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九州"之一。在荊山﹑衡山之間『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粵的一部分;漢末以後轄境漸小。東晉定治江陵(現屬湖北),為當時及南朝長江中遊重鎮。明清置府,後廢。 |
|
唐韓朝宗曾任荊州長史,為時人所推重,稱韓荊州。見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因以"荊州"稱己所推重之士。 |
|
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東晉 定治 江陵 (現屬 湖北 ),為當時及 南朝 長江 中遊重鎮。 明 清 置府,後廢。《書·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參閱《讀史方輿紀要》捲七八、《嘉慶一統志》捲三四四。 |
|
唐 韓朝宗 曾任 荊州 長史,為時人所推重,稱 韓荊州 。見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後因以“荊州”稱己所推重之士。 明 章懋 《與張都運吉》書:“願識荊州,為日久矣!”參見“ 識荊 ”。 |
|
荊州旅遊投訴電話: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荊州民俗節慶活動:關帝廟會:每年正月和農歷5月l3,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荊州人在這裏玩竜燈,劃採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荊州人敬仰關公,已成了千年不變的習俗。當年關羽出兵伐吳獲勝歸來,荊州軍民就在大北門外敲鑼打鼓放鞭炮,夾道歡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為“得勝街”。逢年過節,荊州人玩竜燈,耍竜的小夥子們都要先到關帝廟內拜拜!關公,再沿古城街巷舞竜。荊州城生産的旅遊紀念品,也有以關公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如綉有關羽像的絲織手絹,印有關公的精緻背包,還有關公畫片、小塑像等等。荊州城內的賓館、商店和許多民宅,多喜歡在大堂供奉關公像,有的還一日一拜。荊州的大人小孩,差不多每人都能講上幾段關羽鎮守荊州的故事。關公的忠義精神,已深深根植於荊楚大地。隨着臺灣海峽兩岸的交流日漸頻繁,隨着中國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臺港澳和外國朋友來荊州朝拜關公,進香還願。荊州人、湖北人、山西人、河南人、福建人、新加坡人、美國人、日本人、歐洲人,世界各地的人,經常在荊州關帝廟聚在一起,用不同的語言贊頌關公的忠義精神。荊州關帝廟管委會負責人自豪地說,“為了傳承關公的忠義仁勇文化道德精神,全世界不同膚色的人都聚集在我們這裏。這小小的關帝廟,有時候就象一個小小的聯合國。”
竜舟節:荊州是中國竜舟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荊州國際竜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荊州美食:荊州99的雞湯水餃,妞妞的飯和卡布其若。波仔的蒙古牛肉,中山公園大門對面的牛扒。紅門路夜市攤的灌湯蒸餃。碧波路老八中旁邊的老三驢肉荊州住宿:荊州賓館
酒店星級:四星級
所在城市:荊州區
郵編:434000
區號:0716
行政區劃:荊州、沙市2個區,公安、監利、江陵3個縣,代管鬆滋、石首、洪湖3個縣級市
位置:荊州市荊州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瀕臨長江黃金水道,東望九省通衢的華中重鎮武漢,西接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
荊州市荊州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瀕臨長江黃金水道,東望九省通衢的華中重鎮武漢,西接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現轄7個鎮2個辦事處1個開發區。國土面積1045平方公裏,人口54.6萬。區政府所在地荊州城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衛生城市。
荊州區地處荊楚要衝,為歷代兵傢必爭之地,歷史上先後有六朝34位帝王在此建都立國,是影響深遠的楚文化和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在這裏,楚先明創造了輝煌的文明,演繹了輝映華夏大地的恢弘歷史;莊子詩賦、楚辭韻律伴隨着笙歌弦樂傳揚四海;膾炙人口、蕩氣回腸的三國故事震撼五洲。從楚故都紀南城到三國荊州城,在歷經千年滄桑之後,這座古城已煥發出新的光彩。近年來,全區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農業生産逐步嚮高産優質轉化和産業化方向發展;工業經濟從小到大,現已初步形成了紡織、造紙、食品、建材、化工、汽配為主體的門類較為齊全的體係;民營經濟在結構調整中得到了突破性發展;旅遊經濟呈現出欣欣嚮榮的景象。
荊州市是楚文化發祥地和中心區域,中外聞名的三國古戰場,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中心,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荊州(江陵)古城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考古學界、史學界稱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三國演義》中“劉備藉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一係列臉炙人口的故事,使荊州聞名遐邇,享譽海內外。荊州人文景觀衆多,歷史遺跡遍布。現已探明的楚城遺址有5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0餘處。位於鬆滋市西南約30公裏的危水風景區是融山、水、洞、林、泉於一體的國傢級森林公園,總面積286平方公裏。
隨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全國新一輪開放開發熱潮正在到來,荊州區委、區政府將牢牢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進行新一輪創業,實現新一輪大發展,以高標準、高起點建設“一主兩面三綫”為重點,突出做好藉外發展、招商引資、擴大開放這篇大文章,一如既往地改善投資環境,
努力擴大招商引資成果,進一步落實各項優惠措施,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動員全社會共同支持外來投資企業的發展,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環境優勢+優惠政策+優質服務”——在新的世紀裏,荊州人憑着與時俱進的實幹精神和創新意識,熱忱歡迎您來旅遊觀光、洽談經商、投資興業! |
|
荊州以原境內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江陵縣荊州鎮。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1955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管轄。1979年,沙市市復為省轄市。1983年劃出荊門縣改荊門市,為省轄市。1994年
經國務院批準,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合併設立荊沙市,潛江、仙桃、天門三市劃出為省轄市。1996年更名為荊州市,京山縣、鐘祥市劃出。
荊州專區、荊州地區 1949年設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轄荊門、京山、鐘祥、天門、潛江、公安、鬆滋(駐新江口鎮)、江陵等8縣。
1951年原沔陽專區所屬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入荊州專區。轄11縣。
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荊州專區轄12縣。1953年由公安、鬆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陡湖堤。荊州專區轄13縣。
1955年撤銷荊江縣,並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荊州專區轄12縣。
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領導,洪湖縣遷駐新堤鎮。
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轄2市、12縣。
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荊州專區轄1市、12縣。
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鐘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綉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鬆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
1979年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荊州地區轄1市、12縣。沙市市改由省直轄。
沙市區(原沙市市) 本江陵縣沙市鎮,1949年設沙市市,由省直轄。1958年沙市市交由荊州專署領導。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合併後為荊州市沙市區
沔陽專區 1949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
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
1951年沔陽專署駐沔陽縣新堤鎮。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以原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湖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4]99號):(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沙市區北京路。(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路;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區人民政府駐荊州鎮;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傢寨、秦市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郝穴鎮。(3)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鬆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由省直轄。鐘祥市、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準(民行批[1995]86號)撤銷鬆滋縣,設立鬆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6]99號)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鐘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2006年,荊州市轄荊州、沙市2個區,公安、監利、江陵3個縣和鬆滋、石首、洪湖3個縣級市。全市轄102個鄉鎮、12個街道,5個居委會、2457個村委會,9個農場。全市國土面積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l558平方千米,市區建成面積58.66平方千米。 |
地區位置 Geographical location |
荊州市位於東經111°150—114°050,北緯29°260—31°370。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 長江自西嚮東橫貫全市,全長483公裏。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樊。總面積1.41萬平方公裏,其中平原湖區占78.7%,丘陵低山區占21.1%。全市轄荊州區、沙市區、荊州開發區和江陵、 公安、監利3縣,代管鬆滋、石首、洪湖3市,下設119個鄉鎮,18個街道辦事處,共有3398個村(居)委會,24835個村民小組。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 荊州區 荊州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東經111°54′—112°19′,北緯30°6′—30°39′。面積1046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572052人。轄3個街道、7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荊州城南經濟開發區)。共有36個居委會、119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荊州市荊州中路80號。郵編:434020。行政區劃代碼:421003。
· 沙市區 沙市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面積46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550633人。轄5個街道、3個鎮、3個鄉。共有87個居委會、91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荊州市文化宮路。郵編:434000。行政區劃代碼:421002。
· 江陵縣 江陵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江河段北岸。全縣版圖呈馬鞍形,東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積1032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373027人。轄7個鎮、2個鄉。共有13個居委會、203個村委會。省管江北監獄、三湖、六合垸農場在轄區之內。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郵編:434101。行政區劃代碼:421024。
· 公安縣 公安縣位於湖北中南部,長江南岸。東經111°48′—112°25′,北緯29°37′—30°19′。南鄰湖南省安鄉縣和澧縣。南北長75千米,東西長51千米。面積2257.5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1026895人。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公安經濟開發區)。共有60個居委會、326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鬥湖堤鎮。郵編:434300。行政區劃代碼:421022。
· 鬆滋市 鬆滋市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南岸。南鄰湖南省石門縣和澧縣。面積2235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869327人。轄14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鬆滋經濟開發區)。共有31個居委會、243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江口鎮。郵編:4342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7。
· 石首市 石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57′。南鄰湖南南縣、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面積1427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614106人。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石首經濟開發區)。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綉林街道辦事處。郵編:4344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1。
· 監利縣 監利縣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北岸,隔江與湖南省嶽陽、華容縣相鄰。面積3118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1378957人。轄18個鎮、3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監利經濟開發區)。共有65個居委會、767個村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容城鎮。郵編:433300。行政區劃代碼:421023。
· 洪湖市 洪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西南隔長江與湖南省臨湘縣相鄰。東經113°07′—114°05′,北緯29°39′—30°02′。面積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897186人。轄2個街道、14個鎮、1個鄉、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洪湖經濟開發區、洪湖府場經濟開發區)。共有40個居委會、448個村委會。市人民政府駐新堤街道辦事處。郵編:4332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3。
· 荊州經濟開發區 荊州經濟開發區、荊州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簡稱荊州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區域人口10萬餘人,轄區面積約60平方公裏。荊州開發區是湖北省重要的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建有國傢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區內主導産業初具規模,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機電、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紡織印染、農副産品深加工等特色産業群。荊州開發區是荊州市開放開發的主平臺、工業興市的主戰場,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已成為全市工業的核心區。 |
|
荊州市是湖北省人口最稠密的地市之一,也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按全地區計算)。截至2008年12月,全市總人口達645.73萬人,人口密度456人/平方公裏,占湖北省總人口的10.7%。全市城鎮人口超過200萬人,占總人口33.0%。城區常住人口115萬。 |
|
荊州市是一個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分散雜居城市。全市有31個少數民族,3.34萬人,約占全市總人口0.35%。其中中心城區少數民族人口1.12萬人,占全市少數民族人口的32.01%。全市有2個民族鄉,即洪湖老灣回族自治鄉和鬆滋卸甲坪土傢族自治鄉。少數民族人口達百人以上的村、街、場、廠有36個。少數民族中萬人以上的民族2個,即回族、土傢族;萬人以下千人以上的民族1個,即滿族;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民族4個,即蒙古族、苗族、侗族、壯族。回族主要分佈在洪湖老灣回族鄉及沙市、荊州、公安等地;滿族、蒙古族主要分佈在沙市、荊州一帶;苗族主要分佈於沙市、荊州兩地;侗族、壯族主要分佈於洪湖、沙市等地。全市正式挂牌的民族中學有2所,即洪湖老灣回族鄉民族中學和鬆滋卸甲坪土傢族鄉初級中學;有民族小學5所,其中洪湖老灣回族鄉2所、鬆滋卸甲坪土傢族鄉1所、石首市和荊州區各有回族小學1所,共有學生1400餘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600餘人,約占45%。 |
|
公路
在荊州市境內有318國道207國道、G50滬渝(原漢宜)高速公路G55二廣(原襄荊)高速公路 呈十字狀交匯,有荊州長江大橋、荊嶽長江公路大橋(在建)、荊嶽長江公路鐵路大橋(已規劃),還有14條省級公路以及多條縣鄉公路。荊州市的公路交通網絡總通車里程近一萬公裏,城區內客運站主要有沙市區的長途車站、紅門路沙市汽車客運站、江津路車站、燎原車站以及荊州區的江陵中心車站等,由於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市的公路交通十分發達,已在全省率先實現交通現代化 |
|
荊州人傑地靈,物産豐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魚米之鄉的美譽。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國傢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戰國時期,20代楚王定都荊州,長達411年。楚先民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荊州出土的戰國絲綢、越王勾踐劍和整套石磬編鐘,無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輝。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鳴驚人”的政治傢楚莊王、楚國名相孫叔敖、吳國名將伍子胥、楚國名士申包胥、元末起義首領陳友諒、唐代著名詩人岑參、著名文學家“三袁”等等,都是從荊州這塊土地上走上歷史舞臺。荊州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120回的《三國演義》,有72回寫到荊州。“市內三國勝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長達10.5公裏的荊州古城墻,被譽為“ 中國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1992年發掘的雞公山文公遺址,經考古界鑒定為“中國第一,世界罕見”。荊州還是中國竜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竜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社會發展
荊州是鄂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國土開發一級軸綫(長江)與二級軸綫(京廣、焦柳鐵路)在此交匯,長江483公裏黃金水道穿越境內,207國道縱貫南北,318國道和宜黃高速公路橫跨東西,橫貫荊州城區的漢宜高速鐵路作為國傢的“四橫四縱骨架客運專綫”之一的滬漢蓉快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經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11年底建成通車。另外荊(州)——嶽(陽)的鐵路定於2009年底開工。沙市港是長江中遊的重要港口,是目前國傢交通部擬定建設的對外開放的內河一類口岸。沙市機場為國傢二級機場,構成了荊州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多種方式相銜接的現代交通網絡;已建成的襄(樊)--荊(州)、荊(州)--東(東嶽廟)高速公路,特別是2002年10月1日竣工通車的荊州長江公路大橋,使荊州承東接西、連南納北的地域和交通優勢更為明顯。荊州是湖北省第二大信息樞紐節點和信息傳輸中心,通信技術裝備、通訊能力、用戶規模、業務總量等四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二位。國傢規劃的八縱八橫“信息高速公路”光纜幹綫有一縱一橫兩條骨幹光纜從荊州通過,全市信息、通信業已具相當規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98抗洪勝利後,國傢投入55億多元巨資,實施荊江大堤和長江幹堤加固工程,現在,雄偉壯觀的千裏江堤已成為荊州一道亮麗的風景綫。隨着長江三峽的截流,荊州防洪保安和抗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昔日受洪水威脅之地即將成為一片充滿希望的投資熱土。
交通運輸快速增長。全市交通運輸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16.4億元,比上年增長9.9%。各種運輸方式貨物周轉量95.43億噸公裏。客運量3938萬人。全市等級公裏通車里程12805公裏,其中二級以上公路1186公裏。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1450萬噸。郵電業務收入19.0億元,比上年增長16.1%。
郵電通信業快速增長。全市本地電話總數106.6萬部,增長6.5%;移動電話157.9萬部,增長27.8%。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使全市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市小學、普通中學招生人數分別為5.9萬人、15.5萬人,在校學生分別達到38.0萬人和47.8萬人。教育資源結構和學校佈局得到進一步優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進一步完善。職業技術教育快速發展。普通中專招生數、在校學生分別為42921人、86076人,分別比上年增長47.1%和55.9%;高等教育規模繼續擴大,全市有高校9所,招生數3.28萬人,在校學生11.7萬人。
衛生事業不斷進步。全市年末共有醫療機構539個,衛生事業人數2193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7901人。全市擁有各類病床11705張。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係,紮實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規範醫療服務行為,醫療機構服務收費標準總體下降10.2%。
科學研究取得新進展。全市共爭取國傢科技項目15項,爭取省級科技項目95項,實施市級科技項目13項;共爭取無償資金2871萬元。全市有29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奬,其中:一等奬1項、二等奬7項、一等奬19項,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奬2個。全市擁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61傢。全市申請國傢專利280項。
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年末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7.58平方米, 比上年提高了2.15平方米,住宅裝飾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有所增加,農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2.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平方米,住房結構質量不斷提高,其中樓房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所占比重分別為60.6%和50.5%。農村自來水、電力供應條件不斷改善,電話普及率大幅提高。 |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荊州是一座充滿商機的城市。自古以來,荊州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早在漢代,荊州就是全國十大商業都會之一;近代,荊州又是我國最早對外通商的內河港口城市,荊州沙市早在中日甲午戰爭後就與重慶、杭州、蘇州一起被定為通商口岸。今天的荊州市,地處中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區位優勢獨特。為全國“四大增長極”十字軸綫的交叉區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慶均為1000公裏左右。荊州市是國傢重要的農業綜合商品生産基地和輕紡、化工基地,是一座充滿商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荊州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荊州工業特色鮮明,形成了機械、輕工、燃化、紡織、電子等五大門類,涌現出沙隆達、天發、車橋、凱樂、洪城、神電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井有7傢公司實現上市融資,其中沙隆達集團在全國農藥行業排名第一,凱樂科技是全國塑管排頭兵,洪城公司是中國低壓大口徑智能閥門企業的竜頭;全市農業産值約占湖北省的13%,糧食、棉花、油料、水産品總産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榮、銀欣、吉象等6傢國傢級和省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荊州開放開發勢頭良好,全市現有三資企業474傢,先後成功引進了荷蘭飛利浦、美國德爾福、法國法雷發、德國美潔時等一批大型跨國公司落戶荊州;荊州商貿流通繁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一直穩居湖北省第二位。國傢級商品市場藍星商貿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築裝飾材料批發市場,兩湖平原農副産品交易中心是華中地區最大的物資集散地,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業品市場,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量販店、電子商務等新型生態不斷涌現,荊州已成為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時,荊州科技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全市高新技術涉及精細化工、電子、新材料等領域,擁有除武漢市以外全省最豐富的教育資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碩士研究生、本專科生達10萬餘人,可為荊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2008年全市生産總值6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6%,隨着各個工業園的滿園,中國國電、華電兩大電力巨頭的投資建廠,漢宜、荊嶽鐵路的開工,荊州將迎來跨越式發展,重整輝煌! |
|
荊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荊州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文化旅遊、生態旅遊蔚為大觀。 2001年,實觀旅遊總收入28億元,接待海內外遊客504萬人次。全市旅遊景點呈現“一城三片”的格局。“一城”即聞名遐邇的荊州古城,其中紀南城、關公廟、章華寺、烏林古城場、華容道等人文景觀經久不衰,荊州博物館被評為國傢首批“4A”博物館,位居全國地市級博物館之首,館藏文物達12萬餘件,其中,西漢古屍等國傢一級文物近300件(套)。中心城區的古城公園、九竜淵公園、鳳凰廣場、沙隆達廣場、凱樂大劇院和奧林匹剋體育中心等一批標志性工程相繼建成。“三片”即近年來新建開發的鬆滋洈水風景區、洪湖漁傢度假區和石首天鵝洲麋鹿自然保護區。荊州境內山育水秀,湖泊縱橫,是典型的水鄉園林城市,自然生態景觀令人流連忘返。“一麯洪湖水,唱遍天下知”,洪湖的瞿傢灣、周老咀等湘鄂革命根據地舊址已被列入國傢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緑、美”的水鄉園林城市風光、“高、大、特”的現代建築群與歷史文化名城風韻交相輝映,使古城荊州煥發出新的光彩。 |
荊州古城 Jingzhou Ancient City |
,又稱江陵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歷史上“劉備藉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都發生在這裏。 荊州古城地處連東西貫南北的交通要塞,歷來均為兵傢必爭之地,荊州城屢毀屢建,現在的荊州古城最後一次修建是在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依原址而建,保存至今,是“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荊州古城總面積4.6平方公裏,分為三層,最外層為水城、中間是磚城,裏面是土城,水城(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城墻四周原有東門(迎賓門)、小東門(公安門、水門)、北門(拱極門)、小北門(遠安門)、西門(安瀾門)、南門(南紀門)6座城門,除小東門外,其它五座城門都由兩道門組成,有甕城,建國後,又新開3座城門,分別是新東門、新南門、新北門,均無甕城,原來6座城門上都有城門樓,分別是賓陽樓、望江樓、九陽樓、麯江樓、朝宗樓、景竜樓等,其中以麯江樓和景竜樓最為出名。 |
|
荆州 地势地貌
荊州市以平原地區為主體,海拔20—50米,相對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佈於鬆滋市的老城、王傢橋、斯傢場和荊州區的川店、八嶺、石首市桃花山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對50— 100米,低山主要分佈於鬆滋市西南部,海拔500米左右。
河流交錯、湖泊密佈。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條,均屬長江水係,主要有長江幹流及其支流鬆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調弦河等。荊州湖泊衆多,全市有千畝以上湖泊30多個.總面積8萬公頃,其中洪湖為湖北省第一大湖,總面積3.5萬公頃,長湖次之,總面積1.2萬公頃。 |
|
荊州市土地總面積折合140.93萬公頃,屬人多地少的地區。據第一次在農業普查資料顯示,全市已利用的農業用地為72.77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51.6%,在已利用的農業用地中,耕地占 82.3%,人均占有1.41畝.養殖水面8.0%,林地占8.1%,園地占1.6%。全市土場由近代河流衝積物和新生代第四紀粘土沉積物形成,以水稻土、潮土、黃棕壤為主體,土層深厚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近年來,全市依法加強了土地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製止亂占濫用耕地,確定了基本農田保護區,實現了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 全市水域面積大,以洲灘、湖泊為主的濕地資源獨具地域特色。歷史上水産生産以天然捕撈為主,1952年養殖水面衹有0.1萬公頃,隨後水面開發利用逐年增大,1998年全市養殖水面7.29萬公頃,其中池塘占48%,湖泊占37.7 %、水庫占5.4%。 |
|
全市已發現礦産35種,其中探明有一定工業儲量的13種,已開採利用的20種。主要能源礦産有石油、煤炭;化學礦産有岩????、囪水、芒硝、硫鐵礦、重晶石;建材礦種有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粘土、河道砂、卵石;冶金輔助材料有白雲岩、優質硅石、耐火粘土;新型礦種有膨潤土。此外還有砂金、脈金等。荊州地質構造單一,礦床賦有條件好,圍岩性質穩定,除石油、煤炭外,非金屬礦産絶大部分裸露地表,便於露天開採。礦産分佈集中,全市大多礦産資源分佈在低山丘陵地區,散布在城鎮周邊,交通便利,礦産開發外部條件優越。 |
生物資源 Biological resources |
全市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具有種類多、分佈廣、南北兼備的特點。全市栽培作物品種千餘種,還有不少地方良種,浮遊生物、維管束植物和魚類資源是全市的一大優勢。中國4大傢漁種質資源庫設在監利縣老江河。 |
氣候特徵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
荊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全市太陽年輻射總量為 104—110千卡/平方釐米,年日照時數 1800一20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9—16.6℃,≥10℃年積溫 5000-5350℃,年無霜期242—263天,多數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間。有足夠的氣候資源供農作物生長。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陽輻射量占全年75%,≥10℃的積溫為全年80%,水熱同步與農業生産季一致的氣候條件,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發育。 |
歷史上的荊州 The history of Jingzhou |
荊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荊山﹑衡山之間。漢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粵的一部分;漢末以後轄境漸小。東晉定治江陵(現屬湖北),為當時及南朝長江中遊重鎮。明清置府,後廢。
東漢州名。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縣,在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縣,在今湖北襄樊市。轄境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東漢荊州原轄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 陵郡、長沙郡。東漢末年,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設置襄陽、章陵二郡, 於是荊州共轄九郡,這就是後世稱“荊襄九郡”的來歷。赤壁之戰後,曹、劉、孫 三傢共分荊州:曹操占據南陽、襄陽、南郡三郡,劉備占據長江以南的零陵、桂陽 、武陵、長沙四郡,孫權則占據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敗曹仁 ,奪得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後,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部分“藉”給劉備,於是劉備占有荊州絶大部分地盤。 |
|
楚莊王熊侶 楚莊王熊侶,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於王位。楚莊王熊侶在前人的基礎上,領導楚國當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 楚莊王的名言是:“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莊王執政第八個年頭,帶兵到洛陽,“觀兵於周郊”、“問鼎小大輕重”。他執政的第十六個年頭,創造“縣”這一地方政製,是後來秦的郡縣製之胚模。莊王在內政上起用賢臣孫叔敖等,並着力發展經濟,提倡勤儉,改革兵製,使國力兵力日盛。楚兩次伐宋,晉國不敢出兵,宋遂臣服於楚。魯、鄭、陳相繼俯首。莊王終於完成霸業。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因病逝世,歸葬紀南城郊八嶺山。
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芈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敗越王無疆,盡取吳地,在長江邊在石頭山(今清涼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謂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覺得南京“有王氣”,吩咐在竜灣(今獅子山以北的江邊)埋金。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大軍伐齊,與齊將申縛戰於泗水,進圍徐州,大敗申縛。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懷王繼位。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7)世界文化名人,戰國時楚國詩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出生於郢都屈姓貴族家庭。父親伯庸曾任楚國大夫,為楚武王子瑕之後裔。屈原博聞強記,熟悉政治情況,善於外交辭令,楚懷王時任左徒很得信任,但為佞臣所不容。上官大夫嚮懷王進讒,誣屈原貪懷王之功以為己有,懷王由此而疏遠了屈原,乃至免其左徒之職。秦大破楚於丹陽、藍田之後,屈原受命使齊以修好。回郢都後,一再進諫,始則勸懷王殺了張儀,繼而勸懷王不入秦。懷王俱不從,遂被秦國擄去囚死。頃襄王即位後,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掌公族子弟的教育。不久又受讒見斥,放逐於江南。他深惡楚國政治之腐敗,痛感國傢之淪亡,悲憤難禁,於公元前277年在湖南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屈原學識淵博,志潔行廉,抗“溷濁”之世,違“工巧”之俗。他政治上不得志,遂將其理想、遭遇、憂憤、抱負形諸筆端,鑄成宏偉詩篇。其代表作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的詩篇在博採民歌精華、廣泛吸收民間文學藝術營養的基礎上,創造出"騷體"這一嶄新詩歌形式,以其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融入神話傳說,塑造出鮮明的形象,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後世影響巨大。魯迅贊道:“被讒放逐,乃作離騷,逸響偉辭,卓絶一世。”相傳屈原死後,纔有了端午節,以示紀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决定紀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為其一。
孫叔敖 孫叔敖(約前630—前593),蒍氏,名敖,一字艾獵,蒍賈之子於莊王十五年(前599)任令尹,是協助楚莊王完成霸業的首要人物。概括他的業績和品格是勤國、利民、廉身六個字。楚莊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孫叔敖拜為充尹,主張“施教於民”,“布政以道”。他極為重視民生經濟,製定、實施有關政策法令,盡力使農、工、賈各得其便。他在漢西利用沮水興修水利,還在江陵境內修築了大型平原水庫“海子”。鼓勵農民秋鼕上山采礦,使青銅業大力發展。楚國出現了一個“傢富人喜,優贍樂業,式序在朝,行無螟蜮,豐年蕃庶”的全盛時期。孫叔敖還是傑出的軍事傢,他選擇適合於楚國的條文,立為軍法,對各軍的行動、任務、紀律等都製定了明確規定,運用於訓練和實戰。莊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軍在訴地(今河南正陽一帶)修築城池,由於他用人得當,計劃周密,物資準備充足,30天就完成了任務。次年,楚與晉大占於邲,他輔助莊王機智靈活地指揮了這場戰鬥,剛一出動戰車,他即鼓動楚軍勇猛衝擊,一鼓作氣,迅速逼近晉軍,使其措手不及,倉惶潰散,逃歸黃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轉嚮楚國。去世後,歸葬於江陵白土裏。另在沙頭鎮(今沙市區)有衣冠塚。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立有“楚令尹孫叔敖墓”石碑。墓在今中山公園東北隅. 司馬遷評價說,孫叔敖“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時吳國大將。名員,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國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名荒,因有功於周,被賜封為伍哲功,其子孫遂以伍為姓。荊州監利人。一說襄樊𠔌城人。主要政績在吳國。
申包胥 申氏,名包胥,又稱王孫包胥,生卒年待考。荊州監利人。春秋時楚國大夫。原與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親冤案逃離楚國,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吳王用伍子胥計破楚入郢。申包胥隨昭王撤出輾轉隨國。後自請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獲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於秦廷。哀公為之感動,終於答應發兵車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軍隊的反擊下,楚人驅走吳國軍隊,收復了郢都。申包胥歸郢後,昭王對他欲予奬賞,他聲稱請救兵是為了楚國人民,拒受賞賜。隨即隱居山中,以度餘年。
岑文本 岑文本(595~645)唐朝宰相。字景仁。鄧州棘陽人。博通經史,善寫文章。後更傢荊州。14歲時,其父岑之象仕隋陷冤獄,他至司隸府申辯,辭情剴切,官員驚訝,令其作《蓮花賦》,下筆即成,觀者莫不贊嘆。父冤因此得以昭雪,文本也由此揚名。入唐後,先任荊州別駕,繼任秘書郎兼直中書省。貞觀元年(627),擢為中書捨人,詔誥及軍國大事文書皆出其手。忙時擬稿,常令屬吏六七人各執紙筆,分別口授,須臾即就,各成文章,太宗深為器重,遷為中書侍郎,專典機要。又與令狐德撰《(北)周書》。其中史論多出岑手。書成,封為江陵縣子。貞觀十一年(637),NC029洛大水泛濫。時魏王泰盛修第宅,他上奏,勸崇節儉,侈不可長。太宗嘉許,賜帛三百段。貞觀十七年(643),加銀青光祿大夫,遷中書令,但仍以"漢南一布衣"自稱。不營産業,儉樸節省。貞觀十九年(645),隨太宗出徵遼東,負責籌措軍中輜重,積勞成疾。四月,在幽州病逝。贈侍中、廣州都督,謚“憲”,陪葬昭陵。詩多散佚,僅存詩4首、文20篇。
岑參 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荊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貧,刻苦讀書。天寶三年(744)進士,始任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天寶八年(749)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中掌書記。天寶十三年(754),隨封常清赴北庭,任節度判官,往來於北庭、輪臺間。八年邊塞生活期間,其詩歌創作呈現高峰。肅宗時返京,歷任右補闕、起居捨人、虢州長史。大歷初年(766~768),任嘉州刺史,故稱岑嘉州。後欲返故裏,因蜀中戰亂,終未成行,卒於成都。岑參早年寫山水詩,意境新奇,後幾度出塞,久佐戎幕,詩境大為開闊,着力描繪軍旅生活及邊塞風光,如《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等皆為唐代邊塞詩代表作。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等名句膾炙人口。陸遊稱譽其為"太白、子美之後一人而已"。傳世作品有後人所輯《岑嘉州詩集》8捲。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詩人。荊州人。少年舉進士落第,遊名都山川。後中進士。寶應元年(762),從滑州、洛陽西行,經華陰,遇見王季友,同賦《苦哉行》。大歷二年(767)秋回故鄉,在荊南節度使衛伯玉幕府中任從事。後流寓湖南,為潭州刺史崔?、桂州刺史李昌?幕僚,頗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長安,任侍御史。翌年貶為辰州刺史。後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職,流寓桂州而終。他是中唐前期比較註重反映現實的詩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寫戰爭給人民帶來災難。羈旅遊宦、感傷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臘友》較有名。存詩125首,明人輯有《戎昱詩集》。
陳友諒 陳友諒(1320~1363)元末農民起義領袖。荊州洪湖人。出身漁傢,飽嘗生活艱辛。自幼崇尚武藝,至元六年(1340)五月,到玉沙(洪湖)縣城考試武科,雖"神力"過人,但名落孫山,衹被任為錄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漁民千餘人起義,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萬餘人。後投靠徐壽輝,被封為中書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帥。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軍主力在北方與紅巾軍作戰之機,加緊擴充地盤,使其領導的南方紅巾軍已擁有湘、鄂、贛以及皖、浙、閩部分地區。至正二十年陳友諒派人在江中沉殺了徐壽輝,於江州(九江)稱帝,國號漢,年號大義。隨即統軍沿江東下,攻打朱元璋的據點應天(南京),因部下或自立為王,或被敵重金收買不戰而降,衹得放棄江州退都武昌。後經兩年的準備,於至正二十三年五月率兩湖軍馬25萬(號稱30萬)並戰艦500餘艘進攻洪都(南昌),85天久攻不下,後遭敵火攻,且被切斷退路,被迫水上突圍,陳友諒的座艦擱淺於涇江口(九江口),在換乘小船出艙指揮戰鬥時不幸被流箭射中頭顱而死。
張居正 張居正於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荊州城東門外的草市,明朝宰相,字叔大,號太嶽,少名白圭。參加郡試時,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為居正。張居正自幼好學,5歲啓蒙,7歲即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纔,16歲中為舉人,被稱為“江陵神童”,馳名湖廣。他幼年讀書的地方,位於荊州城東門外的古柏堂。張居正23歲經會試、殿試取中進士。三年後由庶吉士(見習官)升授翰林院編修。他43歲進入內閣,當上了大學士。48歲成為內閣首輔(宰相)。前後主政10年。其時國傢危機四伏,為維持明王朝的統治,他厲行改革,於萬歷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頓吏治,裁減冗員,加強專製主義中央集權,“以尊主權,課吏職、信賞罰、一號令為主,雖萬裏之外,朝下而夕行”。萬歷六年提出丈量天下土地,使大地主豪強隱瞞的土地被清查出來,改變“小民稅存而産去,大戶有田而無糧”的現象。萬歷九年又在全國推行“一條鞭法”,將田賦、徭役及各項雜稅合併,按畝折納,徵收銀兩,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國傢財政收入。他任用名將戚繼光等練兵,加強防禦韃靼貴族的攻擊掠奪,使明王朝北部邊關數十年無烽火之驚;任用潘季馴主持瀎治黃、淮,成效卓著。他的一係列改革措施,改變了嘉、隆以來政治混亂,財政匱乏的窘境,國勢出現中興景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僚佐的敬重,李贄贊他為“宰相之傑”。萬歷十年病卒於北京,謚“文忠”。
袁宗道 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的發起者和領袖之一,與弟宏道、中道並稱"三袁"。字伯修,號玉蟠,又號石浦。荊州公安人。萬歷十四年(1586)禮部會試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編修,授庶吉士。萬歷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東宮講官,“雞鳴而入,寒暑不輟”。萬歷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憊極而卒”。終年41歲。光宗繼位,贈禮部右侍郎。在文學上既反對模擬復古,又註重學習前人“古文貴達”的精神,先後發表《論文》上下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這兩篇論文批駁前後“七子”違反文學發展規律,倡導剽竊蹈襲、復古倒退的謬論,主張作傢應“從學生理,從理生文”。萬歷二十六年,三袁共同發起,在北京西郊崇國寺組織“蒲桃社”,吟詩撰文,抨擊“七子”。為人神清氣秀,穩健平和。居官15年, “省交遊,簡應酬”,“不妄取人一錢”,身為東宮講官,死後竟僅餘囊中數金,幾至不能歸葬。著有《白蘇齋集》22捲行世。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公安派”主帥,袁宗道二弟。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荊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遊山水。萬歷十六年(1588)鄉試中舉。翌年考進士落第,回鄉與因公歸裏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學問。萬歷二十年中進士。萬歷二十三年出任吳縣縣令,不到兩年,“一縣大治”,“吳民大悅”。但他厭惡官場陋習,曾七次上書辭職。宰相申時行贊嘆“二百年來,無此令矣!”獲準離任後,遍遊東南名勝,寫下《虎丘記》、《晚遊六橋待月記》等名篇。萬歷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後任京兆校官、禮部儀製司主事。又作《滿井遊記》、《徐文長傳》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辭世,他悲痛不已,告假歸裏建"柳浪館",栽花種柳、吟詩著文、參禪悟道、閑遊山水達6年之久。萬歷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禮部儀曹主事,兩年後調任吏部驗封司主事,致力整頓吏治。著名的《摘發巨姦疏》就作於這時。萬歷三十七年,被派往陝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獲假南歸,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其文學主張的核心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強調文學要表現個性,道出真情,“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隨着時代前進,文學應不斷創新。傳世的有詩歌1700多首,遊記、書札、序跋、碑記、傳狀、日記、雜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遊記,清新秀俊,自成一傢。後人將其全部詩文編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箋校》本。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6)明代文學家,“公安派”領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荊州公安人。16歲中秀纔,以豪傑自命,性格豪爽,喜交遊,好讀老莊及佛傢之書。成年後科場考試,幾經落第,至萬歷三十一年(1603)34歲時纔考中舉人。考進士又多次名落孫山,從此更加縱情山水,學禪悟道,以詩酒自娛。宏道病逝,他悲慟過度而隱居玉泉山讀書學佛、修身養性,但未移昔日處世之志。萬歷四十四年考中進士,次年朝廷授徽州府教授,後升國子監博士。此間他係統地整理、校對、出版了兩胞兄及自己的著作,使“三袁”的作品及其文風發揚光大。萬歷四十八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啓四年(1624)升南京吏部郎中。兩年後病逝於南京,終年57歲。他的文學主張基本與兩胞兄相同,反對模擬剽竊,崇尚個性。著作有《珂雪齋集》、《遊居柿錄》等。 |
|
全市總面積1.41萬平方公裏,總人口637萬,其中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58.66平方公裏,截止2009年常住人口達100萬。荊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建城歷史長達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三國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於郢(現荊州區紀南城),20個楚王,定都長達411年,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國時期,荊州為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文化遺存遍布。在近代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四大內河港口城市之一。現為國傢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長江中遊重要口岸和鄂中南部中心城市。
近年來,荊州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一個以荊州市中心城市為核心,連結6個中等骨幹城市,依托84個小城鎮的梯級城市框架體係已經構成。市域城鎮體係的合理佈局促進了城鎮之間的有序發展,交通、信息、資源等優勢互補性日益增強;一個以荊州市為中心,立足鄂中南面嚮湘北腹地的水、公、鐵、空綜合發展的區域交通中樞已經形成,隨着荊州長江公路大橋、荊沙鐵路下河綫、????卡工業港碼頭、荊襄高等級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的建成,荊州作為長江中遊重要口岸的作用日益凸現。中心城區通過多年的規劃用地調整,已經形成武德、玉橋、古城等六大功能分區。按照“退二進三”、退城進郊的原則,一批污染比較重的工業企業相繼從舊城遷出,嚮荊州工業新區聚集,工業空間換商業空間的戰略舉措取得初步成效,洪城商港、藍星建材城、大田化工基地等一大批新型工業和商業項目陸續建成,為城市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荊州先後榮獲“全國十佳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湖北省園林城市”等稱號,現正着手創建國傢園林城市,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把荊州中心城市建成風景優美、環境宜人的山水園林城市。
荊州中心城區現有主次幹道79條,立交橋4座,道路總長770公裏;城市排水管網總長370公裏;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3座,其中,紅光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達10萬噸。擁有自來水廠5座,供水管網總長695.33公裏,日供水能力72萬噸;城市公園20個,街頭小遊園49個,緑化覆蓋面積1967.4公頃,公共緑地面積479.5公頃,緑化覆蓋率38.12%,人均擁有公共緑地面積7.9平方米;日道路保潔面積360萬平方米,日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350噸;己建成城市公厠236座;城市公交車總數556輛,開通營運綫路48條,總長569公裏;城市天然氣年供應量5000萬立方米,鋪設主幹管網120公裏,天然氣用戶5萬戶,城市氣化率達到87%。
荊州古城墻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墻體保持完整,形製完備,在中國七大古城墻中排名第二,被專傢們譽為“我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幾年來,圍繞古城墻大舉建設,實施了三大工程:一是建設環城公園。環城公園總面積2.5平方公裏,圍繞古城垣,內建行車道,外鋪步行道,串連8大景區和36大景觀,實現了“城墻上走人,內環道行車,外環道跑馬”的建設目標。二是建設九竜淵竜舟賽場。九竜淵竜舟賽場位於九竜橋以南,總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水面16.8萬平方米,包括仲宣樓、金竜軒、屈原祠等8大景區。三是建設鳳凰廣場。鳳凰廣場位於九竜橋以北,總面積19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12萬平方米,包括雙鳳朝陽廣場、伴鳳池、百鳳畫壁等9大景區,是一座以弘揚荊楚文化為主題的城市大型文化廣場。這三大環繞古城墻工程的建設,強化了對古城的保護,盤活了歷史文化資産,改變了城市北大門形象,對形成荊州城市的獨有景觀風貌發揮了巨大作用。
目前,《荊州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年)正在修編之中,荊州城市建設正嚮着結構合理、産業發達、佈局完善、環境良好、風貌獨特的宜居城市目標奮力邁進。規劃到201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71.2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約75萬;2020年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02.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約100萬。 |
|
通常有荊州八大名餚之說,但是,實際上,真正稱得上有生命力的當數魚糕,其次是八寶飯。
魚糕是荊州一帶特有的風味,以吃魚不見魚,魚含肉味,肉有魚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稱道。
八寶飯:相傳為清末慈禧太後禦廚蕭代所創製。蕭代流落荊州城,被“聚珍園”老闆留用傳授技藝,從此,八寶飯便成為荊州的名餚而名播四方。八寶飯主要原料是糯米、紅棗、蓮子、苡仁米、桂圓肉、蜜鼕瓜條、蜜櫻桃、桂花糖等。先蒸製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色澤光亮,油而不膩,甜而不厭,素有“淺盞小勺細品嚐,離席數時回味長”的美譽。
荊沙甲魚:鹹鮮濃醇、滑嫩爽口 營養價值:野生鱉肉中,含有多種特殊長壽因子和活性免疫物質,可增強人體免疫力,防癌抗癌,滋陰壯陽等食療功效,被人們稱為大補元氣的滋補營養佳品。
紙面鍋塊:它源於明、清時期,味道酥香,且有嚼勁。如今,這種小吃漸漸匿跡。
千張扣肉:此菜以肥瘦兼有的五花豬肉為原料,經煮炸,上紅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於肉片薄如紙,形如梭片。 |
荊州與奧運 Jingzhou and the Olympics |
路綫:金鳳廣場——〉古城東門——〉荊南路——〉屈原路——〉荊中路——〉郢都路——〉南環路——〉九竜淵公園,沙市火炬傳遞終點站:沙隆達廣場。
時間:2008年,6月2號8點至12點30分。
圖片:
火炬手鄭李輝從荊州市委書記手中接過火炬美女曾黎荊州傳火炬路綫圖: |
|
喬婭,1979年生,湖北沙市人,女子體操運動員,國際級運動健將。喬婭4歲進入沙市業餘體校練習體操,1990年選入湖北女子體操隊。1993年9月,參加第七屆全國運動會,取得女子個人全能第八名及自由體操第一名。
1994年9月,在南昌舉行的全國體操冠軍賽上,取得女子全能第三名。同年10月,參加廣島第十二屆亞洲運動會,取得女子全能冠軍、女子平衡木亞軍,並是女子團體冠軍成員。1995年5月,在武漢舉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上,獲得女子團體冠軍。1996年6月,在武漢舉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暨奧運會體操選拔賽上,取得女子個人全能第七名,並是團體第三名成員。在這次選拔賽上,喬婭獲得進軍奧運會資格。同年8月,她在亞特蘭大第二十六屆奧運會上,為中國女子體操獲得團體第四名作出貢獻。1994年,喬婭獲得“湖北省十佳運動員”榮譽。
諶竜
籍貫:湖北沙市 生日:1989年1月18日 星座:魔羯座 身高:1.88米體重:78公斤 愛好:上網、玩網絡遊戲、聽歌(特別是周傑倫的歌)性格:有一點外嚮,也有一點內嚮,關鍵看對誰。 持拍手:右手 打法特點:身高臂長,拉吊突擊型打法,擅長防守反擊。主要成績: 2007年全國青年賽甲組、全國冠軍賽男單亞軍 2007亞青賽男單冠軍 2007年世青賽團體、男單冠軍
吉新鵬
籍貫:湖北荊州市沙市區 生日:1977.12.30 身高:183cm 血型:AB 體重:79kg 星座:魔羯座 學歷:北京體育大學在讀研究生 運動項目:羽毛球 運動生涯:1986年至2002.10 加盟國傢隊時間:1996年2月 目前身份:國傢羽毛球男單一隊主教練 迄今為止:第一個中國羽毛球奧運會男子男單打冠軍 第一個沙市奧運會冠軍 國傢教練組第一個奧運會冠軍 以往戰績: 1996年全國錦標賽,男單第五名; 1999年中國公開賽,男單第五名; 1999年荷蘭公開賽,男單亞軍; 2000年3月瑞士公開賽,男單亞軍; 2000年3月全英公開賽,男單季軍; 2000年4月日本公開賽,男單冠軍; 2000年9月悉尼奧運會男單冠軍; 2001年蘇迪曼杯冠軍
明星
袁泉
籍貫:荊州沙市。 民 族:漢 (母親為回族)
出生日期:1977年10月16日
身 高:168CM
重: 49KG
星 座:天秤座
臉寵宛如混血兒的女演員袁泉,由於有一種極具雕塑感的古典美而出演了一些舊時代的女孩兒。其實,袁泉的性格並不像是一個人們傳統概念中的演員。她羞澀安靜,與生人相處時可能會一天不說話,就像是人們常說的那種鄰傢女孩。在星光燦爛的領奬臺上,她幹淨清爽,反而與衆不同。她說自己是典型的雙面性格,在安靜斯文的外表下也有熱情甚至狂野的一面,衹有在相熟的朋友面前纔會放得開。
湖北沙市女孩袁泉11歲時便已離開親人獨自遠涉千裏學習進修,在學校的時候,性格內嚮的袁泉同樣出類拔萃,1996年袁泉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與章子怡、梅婷、劉燁成為同班同學。還在上中戲時,袁泉就與第五、六代導演滕文翼、霍建起等合作了《春天狂想麯》《藍色愛情》《上海紀事》等影片,其中《春天狂想麯》獲得了當年金雞奬的最佳女配角奬,《上海紀事》獲當年金雞奬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藍色愛情》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奬,同時獲得當年金雞奬的最佳女演員提名,到2002年,電影《美麗的大腳》讓這位衹有25歲的女孩再次奪走了“金雞奬最佳女配角”的桂冠。秀麗中帶有些許歐化的外表與清純中不失要強的氣質,具備偶像派資本的袁泉踏踏實實地走在演技派的路上。
曾黎
基本資料
姓名:曾黎
性別:女
生日:9月17日
地區:中國大陸
星座:處女座
血型:A型
身高:170cm
職業:演員
個人簡介
曾黎話不多,很安靜,不喜歡說些或做些矯情虛偽的事情,可是卻讓人從她的實際行動中深深感受到她的修養和善良,曾黎高貴卻不高傲,自尊自強卻不虛榮。曾黎是個好演員,認真,本分,敬業樂群,看的出她人緣很好,周圍的工作人員都蠻喜歡她,愛圍着她轉,其實本人越是無欲無求,就越容易讓身邊的人垂憐,她的為人和她的容貌一樣幹淨,趨於完美
電 影
2005年《理發師》 陳逸飛導演 飾 演 宋嘉儀
電視劇
2005年 《別問我是誰》 潘 峰導演 飾 演 趙 靈
2005年 《票 友》 方軍亮導演 飾 演 女主角
2005年 《此情可問天》 江 澄導演 飾 演 聶凱凱
2004年 《神 舟》 寧海強導演 飾 演 林 兮
2004年 《朱元璋》 李前寬/肖桂雲導演 飾 演 郭寧蓮
2004年 《白門柳》 王 進導演 飾 演 李十娘
2003年 《沉默的證人》 偉導演 飾 演 馮 薇
2003年 《歸途如虹》 劉 岩導演 飾 演 晴
2002年 《男纔女貌》 蔣傢駿導演(香港) 飾 演 顔如玉
2002年 《全時空接觸》 英 達導演 飾 演 艾依羅
2001年 《月色撩人》 陳應歧導演 飾 演 華 樺
2001年 《苗翠花》 譚 明導演(香港) 飾 演 苗翠花
2000年 《東西奇遇結良緣》 賴水清導演(香港) 飾 演 曹燕燕
其它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係
陳星
生日:5月7日
,籍貫:洪湖,
血型:O型,
星座:金牛座,
身高:170CM,
體重:60KG
學歷:大專,
專長:音樂、書法、美術.
供職機構:太平洋影音公司
周莉
性別:女
籍貫:沙市
民族:漢
央視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第一樓》中,湖北荊州女孩周莉飾演的名廚玉雛兒讓觀衆眼前一亮。周莉199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係,上學期間曾在新加坡電視劇《真命小和尚》中飾演俠女冷小鳳。1999年,她在新加坡電視劇《烏丫傳說》中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的烏丫,一舉成為新加坡傢喻戶曉的人物。2002年,周莉因在電影《聲震長空》中飾演新中國第一位女播音員殷佳茹獲得了華表奬最佳新人奬。2003年,周莉憑藉電影《風雨十二年》中“宋慶齡”一角獲得了第九屆中國電影表演學會“金鳳凰奬”。電視連續劇《九九歸一》中的鄭奉儀,也是周莉留給觀衆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此次出演玉雛兒,周莉說:“這是一個八面玲瓏、風塵但不風騷的人物。我給她加入了現代女性的元素。以往的女性是靠柔弱贏得同情,玉雛兒卻是該柔弱時柔弱,該剛強時就剛強,每一個方面都要恰到好處。”可塑性極強的周莉出道以來飾演過不少重要角色,但卻始終沒能大紅大紫。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周莉就像一泓溫泉,富含多種元素,有時燙,有時冷。溫泉需要有人發掘,她一旦噴涌出來,就會源源不斷地給人以驚奇。” |
奧運聖火傳遞 Olympic torch relay |
2008年6月2日聖火在荊州進行傳遞 。 火炬在荊州市境內的傳遞距離為41.3公裏。具體綫路為:金鳳廣場(起跑儀式)→荊州古城(東門)→荊南路→屈原路→荊中路→郢都路南環路(大學城)→九竜淵公園→江津路→塔橋路→北京路→三岔路→荊江大堤→大灣沿江大道→沙隆達廣場。
參加荊州市火炬傳遞的火炬手為208人,護跑手為45人,其中在荊州産生的火炬手120名左右,由荊州奧運火炬傳遞工作組委會直接選拔的火炬手為58名。 |
|
關帝廟會
每年正月和農歷 5月l3,關帝廟都要舉行大型廟會,屆時,荊州人在這裏玩竜燈,劃採蓮船,騎馬射箭,吹喇叭套轎子,把關帝廟內外鬧騰得紅紅火火。荊州人敬仰、崇拜關公,已成了延續千年的習俗。當年關羽出兵伐吳獲勝歸來,荊州軍民在大北門外敲鑼打鼓放鞭炮,夾道歡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為“得勝街”。逢年過節,荊州人玩竜燈,耍竜的小夥子們都要先到關帝廟內拜拜關公,再沿古城街巷舞竜。荊州城生産的旅遊紀念品,也有以關公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如綉有關羽像的絲織手絹,印有關公的精緻背包,還有關公畫片、小塑像等等。荊州城內的賓館、商店和許多民宅,多喜歡在大堂供奉關公像,有的還一日一拜。荊州的大人小孩,幾乎每人都能講上幾段關羽鎮守荊州的故事。關公的忠義精神,已深深根植於荊楚大地。隨着臺灣海峽兩岸的交流日漸頻繁,隨着中國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臺港澳和外國朋友來荊州朝拜關公,進香還願。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經常聚在荊州關帝廟,用不同的語言贊頌關公的忠義精神,給關公文化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荊州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稱花鼓子、天沔花鼓戲。 |
|
Jingzhou荊州 魏晉南朝長江中遊軍事重鎮和重要經濟基地,古九州及漢十三州之一。三國晉初轄境廣阔,以今湖北為中心,東至江西北部,南至湖南南部,西至四川東部,北至河南中南部。自西晉至宋末,陸續分東部置江州、郢州,南部置湘州,西北割隸梁州,北部置雍州,轄境漸狹。梁末至陳,江北被北周侵奪,又分置武州,地域更蹙。最多時領郡三十一,最少時僅領四郡。 三國之初,荊州三分,魏治宛或新野,蜀治江陵,吳未詳所治。及吳奪蜀荊州,亦治江陵。西晉至東晉前期,荊州所鎮,“隨宜回轉”,曾先後治江陵、武昌、沌口、襄陽、夏口、上明諸城。太元十四年 (389),王忱為刺史,治江陵,從此不復遷徙。梁末江北失守,改治公安。 東漢末年,中原板蕩,北人南移,荊州逐漸開發。由於它“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軍事、經濟地位日益重要,三國時成為三方必爭之地。東晉偏安,轄地主要為荊、揚二州,荊州號稱“割天下之半”,擬周之分陝,稱為“西陝”。徵西、鎮西、安西、平西等將軍府及西中郎將府、南蠻校尉府常設於此,士兵以勇悍著稱。東晉前期,西徵北伐,主要依靠荊州兵。荊州物産豐富,造船業興盛,商品經濟較為發達。揚州所需生活物資,相當部分靠荊州供給。 荊州由於軍事、經濟上的重要地位,偏安江南的各朝都十分重視,但亦易成坐大之勢。王敦、桓玄、劉毅等為荊州刺史,曾對朝廷構成威脅。宋武帝劉裕以荊州上流形勝,地廣兵強,遺詔諸子次第居之。明帝劉汗下詔猶稱:“陝西任要,由來用宗室。”同時分割荊州,行削弱之策。至陳,荊州轄地甚蹙,地位始輕。 州治江陵,漢代已是重要商業都會。東晉中期以後,江陵作為荊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加繁榮。梁元帝蕭繹曾在此建都,西魏傀儡政權後梁亦建都於此,故城在今湖北江陵縣。 十六國、北朝亦置荊州。成漢荊州治巴郡(今四川重慶)。前秦荊州治豐陽(今陝西山陽),後移治襄陽(今屬湖北)。前燕荊州治魯陽(今河南魯山)。後秦荊州治上洛(今陝西商縣)。北魏荊州原治上洛,後移治山北(今河南魯山)。東魏東荊州治陽(今河南泌陽)。西魏、北周荊州治穰城(今河南鄧縣)。 王素 |
|
Jingzhou
荊州
魏晉南朝長江中遊軍事重鎮和重要經濟基地,古九州及漢十三州之一。三國晉初轄境廣阔,以今湖北為中心,東至江西北部,南至湖南南部,西至四川東部,北至河南中南部。自西晉至宋末,陸續分東部置江州、郢州,南部置湘州,西北割隸梁州,北部置雍州,轄境漸狹。梁末至陳,江北被北周侵奪,又分置武州,地域更蹙。最多時領郡三十一,最少時僅領四郡。
三國之初,荊州三分,魏治宛或新野,蜀治江陵,吳未詳所治。及吳奪蜀荊州,亦治江陵。西晉至東晉前期,荊州所鎮,“隨宜回轉”,曾先後治江陵、武昌、沌口、襄陽、夏口、上明諸城。太元十四年 (389),王忱為刺史,治江陵,從此不復遷徙。梁末江北失守,改治公安。
東漢末年,中原板蕩,北人南移,荊州逐漸開發。由於它“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軍事、經濟地位日益重要,三國時成為三方必爭之地。東晉偏安,轄地主要為荊、揚二州,荊州號稱“割天下之半”,擬周之分陝,稱為“西陝”。徵西、鎮西、安西、平西等將軍府及西中郎將府、南蠻校尉府常設於此,士兵以勇悍著稱。東晉前期,西徵北伐,主要依靠荊州兵。荊州物産豐富,造船業興盛,商品經濟較為發達。揚州所需生活物資,相當部分靠荊州供給。
荊州由於軍事、經濟上的重要地位,偏安江南的各朝都十分重視,但亦易成坐大之勢。王敦、桓玄、劉毅等為荊州刺史,曾對朝廷構成威脅。宋武帝劉裕以荊州上流形勝,地廣兵強,遺詔諸子次第居之。明帝劉□下詔猶稱:“陝西任要,由來用宗室。”同時分割荊州,行削弱之策。至陳,荊州轄地甚蹙,地位始輕。
州治江陵,漢代已是重要商業都會。東晉中期以後,江陵作為荊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加繁榮。梁元帝蕭繹曾在此建都,西魏傀儡政權後梁亦建都於此,故城在今湖北江陵縣。
十六國、北朝亦置荊州。成漢荊州治巴郡(今四川重慶)。前秦荊州治豐陽(今陝西山陽),後移治襄陽(今屬湖北)。前燕荊州治魯陽(今河南魯山)。後秦荊州治上洛(今陝西商縣)。北魏荊州原治上洛,後移治山北(今河南魯山)。東魏東荊州治□陽(今河南泌陽)。西魏、北周荊州治穰城(今河南鄧縣)。
(王素)
|
|
- : jing Township
|
|
荊州市 荊州區 荊州村 荊州鄉 |
|
湖北 | 地名 | 監利 | 行政區劃 | 市 | 魚糕 | 公安 | 鍋盔 | 人物 | 體操 | 奧運火炬手 | 奧運會 | 世界冠軍 | 百科大全 | 電視臺 | 長江大學 | 教育 | 學校 | 高校 | 山東 | 自然保護區 | 地質公園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