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堰旅遊投訴電話:十堰市旅遊投訴電話:0719—8683356
湖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27—87124701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十堰最佳旅遊時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最佳旅遊時間是春秋兩季。十堰民俗節慶活動:十堰的節慶,除傳統節日外,本地的主要節慶有三月三、九月九廟會和一年一度的武當國際旅遊節。武當山鎮每年舉辦的武當武術交流活動,使武當山鎮成為中國著名的武術之鄉。同時,在節日期間舉辦的旅遊風光圖片展、書畫展、根雕奇石展、武當文物展、旅遊産品展示會和經貿洽談等活動進一步展示了地方文化特色,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十堰城市地圖:十堰特別提醒:夏季旅遊慎防三誤區
夏季天氣炎熱,旅遊保健專傢提醒,夏季外出旅遊,應謹防三大誤區:
誤區一:太陽鏡顔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其實,鏡片顔色過深會影響眼睛能見度,眼睛因此容易受到損傷。夏季太陽鏡的鏡片應能穿過30%的可見光綫,以灰色、緑色為佳,因為這些顔色不但可抵禦紫外綫照射,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
誤區二:出行穿衣服越少越涼爽。其實,赤膊衹能在皮膚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時,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而氣溫接近或超過37℃時,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
誤區三:旅行中喝啤酒能解暑納涼。其實,夏天旅遊時人體出汗較多,易疲乏,如果再不斷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熱乎乎”感覺會令口渴及出汗的現象加重,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因此,最好是多喝些活性維生素類的飲品,以解渴消暑。十堰美食:十堰地區以鄂菜和川菜為主,均屬中國七大菜係之一;而武當山特有的道傢齋菜也頗具獨到之處,它取佛道兩傢素菜烹飪的精髓,註重本色,口味鮮醇,在紫霄宮和太和宮中都可品嚐到。
另外如果要吃武當山當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虛宮一帶的“永樂盛世”仿古街,那裏的小吃店鱗次櫛比。十堰購物:十堰的土特産品豐富,商業網點遍布城區。這裏的生漆、桐油、礦泉水、木耳、香菇、茶葉、緑鬆石工藝品、名貴藥材等暢銷國內外,還有裝修豪華寬敞的人民商場、五堰商場、車城商場、裕華商場等一大批購物商場,為遊客提供方便快捷的購物環境。十堰交通: 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産和科研基地,我省西北重要經濟,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總面積1190平方公裏,城區203平方公裏。總人口40.69萬,城市人口29.33萬。是鄂豫川陝邊境的對外開放城市。十堰位於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襄渝鐵路,209國道和老白公路經過市區,通過省內外。水運西溯至陝西白河縣,東經武漢達長江口。每周有班機直達武漢,北京。通訊設施完善,信息暢通國內外。
十堰中誼航空售票處列車時刻表
地址:公園正門旁5路車站處
熱綫電話:86525278268676
中誼航空售票處航班表
地址:公園正門旁5路車站處熱綫電話:86525278268676十堰住宿:十堰市共有旅遊涉外星級賓館25傢,涉外定點飯店11傢,國內旅遊定點飯店15傢,良好的環境,誠實的經營,標準的服務,贏得了遊客的廣泛贊譽。
十堰娛樂:湖北省有着古老的楚文化和帶有巫楚意味的藝術形式,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湖北已經有了民間歌舞,而一些祭祀中的舞蹈表演則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産生了,湖北豐富多樣的戲麯藝術就是在源遠流長的楚地文化基礎上慢慢形成的。在湖北的街頭巷尾,最常聽見的就是漢劇、楚劇以及荊州花鼓戲,傳統的保留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以及《竇娥冤》等,遊客在此可領略到比京劇古老得多的劇種的獨特韻味。
郵編:442000
區號:0719
總人口:346萬
總面積:2.36萬平方公裏
位置: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行政區劃: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
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她既是“東風車”的故鄉,號稱“東方底特律”的汽車城,也是一座靈山秀水環抱、四季景色誘人的山城、旅遊城、生態園林城。
十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麯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現今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這裏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堰城區既是一座因車而建、因車而興、因車而名的車城,也是一座靈山秀水環抱、四季風景迷人的山城、旅遊城,是鄂豫川陝渝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
這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麯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時屬絞、庸等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現今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國傢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這裏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礦産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緑鬆石、金、銀、石煤、稀土、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鈾、鉀、鉬、鈷等50多種,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達500萬kw,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0kw;林特資源聞名遐邇,茶葉、食用菌産量豐富,質優品高,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藥材資源品類繁多,共生産藥材2700餘種,在國傢確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我市約占235種,素有“天然藥庫”的美稱;旅遊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境內有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竜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竜骨架化石。
十堰是旅遊勝地。是“長江三峽—神農架—古隆中—武當山—丹江口水庫—古城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境內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並獲得4a級旅遊區稱號的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號稱亞洲第一大人工湖的丹江口水庫,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有恐竜蛋化石群和恐竜骨骼化石,是世界罕見的恐竜故鄉。有溫泉、瀑布、天池、峽𠔌、溶洞,有原始森林,有現代汽車都市。十堰這個地方,鼕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四季無大風,山川秀麗,景色宜人,是一塊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水寶地。
十堰是南水北調水源頭。位於十堰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的水源區和取水處。南水北調中綫工程,供水直達京、津、冀、豫四省市,年調水130億立方米。南水北調中綫工程建設,將使十堰成為“世界水都,亞洲天池”,給十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十堰是生態屏障。由於秦嶺、巴山兩大山脈在十堰交匯,構成了我國南北氣候的地理分界綫。可以抵禦北方沙塵暴南下東移,阻止南方酸雨北上西進,因此,十堰是一個生態調節器,是我國的生態心髒。 |
|
十堰简介十堰简介
十堰市最南端汽車站:
n32度36分30.68秒
e110度46分09.22秒
海拔:287米
武當山大殿:
n32度04分03.44秒
e111度00分16.77秒
海拔:1522米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國土總面積2.3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346萬,城區人口52萬人。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麯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時屬絞、庸等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現今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國傢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這裏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十堰是一個資源富市。礦産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緑鬆石、金、銀、石煤、稀土、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鈾、鉀、鉬、鈷等50多種,潛在價值在4000億元以上。水力資源豐富,年平均經流量達100億m2,過境客水280億m2,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達500萬kw,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0kw;林特資源聞名遐邇,茶葉、食用菌産量豐富,質優品高,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藥材資源品類繁多,共生産藥材2700餘種,在國傢確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我市約占235種,占總數的65%,素有“天然藥庫”的美稱;旅遊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
十堰又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汽車城,是東風汽車集團總部所在地。東風汽車公司躋身於世界三大卡車廠傢之列,已與世界3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200多個廠傢建立了貿易聯繫。全市與東風汽車公司配套的地方工業企業多達200余家,具有很強的綜合配套能力。
十堰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目前十堰城區已建成20多條街道,道路緑化率達到62%。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教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交通通訊便捷,襄渝鐵路橫貫東西,每天有13對客車通過,可直達北京、上海、武漢、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等地。209和316國道交匯十堰,四通八達。漢江黃金水道運輸可通江(長江)達海(上海)。老河口和襄樊兩機場毗鄰我市,班機可直飛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隨着火車提速、(武)漢——堰(十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及十堰空港的建設,交通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十堰市郵電通訊已實現了傳輸光纖化、長途自動化,可與160個國傢和地區直撥電話。十堰有兩座大型自來水廠,有丹江口水電站、黃竜灘水電站、十堰熱電廠、東風汽車公司熱電廠等衆多大中型電廠,全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設施的綜合配套服務能力居國內先進水平。
十堰建市三十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一個貧窮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進入90年代以來,先後獲得湖北省省轄八市文明城市競賽綜合評比第一名,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緑化先進城市、全國緑化十佳城市、國傢園林城市等光榮稱號。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僅城區就有三資企業60多傢,協議引進外資上億美元。全市有汽車、輪胎、輕紡産品、土特産等56種商品出口到世界上的55個國傢和地區。為了適應全方位對外開放、進一步發展外嚮型經濟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修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對外開放,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幹規定》,在投資領域、稅費徵收、土地徵用、勞動用工和提供服務等方面製定了十分優惠的政策。
世紀更替,千年之交。隨着國傢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十堰市面臨着良好的發展機遇,繼《1998—2020十堰市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建設“汽車城、旅遊城、生態城和區域性中心城”的戰略目標之後,市委、市政府又高瞻遠矚地規劃建設“三路兩港兩站”,即建設至武漢、西安、重慶的高等級公路,建設信息港和航空港,建設十堰火車站及武當山火車站。隨着這一宏偉戰略的實施,十堰在國傢西部開發戰略中的支點作用將進一步凸現!
在秦嶺餘脈與大巴山東段之間的中國中央山地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十堰。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鄂、豫、渝、陝交界地帶,是一個美麗的山城,新興的現代車城,又是一個我國內陸山區唯一的國傢級園林城市,更是一個旅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産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産、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裏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裏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竜蛋化石群和恐竜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竜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産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裏,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旅遊畫捲。歡迎您來到十堰旅遊。
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境內有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竜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竜骨架化石。 |
仙山、秀水、汽車城 Spirit Mountain, Silk, Motor City |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遊,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市國土面積2.4萬平方公裏,轄五縣(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一市(丹江口)、兩區(茅箭、張灣),總人口達346萬餘人。
十堰是聞名全國的汽車工業基地。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是馳名中外"東風車"的故鄉,是全國聞名的"汽車城",是"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車生産基地。東風公司十堰基地現有各類專業廠28傢,固定資産300多億元,職工8萬多人,年産東風係列商用車20多萬輛。全市與東風公司配套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達200多傢,從業人員17萬人,汽車工業占全市工業經濟的80%,是全國汽車産業化程度最高、産業集群優勢最為明顯的地區之一。
十堰是享譽中外的旅遊勝地。十堰山川秀美,歷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旅遊資源豐富密集。境內擁有世界文化遺産、4a級旅遊區、"亙古無雙勝景,天下第一仙山"的道教聖地武當山,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有轟動中外、240萬年前的"鄖陽人"頭骨化石,有舉世罕見的白堊紀青竜山恐竜蛋化石群,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漢民族第一民歌村和故事村,有神秘瑰奇的野人洞、野人𠔌、溫泉等8大類90多處旅遊景點,是華中黃金旅遊圈的重要一環。
十堰是物産富饒的資源大市。全市水資源總量401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500多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達340多萬千瓦。水域面積154萬畝,可養殖水面62.3萬畝。素有"世界水都、亞洲天池"之美譽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的調水源頭和核心水源區,自然水質達到國傢二類標準,2010年全綫建成後年可調水100億立方米潤澤京、津及華北廣大地區。生物資源31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機緑茶、山野菜等緑色食品暢銷國內外;中藥材資源共有1360多種,素有"華中藥庫"之稱,是全國重點中藥材産區之一。礦産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的礦藏有50多種,潛在開發價值達4000億元以上,緑鬆石、金銀、稀土、大理石等開發前景十分廣阔。
十堰是貫穿東西的交通走廊。十堰位於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結合部,距武漢、鄭州、西安、重慶均為500公裏左右,自古就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貫穿十堰的襄渝鐵路是華中進入西南的交通大動脈,已建成通車的西康鐵路是華中經十堰進入西安的最便捷通道。漢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到武漢可早出晚歸。隨着十漫高速、銀滬高速、襄渝鐵路二綫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襄天高速、鄖房高速的啓動,十堰連南帶北、承東接西、通江達海,交通樞紐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十堰是充滿生機的投資熱土。近年來,十堰市委、市政府堅持實施大開放戰略,培植壯大汽車、水電、旅遊、生物醫藥、緑色食品等"一主四大"産業,突破性發展特色經濟、民營經濟和外嚮型經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十堰市全市生産總值突破400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37.54億元。在國傢統計局發佈的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實力評估中,2002至2004年十堰市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緑化十佳城市、國傢園林城市、全國生態示範區和全國文明創建先進城市等殊榮。 |
|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秦巴山區腹地,漢江中上遊,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在中國“雄雞”型版圖中正處於“雞心”部位,在歷史上曾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她東與湖北襄樊接壤,西與陝西安康為鄰,南與湖北神農架和重慶萬州交界,北與陝西商洛和河南南陽相連,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重鎮,是華中、西南、西北三大經濟板塊的結合部。全市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丹江口市、張灣區、茅箭區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土總面積2.3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346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834﹍,平均氣溫15.2℃,年日照總時數1655至1958小時,無霜期244~255天,空氣質量和水質均達到國傢二級標準。 |
|
自鄖縣青竜泉考古發現十堰新石器時代文化既有仰韶文化,又有竜山文化,兼有屈傢嶺文化,十堰境內是我國遠古三大文化的交匯區。我國的行政區劃,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有九州之說,十堰夏時為梁、豫、荊三州的域匯地,《尚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華山南包括整個秦嶺、四川、雲南、陝西漢中等均為梁州。十堰商為庸國之地,西周為庸麇輿地。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司馬遷《史記》“西土八國,助周剋商”,盟軍在牧野宣誓,據考證,在西部八國中,十堰屬庸、麇等國,十堰歸楚,公元前280年楚割漢北及上庸於秦,十堰由楚歸秦,十堰竹溪蔣傢堰鎮土城墻歷史上有朝秦暮楚之說。秦統一中國,廢分封立郡縣,十堰東部小部分屬南陽郡,西部大部分屬漢中郡,漢沿秦製。公元1476年建立鄖陽府,十堰域屬湖北省,1948年十堰解放後屬陝南行署,1950年3月17日回歸湖北建製。1967年,國傢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實現以市帶縣的管理體製。
成名由來 十堰地名始於明朝。明成化二十年 (1484年) ,薛剛纂修《湖廣圖經志》載有:“十堰,在縣 ( 今鄖縣 ) 南,因溪築十堰,以灌田”,這是關於十堰地名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十堰是因為在百二河上壘石為埂,攔蓄河水,共修築十道堰,以灌溉農田而得名的。志中錄有明代韓弼詩一首——《十堰春耕》:“布𠔌聲中水滿溪,南疇北隴把鋤犁,勸農不費田官力,腰鼓一聲人自齊”,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十堰人民辛勤勞作的情景。
歷史變遷 現在的十堰地域古稱鄖陽,位於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秦巴山區腹地,漢江中遊,漢江在境內流程 216 公裏,襄渝鐵路自東嚮西穿境而過,老 ( 老河口市 ) 白 ( 白河 ) 公路、 316 和 209 國道縱橫其間。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 ( 今東風公司 ) 建於這裏。境內還坐落着世界文化遺産——武當山,占建築群,南水北調中綫工程主要水源區三其境內。十堰市是一座年輕的汽車城、旅遊城、生態園林城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十堰是人類的發祥地之—。據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對鄖縣梅鋪西寺溝口竜骨洞、鄖西縣神霧嶺白竜洞猿人牙齒化石和鄖縣麯遠河口古遺址中猿人頭骨化石的考證,大約在距今 80~100 萬年之前,就有人類在十堰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相傳黃帝時代,在漢水之南有彭、庸兩個部落,屬現在十堰市南三縣 ( 竹山、竹溪、房縣 ) 的地域。在鄖陽設府建製前,十堰市所轄疆域之歸屬不定。大禹治水,劃中國為九州,那時十堰屬於雍、梁兩州。到了商朝,大體也是如此。春秋時期,五霸競相爭鬥,當時庸、彭、麇 ( 今鄖縣 ) 等國,先後敗於楚國,那時十堰屬於楚國疆域;戰國時期,七雄互相徵伐,十堰歸屬常有變化,故史有“朝秦暮楚”之說。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分天下為 36 郡,十堰一部分屬漢中郡 ( 今陝西漢中 ) ,一部分屬南陽郡 ( 今河南南陽 ) 所轄。
漢承秦製。到漢武帝時,為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製,在全國設 13 個州部 ( 監察區 ) ,十堰屬益州 ( 今四川成都市 ) 管轄。
三國時期,十堰先屬蜀國,後屬魏國的荊州。西晉時期,十堰仍屬荊州,後來曾一度屬梁州 ( 今陝西勉縣 ) 所轄。到了南北朝時,前期屬成國,後期屬南朝。
隋朝建立後,先襲漢製,後廢郡,置州縣,那時的十堰屬豫州 ( 今河南省汝南 ) ,後又劃歸梁州 ( 今陝西省 ) 管轄。唐初承隋製。貞觀年間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把全國劃分為十個監察區,稱為“道”。十堰屬山南道東道 ( 今湖北省大部,陝西省南部和河南一部 ) 。
五代十國時期,十堰屬前蜀管轄。宋朝中期以後將道改為路,下設府、州、郡縣,十堰初屬京西路,中期以後改屬京西南路,以襄陽守臣兼任。元朝實行行省製,省下設路、府、州、縣,十堰屬湖廣行省襄陽路管轄,這樣的行政區劃一直延續到明朝中葉。
明成化十二年 (1476 年 ) ,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十堰山區流民的管理,設立鄖陽府,府治鄖縣,轄鄖縣、房縣、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 6 縣 ( 後改上津縣為鄖西縣,將保康縣劃歸襄陽府。 1936 年又將屬襄陽府管轄的均縣劃歸鄖陽專署,從而奠定了現在十堰市行政區劃格局 ) ,屬湖廣行省下荊南道 ( 監察區 ) 管轄。
清朝初期,仍沿明製,鄖陽府屬湖廣承宣佈政使司管轄。清康熙六年 (1667年) ,全國地方行政機構實行省、府、縣三級管理制度,劃全國為 23 省。將湖廣布政使司劃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省管轄。這種區劃一直沿襲到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湖北省劃為 11 個行政督察區,鄖陽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 年 5 月,十堰全境解放後,在十堰設立兩鄖專署,歸屬陝南公署 ( 今陝西省 ) 管轄。 1950 年 2 月將該地區劃回湖北省,將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員公署。 1952 年 12 月,襄陽、鄖陽兩專署合併。 1965 年,為加快山區建設,又分設襄陽、鄖陽兩專署,鄖陽專署轄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均縣 6 縣。 1967 年,中央决定在十堰建設我國第二汽車製造廠。先後劃出鄖縣的十堰區、黃竜區及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管轄。 1969 年撤銷十堰辦事處,在境內設置十堰市,由鄖陽專署領導。 1973 年 2 月,十堰市升格為地級市,為湖北省直轄。 1994 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轄丹江口市、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及張灣、茅箭兩區至今。
茅箭區
歷史沿革 茅箭區的名稱是由茅箭堂村村名演化而來。古時,茅箭堂有一尖形土梁子,伸嚮河灣,形狀似箭,上面長滿茅草,故得名“茅箭”。
據清同治九年 (1870 年 ) 《鄖陽志》記載,“鄖縣塘汛二十有九……城南七十裏茅箭陸塘” ( “塘”是當日封建統治階級為維護地方治安、傳遞公文,駐有武裝人員的機構 ) ,“茅箭陸塘”就設於現在的茅箭堂,民國初年撤銷,當時人們習慣叫“箭塘”,或簡稱“茅箭”,中華人民共和 國成立前屬十堰區公所管轄。 1950 年設茅箭鄉政府; 1958 年由 9 個高級公社聯合成立茅箭人民公社,隸屬十堰區,同年 10 月改區為人民公社,實 行政社合—,十堰區更名為五星人民公社,茅箭鄉隸之; 1961 年 6 月白浪、十堰兩公社合併為十堰區,下轄各鄉改建製為人民公社,茅箭鄉政府 改為茅箭公社; 1969 年 12 月成立十堰市 ( 縣級市 ) ,茅箭公社為其所轄; 1971 年撤區並社,茅箭公社為十堰市 8 大公社之—,同年茅箭公社駐地由茅箭堂遷往顧傢崗; 1973 年十堰市由地轄市升格為省轄市; 1984 年撤社建區 ( 縣級 ) ,茅箭公社更名為茅箭區 ( 縣級 ) ,是 2 個城市區之一; 1986 年 9 月白浪區公所並人本區,沿革至今。
張灣區
歷史沿革 張灣區原屬鄖縣管轄的黃竜區和茶店區的茅坪公社。 1967 年 6 月 6 日,湖北省抓革命促生産第一綫指揮部批準設立鄖縣十堰辦事處,上述一區一社由鄖縣劃歸辦事處管理 ( 同時劃歸的還有十堰區 ) ,同年 12 月更名為鄖陽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領導。 1969 年 12 月 1 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决定成立十堰市,仍屬鄖陽地區領導。 1973 年 2 月十堰市升格為省轄市。 1984 年 5 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社建區成立張灣區 ( 縣級 ) ,轄頭堰、紅衛、車城、土門 4 個街道辦事處。 1986 年 10 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十堰市的花果、白浪 2 個區公所,並將花果區公所管轄的全部和白浪區公所管轄的東溝、茅坪 2 個鄉與張灣區合併,成立新的張灣區至今。
丹江口市
歷史沿革 本市夏、商、西周為豫州所轄。與雍州相鄰。春秋屬麇。公元前 616 年.楚子伐麋,歸楚。戰國屬韓及楚,因 境內的均水稱均陵。
秦置武當縣,屬南陽郡。
兩漢沿秦製:建安十三年 (208 年 ) ,曹操得荊州.分南陽郡建南鄉郡,武當縣屬南鄉郡:晉武帝太康十年 (289 年 ) ,改南鄉郡為順陽郡,武當縣屬順陽郡。公元 310 年,永嘉之亂.以江左平陽郡 ( 今山西臨汾一帶 ) 流民寓此.增平陽縣,與武當縣同屬始平郡。
南北朝沿革變動頻繁:宋武帝元年 (420 年 ) ,改始平郡為齊興郡:梁太清元年 (547 年 ) ,置均陽縣,革齊興郡為興州,轄武當、平陽、均陽 3 縣;西魏廢帝元年 (552 年 ) ,改興州郡為豐州郡,廢平陽入武當。
隋開皇三年 (583 年 ) ,罷豐州郡,隋開皇五年 (585 年 ) 改豐州為均州:大業元年 (605 年 ) 廢州置淅陽郡。義寧二年 (618 年 ) 割淅陽郡置武當郡,原設武當、均陽、新增平陵 3 縣皆屬。
唐武德元年 (618 年 ) ,改武當郡為均州。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軍政府裁府、州、廳,一律改縣。同年 12 月,知州陳文琪接到襄陽軍政分府檄文“即傳諭紳民,竪旗反正”,陳繳印留任。均州改為均縣直隸湖北省。
1948 年 3 月 21 日均縣城解放, 6 月 2 日成立均縣民主縣政府,隸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 1949 年 10 月 1 日均縣民主縣政府改稱均縣人民政府,隸陝南行署兩鄖專區。 1950 年兩鄖專區劃回湖北省改稱鄖陽專區,均縣隸屬鄖陽專區。 1952 年撤銷鄖陽專區,均縣隸屬襄陽專區。 1960 年 7 月撤銷均縣並入光化縣 ( 今老河口市 ) 。 1962 年 6 月經國務院批準,恢復均縣建置,屬襄陽專區。 1965 年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均縣隸之。 1983 年 8 月 19 日撤銷均縣,設立丹江口市,屬省轄 ( 縣級 ) 市,由鄖陽地區代管。 1994 年 10 月 29 日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丹江口市由十堰市代管至今。
鄖縣
歷史沿革 鄖縣以漢水“長利”,有“鄖關”而得名。鄖縣在夏時,為豫州之西域。商時,屬庸國。西周時期為周的疆域。春秋時,為 麇國之地。楚滅麇後屬楚地。公元前 280 年,秦攻漢北地及上庸,鄖縣地屬於秦的漢中郡。漢時,於鄖縣境地置“長利縣”、“長利”有 “鄖關”:秦時,在“鄖關”立“鄖鄉縣”。元朝至元十四年 (1277 年 ) ,“鄖鄉縣”改稱”鄖縣”,屬均州:明哎化十二年 (1476 年 ) ,於鄖縣置鄖陽府,鄖縣屬湖廣布政使司鄖陽府:清柬熙三年 (1664 年 ) ,鄖縣屬湖北布政使司鄖陽府。民國時期,鄖縣先後隸屬襄陽道、鄖陽府、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監察專員公署: 1934 年改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查專員公署: 1947 年 12 月 31 日鄖縣解放。 1948 年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 1949 年改屬“兩鄖專署”: 1950 年 2 月 1 日,鄖縣劃歸湖北省建製,隸屬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 1952 年鄖襄專署合併,鄖縣改屬襄陽專署所轄。 1965 年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建製,鄖縣復歸鄖陽專署: 1994 年 10 月,鄖陽地區行政公署與湖北省十堰市合併,鄖縣隸屬湖北省十堰市所轄至今。
鄖西縣
歷史沿革 鄖西因位於鄖縣以西而得名。素有“秦頭楚尾”、“秦楚會商”之稱。屬 地變更頻繁,自西漢始,先後稱長利、錫、平陽、鄖鄉、上津縣。
明朝成化十二年 (1476 年 ) ,割鄖縣西武陽五裏,析上津東南津陽四裏,建鄖西縣,與上津縣並存,同隸鄖陽府。清順治十六年 (1659 年 ) ,裁上津並人鄖西。
1947 年 11 月 16 日鄖西解放後,縣境劃為 3 個縣轄 ( 鄖西、上關、鎮安 ) ,均隸屬豫鄂陝邊區四專區。 1948 年 6 月成立陝南行署,改四專區為兩鄖專區,上述 3 縣屬之。 1949 年 5 月撤上關縣,鎮安縣政府遷回原址,恢復原鄖西縣轄境,隸屬未變。 1950 年春,改隸湖北省鄖陽專區。 1952 年鼕至 1965 年鼕,隸湖北省襄陽專區。 1965 年鼕至 1967 年隸湖北省鄖陽專區, 1978 年改隸鄖陽地區。 1994 年 10 月鄖陽地區與十堰合併為十堰市,鄖西縣隸之。
竹山縣
歷史沿革 據考古研究,早在 80~100 萬年前,堵河流域就有人類生存與繁衍。殷商時,竹山為侯國,名庸,曾名列 8 國之首。商末助周武王伐紂得周襲封,都方城,盛時轄今鄂川陝邊境 18 縣:周匡王二年 ( 公元前 611 年 ) ,庸率群蠻攻楚,為楚所滅,乃置上庸縣,後縣境時秦時楚。秦時屬漢中郡,西漢置武陵縣,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 公元 219 年 ) 劉備破漢中,遣劉封、孟達屯兵上庸。北朝西魏廢帝元年 ( 公元 552 年 ) ,改新豐為上庸縣,改安成縣為竹山縣,並以竹山之地析置羅州。隋唐時,竹山、上庸二縣隸房陵郡。元循舊製,屬湖廣中書省襄陽路。明洪武十年 ( 公元 1377 年 ) ,省竹山於房縣,旋又復設,屬湖廣布政使襄陽府。明成化三年 ( 公元 1467 年 ) 始修今城,成化十二年 ( 公元 1476 年 ) ,析縣西尹店設置竹溪縣,隸屬鄖陽府。民初屬湖北省襄陽道, 1932 年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後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8 年 1 月 20 日,竹山全境解放,屬陝南行政公署。新中國成立初,竹山縣屬兩鄖專員公署, 1950 年 4 月,改屬鄖陽地區公署, 1953 年 1 月,屬襄陽地區公署, 1965 年,重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 1994 年 10 月,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隸屬十堰市至今。
房縣
歷史沿革 據清同治版《房縣志》記載:“境內有房山,石室如房,縣以名焉”: 西周以前房縣為彭部落方國;春秋為麋國。戰國屬楚地。秦置房陵縣,屬漢中郡:漢為房陵郡。三國魏黃初元年 ( 公元 220 年 ) 合房陵、上庸兩郡為新城郡。西魏廢帝二年 (553 年 ) 改新城郡為光遷國。北周武帝三年 (563 年 ) 廢光遷國為遷州,改房陵縣為光遷縣:隋大業二年 (606 年 ) 改光遷縣為房陵郡,屬梁州。唐武德元年 (618 年 ) 改房陵郡為遷州:貞觀十年又將遷州改為房州,光遷縣復改為房陵縣。宋雍熙三年 (986 年 ) 為保康郡,領房陵、竹山 2 縣。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年 ) 復為房州。明洪武十年 (1377 年 ) ,降州為縣,始稱房縣,屬湖廣襄陽府。明弘治五年 (1492 年 ) 將房縣修文、宜陽 2 鄉設為保康縣。民國初年屬襄陽道, 1931 年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 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陝南軍區部隊解放房縣,成立房縣人民政府,隸屬陝南行政公署。 1950 年 4 月改屬鄖陽地區。 1953 年襄陽、鄖陽合併,隸屬襄陽地區。 1965 年襄鄖分設,房縣仍屬鄖陽地區專員公署。 1970 年 9 月將房縣泮水區 11 個公社,上龕區關封公社,九道區紅舉、板倉、東溪公社及田傢、九湖 2 個林特場共 72 個大隊、 311 個生産隊 2000 多平方公裏劃出,新建神農架林區。 1994 年 10 月,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房縣隸屬十堰市至今。 |
|
十堰國土面積23680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面積的12.75%。耕地占國土面積的8.13%;園地占1.63%;森林占57.42%;草地占7.50%;水域占4.31%;城鎮農村居民點以及道路等占20.99%。1999年底,全市共有耕地面積186.87千公頃。“山高坡陡石頭多,田少地瘦土層薄”,是農業生産水平長期低而不穩的基本成因。1999年全市有林業用地1359.81千公頃,其中有林地800.61千公頃,約占湖北省的五分之一。森林覆蓋率為35%。全市有水面41.33千公頃,其中水庫38.67千公頃。丹江口水庫水面74.5平方公裏,為全國最大的人工“高峽平湖”之一。本市發展水産養殖業,有很大的資源優勢。
十堰市山脈分屬三個係:秦嶺山脈東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當山位於本市中部,大巴山的東段橫列於本市南部。這些山脈多由變質岩和石灰岩構成。特點是:山大𠔌狹,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點竹溪蔥坪海拔2740.2米,最低點丹江口市潘傢岩87米。全市整個地勢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南嚮東北傾斜。全市可分為四種主地貌類型和兩種副地貌類型。四種主地貌類型中:丘陵面積6250平方公裏,低山面積7395平方公裏,中山面積6802平方公裏,高山面積3233平方公裏。兩種副地貌類型中,河𠔌平地和山間盆地是本市農業生産特別是糧油生産的重要區域。十堰市的自然環境和地質構造,藴藏着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 |
|
市鼕季比同緯度其他地區略為溫暖,夏季比較炎熱。十堰市屬於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較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1655~1958小時,無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市全年雨水、熱能最豐富的季節。夏季平均氣溫大都高於25℃,其中七月平均為27℃左右,積溫較多。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100毫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嚮等地形地貌因素影響,本市的氣候復雜多樣。素有“高一丈、不一樣”,“陰陽坡、差得多”之說。本市山地小氣候的多樣性,為多種經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氣候復雜的另一表現是災害性天氣較多。幹旱居各種災害之首,出現機率一般在80%以上,多發生於七~八月 |
|
在秦嶺餘脈與大巴山東段之間的中國中央山地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十堰。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鄂、豫、渝、陝交界地帶,是一個美麗的山城,新興的現代車城,又是一個我國內陸山區唯一的國傢級園林城市,更是一個旅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産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産、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裏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裏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竜蛋化石群和恐竜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竜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産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裏,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旅遊畫捲。歡迎您來到十堰旅遊。
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境內有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竜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竜骨架化石。 |
生物資源 Biological resources |
十堰市國土廣阔,地形復雜,生物資源南北兼有。共有動植物3000多種,是湖北省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1)植物資源
1989年調查,全市野生木植物113科,337屬,1470種,其中喬木702種,灌木644種,藤本植物124種。植物資源中,珍稀名貴品種,現列為國傢重點保護的有8種。國傢一類保護的有珙桐、禿杉、水杉等3種,水杉為世界稀有,被稱為“活化石”;二類保護的有銀杏、杜仲、金錢鬆等15種;三類保護的有華榛、青檀、天麻等21種。林存量和優勢樹種較多是本市植物資源的又一特色。全市活立木蓄積量1995年有1869.6萬立方米,優勢樹種有40多個,最突出的是殼鬥科植物,即櫟類資源。其中黑木耳是本市利用櫟類資源生産的傳統骨幹林特産品,産量、質量在全省占絶對優勢。
(2)動物資源
十堰市的動物資源豐富。僅受到國傢和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達100多種,其中受國傢重點保護的61種,受湖北省重點保護的58種,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金絲猴、梅花鹿、白鶴等14,二級保護的有獼猴、毛冠鹿、紅腹角雉等17種。動物資源的另一大類為水生動物,共有92種,既有大量的普通魚種,也有內陸水域少有的哺乳類水生動物和水陸兩棲動物,如水貂、大鯢等;十分珍貴的奇特魚種,如五色魚、多鱗鏟井魚。大鯢、水貂等許多品種為國傢保護的水生動物。動物資源豐富的另一方面是益蟲、益鳥、益獸的數量大,初步查明,共有71科、343種,傢養動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共有6科、83個品種。全國六大良種之一的鄖巴黃牛,營養價值尤其藥用價值極高的白羽烏雞以及生長快、個體大、肉味鮮美的馬頭山羊等為良種傢畜、傢禽的典型代表。
(3)藥用生物資源
中藥材是十堰市生物資源的一大優勢。1986年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本市藥用生物達250科,1360種。其中植物類178類、1211種。動物類72科、128種,礦物類21種,總儲量55萬噸。國傢規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本市就有235,占64.7%,是全國重點藥材産區之一。珍稀明貴藥材有金釵、麝香、熊膽、天麻等20餘種;地道藥材有棗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種。 |
|
十堰市礦産資源豐富,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是開發十堰,建設十堰的一個重要課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緑鬆石、金、銀、石煤、稀土、鋼、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琉鐵、磷、重晶石、天青石、瓷土、滑石、石膏、石灰石、砂金、鈾、鉀、鉬、鈦等50多種。經地質部門認定,可供開發利用的有7類38個礦床。其中以金、銀、銻、石煤、稀土、緑鬆石等礦引人註目。竹山縣銀洞溝的湖北銀礦是全省黃金和白銀的主要産地之一。為全國八大金銀礦之一。十堰地域所産緑鬆石,馳名中外,它色如翡翠,質地細膩。珍貴的緑鬆石是世界上稀有的玉石之一,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的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塑像,就是用雲蓋石雕塑。
天然貨幣黃金白銀:全市金、銀礦藏豐富,主要分佈於鄖縣、竹山和漢江沿岸。湖北銀礦位於竹山縣北部,白銀的總儲量為929噸,黃金的總儲量為9.5噸,在我國屬於大型銀礦。湖北省地質五大隊又在鄖縣鮑峽的東河探明一個銀金礦藏,儲量不少於竹山縣境內的湖北銀礦的藏量。砂金資源主要分佈在漢江沿岸,尤其是鄖縣境內分佈極廣,沿漢江的五峰、安城、青麯、遼瓦、城關、青山、茶店、細峪等地,因此鄖縣素有“黃金之鄉”的美稱,年淘金産量近千兩。唐代和宋代的文獻中有“漢江兩岸采金甚盛”的記載。
礦物蘭石棉:是全國乃至世界少有的礦物。鄖縣石棉礦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傢蘭石棉礦,儲量大、質量高,僅細峪、元山礦區儲量達千噸以上,常年開採量僅30至50噸。暢銷於化學、紡織等工業部門。出口日本、朝鮮、俄羅斯、捷剋斯洛伐剋等國傢。用蘭石棉和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製成的復合材料,用於飛機、雷達、導彈、航天等工業部門。
重晶石:目前已探明的重晶石礦,主要分佈在鄖西和竹山兩縣。鄖西縣儲量達11萬噸,其品位高達12.5%~99.5%;竹山縣儲量在30萬噸以上,鄖西縣利用重晶石生産的白色顔料立德粉,暢銷歐、亞、美洲十多個國傢和地區。近年地質部門又在竹溪縣天寶鄉發現儲量豐富的重晶石礦,品位高達80%以上,有待開採利用。重晶石常用於鑽探、化工、橡膠、陶瓷、玻璃、造紙、醫藥、無綫電等工業方面。
礦泉水:溫泉礦水源於青峰斷裂帶,有溫泉寺、小湯池、戚傢溝三處泉眼,水源豐富,水質晶瑩清澈,口味純正,物理性能良好,房縣溫泉水屬一種優質天然礦泉水,含有人體所需的鍶、鋰、鐵等10多種微量元素及氣體。近年房縣政府采取措施,成立礦泉水開發公司,生産絞股蘭、神農、礦泉黃酒等礦泉水係列飲料。産品暢銷北京、廣州、河南省等30多傢用戶,深受消費者歡迎,1988年獲消費者滿意奬。房縣用溫泉水建成100餘畝名貴魚種場,還建成200多張床位的礦泉療養院。
石煤:資源有一定的開採價值,經地質部門廣泛調查,核實了269處資源,初步探明了煤炭儲量20.4億多噸,其中17處湖北省儲委審批的儲量為2.59億噸,竹溪縣廣石岩煤礦煤質好,儲量為358萬噸,平均發熱量為4937大卡/公斤。竹山縣石煤儲量約3億噸以上,發熱量在1500-3500大卡/公斤之間,均屬高灰、高硫、易熔灰煤層,煤中還含有鍺、鎵、鈾、釩等稀有元素較多,尤以釩的含量最高,適合大工業生産和綜合利用。十堰的石煤儲量20多億噸,若將市區工業和生活鍋爐改為沸騰爐,用自産石煤,再開發煤化工行業。將石煤綜合開發利用,既給山區群衆增加了致富的門路,又解决了燃料煤問題,還發展了工業門類。
高嶺土:分佈在丹江口市的涼水河、習傢店,礦帶長達40公裏。1975年開始開採,年産1500噸,1983年後日本人曾兩次到礦區考察,認定丹江口市的高嶺土可和比利時同類礦媲美,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高嶺土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含水鋁硅酸????混合體,可塑性強,耐火性能高,絶緣性能好,化學性能穩定,焙燒後呈白色硬質物體。用於陶瓷、電瓷、搪瓷生産,還可作醫藥、食品、化工、造紙等工業的輔助原料。 |
水電資源、水資源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
水電資源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縱橫,落差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全市水電資源理論藴藏量達500多萬千瓦,占湖北省藴藏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開發利用的有350萬千瓦,占湖北省可開發水能資源的10%以上。如按現有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萬多千瓦,超出全省人均占有量5000千瓦以上。堵河是十堰市水能資源藴藏量最大的一條河流,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45萬千瓦;過境漢江幹流次之,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130萬千瓦;南河、天河、滔河等河流共擁有可開發水能資源75萬千瓦。
水資源十堰市水資源比較豐富,總量達386.66億立方米,其中多年平均過境客水285.99億立方米,市內自産水100.67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為214.54億立方米。是市內水資源的重要補給來源。本市地表水年徑流量90.69億立方米,占湖北省陸面流徑總量9%以上。十堰市河流衆多,共計有2489條。堵河為十堰市最大河流,全長338.6公裏,承雨面積12431平方公裏,在湖北省中、小河流中僅次於清江,位居第二。多年平均入水量60.6億立方米,是十堰市區工農生産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漢江是十堰市過境河流,流經鄖西、鄖縣和丹江口市,過境長度216公裏,平均匯入丹江口水庫的水量達262億立方米。入庫漢水轉變為巨大的電能送往華中大地,灌溉湖北、河南兩省350萬畝良田。由於丹江口水庫水質清秀少污染,跨世紀南水北調宏大工程國傢已選定中綫方案。十堰市地下水貧乏,全市多年平均流量為9.98億立方米。山泉質量甚優,如房縣的“神竜礦泉水”因其含微量元素鍶、鋰、氡、硒等數十種,具有較高的保健功效,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
|
黃薑:黃薑乃千秋産業,是提取皂素類激素藥的理想原料。可以生産出3000多種産品,我國巳生産近200種,如雙稀、黃體酮、催産素、避孕藥、雄激素、孕激素、醋酸強的鬆等係列戶品。此外,黃薑中所含的澱粉和纖維也是食品、印染輕工業的輔助原料。世界上墨西哥和中國為皂素大國,近年來,墨西哥産量下滑,我國已躍居首位,而鄖西得天獨特的自然條件成為黃薑生長最理想的傢園。2000年,鄖西縣被農業部授予"中國黃薑之鄉",2001年,鄖西縣鮮薑産量達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鄖西縣黃薑"野轉傢"起步早,黃薑高産高含量栽培技術與周邊地區乃至全國相比處於領先地位,已在全國率先製定並發佈了一整套較為完整的黃薑行業地方標準。
魔芋:屬天南科多年生球莖植物,魔芋精粉被稱為"東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醫藥、化工原料,遠銷東南亞各國。1994年"天竹"牌魔芋係列食品在烏蘭巴托榮獲國際商工貿産品博覽會金奬;1999年,"雙竹"牌魔芋麵條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産品,'99中國國際農業覽會優質奬,竹溪縣被授予"魔芋之鄉"稱號。全縣種植魔芋面積達到2.8萬畝,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達到5000噸,係列食品加工能力達到6000噸。
黑木耳:十堰市櫟類資源豐富,耳林面積為120萬畝,生産黑木耳具有悠久歷史,並以其生産規模大、産量高、質量好而名揚中外。1984年以來,全市的年産量大體保持在600-800噸,約占湖北省總産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達到1084噸。1994年,在嚴重幹旱的情況下,産量仍達593噸。黑木耳主産地為房縣,多年産量都在100萬斤上下,名列全國第一。1981年全國食用菌工作會議對全國黑木耳營養成份的分析測定,房耳以吸水能力強、營養成份高、耳大肉厚、味道鮮美而名列前茅。
油桐:油桐是十堰市拳頭經濟樹種之一,十堰油桐的集中産區為鄖縣和鄖西縣,其中:鄖西的面積最大,産量最高,品種最優。在1977年全國油桐會議上,被國務院命名為“油桐之鄉”。
竜須草:竜須草是十堰市著名的土特産品。素有“十堰三大寶,苞𠔌、紅薯、竜須草”之稱。十堰竜須草葉窄、綿軟、纖維長、拉力強、含硅量比一般竜須草低3%,為全國最佳品種之一。竜須草的用途十分廣泛,用其編織草毯,遠銷歐美各國。竜須草還是製造普通白紙、打字紙、復寫紙以及多種高級工業用紙的優質原料。
五倍子:五倍子又名百蟲倉,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主産區為竹山縣,該縣同時也是湖北和全國生産五倍子的大縣之一。該肚倍個兒大,單寧酸含量高,又是全國最佳品種之一。1985年,竹山縣在中國林科院南京林化研究所和雲南紫膠所的幫助下,興建了一個以加工五倍子為主的林産品化工廠,年生産工業單寧酸、工業沒食子酸、TMP等5種係列産品,其工藝技術、設備均居國內領先地位。1987年投産以來,産品暢銷國內,並遠銷日、美、法等國。
生漆:十堰市生漆生産歷史悠久,生漆是本市傳統出口土特産品之一。全市常年産量在100噸上下,約占湖北省總産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竹溪縣是十堰市生漆集中産地,也是全國主要基地之一。竹溪大木漆是全國五大名漆之一,1988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土産商品知識》將竹溪大木漆收錄入書。
茶葉:“高山雲霧出好茶。”十堰市的地理氣候資源非常適宜生産茶葉,1980年至今的15年間,茶葉産量平均以9%的幅度嚮上遞增。自1980年以來,全市有許多品種多次在省以上茶葉質量評比中獲奬。其中竹溪縣生産的“竜峰茶”1984年獲湖北省農牧廳優質産品奬,1988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質産品;竹山縣創製的“聖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優茶鑒評中被認定為鄂西北山區名茶新秀,被選入香港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優良名優食品》一書的目錄;張灣區生産的“鳳凰劍毫”和“鳳凰毛峰”兩個品種在1993年湖北省名優茶評比中,獲省級“優質茶”稱號;1994年湖北省茶葉質量評比,十堰市共有18個品種分獲特等奬、一等奬和優質奬。199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貿易與科技博覽會上,竹溪縣生産的“五葉牌”竜須膠股蘭保健茶,“傢園牌”青竜劍茶和“三葉牌”獼猴桃果茶分別榮獲金奬。
杜仲:是十堰市較有名氣的土特産品之一。五縣一市都有種植,面積現發展到18.2萬畝。其中鄖西縣黑山杜仲場面積達6000畝以上,為全國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杜仲是一種落葉喬木,目前多作藥用,是一種稀有藥材。
嗯,添加一點:
野生獼猴桃. |
|
俯瞰十堰中心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遊,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位於華中、西南、西北三大經濟板塊的結合部,地處五省交界處,承擔着東進西出、南北相連的作用,是鄂西北部周邊地區人流、物流、教育、衛生和文化的集散地。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房縣、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産和科研基地,是以汽車工業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2006年全市生産總值達345億,人平過萬元,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綜合百強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居全國第63位。城區人均收入在全省位居第二位,僅次於武漢。
全市國土總面積2.3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351餘萬,城區人口52萬人。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麯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時屬絞、庸等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現今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國傢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級為省轄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十堰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報告》全國宜居城市中十堰位列第三。十堰還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十堰是物産富饒的資源大市。礦産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緑鬆石、金、銀、石煤、稀土、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鈾、鉀、鉬、鈷等50多種,潛在價值在4000億元以上。水力資源豐富,年平均經流量達100億m2,過境客水280億m2,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達500萬kw,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0萬kw;林特資源聞名遐邇,茶葉、食用菌産量豐富,質優品高,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藥材資源品類繁多,共生産藥材2700餘種,在國傢確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該市約占235種,占總數的65%,素有“天然藥庫”的美稱;旅遊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
十堰是聞名全國的汽車工業基地,是聞名全國的汽車城。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工業基地之一。2003年9月,東風汽車公司總部遷址武漢,有人曾擔心十堰淪為“廢都”。然而,幾年過去,汽車工業在十堰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呈現大幅增長態勢。2007年,市域工業總産值達562億元,其中410億元為汽車工業産出,汽車工業比2003年增長177億元;除開東風公司,十堰地方汽車工業總産值達134億元,比2003年增長89億元。
目前,全市擁有整車生産企業20多傢,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200多傢,形成了一批汽車産業集群。全市汽車工業千億資産、50萬輛産能,可生産100多種車型、1000多種總成、4000多種零部件。十堰的汽車産業生産經營,已輻射到全國25個省市。東風汽車公司躋身於世界三大卡車廠傢之列,已與世界3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200多個廠傢建立了貿易聯繫。十堰是聞名全國的汽車工業基地。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是馳名中外"東風車"的故鄉,是全國聞名的"汽車城",是"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車生産基地。東風公司十堰基地現有各類專業廠28傢,固定資産300多億元,職工8萬多人,年産東風係列商用車20多萬輛。全市與東風公司配套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達200多傢,具有很強的綜合配套能力。是全國汽車産業化程度最高、産業集群優勢最為明顯的地區之一。十堰是東風汽車公司的發源地,擁有衆多實力雄厚的大型汽配企業,擁有全國最具實力的汽車技術研究院和中國最大汽車配件交易市場。全市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達200多傢,汽車工業資産450多億元,從業人員近20萬,各類汽車年産能達30萬輛。2003年,我國汽車工業界最大的合資項目——東風公司與日産公司戰略合作全面啓動。十堰作為主要的商用車生産基地,未來五年將新增投資50多億元,十堰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卡車製造中心”。09年8月東風公司决定打響“延安保衛戰”——重振十堰基地,投資千萬,欲將十堰基地變成其商用車的增長級,一條總投資7678萬元、設計年生産重卡3萬輛的總裝綫在當地投産。
十堰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目前十堰城區已建成20多條街道,道路緑化率達到62%。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教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交通通訊便捷,襄渝鐵路橫貫東西,每天有57列客車通過,可直達北京、上海、武漢、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等地,有專綫始發動車組到武漢。209和316國道交匯十堰,四通八達。漢江黃金水道運輸可通江(長江)達海(上海)。老河口和襄樊兩機場毗鄰該市,班機可直飛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隨着火車提速、(武)漢——堰(十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及十堰空港的建設,交通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十堰多條高速,銀福高速穿市而過,還有在建的十天高速,鄖十高速,十房高速,𠔌竹高速,運十鐵路,十宜鐵路,鄭渝高速鐵路,以及武當山飛機場,十堰交通將迎來新的春天,十堰市郵電通訊已實現了傳輸光纖化、長途自動化,可與160個國傢和地區直撥電話。十堰有兩座大型自來水廠,有丹江口水電站、黃竜灘水電站、十堰熱電廠、東風汽車公司熱電廠等衆多大中型電廠,全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設施的綜合配套服務能力居國內先進水平。五堰繁華的商業中心,十堰市人民醫院,加上六堰中心商業區德升級改造和北京路新的商業中心的發展,十堰的商業中心有了更高的標準。吸引了世紀百強雅格五行星級賓館,黃竜置業,武當國際城等的相繼入駐。五堰商場,人民商場,壽康永樂超市連鎖公司,京華量販連鎖,豐融連鎖超市,鑫城超市,鄂西北小商品城等本土企業規模強大。武漢金地房地産,武商量販,中商百貨,中百倉儲,工貿傢電,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民衆樂園等外地企業相繼入駐,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德剋士等快餐連鎖企業的分店在十堰開了一傢又一傢。2009年6月沃爾瑪到十堰考查,即將在十堰開設分店。
十堰建市三十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一個貧窮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進入90年代以來,先後獲得湖北省省轄八市文明城市競賽綜合評比第一名,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緑化先進城市、全國緑化十佳城市、國傢園林城市等光榮稱號。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僅城區就有三資企業60多傢,協議引進外資上億美元。全市有汽車、輪胎、輕紡産品、土特産等56種商品出口到世界上的55個國傢和地區。為了適應全方位對外開放、進一步發展外嚮型經濟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修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對外開放,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幹規定》,在投資領域、稅費徵收、土地徵用、勞動用工和提供服務等方面製定了十分優惠的政策。
世紀更替,千年之交。隨着國傢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十堰市面臨着良好的發展機遇,繼《1998—2020十堰市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建設“汽車城、旅遊城、生態城和區域性中心城”的戰略目標之後,市委、市政府又高瞻遠矚地規劃建設“三路兩港兩站”,即建設至武漢、西安、重慶的高等級公路,建設信息港和航空港,建設十堰火車站及武當山火車站。隨着這一宏偉戰略的實施,十堰在國傢西部開發戰略中的支點作用將進一步凸現!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産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産、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裏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裏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竜蛋化石群和恐竜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竜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産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裏,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旅遊畫捲。歡迎您來到十堰旅遊。
車城前景展望:十堰市委出臺《關於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决定》,製定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按照總體規劃,組織相關部門分別製定具體規劃,明確重點,全力推進,把十堰建設成為國傢級現代製造中心、國傢級生態經濟示範區、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和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要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按照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裏、城市人口100萬的目標,修編城區發展規劃,科學安排城市功能區佈局,研究謀劃與鄖縣、武當山等衛星城鎮的規劃銜接和發展對接。十堰是典型的山城,全市國土總面積中山地超過92%,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隨着城市的發展,土地的瓶頸製約日益突出。一座被群山所睏的“圍城”,發展的空間在哪裏?經過艱苦探索,難題終於破解。
《愚公移山》的故事傢喻戶曉。可是,沒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流傳千年的神話傳說在十堰精彩再現。為了尋求發展空間,十堰削峰填𠔌、挖山填溝、連片開發,這就是萬畝山地整理項目。這些誕生在挖掘機下的平地,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人造平原”。
現在,十堰已經成功地嚮東、西、北三面突圍。
在東部,茅箭區的東部新城概念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幾經論證,已於2007年正式出臺。將50%的小山拿掉,保留了50%的山體作為生態景觀。在規劃上,東部新城將以居住、商業、金融、文化為主定位,東至馬傢河東岸、南達武當路、西到北京路、北臨十漫高速,面積38平方公裏,旨在建設一個生態新城和宜居新城。
在西部,張灣區的西部新城規劃已經出爐。這裏的山地整理項目,造地面積將超過萬畝,並將在這片“人造平原”上建設一座工業産值500億元、人口30萬的現代化西部新城。新城內,兩縱兩橫主幹道、十縱十橫次幹道的建設藍圖正在形成,廣場、醫院、學校、銀行等社會服務設施配套齊全。
在北部,鄖縣的“一江二橋三鎮”建設如火如荼,市縣一體的全面對接正在進行,長嶺開發區以及漢江沿岸的廣阔土地,為十堰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經過東擴、西延、北進之後,十堰的發展空間究竟有多大?市規劃局數據顯示:東部新城規劃用地總面積38平方公裏,城市建設用地占29平方公裏;西部工業新區規劃用地總面積46平方公裏,城市建設用地占25平方公裏;加上鄖縣長嶺區、和平島,未來全市新城區可建設區域超過50平方公裏。建成後,十堰城區規模將達到100平方公裏,可容納100餘萬人口。
十堰新城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現代化的政治經濟新中心——北京路,天津路,上海路等已建成,北京路上的東方坐標城,五星級賓館世紀百強雅閣賓館,十堰市體育中心,行政服務中心、博物館、美術館、體育館等經濟文化的地標式建築,無不洋溢着現代化都市的氣息。重慶路、武當大道、浙江路、凱旋大道、許白路、上海路、丹江路、北京路南出口相繼建成通車,或改造完畢。寬闊的道路、林立的高樓、如火如荼的建設,無不在告訴人們:這座年輕城市,正雄心勃勃,劈山開路,進一步嚮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
未來3—5年內,十堰將形成水陸空齊頭並進,“三路一場”競相發展的良好勢頭。十堰將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城市和鐵路交通樞紐中心、湖北重要的航空港和航運港。建成市域內2小時高速公路交通網,全國主要大中城市2小時航空交通網,周邊省會城市5小時鐵路交通網。兩橫一縱的高速公路(漢十、十漫、襄天三條高速橫貫東西,鄖房高速縱穿南北。部分新修高速公路已經入建設性階段)六條鐵路縱橫交織在鄂西北大地,兩個航運港打造水運“黃金通道”,武當山機場幾十年的博弈艱難破局,正在進行選址評估。一個由三路一場(公路、鐵路、水路、飛機場)為網絡的立體交通樞紐正在形成,為十堰的經濟社會發展註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十堰擁有東風商用車基地、南水北調中綫源頭、世界文化遺産武當山3張世界級名片。十堰汽車存量資産過千億,商用車地位“全國第一、世界前三”。武當山年接待遊客量超過百萬,丹江口水庫蓄水後,大山大水大人文的十堰,必將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板塊和重要支撐。
以十堰為端點畫一個半徑為500公裏的圓,武漢、鄭州、西安、重慶均在圓弧上。十堰是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唯一的中等城市。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十堰市具備成為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條件。不久的將來,陸路交通,十堰至西安2個半小時,至武漢和鄭州4個小時,至重慶6小時。十堰必將成為武漢、西安、鄭州、重慶四大經濟區的最佳融合點,在接受四大經濟區輻射的同時,積聚整合放大四大經濟區的經濟信號,形成新的輻射源,形成我國東西部交流的“橋頭堡”。“用10年時間,把十堰建設成世界汽車製造中心、國際旅遊集目的地、國傢生態經濟示範區和國傢交通樞紐城市!”十堰正在嚮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進發。 |
仙山秀水 Spirit Mountain Silk |
十堰是享譽中外的旅遊勝地。十堰山川秀美,歷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旅遊資源豐富密集。境內擁有世界文化遺産、4A級旅遊區、"亙古無雙勝景,天下第一仙山"的道教聖地武當山,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有轟動中外、240萬年前的"鄖陽人"頭骨化石,有舉世罕見的白堊紀青竜山恐竜蛋化石群,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漢民族第一民歌村和故事村,有神秘瑰奇的野人洞、野人𠔌、溫泉等8大類90多處旅遊景點,是華中黃金旅遊圈的重要一環。
十堰是物産富饒的資源大市。全市水資源總量401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500多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的達340多萬千瓦。水域面積154萬畝,可養殖水面62.3萬畝。素有"世界水都、亞洲天池"之美譽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綫工程的調水源頭和核心水源區,自然水質達到國傢二類標準,2010年全綫建成後年可調水100億立方米潤澤京、津及華北廣大地區。生物資源31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機緑茶、山野菜等緑色食品暢銷國內外;中藥材資源共有1360多種,素有"華中藥庫"之稱,是全國重點中藥材産區之一。礦産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的礦藏有50多種,潛在開發價值達4000億元以上,緑鬆石、金銀、稀土、大理石等開發前景十分廣阔。
十堰是貫穿東西的交通走廊。十堰位於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結合部,距武漢、鄭州、西安、重慶均為500公裏左右,自古就有"南船北馬、川陝咽喉、四省通衢"之稱。貫穿十堰的襄渝鐵路是華中進入西南的交通大動脈,已建成通車的西康鐵路是華中經十堰進入西安的最便捷通道。漢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到武漢可早出晚歸。隨着十漫高速、銀滬高速、襄渝鐵路二綫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襄天高速、鄖房高速的啓動,十堰連南帶北、承東接西、通江達海,交通樞紐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十堰是充滿生機的投資熱土。近年來,十堰市委、市政府堅持實施大開放戰略,培植壯大汽車、水電、旅遊、生物醫藥、緑色食品等"一主四大"産業,突破性發展特色經濟、民營經濟和外嚮型經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十堰市全市生産總值突破400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37.54億元。在國傢統計局發佈的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綜合實力評估中,2002至2004年十堰市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緑化十佳城市、國傢園林城市、全國生態示範區和全國文明創建先進城市等殊榮。 |
|
自鄖縣青竜泉考古發現十堰新石器時代文化既有仰韶文化,又有竜山文化,兼有屈傢嶺文化,十堰境內是我國遠古三大文化的交匯區。我國的行政區劃,最早見於《尚書·禹貢》,有九州之說,十堰夏時為梁、豫、荊三州的域匯地,《尚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華山南包括整個秦嶺、四川、雲南、陝西漢中等均為梁州。十堰商為庸國之地,西周為庸麇輿地。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伐紂,司馬遷《史記》“西土八國,助周剋商”,盟軍在牧野宣誓,據考證,在西部八國中,十堰屬庸、麇等國,十堰歸楚,公元前280年楚割漢北及上庸於秦,十堰由楚歸秦,十堰竹溪蔣傢堰鎮土城墻歷史上有朝秦暮楚之說。秦統一中國,廢分封立郡縣,十堰東部小部分屬南陽郡,西部大部分屬漢中郡,漢沿秦製。公元1476年建立鄖陽府,十堰域屬湖北省,1948年十堰解放後屬陝南行署,1950年3月17日回歸湖北建製。1967年,國傢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集團),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75年,十堰市、二汽實行“市廠合一”。合一之後,黨政名稱為“中共十堰二汽委員會”,“十堰二汽革命委員會”。十堰與二汽,頭一次在稱謂上緊緊連在了一起。當時二汽的廠領導,直接就是十堰市的黨政領導。這種政企不分的狀況一直持續到1982年4月19日,中共湖北省委頒下通知,分別組成中共十堰市委員會和中共第二汽車製造廠委員會。1994年,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實現以市帶縣的管理體製。
成名由來 十堰地名始於明朝。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薛剛纂修《湖廣圖經志》載有:“十堰,在縣(今鄖縣) 南,因溪築十堰,以灌田”,這是關於十堰地名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十堰是因為在百二河上壘石為埂,攔蓄河水,共修築十道堰,以灌溉農田而得名的。志中錄有明代韓弼詩一首——《十堰春耕》:“布𠔌聲中水滿溪,南疇北隴把鋤犁,勸農不費田官力,腰鼓一聲人自齊”,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十堰人民辛勤勞作的情景。
歷史變遷 現在的十堰地域古稱鄖陽,位於鄂、豫、渝、陝毗鄰地區,秦巴山區腹地,漢江中遊,漢江在境內流程 216 公裏,襄渝鐵路自東嚮西穿境而過,老(老河口市)白(白河)公路、 G316和G209國道縱橫其間。20 世紀60年代,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今東風汽車集團)建於這裏。境內還坐落着世界文化遺産——武當山,占建築群,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源頭在其境內。十堰市是一座年輕的汽車城、旅遊城、生態園林城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十堰是人類的發祥地之—。據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對鄖縣梅鋪西寺溝口竜骨洞、鄖西縣神霧嶺白竜洞猿人牙齒化石和鄖縣麯遠河口古遺址中猿人頭骨化石的考證,大約在距今 80~100 萬年之前,就有人類在十堰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相傳黃帝時代,在漢水之南有彭、庸兩個部落,屬現在十堰市南部三縣(竹山、竹溪、房縣)的地域。在鄖陽設府建製前,十堰市所轄疆域之歸屬不定。大禹治水,劃中國為九州,那時十堰屬於雍、梁兩州。到了商朝,大體也是如此。春秋時期,五霸競相爭鬥,當時庸、彭、麇(今鄖縣)等國,先後敗於楚國,那時十堰屬於楚國疆域;戰國時期,七雄互相徵伐,十堰歸屬常有變化,故史有“朝秦暮楚”之說。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分天下為36郡,十堰一部分屬漢中郡(今陝西漢中),一部分屬南陽郡(今河南南陽)所轄。漢承秦製,到漢武帝時,為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製,在全國設13個州部(監察區),十堰屬益州(今四川成都)管轄。三國時期,十堰先屬蜀國,後屬魏國的荊州。西晉時期,十堰仍屬荊州,後來曾一度屬梁州(今陝西勉縣)所轄。到了南北朝時,前期屬成國,後期屬南朝。隋朝建立後,先襲漢製,後廢郡,置州縣,那時的十堰屬豫州(今河南省汝南),後又劃歸梁州(今陝西省)管轄。唐初承隋製。貞觀年間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把全國劃分為十個監察區,稱為“道”。十堰屬山南道東道(今湖北省大部,陝西省南部和河南省一部分)。五代十國時期,十堰屬前蜀管轄。宋朝中期以後將道改為路,下設府、州、郡縣,十堰初屬京西路,中期以後改屬京西南路,以襄陽守臣兼任。元朝實行行省製,省下設路、府、州、縣,十堰屬湖廣行省襄陽路管轄,這樣的行政區劃一直延續到明朝中葉。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 年),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十堰山區流民的管理,設立鄖陽府,府治鄖縣,轄鄖縣、房縣、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6縣(後改上津縣為鄖西縣,將保康縣劃歸襄陽府。1936年又將屬襄陽府管轄的均縣劃歸鄖陽專署,從而奠定了現在十堰市行政區劃格局),屬湖廣行省下荊南道(監察區)管轄。清朝初期,仍沿明製,鄖陽府屬湖廣承宣佈政使司管轄。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全國地方行政機構實行省、府、縣三級管理制度,劃全國為23省。將湖廣布政使司劃分為湖北、湖南兩省,鄖陽府屬湖北省管轄。這種區劃一直沿襲到中華民國時期。民國時期,湖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鄖陽隸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十堰全境解放後,在十堰設立兩鄖專署,歸屬陝南公署(今陝西省)管轄。 1950年2月將該地區劃回湖北省,將兩鄖專署改為鄖陽專員公署。 1952年12月,襄陽、鄖陽兩專署合併。1965 年,為加快山區建設,又分設襄陽、鄖陽兩專署,鄖陽專署轄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均縣6 縣。1967 年,中央决定在十堰建設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集團)。先後劃出鄖縣的十堰區、黃竜區及茶店區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管轄。1969年撤銷十堰辦事處,在境內設置十堰市,由鄖陽專署領導。1973 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地級市,為湖北省直轄。1994 年,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轄丹江口市、鄖縣、竹山、竹溪、鄖西、房縣及張灣、茅箭兩區至今。
房縣
房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遠古時期就有人類活動,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房縣古為梁州城,西周以前為彭部落方國。春秋為防渚,屬麇、庸二國之地。戰國為房陵,屬楚。秦置房陵縣,屬漢中郡,以“縱橫千裏、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東漢末為房陵郡治,改屬荊州。三國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兩郡為新城郡,房陵為新城郡治臺。晉惠帝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改屬梁州。南北朝時迭有變更。北周改房陵縣為光遷縣,為光遷郡治。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為房陵郡。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改光遷縣為房陵縣,為房州治,隸山南東道。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升房州為保康軍,隸京西南路。元為房州治,隸湖廣中書省襄陽路。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省房陵縣入房州。明洪武十年(公元1277年)降州為縣,始稱房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襄陽府。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房縣改屬鄖陽府。民國初年屬襄陽道;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隸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改隸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
房縣是革命老蘇區。1931年夏,賀竜,鄧中夏、柳直旬率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主力轉戰房縣, 開闢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蘇區,成立了房縣蘇维埃政府。
1946年7月,王樹聲、羅厚福率中原新四軍五突圍部隊轉戰房縣, 在房縣中壩成立了鄂西北軍區,鄂西北行政公署和房縣人民政府,開創了以房縣武當山地區為中心的鄂西北根據地。1949年元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陳謝兵團四縱十二旅和陝南軍區部隊,發動房竹戰役,解放房縣,成立了房縣人民民主政府,屬陝西省兩鄖專區。1950年4月改屬湖北省鄖陽行政專員公署。1953年隸屬襄陽行政專員公署。1965年襄鄖分設,房縣仍隸屬鄖陽地區。1994年鄖陽地區與十堰市合併,為十堰市所轄 。
“房陵文化圈”有着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藴和顯著特點:藴藏量大,形式多樣,積澱深厚,層次分明,特色鮮明,傳承自覺。其一,“房陵文化圈”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有西周詩經文化、流放文化、巴楚文化、秦楚邊緣文化、漢水文化、神農文化、武當道教文化和野人傳說等,具有獨特的區域特色。其二,“楚調、巴音、秦韻”的風格鮮明,是中西部地區古文化沉積帶學說最北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點。其三,流傳在“圈內”特別是房縣民間的民歌種類多、腔調多、內容豐富,不僅有反映當地風土民情、生産生活、戀愛婚姻的民歌,還有傳唱《四書五經》、《增廣賢文》、《三字經》、《詩經》的民歌及長篇敘事民歌。
茅箭區
茅箭區的名稱是由茅箭堂村村名演化而來。古時,茅箭堂有一尖形土梁子,伸嚮河灣,形狀似箭,上面長滿茅草,故得名“茅箭”。
據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鄖陽志》記載,“鄖縣塘汛二十有九……城南七十裏茅箭陸塘”(“塘”是當日封建統治階級為維護地方治安、傳遞公文,駐有武裝人員的機構),“茅箭陸塘”就設於現在的茅箭堂,民國初年撤銷,當時人們習慣叫“箭塘”,或簡稱“茅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十堰區公所管轄。 1950年設茅箭鄉政府; 1958年由9個高級公社聯合成立茅箭人民公社,隸屬十堰區,同年10月改區為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十堰區更名為五星人民公社,茅箭鄉隸之;1961年6月白浪、十堰兩公社合併為十堰區,下轄各鄉改建製為人民公社,茅箭鄉政府改為茅箭公社;1969年12月成立十堰市(縣級市),茅箭公社為其所轄;1971年撤區並社,茅箭公社為十堰市8大公社之—,同年茅箭公社駐地由茅箭堂遷往顧傢崗;1973年十堰市由地轄市升格為省轄市;1984年撤社建區(縣級),茅箭公社更名為茅箭區(縣級),是2個城市區之一;1986年9月白浪區公所並人本區,沿革至今。
張灣區
張灣區原屬鄖縣管轄的黃竜區和茶店區的茅坪公社。1967年6月6日,湖北省抓革命促生産第一綫指揮部批準設立鄖縣十堰辦事處,上述一區一社由鄖縣劃歸辦事處管理(同時劃歸的還有十堰區),同年12月更名為鄖陽十堰辦事處,隸屬鄖陽地區領導。1969年12月1日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决定成立十堰市,仍屬鄖陽地區領導。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為省轄市。1984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社建區成立張灣區(縣級),轄頭堰、紅衛、車城、土門4個街道辦事處。1986年10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十堰市的花果、白浪2個區公所,並將花果區公所管轄的全部和白浪區公所管轄的東溝、茅坪2個鄉與張灣區合併,成立新的張灣區至今。
丹江口市
該市夏、商、西周為豫州所轄。與雍州相鄰。春秋屬麇。公元前616年,楚子伐麋,歸楚。戰國屬韓及楚,因境內的均水稱均陵。秦置武當縣,屬南陽郡。兩漢沿秦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得荊州.分南陽郡建南鄉郡,武當縣屬南鄉郡:晉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 年),改南鄉郡為順陽郡,武當縣屬順陽郡。公元310年,永嘉之亂.以江左平陽郡(今山西臨汾一帶)流民寓此,增平陽縣,與武當縣同屬始平郡。南北朝沿革變動頻繁:宋武帝元年(公元420年),改始平郡為齊興郡:梁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置均陽縣,革齊興郡為興州,轄武當、平陽、均陽3縣;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改興州郡為豐州郡,廢平陽入武當。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 ,罷豐州郡,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改豐州為均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廢州置淅陽郡。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割淅陽郡置武當郡,原設武當、均陽、新增平陵3縣皆屬。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武當郡為均州。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軍政府裁府、州、廳,一律改縣。同年12月,知州陳文琪接到襄陽軍政分府檄文“即傳諭紳民,竪旗反正”,陳繳印留任。均州改為均縣直隸湖北省。
1948年3月21日均縣城解放,6月2日成立均縣民主縣政府,隸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1949年10月1日均縣民主縣政府改稱均縣人民政府,隸陝南行署兩鄖專區。 1950年兩鄖專區劃回湖北省改稱鄖陽專區,均縣隸屬鄖陽專區。1952年撤銷鄖陽專區,均縣隸屬襄陽專區。1960年7月撤銷均縣並入光化縣(今老河口市)。1962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恢復均縣建置,屬襄陽專區。1965年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均縣隸之。1983年8月19日撤銷均縣,設立丹江口市,屬省轄 (縣級)市,由鄖陽地區代管。 1994年10月29日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丹江口市由十堰市代管至今。
鄖縣
歷史沿革 鄖縣以漢水“長利”,有“鄖關”而得名。鄖縣在夏時,為豫州之西域。商時,屬庸國。西周時期為周的疆域。春秋時,為 麇國之地。楚滅麇後屬楚地。公元前280年,秦攻漢北地及上庸,鄖縣地屬於秦的漢中郡。漢時,於鄖縣境地置“長利縣”、“長利”有 “鄖關”:秦時,在“鄖關”立“鄖鄉縣”。元朝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鄖鄉縣”改稱”鄖縣”,屬均州:明哎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於鄖縣置鄖陽府,鄖縣屬湖廣布政使司鄖陽府:清柬熙三年(公元1664年),鄖縣屬湖北布政使司鄖陽府。民國時期,鄖縣先後隸屬襄陽道、鄖陽府、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監察專員公署。1934年改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查專員公署。
1947年12月31日鄖縣解放。1948年屬陝南行政公署第四專署。1949年改屬“兩鄖專署”。1950年2月1日,鄖縣劃歸湖北省建製,隸屬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鄖襄專署合併,鄖縣改屬襄陽專署所轄。1965 年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建製,鄖縣復歸鄖陽專署。1994年10月,鄖陽地區行政公署與湖北省十堰市合併,鄖縣隸屬湖北省十堰市所轄至今。
鄖西縣
鄖西因位於鄖縣以西而得名。素有“秦頭楚尾”、“秦楚會商”之稱。屬 地變更頻繁,自西漢始,先後稱長利、錫、平陽、鄖鄉、上津縣。
明朝成化十二年 (公元1476 年 ) ,割鄖縣西武陽五裏,析上津東南津陽四裏,建鄖西縣,與上津縣並存,同隸鄖陽府。清順治十六年 (公元1659 年 ) ,裁上津並人鄖西。
1947年11月16日鄖西解放後,縣境劃為3個縣轄(鄖西、上關、鎮安),均隸屬豫鄂陝邊區四專區。1948年6月成立陝南行署,改四專區為兩鄖專區,上述3縣屬之。1949年5月撤上關縣,鎮安縣政府遷回原址,恢復原鄖西縣轄境,隸屬未變。1950年春,改隸湖北省鄖陽專區。1952年鼕至1965 年鼕,隸湖北省襄陽專區。1965 年鼕至1967年隸湖北省鄖陽專區,1978 年改隸鄖陽地區。1994年10月鄖陽地區與十堰合併為十堰市,鄖西縣隸之。
竹山縣
據考古研究,早在80~100萬年前,堵河流域就有人類生存與繁衍。殷商時,竹山為侯國,名庸,曾名列8國之首。商末助周武王伐紂得周襲封,都方城,盛時轄今鄂川陝邊境18縣: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庸率群蠻攻楚,為楚所滅,乃置上庸縣,後縣境時秦時楚。秦時屬漢中郡,西漢置武陵縣,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破漢中,遣劉封、孟達屯兵上庸。北朝西魏廢帝元年(公元552年),改新豐為上庸縣,改安成縣為竹山縣,並以竹山之地析置羅州。隋唐時,竹山、上庸二縣隸房陵郡。元循舊製,屬湖廣中書省襄陽路。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省竹山於房縣,旋又復設,屬湖廣布政使襄陽府。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始修今城,成化十二年 (公元1476年),析縣西尹店設置竹溪縣,隸屬鄖陽府。民初屬湖北省襄陽道,1932年屬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後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
1948年1月20日,竹山全境解放,屬陝南行政公署。新中國成立初,竹山縣屬兩鄖專員公署,1950年4月,改屬鄖陽地區公署,1953年1月,屬襄陽地區公署,1965 年,重屬鄖陽地區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鄖陽地區和十堰市合併,仍稱十堰市,隸屬十堰市至今。 |
|
在秦嶺餘脈與大巴山東段之間的中國中央山地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十堰。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鄂、豫、渝、陝交界地帶,是一個美麗的山城,新興的現代車城,又是一個我國內陸山區唯一的國傢級園林城市,更是一個旅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産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産、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裏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裏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竜蛋化石群和恐竜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竜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産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裏,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旅遊畫捲。歡迎您來到十堰旅遊。
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境內有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竜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竜骨架化石
十堰主要旅遊景點:武當山 ·紫霄宮·南岩宮 ·丹江大壩 ·太子坡 ·玄嶽門 ·瓊臺三觀 ·五竜河 ·小太平洋 ·遇真宮 ·磨針井 ·元和觀 ·金殿 ·五竜宮·飛升崖 ·老營 ·竜頭香 ·玉虛宮 ·天柱峰 ·黃竜洞 ·賽武當自然保護區 ·四方山植物園 ·人民公園 ·伏竜山·太和宮 ·復真觀 ·鬆濤山莊 |
生物資源 Biological resources |
十堰市國土廣阔,地形復雜,生物資源南北兼有。共有動植物3000多種,是湖北省生物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1)植物資源
1989年調查,全市野生木植物113科,337屬,1470種,其中喬木702種,灌木644種,藤本植物124種。植物資源中,珍稀名貴品種,現列為國傢重點保護的有8種。國傢一類保護的有珙桐、禿杉、水杉等3種,水杉為世界稀有,被稱為“活化石”;二類保護的有銀杏、杜仲、金錢鬆等15種;三類保護的有華榛、青檀、天麻等21種。林存量和優勢樹種較多是本市植物資源的又一特色。全市活立木蓄積量1995年有1869.6萬立方米,優勢樹種有40多個,最突出的是殼鬥科植物,即櫟類資源。其中黑木耳是本市利用櫟類資源生産的傳統骨幹林特産品,産量、質量在全省占絶對優勢。
(2)動物資源
十堰市的動物資源豐富。僅受到國傢和省級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達100多種,其中受國傢重點保護的61種,受湖北省重點保護的58種,一級保護的有華南虎、金絲猴、梅花鹿、白鶴等14,二級保護的有獼猴、毛冠鹿、紅腹角雉等17種。動物資源的另一大類為水生動物,共有92種,既有大量的普通魚種,也有內陸水域少有的哺乳類水生動物和水陸兩棲動物,如水貂、大鯢等;十分珍貴的奇特魚種,如五色魚、多鱗鏟井魚。大鯢、水貂等許多品種為國傢保護的水生動物。動物資源豐富的另一方面是益蟲、益鳥、益獸的數量大,初步查明,共有71科、343種,傢養動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共有6科、83個品種。全國六大良種之一的鄖巴黃牛,營養價值尤其藥用價值極高的白羽烏雞以及生長快、個體大、肉味鮮美的馬頭山羊等為良種傢畜、傢禽的典型代表。
動植物資源方面,十堰山區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多種森林生態係統,為野生動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現已查明,全市有國傢級保護動物23種,其中一類4種,二類12種,三類7種;全市有國傢級保護植物32種,其中一類兩種,二類14種,三類16神。
(3)藥用生物資源
中藥材是十堰市生物資源的一大優勢。1986年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該市藥用生物達250科,1360種。其中植物類178類、1211種。動物類72科、128種,礦物類21種,總儲量55萬噸。國傢規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該市就有235,占64.7%,是全國重點藥材産區之一。珍稀明貴藥材有金釵、麝香、熊膽、天麻等20餘種;地道藥材有棗仁、五味子、木瓜等100多種。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十堰市面積、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8)》,截至2008年底。面積2.3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345萬。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
房縣 面積 5110平方千米,人口 52萬人。郵編442100。
鄖縣 面積 3863平方千米,人口 62萬人。郵編442500。
鄖西縣 面積 3509平方千米,人口 51萬人。郵編442600。
竹山縣 面積 3586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 郵編442200。
竹溪縣 面積 3279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 郵編442300。
張灣區 面積 559平方千米,人口 21萬人。 郵編442000
茅箭區 面積 578平方千米,人口 25萬人。 郵編442000。
丹江口市 面積3121平方千米,人口 49萬人。郵編442700。
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 面積 93平方千米,人口 6萬人。郵編442000。 |
|
俯瞰十堰中心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遊,武當山北麓中低山區,漢江南岸,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歷年平均氣溫15.2℃,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跨東經109°29′至111°16′,北緯31°30′至33°16′。是鄂、豫、陝、渝毗鄰地區唯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位於華中、西南、西北三大經濟板塊的結合部,地處五省交界處,承擔着東進西出、南北相連的作用,是鄂西北部周邊地區人流、物流、教育、衛生和文化的集散地。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房縣、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堰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生産和科研基地,是以汽車工業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2006年全市生産總值達345億,人平過萬元,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綜合百強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居全國第63位。城區人均收入在全省位居第二位,僅次於武漢。
全市國土總面積2.3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351餘萬,城區人口52萬人。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麯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時屬絞、庸等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現今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國傢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設立了鄖陽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級為省轄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十堰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中國城市品牌價值報告》全國宜居城市中十堰位列第三。十堰還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城市。
十堰是物産富饒的資源大市。礦産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緑鬆石、金、銀、石煤、稀土、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鈾、鉀、鉬、鈷等50多種,潛在價值在4000億元以上。水力資源豐富,年平均經流量達100億m³,過境客水280億m³,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達500萬kw,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0萬kw;林特資源聞名遐邇,茶葉、食用菌産量豐富,質優品高,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藥材資源品類繁多,共生産藥材2700餘種,在國傢確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該市約占235種,占總數的65%,素有“天然藥庫”的美稱;旅遊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
十堰是聞名全國的汽車工業基地,是聞名全國的汽車城。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汽車工業基地之一。2003年9月,東風汽車公司總部遷址武漢,有人曾擔心十堰淪為“廢都”。然而,幾年過去,汽車工業在十堰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且呈現大幅增長態勢。2007年,市域工業總産值達562億元,其中410億元為汽車工業産出,汽車工業比2003年增長177億元;除開東風公司,十堰地方汽車工業總産值達134億元,比2003年增長89億元。
目前,全市擁有整車生産企業20多傢,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200多傢,形成了一批汽車産業集群。全市汽車工業千億資産、50萬輛産能,可生産100多種車型、1000多種總成、4000多種零部件。十堰的汽車産業生産經營,已輻射到全國25個省市。東風汽車公司躋身於世界三大卡車廠傢之列,已與世界3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200多個廠傢建立了貿易聯繫。十堰是聞名全國的汽車工業基地。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是馳名中外"東風車"的故鄉,是全國聞名的"汽車城",是"中國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車生産基地。東風公司十堰基地現有各類專業廠28傢,固定資産300多億元,職工8萬多人,年産東風係列商用車20多萬輛。全市與東風公司配套的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達200多傢,具有很強的綜合配套能力。是全國汽車産業化程度最高、産業集群優勢最為明顯的地區之一。十堰是東風汽車公司的發源地,擁有衆多實力雄厚的大型汽配企業,擁有全國最具實力的汽車技術研究院和中國最大汽車配件交易市場。全市汽車及零部件企業達200多傢,汽車工業資産450多億元,從業人員近20萬,各類汽車年産能達30萬輛。2003年,我國汽車工業界最大的合資項目——東風公司與日産公司戰略合作全面啓動。十堰作為主要的商用車生産基地,未來五年將新增投資50多億元,十堰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卡車製造中心”。09年8月東風公司决定打響“延安保衛戰”——重振十堰基地,投資千萬,欲將十堰基地變成其商用車的增長級,一條總投資7678萬元、設計年生産重卡3萬輛的總裝綫在當地投産。
十堰市具有優質的教育資源。 十堰市有五所高等院校,分別是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鄖陽醫學院、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十堰廣播電視大學(原教育學院),為國傢、社會培育了一批批遍布於工業、醫療、教育等行業的精英人才;有三所省級示範高中,分別是鄖陽中學、車城高級中學(原東風汽車公司第一中學)、十堰市第一中學;更有許多環境優良、設備完善、師資優良的中小學。
十堰市具有優秀的醫療衛生條件。十堰市有四所三級甲等醫院(其中西醫三所,中醫一所),分別是東風汽車公司總醫院、太和醫院、人民醫院以及十堰市中醫醫院,城區的醫療社區服務點遍及各個街道,為全民的健康服務。
十堰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目前十堰城區已建成20多條街道,道路緑化率達到62%。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教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交通通訊便捷,襄渝鐵路橫貫東西,每天有57列客車通過,可直達北京、上海、武漢、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等地,有專綫始發動車組到武漢。209和316國道交匯十堰,四通八達。漢江黃金水道運輸可通江(長江)達海(上海)。老河口和襄樊兩機場毗鄰該市,班機可直飛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隨着火車提速、(武)漢——堰(十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及十堰空港的建設,交通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十堰多條高速,銀福高速穿市而過,還有在建的十天高速,鄖十高速,十房高速,𠔌竹高速,運十鐵路,十宜鐵路,鄭渝高速鐵路,以及武當山飛機場,十堰交通將迎來新的春天,十堰市郵電通訊已實現了傳輸光纖化、長途自動化,可與160個國傢和地區直撥電話。十堰有兩座大型自來水廠,有丹江口水電站、黃竜灘水電站、十堰熱電廠、東風汽車公司熱電廠、正在建設的潘口水電站等衆多大中型電廠和京能集團的合作,全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設施的綜合配套服務能力居國內先進水平。五堰繁華的商業中心,加上六堰中心商業區的升級改造和北京路新的商業中心的發展,十堰的商業中心有了更高的標準,吸引了世紀百強雅格五行星級賓館,黃竜置業,武當國際城等的相繼入駐。五堰商場,人民商場,壽康永樂超市連鎖公司,京華量販連鎖,豐融連鎖超市,鑫城超市,鄂西北小商品城等本土企業規模強大。武漢金地房地産,武商量販,中商百貨,中百倉儲,工貿傢電,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民衆樂園等外地企業相繼入駐,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德剋士等快餐連鎖企業的分店在十堰開了一傢又一傢。2009年6月沃爾瑪到十堰考查,即將在十堰開設分店。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産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産、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裏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裏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竜蛋化石群和恐竜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竜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産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裏,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旅遊畫捲。歡迎您來到十堰旅遊。
車城前景展望:十堰市委出臺《關於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决定》,製定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按照總體規劃,組織相關部門分別製定具體規劃,明確重點,全力推進,把十堰建設成為國傢級現代製造中心、國傢級生態經濟示範區、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區域性現代服務中心和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心。要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按照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裏、城市人口100萬的目標,修編城區發展規劃,科學安排城市功能區佈局,研究謀劃與鄖縣、武當山等衛星城鎮的規劃銜接和發展對接。十堰是典型的山城,全市國土總面積中山地超過92%,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隨着城市的發展,土地的瓶頸製約日益突出。一座被群山所睏的“圍城”,發展的空間在哪裏?經過艱苦探索,難題終於破解。
《愚公移山》的故事傢喻戶曉。可是,沒有人會想到,這樣一個流傳千年的神話傳說在十堰精彩再現。為了尋求發展空間,十堰削峰填𠔌、挖山填溝、連片開發,這就是萬畝山地整理項目。這些誕生在挖掘機下的平地,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人造平原”。
現在,十堰已經成功地嚮東、西、北三面突圍。
在東部,茅箭區的東部新城概念規劃和城市設計方案幾經論證,已於2007年正式出臺。將50%的小山拿掉,保留了50%的山體作為生態景觀。在規劃上,東部新城將以居住、商業、金融、文化為主定位,東至馬傢河東岸、南達武當路、西到北京路、北臨十漫高速,面積38平方公裏,旨在建設一個生態新城和宜居新城。
在西部,張灣區的西部新城規劃已經出爐。這裏的山地整理項目,造地面積將超過萬畝,並將在這片“人造平原”上建設一座工業産值500億元、人口30萬的現代化西部新城。新城內,兩縱兩橫主幹道、十縱十橫次幹道的建設藍圖正在形成,廣場、醫院、學校、銀行等社會服務設施配套齊全。
在北部,鄖縣的“一江二橋三鎮”建設如火如荼,市縣一體的全面對接正在進行,長嶺開發區以及漢江沿岸的廣阔土地,為十堰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經過東擴、西延、北進之後,十堰的發展空間究竟有多大?市規劃局數據顯示:東部新城規劃用地總面積38平方公裏,城市建設用地占29平方公裏;西部工業新區規劃用地總面積46平方公裏,城市建設用地占25平方公裏;加上鄖縣長嶺區、和平島,未來全市新城區可建設區域超過50平方公裏。建成後,十堰城區規模將達到100平方公裏,可容納100餘萬人口。
十堰新城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現代化的政治經濟新中心——北京路,天津路,上海路等已建成,北京路上的東方坐標城,五星級賓館世紀百強雅閣賓館,十堰市體育中心,行政服務中心、博物館、美術館、鄖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十堰市職業技術學院等經濟文化的地標式建築,無不洋溢着現代化都市的氣息。重慶路、武當大道、浙江路、凱旋大道、許白路、上海路、丹江路、北京路南出口相繼建成通車,或改造完畢。寬闊的道路、林立的高樓、如火如荼的建設,無不在告訴人們:這座年輕城市,正雄心勃勃,劈山開路,進一步嚮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
未來3—5年內,十堰將形成水陸空齊頭並進,“三路一場”競相發展的良好勢頭。十堰將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城市和鐵路交通樞紐中心、湖北重要的航空港和航運港。建成市域內2小時高速公路交通網,全國主要大中城市2小時航空交通網,周邊省會城市5小時鐵路交通網。兩橫一縱的高速公路(漢十、十漫、襄天三條高速橫貫東西,鄖房高速縱穿南北。部分新修高速公路已經入建設性階段)六條鐵路縱橫交織在鄂西北大地,兩個航運港打造水運“黃金通道”,武當山機場幾十年的博弈艱難破局,正在進行選址評估。一個由三路一場(公路、鐵路、水路、飛機場)為網絡的立體交通樞紐正在形成,為十堰的經濟社會發展註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十堰擁有東風商用車基地、南水北調中綫源頭、世界文化遺産武當山3張世界級名片。十堰汽車存量資産過千億,商用車地位“全國第一、世界前三”。武當山年接待遊客量超過百萬,丹江口水庫蓄水後,大山大水大人文的十堰,必將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核心板塊和重要支撐。
以十堰為端點畫一個半徑為500公裏的圓,武漢、鄭州、西安、重慶均在圓弧上。十堰是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唯一的中等城市。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十堰市具備成為鄂、豫、陝、渝四省市毗鄰地區的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條件。不久的將來,陸路交通,十堰至西安2個半小時,至武漢和鄭州4個小時,至重慶6小時。十堰必將成為武漢、西安、鄭州、重慶四大經濟區的最佳融合點,在接受四大經濟區輻射的同時,積聚整合放大四大經濟區的經濟信號,形成新的輻射源,形成我國東西部交流的“橋頭堡”。“用10年時間,把十堰建設成世界汽車製造中心、國際旅遊集目的地、國傢生態經濟示範區和國傢交通樞紐城市!”十堰正在嚮省際區域性中心城市進發。 |
|
十堰简介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轄五縣一市兩區和一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即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張灣區、茅箭區、丹江口市和白浪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市國土總面積2.36萬平方公裏,總人口346萬,城區人口52萬人。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鄖縣麯遠河畔發掘的兩個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定名為“鄖縣人”。人類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填補了亞洲人類發展“鏈條”上空缺的一環,被列為當年“世界考古十大發現”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時屬絞、庸等國;戰國時屬楚國;秦漢時屬漢中郡長利縣;東漢、魏時屬錫縣;唐、宋時屬武當郡鄖鄉縣;元代始設鄖縣。現今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國傢為建設第二汽車製造廠(現東風汽車公司),設立了鄖縣十堰辦事處,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鄖陽地區合併,成立新的十堰市。這裏是道教和“武當拳”的發祥地,武當道教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武當山古建築群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十堰是一個資源富市。礦産資源儲量豐富,現已探明的礦藏有緑鬆石、金、銀、石煤、稀土、鐵錫、釩、銻、鉛、鋅、大理石、石棉、重晶石、鈾、鉀、鉬、鈷等50多種,潛在價值在4000億元以上。水力資源豐富,年平均經流量達100億m2,過境客水280億m2,水能資源理論藴藏量達500萬kw,其中可供開發利用的有340kw;林特資源聞名遐邇,茶葉、食用菌産量豐富,質優品高,房縣被譽為全國“燕耳之鄉”;藥材資源品類繁多,共生産藥材2700餘種,在國傢確定的363個重點品種中我市約占235種,占總數的65%,素有“天然藥庫”的美稱;旅遊資源更是得天獨厚,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
十堰又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汽車城,是東風汽車集團總部所在地。東風汽車公司躋身於世界三大卡車廠傢之列,已與世界3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200多個廠傢建立了貿易聯繫。全市與東風汽車公司配套的地方工業企業多達200余家,具有很強的綜合配套能力。
十堰市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近年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目前十堰城區已建成20多條街道,道路緑化率達到62%。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教等設施配套、功能齊全。交通通訊便捷,襄渝鐵路橫貫東西,每天有13對客車通過,可直達北京、上海、武漢、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等地。209和316國道交匯十堰,四通八達。漢江黃金水道運輸可通江(長江)達海(上海)。老河口和襄樊兩機場毗鄰我市,班機可直飛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隨着火車提速、(武)漢——堰(十堰)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及十堰空港的建設,交通條件將進一步改善。十堰市郵電通訊已實現了傳輸光纖化、長途自動化,可與160個國傢和地區直撥電話。十堰有兩座大型自來水廠,有丹江口水電站、黃竜灘水電站、十堰熱電廠、東風汽車公司熱電廠等衆多大中型電廠,全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設施的綜合配套服務能力居國內先進水平。
十堰建市三十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一個貧窮小鎮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進入90年代以來,先後獲得湖北省省轄八市文明城市競賽綜合評比第一名,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園林緑化先進城市、全國緑化十佳城市、國傢園林城市等光榮稱號。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目前僅城區就有三資企業60多傢,協議引進外資上億美元。全市有汽車、輪胎、輕紡産品、土特産等56種商品出口到世界上的55個國傢和地區。為了適應全方位對外開放、進一步發展外嚮型經濟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修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對外開放,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幹規定》,在投資領域、稅費徵收、土地徵用、勞動用工和提供服務等方面製定了十分優惠的政策。
世紀更替,千年之交。隨着國傢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十堰市面臨着良好的發展機遇,繼《1998—2020十堰市經濟科技社會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建設“汽車城、旅遊城、生態城和區域性中心城”的戰略目標之後,市委、市政府又高瞻遠矚地規劃建設“三路兩港兩站”,即建設至武漢、西安、重慶的高等級公路,建設信息港和航空港,建設十堰火車站及武當山火車站。隨着這一宏偉戰略的實施,十堰在國傢西部開發戰略中的支點作用將進一步凸現!
在秦嶺餘脈與大巴山東段之間的中國中央山地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十堰。
十堰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地處鄂、豫、渝、陝交界地帶,是一個美麗的山城,新興的現代車城,又是一個我國內陸山區唯一的國傢級園林城市,更是一個旅遊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十堰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高品位、世界級的旅遊産品蜚聲中外。她東有世界文化遺産、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中國漢民族民歌第一村”、“中國民間故事村”和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調中綫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南有“野人”謎蹤的原始森林神農架、千裏房縣流放文化和飲浴兩用的溫泉;西有史學家稱之為“內長城”的楚長城和奇美秀麗的十八裏長峽及堵河漂流風景區;北有世界罕見的白堊紀恐竜蛋化石群和恐竜骨骼化石遺址;市區內有風景秀麗的伏竜山自然保護區和世界第三大卡車生産基地——東風汽車公司。這裏,遠古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社會文明交相輝映,壯美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土民情異彩紛呈,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旅遊畫捲。歡迎您來到十堰旅遊。
十堰是三峽——神農架——武當山——西安黃金旅遊綫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六大類25處各具特色的風景名勝遍及全市,境內有道教聖地武當山,有轟動中外的鄖縣猿人遺址和恐竜蛋化石群,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還有新近發現的鳥腳類恐竜骨架化石。 |
|
十堰
Shiyan
漢水入堵河,
與孟達合攻上
庸(今竹山)。
南宋與金對
峙,十堰所處
的均、房、金三
州是抗金的前
綫陣地。明成
化年問房縣、
鄖陽兩次農民
起義,聲勢浩
大,屢敗官兵。
明末農民起義軍長期以十堰附近的黃竜灘、
老營倉等地為屯兵、練兵基地,多次與官軍
作戰,為最後推翻明朝政權起到了重要作
用。1931年5月,賀竜率中圍T農紅軍第3
軍由洪湖轉移鄂西北,同年6月剋房縣縣城
創建以房縣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解放戰
爭小,中原軍區南路突幽部隊建立了以武
當山為中心的鄂西北根據地,廣泛開展遊
擊戰爭,在戰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全國戰場
的作戰。 (焦文敏)
在百二河上攔河築堰十道而得名。轄茅箭、
張灣2區,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
5縣和丹江口市。面積23’720平方千米,人
門341萬,其中市區面積1 230平方千米、
人口48萬(2000)。
秦漢屬漢中郡。魏晉屬利州。唐宋時分
隸均州、房州。元屬襄陽路。明成化十二年
(1476:)屬湖廣布政使司鄖陽府。清康熙三年
(1664)湖廣分置,t堰屬湖北布政使司鄖陽
府。1911年後屬湖北省鄖陽縣。1948年隸
陝南行署。1950年2月復歸湖北省建製。
1 967年第二汽車製造廠在此建設,成立十
堰辦事處。1969年11月建立縣級市。1973
年2月升為省轄市。1994年9月將鄖陽地區
並入後仍稱十堰市。
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為大巴山餘脈。
地勢南高:f匕低,中間平緩。武當山呈西北
東南斜貫全境,主要山峰有蒼浪山、蛤蟆
山、武當山、伏竜山、賽武當山等。竹溪縣
境內的蔥坪為全境最高峰,海拔2’740米;
丹江口市潘傢岩附近為最低點,海拔8 7
米。漢水為長江最大支流,自陝西白河縣
入境,流經市區北部,與堵河匯集後註人
丹江口水庫,再南流襄樊、武漢人長江。
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 5舟℃。1月平均氣溫2.5℃,7月平均氣溫
28℃。年平均降水量837毫米。因北有秦嶺
山脈阻擋,鼕無風寒,夏無酷熱。鼕夏長,
春秋短。雨熱同季,光照充足,雨量豐沛。
…區立體小氣候明顯。礦藏有鐵、鎳、石墨
等,藏量有限,分佈零散。汽車工業作為竜
頭産業,帶動了機械加工、化工工業的迅速
發展,輕紡、電子、食品加工業也占有一定
地位。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林業較
發達,森林覆蓋率列湖北省首位。鐵路有襄
樊一重慶綫橫貫全境,公路有十堰一襄樊、
十堰一房縣一宜昌、安康一房縣一襄樊等幹
綫。航運沿漢水可上溯陝西洋縣,通行150
噸級輪船;嚮下可直達武漢,通行200~500 |
|
- n.: Shiyan City
|
|
十堰市 |
|
湖北 | 行政區劃 | 地理 | 縣市 | 建築 | 名勝古跡 | 世界遺産 | 教育 | 大學 | 學院 | 汽車 | 院校 | 旅遊 | 竜山 | 風光 | 慈溪 | 學校 | 中學 | 鄖縣 | 地名 | 鄉鎮 | 縣 | 省市 | 百科大全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