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區劃 Linzhang Xian County |
郵編:056600 代碼:130423 區號:0310
拼音:Lín Zhāng Xiàn,Linzhang Xian
臨漳縣位於河北省最南部。東經114°20′-114°26′,北緯36°7′-36°24′。東與魏縣交界,西與磁縣接壤,南與河南安陽相連,北與成安毗鄰。東西橫距35千米,南北縱距26.5千米。總面積744平方千米。總人口59萬人(2004年)。全縣轄5個鎮、9個鄉:臨漳鎮、南東坊鎮、孫陶集鎮、柳園鎮、稱勾集鎮、狄邱鄉、張村集鄉、西羊羔鄉、香菜營鄉、杜村集鄉、章裏集鄉、習文鄉、磚寨營鄉、柏鶴集鄉。縣政府駐臨漳鎮建安路。
地處華北平原。有漳河、洹河等季節性河流。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550毫米,年均溫13.2℃。太(原)濟(南)公路穿境。古跡有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竜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遺址,有曹操修築的“銅雀臺、金鳳臺、冰井臺”三臺遺址,魏元帝曹奐墓,靳彭城古柏(據傳曹操在此樹拴過馬)。
臨漳古稱鄴,春秋時期齊桓公始築鄴城。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
今臨漳一帶,在唐堯、虞舜及夏時屬冀州,商屬畿內名相,西周屬衛,春秋屬晉。齊桓公(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始築鄴城。戰國屬魏。秦並天下後,鄴屬邯鄲郡。西漢屬魏郡,漢高祖始置鄴縣,魏郡理於此。東漢至三國時期仍屬魏郡,郡治理於鄴縣。西晉屬魏郡,建興二年(314年),為避愍帝司馬鄴諱易名臨漳,因地臨漳河而得名,這是命臨漳縣為縣名之始。
北魏置鄴縣,屬相州魏郡。東魏置臨漳縣。北齊、北周至隋,分置鄴縣,臨漳縣,隸屬相州。唐宋時鄴縣和臨漳縣屬相州鄴郡。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改鄴縣為鎮,鄴縣地並入臨漳縣,縣名迄今未變。金屬彰德衛,元屬彰德路,明屬彰德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臨漳縣城毀於漳水。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縣治移至理王村(今臨漳縣城)。民國初年,隸屬河南河北道,道治在衛輝;民國13年廢道,直屬河南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邯鄲專署。1958年並入磁縣,1961年復置臨漳縣。1993年後歸邯鄲市轄。
1997年,臨漳縣面積750平方千米,人口54.8萬,轄5個鎮、9個鄉:臨漳鎮、孫陶鎮、柳園鎮、南東坊鎮、稱勾鎮、習文鄉、西羊羔鄉、杜村鄉、狄邱鄉、張村鄉、柏鶴鄉、磚寨營鄉、香菜營鄉、章裏集鄉。縣政府駐臨漳鎮。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7277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臨漳鎮 75126 南東坊鎮 24349 孫陶集鎮 54617 柳園鎮 53056 稱勾集鎮 41365 狄邱鄉 27660 張村集鄉 50456 西羊羔鄉 21014 香菜營鄉 29270 杜村集鄉 45593 章裏集鄉 36818 習文鄉 34361 磚寨營鄉 41099 柏鶴集鄉 37993
2002年底,臨漳縣面積747.54平方千米,人口57.28萬。轄5個鎮、9個鄉,425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臨漳鎮建安路。
2003年底,臨漳縣轄5個鎮(臨漳、南東坊、稱勾集、孫陶集、柳園)、9個鄉(狄邱、張村集、西羊羔、章裏集、香菜營、杜村集、柏鶴集、習文、磚寨營),425個行政村。總人口59.08萬人。 |
|
:臨漳縣位於河北省最南端,轄5鎮9鄉425個行政村,總面積744平方公裏,總人口59.9萬。臨漳古屬鄴地,“鄴”之名始於黃帝之孫顓頊孫女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今香菜營鄉鄴鎮一帶。鄴,業之居住地之意)。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境內鄴城作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於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使臨漳享有“六朝古都”之美譽。
近年來,臨漳縣在省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扭住經濟建設中心,持續實施“對外開放和項目建設年”,紮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重點項目建設、企業改革改製、民營經濟發展、城鎮建設與管理等項重點工作,加大對外開放、優化環境、維護穩定工作力度,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持續保持了健康、快速、協調發展。2008年,全縣生産總值完成589780萬元,同比增長1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完成171380萬元,同比增長9.5%,第二産業增加值完成230130萬元,同比增長8.2%,第三産業增加值完成188270萬元,同比增長15%。2008年全縣財政收入完成11011億元,按可比口徑比去年增長8.1%,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506萬元,比去年增長2.2%,全縣城鄉居民存款餘額達到301859萬元,比去年增長21%,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16501元,同比增長22.1%。
臨漳縣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科教興村示範縣、科技工作先進縣、科技進步縣、糧食生産先進縣、糧食生産百強縣、優質小麥基地縣、生態傢園富民計劃示範縣、獺兔養殖基地縣、桃産業十強縣、中國蟠桃之鄉和河北省沼氣綜合利用示範縣、生態傢園富民工程建設先進縣、農業産業化經營示範縣、縣域特色經濟示範縣、普九工作先進縣。 |
|
臨漳縣轄5鎮(臨漳鎮、南東坊鎮、稱勾鎮、柳園鎮、孫陶鎮)、9鄉(章裏集鄉、西羊羔鄉、柏鶴鄉、香菜營鄉、狄邱鄉、杜村鄉、張村鄉、磚寨營鄉、習文鄉),425個行政村。
總人口594626人,其中農村人口560375人,城鎮人口34251人。境內人口以漢族為主,還有21個少數民族,分別為:蒙古族、回族、藏
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土傢族、傣族、佤族、高山族、拉祜族、達爾族、仫佬族、塔吉剋族、鄂溫剋族,少數民族人口為366人,僅占全縣總人口的0.06%。
臨漳鎮 鎮政府駐南關村。面積48.64平方千米,人口7.50萬。轄34個行政村:南關、東關、西關、北關、東街、南街、西街、北街、洛村、劉莊、李傢、西上、西崗、東崗、東北城角、西北城角、東南城角、西南城角、東後坊表、東前坊表、西前坊表、前趙坦寨、後趙坦寨、西五岔口、東五岔口、後坊表、郝辛莊、崗陵城、西煙寨、東煙寨、王明寨、爐耳莊、西辛寨、小平營。
南東坊鎮 鎮政府駐南東坊村。面積25平方千米,人口2.43萬。轄18個行政村:南東坊一、南東坊二、南東坊三、南東坊四、陳傢小莊、小東坊、張修屯、楊傢鋪、後小莊、前小莊、南崗一、南崗二、西三、中三、東三、慄崗、武學、北頭。
稱勾集鎮 鎮政府駐稱勾村。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4.13萬。轄33個行政村:稱勾東街、稱勾西街、常傢屯西、常傢屯東、常傢屯中、大呼村東、大呼村西、前齊莊、後齊莊、高河口、郭小屯、和義莊、硯瓦臺、集後李、李學官、北楊莊、尚傢臺、新後屯、宋傢、樓郭、小呼、舒劉、雞李、西劉、南寨、王村、姚村、錢村、黃村。
孫陶集鎮 鎮政府駐集孟村。面積70.4平方千米,人口5.47萬。轄50個行政村:孫陶集、梁傢營、水牛李、陳小莊、王傢莊、孟村鋪、常小莊、南趙莊、三宗廟、西馬莊、大樓王、豆腐營、郝傢廟、古辛屯、陳傢堂、教書屯、耿小莊、杜傢堂、沙河岸、張傢店、孟村、商村、姚莊、何屯、李村、鎮河、西蘆、東蘆、鬍郭、小郭、大韓、劉傢、馬許、三王、興王、西孫、段汪、司莊、馮村、尚村、蔡村、香房、陳村、苗莊、潘村、楊村、李莊、郭村、西郝、西羊羔屯。
柳園鎮 鎮政府駐南街村。面積71.1平方千米,人口5.32萬。轄53個行政村:東街、北街、南街、北楊、後三、南陳、老田、南楊、柴村、申村、高村、羅村、郝村、賀營、石村、趙村、尹村、袁村、吳村、馬村、劉村、彭廟、薛村、鬍營、樊營、新營、李營、東馮、尚莊、鬍口、西馮、西街西、西街東、劉廣營、董村街、李小廟、高傢店、申傢海、任羊羔、五竜廟、東南王、辛小莊、小張莊、祝羊羔、鄭羊羔、張羊羔、西辛莊、理王屯、呂小莊、李羊羔、二分莊、南鄧莊、涉縣莊。
狄邱鄉 鄉政府駐東狄邱村。面積35.5平方千米,人口2.76萬。轄21個行政村:東狄邱、西狄邱、前野郭、北杜東、後野郭、北杜西、北張、西申、東申、北孔、北袁、郝王、張傢、冉店、雙廟、後村、賈村、後莊、鄧莊、牛村。
章裏集鄉 鄉政府駐章裏集村。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69萬。轄15個行政村:章裏集、北東坊、蕭城寨、黃辛莊、王崔莊、中章、後章、常莊、郜莊、東屯、大章、中屯、西屯、堤上、塚上。
張村集鄉 鄉政府駐西街村。面積97.5平方千米,人口5.04萬。轄56個行政村:西街、南街、東街、新三、花王、申傢、前王、鬍周、潘傢、南孔、南賈、董村、馮莊、崔莊、杜堂、張費、許村、梁廟、西屯、於園、東屯、高莊、新村、徐村、馬堂、小王、西北街、西南街、南史莊、郭少莊、閻看臺、前安上、後安上、郭傢堂、黑竜廟、張看臺、白竜廟、海島寺、大分莊、武孔齊、賈河口、劉江堂、劉路口、木鍁劉、張探花、有仙劉、黃開河、李傢寨、田馬吾、三皇廟、張路口、奶奶廟、東花佛堂、西花佛堂、東明古寺、西明古寺、新明古寺。
西羊羔鄉 鄉政府駐西羊羔村。面積28.8平方千米,人口2.10萬。轄15個行政村:西羊羔東、西羊羔南、西羊羔西、西羊羔北、蘇莊、漳潮、東辛寨、劉柏鶴、杜城營、七裏營、南羊羔、王羊羔、溫羊羔、劉羊羔、中羊羔。
香菜營鄉 鄉政府駐香菜營村。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2.93萬。轄18個行政村:香菜營東、香菜營西、香菜營中、十裏後、馬營、務北、????食、務中、𠔌子、務西、董莊、顯王、韓旺、井竜、回漳、三臺、洪山、鄴鎮。
杜村集鄉 鄉政府駐杜村集村。面積68.9平方千米,人口4.55萬。轄26個行政村:杜村集、西夾河、三教堂、東冀莊、西冀莊、東小莊、高夾河、西小莊、路夾河、周房村、杜莊、安莊、郭莊、欒莊、賀村、關村、秦村、齊樓、張莊、土樓、西營、東營、羊羔、趙莊、梅莊、西宋。
柏鶴集鄉 鄉政府駐柏鶴集村。面積48.9平方千米,人口3.79萬。轄22個行政村:柏鶴集、車往營、杜油坊、北張莊、李𠔌駝、薑油坊、兵馬寨、袁油坊、牛𠔌駝、張柏鶴、北史莊、有閣劉、江村、魏村、賀寨、張村、大營、馬荒、梁村、田村、傅村、陳厲。
習文鄉 鄉政府駐習文村。面積35.8平方千米,人口3.43萬。轄34個行政村:習文、芝村、時固、常巷、上柳、公界、賀北、窯頭、板堂、邊莊、曹村、吉田、板屯、仁壽、河莊、邢固、義城、河圖、慄辛莊、洛安臺、核桃園、西吳莊、西太平、東太平、定花城、明陽屯、倪辛莊、劉太昌、北吳莊、南王莊、馬辛莊、張彭城、靳彭城、趙彭城。
磚寨營鄉 鄉政府駐崔莊村。面積56.5平方千米,人口4.11萬。轄30個行政村:崔莊、北章、範廟、沙莊、朝陽、官村、前屯、樸莊、宋莊、後屯、金莊、油房、老莊、崗上、彭村、蘇村都村、張柳、嚮陽、協王、東風柳、磚寨營、申小屯、李全莊、羊羔屯、後洹橋、前洹橋、東辛莊。
2003年底,臨漳縣轄5個鎮(臨漳、南東坊、稱勾集、孫陶集、柳園)、9個鄉(狄邱、張村集、西羊羔、章裏集、香菜營、杜村集、柏鶴集、習文、磚寨營),425個行政村。總人口59.08萬人。 |
|
臨漳區位較好,自然條件優越。縣境地處東經114°20′—114°46′、北緯36°7′—36°24′,處於中原腹地,位於太行山東麓,河北省最南端,東鄰魏縣,西接磁縣,北達成安縣,南連河南省安陽縣,東西長35公裏,南北寬26.5公裏,總面積744.06平方公裏。
屬漳河衝積扇平原,地勢自西嚮東緩緩傾斜,海拔60—80米,地表平坦,耕地廣阔。土壤由漳河淤泥沉積而成,歷來以“疏鬆肥沃”著稱,分褐土、潮土、沼澤土、風沙土四個類型,其中壤質潮土占80%,有機質含量較高,達1.17%,每公斤含鹼解氮58毫剋、速效磷21.4毫剋。
地表水主要來源於漳河、洹河,漳河自西嚮東流經全縣,境內長41公裏,流域面積77.4平方公裏,平均河床寬700米,境內太平渠、民有南幹渠、民有北幹渠三條幹渠可引漳河水灌溉農田;洹河流經縣境南側,境內長1公裏,河床寬50米。地下水貯存於第四紀鬆散岩層中,水位較淺,水資源較為豐富,有機井8443眼,達到百畝1眼井。
氣候屬暖溫帶半幹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熱充足。全年太陽輻射量達112.2千卡/平方釐米,日照時數2419.5小時,≥0℃積溫4992.8℃,≥10℃積溫4481.7℃,無霜期203天,日平均氣溫13.2℃;平均降水量556.3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 |
|
臨漳歷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遺址(在習文鄉)和回漳仰韶文化遺址(在香菜營鄉)證明了原始社會後期新石器時代臨漳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臨漳古稱鄴,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鄴”之名始於黃帝之孫顓頊孫女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今香菜營鄉鄴鎮一帶。鄴,業之居住地之意。),距今4000餘年。齊桓公始築鄴城,魏文侯以鄴城作為陪都,西漢漢高祖置鄴縣(公元前201年),西晉建興二年(公元314年)為避愍帝司馬鄴諱易名,因北臨漳河而得名“臨漳”。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進占鄴城(公元204年),營建鄴都,鄴城自此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公元580年,隋文帝楊堅下令焚燒鄴城,千年名都夷為廢墟。
鄴城經過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多年全面係統的鑽探、發掘,探明了鄴城的城墻、宮殿、護城河、臺榭、裏坊、街道的位置和尺寸,並試掘了鄴南城朱明門遺址、西華門遺址、鄴南城北墻及地下城門等。鄴城分為鄴北城和鄴南城兩部分。鄴北城始為齊桓公所築,曹操將其營建為王都,東西7裏,南北5裏,外城門7個,城內分南北兩區,北為宮殿區,南為裏坊。曹操在鄴北城西北角城墻上建築了三個高大的臺榭,即銅雀臺、金鳳臺和冰井臺,成為曹操和賓客們飲宴賦詩和戰備的要地。目前,地表僅存金鳳、銅雀二臺遺址。鄴南城始建於東魏元年(公元535年),南北8裏,東西6裏,外城門14個,與鄴北城共用一道東西城墻。目前,鄴南城遺址保存較好,地表下0.5米可見城墻夯土帶,城墻保存高度為1—2.5米。
曹魏鄴城建築中軸對稱、結構嚴謹、分區明顯,街道作棋盤格式,其建築佈局和風格對隋唐長安城、宋代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都(今奈良縣)的建築格局均有深遠影響,成為中國都城史上的建築典範,在中外都城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臨漳文物資源十分豐富,已發掘發現古遺址40處、古建築3處、古墓葬9處,共計5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鄴城遺址,擁有“三臺”(銅雀臺、金鳳臺、冰井臺)、地下潛伏城門、朱明門、西華門、護城河、古漢柏、鄴城城墻及部分宮殿、裏坊、街道等豐厚的文物遺存和豐富的文物珍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魏北齊皇傢寺院塔基,為200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印證了鄴城當時佛教文化的興盛及其中心地位。
在古鄴沃土上,衆多歷史名人創下了輝煌燦爛的古鄴文化。大禹治水,覃懷底績,至於衡漳。商時河亶甲遷都於相,即今境內孫陶一帶。春秋時,著名軍事傢、縱橫傢、教育傢王禪(即鬼𠔌子)就誕生在境內香菜營鄉𠔌子村,他創辦了中國也是世界最早的軍事學校,培養出了孫臏、龐涓、毛遂、蘇秦、張儀等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傢、縱橫傢;現存於𠔌子村的鬼𠔌子祠堂,不斷有中外遊人憑吊。戰國時,鄴令西門豹投巫鑿渠,破除迷信,發展生産,澤流後世。秦末,項後生,大破秦軍。漢末曹操居鄴稱霸、統一北方,留下了千古絶句“老驥伏櫪,志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銅雀臺飲酒作《短歌行》羽誓師於漳河南,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感嘆人生,促人奮進;曹操“求賢納士,唯才是舉”,不惜重金從匈奴贖回纔女蔡文姬,蔡文姬答謝曹操在鄴城銅雀臺即興演奏自己名作“鬍笳十八拍”,而流傳後世;曹操聚纔於鄴,促進了鄴城科技、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在鄴城,以激輪帶動的木製機器人可以擊樂演奏,“奇妙機巧,自古未有”;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孫融、王粲、劉楨、陳琳、徐幹、應 、阮 )為代表的鄴下文人集團,開創並繁榮了
“建安文學”,形成了風格獨特、影響深遠的“建安風骨”,為鄴地贏得了“中原文化之階”的美譽。郭沫若評“建安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着劃時代的表現。”五鬍爭霸,石勒據鄴而竜興。北宋抗遼,宋兵老營設在今境內杜村鄉西營村(原名老營),宋真宗陣前督戰曾到禦傢店,即今南東坊鎮北頭村。隋朝時,臨漳人陸法言知識廣博,造詣頗深,寫成《切韻》五捲,開我國音韻學之先河,成為音韻學之鼻祖。清初開科取士,臨漳人一榜文武九魁。相傳的臨漳八大景觀(銅雀飛雲、九華雪霽、百陽荷風、太行遠翠、奎閣春光、回隆返照、漳水晴波、柳園月色)令人神往。源於古鄴大地的曹衝稱象、春華秋實、閉月羞花、衝鋒陷陣、瓜田李下、雞犬食祿、快刀斬亂麻、銅雀春深鎖二喬等成語典故更是賦予了臨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 |
|
臨漳有優越的農業生産條件,自古就有“天下糧倉”之稱。西門豹治水後,最高畝産曾達“一鐘”(即六石四鬥,約1000斤),産量比其他地方高出4倍多。鄴城之所以有六朝在此建都,優越的農業生産條件是一重要因素。曹丕詩《於玄武陂作》中用“野田廣開闢,川渠互相徑。黍稷何鬱鬱……”等詩句描寫了當時水利條件優越,農田一馬平川、郁郁葱葱的豐收景象。建國後,臨漳的糧食生産始終是邯鄲
市(地區)和河北省的一面旗幟。目前,全縣不僅有平坦肥沃易於耕作的土地,良好的光照、雨水等氣候條件,而且有完善的地上、地下水灌溉設施和完善的排澇水係。大部分耕地形成了旱能澆、澇能除的豐産良田。2004年全縣建成噸良田30萬畝。為全國商品糧基地縣、糧食生産大縣,2004年被列入全國優質小麥産業優勢帶。全縣耕地面積75萬畝,農業人口56萬人,是個典型的農業大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𠔌子、大豆、甘薯、花生等。2004年糧食種植面積1043700畝,總産量465025噸,單産446公斤,均創歷史新高,總産、單産均列省、市各縣前茅。其中,小麥種植面積524697畝,總産量221947噸;玉米種植面積446240畝,總産量223570噸。蔬菜種植面積181049畝,其中無公害基地8萬畝,已認證環評6萬畝,蔬菜總産量561252噸,總産值28062萬元。全縣林果總面積18.9萬畝,其中用材林面積8.6萬畝,四旁植樹1280萬株,木材蓄積量3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6.9%;果樹面積10.3萬畝,果品總産量9.4萬噸;果樹品種主要有桃、蘋果、梨、杏、葡萄、棗等。速生豐産林、退耕還林、通道緑化等工程項目,代表省、市順利通過了國傢檢查驗收。全縣大牲畜存欄7萬頭,豬存欄23.2萬頭,兔存欄135萬衹,羊存欄46.6萬衹,禽存欄541萬衹。有獺兔竜頭企業9傢,規模兔場26傢,規模豬場16傢,規模羊場7傢,千衹以上雞場146傢。2004年成功舉辦了第22屆全國兔業交流暨兔業大賽大會。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産值128522萬元(不變價),同比增長8.1%,其中農業實現産值72297萬元(不變價),畜牧業實現産值52394萬元(不變價),同比分別增長4.8%、9.4%。
臨漳有便利的交通條件。京珠高速貫穿南北,緊鄰京廣鐵路和107國道;距石傢莊、鄭州、濟南等機場均為200公裏。全縣公路總長423公裏,其中省道兩條(魏峰綫、茶柳綫)67.6公裏,縣道三條(馬義綫、曹前綫、叢峰綫)92公裏,鄉道18條55公裏,村級公裏208.3公裏。魏峰綫、茶柳綫、曹前綫三條公路通過縣城;茶柳綫、曹前綫、馬義綫與魏峰綫、杜稱綫、叢峰綫構築了“三縱三橫”為框架的臨漳公路交通網絡。全縣14個鄉鎮全部通了柏油路,425個行政村中有298個通了油(砼)路。
縣城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裏,建成面積15.3平方公裏,道路形成“六縱六橫”格局,總長39公裏;主要街道實現了緑化、亮化、美化;縣城電力供應充足,供排水設施較為完善;縣中學、初中、小學、幼教、職教、特教、電教等機構完善;固定、移動和網絡通訊設施完備;娛樂、餐飲、保險發展迅速。縣城人口達到101364人,其中常住人口80894人,外來經商15170人,其它流動人口5300人;為省級文明城、衛生城,並跨入邯鄲市城區衛星城行列。 |
|
地名是語言文化的詞彙,是歷史文化的化石,是地理文化的標識,是鄉土文化的象徵。臨漳的地名無不打上漳河、戰場、都城、姓氏的烙印,構成了區域文化網絡。
1、漳河的地名足跡
“臨漳全縣,漳河串遍”。漳河是境內的主要河流,橫貫臨漳全境,據文字記載,從夏商乃至民國年間,漳河西出太行山,居高臨下,流入臨漳。因臨漳地處平原,土質鬆軟,漳河在臨漳地面如無羈的野馬,奔騰不息,决岸潰堤,改道頻繁,橫行肆虐幾千載。如今臨漳425個村莊,到處都有漳河的足跡。因漳河而得名的村莊46個,如回漳、章裏、夾河、河圖、堤上、五岔口、二分莊、漳潮等。
2、戰亂的地名烙印
臨漳為古鄴地,地處中原要衝,“為天下之腰脊,河北之襟喉”戰可攻,退可守,搶占鄴地與否,乃為成敗之根基,所以臨漳縣的地名中有許多打着戰亂的烙印,如東魏北齊時少數民族因建牧羊區而得名,以羊羔為通名的就有15個。北宋與遼國交兵而得名,以屯為通名的有16個,以營為通名的有14個,以寨為通名的有13個,楊傢將與遼國交戰,設立軍帳房,由此而演義出的東坊為通名的村有3個。
3、都城的地名印證
臨漳的古鄴城曾為六朝古都,以香菜營鄉鄴鎮村為中心生發出許多於帝王都城有關的地名16個。如吉田,古稱籍田,位於鄴南城南郊。東魏、北齊時,在鄴南城建都,每逢春天便召集百姓給牛披紅挂緑,皇帝,大臣出城親自扶犁,舉行農耕典禮,這種儀式叫“籍田”,此處是籍田的地方,建村後仍名籍田,後演變為吉田。洛安臺,據查,曹操到練兵場閱兵,常在此地離鞍下馬登臺,後在此地形成村落,取名落鞍臺,後演變為洛安臺。仁壽村位於鄴南城仁壽門外而得名等等。
4、姓氏的地名群體
黃河流域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臨漳境內的鄴鎮從建安九年(204)曹操據鄴至北周大象二年(580)被毀,六為古都,成為黃河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376年,中華百傢姓氏成林,大都起源於中原文化,故在臨漳境內425個行政村中,以姓氏為村落的多達266個,在全縣占63%。
臨漳縣425個行政村,190個村莊建於北宋以前,其它村莊除柳園鎮的新營1978年新建外,全部是明清以前形成的百年村落。 |
|
- n.: Linzhang County
|
|
臨漳 |
|
|
|
臨漳縣中學 | 臨漳縣醫院 | 臨漳縣防疫站 | 臨漳縣中醫院 | 臨漳縣第一中學 | 臨漳縣第二中學 | 臨漳縣新華服裝廠 | 臨漳縣衛生防疫站 | 臨漳縣西羊羔鄉學區 |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臨漳縣工作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