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邮编:441100 代码:420607 区号:0710
拼音:Xiāng Yáng Qū 英译:Xiangyang District
襄阳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东经111°44′-112°23′、北纬31°46′-32°28′。东接枣阳市,西接老河口市、谷城县、南连宜城市、南漳县,北与河南省的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接壤。总面积2306平方千米,总人口101万人(2007年末)。全区辖14个镇:张湾镇、龙王镇、石桥镇、黄集镇、伙牌镇、古驿镇、朱集镇、程河镇、双沟镇、张家集镇、黄龙镇、峪山镇、东津镇、米庄镇。区政府驻张湾镇。
地处鄂西北山地与大洪丘陵交会地带,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北部为波状土岗地,南部为低山后陵区,中部为汉江和唐、白、滚、清河冲积平原。有汉江、唐河、白河、唐白河、滚河、清河、淳河七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82条;唐、白、青、滚4河呈扇状入汉江。全区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5.8%,低山丘陵占13%,沿江河冲积平原占21.2%。年均温15.9℃,年降水量878毫米。矿产资源主要有白云石、膨润土、硅石、锰等。
工业有机械、电力、建材、化工、陶瓷、纺织、食品等门类。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盛产芝麻、花生、棉花、烟叶。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孝襄、襄十、许樊、襄荆四条高速公路,以及316、207国道过境。水运以汉江为主,襄樊机场位于境内。名胜古迹有隆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顾堂、武侯祠、木马车、六角井等古迹遗址),鹿门寺国家森林公园,九天娘娘洞,春秋战国时期古遗址邓城,朝阳城,三国关羽水淹七军鏖战岗,明代古墓群九女冢等。 |
|
襄阳县建县于西汉初年,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新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复称襄阳。汉属荆州刺史南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属襄阳郡;东晋时,因雍州(今陕西一带)人避难流入襄阳等地,为安置流民,孝武帝于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以襄阳为中心侨置雍州;以后或属襄阳郡,或属襄州,至宋属襄阳府,元属襄阳路,明初属襄阳府,民国初年属襄阳道,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后,县直属于省,民国17年(1928年)属鄂北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改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其间1930年7月至193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黄龙垱一带建立了襄阳县苏维埃政权,属鄂豫边区领导。1948年1月,襄阳县爱国民主政府成立,属桐柏行政区公署第三专署及汉南办事处。1949年2月,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1968年8月改称襄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属湖北省襄樊市。
1997年,襄阳县面积3232平方千米,人口131.8万,辖20镇8乡:双沟镇、太平店镇、牛首镇、黄集镇、张湾镇、竹条镇、龙王镇、石桥镇、黑龙集镇、伙牌镇、古驿镇、黄渠河镇、朱集镇、程河镇、张家集镇、黄龙镇、峪山镇、东津镇、欧庙镇、泥咀镇、朱坡乡、肖集乡、马集乡、埠口乡、方集乡、王河乡、法龙乡、新集乡。县政府驻张湾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289584人(24个镇、4个乡),其中:张湾镇152391 人,竹条镇37711人,牛首镇40210人,太平店镇66873人,龙王镇35833人,石桥镇36149人,黑龙集镇31330人,黄集镇51947 人,伙牌镇48191人,古驿镇30148人,黄渠河镇39295人,朱集镇62662人,埠口镇30138人,程河镇33884人,双沟镇86456 人,张家集镇51652人,黄龙镇42435人,方集镇18037人,峪山镇32112人,东津镇55258人,欧庙镇60516人,法龙镇39042 人,新集镇28392人,泥咀镇45180人,朱坡乡23632人,肖集乡28894人,马集乡25107人,王河乡42573人,湖北化纤13536 人。
2001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襄阳县,成立襄樊市襄阳区。
2004年底,襄阳区总人口1056936人。辖14个镇,20个居委会、437个村委会:张湾镇、东津镇、双沟镇、张家集镇、屿山镇、黄龙镇、程河镇、朱集镇、古驿镇、伙牌镇、黄集镇、石桥镇、龙王镇、米庄镇。
2005年底,襄阳区辖14个镇。共有34个居委会、421个村委会。 |
|
襄阳区辖张湾、龙王、石桥、黄集、伙牌、古驿、朱集、程河、双沟、张家集、黄龙、峪山、东津13个镇(不含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代管的米庄镇),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鹿门风景名胜区,438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3087个村民小组。 |
|
2006年,襄阳区年报总人口999941人,其中,男性人口512692人,女性人口487249人,人口密度为434人每平方公里。 |
|
襄阳区位于鄂西北,地处汉水中游,东临枣阳,东南与宜城交界,西北接老河口,南与襄樊市襄城区隔汉水相望,北与河南省的邓州、新野、唐河接壤。区人民政府驻张湾镇。距省会武汉市347公里(公路)。地形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形成汉水夹道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北部是秦岭和伏牛山支尾的交接地带,为波形黄土岗地,坡度多为10度左右,高差10至30米,属有名的“鄂北岗地”的一部分;中部为汉水、唐河、清河、滚河诸河流冲积平原;南部是大洪山和荆山余脉延伸的低山丘陵。襄阳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处于南北分界线上,气候优兼南北,四季分明,降水适中,雨热同季。历年平均气温,襄北15.3℃,襄南15.8℃;极端最低气温,襄北零下17.7℃,襄南零下14.8℃;极端最高气温,襄北41℃,襄南42.5℃;历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襄北74%,襄南76%。一般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常出现寒潮大风和雷雨大风。年平均降雨量878.3毫米,最多为1251.1毫米,最少为564.2毫米。大致是南部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夏最多,冬最少,春略多于秋。一年中,降水集中在4—9月,占76%左右;7月份最多,12月份最少。主要灾害类型为水灾、旱灾、龙卷风、冰雹等。年平均无霜期,襄北为237天,襄南为245天。 |
|
旅游景点:国家森林公园鹿门寺风景区:鹿门山位于襄阳城东南15公里,原名苏岭山,东汉建武中,习郁立神祠于山北麓,刻二石鹿夹神道口,因而人称神祠为鹿门寺,苏岭山随之改名为鹿门山。该寺西晋时曾改名万寿宫,又名万寿禅寺;汉末襄阳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延请,携其妻栖隐鹿门。后来,山东麓遂建有庞公祠。唐代孟浩然、皮日休也相继在此隐居,山上有孟浩然归隐处和皮日休书屋。因此,唐以后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鹿门寺原先规模宏大,工艺精巧,古朴雅致,故历代常有名僧来此主持佛事。北宋政和年间最为兴盛,当时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共500余间。在寺后200米远的山腰处有一口八角井,又称八卦井,井下泉水往下暗流20余米,又汇一泉称天坑,也称恬静;再往下暗流,经一天然石洞,洞中钟乳石纷多,有一大石块向外伸出尺许,泉水顺此石突然悬空倾泄,散如珠,垂如帘,称暴雨池。泉水再流至寺门前,从两个石雕的龙口中喷入庞公洗钵池,昼夜不停。1992年被定位国家森林公园。近年来,经过修复、重建、新建,形成了“三区五线”的游览新格局。三区即“山门翠薇景区”、“园林风光景区”、“鹿门名胜风景区”;五线即“山门系列游览线”,包括山门牌坊、伏虎碑亭、月牙桥、虎穴、黑白石林等景点;“九园园林风光游览线”,包括牡丹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樱花园、樱桃园、梅园、柿园、竹园、等景点;“佛殿游览线”,包括佛殿、过殿、厢房、山门、聪明泉、龙泉池、天井、八角井、望江亭等景点;“庞公系列游览线”,包括文物陈列馆、孔明拜师堂、浩然墓、庞公制药洞、汉楼、汉房等景点;“浩然系列游览线”,包括浩然读书屋、三高祠、碑廊、和尚塔、浩然亭等景点。
文物古迹:襄阳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分别为:朝阳城遗址、楚王城遗址、鹿门寺、水星台、“湖广北界”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分别为:祖师爷像、凤凰咀遗址。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有兽纽素面镜、圜底扁足竖耳圆穿大铁鼎。其中,兽钮素面镜为唐代用品,直径21厘米,缘宽1.6厘米,镜面圆整平滑,镜背略内凹,兽形钮,兽腹中有一穿孔,无座,镜缘凸起呈尖唇,内区有三圈凸弦纹,重量2400克。1989年在黄龙镇陈岗村征集,1994年1月由省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圜低扁足竖耳圜穿大铁鼎为宋代用品,口径88厘米,通高83厘米,耳高17.5厘米,圆穿直径11厘米,腹深44厘米。尖唇,多沿,鼓腹,圜底,最大直径在腹中部,竖耳有一仿银锭圆穿,扁足。1993年4月在石桥镇庄阔村收交。1994年1月由省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革命胜地:1、红二十六师师部旧址:位于黄龙镇境内,1930年5月29日,农民自卫军鄂北总队在太山庙整编,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余益庵任党代表,张香山、谢耀武任正副师长,赵英任政治部主任,师部设在月儿冲马槽岭,后因革命低潮时,建筑物被破坏,现已无任何遗物。1984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襄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峪山镇姚岗村,1930年7月,襄阳县苏维埃政府在此成立,下辖4个区,20多个乡。主席赵英,党代表朱佑文。1931年12月,围剿襄枣宜苏区的国民党五十一师占领并烧毁了县苏维埃所在地姚岗村全部建筑物。1984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
襄阳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东汉时期,有著名隐士、诸葛亮之师庞德公,与诸葛亮齐名、人称“风雏”的庞统,著名将领习珍、习祯、蔡瑁、杨仪、廖化、张悌等。东晋时,有著名的史学家习凿齿。北齐时,有“昭明太子”萧统。南朝时有著名高僧慧达、慧旷。隋朝时,有名将罗艺,高僧法琳、法喜。唐朝时,有著名诗人杜审言、孟浩然、杜甫、张继、皮日休、杜易简、张子容、柳识。北宋时,有著名的书法家米芾、米友仁,著名女词人魏玩。清朝时,有著名的白莲教起义领袖王聪儿、宋之清、齐林、姚之富、高均德、王廷诏等,还有翰林院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红巾军起义首领郭大安、高二先、冯三典等。清末有辛亥武昌首义领导人之一刘公,辛亥志士雷炳焜、郑江颢、潘公复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襄阳人民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857名。有早期传播马列主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董曦辔,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二十六师的创建者和领导人谢耀武、赵英,有新四军六师参谋长兼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和抗日女英雄杨威。襄阳还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级干部,如曾经担任过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建国后任中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的李实,曾任湖北、广东省委书记的王全国,国家计委副主任周仲英,北京大学党委第二书记、副校长马适安,著名的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化部顾问陈荒煤,邮电部副部长彭洪志等。著名人物还有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九三学社常委薛愚,国家运动健将、获全国第五届运动会举重金牌的刘宗友,亚运会赛艇金牌得主周秀华;全国第八届“梅花奖”得主李喜华;全国劳动模范姬建强;全国三八红旗手陶桂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魏家让;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张光新;共和国卫士余爱军;全国先进工作者胡显珍。此外,还有国民党上将朱绶光,原台湾“外交部长”朱抚松等。 |
|
刘备三访诸葛亮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刘备前往隆中草庐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联吴抗曹的战略,即著名的《隆中对》。
韩夫人筑城 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年),前秦苻丕进攻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率城中妇女在城墙单薄的西北角筑起新城,挡住秦军,后人称此城为“夫人城”。
李自成建立大顺国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农历12月,李自成进驻襄阳,改称襄阳为襄京,建立义军政权,国号大顺。
红巾军起义 咸丰六年(1856年)农历8月,高二先、范二娃、冯三典等率众在竹条铺举行起义,好称红巾军。义军取樊城,攻襄阳,后转战鄂、豫两省二十余州县,给清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襄阳光复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11月30日张国荃、黄仁炎率光化义军自小北门入城,襄阳光复。
萧楚女来襄宣传革命 1921年和1923年,萧楚女先后两次到襄阳传播马列主义,宣传新文化,播下革命火种。
襄阳县苏维埃政权建立 1930年7月,县苏维埃政权在黄龙垱建立。次年冬,国民党鄂北苏区发动“围剿”。县长赵英、党代表朱佑文被叛徒出卖,在武昌遇害,县苏维埃政权遭破坏。
襄阳解放 1948年1月襄北解放,襄阳县爱国民主政府在古驿镇张坡村建立。同年7月2日至16日,人民解放军攻打襄阳,历时半月,活捉国民党将领康泽,襄樊获得解放。1950年5月1日,襄樊市人民政府建立,市、县分治。
襄阳撤县建区 2001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原襄阳县建制,成立襄阳区。2001年12月29日,襄樊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撤销襄阳县、与襄樊市合并,设立襄阳区。将襄阳县17个镇分别划入襄城区、樊城区以及新成立的襄阳区。具体划分如下:欧庙、泥嘴2个镇划给襄城区;牛首、太平店2个镇划入樊城区;张湾、东津、峪山、黄龙、张家集、双沟、程河、朱集、古驿、黄集、伙牌、石桥、龙王以及原樊城区的米庄镇(由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代管)等14个镇新组建为襄阳区,襄阳区政府驻地为原襄阳县政府所在地。建区后,下辖13个镇,版图面积2400平方公里,443个村,17个居委会,总人口1001409人。 |
|
- n.: Xiangyang District
|
|
襄阳 |
|
泗洪县 | 行政区划 | 盐业公司 | 襄城区 | 樊城区 | 盐务管理局 | 湖北 | 襄樊 | 文化 | 民间音乐 | |
|
|
襄樊市襄阳区 | 襄阳区兽防站 | 襄阳区动检所 | 襄阳区第二中学 | 襄阳区第三中学 | 襄阳区第一中学 | 襄阳区第五中学 | 襄阳区盐务管理局 | 襄阳区卫生防疫站 | 襄阳区双沟镇一中 | 襄阳区双沟镇二中 | 襄阳区程河镇中学 | 襄阳区黄龙镇中学 | 襄樊市襄阳区人民医院 | 襄樊市襄阳区第一高级中学 | 襄樊市襄阳区中医院 | 中共襄樊市襄阳区委党校 | 襄阳区程河镇埠口中学 | 襄阳区石桥镇黑龙村中学 | 襄阳区古驿镇第三中学 | 襄阳区古驿镇第二中学 | 襄阳区张家集镇中学 | 襄阳区张湾镇刘集中学 | 襄阳区供销社职工学校 | 襄阳区古驿镇第一中学 | 襄阳区张湾镇第二中学 | 襄阳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 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襄阳区分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