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人: 白玉蟾 Bai Yuchan
海山千里起风沙,拂拂篮舆细雨斜。 云里桂松连岫碧,自酤市酒慰蕉花。 |
|
黄冈旅游投诉电话:黄冈市旅游投诉电话:0713—8984499
湖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黄冈最佳旅游时间:春、秋季节。黄冈民俗节庆活动:舞龙:也称龙舞、玩龙灯。正月初一,出行的鞭炮响过,人们相互拜年祝贺之后,便有数条布龙、纸龙、草龙、纷纷出动,在衬里“游”起来,伴之以“咚咚咚”、“锵锵锵”热闲的锣鼓声,挨家挨户边走边舞,有时还要进屋绕堂一周。村民轻则鞭炮相迎,烟糖相赠,重则酒肉款待,条烟相送,有的还赠以红包,以示慰劳。本村“舞”过之后,再去邻近友好材。正月十五晚上,是舞龙的高潮,群龙飞舞,彩灯万盏,人们数十里相聚,热闹异常。龙有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的动势分行进(摇头、摆尾)、迎龙(头不时高举:尾摆个不停)、舞龙三种。领舞者手举红色绸制绣球,龙跟着绣球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展示扭、挥、仰、俯、跪、跳、摇等多种姿势,如遇群龙演舞,那热闹紧张的场面,很快引得群情激奋。
十五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传说是日阴间阎王开鬼门,各家遂在神龛设供恭迎祖先亡灵。僧道两家竞办法会,亦称“孟兰盆会”。有“释氏兰孟,盛于此日;道门宝盖,献在中元”之说。市民无论贫富均购钱纸、金箔,叠成纸锞,装入厚纸袋中,上书亡人姓名,然后焚烧,谓之“烧包袱”。《汉口竹枝词》云:“终岁何曾祭祀供,中元包袱万家同”。中元节,俗谓冥间众鬼放假,到阳间享祭。是日多由善堂募资延僧众办“盂兰会”。于路旁搭台,燃灯点烛,奏乐念经,然后丢包子、馒头于台下,谓之“济孤魂、野鬼”。但包子、馒头为活人抢得,妇女抢到包子,语可“来年得子”,小孩抢得则“一生不受惊吓”,乞丐更是多多益善。黄冈城市地图:黄冈特别提醒:当地特产:蘑菇黑木耳武穴竹雕岚头矶工艺陶。黄冈美食:鄂东风味小吃品种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勤劳聪慧、热情好客的鄂东人民,在逢年过节或亲朋好友到来或重要宾客临门时,喜欢拿出自制的蜜酒、糕点和佳肴待客。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具有鄂东地方风味的传统风味菜点和小吃,如黄州的烧梅、炒汤圆,团风的狗脚、耙鸡汤,麻城的肉糕、银丝空心面,红安的绿豆耙,武穴的酥糖,罗田的印子耙等。这些充满鄂东地方乡土色彩的小吃,既可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也是招待贵客不可多得的地方特产。
自文学家兼美食家苏轼来黄州后,亲自制作了许多精美可口的菜肴,当地老百姓把这些菜叫做“东坡菜”,如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等。另外,还有些苏轼喜食的当地食品,人们为了纪念苏轼也在这些食品的前面冠以“东坡”二字,如东坡饼等。
黄冈购物:特产:汉唐以来列为朝廷贡品的茧丝绸、英山茶叶、蕲春四宝(蛇、龟、竹、艾)和水葡萄籼米、浠水芝麻湖藕等;有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的黄梅挑花、浠水安息香、黄冈名晒烟、武穴章水泉竹器、英山桔梗和余正泰粉丝等;罗田是全国板栗第一县,英山是全国名茶基地县,蕲春县是全国著名的药市和中药材之乡——李时珍的故乡,红安县花生居全省之首。黄冈交通: 黄冈地处“吴头楚尾”、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九京广联络线、沪蓉高速公路及105、106、318国道、大别山腹地公路等交通大动脉交汇于此并贯通全市,九江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大桥和即将通车的鄂黄长江大桥飞架南北,市域两端紧邻武汉天河机场和九江机场,市内“三纵七横三循环”的路网已形成,全市已构筑起依托长江、连接京九、通江达海和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相互衔接的大交通格局,使黄冈区位扼东西南北之要冲而得天独厚,人流、物流、信息流畅无阻,游客、过客、生意客来去便利。黄冈住宿:蕲春红楼宾馆黄冈菱湖宾馆
黄冈娱乐:这里是黄梅戏的故乡,这里有国家命名的诗词之乡、楹联之乡、农民绘画之乡,这里自古文教昌明,有闻名遐迩的“教授县”,有因屡夺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奥赛金牌而闻名中外的黄冈中学。自古以来,黄冈就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处,东坡赤壁更是无人不晓,具有丰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黄冈特色的许多物质或精神产品,是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为黄冈旅游提供了浓厚的乡土情趣。
邮编:0713
邮编:438000
总人口:723.95万人
民族:汉族为主,散居有回、壮、满、土家、蒙古、苗、藏等25个少数民族。
黄冈市现辖红安、英山、罗田、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县,麻城、武穴2市,黄州、龙感湖管理区。位置:黄冈位于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京九中段,大别山南麓,北接河南,东邻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
黄冈位于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京九中段,大别山南麓,北接河南,东邻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是鄂东北的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黄冈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史。早在二十年代初,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的重要驻点;土地革命时期,红安、麻城率先点燃鄂豫皖边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火种,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解放战争时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中原突围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新的历史篇章。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黄冈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冈共有44万优秀儿女血沃中原,有5.5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伟大的革命斗争造就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将领。在1955年和1964年两次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103人是黄冈人。
黄冈人杰地灵,名家辈出。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学者胡风,经济学家王亚南,爱国诗人、民主斗士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地质学泰斗李四光,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共和国前任两位国家主席董必武(代)、李先念,军事家王树声、秦基伟等230多位将军都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黄冈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点众多。黄州赤壁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留下了一词、二赋、八诗等千古名篇;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薄刀峰景区已成为假是旅游观光的热点,黄梅佛教禅宗四祖寺、五祖寺是著名的佛教祖庭,名声远播海内外;境内还有一大批革命领袖和历史名人的陵园、堂馆以及革命遗址、遗迹。
黄冈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贯穿全市7个县市区,并在境内与合九、京广线连结,105、106、318三条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长江水道沿6个县市区顺流而下,九江大桥、黄石大桥和鄂黄长江大桥飞架南北,使黄冈与九江、黄石、鄂州三市紧密相连,融为珍体。 |
|
黄冈简介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现辖一区(黄州区)、二市(武穴、麻城)、七县(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团风)和一个县级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98万。东经114°25´至116°8´、北纬29°45´至31°35'。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革命传统光辉灿烂。黄冈是中共早期建党活动的重要驻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发生了“黄麻起义”、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重大革命史事件。为缔造共和国,先后有44万黄冈儿女英勇捐躯,其中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周希汉等200多名开国将帅,铸就了“紧跟党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老区精神。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1+8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京广联接线、沪汉蓉快速铁路),飞架四座长江大桥(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大桥),纵横五条高速公路(沪蓉高速、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
自然人文交相辉映。黄冈依山带水,风光秀丽。大别山巍峨磅礴、天工巧夺,连绵境内数百里,其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集雄、奇、险、幽于一体,堪与泰山、庐山媲美。龙感湖古称雷池,曾与鄱阳湖相连,现有水域面积250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境内倒、举、巴、浠、蕲、华阳河六水并流,百湖千库星罗棋布。黄冈名贤咸至,胜迹如云。李白、杜牧、王禹偁等历代骚人为此吟咏千古名篇,苏轼因此成就其文学巅峰,黄梅戏在此发源(有争议)。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更是全国1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湖北红色旅游的主体。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尤其是1996年撤地建市以来,黄冈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工业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吸引了北京汇源、湖南太子奶、内蒙古伊利、浙江奥康、香港稳健等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农业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市区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
|
黄冈 建置沿革
黄冈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旧古器时代,本区域即有人类居住。
夏商时代,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史记·夏本纪》),本地域即为皋陶后人的封地(英六即英山、六安一带)。春秋战国时,本地属楚国。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本地先分属南郡和九江郡,后属衡山郡。楚汉之际,楚项羽以衡山郡立衡山国,国都邾城(今黄州禹王城)。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恢复为衡山郡,属淮南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分衡山郡及南郡共十四县置江夏郡,驻西陵(今新洲县城附近),本域黄州、蕲春等地属江夏郡,黄梅、武穴等地属庐江郡。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立蕲春侯国,传三世,复为蕲春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驻地蕲春,辖今蕲春、黄梅、黄州等地。
三国时,本地域分属魏弋阳郡和吴蕲春郡。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撤销蕲春郡,辖地划入武昌郡,第二年,寻阳(今黄梅)县划属庐江郡,西陵、邾县、蕲春县改属弋阳郡。永嘉三年(公元306年),晋惠帝恢复司马西阳王爵位,先后将西陵、邾、蕲春等县划属西阳国(都址系今河南光山)。
晋朝永嘉年间发生内乱,北方人渡淮南移。咸和四年(公元329年),西阳国司马获罪被诛,西阳国改置为西阳郡,郡址在邾城附近,辖西阳、邾、西陵、蕲春等县。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在邾县侨置豫州,五年,豫州侨迁芜湖,西阳郡沿属豫州。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在九江王英布旧城置南新蔡郡(今黄梅西南),辖蕲阳(即蕲春更名)及侨置4县,属南豫州,本区域始为两郡并治。南北朝时武装割据,域内建置更迭频繁。南朝宋分西阳郡置建宁左郡(今麻城西南)。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西阳郡划属郢州,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南新蔡郡改属江州。南朝齐时,建元二年(公元480年)又置齐安郡,驻齐安(麻城西南),置安蛮左郡,驻木兰(今红安西南),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又置齐昌郡,驻齐昌(今蕲春)。南朝梁时,西阳郡仍属郢州,并分西阳县置信安县。又在蒙茏城(今麻城东北)置定州,在大活关(今大悟东)置湘州,在鹿城关(今红安)置北江州。北朝占领江北时沿袭南朝旧制,北齐天保年间,曾在域内置巴州(今黄州地)、衡州(今麻城地)、罗州(今蕲春地)等,北周废巴州置弋州,改罗州为蕲州,置永宁县(今武穴市),并将置于黄城镇(今黄陂东)的南司州改名为黄州。
隋朝统一全国,撤销原置州郡,实行州县两级制。开皇五年(公元585年),移置黄州于衡州,分设黄州、蕲州总管府,本域分属两府。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两府为两州,将永兴改为新蔡县,永宁并入齐昌县,两阳并入南安县,在义城置罗田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南安为黄冈、齐昌为蕲春、新蔡为黄梅、梁安为木兰、信安为麻城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将两州改为两郡,黄州改为永安郡,治所移驻黄冈(今新洲属地),辖黄冈、黄陂、木兰、麻城4县;蕲州改为蕲春郡、治所驻蕲春,辖蕲春、浠水、蕲水、黄梅、罗田5县。本区域仍为两郡并治。
唐朝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永安郡改为黄州,且置总管府(武德七年改为都督府)辖黄冈、堡城(由黄冈分置)、阳城(由麻城分置)。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蕲春郡为蕲州,辖蕲春(含蕲水)、兰溪(由浠水更名,含罗田)、永宁(由蕲春分置)县。并在麻城置亭州;在黄陂复置南司州;在黄梅置晋州。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撤销南晋州、亭州、南司州、属地分属黄州、蕲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都督府,天宝元年(公元724年)改黄州为齐安郡,蕲州为蕲春郡,两郡并治。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两郡为两州,均属淮南道。时黄州仍驻黄冈,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驻蕲春,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两州并治。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黄州治所迁今驻地长江边。五代时,黄蕲二州先后属杨吴、南唐和后周,其州县隶属仍沿袭南朝旧制。
宋朝仍为黄州、蕲州并治,先属淮南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属淮南西路。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曾分蕲水县置罗田县,后废。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蕲州治所迁至今蕲州、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4县。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分蕲水县置英山县。黄州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后历经元、明、清代,黄、蕲二州治所驻地不变。
元代改两州为两路,各设总管府,两路并治。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复置罗田县;十五年(公元1278年)英山划属安徽六安州。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在黄州设黄蕲州宣慰司,辖黄州、蕲州、光州3路。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92年)均改属淮西道,第二年又改属河南江北行省。黄州路辖黄冈、黄陂、麻城3县,蕲州路辖蕲春、蕲水、广济、黄梅、罗田5县。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黄州路、蕲州路为黄州府、蕲州府,两府并治,同属湖广行省,并在黄州修筑城池。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蕲州府为州,撤销蕲春县,政归蕲州直理,蕲州仍辖其他各县,与黄州府同属湖广布政司,不久改属河南。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蕲州仅代辖广济、黄梅两县,属黄州府管辖,自此以后蕲州与黄州合二与一。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州府仍划属湖广布政司。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置黄安县。到此,黄州府辖有黄冈、麻城、黄陂、黄安、蕲水、罗田、广济、黄梅8县和蕲州。
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蕲州不再辖县,黄州府属湖北布政司,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黄州府辖黄冈、黄安、麻城、罗田、蕲水、广济、黄梅7县和蕲州(此即所谓“黄州八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黄州府,改蕲州为蕲春县。各县属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又改名为鄂东道、江汉道),十五年(公元1926年)废道,各县直属湖北省政府。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本域划为省三、四行政督察区,各设专署,为湖北省政府辅助机关。三专署驻蕲州,辖蕲春、广济、黄梅、蕲水、罗田和本年从安徽划入的英山县;四专署驻黄安,辖黄安、黄冈、麻城和划入的黄陂县,又于第二年初分置礼山县,亦属四专署管辖。二十二年(公元1935年)六月,改蕲水县为浠水县。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三月,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在蕲州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第二年元月治所迁黄州。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元月,第二行政区署在黄冈县北部的黄土岭改组为鄂东行署,代行省政府职权,并先后增辖孝感县和第三行政区。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战胜利,鄂东行署迁回黄州,恢复为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本域1922年开始建立党组织,1927年黄麻暴动,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1931年,红四方面军攻克黄安,改黄安县为红安县。相继成立红安、麻城、黄冈、蕲春、广济、黄梅等县苏维埃政府。抗战时期,1941年成立黄冈(中心)县抗日民主政府及豫鄂边区行政公署。1943年成立长江行政专员公署。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成立鄂豫行署第四、五专署,各县也先后成立人民民主政府。四专署辖黄冈、新洲、麻西、麻东、浠水、罗田等县,五专署辖蕲南、蕲北、广济、黄梅、英山等县。1949年3月至5月中旬,本域各县相继解放。5月初,第四、五专署在浠水合并为黄冈行政区专员公署,6月更名为黄冈区行政公署,7月迁黄州。辖黄冈、麻城(麻东、麻西合并)、罗田、英山、浠水、蕲春(蕲南、蕲北合并)、广济、黄梅8县。黄冈县治所驻团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5月,黄冈区行政公署更名为黄冈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所机构。6月,分黄冈县置新洲县。1952年6月,大治、阳新、鄂城、黄安4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8月,分置兵堡县,9月更名为胜利县,黄安县复名为红安县。1955年5月,专署更名为黄冈专员公署,8月,撤销胜利县,10月,黄冈县驻地由团风迁黄州。1959年元月,大冶划属黄石市,1965年9月,鄂城、阳新两县划属咸宁专区。“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黄冈专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作为专区领导机关。1968年元月,成立黄冈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11月撤销,设黄冈地区行政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1979年12月,鄂城县划归黄冈地区,并建置鄂城市,亦驻鄂城。1983年10月,划鄂城县、市及黄冈县的黄州镇,建地区级鄂州市,直属省政府管辖,同时,划新洲县属武汉市。1986年7月撤销麻城县,设麻城市。1987年5月,撤销鄂州市黄州区,恢复为黄州镇,复归黄冈县。12月,撤销广济县,设武穴市。1990年12月,撤销黄冈县,设黄州市。黄冈地区行政署辖黄州、麻城、武穴3市和红安、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6县。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治所驻黄州。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 |
|
黄冈人民素有革命传统,历代革命斗争绵延不断。元朝末年,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波澜壮阔,拥众百万,征战半壁江山,建立天完国政权。明朝末年,张献忠、李汝才率领农民起义军入境,转战9年,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仅麻城即有5.7万人参加义军。清朝初年,罗田王火鼎、麻城周承谟等聚众抗清,建立“蕲黄四十八寨”,坚持斗争8年。辛亥革命爆发,黄冈人民积极响应,黄冈200多人直接参加武昌起义,黄州是湖北最早光复的地方,不少革命志士加入同盟会,同知会等革命团体,王汉、张振武、詹大悲、田桐、居正等为辛亥革命作出突出贡献。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黄冈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前仆后继。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中共地方组织迅速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共有农协会员60.9万余人,占全省农协会员22.6%。土地革命时期,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红色政权,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组建、重建或改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此组建了抗日游击第五大队、第八大队。解放战争时期,黄冈人民积极支援刘邓大军转大别山和第二、四野战军渡江战役,迎来全境解放。徐向前元帅在回忆录《历史的回顾》一书中写道:“大别山区飘扬、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一直是我党我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黄冈人民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40多万黄冈人民为革命献出生命,其中在册烈士37486人。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1955~1965年国家授衔的将帅中,黄冈籍有103人(不包括行政区划变动划出的15人),其中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8人,中将17人,少将76人。红安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中共中央军委1989年确定的33位军事家中,黄冈有李先念、王树声、林彪3人。 |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并建置团风县和黄州区。1996年5月18日,正式成立黄冈市和黄州区、团风县。黄冈市现辖红安、英山、罗田、浠水、蕲春、黄梅、团风7县,麻城、武穴2市,黄州、龙感湖管理区2区。
全市原有乡镇办事处179个,2000年,进行乡镇撤并,到年末,全市实有乡镇办事处124个,行政村4256个,村民小组39066个。 |
|
2005年全市总人口726.34万人。其中,男381.04万人,女345.30万人。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3.5‰。其中,黄州区总人口36.69万人;团风县总人口36.57万人;红安县总人口65.41万人;麻城市总人口116.28万人;罗田县总人口59.50万人;英山县总人口40.86万人;浠水县总人口103.81万人;蕲春县总人口96.57万人;武穴市总人口73.11万人;黄梅县总人口95.15万人;龙感湖管理区总人口2.97万人。
汉族为主,散居有回、壮、满、土家、蒙古、苗、藏等25个少数民族。 |
|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地理方位为:东经114°25´至116°8´、北纬29°45´至31°35'。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是中外闻名的文化古城,西距省会武昌78公里。
全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 9.4%。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 12.10%,岗地占10.34%,丘陵占43.31%,山地占34.25%。东西最长距离为166公里,南北最宽跨度为209.5公里。
本市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东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0余座。位于罗田、英山的天堂寨主峰海拔 1729米,为全市最高点。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30米之间,河港、湖泊交织,500亩以上湖泊38个。发源于大别山脉的举水、倒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流经市域汇入长江。长江流经本市189公里,有 “黄金水道”之称。 |
|
土地资源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市耕地587.89万亩,园地46.33万亩,林荒地1035.27万亩,水域269.78万亩,难利用地125.88万亩,其他用地597.09万亩。2005年有耕地31.8613万公顷,年内减少1.605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949年1.99亩,1978年0.94亩,1988年0.80亩,1991年0.75亩,1997年0.67亩,1998年0.66亩,2005年0.66亩。
水利资源
水资源总量为106.6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33.4万干瓦,其中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14万干瓦,年发电量7.06亿度。长江多年过境客水每年7200亿立方米,可供沿江利用。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05座,总库容50.88亿立方米,塘堰26.3万口,蓄水4.7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46600公顷。
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12处,英山汤河、罗田三里畈、蕲春桐梓等处温泉已开发利用。
矿产资源
全市已探明矿种50余种、多种矿床点230余处。其中非金属矿23种,主要有萤石、石英石、磷矿石、花岗石、大理石等。磷矿石储量5000万吨,主要分布在黄梅、武穴。红安萤石矿是全国三大萤石矿之一,储量在200万吨以上。蕲春等地的硅石矿储量在500万吨以上,含硅量达98%以上。花岗石、大理石遍布团风、浠水、罗田、麻城、武穴,分布面积3000平方公里。巴水、浠水、蕲水、倒水、举水5条河流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黄砂基地,仅浠水境内储量即在5亿吨以上。金属矿有铁、锰、铬、金红石、铜、铅、锌、钼、金以及稀有金属铌、钽、锆等。其中铁、金红石、铅、锌及金的储量较丰富。境内有金矿5处,分布在蕲春、罗田、浠水、团风、黄州等县区。巴水、浠水、蕲水等河流中有丰富的铁砂,其中以巴河的质量最好。
生物资源
全市有木本植物575种,其中用材林树种128种、经济林树种84种、园林绿化树种116种。珍稀树种有垂枝杉、金钱松、黄山松、华山松、银杏、红山茶、肉桂、楠木、香果树等41种。全市有林地 51850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4%。
主要野生动物有绿毛龟、穿山甲、水獭、灵猫、麝、金钱豹、白头鹤、绿头鸭、白冠长尾雉等40余种;野生植物1112种,其中可开发109种(纤维类17种、油脂类15种、淀粉类17种、芳香类12种、栲胶类14种、药材类34种)。蕲春的蕲龟、蕲蛇、蕲竹、蕲艾,黄梅的晋梅,英山的桔梗,罗田的茯苓、团风的苦荆茶,以及山区的豹、麝、灵猫、大猊、穿山甲、豪猪、白冠长尾雉等,皆属珍稀动、植物或名贵中药材。专家考证认为,罗田还是野梅的原始产地。 |
气候特征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
本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四季光热界线分明。全年太阳辐射量为 106.49-113.31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913.5-2161.5小时,西北部日照高于东南部,全市日照率为 43-49%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5.7℃-17.1℃。全年无霜期在237-278天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223-1493毫米,年降水总量222.37亿立方米,降雨日数 (≥0.1毫米日数)在 115-147天之间。光照丰富,雨量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有利条件。但气候要素分布不均匀,也常有洪涝、干旱、低温冷冻、高温为害。
2005年,全市平均气温偏高,冬季偏冷。年降水量大部分县市区正常偏少并于“梅雨”期出现“少梅”现象。全年气象灾害较多,出现“倒春寒”低温阴雨、局部特大暴雨、干旱等灾害天气。
洪涝
大别山脉乃天然屏障,既阻挡和减弱冷空气南侵,又有对南来暖湿气流的抬升作用,使罗田、英山成为长江流域暴雨区之一。如遇长江上中游流域的强降水与本市强降水同期出现,则形成江水顶托,内渍不能外流,会大大加重洪涝危害程度。据气象部门1959年以来记录,全市性洪涝共有10年,其中大涝7年(1964、1969、1983、1991、1996、1998、1999)中涝3年(1959、1975、1980)平均4-5年一遇。洪涝集中发生于夏季,全市中等以上的10次洪涝,即有8次出现于梅雨期(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中北部较南部为重。
干旱
全市的干旱有冬旱、春旱、夏旱、秋旱4种,以夏旱、秋旱影响为甚。1959年以来,全市中等以上程度的夏旱共13次,平均2-3年一遇。其中大旱9次(1959、1961、1964、1966、1967、1972、1978、1988、2000),中旱3次(1959、1974、1978)。夏季大旱以黄冈、麻城较多,平均4年一遇。英山、罗田较少,平均10年一遇。秋季大旱仍以英山、罗田较少,仅1次,其他各地2-4次。全市夏秋干旱主要出现于80年代以前,共18次,进入80年代以后,仅3次中等以上夏旱。 |
文化教育 Culture and Education |
唐代,永宁(今武穴市)司马道信受佛教禅宗三祖僧璨传衣钵,居黄梅破额山,黄梅弘忍受道信传衣钵,移居黄梅东山,创立“东山法门”,是为禅宗四祖、五祖。道信门徒五百,弘忍门徒逾千。
会昌二年(842),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在其《黄州刺史谢上表》中,谓此地“风俗谨朴,法令明具,久无水旱疾疫,人业不耗,谨奉贡赋,不为罪恶”。
庆历四年(1044),蕲州、黄州始有教授,办学训导生徒。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居黄州,四年中,卜居躬耕,写下了《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千古绝唱,达到文学创作高峰,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宋代境内有蕲水名医庞安时,另一建树卓越的是生卒于今英山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乾道六年(1170),陆游入蜀过黄州,说“自杜牧、王元之出守,苏东坡、张文潜谪居,遂为名邦。”(陆游《入蜀记》)
明、清两代,府、州、县均建有学宫,并建有书院50多所。明代思想家李贽在黄安(今红安)、麻城讲学、著书达18年。
明代276年中,黄州府考中进士328名,举人1465名。《明史》有传即有46人,其中有开国功臣蕲州康茂才,首任户部尚书、卓有理政才能的蕲水杨思义,历时27年著成《本草纲目》的蕲州李时珍,时称神医、后被封为医圣的罗田万密斋,诗文名重当时的黄冈王廷陈,上《两台疏》申请建黄安县的耿定向等。
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拥戴,被朝廷嘉誉“清官第一”。域人刘子壮、陈沆中状元,帅承瀛、陈銮中探花,金德嘉中会元,分别占清代湖北省中状元、探花、会元的2/3、2/5、1/4。仅嘉庆至咸丰3朝65年中,黄州府即考中进士86名,举人466名。
废科举后,黄冈新学兴起,黄州府设有中学堂1所,高等、两等、初等小学堂593所,师范传习所(初师简易科)2所,实业学堂8所。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民生艰难,教育事业仍有缓慢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则发展较快。
建国后,黄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行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78所,其中大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366所,小学3800所。一批骨干学校富有特色。黄冈师范学院是境内本科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000多人,设有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系、音乐系等15个院系,英语、教育技术专业是全国同类院校教改牵头单位,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学院有一批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先进实验室和省级优质课程。学院国院交流广泛活跃,已与美、英、澳、日、加等国的10多家高校与机构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常年有外籍老师任教讲学,2002年开始招收留学生。黄冈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理、化学科全国竞赛成绩一直在全省多列前茅,获奖总人数2800多人,其中国家奖900多人。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累计获6金、4银、1铜共计11枚奖牌。 |
|
黄冈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人才辈出,遍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宗教各个领域。
梁、陈、隋、唐有一家四代为重臣的周炅、周法尚、周墀(今黄州人),北宋有参与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的吴淑以及父子为官均有政绩的吴遵路、吴瑛(均今蕲春人),被黄山谷称为“天下奇才”的潘大临(今黄州人),南宋有治狱平允的游侣和治蜀有功的余介(均为武穴人),明代境内有最早出使日本的程莹(罗田人),被神宗旌为为官“天下清廉第一”的汪可受(黄梅人),清有入清不仕的诗人杜茶村(今黄州人),时称“楚北大儒”、陈沆和陈銮皆出其门下的陈诗(蕲春人),著有《医学概要》的名医杨际泰(今武穴人,与庞安时,李时珍、万密斋并称为“鄂东四大名医”),近现代人物中,有京剧奠基人之一的余三胜(罗田人),音韵训诂学家、与章炳麟齐名的黄侃(蕲春人),逝世后被董必武称为“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的方志学家王葆心(罗田人),拍案而起的民主斗士、诗人、学者闻一多(浠水人),最早发现四纪冰川活化石命名为中国水杉的林业专家干铎(武穴人),竹器工艺艺人章水泉(武穴人),作家废名(黄梅人),叶君健(红安人),秦兆阳(团风县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红安人),形成独立哲学思想体系的哲学家熊十力(今团风县人),著名的军事家林彪(团风县人),早期翻译《资本论》的政治经济学家王亚南(今团风县人),首次发现四纪冰川遗迹、驳斥“中国贫油”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今团风县人),勇于探索真理、具有独立人格的早期文艺理论家胡风(蕲春人),被港台称为“现代大儒”的徐复观(浠水人)等。 |
|
截至2007年,黄冈全市等级公路1.36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1512公里。鄂黄长江大桥
为促进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2008年9月份,湖北省与铁道部签署了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省部协议。根据协议,武汉至黄冈之间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城际铁路,4年后建成。
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自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葛店南站引出,在唐家渡上游,经计划新建的黄冈长江大桥跨越长江,依次经黄州区禹王街道办事处设黄冈站,经路口镇附近跨106国道设路口站,经陶店乡设黄冈东站。城际铁路黄冈段先后与武九铁路、京九铁路、汉鄂高速公路、大广北高速公路、现有的黄州火车站对接,全长47公里,其中铁路桥7公里、公路合建3公里,总投资93亿元。
从2008年开始,黄冈通过加快“三路一桥”(武英高速、大广高速、麻武高速公路和鄂东长江大桥)的建设,重点推动一桥(黄冈长江公铁大桥)一线(长江岸线)一路(麻竹高速公路)一港(武汉新港黄冈作业区)的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推进路站运渡一体化,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骨架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构建黄州至县市“一小时交通圈”,县市城区上高速“半小时快车道”、到武汉“两小时交通圈”的交通运输网,与大武汉实现“无缝对接”。 |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黄冈过去是个农业大市,工业基础薄弱,造成地方经济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在湖北省处于偏下水平。
2002年底,黄冈提出 “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县域经济“四抓”方略,并从市委书记、市长开始,各级政府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重心,为投资者实行全程保姆式服务。
顺应和把握国际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从2002年至2008年,黄冈共引进市外投资超百万元以上的项目3000多个,完成投资450多亿元。以一批重大项目为龙头,形成了蕲春药材、武穴医化、黄梅纺织服装、麻城汽配、浠水农副产品加工、团风钢构、黄州食品饮料、英山茧丝绸等一批颇具规模和影响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随着新的资金和项目的引进,黄冈的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奶牛业为例,黄冈过去没有草场,也没有养奶牛的传统与经验,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6月底,依托伊利黄冈分公司等乳业巨头,黄冈通过引进大老板,搞规模化养殖,共开工建设千头奶牛牧场25个,已建成投产16个,存栏奶牛达到10132头,一跃成为全省最大奶牛养殖基地。
凡此种种,使得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显现后发优势。在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黄冈10个县市区有8家进位,所有县市区都进入Ⅱ类行列。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黄冈工业依然活力十足,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居全省前列。针对黄冈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在短短几年里所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进行了长篇系列报道,誉之为“黄冈现象”。
2007年,黄冈全市实现GDP473.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增速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人均GDP7095元;第一、第二。第三产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1.74:33.22:35.0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66亿元。全市外贸出口3.62亿美元。全市实现财政收入45.27亿元。
2008年,黄冈全市实现GDP60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均GDP9001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05:33.99:33.9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3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5.53亿美元,增长34.36%;全市实现财政收入59.6亿元,增长31.7%。
黄冈有3家企业入选2009湖北企业100强,分别是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64位)、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79位)、湖北兴业钢铁炉料有限责任公司(第96位)。 |
|
黄冈是历史文化名城。东坡赤壁已形成东坡赤壁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四祖、五祖佛教旅游区,红安、麻城革命遗址旅游区。黄冈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有2000多年的建置历史,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黄冈的人文古迹,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黄冈市旅游景点甚多,被载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即有23处:东坡赤壁、青云塔(以上黄州)、七里坪、红安烈士陵园、大圣寺塔、天台山(以上红安)、龟峰山、柏子塔(以上麻城市)、天堂山(寨)(罗田)、斗方山、舍利宝塔(以上浠水)、笔架飞瀑(即三角山,浠水、蕲春交界)、李时珍墓(蕲春)、五祖寺、十方佛塔、飞虹桥、释迦多宝如来佛塔、毗卢塔、鲁班亭、灵润桥、高塔寺塔(以上黄梅)、双善洞、郑公塔(以上武穴市)。各地投资建设旅游景点,已形成东坡赤壁旅游区,大别山生态旅游区,四祖、五祖佛教旅游区,红安、麻城革命遗址旅游区。 |
|
罗田板栗
罗田板栗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淀粉、维生素B和脂肪酶等,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补肾、治腹、泻(煨食)等功效。罗田为中国板栗主要产区,1998年板栗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位居全国第一。县食品厂生产的板栗产品曾获外贸部出口产品优良证书和国家经贸委金龙奖,其产品行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罗田县板栗在春秋、战国以前即开始有人工种植。品种多,色味独特,产地分布于全县各地,但其产品外销售均冠以“罗田板栗”。“金魁栗”、“油栗”、等品种名扬全国,远销日本,并被誉为“人生果”。
美国澳本大学洛顿教授通过对罗田板栗品种的实地考察后认为罗田板栗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库”。
麻城老米酒
麻城老米酒主要产于麻城市东部山区的木子店、东西城等地,因而又叫东山老米酒。系用糯米和特制酒曲酿造而成,色泽清亮,味道淳甜,质浓而不伤脾胃,经有关部门化验,该酒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丰富,还具有健脾胃,舒筋络,消痛化瘀的功能。配以中草药,还能祛治风湿,医治瘫痪。因而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当地素有“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数我”的说法。
武穴山药
山药含有糖、蛋白质、钾及氨基酸、维生素等18种营养成分,煨制食用,香气四溢,风味独特,具有滋阴、利肺、健肾、健胃、止泄痢、化痰涎、润毛发等功效,是很好的食物药。
武穴种植山药有300余年的历史,尤以龙坪山药为最好,号称“龙药”,其次为梅川、横岗百园等地。武穴山药最高年总产量200万公斤,行销鄂东各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英山茶叶
英山茶叶以其条索紧细、色泽嫩绿、清香宜人深受客户欢迎,早在唐代就是宫廷贡品。英山位于大别山主峰侧旁,海拔高,湿度大,气温适宜,家家户户古来就有种茶习惯。其主要产品有“英山银毫”、“羊角春”、“吉峰毛尖”、“长冲炒青”等。1987年湖北茶叶评比,9项名茶英山囊括5项。“吉峰毛尖”茶被评为部优产品。茶叶现已成为英山县主要商品之一。自1992年4月起,英山县将每年的农历谷雨定为茶叶节,以后年年举办。每年茶叶节,全国各地茶商蜂拥而来。1998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了700万公斤以上。
罗田茯苓
茯苓,亦名伏灵、伏菟、松腴、不死面。伏灵之名出于《史记?龟策列传》,传云:“所谓伏灵者,在警丝之下,状似飞鸟之形。”《淮南子》也载有:“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下有菟丝。”李时珍说:“下有茯苓,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山人亦时见之,非菟丝子之菟丝也。注淮南子者,以菟丝子及女萝为说,误矣。”
茯苓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干燥菌核,靠吸收松木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生长。嫩时白棉绒状,成熟后呈棕褐色皮状。李时珍说:“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耳。”现仍有野生,但主要靠人工培养。
据《本草纲目》载: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甚至有人说它“通神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宋苏颂著《集仙方》,把茯苓酥描述为“日食一枚,终日不饥。”慈禧太后曾令御膳房制作“茯苓饼”供膳,并以此赏赐王公大臣。
茯苓的主要成分,目前已知的有茯苓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胆碱、组织氨、磷脂、蛋白质、酶等,是一种很有营养的有益健康的药品。因此,久已失传的茯苓食品近年又相继上市,罗田县九资河茯苓糖不久也将问世。
鄂东茯苓称著全国,主要产区在罗田、英山、麻城。罗田生产茯苓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曾被誉为“茯苓之乡”。一九三○年全县总产达三百多万斤,一九五六年曾达到四百二十五万斤,一九八三年下降到六十一万斤,罗田、英山、麻城三县总产也不过一百一十二万多斤。茯苓的商品规格,罗田、英山、麻城各有特色。英山出口片类,以洁白匀净著称;麻城以块类方正整齐见长;罗田以个苓坚实皮细闻名,药用性能好,曾有九十六斤重的“茯苓王”,在广州博览会上展出,许多外商惊叹不已。
糯米堆花酒
该酒采用纯糯米,运用传统制酒工艺制造而成。斟入酒杯或摇动杯中酒,酒液溅起小花环,一个迭一个,持续时间较长,又因原料是糯米故名糯米堆花酒。
五祖牌糯米堆花酒,是黄梅县酒厂生产的一种优质小曲酒,原名陈年米酒、烧酒,亦称药曲白酒,已有五百余年的生产历史,系采用纯糯米、薄荷、橙皮、桂枝等三十多味中草药,精工配制发酵,用“五祖寺”的碧玉流泉水酿造的。其工艺典型,具有无色透明,醇和味正,蜜香清雅,芝麻香型的特点。把酒盛在容器内摇动,出现一层层透明的珍珠状酒花,经久不散,故名堆花酒。
该酒还具有补益气,强肾健身、通血脉、厚肠胃、润发肤、散冷气,益精神之功能。明朝诗人汪美云游黄梅四祖寺时,写下了“老僧风味别,对竹倒清醅”的诗句。
一九七五年,黄梅县酒厂组织技术研究,吸取民间传统工艺的精华,改选配方,改进工艺流程,使生产更加科学性,质量有很大提高,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九年相继在中南五省酒类品评会上获得好评。堆花酒的总醛和含铅量等六项理化指标都低于部颁标准,一九八0年在全国酒类质量检验和品评会上,通过国家和全省评酒委员们的品尝和检验,在同类酒中名列全省第一。
罗田楚香酒
罗田“楚香牌楚香酒”系湖北楚香酒厂生产。它色清透明、清香纯正、醇甜适口、窑香浓郁、回味悠长,为湖北品酒。自1982年以来一直蝉联湖北同类产品第一名,1984年以来一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1991年以来连续五届荣获湖北省消费者满意杯金奖。并曾获得1997年湖北省工业精品名牌产品展销会金奖、第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酿造品称号等荣誉。
湖北楚香酒厂位于罗田县凤山镇义水河畔,始建于1952年,拥有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已建成曲酒、酒精、包装、食品饮料、矿泉水5个分厂,拥有白酒、酒精、大曲、滋补酒、果露酒、汽水、纸箱、矿泉水等8条生产线。白酒、矿泉水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
蘑菇
蘑菇亦称“洋蘑菇”,为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科。伞盖真菌类植物的通称。可食的蘑菇种类繁多,生长在鄂东各地的有:香菇、松菇、平菇、木梓树菇(罗田称“八担柴”)、凤尾菇、麦黄菇等。其子实体群生或丛生,伞盖有大有小,初呈扁球形,后平展,表面不粘,白色、灰色、黄色、褐色均有。伞柄圆柱形,与伞盖同色,菌褶初为淡红色,后变紫褐色。菌肉厚而紧密。天然蘑菇生于夏秋两季连阴雨后,生长期三到五天。人工可以在室内培植,常以马、牛粪和稻草为培养材料。鄂东沿江各地多用棉子壳,山区各地多用锯木屑作培养植本。菌丝适宜温度在16~22℃之间。
食用菌人工培育的原料很多,在鄂东主要有三类,一是阔叶树段或锯末(如花??树、板栗树、梧桐、槐树等),可用以培育香菇、黑木耳、银耳、平菇等;二是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麦草、玉米芯、棉籽壳等),用以培育蘑菇、草菇,平菇等;三是工业生产的下脚料(如废棉花、甘蔗渣、木屑、废纸、沼气渣等),用以培育草菇、蘑菇、猴头、平菇等。
蘑菇味美,我国人民早就知道。周秦之际的《吕氏春秋》说:“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除方其味美外,还介绍它的烹饪方法。北宋诗人黄庭坚把它比作“树鸡”、“鹅掌”、“鳖唇”,有诗曰“惊雷菌子(蘑菇)出万钉,白鹅拆掌鳖解甲”、“薪者得树鸡,美盂味南烹”。还有以“地鸡”、“桑鹅”、“楮雉”作比的。它不仅味美,而且营养极为丰富。据化验分析,它含蛋白质鲜品为7.2~49.1%,比鸡肉、鸡蛋的含量还高。所含的伞菌氨酸、口蘑氨酸、鹅膏氨酸以及香菇菌素、鸡油菌素、野菇菌素等也不少。它的“食疗”作用比较显著。《本草纲目》说“鸡枞”有“益胃清神”、“治痔”之功效。《菌谱》说“松菌”有治溲浊不禁之疗效。有的治慢性肝炎,有的能治眩晕、失眼、耳鸣、肢麻、癫痫诸症。天然菌可食,但须慎重。《本草纲目》说:“菌,冬春无毒,夏秋有毒,有蛇、虫从下过也。”“凡煮菌,投以姜屑、饭粒,若色黑者杀人,否则无毒。”李时珍说:“食肉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凡中其毒者,必笑不止。解之以苦茗、白矾,酌新水并咽之,不立愈。”
蕲春石英石
石英石矿,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方晶系,呈六方柱头,质地坚硬。纯粹的石英无色透明,叫水晶;乳白色叫乳石英;浅红色的称蔷薇石英;烟黄色的称茶晶;含杂质的,有紫、褐、淡黄、深黑等各种颜色,一般为乳白色、半透明的结晶体。石英是构成许多岩的重要成分。蕲春的石英储量大,质量好,品位高,含硅量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居全国之冠。
据矿产部门初步调查和勘测,蕲春全县有五十八个石英石矿点,最大的矿点储量约一千万吨以上。全县目前已探明的总储量约二点三亿吨。据建材部四○一地质队、上海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武汉商品检验局等单位化验的结果表明,蕲春石英石二氧化硅含量达百分之九十九点六至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含铁量在百分之零点二以下。石英石,工业上用来制造光学仪器、无线电器材、耐火材料、陶瓷等,是发展玻璃工业的根好原料。
蕲春全县有58个石英矿点,且大部分露出地表,可露天开采。蕲春石英石质量好,品位高,其含硅量达99.99%,居全国之冠,是制造高级玻璃不可多得的材料。蕲春县目前正在进行初步开发,县玻璃厂利用石英资源生产酒瓶、酒杯等玻璃制品。
娃娃鱼
娃娃鱼,学名大鲵,属两栖纲,大鲵科。因叫声似小儿啼,故称“娃娃鱼”。它名之曰鱼而非鱼,也属一怪。大鲵不是鄂东特有的,它分布在湖北、安徽、四川、陕西等十七个省,栖生山谷的溪流中,大别山腹地经常可见它的足迹。一九八二年八月初,罗田县山洪暴发,有一条身长达六十厘米、重十多斤的大鲵,冲到凤凰关下的大路旁边,一位农民获得,后送县一中喂养。
大鲵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大者达一点八米长,重四、五十斤。背面呈棕褐色,有大黑斑,腹面色淡。头宽而扁,口大,齿成弧状。鼻眼极小,位于头的背面,无眼脸。身躯粗壮,尾侧扁。四肢很短,前肢四趾,后肢五趾,趾间有微蹼。皮滑,头部疣粒显著,多数成双排列。它体外受精,亲体有护卵习性。生活在深山阴暗的溪流中,以鱼、虾为食。
茅山螃蟹
策湖出产的茅山螃蟹(湖在浠水,山在蕲春)、学名“中华绒鳌蟹”,以个大体肥、黄多味美闻名遐迩。据清光绪《蕲州志》载:“蟹出茅山下者,黄多而味甘,较它处为胜。”茅山螃蟹体重每只达半斤,黄多使它爬行时腹贴地,不象它处蟹肉钳,螯支撑悬空。茅山螃蟹,最肥的季节在立秋前后,有“七月的尖,八月的圆”和“九月重阳,蟹子满黄”之说。蟹肉气寒味咸,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尤其是蟹黄(卵巢和消化腺)味更鲜,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蟹肉蟹膏中含有大量蛋白质(每百克含蛋白质十四点五克)、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核黄素,还含有钙、磷、钾、铁等成分。烹饪方法有醉、糟、酱、炒、清蒸等。蒸蟹先用清水将蟹壳外面的污物洗净,放进盐水浸泡一小时左右,让蟹将肠里的细菌及脏物吐出,再换清水洗刷干净。蒸蟹要熟透,熟透的标志是壳色变红。如将蟹蒸熟,蘸以姜末、醋,同时喷点热酒,既能杀菌,又能去寒,其味更鲜。据《本草经疏》记载,醋蘸熟蟹,食之能补骨髓,滋肝阴,舒筋活血。茅山蟹还有散瘀血、抗结核的功能,对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素养,治疟及黄疸,或将其捣成膏涂疥疮、癣疮,捣汁滴耳聋,均有较好疗效。浠水策湖一带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朱元璋的大臣康茂才(蕲春人,官至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使,进阶荣禄大夫,死后明封为蕲国公)回家省亲,返京时,特将策湖的茅蟹带到京城,送到御厨房做成蟹黄面,敬献皇上,朱元璋吃后,称赞:“这蟹黄色、味都好,妙极,妙极!”。
策湖产的螃蟹为什么这么好呢?主要是有个好的生态条件。策湖多眼子菜,苦草,其根脆多甜汁,湖内鱼虾多,是蟹的佳饵;加上湖底土质松软,湖水清澈,日照时间长。这对茅蟹的生长均有利。清初年产两、三万斤;光绪二十九年建茅山闸后,产量降到两万斤左右;一九六四年茅山闸再次改建,堵死了江湖通道,幼蟹不能溯江入湖,加上围湖开田,缩小了湖面,茅蟹濒于绝迹。
武穴酥糖
原名桂花董糖。相传是一位姓董的孝子,其母生病,不进食,他将面粉炒熟混以蔗糖、芝麻屑、桂花等,味甚佳,母爱食。后被移植至糕点业,初名桂花董糖,因人们对“董糖”二字意义不解,改名为桂花酥糖。桂花酥糖选料严格,制作认真,具有香、甜、酥、脆四种特色,并能治咳润肺。料中有麻屑、白糖、香条、桂花等,食时甜酥,骨子虽用饴糖熬制而成,但松脆,落口消深,不沾牙齿。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该品种被收入《湖北糕点》名录;1983年9月,被湖北省商业厅评为全省商业优良名特传充产品奖;近年来,连续多次荣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目前,生产酥糖为主的食品企业发展到二、三十家,规模较大的有美雅、广济、振雄、德胜等,广济酥糖厂还开发出玉米酥糖,市场极为俏销。 |
|
- n.: Huanggang
|
|
黄冈市 黄冈村 黄冈镇 |
|
行政区划 | 地理 | 地名 | 旅游 | 湖北 | 浠水 | 武穴 | 地域 | 罗田 | 广东 | 潮州 | 潮汕 | 饶平 | 蕲春 | 教育 | 大学 | 师范 | 电视台 | 学校 | 高职高专 | 更多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