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
目錄 東亞 是亞洲大陸東部的一個區域;就地理及政治而論,本區包括以下幾個次區域及政治區劃:
* 東亞 大陸:
o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大陸(含近陸島嶼)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澳門特別行政區
+ 南海諸島(部分管轄)
+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亦聲稱擁有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包括澎湖群島和釣魚臺列嶼的主權(但皆未實際管轄)。
o 蒙古國
* 西太平洋島鏈或花彩列島:
o 俄羅斯實際管轄的庫頁島和千島群島
o 日本(也可狹義列為東北亞,主要以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四大島組成),以及伊豆諸島、小笠原群島和實際管轄的琉球群島(衝繩縣)
o 中華民國
(含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烏丘、 馬祖列島、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中的太平島和中洲島;亦宣稱擁有釣魚臺列嶼及中國的主權,實際未管理)
* 朝鮮半島(也可狹義列為東北亞):
o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o 大韓民國
以下國傢或地區,在某些情況下也會被列入東亞 的範圍:
* 俄羅斯的遠東領土(東西伯利亞)
* 地理上屬於東南亞的越南,由於文化上屬於東亞 文化圈,有時也被列為東亞 的範圍。
有時,東亞 的範圍被廣義地界定為東北亞(包括東“西伯利亞”、蒙古、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臺灣)和東南亞(包括中印半島以及馬來群島、印尼群島和菲律賓群島)的總和,這定義在西方學術界和傳媒很普遍。
自然地理
東亞 地區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總面積約12,000,000平方公裏,約占全球大陸面積的9%。地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第一級為青藏高原,第二級為係列盆地和高原,第三級為低平原、丘陵和一些海島。
東部沿海地區季風氣候顯著,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區,即東亞 季風區,氣候濕潤溫和;西部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典型,屬幹旱、半幹旱氣候區;青藏高原地區為高地氣候區。
主要洋流有黑潮和親潮。
本區人口超過15億,占亞洲全體的40%,約當世界全體的四分之一。本區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平均每平方公裏約130人,相當於世界人口密度平均值(每平方公裏約40人)的3倍。
人文及歷史
民族與上古歷史
本區人種以蒙古利亞種為主,集中在沿海及河𠔌平原。民族分佈大致可分為屬漢藏語係的漢族和藏族,屬阿爾泰語係的蒙古族、滿洲族,以及語係有爭議的朝鮮族、大和民族等。
自距今約二千年前的上古時代以來,由發源於黃河流域(中原)的華夏文明所建立的中央集權帝國,即為本區最主要的權威。在中華帝國比較強盛的時期,與周邊各遊牧或定居民族經常透過建立朝貢關係,互通有無;有時則以武力加以驅逐。中華帝國的領域在前3世紀至前1世紀間往南方及西北方大幅擴張,間接或直接造成南洋和中亞地區的民族大遷徙;然後在3、13-14世紀、17等世紀時,遭到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舉侵入,甚至遭到徵服。然而由於華夏文明根深蒂固且華夏民族人口衆多,這些曾經侵入或徵服中華帝國的民族——例如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後來都因程度不同地采用華夏的典章制度,而被完全或部分融入華夏民族當中。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歷史,雖然許多時候充滿殘酷的殺戮,但最終的結果是擴張了華夏民族的血緣,並豐富了華夏文明的內涵。
此外,東亞 其他許多定居的農耕民族,如朝鮮族、越族、大和民族等,自古即深受華夏文明的影響;使用漢字是這些民族的傳統文化當中最為顯著的共同點,因此這些民族活動的領域也被稱為漢字文化圈。
發源於今日日本本州中部地區的大和民族,在約5世紀時,於今日的近畿一帶建立起一強大的王國;大和王朝一面仿效華夏帝國的中央集權體製,一面以武力徵服島內其他的民族,逐漸發展成統治日本諸島的帝國。
前現代的國際關係
華夏與大和兩個帝國的影響力在朝鮮半島交會,在前現代史上曾幾度於此兵戎相見。然而大體而言,直到十五世紀海外拓殖及貿易興盛起來以前,兩國的歷史軌跡呈現平行發展的態勢。〔請參閱白村江之戰、文永·弘安之役、倭寇、文祿·慶長之役或壬辰衛國戰爭〕
十六世紀起,自歐洲渡海東來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勢力開始直接與東亞 文明交流;海上貿易網絡的建立,以及西洋作物和熱兵器的輸入,相當程度影響了中、日兩國的食物供應能力和戰爭型態,間接對兩國爾後的歷史軌跡造成雖不明顯、實極重大的影響。例如,海上貿易和“鐵炮”(火槍)的引進及運用,相當大程度影響了十六世紀日本內部地區勢力的消長,相當大程度地左右了日本戰國時代群豪爭霸的結果。又例如番薯等新作物的種植雖緩和了華夏民族領域可耕地開發飽和的問題,卻因食物供給的改變造成中國人口自十八世紀起暴增的結果;爾後,過多的人口成為中國至今難以擺脫的沉重包袱。另一方面,與“遠東(The Far East)”貿易的需求,提供了歐洲勢力在美、非、亞洲各地大力發展殖民主義的誘因;影響所及,給其晚近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的興起,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
到了十九世紀,前述發展的長期影響,已經造成了歐洲與東亞 之間經濟和科技發展程度的巨大差距。受到新興西洋勢力英國、法國、美國等強大軍事優勢的壓迫,此時東亞 的三個傳統“王國”——清帝國、江戶幕府和朝鮮王朝——均被迫接受以歐洲為核心的國際政治及貿易體係,並步入現代化轉型的歷史新階段。
東亞 的現代化與國族建構
受到歐洲民族國傢概念的衝擊,以及同時代意大利、德意志建國成功的刺激,十九世紀後半業以後的中、日、韓三國政治史,可是說就是一部在現代化轉型的背景下,形塑各自國族的“建國史”。
日本的尊王攘夷思潮、倒幕運動,以及朝嚮建立中央集權的內戰和地方制度變革,首先帶來其建國的成功;經過“明治維新”的長期改革,原本屬於封建體係的日本,在十九世紀末轉型成一個德國式君主立憲的國傢。在亟欲仿效西方帝國主義的心態,以及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想的推波助瀾下,日本積極將其勢力伸入朝鮮半島,終於引發甲午戰爭;戰爭的結果,决定性地改變了交戰雙方,以及朝鮮和此前作為清國領土的臺灣的歷史軌跡(請參閱臺灣日治時代)。
日本在二十世紀初期逐漸步上軍國主義之途,是其本身政治體製及國際戰略形勢交互作用的結果。在日清、日俄與一戰等戰爭接連獲勝的“激勵”下,日本海內外少壯軍人逾發驕縱,而貴族或文人政府均無力加以約束,終於釀成中日戰爭升高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等慘禍,使日本及相關鄰國均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戰後的日本政體被依照美國理念加以改造,變成一個實施代議民主及實質內閣製的國傢。
朝鮮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國際局勢的左右下,首先脫離對中國的宗主關係,又被日本強行納入勢力範圍,終於在二十世紀初遭到兼併。然而在好不容易獨立、卻又立刻失去自己國傢的重大刺激下,韓國人民經歷日本卅多年的殖民統治,反而更加堅定了必須建立自己國傢的國族意識;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同盟國列強的共識下恢復了韓國的主權。然而,在美蘇冷戰背景下於1950年爆發的韓戰,造成朝鮮半島政權的分裂:在蘇中共援助下控製半島北方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長期實施不適合其國力的、較為純粹的共産主義、計劃經濟;在美英等國支援下控製半島南方的大韓民國則實施國傢資本主義,政治上幾度經歷軍方幹政的睏擾,終於在1990年代達成民主化。南北雙方長期實行不同政、經、社會制度的結果,實質上在朝鮮半島上創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國傢;在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的情形下,朝韓國族的未來統一,勢必在現實面遭遇重大的挑戰。
中國最初的現代化努力,在清帝國的統治階層和傳統官僚結合的強大保守勢力製肘,以及的人口問題的拖纍下,未能獲得顯著的成功。1911年爆發的革命,終結了這個由非華夏民族所建立的傳統帝國的統治;換言之,這個革命具有民族主義及追求現代化的雙重意義。然而,革命之後的中國,隨着中央集權權威的崩潰,不久即陷入混亂的局面,無法有效推展任何現代化轉型所需的政、經、社會改革,且無力排拒諸多外國勢力的幹擾。在此狀況下,重建對內的權威和對外的主權可以說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建國歷程中最關鍵的課題。
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戰爭和中原大戰的勝利,在重建中央權威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接着在世界大戰的背景下,對日抗戰的勝利,給中國帶來了與歐西列強建立平等關係的契機。最後,1949年共産黨革命的成功,以及經過從1950年代中期延續到1970年代中期的衆多全國性群衆運動的政治動員,終於在客觀上達成了建立一個“中國國族”的歷史目標。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參與朝鮮戰爭,以及它在1970年代以後扮演美蘇兩強之間關鍵法碼的戰略轉變,均在客觀上導致了中國全球戰略地位提升的結果。
最後,中國國共內戰的結果,在1950年代冷戰態勢升高的背景下,形成由國民黨所領導的政權在臺灣重建其治權的事實。沿用中華民國的國名和憲政體製,以及在美援的支持下,國府在臺灣建立了一個實施國傢資本主義的一黨專政體製;經濟自1970年代開始快速發展,政治上則在1990年代達成民主化。此一時期,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與在中國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之間的關係,從較早軍事、意識型態的衝突,到晚近政治疏離、經濟合作的態勢,錯綜復雜(請參閱臺灣問題);另外,臺灣內部也有脫離中國獨立建國的聲音,以及若幹試圖發展臺灣國族的政治意識(請參閱臺灣獨立運動)。
綜上所述,現代東亞 區域內的三大國族——中國、日本、韓國——都在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飽經磨難,纔終於形成今日的幾個國傢。儘管從民族主義的角度出發,中國和韓國都是尚未完成統一的國傢;然而在實際的國際政經關係中,本區域內的各個國傢或政權,分別以不同的模式陸續開展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軍事等方面的現代化轉型,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大體上均獲得成功。
政治與經濟
由於上述各國在現代化轉型中取得成功,本區域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重要性正日益提升。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取得戰略和經貿大國的地位,日本在經貿和科技方面占有領先地位,中華民國和大韓民國也都在世界經貿體係中爭得一席之地;此外,上述幾個經濟體間的分工合作和貿易整合,更在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等國際組織的框架下日趨緊密。依此趨勢,二十一世紀的東亞 ,有成為世界一個新經貿核心的潛力。
然而在廣泛采取經貿合作的同時,區域內幾個國傢之間依然存在相當程度的政治歧見,以及潛在的戰略競爭意識。除了朝鮮半島和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治問題以外,日本和中、韓兩國因為二戰的歷史而形成的民族情緒摩擦,也是影響區域政治穩定的一個因素。另外,即使冷戰已經結束,美國和俄羅斯作為戰略大國,在本區域的國際事務中仍保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此一層關係更是將區域事務與全球戰略局勢整個聯繫起來,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網絡。
傳統經濟活動
就傳統經濟而言,因東亞 大陸人口相對集中於東南沿海地帶,本區勞力密集的農業和手工業較為發達;配合亞熱帶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平地種植水稻、養殖蠶絲,丘陵種植茶葉等均為重要營生。北方的溫帶氣候區則較多種植麥、黍、高粱等作物。
由於耕地不足,海産自古即為大和民族主要的食物來源;日本漁業至今仍相當發達。
十九世紀下半葉,臺灣出産的樟腦曾是世界主要的供應源;後來茶葉、砂糖陸續成為重要的出口品。二十世紀下半葉,隨着整體經濟轉型,臺灣農業逐漸往精緻方向發展,香蕉、蓮霧、芭樂等品項出口成績不俗,贏得“水果王國”的稱號。
本區西部內陸地區氣候乾燥,農業較不發達,人口相對稀少;不過在內外蒙古遼闊的草原地帶,畜牧業、畜産品加工相當興盛。長期以來,中國若幹西北邊城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剋等國之間的邊境貿易,也十分發達;雙方互易有無,延續中古以來“絲路”貿易的傳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經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由於政治因素,與西方國傢之間的貿易幾近斷絶;在與美蘇關係均不良好的時期,由於取得先進技術的管道受限,中國的工業現代化進程相當緩慢。然而,自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在外來技術和資金投資的刺激和帶動下,經濟發展日益活絡,生産技術也得以加速進步。這段時期投入中國大陸的外資主要來自美國、日本、大韓民國、臺灣、香港(包含來自各地的轉投資)等地;隨着外資的涌入及産業的興盛,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及其它東部沿海一帶等經濟開放區域以及內陸部分城市迅速發展成高度資本化、工業化的地區。
1990年代以來,由於全球産業分工造成的規模經濟優勢,使得中國在世界貿易體係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中國産業近年來以生産出口導嚮的製品為主,至2006年時中國大陸的總體國內生産毛額已位列世界第四,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此外,日益蓬勃的營建業和國內市場,也使得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原物料、能源等的主要進口國。2001年被接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大陸經貿發展與世界主流體係更為緊密結合的趨勢。
另一方面,中國與俄國在軍事武器、能源、工業器械、日用品等方面的貿易關係十分密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哈薩剋斯坦、烏茲別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剋斯坦共六國組成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以及中俄合作構築東北亞天然氣管綫的動作,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在正面迎接來自西方的資本主義全球化之際,亦相當重視經營區域性的戰略夥伴以及能源安全佈局。
香港、澳門的政經概況
在英國統治時期,香港發展成一個世界商業、金融活動匯集的國際要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香港順勢成為中國內地迎接外來投資,以及原物料産品轉運的最主要窗口;隨着香港與中國內地的經濟整合,珠江三角洲地區乃被帶動而發展成中國大陸另外一個産業高度開發的地區。香港當前的經濟活動以航運、物流、金融、旅遊和服務業為主,並開始致力於高科技研究。中國另一個較早國際化的城市澳門,經濟尚稱發達,經濟以旅遊和服務業為主。
日本的政經概況
二戰戰後,日本首先靠供應韓戰前綫的軍需品重建其經濟。196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企業得以纍積大量的資本。1970年代以後,日本資本、技術密集的精密製造業已十分發達,外銷的汽車、傢用電器等類産品席捲全球市場,一度嚴重威脅到美國的同類産業。隨着經濟快速成長,東京—橫濱、大阪—神戶等商業中心一一發展成為高度資本化的大都會區。
這段時期日本製造業在技術改進和産品外銷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奠定了日本在世界名列前矛的雄厚經濟基礎。雖然經歷美日貿易摩擦、泡沫經濟破滅等打擊,導致1990年代以來的日本經濟發展趨勢呈現停滯,今日的日本仍為世界領先的經濟體,國內生産毛額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當前日本的産業以服務業、航運、金融、高科技研發等為主。
日本的戰略兩難:後冷戰時期的美日安全保障同盟與日中政治摩擦。
韓國的政經概況
冷戰、軍人政權、民主化。對日關係、國傢統一問題。
大韓民國與中華民國、新加坡、香港並稱“亞洲四小竜”;經濟現代化自1970年代以來取得顯著的成功。韓國近年來的主力産業為電子、通訊産品以及汽車製造業;尤其液晶顯示器在全球供應網絡當中擁有極高的市場占有率。
中華民國的政經概況
從原先的威權統治,到今天的民主化、本土化,目前有外交孤立、中國統一、臺灣獨立等問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軍事對抗→三不政策→開放交流→政治僵局。
以農業發展工業、進口替代、加工出口、産業結構轉型。中華民國的近年來的主力産業為電子、通訊産品,以及汽車的代工生産;尤其以電腦零組件在全球供應網絡當中擁有極高的市場占有率。另外也有跨海峽雙邊經貿合作。
朝鮮的政經概況
高度極權統治。國傢統一問題。六方會談、導彈試射、核武試爆。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計劃經濟,經濟並不發達,以傳統農業和軍事工業為主。國際禁運、軍武輸出、邊界貿易。
其他相關地區
越南當前正仿效中國的改革模式,實施革新開放政策,以吸引外資為主;2006年世界貿易組織通過接納越南加入的文件,標志著越南融入資本主義全球經貿體係的重要轉變。2007年1月11日越南正式加入WTO。
蒙古缺乏現代化工業基礎,經濟仍以畜牧業為主。
東南亞國傢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ern Asian Nations,ASEAN、中文簡稱“東協”,大陸稱為“東盟”),以及“東協加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大韓民國)”自由貿易區。 亞洲大陸的東部,包括中國、日本、蒙古、韓國和朝鮮等國。 指 亞洲 東部。通常包括 中國 、 蒙古 、 朝鮮 和 日本 。 張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詩:“心理推大同, 東亞 開絳帳。” 陳毅 《送董老出席舊金山會議即日出洋》詩:“公等凌空去, 中華 氣概雄。九州方擒虎, 東亞 正飛竜。” n.: East Asia, E Asia n. Asie de l'Est 東亞 村日本 明治維新 日本天皇 幕末 旅遊 亞洲 國傢 帝國 百科辭典 俄羅斯 地理 半島 世界自然遺産 朝鮮半島 朝鮮歷史 朝鮮半島歷史 資料 足球 比賽 體育 韓國 島嶼 朝鮮 歷史 百科大全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