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 : 中国 >山东 > 
目录
·气象要素之一·rì zhào rì zhào·阳光照射
·遮阳之伞·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旅游 Travel
·历史文化 History and Culture·日照由来 Origin of sunshine·人口民族 Ethnic population
·日照交通 Sunshine transport·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旅游服务 Tourism Services
·气象资源 Weather resources·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日照市标 Rizhao City standard
·城市荣誉 City Honors·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英文解释
·法文解释·近义词·相关词
·包含词·更多结果...
气象要素之一
  气象要素之一。表示一地接收太阳光照射的状况。有可照时间和实照时间两种,分别以可照时数和日照时数表示。
rì zhào rì zhào
  一日当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阳光照射
  阳光照射。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日照天下,远近广狭,难得量也。” 南朝 梁简文帝 《怨歌行》:“十五颇有餘,日照杏梁初。” 唐 包佶 《元日观百僚朝会》诗:“日照金觴动,风吹玉佩摇。”
遮阳之伞
  遮阳之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我在 华胥国 里是个贵人,今要一把日照也不能够了,却叫我擎着荷叶遮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轿前高高的一顶日照,十六名 江西 巡抚部院的亲兵。”
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
  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日照长短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并和云量、云的厚度以及地形有关。夏季我国北方日照长,南方日照短,冬季相反。《人民日报》1982.3.27:“ 内蒙古 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少而集中,有利于甜菜糖分的积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旅游 Travel
  日照旅游投诉电话:日照市旅游投诉电话:0633-8816276
  山东省旅游投诉电话:0531-8296342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日照最佳旅游时间:气候:日照东部属暖、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西部属暖温带季风区,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0c,无霜期270天,全年平均日照2540小时,年温水量885毫米。
  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皆可。
  日照民俗节庆活动:七月七日,习称“七夕”,日照妇女在节日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日照特别提醒:
  游日照一定要上海边感受一下“蓝天、碧海、青山、金海岸”,注意好泳衣、墨镜、护肤用品、遮阳伞、日常药品等。
  日照美食: 日照菜"是由日照地方风味菜,以牛羊肉为主。日照购物:日照绿茶
  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日照生产的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
  日照花生
  特点为粒大饱满,香甜可口,油而不腻的优良品质,深受国内外欢迎。
  碑廓小锅饼
  制作工世精细,小锅饼一直面名于山东江苏等地。
  日照
  日照雪青特点为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持久。
  对虾
  日照产对虾,个体肥大,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
  
  日照交通:航空日照现已开办八家航空代办站,随时办理客运和货运业务。订购青岛到全国各地;青岛至韩国、香港;济南至全国各地;连云港至全国各地的往返程机票;还可办理青岛至全国各地的空中货物运输业务。日照至青岛机场168公里,日照至连云港机场120公里,乘车两小时均可到达。
  铁路:分别与两港相接的日(照)西(安)、坪(上)岚(山)两条铁路在莒南坪上交汇后向西延伸,在西安与陇海铁路相交,成为中国中部又一条东西大动脉。铁路西去出境,直抵荷兰的鹿特丹港,构成一条新的亚欧大陆桥。日照直达北京和郑州的列车专线已经开通。
  公路:日照公路四通八达。204、206国道纵贯南北。016、048等5条省道在日照境内纵横交错。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依托,港口、站场为枢纽,城乡一体,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日照住宿:日照住宿业发达,住宿比较方便,设施齐备,从经济实惠的小旅馆到高档舒适的星级宾馆各种档次俱备,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日照娱乐: 日照开辟了不少新式娱乐场所。也有各种新奇刺激、紧张有趣的娱乐活动,及各种时尚的休闲活动,如康乐、网球、保龄球。
  位置:日照市地处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4′。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
  邮编:276800
  面积:总面积约5310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200多万。
  行政区划分:现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岚山办事处、日照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下设38个镇、27个乡、5个街道,2952个村、41个居委会。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日照市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处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环黄(渤)海经济圈,是中国重点开发建设和生产力布局的沿海主轴线与新亚欧大陆桥的交汇处。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国际开发价值日益倍增。日照市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山东省粮食、花生、茶叶、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的重要产地。林木资源种类较多,林木蓄积量1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6.9%。日照海洋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基地和集散中心,拥有全国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是国内四大水产品育苗中心之一。近海盛产鲅鱼、刀鱼、黄花鱼等经济鱼类和西施舌、对虾、海参、鲍鱼等名优海产品。非金属矿产资源量大质优,花岗岩享有较高声誉。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石棉15万吨、花岗岩3亿吨、片麻岩5.5亿吨。日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时,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海岸线长100多公里,其中金沙滩岸线64公里,港口岸线20多公里。近海海域水质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是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全国环保重点城市。日照依山傍海,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水清浪稳,滩平沙细,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休养胜地以及开辟海上运动场、海水浴场的天然良址。境内有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万平口景区、灯塔景区及多处海水浴场。日照文化底蕴丰厚,境内陵阳河遗址发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为我国文字始祖。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两城遗址被誉为“亚洲最早的城市”。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历史,为华夏文明之瑰宝。河山摩崖石刻“日照”二字为世界汉字摩崖之最。浮来山有距今3500余年的“天下第一银杏树”和刘勰故居。五莲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宋代苏轼在密州做知州时,曾以“奇秀不减雁荡”赞誉此山。日照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定为五大支柱产业工程。日照是2005年世界“欧洲级”帆船锦标赛、2006年世界470级帆船锦标赛主办城市;2003年7月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名,成为长江以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最优的城市;在首批由山东省政府公布的“山东省园林城市”名单中,日照市榜上有名;2003年12月日照市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正式授牌仪式将于2004年1月8日在郑州举行。日照市旅游定位为“海滨生态市,东方太阳城”;日照旅游口号为“游山登五月,赏海到日照”.日照人民将以大海般的胸怀欢迎五湖四海的宾朋。
历史文化 History and Culture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
  "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喜不自胜,欣然命笔。
  《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 。《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历史悠久,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陶文化源远流长。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
  据考证,《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日照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大羿陵、老祖象、东方神龙、老母庙、石鸡、石椅、石磨、日晷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遗迹。莒县凌阳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现的大量太阳纹,都充分证明日照地区东夷先民的太阳崇拜传统。《后汉书,方术列传,赵彦》记载:莒有五阳之地: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等地名,都是古莒国太阳崇拜的直接证据。莒县博物馆苏兆庆先生在“夷人崇日与秦始皇东巡琅琊”一文中说:“特别是东夷民族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主要崇拜太阳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汤谷(亦称旸谷)一带,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用史迹和考古资料对这些古代神话进行印证,可能汤谷就在东海之滨的琅琊一带。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断四时,并将这种原始历法用于发展农业和航海事业”,“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 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由著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全国新歌比赛大奖,被中央电视台选项为每周一歌.
  新中国的成立为日照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日照市人民经过50多年的奋斗,使日照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日照由来 Origin of sunshine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乾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曾被誉为“东方桥头堡”之美誉!
  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的成立为日照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日照市人民经过50多年的奋斗,使日照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日照划归沂水专署。1953年8月,又划归胶州专署。1956年5月,改属临沂专署。1984年4月,石臼港办事处建立。1985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日照市,5月正式办公。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5日对外正式办公。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设区带县,将原属临沂地区的莒县和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同时成立东港区。1993年5月29日设立岚山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8月20日,成立日照开发区。
  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复设立山海天旅游度假区。2000年底,根据省统一规划,实施乡镇撤销和合并计划,共撤销、合并18处乡镇,撤销汾水镇,新成立安东卫街道。2001年,又先后撤销虎山乡、棋山乡、洛河乡,设置虎山镇、棋山镇、洛河镇。
  目前,日照市共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岚山区、日照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6个街道,46个乡镇。
人口民族 Ethnic population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284.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9.99‰,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3.24‰。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274.09万人。
  根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人口268.62万人),东港区114.8万人,五莲县50.3万人,莒县103.5万人。人口密度为506人/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家庭户878647户,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96人。男性为135.1万人,女性为133.5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民族构成方面,汉族人口268.26万人,占99.8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491人,占0.13%。全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4591人,占2.40%;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25.85万人,占9.62%;接受初中教育的94.39万人,占35.14%,接受小学教育的88.54万人,占32.96%。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城市名片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提出了“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的战略构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水上运动条件,日照市规划建设了“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具备全部水上运动项目的竞赛设施条件,可以满足国际、国内重大水上运动赛事的需要,已被批准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指定训练场地,列入省委、省政府申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水上比赛场地。已先后成功举办了2004年全国帆船锦标赛、2005年国际欧洲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5年世界帆板精英赛、2005年全国青少年帆板锦标赛、2005年全国翻波板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水上体育赛事,还将承办2006年国际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7年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和11届全运会部分水上比赛项目。水上运动正在成为日照对外形象的鲜明标志。
  日照市把“生态建市”作为城市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运用生态的理念规划建设并管理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迅速扩大的同时,日照市始终保持 “ 蓝天、绿树、碧海、金沙滩 ” 的环境优势,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生态城市特色日渐突出。近几年日照的空气、饮用水、海水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连续6年获得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地级市第一名,在2004年8月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11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排行榜中,日照排名全国第七。通过几年的建设,日照市已全面完成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矿山土地复垦、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系列创建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2005年10月16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组宣布:日照市2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二类考核标准,同意通过考核验收。日照市也成为山东省首个地级全国生态示范区,为今后全国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照交通 Sunshine transport
  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著名商埠,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德国妄图霸占日照未果遭到日照军民有力反抗,因此在山东德国只把占了青岛,因而放弃了在日照建立港口的计划。
  1980年代,国家推行改革开放,中央审时度势,投入巨资修筑了兖州-石臼铁路,日照港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物产经济 日照市物产丰富,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是山东省粮食、花生、茶叶、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的重要产地。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拥有海岸线99.6公里(含前三岛岸线),浅海水域广阔,负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6万多公顷,滩涂5000公顷,岛礁33个,其中较大的岛屿有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即“前三岛”。近海沿岸常年表层水温变化范围2.6--27℃;潮流速度1.2米/秒,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近岸海水pH值8.15--8.35,盐度平均为30.12‰。浅海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水生生物洄游和繁衍生息的优良水域,有浮游植物50多种,近海盛产鲅鱼、鲳鱼、鳗鲡、河豚、牙鲆、黄花鱼、长短蛸、乌贼、对虾、梭子蟹、鹰爪虾、西施舌、大竹蛏等水产品80多种。
  全市沿海有渔业乡镇9处,渔业村152个,渔业人口11.5万人,渔业劳动力5.4万人。各类捕捞渔船3245艘,总功率18.08万千瓦,其中185马力以上的渔船达到497艘。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06家,其中冷藏企业154座,日冷冻能力9500吨,日冷藏能力5.5万吨。全市从事水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11家,水产品精深加工车间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各种加工生产线100多条,加工设备200多台(套),是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到2005年末,全市实现海洋产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增长28.57%;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28.6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3%。2005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65.03万吨,渔业总产值41.15亿元,水产业产值13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11.85%、15.62%,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33.97%。全年出口水产品9.4万吨,出口创汇2.8亿美元,增长33.3%。
  60年代末“南茶北引”成功,日照市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茶叶1200吨,均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几年列全省第一。
  日照市桑园面积13万亩,年产蚕茧8000吨,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所产白长丝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声誉,单茧丝长度居全国之最,平均长度比全省平均长100多米。
  森林资源种类较多,覆盖率已达到26.9%,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都能在这里生长。境内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是以松类、麻栎混交林、矮林和阔叶杂木林构成的天然次生林植被。树木65科146属250种,主要是红松、槐、杨等用材树种和苹果、板栗、银杏等经济树种。
  日照特产
  西施舌为日照海域产珍贵海蛤,外壳形态俊秀,斧足形扁似舌,洁白如玉,被誉为“西施舌”,蛤壳内经体丰满,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清洁别致,营养极为丰富,为其它贝类所不及。1959年,岚山办事处官草汪村柴立清赴京参加英模会时,曾代表日照人民将西施舌敬献给毛主席,目前,西施舌已在施人工养殖。
旅游服务 Tourism Services
  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2003年12月,日照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近年来,日照旅游业发展迅速,仅2005年,全市旅游业就接待国内外游客78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占全市GDP的8.2%;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日照旅游交通便捷。市内公路、铁路线盘结交错,四通八达。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贯通祖国南北、日东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菏泽,两条国道、九条省道,荷日、胶新铁路纵贯市境。青岛、连云港、临沂、潍坊四个机场环布在日照周边,距日照的路程都在90分钟以内。日照现已开通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每天发往省内外的客车达300余班次,城区公交车线路已开通21条,出租车1316辆,能满足游客所需。
  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64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还是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著名文字评论家刘勰、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特色旅游项目众多。日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游;依托五莲山、九仙山风景区,推出了生态宗教游;依托浮来山风景区、莒县博物馆推出了莒文化游;依托水上运动基地和万平口景区,推出了滨海体育游;依托茶博会和茶文化旅游节,推出茶文化旅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日照旅游接待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92家,出租车1316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60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8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12家。
  日照风光
  日照大字日照港夜景日照夜景
气象资源 Weather resources
  日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时,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
  日照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其濒临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相对同纬度其他内陆地区四季温差较小,因此夏冬季气温适中。
  全市年平均气温13.8℃,较上年偏高1.1℃,较常年偏高1.1℃。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5.8~36.1℃之间,莒县和市区分别于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现35.8℃的高温,五莲县分别于6月11日和7月22日出现36.1℃的高温。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4.7(莒县)~9.9℃(市区)之间, 出现在1月21~22日。
  年降水量全市平均765.4毫米,较上年偏少33.3%,较常年偏少0.4%。全市降水分布不均,五莲县年降水量最多,为857.3毫米,市区降水量最少,为661.5毫米。
  年日照时数全市平均2405.0小时,较上年偏多352.0小时,较常年偏少27.9小时。以五莲县光照最为充足,年日照时数2459.1小时,莒县最少,为2262.1小时。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73.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7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419.73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270.67亿元,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2830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062美元),增长14.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7:50.9:35.4调整为10.7:54.3:35。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实现增加值82.7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增加值42.13亿元,林业增加值2.39亿元,牧业增加值20.53亿元,渔业增加值14.9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71亿元。
  渔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6.47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3.62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85万吨。
  花生加工业:该市现有花生加工户100余家,年生产花生米将近7万余吨。2006年以来各个加工户通过中国花生商务网信息手段查看花生价格行情通过花生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亿人民币,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70家,比上年末增加47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69.57亿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28.2%。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8.4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6.4%。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411.14亿元,增长27.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增幅创十二年来新高,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7%。
  实现进出口总额92.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9%。其中,出口25.25亿美元,增长28.6%;进口67.42亿美元,增长77.7%。
  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4个;实际外商直接投资5.13亿美元,增长180.1%。新批境外企业(机构)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940.5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9290万美元,增长20.6%。外派劳务6940人次,增长21.2%。
  日照港总体规划通过交通运输部审查批准,综合性大港和国家重要枢纽港的地位进一步确立。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建设;在岚山设立了全国第二个、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51亿吨,增长15.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0.86万标箱,增长64.7%。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4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国内游客1450.84万人次,增长18.3%;入境游客15.16万人次,增长35.1%。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15.09万人次,港澳台同胞709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1.7亿元,增长23.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8.59亿元,增长23.1%;旅游外汇收入4432.3万美元,增长45.7%。
  全市国税总收入163.0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扣除海关代征税,完成57.11亿元,增长56.1%);地税收入23.26亿元,增长1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33亿元,增长25.4%。
  市政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城建投资33.4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69.65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4.34%。
  年末全市总人口284.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9.99‰,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3.24‰。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274.09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9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38元,比上年增长13.5%。
  慈善事业
  5月16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收到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5 亿元人民币。
  日照钢铁近几年才得到较快的发展,虽然发展较快,但跟宝钢,首钢这些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这次能出此大手笔实属不易,为日照争脸,为山东争光,也是大陆第一家超过1亿的企业,作为山东人感到自豪!
  5月16日,正当网友们还在争论万科言论,还在遗憾捐款三甲没有内陆企业时,一个之前其名不彰的企业奇峰突起,慨然捐资1亿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奇.日照钢铁就这样走到世人的面前.
  身在日照,对该公司相对了解一些,这个企业是一家民营钢企,建厂不到五年,之前非常低调,媒体网络上都鲜见其踪迹,也见不到他们的广告(据说产品是国家免检,销路非常好).但在灾难面前,日钢一改往日的低姿态,一鸣惊人,成为内陆第一家捐款过亿的企业.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工业,这就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平时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赚钱,当社会需要时,挺身而出,力赴国难,尽管实力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差距很大,但这份热忱却足以令那些名声在外的所谓强企、央企望尘莫及.
  一次灾难,检验出了国家的应急反应机制,检验了社会的道德良心,也检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这一次检验中,我们的民营企业没有让我们失望.
日照市标 Rizhao City standard
  太阳鸟
城市荣誉 City Honors
  2007年荣获“世界清洁能源奖”,在当时是我国唯一的获奖城市。
  2009年美国当地时间10月5日上午,联合国人居署在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隆重的“2009世界人居日活动及颁奖仪式”,日照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殊荣,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率团出席并领奖。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日照
  sunshine duration
    f iZh00
  日照(sunshine duration)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常以
  照射时间表示,单位为小时。日照时数分理论日照时数和实际
  日照时数。理论日照时数决定于地理纬度和太阳赤纬,为日出
  至日落的时间。实际日照时数决定于纬度、气候、地形等条件,
  为气象观测的日照时间(参见彩图插页第48页)。
  肠
  中国黑龙江漠河夏季白昼长达17小时,可见“白夜”现象
  (赫重远摄)
  中国的实际年日照时数以纬度较高、干早少雨的内蒙古中
  西部、新疆东部、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北部和西藏中西部等高
  原地区最多,约在3《】】)小时以上。川、黔地区最少,约为
  12(X)~2仪盯小时,其他地区为2以X)、3以X)/J、时。总的看,中
  国年日照时数西多东少,北部比南部偏多。
  日照时数的年内分配除西南部云贵高原部分地区外,均以
  夏季为多、冬季为少。(李立贤)
    
英文解释
  1. :  sun light exposure
  2. n.:  sunlight,  sunshine
法文解释
  1. n.  ensoleillement
近义词
日照市
日照街道
相关词
海运平泽货代中国山东名人街道器具
行政岚山海上碑地理风景名胜天台山历史人物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太公台
港口高等院校门户IT莒县银杏树浮来山洪武
绿茶雨润薄家口绿茶更多结果...
包含词
对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