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河北 >衡水 > 
目錄
·行政區劃 Jing Xian County·景縣歷史·“景”字之解
·景縣概況·經濟建設·景州(縣城)
·工業重鎮---竜華·百科大全·英文解釋
·相關詞·更多結果...
行政區劃 Jing Xian County
  郵編:053500 代碼:131127 區號:0318
  拼音:Jǐng Xiàn,Jing Xian
  
    景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與山東省德州市接壤,距省會石傢莊市180千米。總面積1183平方千米。總人口50萬人(2004年),以漢族為多。
    全縣轄10個鎮、6個鄉:景州鎮、竜華鎮、廣川鎮、王瞳鎮、洚河流鎮、安陵鎮、杜橋鎮、王謙寺鎮、北留智鎮、留智廟鎮、劉集鄉、連鎮鄉、梁集鄉、溫城鄉、後留名府鄉、青蘭鄉。縣政府駐景州鎮。
  
    沿革 漢置修縣,以後名稱多有更改。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置景州。1913年置景縣景縣沿用景州之名。據《河北省縣名考源》雲:“漢有景成縣,後漢省,景州李景成為名。”1958年並入吳橋縣,1962年復置景縣
  
    其他 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京杭大運河流經縣境東部。年均溫12.5℃,年均降水量550毫米。石(傢莊)德(州)、京滬鐵路和衡(水)德(州)公路縱橫過境。古跡有建於北魏的景州捨利塔、西漢名將周亞夫墓、綿延數十裏的高氏墓群和俗稱“十八亂塚”的封氏墓。
  
  1997年,景縣面積1 183平方千米,人口48.2萬,以漢族為多。轄5鎮11鄉。縣政府駐景州鎮。
  
  2000年,景縣轄7個鎮、9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89817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景州鎮 55999 竜華鎮 36688 廣川鎮 28980 王瞳鎮 27389 洚河流鎮 25244 安陵鎮 23119 杜橋鎮 34612 劉集鄉 25746 連鎮鄉 22411 梁集鄉 36182 王謙寺鄉 27897 溫城鄉 23516 後留名府鄉 28025 青蘭鄉 28222 北留智鄉 30093 留智廟鄉 35694
  
  2002年底,景縣面積1183平方千米,人口49.01萬。轄10個鎮、6個鄉,2個社區居委會、848個村委會。縣政府駐景州鎮景安大街233號。
景縣歷史
  行政變革
  景縣歷史悠久。自秦置縣,歷代轄境多變。“景”縣之名,續至明代。元時移景州來,州縣並存;明初,省縣入州。中華民國二年, 改稱景縣
  文物古跡
  遠古的地,由古黃河、漳河衝擊而成,林木蒼莽,水草豐盛。堯舜之時,就有先民在此聚集生息。聞名全省的景州塔(捨利塔)始建於北魏,宏偉挺拔,巍巍壯觀,盤旋而登,一州之景盡收眼底;周亞夫墓高大雄偉,為西漢名將太尉條侯周亞夫之墓;綿延十數裏的高氏墓群和俗稱“十八亂塚”的封氏墓群,掩埋着光耀北朝的兩大望族;境東有大運河,境內有溫城、廣川、安陵、大董故莊等古城古村遺跡。這些文物古跡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一部分,它們是景縣歷史的見證。
  現存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景州捨利塔、封氏墓群、高氏墓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周亞夫墓)。
  景縣八景
  附景縣古八景:一、古塔風濤、二、書臺曉月、三、古廟寒雲、四、譙樓野趣、五、泮水琴聲、六、安陵漁唱、七、環堤秋雨、八、青塚春暉。
  歷史名人
  歷史上名人輩出。南北朝時期有高氏、封氏兩大名門望族,其中高氏傢族出過六代皇帝;西漢時期儒學大師董仲舒儒傢思想影響深遠,治軍名將周亞夫封侯景州;唐朝著名邊塞詩人高適留下了“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王任重、原國傢鐵道部部長劉建章都是景縣人。
  2006年被以色列空襲中死亡的中國籍烈士杜兆宇籍貫也是景縣
“景”字之解
  ①日光 景,日光也。——《說文》。
  景縣地圖②大 景星者,大星也。——《白虎通·封禪》 承天景命。——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③祥瑞 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期。——《漢書·武帝紀》
  ④高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詩經·小雅·車轄》
景縣概況
  地理位置及地形
  景縣(北緯37°28′—37°51′,東經115°54′—116°27′,)位於河北省東南部,大運河西岸,地處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發地區和京津、石傢莊、濟南三角經濟中心地帶,是河北省“十一五規劃”實施“一綫兩廂”戰略的“南廂”經濟區域。北距北京270公裏,天津210公裏,南距山東省會濟南市150公裏,西距河北省會石傢莊150公裏,與山東省德州市毗鄰,總面積1183平方公裏,耕地119萬畝。全境呈馬蹄形,由西南嚮東北逐漸傾斜坦,最高點海拔25米,最低點14.1米。東西寬27.5公裏,南北長45公裏。
  下轄鄉鎮
  轄景縣轄景州鎮、竜華鎮、廣川鎮、王瞳鎮、洚河流鎮、安陵鎮、杜橋鎮、王謙寺鎮、北留智鎮、留智廟鎮、劉集鄉、連鎮鄉、梁集鄉、溫城鄉、後留名府鄉、青蘭鄉共10鎮6鄉848個行政村,總人口50萬人。
  氣候
  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2.5 ℃ ,年平均降水量554毫米。景縣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國傢列為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稭稈氨化養牛示範縣、節水灌溉示範縣和平原緑化達標縣。農業生産條件較好,土壤、氣候、光照、氣溫、降水等方 面比較適宜農作物生 長,全縣現已基本實現機械化耕作,以玉米、小麥為主要品種的農作物連年獲得豐收。
  交通
  景縣交通、通訊便利。京滬鐵路、京富高速公路貫穿東境,德石鐵路、石德高速公路橫跨南部,縣境恰位於兩路交匯腋部。公路從無到有,已建成以國道、省道為骨幹,以縣城為中心,以縣、鄉、村三級公路為網絡的公路體係,外聯周邊省、市,內通全部鄉村。同時新建、改建了景桑、阜德、衡德、景衡等一批高等級公路。
  全縣總人口 49.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4.96萬 人, 占總人口的91.7%。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建設上,投資800多萬元搞了縣城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投資1000多萬新修了三條鄉級公路(洚河流至留府、孫鎮至趙官寺、楊院至富德路),縣鄉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00多公裏,全縣已有670個村通了油面公路。投資1個億全面完成了農村電網改造任務。投資近3000萬元的景中整體改造工程全面鋪開。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景縣藉緊靠山東省德州市之優勢,創新實幹,跨越發展,成為衡水東部縣市對外開放的“窗口”。 景縣大力實施“以工強縣、開放興縣、特色立縣”三大主體戰略,已形成橡塑製品、機械製造、鐵塔鋼構、汽車零部件四大特色産業,經濟迅猛發展,正在不斷嚮全省經濟強縣行列邁進。景縣還出臺了《景縣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幹優惠政策》、《景縣投資指南》等優惠政策文件,不斷改善投資軟環境,加強硬件設施建設,以開放的姿態迎接着八方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推動景縣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發展。
  2007年全縣生産總值達65.24億元,比1978年的9670萬元增長66.46倍,年均增長15.6%;財政收入達30076萬元,比1978年的1397萬元增長21倍,年均增長11.2%。産業結構也發生了巨變。改革開放前,景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第一産業增加值占了國內生産總值的41.0%。如今,全縣的産業結構由1978年的41.0:48.1:10.8調整為21.5:51.1:27.4,一産比重下降了19.5個百分點,二、三産比重分別上升3.0和16.6個百分點,景縣已嚮着以工業為主體,三大産業協調發展的多元化經濟發展新格局推進。隨着經濟建設加快,景縣的經濟地位明顯提高,綜合實力由上世紀80年代的倒數第三躍居全市第二名,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橡塑管業基地、中國鐵塔製造基地、中國貨叉生産基地,被授予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全國緑化模範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節水灌溉示範縣、全省林業生態十佳縣、全省民營經濟先進縣、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1996年組織實施縣辦工業“1+1”工程、2001年謀劃建設現代化工業園區、2003年提出大力實施“五轉一進”(思想理念陳轉新、工作重點農轉工、工業發展弱轉強、發展模式內轉外、領導方式舊轉優、促進增收民進城)、2004年組織實施“四個十”工程(做強10傢骨幹企業、做大10傢優勢企業、新上10傢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謀劃儲備10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招商引資項目)、2007年開始大力實施了“特色産業提升工程”和“百傢企業上臺階工程”、在骨幹企業中深入開展“六個一”活動(製定一個發展規劃、依托一個技術靠山、尋找一個戰略夥伴、聚集一批優秀人才、建立一個研發中心、打造一個知名品牌),逐步形成了橡塑製品、機械製造、鐵塔鋼構三大特色産業,成為中國橡塑管業基地、中國貨叉生産基地和中國鐵塔製造基地。2007年,我縣三大産業的銷售收入占全縣工業的80%以上。並創造了十個全國第一,即液壓增強軟管産銷量全國第一,6傢企業榮登全國同行業10強;通訊塔産銷量全國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0%;河北百工實業有限公司“百工牌”液化汽鋼瓶産銷量全國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在30%以上,已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同行業生産規模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經濟效益第一;景津壓濾機集團有限公司濾板産銷量世界第一,壓濾機産銷量全國第一,跨入全國機械行業500強,“景津”牌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嘉海(河北)貨叉有限公司貨叉産銷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貨叉製造商,年生産能力15萬支,産品的70%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傢和地區;河北景渤石油機械配件有限公司生産的“寶能牌”高壓耐火阻熱膠管産銷量全國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0%以上;河北三信金屬結構有限公司為“嫦娥奔月”工程製作的50米地面接收天綫支架為亞洲第一;河北海偉交通設施有限公司為國內第一傢引進德國先進設備生産超薄型電容膜的企業,生産厚度可達3微米,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河北德納V型輪有限公司生産規模全國第一,年産汽車皮帶輪260萬件;河北華整實業有限公司電力半導體模塊結構件産量全國第一,年生産能力100萬套,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0%。
  2007年全縣工業總産值達112.34億元,比1978年3998萬元的280倍,年均增長2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無到有,2007年發展到160多傢。全縣百強企業納稅占全部財政收入的65%,納稅增幅連續兩年在25%以上,納稅超百萬的企業達到37傢,納稅超千萬的企業達到6傢。
  2007年全縣固定資産投資達32.74億元,是1978年的7615倍。
  經過多年的發展,景縣在2007年成我國首個橡塑管業基地,2008年成為中國(景縣—竜華)叉車貨叉生産基地和中國鐵塔製造基地。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大規模投資建設,促進了縣域經濟結構的改善。特別是近年來,在國傢宏觀調控政策指導下,景縣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狠抓固定資産投資,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固定資産投資進入快速擴張期,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近年來,景縣圍繞打造“衡水東部區域中心城市”這一長遠目標,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細化規劃、市場運作”的思路,堅持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相結合,定規劃、搞建設、重管理、活機製,進一步擴大了城鎮框架,完善了城鎮功能,提升了城鎮形象。目前,縣城建成區初步形成了“七橫八縱”的格局,建成區面積由改革開放初的不足3平方公裏增加到現在的12平方公裏,建成區道路全長107.4公裏,縣城人口達到7萬人,緑化面積達到293萬平方米,緑化率27.5%,城鎮化率達到36.4%。他們堅持以園區促城建、以城建帶園區的建設理念,構築産業發展、城市建設相互促進的格局,努力提高城鎮化水平。2001年開始啓動縣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園區規劃面積13.6平方公裏,分東、西兩區,已建成面積4.53平方公裏,入園企業101個。2002年,園區被省科技廳命名為“河北省橡塑産業民營科技園區”。2006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2007年,被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景州橡塑管業基地”;同年被評為首屆環渤海省級開發區投資環境競爭力百強第二名,並連續4年在衡水市開發區建設中被評為第一名。為加快商貿服務區建設步伐,園區還計劃投資3.5億元,建設高標準的休閑廣場、縣展中心、大酒店、高層住宅、商住樓及學校、醫院、機關辦公區。
  與之同時,抓好竜華工業基地和冀魯經濟協作區建設。今年以來,全縣謀劃實施投資超500萬元的項目126個,其中投資超1000萬元的65個,億元的4個,總投資達60億元。
  交通電力設施建設實現新的飛躍。近幾年,投資近5億元,新建和維修公路總里程800多公裏,全縣100%以上的村通了油面路,2007年,通車里程達由1978年的104.8公裏提高到1505.5公裏,路網密度居全市第一,由1978年的8.9公裏/百平方公裏,提高到127.3公裏/百平方公裏。投資2億多元,完成了城鄉電網改造工程,供電水平顯著提高,目前,該縣境內有22萬伏變電站2座,11萬伏變電站5座,35千伏變電站15座,電總容量達1155.15MVA,是1978年的33倍。
景州(縣城)
  景縣歷史悠久,古為條地。今縣城舊址,據《景縣志》載,西漢時此地為條候國故城--北條城(亦名亞夫城);北魏時條縣治所由邸閣城(今城東偏北十餘裏之古城)遷至此地,始為條縣城;元初太宗八年(公元1237年)景州治所從東光遷於此地,條縣城更為景州城,歷經明清兩代至民國二年(1913年),改州為縣,州城遂為縣城。
  該城在北魏後歷代均有所修建,初形如臥牛。元文帝天歷年間(1329--1330年)改修方形,周圍4裏。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南北門設吊橋,創建東門,四門各刻石匾:東曰“東作”,西曰“西城”,南曰“南和”,北曰“北拱”。正德九年(1514年)增建四隅角樓、窩鋪16座。後其樓復置匾:東曰“渤海遺疆”,西曰“廣川故裏”,南曰“東省鄰封”,北曰“北畿要路”。乾隆九年(1744年)撤舊重修,城墻高二丈四尺,周圍長八百六十一丈五尺,城墻底寬二丈五尺,面寬一丈三尺,上砌五尺高女墻垛口,渾磚內門4座:南曰“景運門”,北曰“景星門”,東曰“景陽門”,西曰“景福門”,又在甕城外修建門墩2座。嘉慶十八年(1813年)後,連遭大水,城墻坍塌。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州人議修,隨高就低,稍事補葺。
  新中國成立後,景縣縣城逐漸繁榮昌盛,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城鎮建設得以迅猛發展。縣城街道由原來的3條已增為13條,景新大街為城內主幹道,西起西關橋,東至交通監理站,全長1800米,寬30米。隨着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縣政府駐地的擴建,街巷建築物不斷增加,縣政府按照南北為路,東西為街,小街為巷確定通名的原則分別於1992年、1998年對城區街路重新進行了命名。命名後的街路主要有:景安大街(原景新大街)、景新大街(原南環大街)、景華大街、景開大街、景泰大街、南環大街、歐亞路、周亞夫路、市場路、西城墻路、董仲舒路等。
工業重鎮---竜華
  竜華鎮位於景縣西南部,鎮域人口5.3萬人,其中鎮區人口1.8萬人,鎮域內勞動力3.2萬人,轄37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竜華村。土地總面積117766.9畝,屬黑竜港流域,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無地上水源,無河流經過。是全國一百個重點建製鎮之一,多次被省建委命名為“城鎮建設先進單位”。該鎮交通便利,區位優勢較為明顯。距衡水市、山東省德州市30公裏,距景縣、武邑、故城、棗強等縣縣城在25—30公裏之間。石德鐵路東西縱貫腹地,竜華站是較大的客貨車停車站,距京九綫、京滬綫各30公裏;衡德高速公路、衡德公路等多條省市公路交匯於此,鎮區有高速公路出口。有110千伏和35千伏變電站各一座,
  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達到23.68億元,實現財政收入5600萬元。2006年,鎮域完成稅收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00元。工業主導産業為:廚房設備,通訊器材,橡膠化工,機鐵製造。河北百工實業有限公司“百工牌”液化汽鋼瓶産銷量全國第一,國內市場占有率在30%以上,已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同行業生産規模第一、市場占有率第一、經濟效益第一;嘉海(河北)貨叉有限公司貨叉産銷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貨叉製造商,年生産能力15萬支,産品的70%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傢和地區。
  ◆竜華鎮2007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農業總産值:22758萬元
  工業總産值:193569萬元
  社會總産值:216327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
  農作物播面:6670公頃
  糧食播面:5400公頃
  糧食總産量:32602噸
  棉花總産量:1145噸
  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17500萬元
  農村經濟總收入:203001萬元
百科大全
  Jing Xian
  景縣
  Jing Xian
    河北省衡水地區轄縣。河北四大古跡之一的景州塔所在地。位於省境東南部,石德鐵路從縣境南部通過。面積1183平方公裏,人口44.6萬。縣府駐景州鎮。景縣漢為□縣、廣川縣、 □市縣地,隋唐為□縣、安陵縣,元為景州治,明省縣入景州,1913年改為景縣。縣境位於黑竜港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14~23米。中部低窪易澇,多窪澱。氣候溫和,年均溫12℃,年降水量550毫米,光熱資源充足。隨排河的開挖和發展井灌,農業生産條件不斷改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和棉花,20世紀80年代以來棉田不斷擴大,單産提高。工業有食品、建材和農機製造等部門。景州塔原名捨利塔,建於宋代,呈八面棱錐體,13層,高63.85米,頂有塔剎,內有梯形階道,可至塔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境有北齊時期的封氏墓群,占地約13.3公頃,墓塚15座。另有高氏墓群和周亞夫墓。
     (鄧綬林 唐學曾)
    
英文解釋
  1. n.:  Jing County
相關詞
深圳衡水仙遊中國歷史寶安區教育高等教育高中
教育機構竜華河北天津烈士景縣熱綫景縣信息景縣橡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