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街道(Xiao Qiao Jie Dao)】 位於區境東南部。人口3.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滿等民族。面積3.5平方千米。轄柴達木路、海西路、小橋大街、祁連路、建設巷南、建設巷中、建設巷北、毛勝寺南、毛勝寺中 9個居委會和安裝公司等10個傢委會。1949年屬西寧市六區,1953年為郊區第七鄉,1956年改為小橋街道辦事處,1960年改為小橋公社,1964年復設小橋街道辦事處(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管轄。
【朝陽街道(Chao Yang Jie Dao)】 位於區境東南部。人口2.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藏等民族。面積6平方千米。轄朝東一、朝東二、朝東三、朝西一、朝西二、祁連路一、祁連路二、祁連路三 8個居委會和山川廠等10個傢委會。原屬小橋辦事處管轄,1978年設朝陽街道辦事處(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管轄。
【馬坊街道(Ma Fang Jie Dao)】 位於區境中南部。人口1.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土等民族。面積4平方千米。轄????莊、工程機械廠、馬坊東、馬坊中、馬坊西、西杏園、火車西站、九運公司8個居委會和馬坊面粉廠等3個傢委會。原屬小橋街道辦事處管轄,1973年設立馬坊街道辦事處,隸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2004年7月,撤銷三其街道辦事處,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大堡子街道(Da Bu Zi Jie Dao)】 位於區境西部,距區府駐地15千米。人口0.9萬,以漢族為主,還有滿、回、藏等民族。面積4平方千米。轄大堡子第一、二、三3個居委會。1972年設立大堡子居民委員會,1979年設立大堡子街道辦事處(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
【廿裏鋪街道(Er shi Li Pu Jie Dao)】 位於區境中部,距市、區府駐地10千米。人口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滿、蒙古等民族。面積7.5平方千米。轄石頭磊、陶傢寨、廿裏鋪、莫傢泉灣東、莫傢泉灣西5個居委會和奶牛場等3個傢委會。1974年設廿裏鋪居委會,1979年設廿裏鋪街道辦事處,劃歸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
【三其街道(San Qi Jie Dao)】 位於區境西南部。距區府駐地12千米。人口2.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滿、回、蒙古等民族。面積2.4平方千米。轄三其一至八依序排列的8個居委會。原屬馬坊街道管轄,1977年設立三其街道辦事處。2004年7月,撤銷三其街道辦事處,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廿裏鋪鄉(Er shi Li Pu Xiang)】 位於區境北部,距市府駐地10千米。人口1.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等民族。面積30平方千米。轄魏傢莊、九傢灣、郭傢塔、雙蘇堡、花園臺、孫傢寨、小寨、莫傢莊、廿裏鋪、新村、石頭磊、陶新、陶傢寨、北新園14個村委會。解放前屬湟中縣永興鄉、德勝鄉和北豐鎮管轄,1949年永興鄉改中興鄉。1954年將中興鄉和北豐鎮合併改為莫傢泉灣鄉,德勝鄉改為朝陽鄉,劃歸西寧市管轄。1958年歸屬後子河公社,1961年兩鄉合併成立廿裏鋪公社,1984年改設廿裏鋪鄉,1986年劃歸城北區。
【馬坊鄉(Ma Fang Xiang)】 位於區境東南部。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等民族。面積25平方千米。轄馬坊、西杏園、????莊、小橋、毛勝寺、祁傢城、朝陽、寺臺子、北園、南園、新民11個村委會。1949年屬湟中縣三其鄉,1956年劃歸西寧市,1961年成立馬坊公社,1984年改設馬坊鄉,1986年劃歸城北區。
【大堡子鄉(Da Bu Zi Xiang)】 位於區境西南部,湟水河北岸,距、區府駐地15千米。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等民族。面積45平方千米。轄大堡子、吳仲、巴浪、晉傢灣、陶北、陶南、三其、乙其寨、汪傢寨、宋傢寨、鮑傢寨、嚴小、朱南、朱北14個村委會。1949年屬湟中縣管轄,1956年劃歸西寧市,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成立大堡子公社,1984年設大堡子鄉,1986年劃歸城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