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河南 >信陽 > 
目錄
·概況 Guangshan County·光山·基本縣情
·“十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光山縣行政區劃·歷史沿革
·地方網站·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英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更多結果...
概況 Guangshan County
  郵編:465450 代碼:411522 區號:0376
  拼音:Guāng Shān Xiàn 英譯:Guangshan County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南。總面積1829平方千米。總人口84萬人(2006年末)。
  
    全縣轄2個街道、7個鎮、10個鄉:紫水街道、弦山街道、十裏廟鎮、寨河鎮、孫鐵鋪鎮、馬畈鎮、潑陂河鎮、白雀鎮、磚橋鎮、仙居鄉、北嚮店鄉、羅陳鄉、殷棚鄉、南嚮店鄉、晏河鄉、涼亭鄉、斛山鄉、槐店鄉、文殊鄉。縣政府駐紫水街道。
  
    地處大別山北麓,境內東南部為淺山區,中北部為丘陵,東有白露河,中有小潢河,西有寨河、竹竿河。年降水量1027.6毫米,年均溫15.4℃。礦藏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沸石、瑩石、膨潤土、磷、鐵、金等。京九鐵路、312國道、106國道和寨(河)新(縣)公路穿境。古跡有建於南北朝的千年古剎淨居寺,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光山
  在河南光山縣西北八十裏,一名浮光册,又名浮弋山,即弋陽山也,《水經註》淮水東逕浮光山北,亦曰扶光山,即弋山也,《寰宇記》“册俯映長淮,每有光耀,因名光山。”舊志謂之濮公山。
  在雲南寧洱縣東五裏,山勢雄峙,一名錦袍山,嚮有車裏頭目居之,《滇程記》漢諸葛亮營壘處。
基本縣情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總面積1835平方公裏,人口79.7萬,其中農村人口69.7萬人,下轄10鄉、7鎮、2個街道辦事處,是國傢著名的蘇區縣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北宋政治傢、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的出生地,原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的故鄉。光山地處亞熱帶嚮暖溫帶過渡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濕潤、半濕潤氣候,青山、緑水、名勝相互映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
  光山歷史悠久。周為弦子封國,故稱“弦”。春秋屬楚;秦代轄於九江郡;王莽時廢國立縣,境內設光城、茹由、東安三縣;隋文帝開皇18年(公元589年)更光城為光山,始為光山縣。此後一直是豫南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歷史4000餘年。
  光山革命豐碑林立。光山曾是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劉伯承、徐嚮前、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傢在這裏留下了光輝的戰鬥足跡,王大灣會議舊址、徐畈鄂豫皖首府機關舊址群、鄧穎超祖居等革命遺址達535處,革命戰爭年代,10多萬光山優秀兒女用血肉之軀捍衛了紅色政權,尤太忠、萬海峰、錢鈞等數十位光山藉將軍從這裏走嚮全國。
  光山景色宜人。潑河、五嶽、竜山三大水庫波光漣漪;潢河、白露河等河流清溪流韻;王母觀、賽山等山層戀疊嶂;千年古剎淨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寺名“敕賜梵天寺”為宋真宗御筆,寺內碑刻,寺外唐柏、銀杏見證着古寺的滄桑歲月;縣城司馬光賓館,其地為宋代古縣衙遺址,境內存有司馬光洗三時的“司馬井”,“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紫水塔、永濟橋、寶相寺春秋墓等文化古跡稀世罕見;王母觀自然風景名勝區、淨居寺生態旅遊開發區、竜山湖風景旅遊區、體育中心和正在建設的紫水博物苑、文化中心等展示了紫弦大地的神韻和富有江南風情的水光山色。
  光山資源豐富。是全國糧油基地、茶葉之鄉、青蝦和麻鴨原産地,糧、油、棉、林、果、茶、畜禽、水産等是支柱産業,素有豫南“魚米之鄉”之美稱。南部山區,擁有金、銀、銅、鉛、鋅及沸石、瑩石、石英石等20多種礦産資源。野生動物170餘種,各類植物500餘種。耕地面積121.86萬畝,宜林面積92.5萬畝,林地面積66萬畝,宜漁面積10萬畝。全縣水資源總量平水年19.2億立方米,總蓄水量5.9億立方米。
  光山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交通、通信便捷,電力充裕,各類基礎設施齊全。京九、寧西鐵路,106、312國道,正在修建的上武、阿深高速縱橫過境。全縣年供電能力可達10萬千瓦。通信設施完善。農業結構實行多元化調整,大力實施60萬畝優質稻和40萬畝優質油菜標準化生産開發,是全國優質稻和“雙低”油菜生産基地;進一步發展壯大特色産業,初步形成了具有光山特色的茶葉、青蝦、苗木花卉、麻鴨四大支柱産業,全縣茶葉面積發展到11.8萬畝,“賽山玉蓮”、“藍天玉葉”、“淨居寺毛峰”、“杏山竹葉青”等是信陽毛尖茶中的知名品牌,被國傢林業局名為“中國茶葉之鄉”;“光山麻鴨”、“光山青蝦”分別通國傢品牌認證。工業改革與發展勢頭強勁,藍天集團驛光化工廠、白鯊針布有限公司、遠大鑫鴛鴦集團、強山集團等一大批優勢企業舞起竜頭,化工、服裝、建材、茶葉等一大批民營企業迅速壯大。茶葉運銷、現場充絨、電桿預製等非公經濟板塊持續擴張,敖窪經濟開發區、十裏民營工業園等園區經濟框架正在形成。2004年,全縣非公經濟完成增加值16.9億元,占GDP的46.7%;繳納稅金3239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35.5%。城鎮化進程加快,小城鎮開發和縣城建設日新月異,縣城面積13.6平方公裏,全縣城鎮化率19.3%。圍繞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9平方公裏的東城新區,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區初展姿容。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均居領先水平。全縣勞動力資源富裕,在全國率先實施“回歸工程”和“金橋工程”,建立了30多個駐外黨支部,勞務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主要增長點。2004年,全縣實現生産總值36.39億元,同比增長17.4%,其中一、二、三産增加值分別為11.84億元、12.64億元、1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21.7%和7.6%;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951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1.7%;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1.74億元,同比增長12.3%;完成工業增加值8.26億元,增長19.3%;糧食總産3.71億公斤,油料總産5891萬公斤;實現勞務收入9億元。
“十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加快結構調整,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一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縣生産總值由“九五”末的23.5億元增加到“十五”末的41.8億元,增長56.2%;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5年間由第99位上升到第50位。2006年,GDP實現49.9億元,較2005年增長14.3%。二是三次産業結構更趨合理。在GDP占比中,一産比重明顯下降,二産比重穩步上升,二、三産比重達70%。三是農業基礎地位更穩固。加大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力度,茶葉、花卉、青蝦、麻鴨四大特色板塊經濟已經形成,被國傢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光山麻鴨”、“光山麻鴨蛋”和“光山青蝦”原産地標記順利通過國傢認證。優質稻、優質油菜分別發展到65萬畝、35萬畝,糧食總産連創新高,由2005年的4.1億公斤增加到2006年的5.1億公斤,首次突破10億斤大關,油料産量進入全國百強縣。四是工業主導優勢更明顯。充分發揮資源等優勢,堅持改革與招商有機結合,成功引進了全市最大的服裝加工出口企業——青島遠大鑫鴛鴦集團和河南藍天集團20萬噸甲醇廠;全市歷史上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五嶽抽水蓄能電站已由國傢發改委批準開展前期建設;全市最大的高檔有機茶葉加工企業——藍天玉葉加工廠已投産運營。全縣形成了建材、化工、服裝、羽絨、茶葉加工和紡織六大工業支柱産業。工業發展進入全面提速時期,限額以上工業“九五”末衹有17戶,實現增加值2.3億元,“十五”末達到56戶、5.3億元,分別增長229%和230%。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利潤、綜合效益指數等主要工業指標的增幅保持全市領先,2004、2005連續2年位居全市第一。2006年,重點工業增加值實現8.2億元,較上年增長24%。藍天集團光化公司、遠大鑫鴛鴦、光山電業、強山集團四大企業在2005年同時躋身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一舉改寫了近年來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中光山為“零”的歷史。五是財政保障能力更突出。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九五”末5732萬元,增加到“十五”末的9797萬元,年均增長23.3%,2006年達到1.2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較2005增長23.5%。
  實施項目帶動,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一是固定資産投資增勢強勁。“十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1.9億元,是“九五”期間的2.8倍。2006年完成37.4億元,比2005年增長33%。開工並建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生態旅遊、城鎮建設、農網改造、社會事業等項目。其中,交通建設“十五”期間完成投資4.2億元,是“九五”期間的2.5倍,“十五”期間,全縣修建道路里程1202公裏,其中“村村通”998公裏。公路養護工作連續18年9次獲得全省“好路杯”競賽“金杯縣”。農村公路建設全省領先,2005年3月,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光山召開,光山的經驗被全省推廣,被省政府評為“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全面完成三期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光山220千伏輸變電站開工建設,建成十裏工業園35千伏電站和光山電力調度中心等一批供電設施,城鄉供電能力明顯提高。水利建設始終走在全市前列,連續5年奪得省“紅旗渠精神杯”,連續10年奪得“信陽精神杯”。二是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建設“十五”期間完成投資9.5億元,是“九五”期間的3倍。特別是規劃9平方公裏的東城新區的開發建設,已完成投資15億元,2.6平方公裏的一期開發建設基本完成,各項配套設施完善。新區開發與老城建設同步推進,縣城城區面積發展到12.6平方公裏,人口達到13.2萬人,全縣城鎮化率達到24.3%。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原城關鎮和馬畈鎮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重點鎮,弦山上官崗村被定為全省“康居示範村”建設試點,白雀園等11個鄉鎮政府所在地集鎮總體規劃完成修編。以藍天度假村、竜山湖風景區、司馬光故居、淨居寺為代表的人文旅遊,以王大灣會議舊址、徐畈革命舊址群為代表的紅色旅遊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藍天度假村被評為四星級賓館,紫水森林公園晉升為省級森林公園,竜山湖風景區被評定為“國傢級水利風景區”。
  堅持機製創新,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一是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國企改革進入掃尾階段,化纖總公司、棉紡總廠、金鴛鴦集團等基本完成改製任務,其它企業已陸續進入資産變現和職工安置階段。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順利通過驗收並獲市政府奬勵。行政區劃完成調整,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財政改革範圍不斷擴大。鄉鎮衛生院管理實現上劃。農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進。水利、林業、城市公用事業等行業改革,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改革,也都取得了新的成效。二是勞務輸出成效明顯。實施“回歸工程”和“金橋工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走出了一條貧睏地區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勞務經濟正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已被省勞動廳定為勞務輸出基地縣。全縣每年外出務工人員20萬人以上,創勞務總收入在10億元以上。三是對外宣傳力度加大。成功舉辦了《鄧穎超誕辰1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式、《司馬光砸缸》特種郵票首發式,在北京舉辦了兩屆“鑫鴛鴦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選秀賽,“藍天玉葉·河南光山”宣傳廣告在央視上榜一年,光山籍務工人員周建當選北京市三次黨代會代表,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外來務工青年和《影響2006——CCTV年度新聞記憶》十大專訪人物之首,展示了光山形象,提高了光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高度關註民生,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一是群衆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面免除農業稅,不折不扣兌現了糧農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三直補”資金和教育“兩免一補”資金;紮實推進扶貧開發,“十五”期間,纍计實現5.7萬人脫貧。兌現發放了幹部職工“菜籃子”補貼;提高幹部職工醫療保險比例。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九五”末1888元增加到“十五”末的2715元,增長4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九五”末衹有3746元,到“十五”末達到6564元,增長85%。200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548元、3450元,較上年增長15%和27.1%。二是社會保障不斷鞏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依法加強社會基金徵繳和監管,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參保人數、基金徵繳和發放,年年均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三條保障綫”順利銜接,“兩個確保”如期實現。實施了城鄉醫療救助,啓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五保戶供養金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三是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中教育處於全市領先地位,縣二高被評為“省示範性高中”,近3年來,有14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在全市名列前茅。四是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進步。縣文化中心、體育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建成使用,“光山花鼓戲”被列為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群衆體育工作榮獲全國先進縣稱號。五是科技興縣步伐不斷加快。爭取到國傢科技部對口扶貧,建成大別山科技培訓中心。2006年,縣科技局被評為全國星火科技先進集體。五是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完善。完成了縣人民醫院新傳染病區和7所中心鄉衛生院建設,基本建成縣疾病控製中心和人民醫院新病房大樓。六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縣城污水處理廠基本建成,依法關閉了4條水泥生産綫。順利通過國傢級生態示範區創建驗收,緑化造林榮獲“河南省國土緑化模範縣”稱號,淨居寺萬畝生態茶園被定為全省退耕還林示範基地。狠抓計劃生育規範化管理,流動人口計生管理經驗被全市總結推廣,計生信息化建設處於全省領先地位。七是社會穩定不斷加強。不斷強化安全生産工作,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高度重視人民群衆來信來訪,製定了《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機製,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狠抓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2005年、2006年連續2年被評為“河南省綜治先進縣”。
光山縣行政區劃
  概況
  郵編:465450 代碼:411522 區號:0376 拼音:Guangshan Xian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南。總面積1829平方千米。總人口79萬人(2002年)。
  光山縣轄2個街道、7個鎮、10個鄉:弦山街道、紫水街道、十裏鎮、寨河鎮、孫鐵鋪鎮(包括原臥竜臺鄉)、馬畈鎮、潑陂河鎮、白雀鎮、磚橋鎮、仙居鄉、北嚮店鄉、羅陳鄉、殷棚鄉、南嚮店鄉、晏河鄉、涼亭鄉、斛山鄉、槐店鄉、文殊鄉。
  弦山街道 代碼:411522001 
  2006年,轄3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寶相寺街居委會、朝陽寺街居委會、文化街居委會、呂圍孜村、鬍圍孜村、方樓村、神埂村、椿樹崗村、上官崗村、張樓村、閘上店村、楊墩村、大張村、龔寨村、韓樓村、橫大路村、同心村、陳灣村、曾灣村、張寨村。
  紫水街道 代碼:411522002 
  2006年,轄6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和平街居委會、海營街居委會、解放街居委會、五裏墩街居委會、徐店街居委會、姚圍孜街居委會、枊店村、前樓村、餘集村、馬灣村、三裏橋村。
  十裏鎮 代碼:411522101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十裏街居委會、五裏村、王寨村、吳明村、李堰灣村、姚寨村、徐寺村、代樓村、王崗村、劉樓村、高大店村、楊灣村、十裏村。
  寨河鎮 代碼:411522102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寨河街居委會、張圍孜村、王鄉村、大塘村、錢寨村、東林村、羅湖村、寨河村、王畈村、冷大灣村、段寨村、陳興寨村、吳寨村、杜崗村、張湖村、耿寨村、劉堂村、謝小寨村。
  孫鐵鋪鎮 代碼:411522103 
  2006年,轄2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孫鋪街居委會、竜臺街居委會、孫鋪村、劉鄉村、王樓村、鄭堂村、劉寨村、屈崗村、周鄉村、劉渡村、杏山村、江灣村、蔣樓村、謝套村、金窪村、舒堂村、安樂寨村、陳大灣村、郭鄉村、黃崗村、黃橋村、金大灣村、金寨村、竜臺村、馬崗村、屈寨村、鄭棚村。
  馬畈鎮 代碼:411522104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馬畈街居委會、馬畈村、代窪村、廟山村、錫山村、徐寨村、中寨村、付寨村、汪鄉村、永林村、太平村、汪畈村、枊林村、北窪村、潘樓村。
  潑陂河鎮 代碼:411522105 
  2006年,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潑河街居委會、王圍孜村、鄔圍孜村、蔡圍孜村、趙畈村、楊塝村、蔡灣村、雀村、椿樹店村、黃大塘村、劉崗村、何爾衝村、黃凃灣村、黃老灣村、羅窪村、新建村、東嶽寺村、田窪村、新街村、劉田村、徐坪村、曾圍孜村、李崗村、孫圍孜村。
  白雀園鎮 代碼:411522106 
  2006年,轄1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白雀街居委會、陳集村、馮寨村、九裏村、老山村、李寨村、蓮花村、羅山村、駱寨村、馬山村、賽山村、賽一村、雙輪村、陶崗村、土廟村、新華村、沿河村、楊圍孜村、楊寨村、葉衝村、嶽寨村、棗崗村、鐘橋村、朱堂村、雞冠村、雷堂村、李塝村、竜寨村、石仙村、土門村、汪河村、新光橋村、張寨村、方寨村。
  磚橋鎮 代碼:411522107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磚橋街居委會、陳崗村、陳鄉村、陳寨村、崔棚村、大李衝村、高陌村、李長店村、李崗村、彭衝村、田灣村、魏灣村、文店村、趙崗村。
  仙居鄉 代碼:411522201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仙居街居委會、北新村、陳樓村、獨山村、何店村、仙居村、肖店村、徐樓村、袁灣村、張灣村、滕崗村、長興鎮村、草廟村、高灣村、七裏村、蘇崗村、徐灣村、餘廟村。
  北嚮店鄉 代碼:411522203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北嚮店街居委會、北嚮店村、曹畈村、崔大灣村、大李灣村、代灣村、高山村、何寨村、鬍樓村、李樓村、劉店村、吳大灣村、小彭灣村、徐鬥塘村。
  羅陳鄉 代碼:411522204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羅陳街居委會、百步村、陳崗村、大劉村、韓崗村、金星村、盧河村、羅陳村、坪塘村、青山村、石佛村、楊灣村、張樓村、周灣村。
  殷棚鄉 代碼:411522206 
  2006年,轄9個村委會:殷棚村、李莊村、涼亭村、青竜村、土樓村、五座樓村、楊衝村、長安村、張中灣村。
  南嚮店鄉 代碼:411522207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中心居委會、蔡衝村、長衝村、陳墩村、陳畈村、董灣村、何畈村、環山村、黃畈村、簡榜村、金莊村、老虎山村、劉堂村、天燈村、王店村、五嶽村、閔衝村、晏窪村。
  晏河鄉 代碼:411522208 
  2006年,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晏河街居委會、程山村、付店村、管圍孜村、韓畈村、河川村、鬍樓村、劉畈村、潘畈村、秦窪村、萬灣村、楊帆村、尤西衝村、詹堂村、晏河村、河棚村、李灣村、李畈村、帥窪村、熊畈村、徐灣村、許窪村、楊坳村。
  涼亭鄉 代碼:411522210 
  2006年,轄15個村委會:農科村、畢店村、大金村、大山村、光明村、涼亭村、梁衝村、報安村、前進村、石盤衝村、王灣村、楊河村、楊嶺村、朱寨村、鄢脂窪村。
  斛山鄉 代碼:411522212 
  2006年,轄2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茶場街居委會、蔡橋街居委會、蔡莊村、陳大院村、範鄉村、付崗村、劉灣村、盧灣村、梅崗村、邱大灣村、張老灣村、張棚村、鄭灣村、斛山村、蔡橋村、鬍店村、良種場村、天賜城村、油坊村、喻畈村、趙崗村、趙橋村、鄭圍孜村、鄢墩村。
  槐店鄉 代碼:411522213 
  2006年,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槐店街居委會、草店村、陳窪村、程弄村、大力村、馮河村、馮畈村、槐店村、劉高山村、盛灣村、萬河村、王南窪村、王寨村、望城村、項樓村、楊大灣村、珠山村、晏崗村。
  文殊鄉 代碼:411522215 
  2006年,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文殊街居委會、陳棚村、方窪村、李扶村、竜塘村、瀋堂村、杮園村、桃元村、王榜村、王堂村、文殊村、趙灣村、朱畈村、豬山村、鄒棚村、王崗村、杜槐村、花山村、梁棚村、東嶽村、翁灣村、壯山村。
歷史沿革
  文化高山
  2000年5月,“光山淨居寺與天台宗研討會”如期舉行,沉寂多年的大蘇山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註,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前後兩任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宗教學者,以及日本、韓國的研究者齊聚光山,面對確鑿的史料,學者們基本達成共識:光山大蘇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
  會議論文《光山淨居寺與天台宗研究》結集出版。至此,大蘇山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重新得到學術界高度評價。 天台宗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佛教宗派,是佛教中國化的開始。天台宗的出現是影響中國佛教史乃至中國思想史、文化史的大事,
  光山縣城西南約20公裏,有一座大蘇山,這裏林清木秀,山幽水寧,恍然如與塵世相隔。當地人告訴記者,1400多年前,大蘇山是一座搖籃,後來影響深遠的天台宗在這裏誕生、成長、起步,而後風行於世。此後,唐代高僧道岸在這座山上建造了淨居寺,並在這裏為他的得意弟子———後來東渡日本的鑒真授菩薩戒;再往後,宋代大文豪蘇軾在貶謫途中遊覽大蘇山淨居寺,與這座山結下了一段短暫而難忘的緣分。
  清代晚期之後,國力式微,戰亂不已,面對強勢西方文化的進入,大蘇山所承載的佛教文化內涵逐漸被人遺忘,它的種種光環因此逐漸消失了,成了一座陌生而普通的山。 大蘇山山頂有一塊摩崖石刻,麻天祥找了一把樹葉,撥拉上面的青苔,反復地看,沉思不語。石刻上的字殘缺了,但還能看出個眉目:“住大蘇山慧思開石 甲戌年三月二十五日。”在山頂紫雲塔遺址,有不少殘磚,在大蘇山下淨居寺殘存的房屋中,有幾十塊“文化大革命”劫後餘生的石碑,其中一塊明代嘉靖年間的斷碑引起他們的註意。拂去塵土,打着手電筒看了又看,麻天祥轉身加重語氣對王國權說,這碑一定要保存好!不管到啥時候,這都是鎮寺、鎮山之寶!那碑上刻着蘇軾的《遊淨居寺》詩並序,在表達景仰、流連之情的同時,蘇軾明白無誤地寫下了大蘇山的歷史。
  光山在周時為弦子的封國,稱弦國,故有“弦山”之稱,後來為楚所滅。秦屬九江郡。西漢置西陽縣,屬江夏郡。南朝宋文帝元嘉中期置光城縣,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公元598年(隋煬帝開皇十八年),更光城為光山,光山之名自此始。唐時屬淮南道光州;宋時屬淮南西路光州;元時屬河南江北行省汝寧府;明時期屬河南布政司汝寧府;滿清時期屬於河南行省光州直隸州。中華民國前期屬於汝陽道,後期屬於河南省第九行政區。新中國成立後屬於潢川專區,1952年潢川專區撤消後歸信陽專區(1970年改稱信陽地區),1998年隸屬地級信陽市。
  1932年10月,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為了便於控製鄂豫皖邊界的大別山區,對付革命力量,以當時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之字“經扶”為縣名,以光山縣新集鎮為縣治,設立經扶縣,將光山縣南部半壁約1500平方公裏的土地:五個裏(八水裏、五馬裏、沙城裏、長潭裏、青山裏)、17個保(神留橋、樸風山、沙窩、永陽贅、五竜、杜橫、夏陂山、長潭、朱嚮、董範店、墨鬥關、潘殷衝、官堰、柴山、觀音、沙城、千斤)劃歸經扶縣(今新縣)管轄。經扶縣約85%的土地原屬光山
  今日光山
  2008年,光山縣轄8個鎮、17個鄉:城關鎮、孫鐵鋪鎮、潑河鎮、磚橋鎮、白雀鎮、馬畈鎮、十裏廟鎮、寨河鎮、文殊鄉、雷堂鄉、涼亭鄉、北嚮店鄉、南王崗鄉、晏河鄉、斛山鄉、楊墩鄉、南嚮店鄉、蔡橋鄉、仙居鄉、槐店鄉、、羅陳鄉、殷棚鄉、河棚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6萬人,其中:城關鎮 169854人、十裏鎮 59845人、寨河鎮 78210人、孫鐵鋪鎮 62541人、馬畈鎮 78000人、潑陂河鎮 86259人、白雀鎮 95862人、磚橋鎮 68542人、臥竜臺鄉 95544人、仙居鄉 69548人、長興鎮鄉 52140人、北嚮店鄉 65924人、羅陳鄉 69582人、楊墩鄉 36592人、殷棚鄉 49658人、南嚮店鄉 55245人、晏河鄉 62510人、河棚鄉 65210人、涼亭鄉 66398人、雷堂鄉 45820人、斛山鄉 58660人、槐店鄉 45880人、蔡橋鄉 41000人、文殊鄉 36524人、南王崗鄉 65214人。
  2005年,光山縣鄉鎮區劃調整:共有15個符合撤並條件的鄉鎮,按省最後批復的方案,撤銷河棚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晏河鄉管轄,晏河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臥竜臺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孫鐵鋪鎮管轄,孫鐵鋪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雷堂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白雀園鎮管轄,白雀園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長興鎮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仙居鄉管轄,仙居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蔡橋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斛山鄉管轄,斛山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南王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文殊鄉管轄,文殊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楊墩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城關鎮管轄,城關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並在此基礎上組建兩個辦事處。同時,保留了殷棚、十裏、磚橋、涼亭、羅陳等5個人口不足3萬、面積不足100平方千米,但經濟發展勢頭好,區域、資源等條件較為特殊的鄉鎮。撤並後,全縣共有1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光山縣轄2個街道、7個鎮、10個鄉:弦山街道、紫水街道;孫鐵鋪鎮、潑陂河鎮、白雀鎮、十裏廟鎮、馬畈鎮、磚橋鎮、寨河鎮;晏河鄉、槐店鄉、殷棚鄉、文殊鄉、仙居鄉、北嚮店鄉、南嚮店鄉、羅陳鄉、斛山鄉、涼亭鄉。
地方網站
  光山縣人民政府網:http://www.guangshan.gov.cn/
  光山網:http://www.gsweb.com.cn
  弦城社區:http://www.xcpub.com
對外經濟與文化交流
  光山縣與安徽省廣德縣係友好合作縣。光山與廣德雖遠隔千山,卻血脈相連,有着一脈相連的根親文化。廣德50萬人中,光山(含劃歸新縣的地區)籍人占一半以上。從光山人踏上廣德的那一天起,兩地尋親、問祖等民間往來,就從未間斷。特別是自2007年4月,廣德組團到光山考察,2008年5月,光山縣也組團到廣德來學習考察,兩縣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大門正式開啓,兩縣的兄弟情誼迅速加深,兩縣的往來也由此邁上了更新的臺階。
英文解釋
  1. n.:  Guangshan County
近義詞
光山
相關詞
????業公司????業管理局
包含詞
光山縣教育網光山縣中醫院光山縣森林公園
光山縣人民醫院光山縣中醫醫院光山縣????業管理局
光山縣衛生防疫站光山縣第三高級中學光山縣第二高級中學
光山縣第一高級中學光山縣白鯊針布有限公司河南省光山縣光華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