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 : 中國 > 
目錄
·Jílín Jílín·中國吉林省省轄市·旅遊 Travel
·名稱淵源 Name Origin·地理位置 Location·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人口民族 Ethnic population·資源物産 Resource properties·歷史沿革 History
·經濟建設 Economic development·科技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地理概況 Geographic profile
·交通電訊 Telecommunications Traffic·經濟建設 Economic development·旅遊名勝 Tourist Attractions
·現任省領導 Current provincial leaders·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vice mayor and deputy party secretary·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英文解釋·法文解釋·近義詞
·相關詞·包含詞·更多結果...
Jílín Jílín
  中國以汽車工業及化學工業聞名的省。位於東北地區中部。面積18萬平方公裏。人口2483萬(1990)。省會長春市
中國吉林省省轄市
  中國吉林省省轄市,位於吉林省中部,第二鬆花江畔
旅遊 Travel
  吉林旅遊投訴電話: 吉林省旅遊投訴電話:0431-565303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吉林最佳旅遊時間: 遊吉林,最佳旅遊時間為10月至翌年4月。
  吉林省地處北半球的中緯度地帶和歐亞大陸的東部,屬於接近亞寒帶的最北部的溫帶地區。東部距日本海、黃海較近,溫濕多雨;西部接近蒙古高原,受西伯利亞氣候影響,比較乾燥少雨、多風沙,具有明顯的四季之分。
  全省年平均氣溫攝氏3-5度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達攝氏零下18度,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左右。降雪期從10月至翌年4月,長達7個月,此期間正是進行冰雪旅遊的最佳時期。
  吉林民俗節慶活動: 吉林省的地方節日性活動很多,以“長春電影節”、“長春汽車博覽會”、“吉林市霧淞冰雪節”、“通化人參節”等較有影響。這些活動均由政府出面組織。
  兩年一次的電影節在八月中下旬舉行,每次電影節都有海內外電影界名星及大腕參加,備受矚目。汽車博覽會和人參節則以招商活動為主。霧淞節在每年最寒冷的一月份舉行,因為衹有這時纔是觀賞霧淞奇景的最佳時機。
  主要由民間自發組織的活動首推吉林北山廟會,該廟會於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舉行,屆時有來自北方數省的十數萬群衆參加,盛況空前。
  吉林城市地圖: 吉林特別提醒: 鼕季請帶足保暖防寒衣物,並備常用藥品。景區嚴禁煙火,森林防火責任重大,嚴禁野外用火,愛護景區一草一木,註意景區環保鼕季駕車要帶上防滑鏈條,冰雪路上車速勿快,牢記安全第一。愛好攝影、登山的朋友,請帶好有關器材,註意戶外保暖。 吉林美食: 吉林省的民間特色小吃“豬肉燉粉條”、“酸菜白肉火鍋”、“白肉血腸”、“延邊朝鮮族冷面”等各具風味,同江南各色小吃相比,富有濃郁的北國風味。
  吉林美食融南北大菜,合東西風味,集川、魯、京等各大菜之精華,尤以本地山野風味最具特色。
  省城長春的名菜多以長白山的人參、鹿茸、熊掌、飛竜、雪蛤、鬆茸蘑等珍稀産品為原料,經科學配膳而成。藥膳結合、頗負盛譽。其中長白山珍宴、雪衣豆沙、梅花鹿宴、翡翠人參茅臺雞、紅花熊掌等最負盛名。 吉林購物: 吉林省的旅遊購物主要集中在長春、吉林兩市。長春百貨大樓、長白山商場、國貿中心以及吉林市的東方商場、 吉林百貨大樓都是大型的百貨購物中心。此外,這兩個城市還設有專門旅遊購物商店,在這些商店中遊客盡可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買到正宗的人參、鹿茸等吉林特産,還可以買到當地的一些民間藝術品。
  吉林交通: 吉林省鐵路交通十分發達,是我國鐵路網密度較大的省區之一,全省鐵路綫總長4000多公裏。京長綫、滬長綫直達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公路以長春、吉林、通化、白城、四平、延吉等地為中心延伸全省各地,四通八達。省內水路運輸以鬆花江為主幹,4—11月為通航期。長春、吉林、延吉等城市均闢有航空綫路,通往北京、上海等全國各大城市。 吉林住宿: 吉林省的主要旅遊城市如長春、吉林的住宿都十分方便。高中低檔價格各異的賓館和招待所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客人的住宿需求。
  長春市檔次最高的賓館當推“香格裏拉”和“名門飯店”,能夠入住“吉祥大酒店”、“長白山賓館”、“樂府大酒店”之類高檔賓館,也是客人身份和實力的象徵。“西關賓館”、“東關賓館”、“銀河大廈”,則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客人在江城吉林住宿的首選賓館。
  吉林娛樂: 吉林省境內的主要旅遊城市如長春、吉林、延吉等的娛樂服務設施都十分完備。每個城市都有不下數百傢的桑那娛樂服務中心,每傢桑那中心服務項目都十分齊全,幾乎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客人提出的各種服務要求。省城長春較有名氣的桑那中心有中灣洗浴中心、香蜜湖洗浴中心、東方洗浴廣場等。
  吉劇,是在東北人民喜聞樂見的“二人轉”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從1959年至今,吉劇共創作改編和排練演出了近二百個大、中、小劇目,其代表作為《包公賠情》、《青賣綫》、《桃李梅》。在行當上,有生、旦、淨、末、醜之分。在音樂唱腔上,吉劇以二人轉的主要麯牌〔文咳咳〕、〔武咳咳〕、〔紅柳子〕、〔三節板〕、〔哭糜子〕、〔窮生調〕等為原始基調。吉劇的伴奏樂器以二人轉的板鬍、嗩吶為主,並在東北管的基礎上,創造了善於抒情的吉劇喉管,還把古箏搬進吉劇的樂隊。吉劇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轉的五功,即唱、扮、舞、說(口說)、絶(手絹兒、扇子等絶活)的基礎上,采擷其它劇種的長處,逐漸形成的。手絹功是吉劇的特長。吉劇中長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轉的手絹和長綢子舞的技巧。
  二人轉亦稱“蹦蹦”,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群衆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它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最初的二人轉,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藝人在晚間演唱東北民歌小調(俗稱“小秧歌”),後來,隨着關內居民的增多,加上長期以來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豐富了二人轉的內涵。在原來的東北秧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蓮花落、東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驢皮影以及民間笑話等多種藝術形式逐漸演變而成。因此表演形式與唱腔非常豐富。在民間中流傳着 “寧捨一頓飯,不捨二人傳”的說法,可見“二人轉”在群衆中的影響之深。可以說,二人轉最能體現東北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求。
  簡稱:吉
  位置:位於東北地區中部,東臨俄羅斯,北鄰黑竜江,南連遼寧,西與內蒙古相接,東南與朝鮮隔江相望。
  面積:18萬平方公裏。
  人口:全省總人口約2600萬,有漢、朝鮮、滿、回、蒙古、錫伯等40多個民族。
  省會:長春
  區劃:下轄長春、吉林、四平、遼源、通化、白山、鬆原、白城8個地級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吉林吉林烏拉的簡稱,滿語意為沿江,即沿着鬆花江的意思。鬆花江是黑竜江的主要支流,發源自長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內最大的河遊,其流域為東北平原腹地,沃野千裏。上遊水力資源豐富,可供發電,中遊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農業區。鬆花江帶來的衝積土形成鬆遼平原,自該省中部延伸嚮西部,與黑竜江的鬆嫩平原和遼寧的遼河平原相接。
  
  吉林省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從東到西自然形成東部長白山地原始森林、東中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鬆遼平原、西部草原濕地4個生態區。生態環境呈多樣、係統性和可恢復性特點,且保護較好。全省建立29個自然保護區,其中擁有國傢級自然保護區4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占總國土面積的10.3%。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2.5%,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5個百分點。省內大小河流200多條,分屬鬆花江、遼河、鴨緑江、圖們江、綏芬河水係。鬆花江、遼河兩大水係流域面積占總土地面積的78.6%。小流域治理成績斐然。
  吉林省是“黑土地之鄉”。耕地面積400.5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21.1%。人均耕地0.15公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中部鬆遼平原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素有“黃金玉米帶”、“大豆之鄉”之稱,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吉林省是中國重要的林業基地。非金屬礦藏豐富。已探明儲量礦産資源83種,油母頁岩、硅藻土、硅灰石、鎂、鉬以及石油等儲量均居國內前列。吉林省是中國“八大牧區”之一。草地總面積217.7萬公頃,其中未退化草地面積108.53萬公頃,是中國商品牛和細毛羊主産區之一。吉林省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長白山是中國重要的野生物種基因庫和野生藥材基地。有珍貴毛皮動物紫貂、水獺、猞猁、東北虎、金錢豹等,名貴藥源動物鹿茸、田雞、林蛙以及珍貴特産人參、鬆茸、黑木耳、山蘑、蕨菜等。人參、貂皮、鹿茸堪稱“東北三寶”。人參産品産量居全國之首。
  吉林省具有豐富、優勢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景色宜人的長白山國傢級旅遊區,“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是世人矚目的神奇之地。區內景點薈萃,以白頭山天池、長白群峰、長白瀑布、長白溫泉最為著名。長白山脈在省境東南部的連綿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鮮半島北部。主峰白頭山海拔二千七百多公尺,是中國東北部最高山峰。白頭山四周有衆多火山遺址,長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遺址之一。
  
  長白山脈的熔岩高原被茂林覆蓋,植被範圍從海拔六百多公尺伸展至一千八百多公尺,是中國植被較好的林區之一。冰清玉潔的吉林霧凇以其“鼕天裏的春天”般的詩情畫意,始於十月至翌年三月,不過樹挂以“數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時最壯觀, 同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碧波蕩漾的鬆花湖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兩岸緑樹疊嶂,湖光山影,目不暇接。輝南三角竜灣,湖水深邃,景色秀美。長春淨月潭國傢級森林公園,潭水清澈,森林浩瀚,堪稱亞洲人工林之最。長白山錦江大峽𠔌、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場、通榆嚮海鳥類自然保護區、柳河羅通山風景名勝區、集安五女峰國傢級森林公園、琿春防川風光以及集安高句麗古跡、長春偽滿洲國皇宮和偽滿“八大部”遺址、農安黃竜府古城等遺跡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文化明珠鑲嵌在吉林大地。近年來,以冰雪、森林、濕地為代表的生態旅遊及邊境異國旅遊成為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産品。
  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資源優勢,為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999年國務院授權國傢環保總局批準吉林省為全國生態省建設試點省。
  常規的旅遊綫路有:延吉長白山鼕夏遊;延吉、長白山、天池、鏡泊湖五日遊等。
名稱淵源 Name Origin
  吉林簡稱吉,來源於女真語(滿語),全稱為吉林烏拉,漢譯“沿着鬆花江的土地”,本為江城吉林一城地名,後擴展指代整個吉林將軍轄區。1653年建製,1907年建省,距今356年歷史。現在的吉林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部,北界黑竜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處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的腹心地帶,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緑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地處東經122-131度,北緯41-46度之間。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2%,東西長650公裏,南北寬300公裏。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阔的平原。管轄長春1個副省級城市、吉林、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鬆原7個地級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Location
吉林 地理位置
  吉林省位於鬆遼平原中部,北連黑竜江省,南接遼寧省,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東南有圖們江、鴨緑江為界河與朝鮮半島相隔。
  鬆花江是東北的主要大河,發源自長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內最大的河流。其流域為東北平原腹地,沃野千裏。上遊水力資源豐富,可供發電;中遊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農業區。鬆花江帶來的衝積土形成鬆遼平原,自該省中部延伸嚮西部,與黑竜江的鬆嫩平原和遼寧的遼河平原相接。
  長白山脈在省境東南部連綿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鮮半島北部。主峰白頭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國東北部最高山峰。白頭山四周有衆多火山遺址,長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遺址之一。長白山脈的熔岩高原為茂林覆蓋,植被範圍從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國植被較好的林區之一。長白山氣候濕潤,全年降雨量達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較多,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則比山下遲兩個月。山區的鼕季長達七個月。吉林省因位於北緯四十一度以北,嚴鼕來得早。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長達七個月。在吉林出現的樹挂(即霧凇),也始於十月至翌年三月,不過樹挂以“數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時最壯觀。 省會長春為全省的交通樞紐,以鐵路幹綫為主,貫通全省各地。京哈綫(北京至哈爾濱,途經長春)縱貫南北;長白綫(長春至白城,遠至內蒙古阿爾山)和長圖綫(長春至圖們市,銜接牡圖綫至牡丹江)橫貫東西;此外,尚有瀋吉綫(瀋陽至吉林)、吉舒和拉濱綫(吉林至哈爾濱)、平齊綫(四平至齊齊哈爾)、四梅綫(四平到梅河口)、梅集綫(梅河口至集安)、渾灣綫(通化至白河)等。航空綫由長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國各大城市。省內的公路網也非常完善。內河航運遇以鬆花江為主要航道。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吉林 行政区划
吉林 行政区划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長春市 朝陽區 南關區 寬城區 二道區 緑園區 雙陽區 經開區 高新區 汽車城區 淨月新區 德惠市 九臺市
  榆樹市 農安縣
  吉林市 船營區 昌邑區 竜潭區 豐滿區 高新區 蛟河市 樺甸市 舒蘭市 磐石市 永吉縣
  四平市 鐵西區 鐵東區 公主嶺市 雙遼市 梨樹縣 伊通滿族自治縣
  遼源市 竜山區 西安區 東豐縣 東遼縣
  通化市 東昌區 二道江區 梅河口市 集安市 通化縣 輝南縣 柳河縣
  白山市 八道江區 江源區 臨江市 撫鬆縣 靖宇縣 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鬆原市 寧江區 長嶺縣 乾安縣 扶餘縣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白城市 洮北區 洮南市 大安市 鎮賚縣 通榆縣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延吉市 圖們市 敦化市 琿春市 竜井市 和竜市 汪清縣 安圖縣
  吉林政區圖 新中國成立後,吉林省行政區劃幾經調整。建國初期,吉林省僅轄2個市、2個專區、1個旗、22個縣和1個工業特區。1954年,東北行政區劃調整,將原屬老吉林省的鬆江省(省會哈爾濱)裁入黑竜江省,將原黑竜江省的7個縣劃歸吉林省,與原屬吉林的乾安縣共同組建白城專區;將原遼東省的1市9縣劃歸吉林省,設立通化專區;將原遼東省的遼源市、西安縣、東豐縣和原遼西省的四平市、雙遼縣、梨樹縣劃歸吉林省管轄。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至長春市。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的哲裏木盟和呼倫貝爾盟的1縣1旗劃歸吉林省,1979年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從此,吉林省行政區域延續至今。全省現有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60個縣(市、區),765個鄉(鎮),241個街道辦事處。
人口民族 Ethnic population
  2007年人口2812.2萬。漢族為主 ,有滿族、蒙古族、回族、錫伯 、朝鮮族等3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占全省總人口的8.1% 。朝鮮族主要聚居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吉林、通化和白山市次之;滿族主要分佈在吉林市和四平市,通化市和長春市次之;回族主要分佈在長春市和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和白城市次之;蒙古族主要聚居於白城市,其中以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為最多。吉林是個多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傳播歷史悠久,分佈較廣。
   民族分佈及人口比例:
  全省共有44個民族,除漢族外,在43個少數民族中滿族、蒙古族、回族和錫伯族為世居民族,朝鮮族為東北淪陷時期日本從朝鮮半島強遷過來的移民。全省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481.63萬人,占90.9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46.36萬人,占9.03%。 在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中,朝鮮族主要分佈在東部的延邊、吉林、通化、白山等市;蒙古族和錫伯族主要分佈在西部的白城和鬆原市;滿族、回族以長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 全省有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伊通滿族自治縣4個民族自治地方。有34個民族鄉(鎮),其中蒙古族鄉10個,滿族鄉(鎮)10個,朝鮮族鄉(鎮)7個,回族鄉2個,滿族朝鮮族鄉3個,朝鮮族滿族鄉2個。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和占總人口比例,分別位於全國第9位和第11位。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20萬人,在學研究生2.96萬人,畢業生0.59萬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1.12萬人,在校生36.22萬人,畢業生6.50萬人。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7.18萬人,在校生12.17萬人,畢業生5.40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14萬人,在校生16.42萬人,畢業生4.67萬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16.99萬人,在校生45.16萬人,畢業生10.11萬人。全省初中招生34.60萬人,在校生114.80萬人,畢業生36.86萬人。普通小學招生24.86萬人,在校生174.14萬人,畢業生35.54萬人。特殊教育招生914人,在校生5555人,畢業生61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28.98萬人。
資源物産 Resource properties
  吉林省地形地貌大致是東南部高,西北部低,由東南嚮西北沉降 ,形成了山地丘-陵 -平原三大地貌類型。分為四個區域:東部長白山區,東部低山丘陵區,中部衝積、洪積臺地平原,西部沙丘覆蓋的衝積平原。吉林河流衆多,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6條,主要大河是鬆花江、遼河、鴨緑江、圖們江、綏芬河,較大的湖泊有長白山天池、鬆花湖、月亮湖、大布蘇泡、查幹湖、波羅泡。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均溫約-18℃,7月均溫20℃。全年降水量大致是從東南嚮西北依次遞減,全省平均400~900毫米。全省水資源總量為402億立方米 ,水力資源的理論藴藏量為456.46萬千瓦,理論發電能力為399.86億千瓦時 ,總裝機容量為500.81萬千瓦 ,發電量為 129.15億千瓦時 ,耕地面 積 399.91 萬公頃 ,占全省 土地面積的21.3% 。吉林省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 省林業用地 面積866.67萬公頃 ,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6.4% 。森林覆蓋率為38.8% 。全省活立木蓄積量為7.11億立方米 ,居全國第六位。林業資源豐富,有紅鬆、雲杉、落葉鬆、臭鬆、樟子鬆、油鬆、赤鬆、水麯柳、柞樹、椴樹、榆樹、白樺、色樹、楓樺、山楊、鬍桃楸等樹種。吉林有72種礦産。油母頁岩探明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列全國第一;石油居全國第八;鎳居全國第三;鉬儲量占全國20%,居第二;金居全國第四位;冰洲石儲量占全國的32%,列全國第二位;鎵儲量占全國的22%,居第二位;錸儲量居全國第三;伴生硫儲量居全國第二;石墨居全國第四。吉林省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 、大豆、高粱、𠔌子、小麥、薯類;主要經濟作物有嚮日葵 、甜菜、煙草;主要特産有人參和其他中草藥。1984年,木材産量為633.4萬立方米 。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 。野生動物有1100多種;野生植物2700餘種。特産有關東三寶——人參 、貂皮 、鹿茸角。吉林省有各種魚類105 ,珍貴魚類有七鰓鰻、大麻哈魚、孟蘇大麻哈魚、石川哲羅魚、細鱗魚、紅點鮭、茴魚、池沼公魚、狗魚、灘頭急和江鱈等。
歷史沿革 History
  吉林省歷史上長期是漢、滿、蒙古等少數民族活動和聚居之地。吉林東南部和遼東同屬於華夏族傳統聚居地。燕國、秦朝、兩漢均在此設立行政機構。約4000年前(周)活動在長白山北部一帶的肅慎部族(漢稱挹婁,隋唐稱靺鞨,皆係滿族前身)以射獵為主,為本區原始居民。唐代時粟末靺鞨建渤海國,渤海國主體大致以吉林省為中心,包括黑竜江省南部和朝鮮半島北部部分地區。宋代時又建金國(女真)。明以後滿族經濟活動則有畜牧、採集、狩獵、捕魚及農業等多種生産。省境西部,古稱鮮卑、契丹、韃靼,均為蒙古族同係,以遊牧為主。北宋時建立遼國,滅渤海國,勢力達於省境東部。至明末,全省仍為人煙稀少,山林茂密,草原豐美的地區。清順治年間,頒發招墾令,鼓勵華北農民來東北地區開墾,但至乾隆五年(1740)又頒布了"流民歸還令",施行封禁政策。在此期間,長白山區劃為清室采參與狩獵地,東豐、梅河口、輝南、磐石一帶為皇室圍場,從今鬆花江畔的法特起經長春至今遼寧省開原築有柳條邊墻。以西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並未能阻止為生活所迫的華北大批漢族農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帶,並嚮北、嚮東、嚮西擴展。1791年蒙古王公也開始在長春一帶招民開墾。在農墾區內出現了釀酒等手工業和小的集鎮,東部鴨緑江和圖們江流域也有不少漢族和朝鮮族移入,從事農業、伐木和採集。嘉慶八年(1803)廢止禁令,光緒四年(1878)吉林又設置墾務局,大事墾殖,經濟面貌大為改觀,並逐步形成東部的農林地區,中部的農業地區和西部農牧地區的差異特點。清初,自1676年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為吉林省設製之始。其所轄範圍包括現今省境中東部、黑竜江省東南部,及烏蘇裏江以東、黑竜江以北廣大地域。光緒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製,省會設在吉林,轄區跨今吉、黑兩省大部分地區,下設吉長、濱江(哈爾濱)、依蘭(三姓)、延吉四道,一直延續到中華民國時期。20世紀初始建鐵路,1903~1929年修通了中東鐵路南滿支綫、吉長、四洮、吉敦、天圖、瀋吉等綫,日偽時期又修通了長圖、長白、 牡圖、拉濱、 白阿、梅輯、鴨臨等綫。這些鐵路改變了以吉林為中心的官馬驛站交通係統和區域聯繫方向,哈爾濱及其所聯繫的地區也由吉林省析出。從而加強了長春的政治和交通地位。
  1945年起,中國共産黨開闢東北解放區,在原吉林省境內設吉林、鬆江、合江三省。1949年4月重劃東北行政區時,保留吉林省,省會吉林市,同時合江省撤消並入鬆江省。1954年6月,鬆江省撤消並入黑竜江省;吉林省省會遷至長春市。全省面積18.74萬平方公裏,人口2727.99萬,有漢、滿、回、朝鮮、蒙古、錫伯等民族。
  歷史疆域
  清朝時期
  清前期,吉林省一直延伸至海岸綫,比鄰日本海,包括今天該省東部、黑竜江省東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哈巴羅夫斯剋邊疆區南部,在清朝省區面積中占列第六、七位。素以造船業為主,“吉林烏拉” (Girin ula) 在滿語中為沿江之城。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區被割讓,僅剩下內陸。
  中華民國時期
  國民政府1945年時期的東北曾畫成九個省份,當時的吉林省的轄區有(省會吉林市,轄2市18縣1旗),而境內哈爾濱市係直轄市,直隸行政院 。
  省轄市則有吉林市、長春市
  縣治有永吉、長春、伊通、農安、舒蘭、樺甸、磐石、雙陽、德惠、扶餘、雙城、五常、榆樹、敦化、蛟河、幹安、九臺、懷德縣
  盟旗:郭爾羅斯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到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後將東北九省調整為:黑竜江、吉林、鬆江、遼寧、遼西五省。 接下來到1954年以後,改回東北三省:吉林、遼寧、黑竜江,而吉林省是由吉林、鬆江組合而成。
  建製沿革
  吉林省建省始於1907年 。吉林是滿語吉林烏拉的略稱,即沿江的意思,因省會原設於吉林市而得名。吉林自古是個多氏族、部落和部族活動地區。除漢族以外,原住民族有兩大族係:一為肅慎族係,其後為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族,主要居於東部;源自肅慎的扶餘族及其分支高句麗,扶餘居西北部,高句麗居南部;二為東鬍族係,有烏桓、鮮卑、契丹、室韋、蒙古等族,主要居於西部地區。戰國和秦代時,東北設遼西、遼東等郡,吉林為西郡的塞外之地。漢武帝時在今通化、渾江、集安一帶設玄菟郡,琿春一帶設蒼海郡。唐統一東北以後設府、州行政區,前郭、長嶺以東為渤海都督府,以北為室韋都督府,以西為鬆莫都督府,南部為安東都護府。唐代中期,在吉林東、中部地區設京、府、州。遼代時,吉林的東部屬東京道、西部屬上京道。金代時,吉林的中、東部屬上京路;四平屬鹹平路;白城西部屬臨潢府路;通化、集安、渾江等地屬東京路。元代時,吉林農安以東為開元路,琿春一帶設奚關總管府 ,延吉一帶設南京萬戶府,磐石一帶設斡磐千護所,農安設開元千戶所;農安以西屬中書省泰寧路;南部通化、渾江市各縣屬遼陽路東寧府。明滅元後,在東北南部設遼東都指揮使司。1409年增設奴爾幹都指揮使司,管理黑竜江、烏蘇裏江流域廣大地區,下設衛、所,吉林境內有70餘衛。清設將軍轄區,所轄區域為:東到日本海,南至圖們江、鴨緑江 ,北臨鄂霍次剋海,西接黑竜江、通遼市。吉林於康熙十二年(1673)建城,稱為吉林烏拉。光緒年間,逐步增設吉林府等。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吉林省,選出巡撫。1912年,改吉林巡撫為都督 ,1913 年廢都督設民政長,全省分4道 、37縣。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建立偽滿洲國,長春為首都 。1945年,日本投降,東北改為9省 ,吉林 、間島合併稱吉林省 。1949 年 ,吉林省為東北6 省之一 ,省政府在吉林市 。1954年確立長春市為省會,沿置至今。
經濟建設 Economic development
吉林 经济建设
  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初步核算,全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6424.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916.70億元,增長9.5%;第二産業增加值3064.63億元,增長17.2%;第三産業增加值2442.73億元,增長16.7%。按常住人口計算,當年人均GDP達到23514元,增長15.7%。産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三次産業比例為14.3:47.7:38.0,第一、二、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1%、50.1%、41.8%。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3.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降低6.96%。
  2004—2008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先高後低。全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1%,漲幅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農村上漲5.3%,城市上漲5.1%。分八大類別看,食品類價格上漲12.3%(糧食價格上漲3.7%),煙酒及用品類價格上漲3.4%,衣着類價格上漲1.5%,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2.6%,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1.8%,居住類價格上漲4.2%,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2.3%,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下降0.3%。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27.3%,漲幅提高21.3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4.9%,漲幅提高2.2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1.3%,漲幅提高6.1個百分點;固定資産投資價格上漲7.3%,漲幅提高3.4個百分點。
  2008年全省居民生活消費價格指數
  上年=100
  指 標全省城市農村居民生活消費價格總指數105.1105.1105.3食品112.3112.6111.7其中:糧食103.7105.2101.8煙酒及用品103.4103.2103.7衣着101.5101.6100.7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102.6103.1101.6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101.8101.6102.2交通和通信97.798.296.4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99.7100.098.6居住104.2102.9108.4財政收入增長加快。全年完成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845.20億元,增長30.2%。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422.77億元,增長31.8%,增幅高於上年1.1個百分點。全年稅收收入311.10億元,增長31.0%。其中,企業所得稅42.57億元,增長44.7%。稅收收入占地方級財政收入的比重為73.6%,下降0.4個百分點。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1180.12 億元,增長33.5%,增幅高於上年10.5個百分點。其中教育支出188.03億元,增長30.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0.25億元,增長29.7%;醫療衛生支出59.52億元,增長40.7%;環境保護支出45.61億元,增長89.8%;交通運輸支出29.30億元,增長24.7%。
科技教育 Technology Education
  吉林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大學 北華大學 吉林師範大學 延邊大學 長春稅務學院 東北電力大學 長春工程學院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吉林化工學院 長春師範學院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 吉林藝術學院 長春中醫藥大學 通化師範學院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 吉林體育學院 吉林醫藥學院 白城師範學院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吉林財稅高等專科學校 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糧食高等專科學校 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汽車牌照
  吉A 長春,吉B 吉林,吉C 四平,吉D 遼源,吉E 通化,吉F白山,吉G 白城,吉H 延邊,吉J 鬆原,吉K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地理概況 Geographic profile
  吉林市地處東北腹地長白山脈,嚮鬆嫩平原過渡地帶的鬆花江畔,三面臨水、四周環山。東經125″40′~127″56′,北緯42″31′~44″40′。東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臨長春市、四平市,北與黑竜江省接壤,南與渾江市、通化市毗鄰。總面積27120平方公裏。其中,市區3636平方公裏。
  地貌特徵:吉林市有"遠迎長白,近繞鬆花"的形勢。由於不同時期的大地構造運動,以及江河的侵蝕、剝蝕和堆積,形成了中山山區--低山丘陵區--峽𠔌湖泊區--河𠔌平原區的地貌,地勢由東南嚮西北逐漸降低的地理景觀。
  中山山區,位於吉林地區中、東部和東南部,是全市主要林區和特産區域。南有長白山地竜崗山脈,檔南有竜崗山脈的餘脈富爾嶺,東北部和呼蘭嶺。鬆花湖東有老爺嶺,湖西有摩天嶺、南樓山、肇大雞山,皆為中山山群。山區中有1000米以上高峰110座。最高山峰南樓山,海拔1404.8米。
  低山丘陵區,分佈在蛟河、樺甸和舒蘭市、永吉縣的中部。山嶺海拔300400米,少數山峰高600-700米,是開發較早的區域。森林已經逐漸減退。除占地1748平方公裏的吉林市城區外,蓁區域是全省重要的農業、林業、畜牧、漁業及工礦區。
  峽𠔌湖泊區,分佈在豐滿電站大壩到白山水庫上遊金銀別的沿湖、沿區區域,是豐滿、紅石、白山三大梯級電站建成後形成的地貌區域,環境幽美,景色狀觀,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産、漁業、旅遊綜合性經濟開區和建立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生態經濟區。
  河𠔌平原區,分佈在鬆花江中遊、永吉縣北部、舒蘭市中部及鬆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一般海拔170-220米,耕地集中,土壤肥沃,適宜農事耕作,是重要的農業經濟區。
交通電訊 Telecommunications Traffic
  交 通
  鐵路:
  吉林省的鐵路網大體可分為西北-東南和西南-東北兩個走嚮。全國主要鐵路幹綫京哈綫貫穿吉林南北。從吉林省內可直達哈爾濱、瀋陽、大連、北京、天津、西安、石傢莊[rl]、武漢、濟南、南京、廣州、上海等全國主要城市。吉林省鐵路以長春為中心,以吉林、四平、白城、梅河口等為主要樞紐,以京哈、長圖、長白、平齊、瀋吉、四梅、梅集等綫路為幹綫,形成連接全省各市、州及廣大城鄉的鐵路網。
  公路:
  2004年末,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47255公裏,比上年增長7.4%。其中,高速公路里程達到542公裏,與上年持平;二級以上公路通車里程達到8226公裏,增長10.8%,占總里程的比重達17.4%;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到34210公裏,增長10.6%,占總里程的72.4%。
  水運:
  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有鬆花江、嫩江、圖們江和鴨緑江。一般4月中旬至11月下旬為通航期。全省內河航道1789公裏,有內河港口3個(大安港、吉林港、扶餘港),年吞吐能力140萬噸。
  航空:
  航空以長春為中心,以吉林、延吉為補充,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海口、寧波、大連、昆明、香港、深圳、韓國首爾、日本仙臺等地。
  電 訊
  電話擁有率:
  2004年電信業務總量200億元,增長39.5%。全年局用交換機總容量達到719.4萬門。新增固定電話用戶67.8萬戶,年末達到667.4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473.3萬戶,鄉村電話用戶194.1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762.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0.5%。全省電話普及率達到52部/百人。
  廣播電視:
  2004年擁有廣播電臺10座,電視臺10座,縣級廣播電視臺41座。全省有綫電視用戶237.82萬戶。
  郵電通信:
  2004年郵政業務總量11.28億元,與上年持平。
經濟建設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3年吉林市國民經濟主要指標
  1、生産總值
  全市實現生産總值600.1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5%,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8%。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85.3億元,增長10.4%;第二産業增加值260.9億元,增長23.2%;第三産業增加值253.9億元,增長12.3%。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15:41.1:43.9調整為14.2:43.5:42.3。全市人均生産總值達到13808元(按現行匯率折算為1668美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7%。
  2、財政收支
  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48.5億元,增長17.4%。其中,國稅稅收收入31.7億元,增長17.6%;地稅全口徑稅收收入15.9億元,增長11.1%。全市一般預算體製留用收入18.5億元,比上年增長13.7%;一般預算支出完成41.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
  3、固定資産投資
  全市完成固定資産投資311.1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其中:基本建設完成投資121.9億元,增長13.6%;更新改造完成投資75.3億元,增長32%;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30.6億元,增長4.3%;其它投資完成46.1億元,增長48.2%;集體、個體投資完成37.1億元,增長41.7%。
  4、城鄉居民收入
  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700元,比上年增長14.8%,農民人均純收入3451元,比上年增長12.8%。
  5、內外貿易
  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0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城市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06億元,增長14.6%;縣及縣以下實現消費品零售額44億元,增長8%。全市集市貿易成交額達49.6億元,比上年下降5.3%。
  全市擁有各類市場250個。其中,消費品市場206個,生産資料市場24個,生産要素市場20個。
  全市進出口總額2.4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出口總額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7%。合同利用外資6.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1.2%;實際利用外資3.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9.4%。
  6、旅遊
  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72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2.4%,其中接待海外遊客2.5萬人次,增長13.6%。旅遊總收入實現37億元人民幣,增長29.8%。
  7、金融保險
  全市現有金融機構15傢。截止2003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517億元,比年初增加72億元,其中企業存款餘額97億元,比年初增加20.5億元。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426.4億元,比年初增加22.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餘額303.6億元;中長期貸款餘額99.9億元。全年銀行纍计現金總收入1508億元;纍计現金總支出1535.7億元。全年貨幣收支相抵淨投放27.7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92億元,增加47.1億元,增長13.7%。
  全年保費收入8.27億元。其中:財産險保費收入1.5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6.77億元。財産險賠款金額1.4億元,人身險給付金額1.25億元。
  8、上市公司
  全市現有11傢上市公司,其中含一傢H股上市公司(東北虎製藥),總股本54億元,國傢股及國有法人股31億元,流通A股10億元,以2003年12月31日收盤計算,流通A股市值51億元,占我市同期GDP的8.5%,占全國證券市場流通市值的0.39‰。
  9、證券市場
  吉林市現有8傢證券營業部,2003年投資客戶14.8萬人,股民保證金餘額5.5億元,全年交易額122.7億元。
旅遊名勝 Tourist Attractions
  吉林省具有豐富、優越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人文景觀獨具特色。
  東部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是世人矚目的神奇之地。1983年,鄧小平同志登上長白山,發出了“不登長白山,終身遺憾!”的贊嘆。有關長白山天池怪獸的傳說更是為其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冰清玉潔的吉林霧凇,以其“鼕天裏的春天”般的詩情畫意,同桂林山水、雲南石林、長江三峽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1991年,江澤民主席視察吉林時,吟詩盛贊:“寒江雪柳,玉樹瓊花。”
  中部的長春淨月潭是國傢級森林公園,緑蔭如蓋,潭水清澈,森林浩瀚,被稱為日月潭的姐妹潭,其規模堪稱亞洲人工林之最。
  西部的通榆嚮海自然保護區,在中國七大濕地中面積最大、生物物種最豐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並載入世界著名濕地名錄。乾安泥林千姿百態,趣味橫生,人稱“狼牙壩”,又因恐怖多怪,被稱作“魔鬼之𠔌”。
  最佳旅遊時間
  四季分明的吉林給旅行帶來了不同感受和樂趣。
  如果喜歡冰雪的話鼕天是最好的季節了。晶瑩的冰,潔白的雪,更有綻放在鼕季的霧淞。溫度越低,這北方的魅力就愈發濃郁。但也一定要做好防寒準備:羽絨服、圍巾、帽子、棉手套,一個也不能少,必要的時候也可以戴上口罩。東北特有的雪地鞋也很實用,而且不貴,三五十塊錢就能買到一雙,既保溫又防滑。如果在雪地上長時間行走或滑雪的話,還要註意臉部的防曬。一般SPF15的防曬霜也就夠了。同時還要註意乾燥的空氣,潤唇膏是必備的,臉部和手部的防凍也很重要。
  不考慮冰雪因素秋天則是旅行在吉林的最佳季節。遼闊茂密的森林、連綿起伏的山林,色彩紛呈,落葉繽紛,總能讓人找到驚喜。行走在鄉間,成熟的田地也一改往日的單調重複,在收穫的時候也展現出豐富的色彩和形態。
  春季五六月份是這裏春暖花開的時候,這時的緑稚嫩而又鮮亮,森林裏、草地上,充滿春天特有的顔色:黃色的迎春花、粉紅的杏花、幽香的紫丁香、白色的梨花……在融融的暖意中洋溢着春的喜悅。建議此時去嚮海自然保護區等草原地區,草色嫩緑,一派清新自然的景象。還有歸來的仙鶴大雁等鳥兒,鳥聲啾啾,撥出大自然最動聽的和弦。
  七、八月份,緑意正開的熾烈,幾乎所有景點到了自己最繁榮的時候。
  特色餐飲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鄉,煮出來白花花的大米飯散發着噴噴香的熱氣。秋收的時候還能吃上又甜又嫩的玉米。
  吉林的菜餚比較符合大衆口味,主要有三大特點:油大、????多、菜碼大。
  東北人口重,基本上每道菜都鹹味都比較重,不過少吃菜多吃飯也算平衡了,有些炒菜、煎炸食品幾乎是油泡出來的,味道是很香了,但小心一次不要吃的太多以至於膩的再也不想吃。這裏的一道菜上來通常是滿滿的一大盤子,一個人很難吃得了,如果是MM的話,兩個人都足夠了。燉菜更是一大盆兒上來,好幾個人都夠了。所以在這點菜,一定要註意節約,避免浪費。
  熗拌菜、傢常涼菜、醬沾菜,則是典型的吉林農傢菜餚,衹用新鮮的黃瓜、蘿蔔、涼粉等配上不同的調料,做法簡單,味道卻很新鮮。
  吉林的啤酒價格比較便宜。常見的如銀瀑、華丹等都是1.5元(不算酒瓶)。白酒普遍度數都很高(東北人都能喝嘛!)吉林民族風味的食品也很多,如滿族的八大碗。而朝鮮族冷面、辣白菜等,喜歡酸辣口味的朋友可要過把癮了。不過最好去那種朝族飯館或專門的冷面館,才能嘗到比較正宗的冷面。
  購物
  吉林市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主要産地之一,在市內河南街上集中了多傢這樣的商店。 吉林市的東方商 吉林百貨大樓都是大型的百貨購物中心,此外,市內還設有專門旅遊購物商店,在這些商店中遊客可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買到正宗的人參、鹿茸等吉林特産,還可以買到當地的一些民間藝術品。 吉林還盛産野中藥材,多達70 餘種,有黨參、黃柏、貝母等。當地著名的土特産品還有:紅景天、林蛙、不老草、靈芝、蕨菜、薇菜、黑木耳等。而當地的手工藝品:鬆花湖浪木根雕、鬆花湖奇石、樹皮畫、滿族剪紙、吉林彩繪雕刻葫蘆、黃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絹花、吉林手工彩繪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選選,都是很不錯的饋贈親朋的小禮物,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
  特色活動
  東北大秧歌秧歌是我國漢族中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歷史十分悠久。它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清代吉林建城後,隨着吉林城的繁榮和流民的涌入,歌舞、秧歌活動也隨之在江城流行。
  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種舞蹈、歌唱、戲劇三者綜合,以舞為主的民間藝術。從表演形式上可分為地秧歌、高蹺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擡桿、背桿、橛桿等多種表現形式。通常還把耍竜燈、舞獅子、跑旱船、推車、打霸王鞭等民間舞蹈結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幾種秧歌中最為普及、最靈活的一種。關於吉林地秧歌的淵源,有幾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元朝忽必烈稱帝建立大元帝國之後,把百姓每五十戶編成一隊,派一個元兵看管。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元兵為了防止百姓們聚衆謀反,就把各戶男子集合起來,由他領隊唱唱跳跳。後來這一活動作為一種表演形式流傳下來,演變成今天的秧歌。這一說法的依據是,吉林傳統地秧歌中有“老撻”(指元兵)這個人物,並且是秧歌隊的領頭和指揮。
  另據專業人士,從吉林文化史和地秧歌的內容、形式、扭法、扮相等多方面分析考察,它是經關內流民傳入的,後來又不斷的豐富和發展,演變成今天具有地方風格和特點的民間藝術形式。
  江城的秧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土氣息,有淳樸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歡快、豪放矯健、質樸憨厚、幽默詼諧等藝術風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蹺、耍竜燈、跑旱船和逗獅子最為著名。
  踩高蹺,是我國各地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是春節、元宵節、廟會等傳統節日裏深受群衆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吉林地區也很盛行。流行於我們吉林地區的高蹺內容較為豐富,傳統高蹺扮演的人物有頭蹺(武扮公子)、二蹺(武扮旦角)、漁、樵、耕、讀、青蛇、白蛇、許仙及一般的上裝(女角),下裝(男角)等。
  踩高蹺的表演藝術性很強,要求演員具有較好的基礎,除在行進中和廣場上邊走邊舞的各種隊形的大場外,還有兩三人為一組表演的小場。小場秧歌的表演多以特技為主,也很吸引人。如今,高蹺作為群衆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已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它或扮演成活報劇,或扮演成戲中角色,深受廣大群衆的喜愛。
  “竜舞”是一種形式完美,具有較高藝術技巧的舞蹈。由於流行的地區不同,竜舞的表演形式也多姿多彩,在東北,群衆把竜舞歸於秧歌範疇,習慣稱之為“耍竜燈”。
  我國古代人民為寄托美好願望而創造了竜的形象,人們把“竜”作為吉祥的化身,用舞竜祈禱神靈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收。耍竜燈的動作很豐富,吉林地區比較流行的有“竜操水”、“竜臥沙”、“小花子”、“掏腰窩”、“金竜盤玉柱”等多種形式。其藝術特點是氣魄宏偉,舞姿生動,變化多端。但無論表演哪種花樣動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在今天,舞竜成為了振興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重要節慶期間,最受群衆歡迎的民間舞蹈藝術。
  流行於吉林地區的“跑旱船”多隨秧歌隊活動,屬秧歌雜耍部分。“旱船”傳統的表演程序一般都是漁翁做解纜繩等模擬動作,漁婦乘船前行,二人輕蕩漫舞。現在也出現了許多新內容。比如,“喜送公糧”、“夫妻趕集”等形式,更為群衆所接納和喜聞樂見。
  “獅子舞”是擬獸舞蹈,是我國民間舞蹈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也是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它起源於南北朝時代。現在,我們江城所流行的,是著名的“北獅”派,俗稱為“逗獅子”,歸屬秧歌類。舞獅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伴着歡天喜地的鑼鼓聲,更顯得喜慶有餘,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當地旅遊註意事項
  鼕季請帶足保暖防寒衣物,並備常用藥品。景區嚴禁煙火,森林防火責任重大,嚴禁野外用火,愛護景區一草一木,註意景區環保鼕季駕車要帶上防滑鏈條,冰雪路上車速勿快,牢記安全第一。愛好攝影、登山的朋友,請帶好有關器材,註意戶外保暖。
現任省領導 Current provincial leaders
  吉林省委書記:王珉
  吉林省長:韓長賦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vice mayor and deputy party secretary
  吉林,男,漢族,1962年4月生,上海市人。1984年5月入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專業研究生畢業,法學碩士,副教授,高級經濟師。現任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歷任:
  中國人民大學團委幹事、副書記、書記、黨委常委、法律係黨總支書記。
  1994.08——1995.10 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
  1995.10——1998.10 共青團北京市委書記;
  1998.10——2002.05 中共北京市密雲縣委書記;
  2002.05——2002.06 北京市委常委,密雲縣委書記;
  2002.06——2004.04 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
  2004.04——2007.05 北京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2007.05——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工作分工:負責城市管理、交通、公安、安全、司法、民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工作。
  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老齡工作委員會主任、北京市防火安全委員會主任、北京市交通安全委員會主任、北京市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北京市軍事設施保護委員會主任、北京市流動人口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北京市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北京市市政交通一卡通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北京市支持駐京部隊後勤保障社會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北京市防震抗震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北京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應急指揮部指揮。
  分管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國傢安全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員會、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北京市園林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法製辦公室、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信訪辦公室;北京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北京市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北京市運輸管理局(北京市地方海事局)、北京市路政局;北京西站地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
  聯繫北京衛戍區、武警北京市總隊、市地震局。
百科辭典 Encyclopedia
  Jilin
  吉林
    政區名。清順治十年(1653)置寧古塔昂邦章京(意為軍事長官),初治海林(今黑竜江海林),後移寧古塔(今寧安)。康熙元年(1662)改漢稱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十二年始建吉林烏拉城,移駐副都統一人,領吉林烏拉、五常堡、打牲烏拉、伊通等旗署,鎮守和管理旗人事務。十五年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烏拉(今吉林市)。乾隆二十二年(1757)更名為鎮守吉林等處將軍,負責吉林等地軍政事務。康熙三十一年於鬆花江與嫩江匯流伯都訥(今扶餘)地方,設伯都訥副都統,管轄伯都訥、長春等處八旗事務。雍正三年(1725)在鬆花江中遊阿勒楚喀(今阿城)置副都統,管理拉林河、穆棱河、螞蟻河等流域八旗事務;雍正五年在牡丹江註入鬆花江匯口之三姓城(今依蘭)置三姓副都統,管轄黑竜江下遊,包括庫頁島及沿海諸島八旗及各少數民族等五十六姓。光緒七年(1881)於圖們江下遊以北琿春地方設琿春副都統,管轄和鎮守圖們江以北邊境地區。以上副都統六員,通稱“吉林六城”副都統,由吉林將軍統轄。吉林將軍轄境迭經變化,初北至外興安嶺兩千餘裏,東北至廟街四千四百餘裏,東至海三千餘裏,西北至貝加爾湖以東廣大地區。康熙二十二年後,析外興安嶺以南、亨滾河上遊哈達烏拉河,黑竜江左岸畢占河及東流鬆花江以西廣大地區與黑竜江將軍。鹹豐十年(1860)前,吉林將軍轄境以吉林烏拉為中心,東至海三千餘裏,西至威遠堡門五百九十五裏開原縣界,南至長白山一千三百裏朝鮮界,北至拉哈福阿色庫六百餘裏內蒙古界,東北包括烏第河以南黑竜江下遊廣大地區。此後,根據中俄《北京條約》,烏蘇裏江以東至海大片領土為沙俄侵占。其界自烏蘇裏江口□流至鬆阿察河,越興凱湖,西至白□河口,又逾大綏芬河,南至瑚布圖河口,又南而西至圖們江口。以東屬俄。吉林將軍除直轄六城副都統外,還統轄吉林等五城協領、伊通等二佐領、赫爾蘇等四邊門以及二十二驛站、二十七邊臺、一百零六處卡倫,並且管理水師營、鳥槍營和官莊等。
    吉林嚮稱“滿洲故國”,長期為封禁重地,故設行政區劃較晚。雍正四年在吉林初置永吉州,隸奉天府。乾隆十二年設吉林直隸廳,隸吉林將軍。此為清代吉林第一個民政機構,治吉林城。嘉慶五年(1800)置長春廳。光緒四年(1878)設立墾務局,放荒招墾,於是漢族人口驟增。光緒八年後陸續置府、廳、州、縣。
    光緒三十三年裁吉林將軍,置巡撫,建行省,盡撤副都統,於是府廳州縣大量增設,民政和行政機構區劃一。至宣統三年(1911)吉林省境內共有西南、西北、東南、東北四路道,吉林等十一府以及一直隸廳、四散廳、三州、十八縣。省會治吉林城。轄境,西以伊通州、長春府與奉天府接界;南以鴨緑江、圖們江與朝鮮為界;東以自烏蘇裏江口□流至鬆阿察河,逾興凱湖西至白□河口,又逾大綏芬河而南至瑚布圖河口,又南而西至圖們江口內三十裏“土”字碑,與俄國東海濱省為界;西北以鬆花江與黑竜江省為界。清代吉林重要城鎮有吉林、長春、寧古塔、三姓、新城、阿勒楚喀等,其中吉林、寧古塔、三姓、新城屬清著名“邊外七鎮”,為驛路和水運交通中心。光緒二十九年東清和南滿支綫鐵路建成後,原濱江(哈爾濱)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處於東清鐵路和鬆花江交叉點,迅速成為東北北部水陸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長春亦得到迅速發展。三十二年,依中日滿洲善後附約將吉林、長春、哈爾濱、寧古塔、琿春、三姓闢為商埠。
     (王兆明)
    
英文解釋
  1. n.:  Jilin,  Kirin, a Chinese province in Manchuria,  Name of Kirin's provincial capital
法文解釋
  1. n.  Jilin ( Province )
近義詞
, 吉林
吉林
吉林居委會, 吉林社區
吉林
吉林
吉林街道
相關詞
行政區劃地理城市地域黑竜江遼寧內蒙古通化
梅花鹿長白山世界文化遺産新開河人參長春風景教育大學
高等教育名人官員圖書館長清朝民國旅遊說唱
景點東北遼河學校吉大附中吉大附屬中學中國百科大全
更多結果...
包含詞
吉林市吉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