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区 : 中国 >黑龙江 >哈尔滨 > 
目录
·Acheng Qu District·(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2) 历史沿革: (2) History:
·(3) 阿城的工业及国民经济 (3) Cheng industrial and national economy·(4) 阿城旅游资源 (4) Cheng tourism resources·(5) 综合方面{荣誉 交通 金源文化} (5) integrated in traffic Jinyuan cultural honor {}
·阿城概况 Cheng Overview·历史沿革 History·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国民经济 National economy·农业概况 Agriculture Overview·阿城工业 Cheng Industry
·城市建设 Urban construction·科技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文化体育 Culture and Sports
·历史人物 Historical figures·英文解释·近义词
·包含词·更多结果...
Acheng Qu District
  面积2770平方千米,人口65万。邮政编码150300。行政区划代码 230112
  
  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北以蜚克图河、舍利河为界与宾县相邻,东南与尚志市接壤,西南与五常市毗连,西与双城市为邻,西北与哈尔滨市区连接,北至松花江南沿,与呼兰区隔江相望。
  区人民政府驻民权大街,邮编:150300。代码:230112。区号:0451。拼音:Acheng Qu。
  
  行政区划
  阿城区辖5个街道、9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和平街道、胜利街道、通城街道、河东街道、阿什河街道、玉泉镇、蜚克图镇、亚沟镇、交界镇、小岭镇、平山镇、松峰山镇、新华镇、双丰镇、杨树乡、舍利乡、料甸满族乡、红星乡、大岭乡。
  
  历史沿革
  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73号):同意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哈尔滨市道外区管辖。同意撤销阿城市,设立哈尔滨市阿城区。以原阿城市(不包括永源镇、巨源镇)的行政区域为阿城区的行政区域。阿城区人民政府驻民权大街。
(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1)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中心东南23公里处的阿什河畔,全区幅员面积2500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东部山区峰峦叠翠,西部平原坦荡如砥。阿城区距哈尔滨市中心区23公里,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辖4乡6镇9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总人口58万,其中农村人口34.2万人,农业户10.9万户。耕地面积108.8万亩,草原6万亩,水域20万亩,大小河流14条,林地15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9.4%。
  4乡6镇9个街道办事处
  大岭乡 红星乡 料甸满族乡 杨树乡
  交界镇 蜚克图镇 亚沟镇 小岭镇 平山镇 松峰山镇
  通城街 新利街 金都街 金城街 河东街 阿什河街 玉泉街 舍利街 双丰街
(2) 历史沿革: (2) History:
  阿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名城。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为挹娄,阿城隶属夫余国。北魏太和十七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阿什河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属境。后为契丹人所灭。从契丹族的兴起到辽朝的建立,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有了分化,出现了女真族。公元1115年,女真人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建立了声威显赫的大金帝国,历经4帝,凡38年, 史称金上京会宁府。清代阿城隶属吉林。顺治元年,清帝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雍正七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即今阿城,新城名阿勒楚喀。是吉林名城之一。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时期,由于阿勒楚喀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及关内移民的逐年增加,经过汉、满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开发,使阿勒楚喀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且在促进民族团结,抗击帝俄入侵,垦荒屯田,巩固边陲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是阿城建治前,继金代上京会宁府之后的又一重要历史发展阶段。宣统元年,裁撤副都统衙门,设阿城县,县名由阿勒楚喀城简化阿城。1932年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5年抗日胜利后,10月27日 成立阿城县民主政府。1948年1月5日 ,阿城县民主政府改为阿城县政府。1987年2月,经国各院批准,撤县建市,由省会哈尔滨市代管。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3) 阿城的工业及国民经济 (3) Cheng industrial and national economy
  阿城,工业基础雄厚,是黑龙江省的工业重镇。2008年,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2787022万元,同比增长18.3%;全部工业增加值488539万元,比上年增长9.7%;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395381万元,同比增长13.7%;利税总额为8314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利润总额为20361万元。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超额完成哈市下达新增10户的任务。市内有亚洲最大的自动保护装置生产企业、被誉为“中国机电保护发祥地和摇篮”的阿城继电器集团;有国家大型化纤联合生产企业,共和国500家最大企业之一的黑龙江龙涤集团; 有国内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青岛啤酒集团(哈尔滨)有限公司;有东北地区白酒行业的排头兵企业玉泉酒业集团、龙江龙股份有限公司;有黑龙江省最大的冶金生产联合企业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公司;有全国优秀外商投资企业、黑龙江创人均利税最高的工业企业中澳合资马利酵母有限公司。建材工业是阿城的又一支柱产业,现已探明金属、非金属、稀散元素矿产共25个矿种,地质储量达25亿立方米以上,建筑石、石灰石、大理石、水泥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哈尔滨的建材工业基地。能源工业是阿城的新兴产业,以黑龙江(香港)岁宝热电公司为龙头,企业自备电厂为依托,实现了电热联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阿城已有4 户股票上市企业,在黑龙江中小城市中绝无仅有。2008年,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建设新阿城”的工作主题和建设“工业强区、旅游名区、花园式生态新区和文化大区”的发展战略,呈现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稳步增强,社会发展健康和谐的良好局面。
  全区生产总值1416125万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379万元,比上年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25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691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2:37.9:46.9调整为14.1:37.1:48.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
  物价比年初有所回落,比上年略有上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9%,分别比上年上升1.4个和2.2个百分点。
  2008年,我区被评选为黑龙江经济最具活力市县(区)。
(4) 阿城旅游资源 (4) Cheng tourism resources
  阿城,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500个商品粮大县之一。 阿城地处张广才岭与松花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土质肥沃,物产丰饶。近年来,阿城相继荣获“中国大米之乡”、“中国大蒜之乡”等称号。农业步入了“小农户、大基地、小品种、大产业、小商品、大市场、小投入、大产出的特色效益型良性发展的轨道。
  阿城,风光秀丽的龙江旅游明珠城。处在环哈尔滨最佳旅游圈半径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颇多。位于南郊2公里处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轮廓清晰,蔚为壮观;东北最早的道教圣地松峰山,怪石嶙峋,龙江独秀;黑龙江最大的水库--西泉眼水库及金泉国实级森林公园,远山如黛,近岭含烟,气吞万里;亚洲最大的封闭式猎场--玉泉狩猎场以其独具魅力的休闲游乐方式和北方园林风情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梦绕魂牵,玉泉花果山庄景色如画,幢幢典雅的别墅点缀在青山之间 ,凡奇上京国际旅游区功能完备,设施一流;以生态观光、高尔夫和滑雪为主要产品的旭东科技园区,环境幽雅,功能齐全。阿城滑雪旅游资源丰富,滑雪运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滑雪场 20 世纪初就诞生在阿城,玉泉享有“中国滑雪摇篮之乡”的美誉。
(5) 综合方面{荣誉 交通 金源文化} (5) integrated in traffic Jinyuan cultural honor {}
  阿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共投资20多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座园林式、开放型、现代化的哈尔滨中等卫星城市已具规模。阿城先后被授予全国卫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县级历史文化名城、省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市标兵、省级绿化先进市、全省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
  阿城,交通发达,信息快捷。301国道、哈同、 哈五等数条国道和省级干道穿境而过。滨绥铁路横贯东西,二、三级铁路站点13个,铁路专用线22条,构成了阿城经济发展的动脉。阿城是黑龙江省最早进入国内国际直拨网的城市之一,全市电话装机容量达10.4万门,全部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生机盎然,全面发展。
  阿城,大打金字招牌,设计“城市名片”。为充分挖掘金源文化的底蕴,于2000年6月18日 ,阿城市成功举办了“中国·阿城首届金源文化节”,此后,每两年一届的金源文化节使金源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推介。已成功的举办了五届“中国阿城金源文化节”,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精彩纷呈。实现了牵历史而动现实,牵文化而动经济的跨越,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强劲的驱动力,成为阿城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阿城改为市辖区之前,在黑龙江省综合经济实力评比中,雄居全省67个县(市)榜首,赢得了“龙江第一县”的殊荣。2006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阿城撤市设区,阿城真正融入了哈尔滨这个具有东方小巴黎之美誉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中,阿城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阿城经济社会将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阿城概况 Cheng Overview
  阿城简介
  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东北以蜚克图河、舍利河为界与宾县相邻,东南与尚志市接壤,西南与五常市毗连,西与双城市为邻,西北与哈尔滨市区连接,北至松花江南沿,与呼兰区隔江相望。
  区人民政府驻民权大街,邮编:150300。代码:230112。区号:0451。拼音:Acheng Qu。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辖4乡6镇9个街道办事处,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总人口58万。
  4乡6镇9个街道办事处:大岭乡 红星乡 料甸满族乡 杨树乡
  交界镇 蜚克图镇 亚沟镇 小岭镇 平山镇 松峰山镇
  通城街 新利街 金都街 金城街 河东街 阿什河街 玉泉街 舍利街 双丰街。
历史沿革 History
  阿城是一座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距今约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起,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今天的阿什河流域。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为挹娄,隶属夫余国。北魏太和十七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阿什河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
  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属境。后为契丹人所灭。从契丹族的兴起到辽朝的建立,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有了分化,出现了女真族。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天庆五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建元国,奠都会宁即今阿城市城南4里许。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都会宁,系金朝早期都城。初为州,太宗时升府,熙宗时定上京之号,领有会宁、曲江、宜春三县。上京会宁府先后历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等四帝。金朝政权在这里虽历四帝、凡38年,却是阿城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贞元元年迁都于燕。元顺帝时期,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为镇宁州。明后期,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一带为女真栋鄂部的一支居位。清初,称金上京会宁府故址为翁鄂洛城。顺治元年,清朝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雍正七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即今阿城,新城名阿勒楚喀。
  在长达一个世纪的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时期,由于阿勒楚喀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及关内移民的逐年增加,经过汉、满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开发,使阿勒楚喀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且在促进民族团结,抗击帝俄入侵,垦荒屯田,巩固边陲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是阿城建治前,继金代上京会宁府之后的又一重要历史发展阶阿城撤市设区庆典段。宣统元年,裁撤副都统衙门,设阿城县,县名由阿勒楚喀城简化阿城。1932年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5年抗日胜利后,10月27日 成立阿城县民主政府。1948年1月5日 ,阿城县民主政府改为阿城县政府。
  1987年2月,经国各院批准,撤县建市,由省会哈尔滨市代管。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阿城风光秀丽,名胜颇多。国内唯一的金代文物展藏馆 ---- 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独特,馆藏文物丰富,堪称国内一流;金上京博物馆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有“龙江第一陵”之称的金太祖陵恢宏大气,神秘壮观;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风光秀美,占地面积全国最大,观赏动物最为新颖;东北最早的道教圣地 北方森林动物园---- 松峰山历史悠久,龙江独秀;亚洲最大的封闭式猎场 ---- 玉泉狩猎场,以其独特的休闲方式和北方园林风情而闻名于世;凡奇上京国际旅游区功能完备,设施一流;以生态观光、高尔夫和滑雪为主要产品的旭东科技园区,环境幽雅,功能齐全;哈尔滨西泉眼水库湖光山色,风光旖旎;平山旅游度假区巍巍青山,呦呦鹿鸣,具有典型的欧洲园林风情;玉泉花果山庄景色如画,幢幢典雅的别墅点缀在青山之间 ……
  阿城滑雪旅游资源丰富,滑雪运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滑雪场 20 世纪初就诞生在阿城,玉泉享有“中国滑雪摇篮”之美誉,发展滑雪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基础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灿烂的金源文化为这里的滑雪旅游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追寻龙江千年的文脉,感受北国壮美的风光,体验滑雪的激情与浪漫,是阿城滑雪旅游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
国民经济 National economy
  2006 年, 8 月 15 日 ,国务院批准阿城撤市设区,阿城真正融入了哈尔滨这个具有东方小巴黎之美誉的国际大都市之中,阿城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全区生产总值为 1072610 万元,同比增长 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79864 万元,比上年增长 3.7% ;第二产业增加值 431902 万元,比上年增长 9.8% ;第三产业增加值 460844 万元,比上年增长 9.9%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7.6 : 39.3 : 43.1 ,调整为 16.8 : 40.3 : 42.9 。非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 624296 万元,同比增长11.5% ,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8.2%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8%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101.7% ,分别比上年上升1个和 0.1 个百分点。
  全年累计减免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 1.78 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 458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 4768 元,比上年增长 9.9%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18992 万元,比去年增长 5.3% 。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人口已实现转移 14 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67.3% 。劳务总收入达 64000 万元。
  全年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 2023453 万元,同比增长 15.8% ;全部工业增加值 399218 万元,比上年增长 9.8% 。工业销售收入实现 1937611 万元,同比增长 11.2% ;利税总额为 79553 万元,同比下降 15.7% ,其中:规模以上利润总额为 3859 万元。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48308 万元,比上年增长 29.5% 。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 12163 万元;城镇投资完成 336115 万元。全年引进项目 326 个,其中:超千万元的项目 81 项,超亿元项目 7 项。到位资金 201000 万元,实际利用外资额 1664 万美元,出口额 1330.5 万美元。全年重点实施的项目有西林钢铁集团股权转让、钢飞矿业、庆客隆超市、绿波华园房地产开发、鹏远冶金辅料等 13 项。
  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 6742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3% 。地方财政收入 3508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626026 万元,比上年增长 14.4% 。其中:企业存款 110647 万元,同比增长 54.6%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471351 万元,比上年增长 4.7%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498154 万元,比上年增长 3.1% 。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离退休干部的养老金、居民最低生活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加强。 2006 年该区城市享受低保人员已达 6087 户 /12165 人,农村纳入低保 3443 户 /6475 人。下拨救灾款 96 万余元,救助农村特困人员 13310 人。筹措资金 15.1 万元为重点在乡老复员军人修房,新办老年福利养老机构 1 家,安置就业岗位 100 个。
农业概况 Agriculture Overview
  阿城区位于哈市东南 23 公里 ,全区幅员面积 2500 平方公里,基本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辖 5 乡 9 镇 5 个街道办事处, 108 个行政村, 808 个自然屯;总人口 58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34.2 万人,农业户 10.9 万户。耕地面积 108.8 万亩,草原 6 万亩,水域 20 万亩,大小河流 14 条,林地 155 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 49.4% 。 2006 年末,全区粮豆薯总产量达到 8.4 亿斤。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2 亿元,农业增加值实现 16 亿元,畜牧业总产值 12 亿 , 占总产值 38.7%, 农民人均收入 4760 元。农村住房砖瓦化率 86.3% ;有 107 个村 511 个屯通自来水,入户率 53.2% ;有 108 个村 746 个屯通固定电话,入户率 66.6% ;有 58 个村 273 个屯通有线电视,入户率 20% ;全区 808 个自然屯通电率达到 100%
阿城工业 Cheng Industry
  改革开放 20 多年以来,阿城区工业经济依靠走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道路,自我优势得到了拓展,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7 年,将是阿城区抓住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十强县(市)发展机遇,以及撤市设区的有利契机,推动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现在,阿城区工业已由过去的单元经济发展成为具有冶金、机电、纺织食品为重点五大优势行业的多元化经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工业格局。
  目前,阿城区拥有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企业总数为 7836 多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8 户,乡镇企业 7755 户(其中:私营企业 1163 户,个体经济 6592 户)民政 37 户,供销社 1 户,自来水 1 户,外资 14 户,科委 20 户。全区规模以上企业 22 户。
  全区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有:黑龙江省龙绦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松江钼业有限公司、哈尔滨马利酵母有限公司、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小岭冶金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岁宝热电有限公司、哈尔滨钢飞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省通信电缆厂、泉兴水泥、哈尔滨三岭水泥有限公司。
  全市销售收入 5000 万元以上企业有:哈尔滨华加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阿城区电业局。
城市建设 Urban construction
  阿城撤县建市,撤市设区以来,国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按照《阿城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 “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 的发展思路,特别是近三年来,阿城区委、区政府将城建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提出了建设 “ 工业强区,旅游名区,生态新区,文化大区 ” 的战略目标,全力推进城市建设,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近十多年来,累计投资达 30 多亿元,是建区前 40 年城建投资总额的 4.6 倍,城市载体功能明显提高。以路、桥、给排水、供热、供气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先后实施了 100 余项重点工程建设。市区内 13 条主次干道达到了高级和次高级路面,总长 11.3 万延长米, 111 条白色和黑色路面巷路纵横交错,人均道路面积达 5.6 平方阿城金溪桥米 ,阿城立交桥、金龙桥等 13 座桥梁架通东南西北,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各具特色的高层建筑和仿古建筑鳞次栉比,商业网点遍布街区,占地 17 公顷 的会宁公园景色怡人;设施完善的人民体育场宽阔平坦,能容纳万人;开发建设了高明、朝阳、金市、永泰广等 28 个居民住宅小区,市区人均居住面积近 23 平方米 ,城区实现了热电连供,集中供热面积达 500 多万平米,受益率达 85 %以上;新建金源文化休闲广场、金上京粘氏广场、清真广场、会宁公园广场、交通停车场;实施绿化工程,建设绿色屏障,累计投资 4000 多万元,现已完成阿什河、马家沟河、滨河 301 国道绿化带的建设,城区绿化面积达 441.95 公顷 ,人均绿化面积 5.15 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为 25 %,城区主街巷路实现了绿化、香化、空中美化,有 46 个单位庭院达到省、市级先进庭院标准,占单位庭院的 58 %;路灯建设形成了一街一品的风格, 3776 余盏路灯流光异彩,多角度的灯饰格局,使之成为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阿城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加快,全区各乡镇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强化镇(乡)村屯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建设乡镇工业主导型、产业驱动型、市场带动型、旅游开发型、强村膨胀型、综合发展型的小城镇为目标,不断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和标准,增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目前,玉泉镇已被列为国家级 50 强试点镇、省级富强镇;平山镇已被列为省级试点镇;料甸满族乡红新新村、阿什河乡南城九队被评为省级文明标兵村屯;交界、小岭、亚沟、新华、舍利、松峰山、红星等乡镇已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备,目标管理规范,生产生活环境质量较高的典型示范群体。一座园林式、开放型、现代化的哈尔滨新区已形成。阿城曾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黑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黑龙江省文明城市建筑先进市标兵、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科技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6 年,阿城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兴市为目标,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使全区的科技工作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项目取得了可喜成果。一是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 23 项 , 实现产值 18 亿元,增收 2.6 亿元;二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30 项,立星火、火炬计划项目 23 项,项目实施后实现销售收入 2.2 亿元,利润 3197 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组织申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获得了较多资金的扶持。列入哈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6 项,争取无偿资金 90 万元;立哈市星火计划项目 6 项;省级发展高技术专项基金项目 1 项,到位资金 20 万元;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1 项;立省信息产业化项目 3 项,争取资金 65 万元。
  阿城一中正门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经济贡献份额逐渐增大。 2006 年新发展 10 家民营科技企业,使我区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到 53 家,企业产值总数达到 6800 万元。新审批民办科研机构 4 家,使我市民办科研机构总数达到 51 家。
  积极为发明人服务,专利申报和培训工作位居哈市区、县前列。全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专利 30 项,受理 30 项。申请专利补贴 29 项,补贴金额为 21650 元。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专利知识的宣传、培训和组织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展览活动,其中有 3 个项目荣获青岛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 1 个项目获得特别金奖, 2 个项目获得中国国际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
  阿城区现有公办学校 183 所,其中高中 10 所,职业高中 3 所,初中 38 所,小学 130 所,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幼儿园 1 所。全区共有学生 56,137 人。其中,小学生 28,948 人 ( 乡镇 15,313 人、城区 13,635 人 ), 初中生 16,500 人 ( 乡镇 8,208 人、城区 8,292 人 ), 高中生 9,385 人,职业高中学生 938 人 , 特殊教育学生 65 人。
  共有教职工 5,781 人。其中:小学教师 2,802 人(乡镇 2,008 人、城区 794 人),初中教师 2,015 人(乡镇 1,221 人、城区 794 人),高中教师 964 人(含职中教师 108 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教育信息中心、招生办、保健所、老干办、教育科研所、阿城电大等 8 个事业单位。
文化体育 Culture and Sports
  阿城区是我国北方一座具有丰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这里遗存着大量的金代遗迹和文物,所产生的金源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河中一条独具特色的支流。
  一九九三年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版画艺术之乡”,一九九四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黑龙江省文化先进市(县)”,一九九五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八年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
  阿城史称“金源内地”,被中外史学家誉为“全人类宝贵的历史遗存之一”。目前阿城市境内发现文化遗存35处,其中金代会宁府遗址和亚沟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城市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4000余件,1988年在阿城市小城子村发掘的金代齐国王墓出土了百余件珍贵文物,被史学界誉为“塞北马王堆”。1993年,阿城市与哈尔滨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首届金史国际研讨会,2000年6月18日 ,阿城市成功举办了“中国·阿城首届金源文化节”,第8届金源文化节文化节期间举办了开幕式、排演了大型古风式舞蹈《赫赫女真》、举办了首届明星演唱会、金史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
  多年来,阿城区的文化事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政策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如:出台了《关于繁荣艺术创作的九条规定》、《关于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的若干政策性问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关于鼓励各渠道发展文化市场的若干意见》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保证了文化事业顺利发展。
  阿城区对文化阵地建设一直立足于大文化、高标准这一基点,近几年,花巨资兴建了会宁公园、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仿古一条街等。仅1997年就投资1100万元新建了一座可容纳15,000名观众的人民体育场,拨专款47万元对阿城市影剧院的舞台、门面进行装修,为阿城市的文化旅游事业增添了硬件保障。
  阿城区现有各类文化艺术群体200余个,有各类文化艺术活动骨干6000余人,在群体建设中,注重抓住特色群体,借以发展特色的乡土文化。
  阿城区版画创作蜚声国内外,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现有版画及其他创作骨干人员 400余人,他们分布在城乡各行各业,共同为版画艺术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阿城区的刻字艺术和根雕艺术亦源远流长,别具一格,近几年,共创作木、瓦、竹、骨、铜、瓷、砖、石等各类刻字精品2500余件,根雕艺术协会已发展会员近百人,艺术创作已形成规模。
  现在阿城区以金源文化为龙头的文化建设正在兴起,我们在社会效益优先的前提下,通过努力使阿城市的文化事业形成队伍过硬、设施完备、活动丰富的局面,使文化事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
  文化设施
  阿城区影剧院 位于阿城区民权大街东端,面积2230平方米 。
  自1979年影剧院建成以来,一直是阿城区最大的文艺活动及会议场所。 舞台长9米 ,宽25米 ,高18米 。它以放映影片为主,兼作剧场、会场,每年在坚持放映影片的同时,负责接待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和会议。国内知名演员马玉涛、蒋大为、赵本山、潘长江、师胜杰等人曾在此登台演出。
  2002年被评为全国电影行业300强之一,全省8强之一,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县级电影院参加全国电影联网单位。2004年,阿城政府投入资金36万元对影剧院的舞台、座席、墙壁等进行了改造。经过改造后,一楼可接纳观众600余人。
  人民艺术剧院
  阿城区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8年,主要以生产歌舞、曲艺、戏曲等文艺节目为主进行演出,曾先后排 演过《孔省胆》、《少帅传奇》、《牛郎织女》等大型剧目几十个,现有演员27人,其他管理人员及后 勤舞台工作人员15人,年创作生产两台节目,在全市大型节庆活动中担负着演出任务,并利用农闲时间 开展送戏下乡活动。
  阿城文物管理所
  阿城文物管理所于1998年与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分离,隶属于阿城文化体育局,定编5人,负责阿城区域内的文物遗址保护、研究等工作。
  阿城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有效管理”的原则,依托全区各文物遗址所在地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 1997年对阿城文庙进行了第一期修复。2002年,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刘秀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04年开始启动对国家级一级保护单位金上京会宁府进行编制保护规划工作。
  网吧
  阿城区现有互联网服务经营场所52家,分布在城乡各地,在规范守法经营的前提下,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
  音像
  阿城区音像经营单位计48家,以经营音像制品为主,以出租为辅, 逐渐形成集团经营趋势。
  新华书店
  阿城区新华书店是阿城区唯一一家国有主渠道图书发行单位,1984年,经黑龙江省批准筹建新店,营业面积1275平方米 ,设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分别设门市部、业务科、后勤部、农村发行部。
  阿城区新华书店主要任务是开展图书发行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运营,新华书店大胆改革管理机制,促进营销渠道和方式,使新华书店年图书销售额均在600万元以上。经营图书种类9000种以上。
  2001年,阿城新华书店被新华书店哈尔滨市图书音像发行集团全面接收。接收后落实深化企业改革措施,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经营责任制和承包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过程中,个体书店应运而生,阿城现有个体书店38家,书摊5个,农村发行网点15处。
  文学艺术
  阿城版画
  素有金源故地之称的阿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有先人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又有一批又一批钟爱艺术事业的风流骏才层叠倍出,阿城的版画就是在这样一群人的努力下成长壮大的。
  阿城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兴起,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而声名大振,以其内容广阔,形式新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而蜚声国内外画坛。
  在这支版画创作群体中,有3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1人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43人为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有 2人为国家级一级美术师,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3名哈尔滨市优秀中青年专家。
  先后曾到日本、加拿大、罗马尼亚、塞内加尔、喀麦隆等国家展出。1986年,王训月、沈少民、黄泰华等50名版画作者创作的《春水吟》、《幽谷》、《秋》等200余件作品在北京及哈尔滨举办的《阿城版画展》中展出,受到各界的好评。
  阿城区委、区政府对版画事业高度重视,为更好地进行创作,对专业和年青作者进行辅导,繁荣版画艺术事业,1986年成立了版画创作室,1993年更名画院,财政每年拨经费4万余元。近年来,阿城版画在以黄泰华、郭长安为首的群体带头人的带领下,在画院全体人员的努力下,阿城的版画事业突飞猛进,他们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创作了大量反映阿城风土人情和改革开放成果的优秀作品,现有版画及各类美术作品创作群体400余人,基本上形成以省级学术带头人、后备带头人,第三梯队的三级创作队伍,1999年,黄泰华在全国九届版画展中获鲁迅奖章。
  阿城版画已成为与北大荒版画相提并论的黑龙江第二个具有实力的版画创作群体。并成为全国七大版画群体之一。阿城版画从此蜚声国内外,1993年阿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版画艺术之乡”,2005年授予“黑龙江省优秀文艺创作群体”称号。
历史人物 Historical figures
  荣孟枚
  荣孟枚(1878—1946年),本名胡荣选,字叔右,晚年自号竹竿老人,满洲正黄旗人。旧政客,“东北三才子”之一。
  荣孟枚出生于黑龙江省阿城县,父亲胡凤山(亦名凤子奇)以军功获清朝廷诰封。胡凤山共有3子,荣孟枚居长。荣孟枚自幼聪颖明敏,少负诗名。23岁乡试中秀才,28岁时作为清朝廷派出的官费留学生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留学期间,他与中国近代史上一些有名的人物汤化龙、林长民等结识。宣统元年(1909年)他从日本毕业归国后,应清朝廷学部试,得法政科举人。宣统三年(1911年)春殿试一等,授主事衔,官阶为正六品。旋即赴苏州,在江苏布政使陆钟奇署中任职。中华民国时期,荣孟枚先后任江苏巡抚署秘书、黑龙江都督府参事、驻京奉军总司令部秘书、中央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教授、营口 商业学校监督等职。
  在政治上,青年时代的荣孟枚虽然出身于官宦之家、八旗子弟,但目睹晚清政府腐败入骨、不堪收拾的局面,也曾忧心如焚、热血奔涌,不仅写下过一些愤世忧时的诗文,且东渡扶桑,钻研政治经济,满怀匡世救国的理想求学。从日本归国后,他曾寄希望于“立宪救国”,同汤化龙、林长民等一道为民国新宪法的确立到处说项。他甚至主张改革,同情某些“过激”的革命行动。他反对袁世凯的窃国卖国,支持黄兴、蔡锷的救国之举。最终转而倾向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宪派,继而成为北洋军阀服务的幕僚,最后,则公然以前清遗老自居,成为鼓吹复辟的保皇堂,站到时代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
  壮年时代,他主要活动于东北奉系军阀中,先后为张作霖、孙烈臣、张作相作幕宾,也曾给当时东北的一些行政长官如周树模、宋小濂、王维宙掌文案,作属吏。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荣孟枚在东北保安副总司令张作相署中任秘书长。日本人兵临长春城下,恰值张作相回锦州奔父丧不在司令部,军政要务由参谋长熙洽代理,为达到迎立溥仪复辟清朝的目的,熙洽与荣孟枚一道策划了吉林独立、迎立溥仪的阴谋。荣孟枚与一些满族遗民和前清官僚们不仅向溥仪上书劝进,还为伪满洲帝国起草了《建国大纲》。溥仪傀儡政权成立后,他于1932年任吉林公署厅长兼参议,1933年任三江省民生厅厅长,1936年任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后任黑龙江省省长(未到职)。最后,由于官场倾轧和对溥仪小朝廷的失望,他于1939年“告老还乡”,回阿城老家闲居。在日本人的严密监视之下(后来,日本人对他已不信任)以诗酒自娱余生。
  荣孟枚一生经历复杂,交游广泛,多有著述,是诗书画俱佳、“名动公卿”的风流才子,又是一名热衷仕途的“名士”。他留心政治经济,写过一些令人倾倒的“砭时高论”,如《宪法论》、《国家学》等。也曾放浪形骸,写下了许多红香翠软的文字,如《佛桑馆诗文》、《挽联集》、《延春室诗话选》等。在文学上,荣孟枚可以称得上是位才情洋溢的诗人,他的格律诗和联语都写的很有特色。除开那些官场上的应酬之作外,大都能摈弃时文、不饰雕琢,而且三教九流、诸子百家、远典近俗,信手入诗,往往一经润镌,便能涉笔成趣,时有忧国忧民之佳作。
  1946年春荣孟枚死去。
  何延川
  阿城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街———延川大街。它是以民族英雄何延川的名字命名的。
  在阿城还有一片土地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那就是阿城市新华镇延川村,这是英雄的出生地。
  何延川,又名何万芳。1912年3月10日出生在阿城县何家窝堡屯(现新华镇延川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少年时代,何延川便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启迪。1928年11月9日他参加了哈市各校学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修筑五条铁路的斗争,被反动当局逮捕。出狱后到学生运动的发祥地北平去读书并经受锻炼。先后在北平宏达学校、汇文学校、北京大学读书。他边学习、边勤工俭学、边暗地做革命工作。1930年,年仅18岁的何延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展东北抗日战争的指示,决定派何延川、朱家魁、张树生等人回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一周年时,因组织义勇军同当地群众在珠河(现尚志市)城里示威游行被捕入狱。6个月的监狱生活,何延川经受了反动派的所有酷刑,却丝毫没有泄露党的组织和秘密,敌人无奈,只好将他释放。
  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他与其他7名同志再次被党组织派回哈尔滨开展抗日工作。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的大姐家成了何延川藏身和开展地下工作的场所。姐姐何文杰、姐夫韩荣庭成了他的得力助手,帮助散发传单、联络战友、送信放哨。
  1940年7月,何延川被调到河北地区三专署任财务科长,为抗日筹集财粮。在一次带人执行筹措粮食、布匹和煤油任务时,被日寇围困在一个苇塘里,整整七天七夜,当大部队赶来之时,他们已经吃光了苇根,吃光了自己的皮带和鞋底,昏死在苇塘里……
  1945年抗战胜利后,组织上任命他为哈东专员公署专员,任务是解放和接收哈东地区(辖阿城、宾县、珠河、苇河、延寿、方正等县)。
  1945年10月26日,何延川按照李兆麟的命令,带着16名同志回到阿城。早有表弟张继武为他们摸清情况,何延川机智果断,未动一兵一卒便接管了阿城政权,又以最少的兵力先后夺取了宾县、延寿、一面坡、珠河(今尚志市)、方正等地的政权。1946年2月,他亲自指挥部队攻打五常,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交战,终于占领了五常。1946年4月,在李兆麟的直接领导下,他和哈东军区司令温玉成共同指挥部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兵分四路,围困哈尔滨,为了保全城市,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他们整整围困了二十多天,最终活捉了保安头子曹行武,于28日占领了哈尔滨。哈尔滨人民敲锣打鼓迎接这支护城爱民的军队。
  由于多年转战南北,长期在恶劣条件下工作生活,何延川积劳成疾,早已患有严重的肾病和肺病,回到东北后,他夜以继日,严重透支,中共松江省委决定送他去莫斯科治疗,可他考虑斗争需要,执意不去,直到卧床才接受组织命令就医,经过三个月的多方抢救,治疗无效,于1946年9月17日逝世,年仅35岁。
  英雄去世后,被葬在小城的东侧,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延川公园。
英文解释
  1. n.:  Acheng District
近义词
阿城, 阿城市, 钟阿城
包含词
阿城区第七中学哈尔滨市阿城区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