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区 : 中国 >重庆 > 
目录
·概况 Dadukou District·区情概况·行政区划
·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城市交通
·历史沿革·英文解释·近义词
·包含词·更多结果...
概况 Dadukou District
  邮编:400080 代码:500104 区号:023
  拼音:Dà Dù Kǒu Qū 英译:Dadukou District
  
    大渡口区为重庆市辖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南部,长江北岸,东临巴南区,南接江津区,西北与九龙坡区接壤。总面积103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06年末)。
    全区辖5个街道、3个镇:新山村街道、跃进村街道、九宫庙街道、茄子溪街道、春晖路街道,八桥镇、建胜镇、跳磴镇;其中八桥镇与春晖路街道合署办公,建胜镇与茄子溪街道合署办公。区政府驻新山村街道。
    主要为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水充沛,年均降水量1180毫米,年均气温17.6℃。森林覆盖率27.9%。2008年,生产总值 142.4亿元,区级财政总收入13.5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7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9.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0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
    有5纵5横城市主干道,3条轻轨线;长江环绕境东、南,有34千米长江水岸线、4座长江大桥和6个水运码头;成渝、渝黔、襄渝3条铁路干线交汇,有6个火车站,1座铁路大桥,7条铁路专用线。有2万多年前的马王场旧石器时代遗址、杨家嘴新石器时代遗址,小南海“龟亭”、九宫庙、石林寺、白居寺、金鳌寺、马王场、马桑溪古镇、“气死莫告状碑”等古迹。
区情概况
  大渡口区是重庆主城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长江北岸设有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大渡口历史悠久,文化沉淀厚重。距今2万多年前的马王场旧石器时代遗址、杨家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见证了重庆主城区域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小南海“龟亭”展现了古巴人交易市场的繁荣;九宫庙、石林寺、白居寺、金鳌寺、马王场、马桑溪古镇、“气死莫告状碑”镌刻了大渡口的城市记忆;义渡文化,抗战文化、钢城文化传承了大渡口的历史文脉。
  大渡口区地处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濒临长江,东临巴南,南接江津,西北面与九龙坡接壤。于1965年为服务重钢而设区,面积仅7.46平方公里,1995年区划调整后,辖区面积扩大到103平方公里,现辖五街三镇,人口近30万,是重庆市主城区12个中心组团之一,是全部纳入重庆市规划的600平方公里主城核心区内的两个区之一,也是重庆主城的生态和谐宜居区、文化休闲功能区、现代物流发展区、新型工业发达区。
  辖区交通网络密集,成渝、渝黔、襄渝3条铁路干线交汇,有6个火车站,7条铁路专用线;区域内有5纵5横城市主干道,3条轻轨线,4座长江大桥,1座铁路大桥,有34公里长江水岸线和6个水运码头,交通十分便捷。
  大渡口区经济基础雄厚,有重庆市级工业园区----建桥工业园区,以及重钢集团、中冶建工、长征重工、国际复合等大中型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重庆市工业十强区县”;有全市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仓储设施,是以冶金建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区和现代物流基地。
  近几年来,大渡口大力实施错位发展、差异性竞争战略,强力推进“四大工程”,积极打造宜居、畅通、公园、平安、文化和健康“六个大大渡口渡口”,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2008年,区内生产总值达到142.4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人均区内生产总值达到7677美元,位列主城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1.3亿元,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亿元,增长28.4%;区级财政总收入13.5亿元,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76亿元,增长3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9.3亿元,增长16.8%;实际利用内资30亿元、外资6699万美元,分别增长111.2%和48.6%,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9044万美元,增长32.9%,出口28726万美元,增长40.2%;年末存款余额128.2亿元,贷款余额13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8%、6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0元,增长1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07元,增长17.3%。
  大渡口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朝着经济、城市、社会“三个转型”阔步前进。
  大渡口区夜景
行政区划
  大渡口区地处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是重庆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十二个组团之一,于1965年建区。
  大渡口区滨临长江,气候温和,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与九龙坡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沙坪坝区相邻,与南岸区、巴南区隔长江相望。
  1965年4月2日,根据 川民字第0163号文件九龙坡区管理的九宫庙、新山村、跃进村3个街道办事处划出, 成立"大渡口工业区"。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九龙坡区的八桥镇、建胜镇、茄子溪街道、巴南区的跳磴镇纳入大渡口区,全区管辖面积由7.46平方公里扩大到103平方公里。辖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茄子溪四个街道和八桥镇、建胜镇、跳蹬镇三个镇,常住人口25万。
  
  500104001 新山村街道
  500104002 跃进村街道
  500104003 九宫庙街道
  500104004 茄子溪街道
  500104005 春晖路街道
  500104101 八桥镇
  500104102 建胜镇
自然环境
  大渡口自然环境优美,北有双山,两峰并峙,翠黛平分,南有长江,蜿蜒萦绕,浩浩东去;成渝铁路,沿江岸穿行;低山岭上广厦托天而起,随山起伏,鳞次栉比,绿树荫浓,红墙掩映,一派繁荣气象。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平均气温在27—29℃,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0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人文历史
  大渡口区是重庆工业文明的摇蓝。1938年无数革命英雄在战争的硝烟中来到重庆,选择大渡口,建造了重钢,从此开始了炼钢、炼铁、机械设备制造。解放后,这里又生产出了成渝铁路的第一根钢轨。新中国建立后的50多年里,第一代、二代、三代党和国家领导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温家宝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城市交通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距大渡口区30公里,仅30分钟车程。设计能力2010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5万吨/年。
  大渡口区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重庆市内环高速公路横贯大渡口,把大渡口带入重庆的高速交通网,可快速进入成渝、渝武、渝长、渝黔等高速公路;陈庹路、大件路的建成,让大渡口与渝中区、沙坪坝、九龙坡拉近了距离。大渡口区从2005年开始打造和完善“五纵五横”交通干线。“五纵线”指:袁茄路、陈庹路、华福路、郭伏路及滨江路。“五横线”指:中坝路、金建路、双山路、福茄路及新九中路。
  大渡口区紧靠长江黄金水道,长江三峡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达大渡口,有34公里的黄金水道,8个水运码头,年通过能力达446万吨。
  大渡口区内川黔、成渝、襄渝铁路交汇,有6个火车站,7条铁路专用线。
  轻轨2号线、5号线、8号线纵贯全区,目前2号线已通车。
  重庆首条城市快速公交(BRT01号线) 龙头寺——大渡口延伸段已于2009年9月30日全程开通!!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清朝道光年间,长江北岸设有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1965年为服务重钢而设大渡口区
  1995年初,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大渡口区辖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3个街道办事处,从九龙坡区划入的茄子溪街道办事处和八桥、建胜两个镇,从巴县划入的跳蹬镇。区人民政府驻新山村。
  1997年,大渡口区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茄子溪4个街道办事处;八桥、建胜、跳磴3个镇。区政府驻钢花路501号,距市政府13千米。
  2000年,大渡口区辖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茄子溪4个街道办事处;八桥、建胜、跳磴3个镇。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47021人,其中:跃进村街道 56304人、新山村街道 36650人、九宫庙街道 32754人、茄子溪街道 25956人、八桥镇 48626人、建胜镇 22135人、跳磴镇 24596人。
  2002年1月23日,大渡口区在新城区设立春晖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辖区范围为原八桥镇新华村、八一村、八桥村,面积4.13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辖16个居委会,办事处驻新城区春晖路(渝府6号)。
  2002年,大渡口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新山村、跃进村、九宫庙、茄子溪、春晖路)、3个镇(八桥、建胜、跳蹬),53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20.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6万人。
英文解释
  1. n.:  Dadukou District
近义词
大渡口
包含词
大渡口区中医院文体路大渡口区府大渡口区人民医院
大渡口区八桥医院大渡口区朝阳学校大渡口区第二人民医院
大渡口区红十字医院大渡口区卫生防疫站大渡口区新华服装鞋业公司
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大渡口区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