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江蘇 >鎮江 > 
目錄
·概況 Dantu District·基本概況 Basic Profile·自然地理 Geography
·歷史沿革 History·風土人情 Customs·風土人情 Customs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英文解釋·近義詞
·相關詞·包含詞·更多結果...
概況 Dantu District
  郵編:212001 代碼:321112 區號:0511
  拼音:Dān Tú Qū,Dantu Qu
  
    丹徒區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鎮江市區周圍。地理坐標為東經119°15′-119°45′,北緯31°15′-32°16′。東、北分別與揚中、揚州、儀徵隔江相望,東南鄰丹陽,南連金壇,西接句容。面積611方千米。2004年底,總人口36.11萬人。
  
    丹徒區轄7個鎮:高橋鎮、辛豐鎮、𠔌陽鎮、上黨鎮、寶堰鎮、高資鎮、世業鎮。區人民政府駐𠔌陽鎮。
  
    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延茅山餘脈,中為寧鎮山脈,崗巒起伏,多級階地;東、北沿圩區坦蕩,地貌大致可分為低山丘陵、河流階地、丘間𠔌地和衝積平原四大類型。
基本概況 Basic Profile
  丹徒,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上海經濟圈沿江産業帶的軸心位置,位於江蘇省西南部,環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江市區,東接常州、無錫、蘇州和上海,西臨省會南京市,北與古城揚州隔江相望,是連接蘇南蘇北的重要交通樞紐。
  境內氣候溫暖濕潤,山河平原交織,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物産豐饒,是江南聞名的魚米之鄉,鎮江市的市轄區。
  歷史源遠流長,山河雄奇秀美,物華天寶。丹徒是江南聞名古縣,建立縣製已有3000多年歷史。西周時稱“宜”,春秋時屬吳,名朱方,戰國時更名為𠔌陽,到秦朝時定名為丹徒……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復名丹徒至今。境內山清水秀,兼丘陵特色、水鄉風光於一體,名勝古跡衆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2處。境內東郊的山仰看巨石危卵,凜然生驚;俯視澄江如練,心曠神怡。隨着我國城市化戰略的發展,經國務院批準,2002年4月撤銷丹徒縣,設立丹徒區,隸屬鎮江市,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交通便捷暢通,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給丹徒帶來了十分便捷的交通條件。
  代出名人的勝地,高素質人材的培育搖籃。自古以來,丹徒便以人文薈萃而著稱,中國第一部詩文總集《昭明文選》、第一部係統的文學理論著作《文心雕竜》、《夢溪筆談》、《老殘遊記》、甚至《康熙字典》的主持編撰俱係丹徒人。丹徒境內有江蘇大學、華東船舶工業大學等7所國傢重點高等院校,每年可提供數萬名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全區有20萬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上的勞動力可供選擇,平均工資水平在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處於較低價位。
  生機勃勃的新區與一流的經濟開發區。
  丹徒新區是撤縣建區之前的38萬丹徒人精心打造的縣城所在地,位於鎮江市南郊9公裏處的丹徒區𠔌陽鎮境內,是丹徒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設中的丹徒新區以高新技術産業為先導,以第三産業為重點,以生態環境為背景,以文化藝術內涵為特色,是充滿生機活力和魅力、文化特色鮮明、能久經歷史考驗的現代旅遊觀光新城區。丹徒新區的城市風貌、空間環境優美、建築群體錯落有緻,組合協調有序,生活居住舒適雅緻,中西建築多彩多姿,水灣山林景獨特,城中有景,景中在城,林濤碧水,將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構築成山美水麗的城市特色。
自然地理 Geography
  地 質
  丹徒區屬衝積湖平原地質區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質區,除表層土層經人類活動而堆積外,其餘均為第四紀沉積層,坡度平緩,一般呈水平成層、交互層或夾層,較有規律。
  地質特點表現為:地勢平整,地質較硬,地耐力較強。區內土地承載力為每平方米20噸以上,土質以粘土為主,丘陵、農田、水面各占三分之一。
  丹徒區屬無地震區,歷史上從無地震、臺風和其它重大自然災害的記載。
  地 貌
  丹徒有着獨特的地貌。《齊書.周郡志》稱其地域“因山為壘,望海臨江,緣江而境,似河內為重,”有山有𠔌、有丘有圩、有湖有洲的地貌,使丹徒以兼有北方雄奇與江南秀美顯示出獨特的神韻。
  境內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有26座,較大湖泊11處,最大的榮炳三岔湖面積達1180餘畝,水面寬闊,景象不凡。境東圌(chui)山群峰連綿,層巒疊翠,紹隆禪寺隱於山間,山巔報恩塔直指長空,雄偉挺拔,人稱“萬裏長江第一塔”。
  丹徒境內海拔100米以上的丘陵有26座,境東圌(chui)山群峰連綿,層巒疊翠。
  丹徒80%水體達到二類以上。區內有14個水庫, 水網密佈,𠔌陽湖、運河風光帶等造就了區內獨一無二的親水環境。
  丹徒區 水文情況:以京杭運河觀測資料統計近50年平均水位:2.76米;地表水位平均值:3.6米-3.0米 。
  丹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境內十裏長山,丘陵、平原、湖泊勾勒了一幅豐饒的江南水鄉畫捲。
  年平均溫度:15.8℃(最高35℃,最低-3℃);年平均相對濕度:78% ;年平均降水量1072.8毫米;年平均氣溫15.4度;年平均氣壓:1016hpa ;年平均風速:2.5米/秒;無霜期238天 ;風嚮:常年最多風嚮為東南風(夏季);其次為西北風(鼕季) 。
歷史沿革 History
  丹徒縣是江南聞名的古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西周稱“宜”,春秋時屬吳國,名朱方。戰國時屬楚,改名𠔌陽。秦統一中國後屬會稽郡,秦始皇東巡,聽信術士之言,說𠔌陽京峴山有王氣,遂派三千赭衣囚徒鑿斷山脈,改名丹徒。三國吳嘉禾三年 (234)改名武進,西晉太康二年(281)復名丹徒。隋開皇九年(589)廢丹徒入延陵,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復丹徒。後歷朝均以丹徒名縣。
  直至民國17年(1928)7月,改為鎮江縣(其中1938年8月-1940年12月復稱丹徒縣)。1949年4月解放後,劃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農村為丹徒縣。1958年7月撤縣並入鎮江市,1962年5月市縣分治,恢復丹徒縣建製至今。
  丹徒縣是江南聞名的古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西周稱“宜”,春秋時屬吳國,名朱方。戰國時屬楚,改名𠔌陽。
  秦統一天下後,改名為丹徒。
  三國吳嘉禾三年 (234)改名武進,西晉太康二年(281)復名丹徒。
  隋開皇九年(589)廢丹徒入延陵,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復丹徒。
  後歷朝均以丹徒名縣。
  民國17年(1928)7月,改為鎮江縣(其中1938年8月-1940年12月復稱丹徒縣)。
  1949年4月解放後,劃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農村為丹徒縣。
  1958年7月撤縣並入鎮江市,1962年5月市縣分治,恢復丹徒縣建製至今。建國前,丹徒、鎮江為同一地域,城鄉密不可分。建國後,丹徒隸屬鎮江專區(地區)。1983年實行市管縣後,屬鎮江市。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4號):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𠔌陽鎮。 原丹徒縣人民政府駐鎮江市潤州區。
  2004年底,全區轄14個鎮:𠔌陽鎮、世業鎮、寶堰鎮、大路鎮、丁崗鎮、姚橋鎮、上黨鎮、高橋鎮、辛豐鎮、黃墟鎮、榮炳鎮、江心鎮、上會鎮、高資鎮。總人口36.11萬人。
    姚橋鎮 面積 55.88平方千米,人口42661人。
    大路鎮 面積 17.50平方千米,人口28076人。
    丁崗鎮 面積 40.00平方千米,人口20258人。
    高橋鎮 面積 29.07平方千米,人口19706人。
    江心鎮 面積 16.01平方千米,人口 8199人。
    辛豐鎮 面積 50.70平方千米,人口32632人。
    黃墟鎮 面積 40.20平方千米,人口21494人。
    𠔌陽鎮 面積 82.96平方千米,人口40355人。
    上黨鎮 面積 78.00平方千米,人口28145人。
    上會鎮 面積 57.60平方千米,人口24125人。
    寶堰鎮 面積 40.19平方千米,人口23546人。
    榮炳鎮 面積 40.50平方千米,人口20385人。
    高資鎮 面積100.52平方千米,人口41611人。
    世業鎮 面積 29.30平方千米,人口13883人。
  2005年,丹徒區由14個鎮調整為7個鎮:保留世業鎮、高資鎮、𠔌陽鎮,撤銷江心鎮、高橋鎮,合併設立高橋鎮,鎮政府駐地為高橋鎮;撤銷黃墟鎮、辛豐鎮,合併設立辛豐鎮,鎮政府駐地辛豐鎮;撤銷榮炳鎮、寶堰鎮,合併設立寶堰鎮,鎮政府駐地寶堰鎮;撤銷上會鎮、上黨鎮,合併設立上黨鎮,鎮政府駐地為上黨鎮。調整後各鎮平均面積87.32平方千米,人口3.84萬人。此外,大路鎮、姚橋鎮、丁崗鎮劃歸京口區管轄,並委托鎮江新區管理。
    2005年底,丹徒區轄7個鎮:高橋鎮、辛豐鎮、𠔌陽鎮、上黨鎮、寶堰鎮、高資鎮、世業鎮。
風土人情 Customs
  進了臘月門,傢傢戶戶便忙着迎接新年。
  丹徒流傳一首迎新年的歌謠,生動地記述了年前的各項活動: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打肉;
  二十七,去殺雞;
  二十八,白麵發;
  二十九,貼道友;
  三十,坐一宿;
  初一,扭一扭。
  民間傳說竈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執管百姓飲食起居和善惡的。每年,要竈老爺回天庭稟報,舊時閉塞竈俗稱“官三民四”。即官宦人傢臘月二十三日送竈,民傢二十四日送竈。送竈時,竈臺上供上果品和麥芽糖,貼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以求竈老爺上天,多說好話,不要打“小報告”,弄塊麥芽糖甜甜嘴。麥芽糖乃膠牙糖,竈神受此優待,便“上天言好事”了。或曰牙齒被膠粘起來,好話、壞話不能說了。說明人們對神靈的謔弄,其實並不信神。當然,糖不僅供竈神,也是給孩子吃的。進了臘月門,孩子們吃了麥芽糖,不駡人,禁說不吉利的話;不準打破盆碗,不準動刀、針、剪子等。萬一打碎盆碗,大人便說:“歲歲(碎碎)平安。”
  鎮江民諺雲:“有錢沒錢,洗洗過年。”
  到了二十四,傢傢掃房子,撣塵,打掃衛生,佈置房間,裁製新衣,以乾乾淨淨的新面貌,迎接新年的來臨。
  從二十五至二十八開始置辦年貨,傢傢戶戶忙忙碌碌,磨豆腐、打肉、殺雞、宰鵝、蒸包子、蒸饅頭、蒸年糕、包餃子等。
  “二十九,貼道友。”,貼“道友”就是貼門神,左“鬱壘”,右“神荼”。如今多改為貼春聯了,傢傢都要貼上用“萬年紅紙”寫的春聯,或寫春詞,或書祝福之語。門上倒貼“福”字,表示“福”到了,新年頭月取個好的“口彩”。
  揚中等地還流傳在門楣或窗沿貼上“金錢”,避邪討福。“金錢”大都是用大紅紙或彩紙、金紙剪刻成各種喜慶吉祥圖案,如“吉慶有餘”、“鯉魚跳竜門”等。由於,“金錢”本身就是民間工藝品,以其避邪添福的意味已淡薄,如今更多的是為了美化環境,點綴過年的氣氛。
  除夕之夜,傢傢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守歲酒”。除了魚、肉、雞、鴨以外,必有“炒豌豆苗”,寓意“平平安安”;“炒水芹菜”寓意“路路通”;“紅燒鰱魚”,寓意“年年有餘”;“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水餃”叫“彎彎順”,寓意“萬事順意”等,均為討個好“口彩”,以求心理上的滿足。吃飯時,年長者坐上席,晚輩嚮長輩敬酒,祝福。然後,一傢人圍坐爐旁,守夜,敘述一年進步,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舊時,丹徒西石城村,除夕飯後,多集聚廟內,用新牛皮蒙的鼓置於架上,年輕小夥子輪流舉槌擊鼓,直至天明。如鼓被打通,預兆來年豐收;打不通,預示歉收。打鼓時,身子半蹲着,屁股撅起,稱“撅屁股打鼓”,該廟俗稱“撅屁股廟”(見《江蘇省民俗志》。此俗,現己絶跡。
風土人情 Customs
  農 業
  糧經種植面積比例調整為48:52。江心、高橋等鎮十大農業基地建設進展順利。省級優質無公害稻米産業化開發項目通過市級驗收。丁崗鮮食玉米等9個無公害農産品産地和産品通過省級認證,榮炳米業等4個農産品加工企業被列為市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全年全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9.99億元,比上年增長1%。糧食種植面積43.89萬畝(2.93萬公頃),比上年下降7.3%,糧食總産量15.62萬噸,比上年下降22.7%,油料種植面積15.94萬畝(1.6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6.4%,油料産量1.43萬噸,比上年增長2.9%,多種經營生産規模不斷擴大,品種結構趨於優化,特色農業生産逐步形成。在主要農産品中,肉類産量12413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傢禽出欄127萬衹,比上年增長17.6%;蛋類總産量3675噸,比上年增長10.0%;水産品總量1.2萬噸,比上年下降7.0%。茶葉、水果、蔬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全區農業加工企業帶動種植面積7萬畝(4667公頃),訂單式農産品5萬噸。年內造林面積7786畝(519公頃)。
  全年水利建設投資2100萬元,實施小溝渠以上建築物269座,填塘固基及堤防加固25公裏,疏瀎各類河道28條,新建、改造排灌站9座、塘壩145個。農業綜合開發投資1776萬元,改造中低産田1萬畝(666.67公頃)。上會鎮被列為全市茅山老區重點扶持鎮。全年復墾開發整理土地1.94萬畝(1293.33公頃),土地依法流轉面積1.5萬畝(1000公頃)。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0.1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460臺,小型拖拉機2392臺,農用排灌動力機械9261臺,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7467噸,比上年增長2.8%,農村用電量3591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3.4%。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3.1萬畝。
  工 業
  全區完成工業增加值37.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4%。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簡稱規模以上工業)完成20.42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全區完成工業總産值180億元,比上年增長11.4%,其中定報工業總産值78.3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國有工業增加值1.54億元,集體工業增加值11.39億元,民營企業完成增加值4.45億元;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3.04億元。工業用量保持較高增長,全年用電量41979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20.7%。工業結構、行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支柱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支撐作用增強。主要工業産品産量多數保持增長。水泥165.2萬噸,增長2.8%;軸承2.6億套,增長41%;石墨及碳素製品19.9萬噸,增長1.5%;燈泡1.1億衹;香醋4.3萬噸,增長74.4%;啤酒1.22萬噸,增長41%;皮鞋142.2萬雙,增長21.7%。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比上年增長20.3%。整體盈利水平明顯提高,實現利稅總額4.92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其中利潤總額2.06億元,增長20.5%。但部分企業虧損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全區企業虧損面達9.5%,虧損企業虧損額1454萬元。
  建築業
  全區完成建築業增加值3.64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建築業市場管理不斷完善,企業素質不斷提高。全區擁有建築企業41個,其中當年新增二級資質企業1個。全年建築企業施工面積80.73平方米,完成建築業産值4.48億元,比上年增長28%。
  民營經濟
  全年新增私營企業290個、個體工商戶979個,新增註册資本3.3億元,全區年銷售100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50個。全年私營工業企業實現銷售23.3億元,利稅1.85億元,工業增加值7.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2%、35%和34%,私營個體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
  城鄉建設
  全年新區投資7.2億元,延伸和建成城市道路27公裏。千禧路、瑞山路、𠔌陽大道東延等城市主幹道提前竣工,西環路建設已全綫通車。新區自來水唧站投入運行,順利與鎮江金西水廠並網供水;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天然氣工程已經開工。開發區繽迎江大道、濱江大道開江建設銘基商貿城一期竣工交付。新區人民醫院、廣電信息中心、國防指揮中心等14項工程正在抓緊建設。投入8500萬元,完成緑化面積100萬平方米,生態新城初具雛形。小城鎮建設嚮縱深推進,寶堰鎮跨入市級新型示范镇行列。全年村鎮建設投入2.5億元,拆建面積20萬平方米。完成農村自來水管道延伸50公裏,新增受益人口2.5萬人,自來水普及率74.5%。全年環境治理投資395.6萬元,環保工作取得進展。
  工業園區建設
  新區、開發區、世業洲旅遊度假區、星火技術密集區基礎設施投入達12億元。新區工業園引進項目53個,總投資27億元。總投資50億元的鎮江精功汽車工業園、3000萬美元的特種焦、4億元的旋窯水泥等一批重量級項目成功落戶丹徒。年初確定的266個重點項目,年末竣工180個,開工在建58個,總投資40.2億元。大路等鎮工業集中園區建設初見成效。𠔌陽、上黨等鎮主動接受新區輻射,項目發展態勢喜人。
  開放型經濟
  積極化解“非典”帶來的不利影響,全面推介、宣傳丹徒,組織上海、寧波、東莞等多場專題招商會,積極實施“百日招商”計劃。成功舉辦’2003年中國· 丹徒經貿洽談會暨行政中心搬遷一周年慶典。全年進出口總額7370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額5733萬美元。全年新批外資項目35個,合同利用外資1.08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314萬美元。外經工作取得新成績,完成外經合同額697萬美元,外經營業收入1023萬美元,境外勞務輸出366人。
  財 政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5.0008億元,比上年增長25.2%。其中:地方收入3.1409億元,比上年增長37.2%。財政支出4.0745億元,比上年增長32.3%。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5%提高到7.2%,提高0.7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354元,增長6.2%,農民生活消費支出3509元,完成危房改造250戶。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7300元,以上年增長12.3%。年末每百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比上年增加,擁有洗衣機75臺、電冰箱37臺、摩托車40輛、電視機151臺、電話139部;年末人均居住面積41.43平方米。全區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3310元,比上年增長27.6%。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丹徒區轄7個鎮:高橋鎮、辛豐鎮、𠔌陽鎮、上黨鎮、寶堰鎮、高資鎮、世業鎮。區人民政府駐𠔌陽鎮。
英文解釋
  1. n.:  Dantu District
近義詞
丹徒
相關詞
鎮江市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
包含詞
鎮江市丹徒區長豐建材廠鎮江市丹徒區辛豐中學
丹徒區房屋建設開發公司鎮江市丹徒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
鎮江市丹徒區鑫民房屋開發有限公司鎮江丹徒區華潤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
鎮江市丹徒區華廈房地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鎮江市丹徒區興城建設開發公司
鎮江市丹徒區毅晨房地産有限公司鎮江市丹徒區華城房地産有限公司
鎮江市丹徒區中義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鎮江市丹徒區三山房地産開發公司
鎮江市丹徒區房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