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古名壽春,曾為戰國楚都。前秦王苻堅在公元383年淝水之戰中兵敗於此。人口122萬(1995年)。古跡有淮南王墓、芍陂、孫叔敖祠、報恩寺。 |
|
郵編:232200 代碼:341521 區號:0564
拼音:Shòu Xiàn 英譯:Shou County
壽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遊南岸,東徑116°27′-117°04′、北緯31°54′-32°40′。東鄰長豐縣,北與淮南市、鳳臺縣毗鄰,西靠霍邱縣,南與六安市、肥西縣相連。總面積2986平方千米。總人口135萬人(2007年末)。
全縣轄21個鎮、4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壽春鎮、雙橋鎮、澗溝鎮、豐莊鎮、正陽關鎮、迎河鎮、板橋鎮、安豐塘鎮、堰口鎮、保義鎮、隱賢鎮、安豐鎮、衆興鎮、茶庵鎮、三覺鎮、炎劉鎮、劉崗鎮、雙廟集鎮、小甸鎮、瓦埠鎮、大順鎮、八公山鄉、張李鄉、窯口鄉、陶店回族鄉;壽西湖農場、正陽關農場、保義農場,632個村。縣政府駐壽春鎮。
地處江淮丘陵與淮北平原之間,地勢南高北低。淠河流經壽縣、霍邱兩縣之間,在正陽並入淮河,東淝河經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還有淠東、瓦西、瓦東等幹渠、支渠構成的灌溉網。湖泊水庫有瓦埠湖、安豐塘等。屬季風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年均溫15℃,年降水量886毫米。國傢商品糧基地。特産有壽霍黑豬、皖西白鵝、淮王魚、銀魚、瓦蝦,八公山豆腐、酥梨、水蜜桃、廷竜瓜子、壽州香草等。203、310省道縱貫境內,高速公路、102省道經過縣境最北端。
壽縣是國務院1986年公佈的全國62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宋嘉定時期的古城墻是全國保存較好的古城墻。安豐塘(芍陂)是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為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勝古跡還有蔡侯墓、廉頗墓、楚王墓、淮南王劉安墓、宓子墓、報恩寺、清真寺、孫公祠、文廟、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等古建築群,八蠟廟、鬥雞臺、團城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已初步形成了八公山國傢森林公園、壽州古城和安豐塘三大旅遊景區。 |
|
壽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淮河中遊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會合肥市接壤,與國傢能源城淮南市毗鄰。介於東經116°27—117°04,北緯31°54—32°40之間。全縣總面積2986平方公裏,耕地178萬畝,轄25個鄉鎮。總人口134萬。
壽縣歷史悠久。古稱壽春、壽陽、壽州,屢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屬淮夷部落,夏為揚州域,商周為州來國地,春秋屬楚。三國是為魏地,已是十餘萬人的重鎮。自晉以後到唐、宋,壽縣繼續以繁華著稱於世,所謂“揚(州)壽(州)皆為重鎮。”
壽縣文化燦爛。是楚文化的故鄉,是中國豆腐的發祥地,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以楚文化為底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鄉土文化,尤以正陽肘閣、壽州鑼鼓等廣受歡迎。壽縣勝跡宏博,現在的古建築有發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報恩寺、宋嘉定時期的古城墻、元代的黌學、明朝時期華東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肅穆的孫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羅棋布,主要有蔡候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頗墓、宓子墓等;古遺址有古郢都遺址、安豐城遺址、淝水之戰古戰場等;其它還有春申坊、時公祠、鬥雞臺、呂蒙正寒窯、陳玉成囚室、狀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載於方志的壽州內八景和外八景等等。目前全縣存有古跡160多處,其中唐、宋、明、清建築10多處,古墓葬多達80多座,古遺址29處。壽縣文物衆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博物館珍藏國傢一級文物160多件,二、三級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館”之稱。
壽縣人文薈萃。春秋時楚國令尹孫叔敖修的安豐塘,與都江堰、鄭國渠,漳河渠並稱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壽縣是世界管狀射擊武器、垂體激素藥物、豆腐的發源地“天下第一塘”安豐塘所在地,因而又被世人稱為“四個世界之最”。特別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劉安及其門人編著的宏篇巨著《淮南子》,集自然科學、哲學、史學、文學價值於一體,博大精深,在亞洲和世界上都廣有影響,現今許多國傢和地區都有專門研究《淮南子》的學術團體。“時苗留犢”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為兒童啓蒙教育的典範,“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成語膾炙人口,國人皆知……。宋代政治傢呂夷簡、呂公著和詩人呂本中,清代一代帝師孫傢鼐、民國英傑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將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册,萬古流芳。壽縣是革命老區,誕生了安徽省最早的黨組織--中共壽縣小甸集鎮特別支部,走出了曹淵、曹藴真、薛卓漢、方運熾、孫一中等一批談民族獨立和解放而光榮獻身的革命先烈,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壽縣資源豐富。是全國糧食、油料、水産品生産百強縣和全國平原緑化先進縣,目前已形成優質糧油棉、水産、生豬、白鵝、肉雞、席草、果菜、林木等八大主導産業。地方特産壽霍黑豬、皖西白鵝聞名遐邇,淮王魚、銀魚、瓦蝦歷史上被列為貢品,八公山豆腐、酥梨、水蜜桃、廷竜瓜子、壽州香草等,一直深受海內外賓客青睞。壽縣是國務院1986年頒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省政府確定的全省7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旅遊資源豐富,已初步形成了八公山國傢森林公園、壽州古城和安豐塘三大旅遊景區,年接待遊客30多萬人次。壽縣交通便捷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鐵路淮南站約25公裏,正在興建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位於縣界,區位優勢明顯。省級開發區壽縣工業園位於縣城西郊,入園企業30多傢,已初具規模。省級臨空(新橋機場)工業園已獲省政府初步批準,正在編製規劃。鄉鎮工業聚集區也有了長足進步。
壽縣經濟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壽縣積極搶抓機遇,奮發圖強、勵精圖治,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群衆收入顯著增長,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精神文明活動深入推進,先後榮獲全國科技、體育、殯改、司法、廣播電視先進縣稱號。 |
|
擡閣 肘閣
擡閣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它集造型、彩紮、雜技、戲劇藝術為一體,熔詩情畫意於一爐。因由人擡着表演,故稱擡閣。
擡閣於清光緒末年在縣城出現。是在肘部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流行於縣城、正陽關一帶。一般衹在大型的燈會和廟會上進行表演。
建國前,擡閣架子是毛竹紮製而成的。人們以擡閣的大小而分為大架和小架兩種。均為長方形。大架和小架擡閣的紮製方法是一樣的,用八根直徑為12釐米粗的毛竹紮製成一個立體長方形的底座,長600釐米,寬200釐米,高70釐米。在這個底座上用四根細一點的毛竹紮成底盤,底盤上用竹子和篾簧紮出假山、廟宇、亭、塔、樹木和花草等。紮好後用彩紙裱糊,再配彩色裝飾畫,然後裝上蠟燭燈籠。底盤糊好後,根據閣上場面、故事情節、人物多少,裝上肘閣架,人物坐在抱芯子上,身着戲服,做出各類造型和動作。建國後,為了安全起見,擡閣的底座改用木質底座,肘閣架用蠃絲固定,其它均同以前。
每一架擡閣需用8—16人擡着表演,擡閣的人身着彩衣,在樂麯的伴奏下緩慢前進,擡閣上的小演員們,根據各自扮演的不同人物、情節,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動作。擡閣後面緊跟着吹打班,笙、簫、笛、管演奏出各類樂麯。擡閣上面表演的內容大都是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根據《封神演義》中金光一節,設計的《金光》:金光聖母站在山頂上,手拿排有花燈的花竿,蓮花燈上鑲有鏡子,燈光照在鏡子反射出來,金光耀眼,山上亭、塔、廟宇,仙氣繚繞,山下蒼鬆、翠柏,使觀衆心曠神怡。其代表節目有:《金光》、《水漫金山》、《西遊記》、《西廂記》、《三打白骨精》、《火焰山》、《觀音送子》、《火燒綿山》、《火燒葫蘆𠔌》等。
肘閣是該縣民間燈會的又一種獨特形式。燈具主要由鋼鐵打出公芯子和母芯子(卯榫)套合而成,其支柱麯似臂肘,並分為一、二、三棚三種,由一人頂着表演,使燈具高聳空中,名曰肘閣。
在光緒年間,壽縣就有了肘閣活動,清末民初在縣城和正陽關一帶十分盛行。據老人回憶說,民國二十年的廟會上出肘閣就有六十架之多。這時人們還在肘閣的基礎上發展了擡閣和穿心閣等相類似的形式。因玩肘閣一類的燈(包括擡閣、穿心閣)耗資較大,故而建國後衹有在重大節日纔舉行這類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這類燈會被視為“四舊”而禁止。1976年以後,隨着民間傳統文藝的恢復,肘閣也獲得了新生,重新走上了街頭。在慶祝建國三十五周年的時候,正陽關就有八架肘閣走上街頭,使人們一飽眼福。
肘閣架子是用鋼鐵鍛造而成,由鐵領衣、轆轤把、抱芯子及挂芯子、坐芯子組合而成。肘閣架了分大架子和小架子兩種。大架子有三棚組成(鐵領衣、轆轤把、抱芯子、拉芯子、坐芯子_;小架子有一棚或二棚組成(鐵領衣、轆轤把、抱芯子和坐芯子)。頂肘閣者,背負鐵領衣,鐵領衣上裝上轆轤把,然後在轆轤把上裝上各類芯子,這就形成了肘閣架子。肘閣架子裝成後形似一棵桃樹,上面紮上紅花緑葉。
肘閣的表演難度是很大的。頂肘閣都既要身強體壯,又要能夠把握力的重心和力的平衡。在肘閣架上表演的演員,要求年齡小,身體輕,不然壓力太大頂肘閣者就受不了。在表演時每一架肘閣一般由8—10人組成。頂肘閣者兩人(一人一頂,一人預備替換),肘閣架上的小演員最多不超過4人,其餘的人則手持木杈跟在肘閣的周圍,以防演員不測。肘閣架上的演員均是四、五歲小孩,他(她)們身着戲,扮演烴劇中的各類人物,小演員在肘閣架子上或站,或仰、或臥,而實際上是坐在芯子上或用布帶綁紮在芯子上,然後裝一支假腿和假手,假腿和假手隨着行進而隨意搖擺,顯得非常逼真,在肘閣架上演員根據不同劇情,做出各種造型來,如在一棚肘閣上,小演員肩挑水桶,名曰“水泊娘娘震四海”;二棚肘閣上兩個小演員分別扮演漁翁和漁翁的女兒,這叫“打漁殺傢”;在三棚肘閣上演員在不同的高度分別扮演青蛇、白蛇和許仙,擺出“斷橋會”的造型來。在各棚肘閣上經常表演的節目有“打櫻桃”、“水泊娘娘震四海”、“孫悟空”、“打漁殺傢”、“對花槍”、“斷橋會”、“猴打金錢豹”、“待月西廂”、“西遊記”、“紅樓夢”等。
肘閣是一種獨特民間藝術形式,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於一體,熔戲劇、雜技、舞蹈、彩紮藝術於一爐,可謂壽縣民間藝術園地裏的一朵奇葩。
花鼓燈
花鼓燈是壽縣民間歌舞的一種形式。因主要伴奏樂器為花鼓,故名花鼓燈。
清光緒年間壽縣地區已有玩燈鬧元宵的風俗。隨着人們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花鼓燈藝術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1946年在本縣瓦埠湖以西地區,開始出現一些花鼓燈班社演出有故事情節的花鼓燈節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民間歌舞,在全縣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男女老少皆能唱會扭,表達人民歡慶解放的喜悅心情。此後原有的花鼓燈藝人大都參加了業餘劇團,花鼓燈這一民間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臺,參加上級舉辦的會、調演,並獲演出奬和創作奬,如花鼓燈《治淮小車》、《送郎上堤》、《拾棉花》等節目,均獲地區和省的奬勵。
花鼓燈,以舞為主,載歌載舞,以傘把子、鼓架子、小醜和蘭花(也稱臘花)為主,傘把子手持岔傘(形似傘的道具),以岔傘的交換來指揮舞臺上的表演;男角稱鼓架子,女角稱蘭花,他們是整個花鼓燈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蘭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辮子和彩綢做的珠花,前額紮上頭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場。小醜雖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過程中他相間的穿插一些笑話、快板和順口溜之類的語言來逗趣,以活躍演出氣氛。
花鼓燈的演出分大花場、小花場兩種形式。大花場是一種集體情緒舞,一般由七至十一人表演,演出時由傘把子引蘭花和鼓架子等進場,在傘把子的帶領下表演各種圖形,如:“單籬笆”、“雙籬笆”、“蛇退殼”、“分箱”、“籬笆團子”、“相面”、“狗尾圈”、“二竜吐水”等。小花場一般由二至三人表演,演出時鼓架子在鑼鼓的伴奏下邊舞邊上場,舞後口唱花鼓歌,請蘭花下樓(即請蘭花上場表演),觀衆謂之請蘭花。蘭花上場後,兩兩在鑼鼓的伴奏下開始表演。另外,帶故事情節的花鼓燈節目,一般是鼓架子、蘭花和小醜分別扮演角色,在演出中舞唱,相間穿插道白和數板,使花鼓燈這一民間歌舞趨於花鼓戲的雛形。
花鼓燈表演有空場表演,也有邊走邊演的,行進表演的形式一般都在城市和集鎮大街小巷流動表演。在街上流動演出時,傘把子領頭打場子,後面緊跟着鼓架子和蘭花,他們邊走邊手舞足蹈。鑼鼓壓陣於後,他們所過之外人們燃放鞭炮相迎,清末和民國期間,有些大戶商號還在門口設盤,用銅板或大錢擺成字(一般都是一些“春”、“壽”、“吉”、“財”之類的吉利字),讓花鼓燈藝人減字拾錢,減一筆畫唱一段,按字即興編唱,唱詞中一般都以贊美這傢的商品好,有現代話說就是為這傢商號作一次活廣告。字減完後這些大錢和銅板就作為商號給藝人的賞錢。這一活動,多為傘把子來完成。
花鼓燈和其它民間藝術一樣,是人們用來自娛自樂的活動形式,在演出時內容一般比較健康。花鼓燈舞、歌、劇的主要內容多是反映表年男女的愛情生活,表現他們相互愛慕,挑追嬉戲和反對封建禮教的故事、傳說等。常演的歌、舞、劇有《團媳婦訴苦》、《懶老婆》、《撲蝶》、《十八裏相送》、《遊春》、《火燒蓮花庵》、《丟手巾》、《對花》等。
明星璀璨話文苑
壽縣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漢魏以來,薦闢名賢有二百餘人。除漢淮南王劉安偕賓客編撰《淮南子》內外54篇、諸經論集百數十捲、歌賦百餘章外,歷代著作頗豐。漢代的梅福、召信臣、如訓、祝生、謝曼卿也都有著作。宋代呂公著一門六世十進士,數十人為名宦、學者,將“將相三世,輔佐兩朝”。呂夷簡北宋大臣,有著作200多捲。呂祖謙南宋隆興進士,亦有詞名。他所撰寫的《江西詩社宗派圖》首先提出“江西詩派”這一詩歌流派的名稱,在文學批評史上最有價值的。明代壽春劉鳳、趙炯然、張野塘等著作也很多,其中佼佼者,乃著名的戲麯音樂傢張野塘。他是昆麯的創始人之一,經他改造後的“弦子”(即三弦)成了伴奏的主樂器。清代文人42人,著作200餘,其中最著者有孫傢鼐《欽定書經圖說》和《續西學大成》各1捲。民國時期,著作蜚聲於省城以上者35人,其中最著者有孫多森、黃吉安、高語罕等。孫多森著有《直隸實業匯編》一書。黃吉安一生創作劇本80多個,麯藝本20多個,世稱“黃本”。高語罕平生著書很多,其著名的有《白話書信》、《廣州記遊》、《九死一生記》。
現當代著作傢、藝術傢,知名者百餘人。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孫多慈(女)、金剋木、邵榮芬、朱海觀、梅岱等。孫多慈民國23年(1934年)以一幅《鮫人彈琴圖》顯露其藝術才華。民國25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她的《素描集》,震驚了中外畫壇。金剋木現是北京大學東語係教授,著作甚多,其著名的是《比較文化論集》;邵榮芬著有《切韻研究》、《中原雅音研究》、《漢語音史講話》、《語言學論集》和《英語機構》。朱海觀主要譯著有《蘇聯文學論文集》(·法捷耶夫)、《反和平的陰謀》(英·賴爾派剋)、《戰爭風雲》(美·沃剋)等十餘部。梅岱著有《辯證唯物主義講座》、《簡明哲學原理》、《馬剋思主義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等。
楚文化——世界一流文化
春秋時,楚國勢力逐漸轉嚮東方擴展。穆王四年(前622年),楚滅六、蓼,後又滅舒入巢,楚文化開始進入江淮地區。莊王時,楚令尹孫叔敖造芍陂(即今安豐塘),加速了此地經濟的增長,從而為楚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懷王時(前328-299年),楚已據有兩淮地區,楚文化的影響日益擴大、加深。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此地為春申君黃歇的食邑。在黃歇的積極經營下,建築、熔鑄、農業等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徙都壽春,壽春的地位發生了巨變,使壽縣很快成為擁有數十萬人口的大都會,是楚國後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詳情參見百度詞條《楚文化》。 |
|
壽縣報恩寺
報恩寺座落在城內東北偶,舊名崇教禪院,或名東禪寺,明洪武年間改為今年。據《壽州志》記載,此寺始建於唐忐觀年間(公元627—649),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全寺總面積一萬四千七百多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建築之雄偉,在江淮大地上可謂首屈一指。
淝水之戰古戰場
壽縣地處南北衝要,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稱,自古為兵傢必爭。歷史上這裏戰爭頻仍,公元383年的秦晉淝水之戰就發生在八公山麓,壽陽城下。這場戰爭不僅再次創造了我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一些有意義的歷史掌故和可為憑吊的歷史遺跡。
銅 鑄 十 八 羅 漢
銅鑄十八羅漢,原在縣城北門內圓通寺,1962年移入報恩寺。現存15尊。這些造像體積不大(通高63—67釐米),但神情意態栩栩如生,其造型則表現出簡練渾厚的特點。由像背刻字知其鑄造年代為明萬歷三十三到三十五年(1605—1607)。1961年6月9日,安徽省文化局公佈這些造像為省重點保護文物。
金 棺
金棺,置於銀棺內,亦頭北尾南,6片黃金薄片鉚合製成。長10釐米,寬3—6釐米,高4.2—7.8釐米,重91.5剋。棺頭亦有雙扇假門,門扉裝兩衹金絲環,門楣飾連球紋,門上方及左右側皆伸出蓮瓣形背光。棺身全為忍鼕紋,內底部凸現“重佛捨利”四楷體字圖案,文字俱為捶揲而成,棺內裝滿“捨利”。
銀 棺
1977年,壽縣報恩寺宋塔地宮所出,棺似船形,存放在一石涵內,頭北尾南通高9—11.5釐米,蓋寬8—9釐米,口寬7.4—8釐米,是用銀質薄片捶揲鉚接而成。棺蓋飾“雙竜戲珠”圖,一側飾佛子10人作緩步徐行或敲鈸,似送葬祭祀式;一側飾如來佛半臥像,身後侍立弟子10人,棺頭為雙扇假門,有門釘4行,每行8枚,有銜環;門前為6級臺階,兩側各立一侍者,棺尾飾一合掌坐佛於正中。
楚 大 鼎
楚大鼎,又名“大侶鼎”、“鑄客鼎”。民國22年(1933年)在壽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通高113釐米,口徑93釐米,重約400公斤,圓口平唇、圓底、修耳、蹄足、耳飾斜方格雲紋,腹飾蟠虺紋,犀首紋膝,今藏安徽省博物館。
鬥雞臺遺址
鬥雞臺亦稱北雞城。遺址位於城西南15公裏,壽(縣)正(陽)公路北側,邸傢小郢西60米處。相傳為楚王鬥雞的地方。臺上臺下都有近似黑陶係統的陶片分佈。195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秋,曾作試掘,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代遺址。
淮南王墓
淮南王墓,位於五株山南坡,即八公山東,四頂山南,合(肥)阜(陽)公路壽縣段北不足百米處。墓前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吳坤修楷書“漢淮南王墓”碑。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其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之壽縣人民政府撥款依“覆鬥式”原墓形重修。墓地占地2366平方米,四面築1米高度青石護土墻,迎面鑲石刻保護標志、重修墓碑記和管理規定。墓南鋪築連接合(肥)阜(陽)公路的通道,墓周人行道設有青石欄標。為壽縣城北又一處引人註目的勝跡。
廉頗墓
廉頗墓,位於今壽縣八公山紀傢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稱“頗古堆”,距縣城7.5公裏。古堆高約20米,周約30米,基有條石壘砌。背東靠山,面西平原,裏許便是淮河。今日為旅遊勝地。
柏傢臺遺址(壽州古城墻)
1985年4月,在壽(縣)蔡(傢崗)公路拓寬工程施工中,於今東津渡西公路邊沿發現一古代建築遺址,總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因遺址天柏傢臺村,故名為柏傢臺遺址。省、縣文物研究工作者,對遺址作了發掘,發現有大型石柱礎、長方形鋪地灰磚和四葉紋、山字勾連紋槽形磚,鳳鳥紋、樹雲紋圓瓦當等遺物,建築規模宏大,器物紋飾豐富多彩。參加全國楚文化研究會的人員亦專程來此考察,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視,“認為該遺址可能是楚郢都壽春城內宮殿建築的一部分,是楚文化考古的一大發現。”
孫公祠
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豐塘祠等。位於今安豐塘北岸,為祀孫叔敖造芍陂而建,始於何時尚未能詳。
公孫祠 孫叔敖,姓孫,名敖,字孫叔;父名孫賈,任楚國司馬,後被鬥越椒所害,孫叔敖避難於夢澤。虞邱相薦其賢於楚莊王,召為令尹。《史記?循吏列傳》說。“孫叔敖者,楚之處土也,虞邱相進之於楚莊王,以自代也。三月為楚相,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姦邪,盜賊不起。秋鼕則勸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樂其生。”為了發展生産,富國富民,他選擇主要産糧區的壽春,利用南高北低、水源豐富的地理環境,修造芍陂水利,灌溉萬頃,使楚國經濟迅速恢復與發展,人民得其利。據傳,此舉適合國情,深得人心,當地人民很早就在陂側立祠以祭了。《水經註》“肥水”條下有記曰:“水北徑孫叔敖祠下”,可見孫公祠始建日最遲也不會晚於北魏。宋王安石《安豐張令修芍陂》詩中亦有“楚相祠堂仍好在”句,明代宣陽僑郎王邦瑞《過孫叔敖祠》詩曰:“百裏陂塘峙楚祠,萬年伏臘動人思。愛存墮淚非殘碣,功似為霖豈一時。” 據《壽州志》記載,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御史魏璋“重修之”;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知州劉概“增葺之”;清康熙間,州同顔伯?《孫公祠廟記》說祠有“殿廡門閣凡九所二十八間,僧捨三所九間,戶牖五十有七戶”;又說有古柏數株,遮天蔽日。遊客到此,觀芍陂壯舉,仰楚相遺風,留連之餘,可於庭、於廊、於廡、於樹下、於南牖北窗,此軒彼欄,皆得以憩憩,偃仰隨意,風雨寒暑所不及也。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壽州知州周光鄰《芍陂楚相祠》雲:“楚相祠堂柏蔭清,芍陂晴藻碧煙橫。欲知遺澤流長處,三十六門秋水聲。廉吏可為終可為,衣冠今古式威儀。野人欲采塘花獻,剛及西風稻熟時。” 經過乾隆年間多次修葺,形成一套祠宇制度。正殿奉楚令尹孫叔敖像,東配明壽州知州黃剋纘“木主”,西配清壽州州同顔伯?“木主”;東西廡配祭漢至清代致力於芍陂興利的官宦48人,漢廬江太守王景以及兗州刺史鄧艾位居前列。現存大殿、還清閣、崇報門和明清間碑刻19方。大殿三間,位於後進,硬山、馬頭墻、前提檐、立貼式梁架。還清閣位於中進,闊三間,深一間,兩層密檐式,墻面出單挑磚雕華拱以承檐下。崇報門為前進,又稱碑廳,面闊四間,東間闊3.3米,自東至西各間面依次遞減;門設東邊第二間正中,異於大殿,還清閣設門於明間的對稱格局。碑廳內外墻上,嵌有近年自祠之內集中起來的碑刻19方,有歷史上重修安豐塘碑記、禁止侵塘為田的積水界石記、安豐塘圖、孫叔敖石刻綫像及其傳略、重修孫公祠碑記等。其中明代石刻塘圖,可見塘的位置、水源、鬥門、灌區概況,在水利科學史上有較高價值。乾隆四十年梁書丹之草體《重修安豐塘碑記》,亦常為遊人所欣賞。
安豐塘(芍陂)
安豐塘位於壽縣縣城南30公裏處,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被譽為“神州第一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堤周長25公裏,面積34平方公裏,蓄水量1億立方。放水涵閘19座,灌溉面積93萬畝。
安豐塘 安豐塘古名芍陂,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孫叔敖輔佐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與他重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産的富民強國政策是分不開的。
安豐塘是我國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選址科學,工程佈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對後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千百年來,安豐塘在灌溉、航運、屯田濟軍等方面起過重大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投入資金對安豐塘進行維修,充分發揮古塘效益,灌區農業生産有了很大發展,壽縣也被列為全國商品糧生産基地縣。一些國內外專傢學者先後到此參觀,對安豐塘水利工程歷史之久長,設計建造之科學而且至今仍發揮着巨大效益評價極高。
安豐塘環境清新而幽雅。良田萬頃、水渠如網;環塘一周;緑柳如帶;煙波浩淼;水天一色。造型秀雅的慶豐亭點綴在平波之上,與花開四季的塘中島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蓬萊仙閣圖。
安豐塘北堤外側的孫公祠,是古人為紀念創建芍陂的楚相孫叔敖而建。祠內藏有古碑刻二十餘方,是研究安豐塘水利史的珍貴資料,其中許多具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和鑒賞價值。
蔡昭 侯墓
蔡器與楚器雖然國別不同,但在文化面貌上卻基本一致,主要是由於春秋時期,在江淮漢地區的諸侯,經過長期徵戰,頻繁的交往,文化交流也與日俱增,從而互相滲透,逐漸融合,最後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楚文化。
1955年5月,壽縣治淮民工在城西門內北側取土加固城墻時,發現甬鐘兩件。經發掘發現墓葬,位置嚮西至城墻腳約40餘米,嚮南至西大街約280米,墓型為接近正方形的竪井土坑,無墓道,墓坑正中略偏南有長2.4米、寬0.8米的漆棺痕跡,滿鋪朱砂一層,厚約2釐米。朱砂下面有玉佩1副,並有玉璧與扁形玉環等,其間排列着圓形、六角形、三角形、長方形的金葉;偏東處有銅劍1把,劍鋒嚮南;墓主人的骨骼未能保存下來。從玉飾、金葉的排列次序與銅劍的位置看,宛似人形臥地,可知是頭北足南。
隨葬物品如鼎、鐘、鬲、豆、方壺、鑒、盤、尊與編鐘等都置於墓坑北部;墓坑的東南隅除車馬器、兵器外,尚有一些小銅器、骨器;西部以兵馬器為多,也有一些小銅器、骨器;墓葬南壁底部長方形小坑內有繩紋陶器碎片,可能是給陪葬者的。
出土隨葬物經整理後共584件,其中青銅器486件,玉器51件,金飾12件,骨器28件,殘存漆片與陶片6件,礪石1件。青銅器中較大的鼎多達44件,最大的通高69釐米、口徑62釐米、腹圍197釐米。部分青銅器鎸有銘文,其內容反映了弱小的蔡國周旋於吳、楚兩大國之間的睏難處境。蔡侯盤與尊的銘文各有92字,為蔡侯嫁其姊與吳王時鑄;吳王光鑒有銘文52字,是吳王之女嫁蔡時所贈。在蔡侯鐘上銘文82字中,有“輔佐楚王”等詞句。由此可知,蔡國一方面與吳國結成姻親以為外援,另一方面又要討好於楚國,而最後仍為楚所滅。
楚幽 王墓
楚幽王墓,墓址在壽縣城東南25公裏處的朱傢集(今屬長豐縣)附近,發掘前稱李三孤堆,封土高出地面2米以上,徑約100餘米,周約400米。
民國12年(1923年),當地農民在附近農田耕作中偶然發現青銅器有鼎、壺、簋、鎬與帶鈎、鏡、車馬飾具等,後為蚌埠外僑瑞典人加爾白剋所得,現藏瑞典首都皇儲搜集部。民國22年和24年,當地人曾先後兩次進行挖掘。這兩次發掘,雖沒有控及槨室,但已取出不少器物,均被瓜分變賣,著名的“曾姬無血阝”(一對)就是在第二次挖掘中出土的。 |
|
大救駕是一種油酥餅,相傳五代末,後周大將趙匡胤攻壽得勝進城,因勞累過度胃口不佳。城內餅傢作此糕點獻上,趙嘗後食欲大曾。後來他做了大宋皇帝,稱此點救過他的"駕","大救駕"遂由此得名。大救駕形扁園,色乳白,外皮數道花酥層層疊起,猶如金絲盤繞,中間呈激流漩渦狀,內餡白中現紅絲縷縷、青絲條條,食之酥脆,油而不膩。大救駕 |
|
壽縣八公山是豆腐的發源地,據說是淮南王(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在八公山煉長生不老的藥沒煉出來,最後把豆腐給研發出來了。 |
|
香草衹有在壽縣城內報恩寺東邊的一片地上生長,才能有馥鬱的香味,如果易地種植,雖也長枝葉,但無香味,枝莖也由空心變實。故名曰:壽州香草。
傳說壽州香草的發現,是在五代十國末期,後周大將趙匡胤率軍攻打南唐壽州時,他的戰馬掙脫繮繩,跑到東禪寺(即今報恩寺)東邊一塊草地吃草,打不走,牽不離,趙匡胤聞知後,便實地觀察,順的摘枝野草嗅嗅,連聲說:“是香草!”以此得名,成為名揚千裏的壽州特産。
壽州香草是兩年生草本植物,高一米左右,葉對生,花柄長,形似芝麻稭。頭年農歷九月下種,第二年四月收割,滿城飄香。端午佳節,傢傢戶戶用幹香草縫製香荷包,以驅蟲避汗氣。每年五月,湖北、上海、河南等地客商都前來採購。
壽 柴
壽縣北山所産柴鬍,質地明淨,藥效好,為醫傢所推崇,稱之為壽柴鬍,以區別於其他地方所産之柴鬍。明代列為貢品。嘉靖《壽州志·貢賦》載,每年進獻北京9斤,南京10斤。
草 莓
壽縣草莓汁多味甜,營養豐富,受到國內外市場青睞。全縣種植面積三千多畝,為安徽省最大的草莓生産基地和出口基地。經壽縣水産公司收購加工包裝運輸出口,銷往日本、臺灣等地。
史 名 硯 --- 紫 金 硯
是千年有文化瑰寶。遠在宋朝研究名石名硯的學者杜綰所著《雲林石譜》一書中載有"壽春府壽春縣紫金山土中,色紫,琢為硯,甚發墨。扣之有聲"之說,《石譜》所說硯即為紫金硯。
淮 王 魚
淮王魚,又稱回黃魚,是淮河中壽縣到正陽一段獨産的一種名貴魚種。形似鯰魚,呈鮮黃色,嘴扁且長在頭的下部,身體光滑,無鱗,一般在2公斤左右,大的可達20公斤,但現在已不多見。據《壽州志》記載:西漢時,有人把這種魚獻給淮南王劉安品嚐,他覺得鮮美可口,給它取名叫“回黃”,並經常以此魚宴請賓客,淮南王喜食“回黃”的事傳到民間,人們習慣就叫它“淮王魚”。現代再版的《魚類養殖學》一書改稱其為“回王魚”。
淮王魚是天然魚類,多産在迎水寺、沫河口、硤山口一帶的岩洞、石縫、洞穴之中,現水産科技部門,正在研究淮王魚的人工繁殖。不久,名貴的佳餚將出現在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郝 圩 酥 梨
因産於壽縣北山郝圩村而得名,梨園面積2000多畝,年産15萬擔。傳說郝圩酥梨是200多年前由幫工碭山梨園的壽州人帶回北山繁衍成林的。梨質酥脆細嫩,汁多無渣。
八 公 山 豆 腐
據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 清朝汪汲的〈事物原會〉說:西漢古籍有“劉安作豆腐”的記載。劉安是漢劉邦的孫子,建都於壽春(即今壽縣),招賓客,方士數千人,其中較為出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煉長生不老之靈丹妙藥,不想煉丹不成,反以黃豆.????鹵(又有說石膏)做成豆腐。關於八公山豆腐還有一種傳說:劉安在傢煉丹不成,胸中煩悶,外出散心,忽見對面北山下來八位老人,雖須長齊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飛。劉安大驚,疑是神仙,便求長生不老妙方,老人說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劉安如法炮製,得豆腐。從此,豆腐之法就從八公山下傳播開來。
趙匡胤與“大救駕”
“大救駕”安徽壽縣歷史悠久的美味名點。 相傳在公元九五六年,周世宗徵討淮南,大將趙匡胤攻了九個多月纔打破城池,取得成功。由於疲勞過度,趙匡胤進城後就病了,他胃口不佳,茶飯不進。這時,有個巧手廚師為了讓他進食,便精心製做了一種點心。用上好的白麵、白糖、豬油、香油、青紅絲、桔餅、核桃仁等材料做了一些帶餡的圓形點心。這種點心的外皮有數道花酥層層疊起,金絲條條分明,中間如急流旋渦狀,因用油煎炸,色澤金黃。
當廚師端上點心時,香味撲鼻,外形誘人。趙匡胤一見,心中高興,食欲大增。他拿起一個,咬了一口,覺得酥脆甜香,十分好吃。再一看內中之餡,色白細膩,紅絲縷縷,青絲條條,如白雲伴彩虹,色美味佳。趙匡胤越吃越有味,一連吃了幾頓,病體大愈。他十分高興,重賞了廚師。
後來,趙匡胤做了宋朝開國皇帝,想到南唐一戰和這種糕點,說:“那次鞍馬之勞,戰後之疾,多虧這種糕點從中救駕。”於是便叫這種糕點為“大救駕”。
自此以後,“大救駕”的名稱和製法便一直流傳下來。至今,“大救駕”仍馳名淮河南北。外地來客慕名品嚐,當地人們也常以此饋贈親友,頗受歡迎。 |
|
壽縣區號:0564 郵政編碼:232200
轄21個鎮、4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壽縣區劃
鄉鎮 郵政編碼
壽春鎮 232200
雙橋鎮 232291
澗溝鎮 232291
豐莊鎮 232293
正陽關鎮 232281
迎河鎮 232261
板橋鎮 232262
安豐塘鎮 232263
堰口鎮 232245
保義鎮 232244
隱賢鎮 232253
安豐鎮 232251
衆興鎮 232252
茶庵鎮 232232
三覺鎮 232231
炎劉鎮 232221
劉崗鎮 232222
雙廟集鎮 232214
小甸鎮 232211
瓦埠鎮 232212
大順鎮 232213
八公山鄉 232202
張李鄉 232261
窯口鄉 232242
陶店回族鄉 232241
壽西湖農場 232200
正陽關農場 232281
保義農場 232244 |
|
壽縣方言分兩類。中部、北部、西部一致性強,屬於中原官話。南部、東部部分鄉鎮有十裏不同音現象,屬於江淮官話。 |
|
壽縣在唐虞時屬揚州,禹因唐虞,建六國於淮南。封臯陶之後於英六。據《通典》記載,壽縣安豐為春秋六國,係臯陶所封之地。周為州來國地。春秋楚邑。公元前 529年,吳滅州來,成為吳季札的封地。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伐蔡,蔡昭侯求救於吳,為便於馳援,吳王建議昭侯遷都於吳地州來(今鳳臺縣),遂為蔡侯重邑。公元前447年,楚惠王乘吳越爭霸無暇助蔡之機而滅蔡,又復屬楚。《史記·楚世傢》記載,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這是史書最早出現“壽春”名稱。秦統一六國,置壽春縣,屬九江郡,郡治設壽春。
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都壽春(《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但不久即以謀反罪將其處死。繼封自己的小兒子劉長為淮南王,仍都壽春。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國除,屬九江郡,壽春為郡治。元封五年(前106 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壽春屬揚州部。東漢,屬揚州九江郡,轄壽春、下蔡兩縣。揚州刺史袁術治所設壽春。後袁術稱帝,亦於壽春建都。三國時,曹操擊敗袁術,壽春屬魏之九江郡,治所設壽春。 晉時歷為揚州和淮南郡、豫州之壽春郡治所。孝武帝為避鄭太後(阿春)諱,改壽春為壽陽。《宋書·武帝紀》記載,劉裕做宋王時曾以此地為王都。南朝宋,一度改壽陽縣,置睢陽縣,為豫州治所。這一時期,境界來去無常,誠如《舊唐書·地理志序》所說:“南北分爭,何暇疆理,三百年間,廢置不一。”
隋開皇八年(588年)為伐陳軍事需要於壽春置淮南行臺省,翌年平陳後撤行臺省,置壽州總管府。唐時屬淮南道,武德三年(620年)改為壽州,州治設壽春,初轄壽春、安豐兩縣,後增轄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縣。五代十國時,吳國以壽縣為忠正軍,南唐以壽州為清淮軍。顯德四年(957年)三月,後周攻剋南唐所屬壽州,周世宗以其難剋,遂徙城下蔡為治所,而復其軍為忠正軍。宋高宗南渡重又恢復舊治。
宋時歷屬淮南路、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以後,同時為壽春府治和安豐軍治。金朝時屬南京路。元時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後屬安豐路總管府,治壽春。明初置壽春府,屬江南行省,不久改為壽州,屬江南行省臨濠府,繼之先後直隸中書省、隸中立府、隸鳳陽府,均稱壽州。清初依明製。康熙六年(1667 年)分置鳳臺縣,縣治初設壽州城內,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縣治移於下蔡鎮,“城外東門以北及北門外皆以城濠為界,內屬州,外屬縣”(清光緒《鳳臺縣志》)。
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先後屬安徽省淮泗道、皖北道。1928年廢道直屬安徽省。1932年劃屬省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和保安司令部均設此。1938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同年七月被日軍侵占,縣政府遷往城南保義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縣政府返回縣城,沿襲至今。
古稱壽春、壽陽、壽州。一說據《新唐書》:“鄭、汴,陳、蔡、穎為壽星分”。因係壽星分野,故曰壽縣。一說據“長壽”意命名。
戰國時為壽春邑,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遷都於此。秦置壽春縣。晉武帝時以避鄭後諱改為壽陽縣。隋開皇九年(589年)置壽州。明初並壽春、安豐二縣入壽州。1912年改壽縣。
1949年1月17日壽春解放。先後屬六安專區、六安地區、六安市。
1997年,壽縣面積2986平方千米,人口120.9萬,轄18鎮14鄉:壽春鎮、正陽鎮、保義鎮、雙橋鎮、迎河鎮、板橋鎮、堰口鎮、隱賢鎮、石集鎮、衆興鎮、三覺鎮、炎劉鎮、小甸鎮、瓦埠鎮、豐莊鎮、澗溝鎮、劉崗鎮、雙廟集鎮、九竜鄉、建設鄉、張李鄉、開荒鄉、窯口鄉、荊塘鄉、瓦房鄉、廣岩鄉、李山鄉、大順鄉、茶庵鄉、八公山鄉、安豐塘鄉、陶店回族鄉。縣政府駐壽春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1112569人,其中(22個鎮、10個鄉):壽春鎮70777人,雙橋鎮49963人,澗溝鎮41937人,豐莊鎮33005人,正陽鎮16161人,迎河鎮58771人,板橋鎮55901人,安豐塘鎮37554人,堰口鎮37850人,保義鎮25904人,隱賢鎮38176人,楊仙鎮33562人,安豐鎮31558人,衆興鎮41483人,茶庵鎮26064人,三覺鎮26844人,炎劉鎮33465人,劉崗鎮37448人,雙廟集鎮27031人,小甸鎮31740人,瓦埠鎮26024人,大順鎮35515人,八公山鄉22173人,九竜鄉37079人,建設鄉37541人,張李鄉 42850人,開荒鄉37916人,窯口鄉28498人,陶店回族鄉10804人,瓦房鄉22039人,廣岩鄉23452人,李山鄉25689人,壽西湖農場7795人。
2004年,壽縣將32個鄉鎮撤並為25個鄉鎮(21個鎮、4個鄉),鄉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85.22平方千米擴大到 109.08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來的4.01萬人增加到5.13萬人。撤銷九竜、建設、開荒、楊仙、瓦房、廣岩和李山等7個鄉鎮。將九竜鄉整建製並入壽春鎮,鎮政府駐壽春鎮;將正陽鎮更名為正陽關鎮,建設鄉整建製並入,鎮政府駐新街;將開荒鄉的江黃居委會和蔡崗、廟莊、馬廠、塘拐、江黃、紅橋。許寺、九槐、八溝、半店等11個村委會並入堰口鎮,鎮政府駐堰口鎮;將開荒鄉的大郢、後樓、安東、油坊、橋灣、開荒、董郢、張羅、老莊、朱崗、東樓、謝崗、蘆橋、老套等14個村委會並入保義鎮,鎮政府駐保義集;將楊仙鎮整建製並入安豐鎮,鎮政府駐安豐路;將瓦房鄉整建製並入三覺鎮,鎮政府駐三覺寺;將廣岩鄉整建製並入炎劉鎮,鎮政府駐炎劉廟。保留雙橋等17個鄉鎮。
2007年11月,為確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建設順利進行,經安徽省政府批準,將六安市壽縣劉崗鎮的紅塘、柳塘、四衝3個行政村劃歸合肥市肥西縣。這3個村總面積為17.53平方千米、人口4033人。 |
|
2004年,壽縣將32個鄉鎮撤並為25個鄉鎮(21個鎮、4個鄉),鄉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85.22平方千米擴大到109.08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來的4.01萬人增加到5.13萬人。撤銷九竜、建設、開荒、楊仙、瓦房、廣岩和李山等7個鄉鎮。將九竜鄉整建製並入壽春鎮,鎮政府駐壽春鎮;將正陽鎮更名為正陽關鎮,建設鄉整建製並入,鎮政府駐新街;將開荒鄉的江黃居委會和蔡崗、廟莊、馬廠、塘拐、江黃、紅橋。許寺、九槐、八溝、半店等11個村委會並入堰口鎮,鎮政府駐堰口鎮;將開荒鄉的大郢、後樓、安東、油坊、橋灣、開荒、董郢、張羅、老莊、朱崗、東樓、謝崗、蘆橋、老套等14個村委會並入保義鎮,鎮政府駐保義集;將楊仙鎮整建製並入安豐鎮,鎮政府駐安豐路;將瓦房鄉整建製並入三覺鎮,鎮政府駐三覺寺;將廣岩鄉整建製並入炎劉鎮,鎮政府駐炎劉廟。保留雙橋等17個鄉鎮。9月20日,召開全縣鄉鎮區劃調整工作動員大會。
(一)撤銷九竜等7個鄉鎮
1、九竜鄉。轄20個村委會,面積66.63平方千米,人口4.16萬人。
2、建設鄉。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面積82.01平方千米,人口4.27萬人。
3、開荒鄉。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面積104.76平方千米,人口4.18萬人。
4、楊仙鎮。轄2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面積100.33平方千米,人口3.93萬人。
5、瓦房鄉。轄16個村委會,面積83.23平方千米,人口2.73萬人。
6、廣岩鄉。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面積85.37平方千米,人口2.67萬人。
7、李山鄉。轄17個村委會,面積85.33平方千米,人口2.96萬人。
(二)調整壽春等8個鄉鎮
1、壽春鎮。將九竜鄉整建製並入壽春鎮。調整後,壽春鎮轄5個社區居委會、28個村委會,面積140平方千米(含壽西湖農場50.78平方千米面積),人口13.23萬人。鎮政府駐壽春鎮。
2、正陽關鎮。將正陽鎮更名為正陽關鎮,建設鄉整建製並入。調整後,正陽關鎮轄6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面積102.81平方千米(含正陽關農場15平方千米),人口6.14萬人。鎮政府駐新街。
3、堰口鎮。將開荒鄉的江黃居委會和蔡崗、廟莊、馬廠、塘拐、江黃、紅橋、許寺、九槐、八溝、半店等11個村委會並入堰口鎮。調整後,堰口鎮轄2個居委會、35個村委會,面積151.6平方千米,人口5.86萬人。鎮政府駐堰口集。
4、保義鎮。將開荒鄉的大郢、後樓、安東、油坊、橋灣、開荒、董郢、張羅、老莊、朱崗、東樓、謝崗、蘆橋、老套等14個村委會並入保義鎮。調整後,保義鎮轄1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面積112.26平方千米(含保義農場4平方千米),人口55370人。鎮政府駐保義集。
5、安豐鎮。將楊仙鎮整建製並入安豐鎮。調整後,安豐鎮轄3個居委會、37個村委會,面積188.83平方千米,人口7.63萬人。鎮政府駐安豐路。
6、三覺鎮。將瓦房鄉整建製並入三覺鎮。調整後,三覺鎮轄2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面積164.43平方千米,人口5.86萬人。鎮政府駐三覺寺。
7、炎劉鎮。將廣岩鄉整建製並入炎劉鎮。調整後,炎劉鎮轄1個居委會、35個村委會,面積190.07平方千米,人口6.34萬人。鎮政府駐炎劉廟。
8、小甸鎮。將李山鄉整建製並入小甸鎮。調整後,小甸鎮轄2個居委會、36個村委會,面積174.53平方千米,人口6.53萬人。鎮政府駐小甸集。
(三)保留雙橋等17個鄉鎮
1、雙橋鎮。轄1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面積113.7平方千米,人口5.6萬人。鎮政府駐雙橋集。
2、澗溝鎮。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面積76.4平方千米,人口4.76萬人。鎮政府駐滿莊。
3、豐莊鎮。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面積63.1平方千米,人口3.99萬人。鎮政府駐豐莊。
4、迎河鎮。轄5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面積104.5平方千米,人口7.27萬人。鎮政府駐迎河集。
5、板橋鎮。轄2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面積107.1平方千米,人口6.13萬人。鎮政府駐板橋集。
6、安豐塘鎮。轄2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面積88.5平方千米,人口4.36萬人。鎮政府駐戈傢店。
7、窯口鄉。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面積100.3平方千米,人口3.31萬人。鄉政府駐窯口集。
8、張李鄉。轄22個村委會,面積75.45平方千米,人口5.36萬人。鄉政府駐張李集。
9、隱賢鎮。轄3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面積89.3平方千米,人口4.78萬人。鎮政府駐隱賢集。
10、衆興鎮。轄3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面積111.7平方千米,人口5.07萬人。鎮政府駐衆興集。
11、茶庵鎮。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面積98.38平方千米,人口3.08萬人。鎮政府駐茶庵集。
12、劉崗鎮。轄1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面積176.6平方千米,人口4.15萬人。鎮政府駐劉崗集。
13、雙廟集鎮。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面積89.5平方千米,人口3.09萬人。鎮政府駐雙廟集。
14、大順鎮。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面積90.4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鎮政府駐大順集。
15、瓦埠鎮。轄1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面積48.01平方千米,人口2.43萬人。鎮政府駐瓦埠鎮。
16、八公山鄉。轄1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面積25.65平方千米,人口2.32萬人。鄉政府駐瑪瑙泉。
17、陶店回族鄉。轄8個村委會,面積38.72平方千米,人口1.39萬人。鄉政府駐陶店。 |
|
Shou Xian
壽縣
Shou Xian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六安地區轄縣,商品糧、油、棉産區及商品農副産品生産基地。位於省境中部。面積2986平方公裏,人口115.81萬。縣府駐城關鎮。古稱壽春,戰國時楚考烈王、西漢淮南王和東漢末年袁術均建都於此。東晉改稱壽陽,隋稱壽州,1912年改稱壽縣。縣境位於皖北平原與江淮丘陵間的過渡地帶,地形類型多樣。瓦埠湖縱貫縣境中部。全縣屬淠史杭灌區,境內有瓦西、瓦東、淠東三大幹渠。産稻穀、小麥、油菜、棉花,人均産糧和商品率均較高。又是全省商品魚、商品豬、長毛兔、鴨鵝羽毛、禽蛋、山羊板皮和席草、紅麻、蘆葦、荻柴等的重要産地之一。水産以瓦埠湖銀魚、瓦蝦最著名,八公山豆腐和傳統糕點“大救駕”聞名遐邇。壽縣古城輪廓略呈方形,面積3.65平方公裏,城墻周長7147米,四門均有內外雲梯與城堡連接,形式別緻,是全省保存完整的古城。
(朱孟春) |
|
- n.: Shou County
|
|
旅遊 | 歷史文化 | 古代 | 名山 | 地理 | 名勝古跡 | 泉水 | 安徽 | 歷史 | 景點 | 百科大全 | 城墻 | 古跡 | 八景 | 壽陽 | 佛教百科 | 歷史人物 | 漢朝 | 豆腐鼻祖 | 植物 | 食物 | 水果 | 特産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