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中國 >重慶 > 
目錄
·概況 Yongchuan District·區情概況·行政區劃
·自然環境·歷史沿革·未來展望
·英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概況 Yongchuan District
  郵編:402160 代碼:500118 區號:023
  拼音:Yǒng Chuān Qū 英譯:Yongchuan District
  
    永川區為重慶市轄區,位於長江上遊北岸、重慶市境西部,東距重慶市主城區56千米,西離成都276千米。東鄰江津區,東北靠壁山縣,北界銅梁縣,西接榮昌縣,西南與四川省瀘州市的合江縣、瀘縣接界。地理坐標東經105°38′-106°05′、北緯28°56′-29°34′(城區東經105°54′、北緯29°22′)。全區總面積1576平方千米,總人口109.5萬人(2007年底);其中城區面積35平方千米,城區人口35萬人。
    全區轄7個街道、16個鎮:中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茶山竹海街道、大安街道、衛星湖街道、陳食街道、青峰鎮、金竜鎮、臨江鎮、何埂鎮、鬆溉鎮、仙竜鎮、吉安鎮、五間鎮、來蘇鎮、寶峰鎮、雙石鎮、紅爐鎮、永榮鎮、三教鎮、板橋鎮、朱沱鎮。共有45個社區、210個行政村。區政府駐中山路街道。
  
    歷為渝西和川東南交通、通訊樞紐和商貿、文化、金融、能源中心。是重慶市規劃建設的職業教育基地和區域性中心城市。國傢商品糧、瘦肉型豬、稻田養魚和楠竹生産基地,市柑橘、繭絲生産基地。永川工業園為市級工業園區,初步形成機械電子、輕工食品、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産業集群。200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5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18.3億元,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0.26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523元。
    地勢北高南低。雲霧山、黃瓜山、陰山、箕山等5條低山山脈呈東西-西南走嚮,成川字排列。水資源豐富,長江流經境南,有小安溪、臨江河、大陸溪、九竜河、聖水河和竜溪河等溪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8.2℃,年平均降雨量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17天。礦藏有煤、天然氣、鐵、石英砂、水泥灰岩、鎵等。耕地面積49802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92畝。森林面積64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24.63%。
    成渝鐵路、成渝公路和成渝高速公路貫境,有鬆溉、朱沱長江水運碼頭。地方特産有永川豆豉、鬆花皮蛋、來蘇豆幹、來蘇香腸、永川梨等。旅遊資源有茶山竹海國傢級森林公園、AAAA景區重慶野生動物世界、全國農業旅遊觀光示範區中華梨村、來蘇梳妝臺、佛岩寺等景區,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曾出土全國首例恐竜化石——上遊永川竜、石鬆化石。
區情概況
  永川歷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民熱情善良、經濟比較繁榮。永川因“護城三河匯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唐代大歷11年,公元776年置縣,距今已經1200多年。曾是江津專區、永川行政公署所在地。永川位於重慶西部,東距市區56公裏,西離成都276公裏。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橫貫全境,長江流經南端,歷為渝西和川東南交通、通訊樞紐和商貿、文化、金融、能源中心。公元776年置縣,1992年撤縣建市,2006年撤市設區。永川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裏,人口109萬人,其中主城建成區面積達35.3平方公裏,人口達36.2萬人,城鎮化率達55%。2008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92.07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0703元,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4.26億元,工業總産值19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39億元。是重慶市規劃建設的職業教育基地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永川發展勢頭良好。
  市級工業園區永川工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初步形成機械電子、輕工食品、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四大産業集群。商貿物流繁榮興旺,小商品、建材、傢電、農産品批發市場輻射渝西、川東南和黔西北地區,成為重慶規劃建設的八個現代物流基地之一。旅遊資源豐富,有國傢級森林公園茶山竹海、AAAA景區重慶野生動物世界、全國農業旅遊觀光示範區中華梨村等景區,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2007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53億元,增長16.8%;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18.3億元,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億元,增長18.5%;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10.26億元,增長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23元。城鎮化率達到52.8%。
  永川文化底藴深厚。
  永川恐竜、石鬆化石聞名世界,茶文化、石文化、竹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清朝臺灣知府黃開基、“東方梵高”陳子莊、微生物學家陳文貴、地理學家徐近之、微刻藝術傢劉聲道等名人,是中國國際象棋隊、中國跆拳道訓練基地和中國美術傢協會重慶寫生基地。有各類職業院校30所,職教學生10.4萬人。
  永川未來前景美好。
  永川將進一步強化“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崇尚創新、追求卓越”的理念,以開放的文化、開闊的思路、開明的政策、開拓的魄力,努力塑造“森林之城、溫馨之都,職教之城、人文之都,創業之城、財富之都,開放之城、商貿之都,茶竹之城、休閑之都”特色形象,城鎮面積達到100平方公裏,城鎮人口達到100萬人,努力把永川建設成為別具一格、名至實歸的現代大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行政區劃
  永川位於長江上遊北岸,重慶西部,東鄰江津區,東北靠壁山縣,北界銅梁縣,西接榮昌縣,南與四川省合江縣、瀘縣接壤。地處東經105°38′~106°05′、北緯28°56′~29°34′。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裏,轄19個鎮、3個街道,45個社區居委會、210個行政村。永川區轄3個街道、19個鎮:中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鎮、大安鎮、金竜鎮、陳食鎮、臨江鎮、雙竹鎮、何埂鎮、鬆溉鎮、仙竜鎮、吉安鎮、五間鎮、來蘇鎮、寶峰鎮、雙石鎮、紅爐鎮、永榮鎮、三教鎮、板橋鎮、朱沱鎮。
自然環境
  1.氣候特點
  永川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平均氣溫18.2℃,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2℃。年平均降雨量1042.2毫米,平均日照1298.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17天。轄區內雲霧山、黃瓜山、陰山、箕山等5條低山山脈呈東西-西南走嚮,成川字排列。
  2. 礦産資源
   永川礦産資源十分豐富,儲量大、品種多,以能源、冶金輔助材料的建材礦産為主,主要礦種有天然氣、煤、水泥灰岩等27種。煤炭儲量1.56億噸,是全國超百萬噸産煤大縣(市),石英砂儲量5000萬噸,天然氣儲量5.3億立方米,是全國稀有金屬鎵三大富集礦地區之一。
  3.農業資源
   永川現有耕地面積49802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92畝。2007年,全區農業總産值達到33.7億元,增長25.3 %;農業增加值實現21.9億元,增長10.7%。全力抗旱抗災促春耕,糧食産量突破50萬噸,達到50.01萬噸,比上年增長25%。出欄生豬95.2萬頭,被確定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區);出欄小傢畜禽2677萬衹,是重慶市農産品重要出口基地和全國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聯繫市。各種水産養殖20萬畝,名特優産品有南方大口鯰、江團等,盛産各種農副産品。建成全國、重慶商品糧、瘦肉型豬、永川梨、大河竜眼、蠶級、茶葉、楠竹、柑桔等生産基地。食品加工業發展勢頭強勁,有近30個産品獲部、省、市優質産品稱號。地方特産有永川豆豉、鬆花皮蛋、來蘇豆幹、來蘇香腸、永川梨和露華濃、百年好合係列低度白酒,其中,永川豆豉、鬆花皮蛋為全國特産。永川梨酥脆香甜、暢銷西南。
  4.森林植被
  永川現有森林面積64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24.63%。森林植被種類豐富,共有101科,268種,其中種子植物74科,225種,孢子植物27科,43種。植物的垂直分佈較為明顯:山嶺上的常緑針闊混交林區,多屬鬆科、杉科、忍鼕科等組成,山中部的針闊葉林區,多屬櫟類、樺木、野櫻桃、山鬍椒等組成。陰山、箕山、巴嶽山尚有原生植被、生物活化石--桫欏(樹蕨),三條筋、光皮樺、山枇杷等也在一定範圍零星分佈。全區的森林資源以馬尾鬆最多最廣,占現有森林資源的67.2%。
  5.水利資源
  境內小安溪、臨江河、大陸溪、九竜河、聖水河和竜溪河等六條河域橫貫南北,長江幹流在該區南部通過,過境全長21.5公裏,全區水資源總量58852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573立方米。截至2007年,全區共有各類水利工程30419處,其中水庫136座,微型水利工程9349處,山坪塘10923口,石河堰517道,引水工程46處,提水工程655處,機井32處,人工淺井8763處,總蓄引提水量26140.4萬立方米,占水資源總量的44.4%。
  6.旅遊資源
  永川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昔有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鐵嶺夏蓮、八角攢青、石鬆百尺、聖水雙青、竜洞朝霞等昌州八景,為遊人遊覽留連之地。今北有風光旖旎的茶山竹海,南有山清水秀的衛星湖、四季飄香的國傢農業生態示範園--百裏水果長廊和野趣十足的重慶野生動物世界;有全國首例發現的恐竜化石——上遊永川竜;有全國著名金石微刻藝術傢劉聲道的作品——三教鎮石竜山摩崖石刻;有杜甫所書的“萬年鬆化石”;有奇山怪石組成的男、女石筍山,有大文豪蘇東坡留連之地——來蘇梳妝臺,以及宋代石刻——佛岩寺等風景名勝。其中以“茶、竹、石”三大特色旅文化遊資源尤為引人註目。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區。
歷史沿革
  唐大歷十一年(776年)置縣。北宋初,永川縣仍屬昌州。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縣隸梓州路;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縣隸屬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廢,永川、昌元、大足等縣轄地並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隸重慶路合州。元末,明玉珍起義(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建都重慶(國號“夏”),復置大足縣轄永川縣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復置永川縣,屬重慶路。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縣入永川縣。雍正六年(1728年)復置璧山縣,永川仍專治。嘉慶時,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
  辛亥革命時,永川縣屬(重慶)蜀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兩軍政府合併成立四川都督府,設重慶鎮撫府,永川屬之。6月,重慶鎮撫府撤銷,永川縣直屬四川都督府。民國2年,廢府設道,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行政公署,民國3年6月,改為東川道行政公署,後更名為東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屬之。民國18年撤道,永川縣直屬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永川縣。民國30年專員公署遷巴縣,永川縣仍屬之。
  解放初,永川縣屬巴縣區行政專員公署。1949年12月20日,專署遷璧山縣,改名璧山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1年4月,專署遷江津縣,更名江津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2年9月,江津專署遷永川縣;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5月,改為四川省江津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4月,永川地區行政公署撤銷並入重慶市,永川縣改隸重慶市人民政府。(以上摘自“永川市政府網站”)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25號)批復:撤銷永川縣,設立永川市。
  2000年,永川市轄中山路、勝利路、南大街3個街道辦事處;大安、石竹、陳食、臨江、雙竹、何埂、鬆既、朱沱、仙竜、五間、來蘇、寶峰、永榮、紅爐、雙石、三教、板橋、青峰、黃瓜山、金竜、聚美、張傢、吉安、王坪、永隆、茶店、蓮花、大河、萬壽、花橋、壽永31個鎮;漲𠔌1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98473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勝利路街道 98502 中山路街道 79248 南大街街道 36681 大安鎮 27207 石竹鎮 26891 金竜鎮 23820 茶店鎮 18914 陳食鎮 35435 蓮花鎮 13160 臨江鎮 38112 雙竹鎮 38058 何埂鎮 43506 鬆既鎮 14954 聚美鎮 13256 朱沱鎮 41593 大河鎮 17275 仙竜鎮 27366 張傢鎮 22251 五間鎮 22937 吉安鎮 13701 來蘇鎮 34104 王坪鎮 24952 寶峰鎮 20265 雙石鎮 30882 永榮鎮 17499 紅爐鎮 30740 萬壽鎮 21546 三教鎮 35477 板橋鎮 26027 花橋鎮 13477 青峰鎮 24318 永隆鎮 15241 黃瓜山鎮 9941 壽永鎮 14244 漲𠔌鄉 13150
  2002年,永川市轄3個街道、31個鎮、1個鄉,93個居委會、631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106.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48萬人。
  2003年,永川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詳細情況待補充)。
  永川市轄19個鎮、3個街道,631個村委會、76個社區,4602個村民小組、477個居民小組。面積1572.66平方千米。
  2005年6月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5〕116號)批準同意永川市鬆既鎮更名為鬆溉鎮:“溉”通常讀為“gai”,作地名有時讀“ji”,此讀音在《康熙字典》中有專門註解;在1990年1版《漢語大詞典》中,也將“溉”專門註釋為“溉讀為既”。根據鬆溉鎮的歷史由來和相關歷史記載,為尊重歷史,尊重群衆的意願,充分挖掘鬆溉鎮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促進該鎮的發展,重慶市政府同意將永川市鬆既鎮更名為鬆溉鎮,其管轄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永川市轄3個街道、19個鎮:中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青峰鎮、大安鎮、金竜鎮、陳食鎮、臨江鎮、雙竹鎮、何埂鎮、鬆溉鎮、仙竜鎮、吉安鎮、五間鎮、來蘇鎮、寶峰鎮、雙石鎮、紅爐鎮、永榮鎮、三教鎮、板橋鎮、朱沱鎮。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110號)批準:撤銷永川市,設立重慶市永川區。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區的行政區域,永川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路街道。
未來展望
  永川人民正以開放的姿態,昂揚的鬥志,圍繞“建設強大新永川,營造渝西中心城”的目標,全力實施“一三五發展戰略”,按照“創新立市”、“工業強市”、“招商建市”、“文化興市”的思路,奮力建設重慶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和現代大城市,即將修建的永川長江大橋,將實現永川人民的千年夢想,加快永川的發展,讓我們共鑄二十一世紀新輝煌!
英文解釋
  1. n.:  Yongchuan District
近義詞
永川
相關詞
重慶高校????業公司????務管理局
包含詞
永川區中醫院永川區來蘇小學永川區????務管理局
重慶市永川區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