鰱、草魚等;名貴魚有大鯢等。
  由於竹山森林茂密,適宜野生動物生長棲息,資源十分豐富。除習見的動物外,還有粗15~85釐米的大蛇、雞冠蛇、獨角獸、過山黃、1.3米以上的短尾猴、驢頭狼、野牛、野馬、花鹿、長頸鹿、白明鬃羊、白獐子、白麂子、白熊等。
  野生植物中比較名貴而利用價值較大的有:金銀花、臘梅花、獼猴桃、湖北海棠、黃山藥、穿地竜等。
  5、旅遊資源
  縱貫該縣的堵河,地貌地形奇特,自然景觀秀麗多姿,堵河源已被列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以十大景區和三十六景點組合而成的驢頭峽畫廊被定為省級中型旅遊區;九華山原始森林公園是消夏避暑的勝地;霍河水庫是水上遊樂、休閑的理想場所。集秦楚文化特色於一體的戲麯、民歌、故事、剪紙、泥塑、書法等民間文化藝術底藴深厚,民俗風情風味獨特。竹山縣地處長江三峽、神竜架、道教聖地武當山、古都西安、襄陽古隆中五大國際知名的風景旅遊區之間,是承東接西、連通上述各大旅遊景區的重要接力點,具有辦大旅遊的區位優勢。張振武烈士墓、施洋烈士故居和銅像、首任共産黨縣長許明清烈士陵園等是憑吊先烈、繼往開來的絶好去處。
  1、武陵峽風景區
  竹山縣武陵峽位於官渡鎮境內,峽𠔌全長33千米,峽𠔌平均高度1000米以上,平均寬度5米左右,為華中地區最長、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峽𠔌,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將其命名為青峰斷裂帶。武陵峽山巒俊秀陡峭,內有許多大型溶洞群,飛泉流瀑,九麯回腸,青天一綫,地縫深淵,蔚為奇觀。峽𠔌內原始森林生長於懸崖峭壁之上,遮天蔽日。武陵峽風景區由桃花源景區、峽𠔌原始生態景區、地質公園等部分組成,主要景點有桃花源古風村、猴跳峽、一綫天、中柱峰、五竜洞等。
  2、堵河源風景區
  位於堵河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由國傢AA級風景區-九華山森林公園、柳林墨池風光、魯班峽等景區組成。堵河自神竜架境內的大九湖涌噴而出,出水口形如巨竜之口,吐出一泓清流,從崇山峻嶺中奔騰而下,並由此形成108道氣勢雄偉壯觀的瀑布,長達4千米的瀑布群令人嘆為觀止。108條瀑布姿態各異、氣韻不同,可謂奇觀。瀑布群內還有野人洞、天生橋、白虎澗,景色十分迷人。堵河洪坪段水流清澈蜿蜒,兩岸峰奇多姿,更為奇特的是岩溶洞遍布。堵河是南水北調中綫工程重要取水源。主要景點有:令牌寨、槍刀山、櫻花嶺、豹子埡、原始林海、魯班峽、天鵝湖等。
  3、女媧山風景區
  位於寶豐鎮境內,距十堰市180公裏。305省道橫穿該鎮東西,國傢擬定的“襄樊-天水”高速公路從此地經過。女媧山風景區有大小山峰22座,主峰海拔900米,女媧祭壇建在主峰,其它諸峰仰首相望。根據唐五代學者杜光庭的《錄異記》、明代學者徐道全的《神仙全傳》和清《康熙字典》以及當代的《中國神話辭典》,均記錄了先祖伏羲、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地方是竹山縣女媧山。女媧祭壇按先天八卦圖建成,女媧像高16米,在國內屬最高。恢復建成女媧廟和“女媧煉石天真”古碑。主要景點有女媧祭壇、雙竜洞、打席場(女媧摶土造人處)。
  4、石佛寺
  石佛寺在縣城西北35公裏,雙臺鄉境內。始建於明代,據古縣志記載,有一僧在此盤坐圓寂,年遠而身不損壞,面目須眉宛然,旁一石碑鎸刻“竜德戌子年,古風大和尚清績二十六世,三月十五日辰時生,八月十五日坐關圓寂”。鄉人稱其為佛,故名石佛寺。相傳該寺求神問卜十分靈驗,周邊四川、陝西、鄖縣和竹山前去朝拜的人絡繹不絶,香火十分鼎盛,“文化大革命”後逐漸頽廢、損毀,已修復。
  5、高傢花屋
  位於竹坪鄉解傢溝村的一棟民宅,約建於清朝中期嘉慶、道光年間,整個民宅為宮殿式建築,前後有三進院落,氣勢恢宏,內有大量石刻木雕的門檻壁畫,取材內容豐富,雕刻技法嫻熟,人物刻畫細緻生動,綫條簡潔流暢,經幾百年風雨剝蝕,仍然色彩豔麗,栩栩如生。該建築占地面積1218平方米,現存建築48間。
  6、南水源風景區
  主要包括木魚湖(霍河水庫)旅遊區、郭傢山庸文化主題公園、竜背山、蓮花寺等景點。木魚湖位於縣城東八公裏處,因山形似木魚而得名,海拔440米,山下有世稱“亞洲第一”的土壩水庫-霍河水庫(現更名為“木魚湖風景區)。該庫有7000畝水面,20000畝山場,周圍有“八溝”(大田溝、小田溝、臣子溝、火炮溝、二心溝、大中溝、殷傢溝、洞溝)、“六山”(木魚山、羅漢山、劉傢山、玉峰山、楊傢山、大尖山)、“一塔”(文峰塔)、“二廟”(八仙廟、牛王廟)、“一寨”(青山寨)、“兩洞”(劉傢洞、窟窿洞)、“一島”(廟梁島)、“一園”(千畝茶園)。該處山水相依,湖光山色,風光秀美。郭傢山庸文化主題公園就是將竹山的古跡(登爽亭、梯雲閣、文廟大成殿、王三盛大院等)復製到郭傢山建成上庸古文化公園。
經濟發展
  竹山縣的經濟發展,1978年至1984年主要是農村的全面改革,推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製,促進了糧食産量連續三年創歷史記錄。1985年至1995年縣域經濟的發展主要依賴糧油産量規模性擴展和農民積極性及農村資源的極大消耗,特別是對土地資源過渡利用來完成的。推動了縣域工業的發展,鄉鎮企業崛起。1995年後把水電能源、醫藥化工確立為兩大主導産業,同時把緑色食品、礦産品加工、機械加工與優勢農産品加工確定為輔助産業。第一産業在縣域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二、三産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
  “十五”期間構建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縣域經濟格局,全縣生産總值由8.21億元增長到12.65億元,年均增長9%;財政收入由6046萬元增長到8878萬元,年均增長8.1%,按可比口徑,年均增長12.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纍计完成近18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5倍。基礎設施建設改造路網工程238公裏,鮑竹路、竹嚮路基本達到山區二級路標準,新修通鄉油路120公裏,通村水泥路300公裏。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5744元和1875元,比2000年分別淨增2180元和543元,年均分別增長9.9%和7.1%。
  1、水電能源産業
  截止2002年,全縣共建成電站20座,總裝機3.5萬千瓦。此後,水電能源業實現更大發展。2007年,裝機5萬千瓦的松樹嶺電站截流取得成功,已利用世行貸款開工建設;順水坪電站正在進行發電機組安裝調試,即將竣工發電;浪鷹岩電站爭取市巨能公司合資成功並開工建設;裝機51萬千瓦的潘口電站等電站的前期工作正在進行。
  2、醫藥化工産業
  建成了10萬畝肚倍和8萬畝黃薑兩大原料基地,培植了天竜醫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化工化肥有限責任公司、天新醫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八一生物肥有限責任公司等4大骨幹企業,新發展民營黃薑加工企業14傢,皂素、水解物生産能力分別達到350噸和700噸,2002年皂素産量達到62噸,水解物産量達200噸。林産化工産品的生産出現轉機,開發了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産品,主要有:肚倍深度開發係列産品單寧酸、沒食子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丁香酸等24種産品。生物肥係列産品有生物固氮肥、生物復混肥、專用復混肥、磷肥等;硫酸係列産品有工業硫酸、硫酸二甲酯、鋅焙砂等。
  3、緑色食品産業
  依托豐富的緑色農産品資源,全縣形成以茶葉生産加工為主的緑色食品産業。聖水茶葉作為該縣茶葉竜頭企業,已通過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研究與發展中心認證為有機茶園,産品已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係、QS食品質量安全及有機茶(OTRDC)三大權威認證,2003年,全縣茶葉産量達到250噸,實現收入250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7%和13.6%。山野菜、小雜糧生産加工能力得到了提升。
  4、金銀珠寶飾品産業
  全縣年産值100萬元以上緑鬆石加工營銷業達到6傢,形成了十堰鑫銀有限責任公司、竹山民族工藝廠、寶豐珠寶公司3傢骨幹企業和45萬噸金銀緑鬆石係列産品。
  5、建築建材産業
  形成了興竜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興秦集團、中港天威石材有限責任公司3傢骨幹企業和30萬噸石灰、10萬方米石材的開採加工能力,開發了水泥係列産品和硅質黑石係列産品。
  6、基礎設施
  襄關省道以及鮑竹路、竹嚮路構成了縣公路交通“大十字”路網架構,以305省道、白竹路、竹嚮路、竹旬路改擴建為主的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900多公裏;全縣17個鄉鎮、251個村、22343個農戶開通了閉路電視,每百戶城鄉居民程控電話擁有量分別達到40門和8門;鄉鎮全部開通程控電話,移動通信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全面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寶豐、官渡、得勝為支撐的城鎮化格局;商品市場及其監管體係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環境和人民群衆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7、土特産行業
  竹山地形地貌變化多樣,區域內多是山地河𠔌,適宜生長的環境使竹山縣內的土特産具有相當好的品質,黑木耳、杜仲等多有種植,主要土特産為的是五倍子,主要是單寧酸的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場競爭力。竹山土特産依托武當山旅遊資源,成為觀光旅遊紀念品的良好選擇,同時高附加值的土特産品也為當地的種植者帶來了良好的收益。
民間習俗
  1、手工業
  竹山手工藝人有鐵、銅、金、銀、錫、泥瓦、木、砌、石、衊匠等,這些手工業者多數是上門做活。計工方式有兩種,一是按天計工稱“點工”;二是按件承包稱“包活”。雇主對匠人多以茶、煙、酒、肉招待。其中木、砌工參加造屋時,在開工、立門、竪架時都由主人傢設宴席招待。上屋梁時,主人除設宴招待工匠及幫忙者外,還要貼紅對聯,放鞭炮,並給工匠封“紅包”,此習俗一直沿用。各行業藝人都遵崇本行業的傳統習俗,各有供奉的祖師。各行業能工巧匠還自然形成行會,在祖師誕辰期舉行祭祀活動,由其首領負責操辦,祭祀的一切活動費用全由入會者分攤。各行會一般都有常設會址,由總管經辦日常事務。會首由會員選舉産生,負責製定本行行規和祭祀禮議程序,並監督人會者自覺遵守。違犯行規者,接受懲罰。此習俗至民國末年已淡化,新中國成立後消失。各行各業多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養繼承人。青年人想學藝者,或由師傅看中選定,或托鄰里親朋介紹,經師傅同意後成為學徒。學徒從師必擇吉日行拜師禮,由學徒傢備酒席,請中人(介紹人)和親友、族長等人陪同,舉行收徒儀式叩拜禮,並簽訂收徒合同。一般都是3年出師,3年內由師傅管吃、管住、管勞動、管穿戴,或隨意給點零化錢,不給工錢。有的學滿出師時由師傅送給一套工具,自立門戶做手藝。有的出師時還要置辦宴席款待師傅,饋贈禮品,感謝師傅傳藝。新中國成立後,各種藝人仍有收徒傳藝的習慣,禮儀由繁到簡。
  2、商業
  開業時要舉行儀式。一般都要張燈結彩、貼對聯、鳴放鞭炮、挂匾受禮、宴請賓客。店內張貼“公平交易、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目下一言為定,早晚市價不同”等條幅。多數商號雇有店員(營業員),其規矩同手工業者收徒大體相同,初期不給工錢,衹管吃、穿、住,終日在店內勞動。3年期滿留用,通過面議(多通過中人)支付工錢。具有才華的雇員,店主又信任其品行的,往往被委以重任,派往分店管事或當店主的總管。更具活動能力、善於經營理財者,被派往老河口、武漢等地棧房坐棧,管理進出貨物。年終各分店及坐棧人員都齊集商號舉行團拜活動。其中生意興隆、獲利多的商號,大擺酒宴以示慶賀。有的店主還要按店員的職務、能力、貢獻大小分“紅包(奬金)”。新春正月初九,一般都店門緊閉,遇有會道賀說吉慶話的乞丐給賞錢。此習俗,臨近解放時已逐漸淡化,新中國成立後均廢除。
  3、水上運輸
  新中國成立前,竹山貨物進出主要依賴堵河水運。木船分渡船和貨船兩種。“劃子”專供行人過河;“秋子”、“擺槳”、“神駁子”專運貨或長途載運旅客。駕船的都有稱謂,掌舵者稱太公,纖夫稱夥計。太公中有掌舵(舵手)和攬頭(掌棹)之分。舵手主宰安全,號令嚴明,處置果斷,遇有怠慢拖沓或操作不當即喝叱、跺腳駡人。船老闆因行走江湖,一般都參加“青幫”、“紅幫”。船幫信奉楊泗爺,各碼頭建有楊泗廟。船幫規矩森嚴,尤其開船例規多,船頭挂紅布,事先備有雄雞一隻,還有鞭炮、香、燭、黃表、酒、肉等物。開船時由攬頭的燃香、焚表、鳴放鞭炮,劃破雞冠,將其鮮血淋撒船頭:太公帶領衆水手叩拜水神,祈求神靈庇護,一帆風順。船離岸起航後,由攬頭帶領喊“號子”。航行期間,忌說“撞、打、沉、翻、擱、難、拖、撈”等不吉利詞語。如遇船中老鼠上岸,當天便不開船,另擇吉日起航。
  4、飲食
  (1)喝茶
  以縣城、溢水、保豐、擂鼓、官渡、田傢為甚。縣城居民和縣西集鎮有閑階層人士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燒水沏茶。解放前僅有少數地區産茶,茶葉鮮葉經手工炒製成緑茶。飲茶者慣用陶土小壺、陶土杯作茶具。飲茶費用頗大,富裕戶常年飲茶,農産衹在節日或宴請客人時飲茶。解放後,竹山茶葉生産遍及全縣,縣內自給有餘。製茶工藝精湛,所産緑茶頗有名氣,嗜愛飲茶者遍及全縣。
  (2)栽秧酒
  栽秧時節,人們相互幫工,不計報酬。主人提前幾天做米酒、備盛宴款待幫工者。屆時除正餐以豐富的酒肉招待幫工外還備有“接腰”食品——於上午10時許和下午4時許將“過餉”食品(本傢米酒、湯元、蒸饃)送往田間,供栽秧者享用。較富裕的農戶還設宴邀請近鄰、本傢、朋友共飲“栽秧酒”,互相祝賀,祈求有個好收成。
  (3)喝年豬湯
  農歷鼕臘月農戶殺年豬時,都要煮幾斤乃至幾十斤豬肉和豬下水(內臟)宴請鄰里大人小孩飽食一頓,名曰“喝年豬湯”。回民宰殺畜禽更有講究,凡宰羊、殺雞,必請阿訇師傅先禱告一番。
  (4)懶豆腐
  將黃豆製成豆腐腦,放人大米,溫火煮成粥。食用時以紅辣椒汁加香油、食????、香萊作調料,其味甜、鹹、辣俱全。此吃法流行於縣西,是待貴客的美味佳餚。
  (5)面面飯
  南部高寒山區山民的主食。其做法是將苞𠔌糝加水拌潤濕,然後上甑蒸,蒸熟後翻甑,撒水拌勻後再蒸,直至熟透為止。吃這種飯一般佐以“合渣湯”伴食。百姓說:“面面飯,合渣湯,吃丁心裏纔不慌”。合渣湯做法和“豆渣”一樣,但不摻大米,吃時配以千食。
  (6)醬豆
  到了秋鼕,將黃豆煮熟後撈入容器攤開,上蓋樹枝(選擇氣味純正的),使豆發酵,然後拌以幹辣椒粉、????和各種五香佐料煎的水人壇。泡而不曬者,謂之“醬”,曬幹者,謂之“幹醬豆個兒”。
英文解釋
  1. n.:  Zhushan County
近義詞
竹山
相關詞
湖北十堰市鄉鎮
包含詞
竹山縣人事局竹山縣中醫院竹山縣實驗中學
竹山縣實驗小學竹山縣人民醫院竹山縣第一中學
竹山縣第二中學竹山縣職教中心竹山縣實驗幼兒園
竹山縣????務管理局竹山縣張振武小學竹山縣市實驗小學
竹山縣風景名勝區竹山縣擂鼓鎮中學竹山縣衛生防疫站
竹山縣婦幼保健院竹山縣刺綉童裝廠竹山縣民政工藝廠
竹山縣特殊教育學校竹山縣擂鼓鎮衛生院竹山縣林産化工廠TMP車間
竹山縣工藝美術工業公司竹山縣第二人民醫院竹山縣外貿工藝品公司
竹山縣民族珠寶工藝廠竹山縣職業教育中心竹山縣義務教育階段電子學籍管理暫行規定
竹山縣榮達珠寶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