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青海 >西寧 >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區域概況·地理環境
·風土人情·基礎設施·工業經濟
·農業生産·商貿物流·科技文衛
·歷史沿革·鄉鎮簡介·近義詞
·相關詞·包含詞·更多結果...
行政區劃代碼
  630105
區域概況
  城北區位於西寧市西北部。總面積138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9萬(2004年)。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藏、蒙古等民族。區人民政府駐朝陽街道朝陽西路,郵政編碼:810001。代碼:630105。電話區號:0971。拼音:Chengbei Qu。地處湟水𠔌地,地勢北高而東南低,由西嚮東平緩傾斜,北川河自北嚮南匯入湟水,湟水河貫境。年均氣溫4.9℃,年均降水量379毫米。
  城北區轄3個街道、2個鎮:朝陽街道、小橋大街街道、馬坊街道、大堡子鎮、廿裏鋪鎮。
地理環境
  城北區位於西寧市西北部,總面積137.7平方公裏,人口25.3萬人,有漢、回、藏、蒙、土等30個民族。下轄大堡子鎮、二十裏鋪鎮和小橋、朝陽、馬坊3個街道辦事處,38個行政村,23個社區居委會,是西寧市最大的新型市轄區。青藏鐵路、寧大鐵路橫穿區內西、北兩川,寧大公路、寧湟公路、蘭西高速公路、海湖路立交橋使市區和郊縣相連。區內有2O餘條公交綫路,移動通訊、數據交換、因特網絡覆蓋全區,交通通訊便捷;具有淵源歷史的瀋那遺址、北禪寺寧壽塔,利用神奇的丹霞地貌倚山而建的"土樓",突兀峭壁的"露天金剛",神奇的"九窟十八洞"引人入勝,更有那大墩嶺的哥特式建築公園,令國內外遊客留連忘返。區內大中專院校和農牧科研院所相對集中,全省重點綜合高校青海大學座落區內,人才資源得天獨厚,擁有科技專業人才5000餘人,醫療設施完善,佈局合理。陶瓷、傢具、建材、中藏藥等20餘處大型封閉式專業市場規模宏大,設施配套。北山寺傢俱石材裝飾材料市場、湟水河市場、北山國際小商品城、朝陽建材綜合市場等特色專業市場,構成了全省最大的物資集散區,鋼材、木材、陶瓷、化肥等生産資料源源不斷地流嚮全省及西藏地區。
風土人情
  城北區有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各種人文景觀十三處,這裏夏秋氣候涼爽,是理想的避暑勝地,燦爛的河湟文化給北區平添了無窮魅力。絲綢南路上一個聞名遐迎的明珠-北禪寺巍峨絢麗,具有4000年左右歷史的瀋那遺址-河湟古羌族人的聚落村,利用神奇的丹霞地貌倚山而建的"土樓觀",距今有1900年的悠久歷史,以其中第二大懸空寺的神奇風采享譽國內外,神奇的"九窟十八洞"引人入勝,更有那大墩嶺的哥特式建築公園,令國內外遊客留連忘返,還有尚待開發"吳仲漢墓群"、"西杏園古人類遺址"、"花園臺遺址"充分體現出北區旅遊文化深厚的底藴。近年來,蓬勃興起的茶園文化,吸引了西寧及周邊的大量遊客,給北區休閑旅遊業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基礎設施
  城北區是西寧市的交通樞紐,青藏鐵路、寧大公路橫貫區內,寧大公路、寧湟公路、蘭西高速公路,海湖路立交橋與市區和郊縣相連,區內有20餘條公交路綫。郵電通訊設施先進,移動通訊、數據交換、因特網絡全區覆蓋,交通通訊便捷。近年來,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完成了海湖路北段二期、朝陽互通立交橋、西湟一級公路、海湖路橋等省市重點工程的拆遷工作:投入8OOO萬元完成城市支幹道路改擴建、實施了緑化、亮化工程,同時進一步加大村級道路硬化工程。目前,主要街道高樓鱗次櫛比,道路整潔幹淨,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為客商投資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十一五"期間,城北區將進一步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人為本,圍繞薄弱環節重點突破,重點圍繞城市路網、水網、緑網、亮網、房地産開發等,集中力量繼續抓好交通、水利、電力、村容村貌、市政設施、園林緑化、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較為完備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體係。
工業經濟
  城北區是西寧市最大的工業聚集區,區內有工業企業245,特種鋼材、工程機械、數控機床、硅鐵、手工藏毯、牛羊絨製品等蜚聲海內外,已形成以冶金、機械為支柱,化工、建材、輕紡、製藥、電力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係,産品已輻射到全國及海外10多個國傢和地區。同時,形成了以北山傢具石材燈飾市場、湟水河市場、朝陽鋼材市場及北山國際小商品批發市場為骨幹的生産資料、建材、傢具市場體係,成為青海省內最大的物流集散地。2005年,完成工業總産值896116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55293萬元,工業增加值占到西寧市總量的四分之一。十一五期間,北區將繼續立足區位優勢,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按照工業發展突出特色、突出優勢、突出競爭力的要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嚮,經濟結構調整為重點,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步伐,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依托生物園區、西鋼和北川工業經濟帶的冶金、機械製造、生物保健、製藥、新型建材等優勢産業,積極發展配套服務,培育扶持一批勞動密集型、積極服務型、農副産品深加工型中小企業,延長産業鏈,完善産業體係,逐步形成以産業園區和集團大企業為載體,中小企業為基礎,特色産業為優勢,大項目為支撐的發展格局。
農業生産
  城北區是全市重要的農業區,湟水河、北川河從區內穿過,水利條件優越,土地肥沃。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39O95畝,經濟作物占總播種面積的80%左右。近年來,北區大力調整農業經濟結構,發展設施農業,提高城郊畜牧業在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努力增加農業科技含量,增加名、特、優産品生産發展。以蔬菜、花卉、苗木、中藏藥材為主的經濟類作物和積極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已形成了西寧市重要的"菜籃子"生産基地,花卉種植基地和高效農業示範區。2005年,菜、菌、花卉、養殖等支柱産業産值達到1.46億元,占農業總産值的95.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788元。
  "十一五"期間,城北區將堅持"市場導嚮、凸顯特色、展示亮點、做強品牌、持續發展"的原則,抓好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快設施農業建設步伐,鞏固發展無公害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特色農産品,進一步壯大蔬菜、花卉、食用菌、奶牛、苗木、農副産品倉儲運輸加工等六大産業。
商貿物流
  城北區陶瓷、傢具、建材、中藏藥等10餘處大型封閉式專業市場規模宏大,設施配套,現已成為全省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建成了北山寺傢俱石材裝飾材料市場、湟水河市場、北山國際小商品城、東鳳汽車青海煜展中心和朝陽建材綜合市場等特色專業市場。鋼材、陶瓷、木材、化肥等商品主要集中在北區,是全市最大的倉儲集中區。惠客傢超市和三田小商品購物城等享有較高的知名度。集交易、運輸、倉儲以及配送、轉運中心和配套服務為一體的現代綜合物流基地朝陽物流園區正在規劃建設中。
科技文衛
  城北區形成以基礎教育為主,高等、職業、成人、學校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格局。全區有各類學校5O餘所,在校學生3萬餘人,其中中小學21所。近年來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師資隊伍綜合素質明顯增強。有各類科研機構及綜合服務機構5所,全區科學技術專業人員50OO餘人。區內省、市、區三級醫療網絡,星羅棋布,近年來,醫療衛生事業有了十足和長遠的發展。轄區有醫療機構178,其中市級醫院2,區級醫院5傢。先後設立了23傢社區衛生服務站,疾病控製、預防和婦幼保健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區有醫藥衛生人員1200餘人,設置病床1000餘張。"十一五"期間,該區將依托青海大學科研優勢,努力在高原農牧業、高原醫學、高原生態環境、????湖化工、水利水電等方面形成特色和優勢,將廿裏鋪地區建設成教、學、研為一體,工、農、醫、經四大學科為主幹,立足青海,面嚮西部培養青海乃至西部地區需要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支持青海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省高科技研究、科技創新和人才基地。
歷史沿革
  1986年撤銷西寧郊區建置,由城西區析置城北區,原郊區所轄鄉分別劃歸城東、城西、城北區
  2000年,城北區轄4個街道、2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1026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朝陽街道 50656 小橋街道 57733 馬坊街道 20090 三其街道 27094 大堡子鎮 29449 廿裏鋪鎮 25243
  2001年底,城北區轄4個街道、2個鎮,23個社區、38個村(牧)委會。
  三其街道:駐柴達木路478號,轄4個社區(幸福、欣樂、新村、光明)
  小橋街道:駐小橋大街39號,轄6個社區(新海橋、????莊、建設巷、毛勝寺、小橋大街、新世紀)、5個村委會(毛勝寺、陶傢寨、陶新村、北杏園、小橋村)
  朝陽街道:駐朝陽西路16號,轄5個社區(朝陽一、朝陽二、朝陽三、祁連路一、祁連路二)、5個村委會(寺臺子、朝陽、祁傢城、北園、新民)
  馬坊街道:駐柴達木路118號,轄4個社區(馬坊一、馬坊二、馬坊三、馬坊四)、3個村委會(????莊、馬坊、西杏園)
  大堡子鎮:駐柴達木路84號,轄2個社區(大堡子一、大堡子二)、14個村委會(宋傢寨、大堡子、晉傢灣、三其、陶北、朱南、朱北、陶南、嚴小、汪傢寨、一其寨、關仲、巴浪、鮑傢寨)
  二十裏鋪鎮:駐寧大路81號,轄2個社區(寧大路一、寧大路二)、11個村委會(石頭磊、二十裏鋪、莫傢莊、花園臺、小寨、孫傢寨、魏傢莊、新村、九傢灣、郭傢塔、雙蘇堡)
  2003年底,城北區轄4個街道、2個鎮,23個社區、38個村(牧)委會。人口188860人。
  三其街道:駐柴達木路478號,轄4個社區(幸福、欣樂、新村、光明)
  小橋街道:駐小橋大街39號,轄6個社區(新海橋、????莊、建設巷、毛勝寺、小橋大街、新世紀)、5個村委會(毛勝寺、陶傢寨、陶新村、北杏園、小橋村)
  朝陽街道:駐朝陽西路16號,轄5個社區(朝陽一、朝陽二、朝陽三、祁連路一、祁連路二)、5個村委會(寺臺子、朝陽、祁傢城、北園、新民)
  馬坊街道:駐柴達木路118號,轄4個社區(馬坊一、馬坊二、馬坊三、馬坊四)、3個村委會(????莊、馬坊、西杏園)
  大堡子鎮:駐柴達木路84號,轄2個社區(大堡子一、大堡子二)、14個村委會(宋傢寨、大堡子、晉傢灣、三其、陶北、朱南、朱北、陶南、嚴小、汪傢寨、一其寨、關仲、巴浪、鮑傢寨)
  二十裏鋪鎮:駐寧大路81號,轄2個社區(寧大路一、寧大路二)、11個村委會(石頭磊、二十裏鋪、莫傢莊、花園臺、小寨、孫傢寨、魏傢莊、新村、九傢灣、郭傢塔、雙蘇堡)
  2004年7月,西寧市城北區區劃調整,街道辦事處由4個調整為3個:撤銷三其街道辦事處,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鄉鎮簡介
  【小橋街道(Xiao Qiao Jie Dao)】 位於區境東南部。人口3.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滿等民族。面積3.5平方千米。轄柴達木路、海西路、小橋大街、祁連路、建設巷南、建設巷中、建設巷北、毛勝寺南、毛勝寺中 9個居委會和安裝公司等10個傢委會。1949年屬西寧市六區,1953年為郊區第七鄉,1956年改為小橋街道辦事處,1960年改為小橋公社,1964年復設小橋街道辦事處(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管轄。
  【朝陽街道(Chao Yang Jie Dao)】 位於區境東南部。人口2.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藏等民族。面積6平方千米。轄朝東一、朝東二、朝東三、朝西一、朝西二、祁連路一、祁連路二、祁連路三 8個居委會和山川廠等10個傢委會。原屬小橋辦事處管轄,1978年設朝陽街道辦事處(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管轄。
  【馬坊街道(Ma Fang Jie Dao)】 位於區境中南部。人口1.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土等民族。面積4平方千米。轄????莊、工程機械廠、馬坊東、馬坊中、馬坊西、西杏園、火車西站、九運公司8個居委會和馬坊面粉廠等3個傢委會。原屬小橋街道辦事處管轄,1973年設立馬坊街道辦事處,隸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2004年7月,撤銷三其街道辦事處,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大堡子街道(Da Bu Zi Jie Dao)】 位於區境西部,距區府駐地15千米。人口0.9萬,以漢族為主,還有滿、回、藏等民族。面積4平方千米。轄大堡子第一、二、三3個居委會。1972年設立大堡子居民委員會,1979年設立大堡子街道辦事處(屬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
  【廿裏鋪街道(Er shi Li Pu Jie Dao)】 位於區境中部,距市、區府駐地10千米。人口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滿、蒙古等民族。面積7.5平方千米。轄石頭磊、陶傢寨、廿裏鋪、莫傢泉灣東、莫傢泉灣西5個居委會和奶牛場等3個傢委會。1974年設廿裏鋪居委會,1979年設廿裏鋪街道辦事處,劃歸城西區,1986年劃歸城北區
  【三其街道(San Qi Jie Dao)】 位於區境西南部。距區府駐地12千米。人口2.7萬,以漢族為主,還有滿、回、蒙古等民族。面積2.4平方千米。轄三其一至八依序排列的8個居委會。原屬馬坊街道管轄,1977年設立三其街道辦事處。2004年7月,撤銷三其街道辦事處,並入馬坊街道辦事處。
  【廿裏鋪鄉(Er shi Li Pu Xiang)】 位於區境北部,距市府駐地10千米。人口1.6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等民族。面積30平方千米。轄魏傢莊、九傢灣、郭傢塔、雙蘇堡、花園臺、孫傢寨、小寨、莫傢莊、廿裏鋪、新村、石頭磊、陶新、陶傢寨、北新園14個村委會。解放前屬湟中縣永興鄉、德勝鄉和北豐鎮管轄,1949年永興鄉改中興鄉。1954年將中興鄉和北豐鎮合併改為莫傢泉灣鄉,德勝鄉改為朝陽鄉,劃歸西寧市管轄。1958年歸屬後子河公社,1961年兩鄉合併成立廿裏鋪公社,1984年改設廿裏鋪鄉,1986年劃歸城北區
  【馬坊鄉(Ma Fang Xiang)】 位於區境東南部。人口1.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土等民族。面積25平方千米。轄馬坊、西杏園、????莊、小橋、毛勝寺、祁傢城、朝陽、寺臺子、北園、南園、新民11個村委會。1949年屬湟中縣三其鄉,1956年劃歸西寧市,1961年成立馬坊公社,1984年改設馬坊鄉,1986年劃歸城北區
  【大堡子鄉(Da Bu Zi Xiang)】 位於區境西南部,湟水河北岸,距、區府駐地15千米。人口2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藏等民族。面積45平方千米。轄大堡子、吳仲、巴浪、晉傢灣、陶北、陶南、三其、乙其寨、汪傢寨、宋傢寨、鮑傢寨、嚴小、朱南、朱北14個村委會。1949年屬湟中縣管轄,1956年劃歸西寧市,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成立大堡子公社,1984年設大堡子鄉,1986年劃歸城北區
近義詞
城北, 城北村
相關詞
社區南寧市
包含詞
科學城北區國際城北區大學城北區
翡翠城北區西寧市城北區朝陽學校西寧市城北區中醫院
衡陽市城北區婦幼保健站南寧市城北區羽絨加工廠衡陽市城北區衛生防疫站
南寧市城北區邕江針織服裝廠廣西南寧市城北區新華針織服裝廠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衛生防疫站
西寧市城北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