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福建 >三明 > 
目錄
·概況 Datian County·No. 2·簡介
·歷史·經濟·特産
·資源·鄉鎮·英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更多結果...
概況 Datian County
  郵編:366100 代碼:350425 區號:0598
  拼音:Dà Tián Xiàn 英譯:Datian County
  
    大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北緯25°29′-26°10′,東經117°29′-118°03′。總面積2227.7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36.8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91萬人。人口37萬人(2006年),以漢族為主。通行閩南方言大田話。
    全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石牌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縣政府駐均溪鎮,距三明市129千米。
    地形屬山區丘陵地,主要河流有均溪、仙峰溪、文江溪、桃源溪。年平均氣溫15~19.5℃,年降水量1491.7~1809.6毫米。礦藏有煤、鐵、有色金屬、花崗石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文昌閣、鎮東橋、通駟橋。
No. 2
  大田縣(Daejeon)位於福建省中部,北緯25°29′-26°10′,東經117°29′-118°03′。總面積2227.7平方千米。2006年末,戶籍人口45.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91萬人。通行閩南方言大田話。
  縣人民政府駐均溪鎮,全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石牌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歷史沿革
  明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縣地置大田縣,歷屬延平府、永春州、廈門道。1949年9月6日解放,歷屬永安專區、晉江專區、三明專區(地區)、三明市。
  1995年,大田縣轄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早興鄉、石牌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桃源鄉、太華鄉、建設鄉、奇韜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1個居委會、205個村委會。
  2000年,大田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石牌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101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均溪鎮 70784 石牌鎮 15393 上京鎮 23430 廣平鎮 34496 桃源鎮 17832 太華鎮 30446 建設鎮 21419 奇韜鎮 12555 華興鄉 9403 屏山鄉 11039 吳山鄉 7807 濟陽鄉 6735 武陵鄉 9396 謝洋鄉 6085 文江鄉 16493 梅山鄉 20042 湖美鄉 11526 前坪鄉 6138 
  2003年,大田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石牌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改革與發展中的大田 】大田縣地處福建省中部,簡稱“岩城”,東與德化為鄰,西和永安、三元交界,南同永春、漳平接壤,北跟沙縣、尤溪毗連。全境面積2294平方公裏,轄10個鄉、8個鎮,263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現有人口
  36.6萬。1992年,大田縣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和對外國人開放區。改革開放以來,大田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發展這一執政興縣的第一要務,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大力實施“農業穩縣、工業立縣、科技興縣”和“依法治縣”方略,抓項目、興産業、創品牌、重特色,這座以石的精氣為魂魄的閩中山區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煥發了勃勃生機,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三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成為一個嶄新、繁榮、開放、文明的山城,被譽為“閩中之秀”。 回首往事,滄桑巨變,展望未來,前程似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37萬大田人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聚集發展要素,主動承接輻射,實行大開放,促進大發展,構築三明市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對接沿海的“連接帶”,努力把大田建成海峽西岸經濟區山海協作的“閩中經濟走廊”,朝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奮勇拼搏、闊步前進!
  【經濟社會概況】
  2004年,全縣生産總值28.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9.78億元,增長4.5%;第二産業增加值10.15億元,增長17.5%;第三産業增加值8.22億元,增長10.6%;一、二、三産業結構為34.7∶36.1∶29.2。全縣完成縣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18萬元,增長22.1%;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0576萬元,增長11.5%。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13元,增長7.6%;農民人均純收入3613元,增長9.7%。小城鎮建設紮實推進,完成新村建設面積11.5萬平方米,集鎮建設面積5.5萬平方米。
  農村經濟。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5.6億元,增長6.1%。糧食生産呈現恢復性增長,糧食總産量達11.65萬噸,增長4.7%。農業內部結構進一步優化,新開茶園533公頃,發展茶葉加工廠20多傢,新建廠房6000平方米;種植木薯2000公頃;煙葉收購量繼1997年之後重新突破5萬擔規模。農業産業化步伐加快,新發展了聚祥澱粉、九竜峰茶葉、鴻輝水産、鑫豪木業等一批農副産品加工企業;農産品品牌創建力度加大,“仙頂”牌烏竜茶等4個農産品獲得國傢無公害農産品標志使用權。
  工業經濟。全縣工業總産值22.4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産值17.49億元,增長19.4%。工業經濟呈現了近年少有的良好勢頭。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組織實施國有工業企業改製6傢,全縣企業養老、失業保險和城鎮醫療保險覆蓋率分別達到91%、92%和91%;城鎮下崗失業職工有1415人實現了再就業。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大,縣屬工業企業共實施技改項目6項,完成投資1.34億元,增長1.7倍,改變了近幾年來低位運行的狀態。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2.35億元,增長1.3倍,其中利潤1.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5倍;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9.83%,比上年提高45.7個百分點,創該統計口徑歷史最高。
  投資消費。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6.58億元,增長87.8%。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産投資3.22億元,增長127.7%。26個縣級(含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億元。農村公路建設全面實施,完成投資6633萬元,開工267.75公裏,竣工127.07公裏。新建和續建水電站25座,在建規模2.14萬千瓦,完成1.2萬千瓦,全縣水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0萬千瓦;總投資5億元的益源熱電有限公司10萬千瓦技改擴容項目的可研報告通過內審,已開工建設;城區電網改造完成投資591萬元。社會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20億元,增長11.3%。
  外嚮型經濟。組織參加了“9·8”投洽會、“6·18”項目成果交易會和各項專場招商活動,新引進12傢外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941萬美元,增長32.9%。外貿出口1173萬美元,增長40.8%;創歷史新高。引進內聯項目10個,吸納區外資金1.29億元,增長69.5%。
  個私經濟。全縣共有個體工商戶4118傢,私營企業364傢,增長24.6%;新增個體工商戶702戶,新辦私營企業99傢,其中新增規模以上私營企業12傢,新增從業人員1980人。個私經濟完成工業産值(銷售收入)16.69億元,增長28.1%;實現利稅9648.26萬元,增長56.22%;新上項目142個,總投資3.6億元,投資總額為歷年之最。
  社會事業。組織實施了16項市、縣科技攻關項目,新成立的民營科技企業順欣公司獲得國際質量體係認證,填補了本縣輕工行業在國際質量體係認證方面的空白。高考上高專綫人數為2137人,上綫率達88.6%,其中本科批上綫人數1133人,增幅為58.68%。大田一中、五中、六中分別通過了省一級達標學校復評和省二級達標學校、省級示範初中驗收。計劃生育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出生率9.17‰,政策符合率94.56%,人口自然增長率4.45‰。室內競技體育訓練館、“全民健身工程”、田徑場改造工程相繼竣工,首屆農民運動會成功舉辦。縣、鄉、村廣播電視光纜聯網工程實施步伐加快。
  【“54321”優勢農業産業群】
  大田縣着力規劃建設特色産業突出、規模效益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54321”優勢農業産業群,即培植發展5萬畝高山優質烏竜茶、4萬畝無公害反季節蔬菜、300萬衹肉兔、20萬畝竹林、10萬畝木薯,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共完成高山優質烏竜茶0.18萬公頃、反季節蔬菜0.21萬公頃、肉兔271萬衹、竹林1.34萬公頃、木薯0.24萬公頃,有力地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
  【高山優質茶】
  近年來,大田縣利用當地獨特的氣候、自然條件,尤其是高山氣候、土壤優勢,大力發展茶葉生産,茶葉産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全縣現有茶園面積0.2萬公頃,産量0.28萬噸,産值近億元,有132座加工廠房,136套748臺加工設備,規模以上企業26傢,外資企業4傢。2004年10月,大田縣烏竜茶、緑茶産品被福建省緑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無公害産品,屏山鄉被福建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産品産地,“仙頂”牌茶葉被國傢工商局正式登記受理。為大力弘揚茶文化,營造濃厚的愛茶氛圍,2003年、2004年連續舉辦兩屆“大田縣製茶能手賽”,每屆參賽的茶樣達40衹以上。同時,成功承辦三明市名優茶鑒評會,積極參加省、市名優茶的鑒評活動,選送的“雪山毛尖”、“五竜針蠃”、“梅劍”、“黃珍珠”、“茉莉銀針”、“大仙峰金萱”等樣品獲省名優茶奬,“東方美人”、“臺式烏竜”等産品獲國際名茶銀奬和中國星級茶王賽名茶奬。
  大田論壇www.fjdatian.cn
  大田縣人民政府網www.datian.gov.cn
簡介
  大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戴雲山西側,東連德化,西毗永安,北接三明,南鄰漳平。東經117度29分至118度03分,北緯25度29分至26度09分。面積2295平方公裏,人口45.76萬人(2006年末)。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縣,從尤溪、德化、永安和漳平各劃一部而成。初名節愛、新民,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改名為大田縣。1949年9月解放,隸屬永安專區,1950年9月劃歸晉江專區,1963年3月改屬三明。
  大田屬山多田少地貌,有大體“九山、半水、半田”之稱,遍地峰巒溝壑,千米以上高峰107座,最高的大仙峰海拔1553米。河水東西流嚮,南部均溪與北部文江溪匯合尤溪流入閩江;西南桃源溪、上京溪經漳平長潭匯入九竜江。
  大田礦産豐富,礦藏有三十多種,其中煤、鐵、硫磺産量居三明首位。石灰礦儲量占全市一半。
  境仙石灰岩洞很多,為一特色,有可容數百人的“白鶴洞”,有風光絢麗的“空洞山”,有洞中有洞的“黃岩洞”等。
  大田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常青,溫濕適中。年平均氣溫15.3--19.6攝氏度,無霜期280---300天,年降水量1491--1809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適於發展農、林和畜牧業。農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大豆、甘蔗、花生;林以鬆杉為主。
  1995年,大田縣國民生産總值14.46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22.3%;工農業總産值24.59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29.1%;糧食總産量13.70萬噸,比“七五”期末增加5269噸;財政收入突破億元達10386萬元,“八五”期間年遞增26.4%;農民人均純收入1851元,比“七五”期末翻一番多。
  一、農村發展步伐加快。1995年全縣農業總産值9.67億元,比“七五”期末年遞增8%。縣財政投入農業纍计3010萬元,年遞增21.9%,其中1995年投入1021萬元,比上年增長54.2%。5年纍计引進、示範、推廣農業新技術19項,推廣優良品種37個,農業科技含量有較大提高。新建、續建水利工程54項,增加有效灌溉面積5000畝。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建設於1994年9月通過國傢驗收,提前1年達到部頒標準。“三·五·七”造林緑化工程通過省級達標驗收。特色産業有新發展,肉兔飼養規模達到150萬衹,食用菌種植2460萬袋(平方尺),鰻魚等特種養殖有了良好開端。扶貧幫帶取得實效,5個貧睏鄉經濟實力明顯提高。鄉鎮企業實現總産值26.13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41%。至1995年末,全縣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3.98萬人,占農村總勞力的38%。太華鎮的工農業總産值超3億元,廣平鎮、上京鎮、均溪鎮的工農業總産值超2億元;太華鎮、上京鎮、廣平鎮、均溪鎮的鄉鎮企業總産值超3億元,桃源鎮的鄉鎮企業總産值超2億元。
  二、工業持續快速發展。1995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産值22.87億元,"八五"期間年遞增39%,比“七五”期末翻兩番多。其中鄉及鄉以上工業産值8.41億元,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多。1995年,鄉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01%,預算內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42萬元,連續3年居三明市各縣之首。中外合資大田石風水泥有限公司成為創利潤超千萬元企業。1995年,水泥産量達100.O4萬噸,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多,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步入全省水泥生産大縣行列。“八五”期間,鄉以上工業企業共實施技改項目183項,纍计投入技改資金4.47億元,其中1995年實施技改項目45項,投資總額3.8億元,當年投入資金12017萬元,已有27個項目投産。1995年末,全縣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發展到13471戶,從業人員21986人。産業結構得到改善,三次産業比重調整為1995年的45.7:32.6:21.7。“八五”期間,全縣組建了11傢企業集團,資産總額達7億元以上,産生了良好的規模效益,為下一步建
  立現代企業制度積纍了經驗。
  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八五”期間,全縣實施科技試驗和推廣項目288項,科技進步因素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5%提高到1995年的33.3%。1995年有2個項目獲得國傢專利。5年來,全縣教育投入1.4億元,比“七五”期間增長l19.5%;青壯年文盲率由“七五”期末的9.8%下降到“八五”期末的4.4%以下,實施初級中等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100%;高初中畢業生被全國各類大中專院校錄取達3O34人,1995年中專、普師、幼師錄取分數綫高居三明市第一。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衛生防疫等工作取得成效,三級醫療衛生網絡進一步健全,傳染病總發病率低於部頒標準。有綫電視開通井與全省聯網。《大田縣志》通過三級評審已經付印。城鄉體育圍繞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民兵預備役和以勞養武工作名列全省前茅。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5年來,城鄉住宅建設及舊城改造共完成200.09萬平方米,其中1995年完成55.09萬平方米;城鎮建設完成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實施集鎮建設18個,新村建設128個。1995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億元,比上年增長7.6%,“菜籃子”工程建設得到鞏固和發展,開發了二綫基地,保證了城區市場供應。1995年,全縣30種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平均上漲幅度為20.5%。1995年全縣職工平均工資收入托450O元,比上年增加276元,比“七五”期末翻了一番,年遞增15%;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1995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82億元,比上年增長36.6%,比“七五”期末翻了近兩番,年遞增12%。
  五、重點工程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八五”期間,大田縣着重組織實施公路先行工程和電力建設。公路先行工程自1993年底開工以來,完成投資3.21億元,其中1995年度完成投資1.19億元。完成省道212綫吳山至石牌、梅林至石脾和3O5綫石碑至城關水泥路面鋪設43.626公裏,並通過竣工驗收。省道212綫梅林至建愛36.29公裏路基工程基本完成,並鋪設水泥路面10.5公裏。建愛至石馬岬、吳山至石門格及石門格隧道於1995年11月已動工。1996年基本可以實現省道212綫在大田縣境內全綫貫通。電力建設5年來纍计完成投資2.14億元,其中1995年完成投資1.02億元。總投資1.32億元的六角宮水庫電站,於1994年7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大壩砌築已達到475米高程,引水洞掘進、電站廠房建設進展順利,至1995年底,纍计完成工程投資6642萬元。總投資1.4億元的火電廠被國傢經貿委列入“雙加”技改項目,於1995年6月14日正式開工,己投入資金6024萬元,1996年上半年第一臺機組可投入試運行。
  六、外引內聯成效顯著。至1995年底,全縣批辦三資企業48傢,外方纍计到資1619.5萬美元。其中1995年批辦三資企業12傢,總投資41119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471.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71.9%,當年到資71O萬美元。全縣三資企業實現工業産值1.9億元,占全縣鄉以上工業産值的22.7%。1995年社會出口供貨總值8227萬元,出口創匯852.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8.6%。進一步加強了與周邊縣和閩南地區的山海協作,至1995年底,全縣共興辦內聯企業14O,引進縣外資金2.98億元。1995年新辦內聯企業54傢,實際引進縣外資金1.61億元,比上年增長31%。
  大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北緯25°29′-26°10′,東經117°29′-118°03′。總面積2227.7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45.7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91萬人。通行閩南方言大田話。
  縣人民政府駐均溪鎮,全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石牌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歷史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割尤溪縣14個都、永安縣1個都、漳平縣1個裏10社,德化縣1個團置縣,歷屬延平府、永春州、廈門道。1949年9月6日解放,歷屬永安專區、晉江專區、三明專區(地區)、三明市。
  1995年,大田縣轄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早興鄉、石牌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桃源鄉、太華鄉、建設鄉、奇韜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1個居委會、205個村委會。
  2000年,大田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石牌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101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均溪鎮 70784 石牌鎮 15393 上京鎮 23430 廣平鎮 34496 桃源鎮 17832 太華鎮 30446 建設鎮 21419 奇韜鎮 12555 華興鄉 9403 屏山鄉 11039 吳山鄉 7807 濟陽鄉 6735 武陵鄉 9396 謝洋鄉 6085 文江鄉 16493 梅山鄉 20042 湖美鄉 11526 前坪鄉 6138 
  2003年,大田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石牌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大田境內,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活動。夏屬揚州地。周屬七閩地。秦屬閩中郡。漢為南平地。唐屬江南東道福州,南唐歸劍州。宋隸南劍州。元歸福建道延平路。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建縣時,隸屬延平府。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縣升為永春州,大田縣隸屬永春州。
  民國元年(1912年),福建省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製,大田縣隸屬南路道。民國3年南路道改稱廈門道,大田縣仍隸屬之。
  民國16年,廢道,福建省實行省、縣二級地方政製,大田縣直屬福建省。
  民國22年11月,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大田縣隸屬興泉省。
  民國23年7月,實行行政督察專員制度,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全省劃分為10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四區(區署在仙遊)。
  民國24年10月,全省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民國32年,全省又改劃為8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六區(區署在竜岩)。
  民國35年1月,全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九區(區署在永安)。
  民國36年4月至38年9月5日,全省行政區劃重新調整設7個行政督察區,大田縣隸屬第六區(區署在永安)。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行政區劃為8個專區、2個市,大田縣劃歸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區署在永安)。
  1949年9月6日大田解放,隸屬永安地區專員公署。
  1956年6月,永安地區專員公署撤消,大田縣改屬晉江地區專員公署。
  1963年3月,設三明地區專員公署,大田縣改屬之。
  1983年7月,撤消三明地區專員公署,設三明市,大田縣隸屬之。
  1995年,大田縣轄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早興鄉、石牌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桃源鄉、太華鄉、建設鄉、奇韜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1個居委會、205個行政村。
    1997年,大田縣面積2294平方千米,人口34.8萬。轄6鎮12鄉:均溪鎮、廣平鎮、建設鎮、太華鎮、桃源鎮、上京鎮、奇韜鄉、文江鄉、梅山鄉、前坪鄉、湖美鄉、華興鄉、石牌鄉、武陵鄉、屏山鄉、謝洋鄉、濟陽鄉、吳山鄉。縣政府駐均溪鎮。
  
    2000年,大田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石牌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1019人,其中:均溪鎮70784人、石牌鎮15393人、上京鎮 23430人、廣平鎮34496人、桃源鎮17832人、太華鎮30446人、建設鎮21419人、奇韜鎮12555人、華興鄉9403人、屏山鄉 11039人、吳山鄉7807人、濟陽鄉6735人、武陵鄉9396人、謝洋鄉6085人、文江鄉16493人、梅山鄉20042人、湖美鄉11526 人、前坪鄉6138人。 
  
    2003年,大田縣轄8個鎮、10個鄉:均溪鎮、上京鎮、廣平鎮、桃源鎮、太華鎮、建設鎮、石牌鎮、奇韜鎮、華興鄉、屏山鄉、吳山鄉、濟陽鄉、武陵鄉、謝洋鄉、文江鄉、梅山鄉、湖美鄉、前坪鄉。
經濟
  大田縣地處福建省中部,簡稱“岩城”,東與德化為鄰,西和永安、三元交界,南同永春、漳平接壤,北跟沙縣、尤溪毗連。全境面積2294平方公裏,轄10個鄉、8個鎮,263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現有人口36.6萬。1992年,大田縣經國務院批準被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和對外國人開放區。改革開放以來,大田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發展這一執政興縣的第一要務,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大力實施“農業穩縣、工業立縣、科技興縣”和“依法治縣”方略,抓項目、興産業、創品牌、重特色,這座以石的精氣為魂魄的閩中山區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煥發了勃勃生機,經濟繁榮、社會進步、“三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成為一個嶄新、繁榮、開放、文明的山城,被譽為“閩中之秀”。 回首往事,滄桑巨變,展望未來,前程似錦。面對新形勢,新任務,37萬大田人民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參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聚集發展要素,主動承接輻射,實行大開放,促進大發展,構築三明市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對接沿海的“連接帶”,努力把大田建成海峽西岸經濟區山海協作的“閩中經濟走廊”,朝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奮勇拼搏、闊步前進!
  2008全年實現生産總值39.39億元,增長15.4%,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2.9億元,增長5.4%;第二産業增加值15.23億元,增長29.0%;第三産業增加值11.25億元,增長10.8%;一、二、三産業結構為32.7∶38.7∶28.6。財政總收入4.20億元,增長19.4%;全縣地方財政收入2.20億元,增長29.4%;財政支出4.29億元,增長36.0%。
  農村經濟。全年農業總産值22.99億元,增長6.7%。糧食生産繼續增長,糧食總産量12.17萬噸。高山優質茶、木薯産業發展步伐加快,新開茶園435公頃,纍计達2733.3公頃;新增茶葉加工廠36傢,纍计達183傢;成功承辦了海峽兩岸(福建三明)林業博覽會首屆茶文化活動;完成木薯種植3453.3公頃。種植反季節蔬菜3000公頃,發展訂單蔬菜2800公頃;飼養肉兔296萬衹,增長8.1%;新發展“兩高一優”竹林面積136.7公頃,完成毛竹林低改面積133.3公頃。農業産業化步伐加快,新增3傢市級竜頭企業、2個市級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1元,增長24.7%;農民人均純收入5004元,增長13.2%。小城鎮建設紮實推進,完成新村建設面積15.61萬平方米,集鎮建設面積4.57萬平方米。
  工業經濟。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41.13億元,增長33.7%。實施工業建設項目53項,完成投資7.4億元,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31個,完成投資6.5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傢,實現了全縣鄉(鎮、場)均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産值淨增量11.4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效益綜合指數185.68%,比上年提高25.05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4.71億元,增長46.0%。節能減排工作紮實推進,淨削減二氧化硫230噸、化學需氧量19噸。完成了對全縣生産能力小於3萬噸的小煤礦的有效整合改造;依法取締134傢小冶煉廠。全面完成二輕集體企業改製。工業項目區建設取得較大進展,新平整工業用地73.3公頃,新規劃並開始啓動400公頃的京口工業項目區建設,12.4萬平方米的福塘標準廠房基本完工,企業陸續入駐。
  投資消費。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33.77億元,增長71.0%,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産投資15.76億元,增長71.3%。29個縣級(含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9.08億元。重大項目有新進展,按“四個一”工作機製確定了重大項目35個,其中社會事業項目21個、生産性項目14個,投資億元以上的有19個。茶多酚工業化生産等6個項目已動工建設;鋪設農村公路270.5千米,其中:二級、三級路27.5千米,四級路243千米。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8億元,增長19.9%。
  外嚮型經濟。新引進10傢外資企業,實際利用外資1650萬美元,增長16.8%;外貿出口2060萬美元,增長32.2%,首次突破2000萬美元。引進內聯項目14個,吸納區外資金3.5億元,增長83.2%。
  個私經濟。新辦私營企業131傢,新增註册資金4650萬元,個私經濟完成工業産值(銷售收入)40.28億元,增長45.4%;實現稅收2.17億元,增長37.0%。經濟實力持續提升,全縣産值上5000萬元的私營企業11傢,其中超億元的有3傢;年上繳稅收超100萬元的個私企業32傢,新增6傢。
  社會事業。實施省科技項目1項、市科技項目3項、縣科技項目19項。以優秀等級通過了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高考本科上綫人數1546人,比上年增加120人;新建或改造農村學校教學樓和學生宿舍樓13幢,已完工6幢,完成14所學校食堂改造,鴻圖中學一期工程竣工並開始招生。計劃生育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下達的責任目標,出生率8.96‰,政策符合率94.52%,人口自然增長率4.36‰。籌措4300萬元投入環境保護、生態治理項目,實施了鄉村道路邊坡植被恢復工程,開展了水泥、鉛鋅行業污染治理和均溪、文江河流域水環境專項整治,完成了上蔡和大合攔渣壩等工程建設。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民健身工程、“三場一室”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競技體育總體水平持續提升。
  54321”優勢農業産業群。大田縣着力規劃建設特色産業突出、規模效益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54321”優勢農業産業群,即培植發展5萬畝高山優質烏竜茶、4萬畝無公害反季節蔬菜、300萬衹肉兔、20萬畝竹林、10萬畝木薯,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共完成高山優質烏竜茶0.18萬公頃、反季節蔬菜0.21萬公頃、肉兔271萬衹、竹林1.34萬公頃、木薯0.24萬公頃,有力地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
特産
  近年來,大田縣利用當地獨特的氣候、自然條件,尤其是高山氣候、土壤優勢,大力發展茶葉生産,茶葉産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全縣現有茶園面積0.2萬公頃,産量0.28萬噸,産值近億元,有132座加工廠房,136套748臺加工設備,規模以上企業26傢,外資企業4傢。2004年10月,大田縣烏竜茶、緑茶産品被福建省緑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無公害産品,屏山鄉被福建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産品産地,“仙頂”牌茶葉被國傢工商局正式登記受理。為大力弘揚茶文化,營造濃厚的愛茶氛圍,2003年、2004年連續舉辦兩屆“大田縣製茶能手賽”,每屆參賽的茶樣達40衹以上。同時,成功承辦三明市名優茶鑒評會,積極參加省、市名優茶的鑒評活動,選送的“雪山毛尖”、“五竜針蠃”、“梅劍”、“黃珍珠”、“茉莉銀針”、“大仙峰金萱”等樣品獲省名優茶奬,“東方美人”、“臺式烏竜”等産品獲國際名茶銀奬和中國星級茶王賽名茶奬。
資源
  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礦産資源品種多、儲量大,位居福建省前列,是全國首批百個重點産煤縣、福建省十大重點礦區和五大重點鐵礦區之一,也是福建省水泥生産第二大縣。目前,已探明礦産品種37個,其中煤炭儲量2.9億噸、石灰石5億噸、鐵錳礦1.5億噸、瓷土3000萬噸。匯水面積30平方公裏以上支流24條,全縣水能理論藴藏量為20.76萬kw,可開發量為17.6萬kw(不含街面電站容量)。境內地下水資源總量為3.54億噸/年。具有一定範圍的地熱異常區,儲藏較豐富的熱能, 目前發現溫泉4處,湯泉、湯溪、京口溫泉流量較大,水溫高。全縣有林地面積197.36萬畝,森林覆蓋率57.6%,森林蓄積量637.92萬立方米。縣內勝跡景觀,現有白岩公園、空洞山、黃岩洞、白鶴洞、慧林洞、大仙峰、高峰、東岩寨、獅古洞、象山。
鄉鎮
  均溪鎮 代碼350425100
  轄8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001_白岩居委會、~002_文昌居委會、~003_南街居委會、~004_東門居委會、~005_鎮東居委會、~006_仙亭居委會、~007_玉鳳居委會、~008_赤岩居委會、~201_紅星村、~202_玉田村、~203_福塘村、~204_金嶺村、~205_宋京村、~206_良元村、~207_郭村村、~208_翰林村、~209_溫鎮村、~210_周田村、~211_許思坑村、~212_建成村、~213_東坑村、~214_金山村、~215_上華村、~216_和豐村、~217_和豐坪村、~218_後華村、~219_華坑村、~220_上太村、~221_太山崎村、~222_大道山村。
  石牌鎮 代碼350425101
  轄16個村委會:~201_石牌村、~202_老厝村、~203_上坡村、~204_馬山村、~205_蓋山村、~206_拱橋村、~207_石坑村、~208_長溪村、~209_小湖村、~210_桃山村、~211_桃坑村、~212_鰲江村、~213_三坊村、~214_下洋村、~215_竜坑村、~216_京程村。
  上京鎮 代碼350425102
  轄16個村委會:~201_上京村、~202_上平村、~203_黃城村、~204_桂坑村、~205_城口村、~206_豐田村、~207_南坑村、~208_溪尾村、~209_下溪口村、~210_溪口村、~211_三陽村、~212_赤水村、~213_梅林村、~214_隆美村、~215_靈川村、~216_延京村。
  廣平鎮 代碼350425103
  轄14個村委會:~201_廣平村、~202_五峰村、~203_萬籌村、~204_萬宅村、~205_元沙村、~206_蘇橋村、~207_銘溪村、~208_棟仁村、~209_岬頭村、~210_東景村、~211_西園村、~212_豐莊村、~213_大吉村、~214_興埔村。
  桃源鎮 代碼350425104
  轄13個村委會:~201_桃源村、~202_西安村、~203_東坂村、~204_橋山村、~205_翁厝村、~206_前厝村、~207_前村村、~208_廣湯村、~209_楊坑村、~210_上舉村、~211_蘭玉村、~212_桃林村、~213_桃新村。
  太華鎮 代碼350425105
  轄24個村委會:~201_玉井村、~202_群團村、~203_華溪村、~204_小華村、~205_溫坑村、~206_仕坑村、~207_魁城村、~208_張地村、~209_萬湖村、~210_西埔村、~211_菖坑村、~212_甲魁村、~213_湯泉村、~214_羅豐村、~215_池元村、~216_德安村、~217_高星村、~218_黃沙村、~219_錦溪村、~220_泮車村、~221_華山村、~222_坑頭村、~223_大閤村、~224_太華村。
  建設鎮 代碼350425106
  轄12個村委會:~201_建愛村、~202_建忠村、~203_建設村、~204_建強村、~205_建民村、~206_建豐村、~207_建樂村、~208_建國村、~209_和平村、~210_元山村、~211_大同村、~212_香浮村。
  奇韜鎮 代碼350425107
  轄12個村委會:~201_奇韜村、~202_東佳村、~203_丁華村、~204_西韜村、~205_文經村、~206_桃東村、~207_桃舟村、~208_洋地村、~209_竜坪村、~210_金華村、~211_竜溪村、~212_永德村。
  華興鄉 代碼350425200
  轄10個村委會:~201_早興村、~202_張墘村、~203_杞溪村、~204_柯坑村、~205_橫坑村、~206_昆山村、~207_華安村、~208_仙峰村、~209_京口村、~210_洪坑村。
  屏山鄉 代碼350425201
  轄13個村委會:~201_屏山村、~202_內洋村、~203_溪頭村、~204_玉屏村、~205_芹陽村、~206_和坑村、~207_美陽村、~208_瑞美村、~209_內山村、~210_王坪村、~211_楊梅村、~212_蔣山村、~213_許坑村。
  吳山鄉 代碼350425202
  轄9個村委會:~201_張坑村、~202_錦山村、~203_科山村、~204_吳山村、~205_程堂村、~206_和洋村、~207_陽春村、~208_東埔村、~209_梓溪村。
  濟陽鄉 代碼350425203
  轄12個村委會:~201_大乾村、~202_大儒村、~203_硯坑村、~204_高升村、~205_泮林村、~206_國慶村、~207_芳林村、~208_德仁村、~209_上豐村、~210_三紮村、~211_濟陽村、~212_濟中村。
  武陵鄉 代碼350425204
  轄9個村委會:~201_仕洋村、~202_大石村、~203_上岩村、~204_桃溪村、~205_紅君村、~206_武陵村、~207_百束村、~208_茶山村、~209_岬坪村。
  謝洋鄉 代碼350425205
  轄12個村委會:~201_謝洋村、~202_懷德村、~203_坑口村、~204_科裏村、~205_珍山村、~206_仕福村、~207_草壟崎村、~208_三角尾、~209_上珍村、~210_蕉坂村、~211_和春村、~212_碧山村。
  文江鄉 代碼350425206
  轄20個村委會:~201_文江村、~202_大中村、~203_民主村、~204_大文村、~205_小文村、~206_典坑村、~207_朱坂村、~208_瓊口村、~209_白沙村、~210_大安村、~211_橋下村、~212_竜門村、~213_光明村、~214_後洋村、~215_溫厝村、~216_花橋村、~217_小芹村、~218_山芹村、~219_昭文村、~220_聯盟村。
  梅山鄉 代碼350425207
  轄22個村委會:~201_新樓村、~202_梅山村、~203_郭井村、~204_秀嶺村、~205_瀋嶺村、~206_瀋口村、~207_雄峰村、~208_蓋竹村、~209_卓坑裏村、~210_德州村、~211_滄州村、~212_璞溪村、~213_西書村、~214_西坑村、~215_竜口村、~216_嶺後村、~217_金陽村、~218_高泉村、~219_長坑村、~220_長津村、~221_香坪村、~222_黎坑村。
  湖美鄉 代碼350425208
  轄16個村委會:~201_湖上村、~202_仁美村、~203_西燕村、~204_前進村、~205_大尤村、~06_岬纔村、~207_後坑村、~208_宏纔村、~209_元安村、~210_林兜村、~211_漢口村、~212_長坂村、~213_新厝村、~214_後平村、~215_高才村、~216_旺建村。
  前坪鄉 代碼350425209
  轄11個村委會:~201_前坪村、~202_黎明村、~203_福井村、~204_吉坑村、~205_黃竜村、~206_山川村、~207_湖坪村、~208_上地村、~209_下坑村、~210_下地村、~211_北坑村。
  “54321”優勢農業産業群
  大田縣着力規劃建設特色産業突出、規模效益良好、輻射帶動力強的“54321”優勢農業産業群,即培植發展5萬畝高山優質烏竜茶、4萬畝無公害反季節蔬菜、300萬衹肉兔、20萬畝竹林、10萬畝木薯,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04年,共完成高山優質烏竜茶0.18萬公頃、反季節蔬菜0.21萬公頃、肉兔271萬衹、竹林1.34萬公頃、木薯0.24萬公頃,有力地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
英文解釋
  1. n.:  Datian County
近義詞
大田
相關詞
地名福建省三明市鄉鎮河北頤通管業
包含詞
大田縣醫院大田縣博物館
大田縣圖書館大田縣????務局
大田縣檔案館大田縣中醫院
大田縣湖美中學大田縣第五中學
大田縣第六中學大田縣第二中學
大田縣第一中學大田縣實驗小學
大田縣煤炭賓館大田縣供銷賓館
大田縣紅星賓館大田縣弘石機械廠
大田縣教育督導室大田縣婦幼保健所
大田縣衛生防疫站大田縣濟陽初級中學
大田縣石牌職業中學大田縣桃源丹源工藝廠
大田縣廣元工藝美術廠大田縣工程咨詢服務公司
大田縣梅山竹木製品工藝廠福建省大田縣絲綢貿易公司
大田縣遠程教育服務中心華僑大學大田縣函授教學點
大田縣機關幹部學校福建省大田縣宏城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大田縣盛達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大田縣自學考試辦公室
中外合資福建省大田縣新大煉鐵球團有限公司大田縣桃源鎮東風農場木製品工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