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区 : 中国 >内蒙古 >赤峰 > 
目录
·行政区划 Hongshan Qu District·No. 2·概况
·行政区划·地理位置·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自然地理·英文解释
·近义词·相关词·包含词
·更多结果...
行政区划 Hongshan Qu District
  邮编:024020 代码:150402 区号:0476
  拼音:Hóng Shān Qū,Hongshan Qu
  
  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北纬42°13′、东经118°53′。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4千米,总面积169.63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2006年)。全区辖9个街道、2个镇: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东城街道、南新街街道、站前街道、铁南街道、长青街道、哈达街道、红庙子镇、文钟镇。区人民政府驻站前街道。
  年均降水量407毫米,年均温7.6℃。叶(柏寿)赤(峰)铁路在此与京通(辽)铁路相交,为全市铁路、公路客货运枢纽。境内有红山古人类居住遗址(约相当于中原新石器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北部的蜘蛛山(现此山已无)有汉代居住遗址。城区内的清真寺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代设乌兰哈达理事通判厅。“乌兰哈达”系蒙古语,意为赤色山峰,以城东北一座褐红色花岗岩山峰命名。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沿用赤峰市(县级市)。后设通判厅(隶属承德府),1778年改为赤峰县,1903年改为赤峰直隶州。1940年改为翁牛特右旗,1945年分设赤峰市、赤峰县。以后市、县时分时合,1962年复分设赤峰市、赤峰县。1969年至1979年曾划归辽宁省辖。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公署,设立地级赤峰市,原县级赤峰市改建置红山区
  汉代为匈奴左地,唐代属饶乐都督府,近代属中京,元、明代为蒙古属地。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建城,清政府在此设乌兰哈达理事通判厅。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公署,设立地级赤峰市,原县级赤峰市改设红山区
  
  1997年,红山区面积169.6平方千米,人口25.9万,有蒙、汉、满、回、朝鲜、达斡尔等民族,其中蒙古族3.3万,占12.7%。辖7街道2镇1乡:站前街道、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东城街道、铁南街道、南新街街道、桥北镇、红庙子镇、城郊乡。区政府驻城区中心。
  2000年,红山区辖9个街道、2个镇、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18512人,其中: 西屯街道 21075 三中街街道 15715 永巨街道 23484 东城街道 28689 南新街街道 29732 站前街道 39263 铁南街道 23190 长青街道 30333 哈达街道 26062 红庙子镇 16216 桥北镇 15278 城郊乡 49475 
  
  2002年,全区辖1个乡、2个镇、9个街道,18个行政村、98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30.5万人。
  2005年,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同意赤峰市区划调整的批复》,将赤峰市松山区文钟镇划归赤峰市红山区管辖。
  
  2006年,红山区将现有的4个乡镇调整为2个镇。
  
  撤销城郊乡,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文钟镇。合并后文钟镇总面积为390. 7平方公里,总人口88800人,辖20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原文钟镇政府所在地文钟。
  
  撤销桥北镇,将其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并入红庙子镇。合并后红庙子镇总面积为94平方公里,总人口34900人,辖7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原红庙子镇政府所在地红庙子。
  
  红山区行政区划调整后,辖文钟镇、红庙子镇和西屯、三中、永巨、站前、铁南、长青、东城、哈达、南新街道办事处。
No. 2
  赤峰市地图红山区是赤峰市的中心城区,是全市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全区辖两镇九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20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9平方公里,有蒙、汉、回、满、朝鲜等22个民族,总人口33.75万人。
  红山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她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比邻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交通便利,是四条主要高速公路中心,距北京、天津、沈阳均为400多公里,机场就与市区相连,铁路横穿于市区内,可直达大连、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周边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金、银、铜、铁、硒、叶腊石、萤石等矿产资源。全区电力、水资源充足,临近元宝山发电厂和平庄煤业集团,锡泊河从区内流过。区内有1所大学;3所职业学院,可每年为社会提供输送中等专业以上人才1.5万人。在区内并形成了细密的通讯网络,有网通、移动、联通赤峰分公司。可提IDD(国际长途)、DDD(国内长途)、ISDN(窄带)、ADSL(宽带)、Internet(互连网)、DDN(数据传输)专线,业务可通达世界每个角落。
  红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与黄同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摇篮。在红山后遗址出土代表性文物“玉龙”已被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并有绚丽多彩的契丹辽文化遗址,200余年的辽王朝辉煌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目前,红山区的生态旅游也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绿化园林面积逐渐提高。长青公园、红山公园、红山国家森林公园、赤峰植物园和带状公园五个公园,总占地面积4370公顷,作为城区南部绿色屏障德.3万亩南山生态园区正按高标准城市园区设计要求加紧建设,以辽文化为主题的一大批人文景观为南山生态园增添了新的亮点。
  红山区的商贸市场繁荣活跃,市场建设体系完备,整个市场辐射半径超过500公里,既是连接东北、华北和内蒙古东西部的流通枢纽,就是面向全国和内蒙古腹地的商品集散地。全区共有各类市场52处,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年营业额超亿元的就有9家。新华商业步行街市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条步行街,被称为“塞北第一街”,全长774延长米,。2004年被国家8部委评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2006 年荣获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先进单位,年营业额已突破10亿元。城区物流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中昊物流中心、中杰物流、成大方圆医药有限公司药品配送中心、11185邮政物流配送、内蒙邮政物流赤峰分公司等企业已形成规模经营。其中,中昊物流在全国运输行业500强排行榜中位居第64位,被交通部、内蒙古交通厅定点为赤峰地区二级主枢纽,依托中昊物流网参与物流配货的个体私营企业有797家,辐射范围包括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周边地区,物流专线达20多条。西城市场已经成为东北和华北地区规模较大的果菜批发市场;赤峰千禧建筑装饰材料城、同兴钢材市场、天越农机汽车交易市场、火花路商品批发一条街等对周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商贸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城区居民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
  红山区的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全市大型工业骨干企业集聚在这里,使红山区拥有了发展工业经济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建成以来,突出发展生化医药及相关产业,兼顾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精细化工工业。一批具有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云集在这里,形成了北方药都。目前,开发区有8家医药及相关企业,其中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一批依托草原矿产和畜牧业资源的金属冶炼和皮革、绒毛、肉类加工企业在这里壮大。一批依托红山文化和辽文化的企业也在蓬勃兴起。
  红山区的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业种植除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杂粮杂豆等特色农副产品外,还有甜菜、油葵、烤烟等经济作物及丰富的野生草药和山野菜资源。畜牧业资源更为丰富,畜禽饲养在自治区位居前列。羊毛、羊绒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红山区是龙的故乡,是举世闻名红山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不仅是旅游的胜地,更是投资的热土。今日的红山以其丰厚的人文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开放的经济环境,巨大的工业潜力吸引着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观光旅游。
概况
  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赤峰市的中心城区。红山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流长,其代表性出土文物"玉龙"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情。这里地处东经118°52′20″-119°10′30″, 北纬42°13′-42°21′之间, 全区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处于海拔478米-522米之间, 丘陵最高峰海拔达816米, 地面平均比降为1.44‰。
行政区划
  红山区辖9个街道、3个镇、1个乡:西屯街道、三中街街道、永巨街道、东城街道、南新街街道、站前街道、铁南街道、长青街道、哈达街道、红庙子镇、桥北镇、文钟镇、城郊乡。
地理位置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是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近460万。“赤峰”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
  红山区是赤峰的中心城区,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属环渤淮海经济圈,与沈阳、北京等历史名城具有较深的渊源,自古就有“京畿门户”、“旱码头”之称。全区总面积506平方公里,总人口30.5万人。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54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57元。与内地城市比较,我们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红山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距北京420公里,距天津、沈阳、大连500公里左右,距锦州、秦皇岛港不足300公里,现锦州港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赤锦线铁路可直通锦州港货运码头。区内有京通铁路干线穿过,可直达北京、大连、沈阳、呼和浩特、齐齐哈尔等城市。有直达北京、沈阳和呼和浩特的航班,赤峰机场扩建完工后可直飞大连等其它多个大中城市。开工建设的赤峰至大板、赤峰至通辽、赤峰至朝阳高速公路和赤峰至大板至白音华铁路,到2007年将全面竣工,界时赤峰将全面进入东北和华北交通网,出区达海更为快捷。
经济发展
  今天的红山区,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面对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和挑战,红山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商贸立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商,今天的红山区必将为投资者提供无限商机。
旅游资源
  红山区的名字是来自于一座红色的山---------红山,
  红山既是赤峰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红山文化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当你漫步林间,观赏着自然形成的靠山佛、弥勒佛、卧驼峰、将军石、双狮图、猴石、一线天、金蟾望月等山石景观,你就会感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而6000年前红山文化的先人刻绘的双曲形纹"太阳神"像,则让你体味先人图腾崇拜的虔诚与神秘。
  登山红山顶,不仅可以俯瞰赤峰城区的雄姿,而且还可隔河眺望红山东北面逶迤的燕北长城遗址。1964年6月,朱德、董必武等同志视察这里,朱老挥豪写下了"炎炎夏日访乌盟,杨柳新栽绕赤峰,黄沙万里今何在,一片青纱映碧空"。
自然地理
  红山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南部,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发祥地,其代表性出土文物“玉龙”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全区总面积169.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4平方公里。辖1乡2镇9个街道办事处,18个行政村、98个居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30万。居住着蒙、汉、回、满、朝鲜等22个民族。
  红山区地处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距北京、天津、沈阳和渤海湾口岸城市均500公里左右,铁路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承德、沈阳、大连、海拉尔、锦州等大中城市,客运航班直达北京、呼和浩特,公路四通八达,是连接东北、华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临近全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元宝山发电厂、平庄煤矿,电力煤炭供应充足。相邻的各旗县区还有石油、有色金属等丰富的地下资源。城区内集中了上百家中直、自治区直、市直大中型企业和一些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具有广泛的科技和信息资源。
英文解释
  1. n.:  Hongshan District
近义词
红山
相关词
内蒙古赤峰乡镇行政中学学校环境学习靠自己更多结果...
包含词
红山区防保站红山区卫生防疫站赤峰市红山区医院
赤峰市红山区防保办公室赤峰市红山区中医院赤峰市红山区妇幼保健院
赤峰市红山区城郊乡医院赤峰市红山区兰香斋饭店赤峰市红山区民族饭店
赤峰市红山区紫金大酒店赤峰市红山区英金宾馆赤峰市红山区中医院红山区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