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外區位於哈爾濱市中北部,北緯45°20′-46°20′、東經126°15′-127°30′。東與太平區接攘,西與道裏區以濱洲鐵路綫為界,南接南崗區,北與肇東、呼蘭毗鄰。總面積256.6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40.62平方千米。總人口68.9萬人(2004年),其中非農業人口61.31 萬。(註:以上為2006年行政區域變動之前的資料。目前暫缺新的資料。)
區人民政府駐北十四道街55號。郵編:150026。代碼:230104。區號:0451。拼音:Daowai Qu。
行政區劃
道外區轄22個街道、3個鎮、1個鄉:靖宇街道、太古街道、東萊街道、濱江街道、仁裏街道、崇儉街道、振江街道、東原街道、大興街道、勝利街道、南馬街道、民強街道、大有坊街道、南直路街道、化工街道、火車頭街道、新一街道、三棵樹大街街道、水泥路街道、太平大街街道、黎華街道、新樂街道、團结鎮、永源鎮、巨源鎮、民主鄉;青年農場。
歷史沿革
道外區,原以中東鐵路分界,其西稱“道裏”,其東稱“道外”。道外,原稱“傅傢店”,以早年傅氏兄弟於此開小客店、大車店形成聚落,遂稱傅傢店。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新任濱江廳江防同知何厚琦認為“店”字義狹,將“店”字改為“甸”,故稱“傅傢甸”。
道外一帶,清代中葉以後屬阿勒楚喀副都統轄地。清末添設民官,1907年1月23日(清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十日),吉林將軍等奏準,設置濱江廳,管轄傅傢店、崗傢店(今道外八區)、四傢子(今道外十六道街)等地。濱江廳同知朱啓經於同年4月18日(清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初六日)“開篆視事”,廳署設於今道外區南十一道街。隸屬哈爾濱關道(即濱江關道)。1909年6月2日(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改隸雙城府。後因轄區過小,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前後將雙城府、阿城縣沿江一些地方劃歸濱江廳管轄。轄區東西寬70餘華裏,南北長40餘華裏。同年改隸吉林行省西北路道。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 3月,將濱江廳改為濱江縣,翌年6月將西北路道改稱濱江道,遂改隸濱江道。1916年為繁榮傅傢店,將四傢子(今十六道街)闢為新市街,並逐步擴展到二十道街。同年12月,濱江縣署移駐四傢子。1919年將阿城縣的圈河、太平橋一帶劃歸濱江縣管轄,闢為商埠。1929年2月,改由吉林省直轄。同年5月,設立濱江市政籌備處,劃傅傢甸、四傢子、圈河、太平橋為濱江市轄區,濱江縣衹管農村部分,實行市、縣分治。直隸吉林省。東北淪陷後,1933年7月1日,並入哈爾濱特別市。1938年7月1日,偽哈爾濱市公署公佈市區條例,廢止保甲製,實施區製,將傅傢甸地區(太平橋除外)劃分為東傅傢區和西傅傢區。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將原東、西傅傢區合併為道外區。1946年9月,又將道外區劃分為東傅傢區和西傅傢區。1948年7月,市政府决定調整行政區劃,將東、西傅傢區劃分為東、西、北3個傅傢區。1949年10月,撤銷北傅傢區,分別劃歸東傅傢區和西傅傢區,東、西傅傢區以靖宇九道街分界。 1956年8月28日,黑竜江省人民委員會批準,將東傅傢區與西傅傢區合併為道外區,同年10月兩區正式合併。1958年11月,將原濱江區的鬆浦鄉劃歸道外區管轄,並改為鬆浦人民公社。1963年3月,將郊區農村公社劃歸新恢復的濱江區管轄。1972年8月,撤銷濱江區,將鬆浦、前進、萬寶3個農村公社劃歸道外區管轄。1983年至1984年,政社分開,將農村公社改為鄉的建製。1985年3月,將鬆浦鄉改為鬆浦鎮,將萬寶鄉改為萬寶鎮。
1992年,道外區位於市境東北部,鬆花江自西而東橫貫全境,是一個“跨江而治”的城市區。東鄰太平區,南接南崗區,西以濱洲綫鐵路與道裏區分界,西北與肇東市接壤,北與呼蘭縣毗連。全區總面積298平方公裏,其中城區面積8.2平方公裏,風景區面積38平方公裏。全區共轄靖宇、太古、東萊、濱江、仁裏、南市、崇儉、振江、東原、大興、勝利、南馬路、三電、太陽島等14個街道辦事處和2鎮、1鄉。1992年末全區總人口38.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 32.8萬人;滿、回、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3.4%。區政府駐地靖宇街。 (以上摘自《黑竜江省志·地名錄》)
道外區舊名濱江縣,濱江市,東、西傅傢區,俗稱傅傢甸。鬆花江自西而東橫貫全境,將道外區分為南、北兩部分。江北地區(含鬆浦、萬寶鎮、前進鄉)為竜江將軍轄。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在傅傢甸設立濱江廳,隸屬於吉林省轄。1909年(清宣統元年)改為吉林省雙城府管轄。1920年黑竜江省省長公署在馬傢船口設立了馬傢船口市政局,同年2月改為鬆北市政局,1925年8月改稱鬆浦市政處。江南傅甸(現道外區)為吉林將軍轄。1913年改稱濱江縣,1927年設市政籌備處,1929年5月建立濱江市,劃傅傢甸、四傢子、圈河、太平橋為濱江市轄區。濱江縣衹管原縣屬農村部分。1932年日軍侵占哈爾濱,翌年將濱江市、鬆浦市並入哈爾濱市,同時分設東、西傅傢區和鬆浦區。(摘自“道外區政府網站” 等)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市解放後,又一度將東、西傅傢區改為東、西、北傅傢區。不久,北傅傢區撤銷。1956年東、西傅傢區合併改稱道外區。
鏈接:《道外區志·歷史沿革》
2000年,道外區轄14個街道、3個鎮。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8371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大興街道 37031 南馬街道 35111 勝利街道 17225 靖宇街道 34926 濱江街道 33951 東原街道 26961 崇儉街道 13793 太古街道 20803 仁裏街道 22334 東萊街道 15236 南市街道 9207 振江街道 11762 太陽島街道 2273 三電街道 4577 鬆浦鎮 42917 鬆北鎮 29172 萬寶鎮 26439
2003年,道外區轄:勝利街道、南市街道、東原街道、仁裏街道、大興街道、濱江街道、南馬路街道、東萊街道、靖宇街道、太古街道、崇儉街道、振江街道、太陽島街道、三電街道、鬆浦鎮、萬寶鎮、鬆北鎮。
2004年,以鬆花江航道為界,將道外區南岸部分(大興、勝利、東原、東萊、太古、南市、靖宇、濱江、南馬、仁裏、崇儉、振江街道辦事處)與太平區全部行政區域合併,設立新的道外區。2004年2月4日國務院批準(國函10號),撤銷哈爾濱市太平區,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哈爾濱市道外區管轄;將鬆北、鬆浦、萬寶3個鎮,太陽島、三電2個街道劃給新設立的鬆北區管轄。區劃調整前,道外區面積297.98平方千米,人口36萬,轄3個鎮、14個街道。新的道外區轄23個街道、1個鎮、1個鄉:大興、勝利、東原、東萊、太古、南市、靖宇、濱江、南馬、仁裏、崇儉、振江、大有坊、三棵、火車頭、太平、黎華、新樂、新一、民強、化工、南直、水泥23個街道;團结鎮;民主鄉。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準(國函73號):同意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哈爾濱市道外區管轄。 |
|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位於哈爾濱市區中東部,是歷史悠久的老城區,地域廣阔,位置適中,是全市八區十縣(市)的區位中心,與呼蘭、鬆北兩個行政區隔江相望,與道裏、南崗、香坊、阿城四個行政區接壤。 道外區土地總面積618.6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40.62平方公裏,郊區面積577.9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8434公頃。以鬆花江為界劃分為江南城區和江北郊區兩大部分,其中江南城區面積為8.23平方公裏,江北郊區和沿江水域、灘塗面積為321.3平方公裏,城區行政區劃為14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含坐落在江北太陽島街道辦事處和哈爾濱市呼蘭區境內的三電街道辦事處);郊區分為鬆浦鎮、鬆北鎮和萬寶鎮3個鎮。 |
|
氣候特點
道外區地處哈爾濱市中北部,整個鼕季處於極地大陸氣團控製之下,夏季受副熱帶海洋氣團影響,春秋兩季為季風交替,其類型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鼕季從當年11月至次年3月,最冷在每年1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20.3℃,最低為零下38℃。整個鼕季降水很少,一般占全年總降水量的6%左右,氣候嚴寒乾燥。每年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為22.8℃,最高氣溫可達36℃以上,一般22℃以上氣溫40天左右。夏季降水日多,降水量大,一般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以陣雨為多,年內雨日一般在40天。每年4月份,氣溫開始升高,氣旋活動頻繁,使氣溫變化無常,升降溫幅度較大,氣溫在10—22℃之間持續可達60天。此時期風大,多西南風,有時可達8級。降水量不多,一般占全年總降水量的12%左右。 每年9月下旬起,冷空氣開始入侵,氣溫下降,10月份平均氣溫可降至5℃左右。霜凍出現早,9月下旬就可以發生初霜。此時期降水量減少,約占全年降水量的18%左右。 全年無霜期為135天,有霜期為221天。日均氣溫低於零下的日數占全年的45%,低於零下10℃的日數120—210天,低於零下20℃的日數66天,低於零下30℃的日數一般是六、七天。
自然資源
道外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區內一江(鬆花江)、一山(天恆山)、兩河(阿什河、馬傢溝河)等自然資源是全市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城區。哈爾濱市城郊唯一的一座自然山體天恆山,坐落在我區團结鎮境內,距城區僅3公裏,北望鬆花江,西臨阿什河,南靠哈同公路。總面積3000多公頃。海拔高度在120~215米之間,森林植被覆蓋面積達70%以上。天恆山地下水量豐富,經黑竜江省地質礦産廳礦泉水評審委員會鑒定,達到了國傢《飲用天然礦泉水》規定的指標,完全符合標準,其自然生態是哈爾濱城區周邊絶無僅有的。“一江、兩河”(鬆花江34.7公裏、阿什河7.45公裏、馬傢溝河9公裏)流經我區,地面水利資源極為豐富,發展沿江經濟潛力巨大。我區鄉鎮的十萬畝草原、萬畝養魚垂釣水域、濕地、5000畝果樹、緑色蔬菜等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和利用價值。 |
|
哈爾濱市道外區是歷史悠久的老城區,地處哈爾濱市的中北部。道外區舊名濱江縣,濱江市,東、西傅傢區,俗稱傅傢甸。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中東鐵路建成後,沙俄強占哈埠鐵路沿綫地區,劃歸中東鐵路局管轄。鬆花江自西而東橫貫全境,將道外區分為南、北兩部分。江北地區(含鬆浦、萬寶鎮、前進鄉)為竜江將軍轄。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清政府在傅傢甸設立濱江廳,隸屬於吉林省轄。
1909年(清宣統元年)改為吉林省雙城府管轄。
1920年黑竜江省省長公署在馬傢船口設立了馬傢船口市政局,同年2月改為鬆北市政局。
1925年8月改稱鬆浦市政處。江南傅甸(現道外區)為吉林將軍轄。
1913年改稱濱江縣,1927年設市政籌備處,
1929年5月建立濱江市,劃傅傢甸、四傢子、圈河、太平橋為濱江市轄區。濱江縣衹管原縣屬農村部分。
1932年日軍侵占哈爾濱, 翌年將濱江市、鬆浦市並入哈爾濱市,同時分設東、西傅傢區和鬆浦區。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市解放後,又一度將東、西傅傢區改為東、西、北傅傢區。不久,北傅傢區撤銷。
1956年東、西傅傢區合併改稱道外區,全區設三個鄉鎮和14個街道辦事處,其中江南城區街道辦事處12個,江北郊區街道辦事處2個。
2004年3月24日宣佈道外區與太平區正式合併,新區名為道外區。區劃調整後,原江北三鎮劃歸鬆北區管理,全區轄22個街道辦事處和一鄉一鎮。
2006年9月,原阿城市的巨源和永源兩個鎮劃歸道外區,全區轄22個街道辦事處、1鄉3鎮。 |
|
哈爾濱清真寺
西起十二道街,東至十四道街,南起育民街,北至靖宇街,是國傢一類保護建築,該寺始建於1897年,1904年改建,1935年在衆多穆斯林朋友的倡議和捐助下再次擴建,保存至今。望月樓和每個穹頂的頂端都高聳着一彎新月,是依斯蘭風格建築的經典之作,其中大殿面積為426平方米,為阿拉伯式建築風格。每年清真寺都接待從巴拿馬、蘇丹、馬來西亞、土爾其及西亞地區待十幾個阿拉伯國傢的300多穆斯林國際友人,接待國內穆斯林朋友每年多達10萬人,該寺作為省會的清真大寺是哈市廣大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動場所,在開齋節、宰牲節、聖紀節三大節日,都有2萬餘人在此舉行活動。1998年哈爾濱清真東寺被評為為全國百座模範清真寺之一。2003年清真寺擴建改造工程是在清真寺南北兩側臨十二道街新建兩座附屋用房建設面積440平方米,並對清真寺主殿進行維修和裝飾,廣場建設是以清真寺為依托,建設占地1.8公頃供市民休閑、教民集會活動的休閑緑化廣場,新增緑色3000餘平方米,配套設施建設是在廣場靠近育民街一側建設7500平方米的商服中心,現穆斯林文化廣場建設工程於2005年6月竣工。是東北最大的伊斯蘭清真寺廟,是全國1500座清真寺中唯一的一座阿拉伯式建築,主殿高13米,可容納500~600人,後窯殿有21.75米高的尖塔(俗稱望月樓),每逢齋月和開齋節前夕,可以從旋轉式階梯攀登上去仰望新月。尖塔上有電燈裝置的用有機玻璃裝飾的透明"月牙",為開齋時間信號。寺內有2個敏拜爾(象徵性的講壇)。中間弧形的圓門周圍鑲着若幹紅緑黃色的電燈,裝飾着禮拜殿,並照耀着圓拱門的《古蘭經》金字經文。清真寺的配套設施和宣禮塔是按照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麥加和沙特麥地那大寺的宣禮塔設計而成。塔高50米,塔分五層,各有走臺。白天雙塔聳立雲霄,莊嚴神聖,夜晚在燈光的輝映下,燈與塔渾然一體,如同沙特的第二大寺麥地那聖寺一般。
哈爾濱關道
黑竜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道外十八至十九道街之間,始建於1905年,是哈爾濱市第一任行政政府所在地。20世紀初,沙俄帝國主義建成中東鐵路。強行租藉鐵路沿綫的哈爾濱市區時,傅傢甸(道外)就被劃於租藉地之外,處於與哈爾濱市並存的特殊地位,屬於中國政府治理的行政區域,清政府為加強對傅傢甸地區的治理,在政權建置上設立了級別較高的“道”一級政權機構。清朝的“道”是介於府與縣之間的機構,是哈爾濱最早和最高的行政機構,前後有16任清政府官員在此辦公。2005年在市政府的支持下,道外區對哈爾濱關道進行了保護性的修復擴建工作,修建後的哈爾濱關道,占地兩萬八千餘平方米,按古式建築佈局,呈對稱式,同時遵循封建禮儀,左文右武,前衙後寢,中軸綫上由外至內依次為照壁、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宅門、三堂(內宅或上房),東側綫上由北至南有衙神廟、書房、廚房、戈什房、雜項人房。西側綫上有冰窖、督捕廳、洪善驛、會華官廳、會洋官廳。院墻內有車棚、馬號、茶房、糧倉等,整個建築群主從有序,錯落有緻。其陳設以哈爾濱設治後的政權更迭主綫,通過展示哈爾濱關道署的興衰及哈爾濱地方政權演進的歷史,嚮參觀者全面介紹哈爾濱關道署設立的歷史背景、建設過程、行政狀況、消亡原因等,充分反映哈爾濱設治後城市的發展,展現哈爾濱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弘揚哈爾濱人民維護主權完整的英勇頑強鬥爭精神。
關道內大堂:展示道員審理重大案件、對外交涉以及會見上級官員時的情景,兩側還擺放有儀仗和兵器。
二堂:展示道員處理日常政務以及議事的情景。
內宅:展示道臺及其眷屬們在府內生活的情景。
衙神廟:展示衙神廟文化的神聖。
六房:展示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書房的情景。
華官廳:以大量圖片、文字的方式,展示道員處理對內事務的史實場景。
會洋官廳:主要通過對大量圖片、文字的方式,嚮參觀者展示道員對外進行交涉的史實場景。 |
|
道外區轄22個街道、3個鎮、1個鄉:靖宇街道、太古街道、東萊街道、濱江街道、仁裏街道、崇儉街道、振江街道、東原街道、大興街道、勝利街道、南馬街道、民強街道、大有坊街道、南直路街道、化工街道、火車頭街道、新一街道、三棵樹大街街道、水泥路街道、太平大街街道、黎華街道、新樂街道、團结鎮、永源鎮、巨源鎮、民主鄉;青年農場。 |
|
總人口80.2萬人,由漢、滿、回、朝鮮、蒙古、鄂溫剋、鄂倫春、赫哲、藏、維吾爾、錫伯、俄羅斯等20個民族組成。 |
|
商貿物流業進一步壯大。2006年新建大型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 5 個,建成各類大型市場達到 3個、物流中心 2個、大型超市 1 個,形成了買傢具、購建村,請到道外來的濃厚商業氛圍。由哈藥集團投資建設的哈藥數碼城建成投入運營,吸收了省、市攝影愛好者來此駐足,購置攝影、攝像器材,提升了靖宇大街的品位,拉動了附近相關産業的發展。紅旗傢具城一期改擴建工程建成營業,傢具裝飾材料集聚效應逐步顯現。黑竜江禧竜陶瓷批發大市場二期工程已投入運營,禧竜陶瓷板材、石材兩個大市場建設正在基本建設,今年將完成工程總量的70%。成功申辦了第17屆哈洽會紅旗傢具城、美居國際燈飾城兩個分會場,推動了專業市場嚮規模化、專業化、國際化方向發展。結合整頓空車配貨清理整治,引進建成了投資1.2億元的神州物流中心,使其真正成為空車配貨行業的新承接載體,為提升城區面貌、改善交通擁擠狀況起到積極的作用。投資3000萬元新建營業面積7000平方米的陽光文教商城已開業。總投資1億元、一期營業面積11000平方米、可容納400業戶的聖中古玩市場,目前已進駐規模業戶150戶,近日即將開業。
專業特色街進一步發展。先鋒路汽車品牌一條街新引入天泗豐田、本田、路虎等10余家汽車品牌專營店,使汽車一條街更趨規模化、集群化。以飛達板材為竜頭的板材一條街,以太古陶瓷為竜頭的太古街陶瓷一條街,以五道街為中心的建設五金批發一條街,以紅旗傢具城、美居燈飾城、黎華傢具城為半徑的傢具、燈飾區域,以北環路為中心的燈飾一條街,以承德廣場為中心的皮草一條街規模不斷擴大,與專業市場相配套,成為我市重要生産物資集散地。
休閑旅遊業進一步形成。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突出民俗風情,大力推進旅遊景點規劃建設,初步構建起訪哈爾濱關道、逛老城、觀清真寺、遊天恆山、玩農傢樂的多層次旅遊發展的新格局。天恆山神鹿莊園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目前引進梅花鹿、馬鹿500頭,預計到年底將達到1000頭。以哈爾濱關道為依托,成功舉辦道臺府年大集,使其人氣大增,成為該市又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旅遊新靚點。規劃建設的朝鮮民族風情村,以農傢樂鄉村遊為特色,使遊客看田園風情、體農民生活、品農傢菜餚、宿農家庭院,充分體驗郊外愜意生活,受到我市城區居民的廣泛喜愛。 |
|
2007年,道外區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發展。教育均衡發展成效顯著,低收入家庭子女助學制度深入落實,高水準通過“雙高普九”復評,初、高中及高職升學率均創新高,道外區首次獲得全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教育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企辦校接收、轉製工作基本完成,整修82所學校,薄弱學校辦學環境全面改善。積極推動公共衛生體係建設,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各項指標位居全市首位。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措施,實現全年無疫情的工作目標。積極打造“唱響道外”特色品牌,大力發展“老城文化”,廣泛開展全民健身係列活動,榮獲省級全民健身活動月優先單位稱號。人口與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 作全面加強,繼續保持穩定低生育水平。高質量完成第二次農業普查任務,該區被評為省級先進單位。
社會保障體係不斷完善。充分發揮勞動保障三級平臺職能,纍计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77萬人,安置零就業家庭就業897戶,登記失業率控製在4%以內。社會救助和扶貧體係不斷完善,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000萬元,基本醫療金220萬元,養老金2100萬元,低保金4320萬元。農村革命老 兵安居工程圓滿完成,40戶重點優撫對象住房問題得到有效解决,我區民政工作榮獲省級雙擁模範區三連冠、市級六連冠稱號。製定了《道外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應對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機製更加完善。
社會力量辦校:哈爾濱匯通商務學校 |
|
2007年,道外區人民生活質量逐步提高。進一步落實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機製,發放經濟適用住房補貼522萬元、廉租住房補貼554萬元。大力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鋪設人畜飲水工程管綫6.8萬延長米,有效解决了3000戶近1.6萬名農民的飲用水安全問題。環境保護和減排工作穩步推進,嚴格落實污染源 總量控製指標,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18傢小企業予以關停。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市場調控,保證了市場安全供應和物價穩定。 |
|
靖宇公園
位於道外區靖宇二十道街,正門西嚮正對靖宇大街,占地面積52528平方米,始建於1917年,是哈爾濱最早建成的公園之一。靖宇公園原名“東四傢子公園”。據史料記載,東四傢子公園占地13垧,南北長85丈,東西寬5太,正門嚮西開設,北面設一便門出入。園內建涼亭兩座園中建築為東洋式建築。該園在建園後至建國前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被作為本區地方政府官方聚會活動的場所。1919年宜名為“濱江公園”,建國後改名為“道外公園”。1952年至1957年道外區建設科接管了道外公園,修建了辦公室和溫室,增修了園內柏油馬路,開闢出一個鼕季滑雪場。
1985年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經有關部門批準,道外公園改名為“靖宇公園”。同年在園內新建花壇,重建了公園正門和售票亭。1988年又陸續新建大型噴挾一組。在兒童樂園中新建兩組大型兒童遊戲設施。1991年,靖宇公園將原有框架結構的東大墻改建成720平方米的車庫,同時該 園還重點進行了“園中園”的建設。1997年,在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楊靖宇塑像終於落成,該園成為我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靖宇公園得到高政府有關部門重視,把封閉式公園改建成開放式公園,新建一處哈市最大的紀念廣場,周邊種植大量樹木和草坪,增加庭院燈和園林設施,為道外區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閑場所。
江畔公園
位於道外區鬆花江畔堤頂,西起濱洲橋下,東至太平閘口橋,全長4.8公裏,總面積20.3公傾。
該園始建於1955年,原名“道外區江沿公園”,是哈爾濱市沿江主要遊覽區之一,屬沿江帶狀公園,其整個建設佈局結合堤防建設進行。
1987年至今,根據市沿江一條綫總體規劃,配合題防加高,在完成防洪達標工程的同時,對園內緑地、道路、設施進行了大規模的新建和改造。江畔公園環境優美,緑化彩化面積占全區五分之三。園內有針葉、闊葉、喬木、灌木花卉品種近30個,有樹木6289株,草坪54000多平方米,彩化面積4000餘平方米,剪型樹百餘株,雕塑《母嬰》、《天鵝》、《群鹿》、《冰舞》、《騰飛》、《海豚》、望江亭長廊、蘑菇亭等各具特色;模紋式五色草平面花壇《浪花》《祥支》以及組合花壇、花帶造型美觀、新穎;船形建築哈爾濱航運站和站前廣場的鐵錨融為一體;天主教堂與十八層大樓成為江畔一景。經過不斷建設,江畔公園成為道外區百姓重要的休閑、娛樂、健身場所。同時,江畔公園還是道外特色文化的露天聚集地,每年春、夏、秋三季,二人轉,大秧歌等具有東北特色的群衆性文化活動方興未艾,吸引着全區乃至外區、外市縣的遊人留連忘返。江畔公園年接待遊人數萬人次,是道外區園林事業發展的重要標志。
長青公園
位於道外區八區體育場北側,占地面積56平方米,園中有樹木5700餘株。公園主景“東北抗日暨愛國自衛戰爭烈士紀念塔”是由東北行政委員會决定,於1947年10月10日落成的。塔占地面積471平方米,塔八區體育場俯瞰圖高45米,全部為花崗岩塊石結構。紀念塔兩側植有緑地,整個佈局給人以莊嚴肅穆的感覺。因此,這時是歷年來人們祭掃英靈、緬懷先烈、進行革命性傳統教育的場所,同時也是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娛樂廣場。
天恆山風景區
天恆山是哈爾濱市城郊唯一的一座自然山體,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结鎮境內,距城區僅3公裏,北望鬆花江,西臨阿什河,南靠哈同公路,嚮東綿延數公裏。天恆山海拔高度在120~215米之間,森林植被覆蓋面積達70%以上,並時常有野生動物出沒。山上幅員遼闊、山巒疊障、丘陵起伏、溝壑縱橫,一年四季空氣清新,春夏秋鼕景色宜人。其自然生態是哈爾濱城區周邊絶無僅有的,堪稱是大都市項下的一顆緑寶石。 天恆山是我國東北地區較早開展第四紀地質研究地點之一,也是從新石器時代到肅慎、勿吉、遼金各代沿用的古城遺址所在地。天恆山目前不僅生長繁衍着數十種動植物,而且地質層面復雜,發現過梅氏犀、猛瑪象等多種古生物化石,還保存着南北古城等古代人類文化遺址、遺跡。可以說天恆山是一塊具有很高的研究地質科學、林業科學、歷史科學的特殊區域。天恆山風景區包括天恆山和阿什湖兩部分,總規劃面積36平方公裏。 |
|
- n.: Daowai District
|
|
道外 |
|
|
|
哈爾濱道外區 | 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醫院 | 哈爾濱市道外區婦幼保健所 | 哈爾濱市道外區東萊醫院 | 哈爾濱道外區中醫骨科醫院 | 哈爾濱道外區神經專科醫院 | 哈爾濱市道外區新香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新東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牙病防治院 | 哈爾濱市道外區衛生防疫站 | 哈爾濱市道外區中醫院 | 哈爾濱市道外區永紅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鬆梅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迎新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新華飯店 | 哈爾濱道外區便宜居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東濱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國華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順馨齋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五香居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東萊社會福利服裝廠 | 哈爾濱市道外區服務公司慶新回民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 哈爾濱市道外區張天野中醫婦科診所 | 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社區全科衛生服務站 | 哈爾濱市道外區結核病防治所 | 哈爾濱市道外區神精專科醫院 | 哈爾濱市道外區劉明政牙科診所 | 哈爾濱市道外區日光牙科職業技術學校 | 哈爾濱市道外區神經專科醫院工會委員會 | 哈爾濱市道外區服務公司大橋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國營逢春園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集體飲食服務業公司新江飯店 | 哈爾濱市道外區服務公司東興飯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