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詩人: 蘇泂 Su Jiong    省名。簡稱浙。在我國東部沿海。以境內錢塘江舊稱浙江 得名。   水名。即 錢塘江 。《莊子》作 製河 ,《山海經》、《史記》、《越絶書》、《吳越春秋》作 浙江  ,《漢書·地理志》、《水經》作 漸江水 。古人所謂 浙 漸 ,實指一水。參閱 王國維 《浙江 考》。   浙江 旅遊投訴電話:浙江 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浙江 最佳旅遊時間:氣候:浙江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農作物生長。年平均氣溫15.3-17.9’c,年平均降水量:1100-1900毫米。
浙江 城市地圖:浙江 特別提醒:浙江 雨水較多,出行請註意天氣狀況。浙江 美食:浙菜的歷史,也就是浙江 烹飪的歷史,可上溯到吳越春秋。越王勾踐為復國,加緊軍備,並在今紹興市的稽山,過去稱"雞山",辦起大型的養雞場,為前綫準備作戰糧草用雞。故浙菜中最古的菜要首推紹興名菜"清湯越雞"。其次是杭州的"宋嫂魚羹",出自"宋五嫂魚羹",至今也有880年的歷史。
浙江 購物:浙江 自古物産豐富,名優土特産衆多。山中特産:昌化雞血石,晴田葉臘石,香菇、木耳。杭州西湖竜井村的緑茶聞名全國。其中以"獅峰竜井"為極品。食品名産有金華火腿、紹興酒和腐乳等。浙江 名果有黃岩蜜桔、溫州蜜桔、衢州紅桔、奉化水蜜桃、塘棲枇杷、諸暨香榧等。盛産大、小黃魚,帶魚、烏賊四大海魚及四大傢魚。著名手工藝品有杭州織錦、西湖綢傘、扇子、剪刀,寧波綉衣,蕭山花邊,百麻草席,嵊縣竹編,青田石刻,黃陽木雕,東陽木雕等。浙江 絲綢,已有4700年的生産史。諸暨市苎羅山下的浣紗溪,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浣紗的遺跡,城內"都民士女,羅綺如雲"。明清以來,不但杭嘉湖平原以産優質絲著稱,杭州更是"機杼之聲,比戶相聞",被稱為"絲綢之府"。浙江 交通:航空
浙江 省境內途經諸暨、浦江、義烏、金華、竜遊、衢州、江山等縣市。
浙江 省境內途經長興、湖州、德清、杭州、紹興、上虞、嵊州、新昌、天台、臨海、黃岩、路橋、樂清、溫州、瑞安、平陽、蒼南等縣市。其中,杭州棗天台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其他路段也正在建設高速公路。
浙江 省境內途經嘉善、嘉興、桐鄉、余杭、杭州、富陽、桐廬、建德、壽昌(接330國道)、衢州、常山等縣市。其中,上海棗杭州段已建成高速公路,杭州棗壽昌段也建成了高等級公路。
浙江 住宿:浙江 有涉外旅遊飯店380傢,客房數3.1萬間,賓館設施非常完善。縣級以上城市以及各大旅遊景區都有星級賓館,其中,杭州、寧波等大城市還有五星級賓館數傢。在攜程網上可預訂杭州、寧波、溫州、金華、紹興、諸暨、上虞、余姚、黃岩、普陀山等地的數十傢星級以上的賓館,僅杭州一地可預訂的賓館就達20多傢,價格120元/間起。
浙江 娛樂:浙江 是我國戲麯史上著名南戲的發源地,對民間戲麯的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南戲,又稱“戲文”,是宋、元時南麯演唱的戲麯,因最初産生於浙江 溫州地區,故也叫溫州雜劇。一般認為,南戲是中國戲麯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浙江 嵊縣(今嵊州市)。麯調優美婉轉,細膩抒情。早期全部由女演員演出,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合演,越劇得到迅速發展,並日益成為國內最具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較有影響的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祥林嫂》等。改革開放以來,以“小百花”為代表的浙江 越劇群體迅速崛起,創作演出了《西廂記》、《五女拜壽》、《陸遊與唐琬》、《紅絲錯》等優秀劇目。
浙江 的戲劇藝術底藴豐厚。除越劇外,並擁有婺劇、紹劇、甌劇、甬劇、姚劇、湖劇、溫州亂彈、新昌高腔,以及流行於杭嘉湖地區的昆劇、評彈等多個劇種。
浙江 省位於東經118°01’至123°08’,北緯27°01’至31°10’,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浩瀚的東海,南、西、北分別與福建、江西、安徽、江蘇及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接壤,背依內陸廣阔的腹地。
浙江 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全省總人口4677萬。主要少數民族有畲族,聚居於浙東南的麗水市。
浙江 省簡稱浙。位於東海之濱。浙江 以文物之邦、旅遊之地著名。是我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與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也是我國重要的旅遊省。浙江 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北與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為鄰,省會杭州。浙江 省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裏,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海岸綫總長6486公裏,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島嶼3061個,是中國島嶼最多的一個省份。
浙江 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浙江 是緑茶、毛竹的主要産地,著名的竜井茶馳名中外。浙江 也是中國書法的聖地,歷史上曾出現過王羲之、褚遂良、吳昌碩等書畫大傢。盛産大、小黃魚、帶魚、烏賊四大海魚及四大傢魚。公路是浙南山區重要交通綫。沿海水運發達。寧波、溫州為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深水海港北倉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來,勤勞勇敢的浙江 人民在開發與建設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衆多的文化古跡,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技術精湛的手工藝品,美味可口的佳餚,使自然山水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交相輝映,形成了浙江 旅遊文化獨特的內容與形式。浙江 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旅遊景點衆多,類型豐富,有重要地貌景觀800餘處,水域景觀200餘處,生物景觀100餘處,人文景觀100餘處。全省現有西湖、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雁蕩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島、天台山、莫幹山、雪竇山等14個國傢級風景名勝區,居中國首位。此外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42個,杭州之江國傢旅遊度假區和蕭山湘湖、溫州甌江、紹興會稽山等省級旅遊度假區13個。省會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以秀麗迷人的西湖自然風光聞名於世。浙東水鄉佛國遊。浙東具有中國典型的水鄉地貌。從杭州至紹興、寧波一帶,水網交織、阡陌縱橫;舟山是海島,山、海風光美麗壯觀。這裏的居民擇水而居,采石築橋,生活方式獨特。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遺産均異常豐富,可感受到古老傳統和現代文明渾然一體之美。景點主要有紹興柯岩、中國書法聖地蘭亭、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新昌大佛、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村、河姆渡遺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浙西名山名水遊。從杭州嚮西而行,沿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至千島湖。這是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綫之一。景點主要有嚴子陵釣臺、富春江“小三峽”、瑤琳仙境、富陽古法造紙及古籍印刷作坊、浙西大峽𠔌、山裏人傢、紅燈籠鄉村傢園、天目溪漂流、蘭溪諸葛八卦村、竜遊石窟、建德九姓漁民婚禮、大慈岩及千島湖等。浙南奇山秀水遊。由寧波沿東南海岸南下至溫州,沿途可遊覽天台山、雁蕩山、楠溪江3個國傢級風景名勝區。新昌的大佛寺,天台山的國清古剎、石梁飛瀑,雁蕩山的靈峰、靈岩、大小竜湫以及楠溪江沿岸古鎮均為浙江 山水之上品。主要景點有武義俞源太極星象村、永康方岩,溫嶺長嶼硐天,溫州南麂列島、洞頭漁傢樂、瑤溪、澤雅、雁蕩山、楠溪江,縉雲仙都等。浙北絲鄉古鎮遊。從杭州乘車至嘉興,再轉乘遊船沿古運河直達中國另一個名城蘇州;也可從杭州出發經湖州,乘船觀賞太湖風光,直達風景旅遊城市無錫。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蠶鄉,也是古代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沿途遊人可感受到小橋流水的風情,還可參與采桑、喂蠶、織布、印藍花布等活動。主要景點有南潯絲業會館、小蓮莊、方丈港蠶村、西塘、南北湖、烏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錢江涌潮,是北半球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海內外旅遊者。   浙江 :Zhejiang Province 舊稱:Chekiang
浙江 省為中國的一個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麯折,稱之江,又稱浙江 ,省以江名,簡稱“浙”。省會杭州市。浙江 省東西和南北的直綫距離均為450公裏左右,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裏,為全國的1.06%,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轄杭州、寧波2個副省級城市,溫州、紹興、湖州、嘉興、金華、衢州、臺州、麗水、舟山9個地級市,共11個省轄市。註:寧波同時也為國傢計劃單列市。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浙江 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有距今8000年的跨湖橋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傢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春秋時浙江 分屬吳、越兩國。秦朝在浙江 設會稽郡。
浙江 先後屬江南東道、兩浙道,漸成省級建製的雛形。
浙江 屬江浙行中書省。
浙江 承宣佈政使司,轄11府、l州、75縣,省界區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為浙江 省,建製至此確定。
浙江 人文薈萃,名人輩出,在哲學、政治、軍事、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出現了不少傑出的人物。自東漢到現代,載入史册的浙江 籍文學家逾千人,約占全國的1/6。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 籍人士占了近1/5。 浙江 地理 浙江 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介於北緯27度12分-31度31分和東經118度-123度之間,東瀕東海,南界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為鄰。東西與南北的直綫距離均為450公裏,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裏。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麯折,又稱浙江 ,省以江名,簡稱為浙。
浙江 省的常住人口為5116萬人,有畲、回、壯、苗等53個少數民族。至2007年7月,全省轄杭州、寧波市(全國計劃單列市)、溫州市、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舟山市、臺州市、麗水市11市,36個縣、22個縣級市、32個市轄區,共置457個鄉,754個鎮,307個街道。省人民政府駐地杭州。
浙江 省地勢自西南嚮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多為千米以上的群山盤結,其中位於竜泉市境內的黃茅尖,海拔1929米,為全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占全省總面積70.4%。主要山脈自北而南分別有懷玉山,天目山脈,括蒼山脈。平原面積23.2%,主要有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和溫黃平原;盆地主要是金衢盆地。境內河湖水面積占6.4%,有錢塘江、甌江、曹娥江、靈江、苕溪、飛雲江、甬江和鰲江等水係,此外,還有大運河,杭州西湖、嘉興南湖、紹興東湖和寧波東錢湖、千島湖(即新安江水庫)。浙江 海岸綫總長6400余公裏,居全國首位。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裏。
浙江 氣候總的特點是: 季風顯著, 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 光照較多, 雨量豐沛, 空氣濕潤, 雨熱季節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製多樣,氣象災害繁多。浙江 年平均氣溫15~18℃, 極端最高氣溫33~43℃, 極端最低氣溫-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10~2100小時。
浙江 春季氣候特點為陰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時常出現大風,全省雨水增多,天氣晴雨不定,正所謂“春天孩兒臉,一日變三變”。浙江 春季平均氣溫13~18℃,氣溫分佈特點為由內陸地區嚮沿海及海島地區遞減;全省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佈為由西南地區嚮東北沿海地區逐步遞減;全省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冰雹、大風、倒春寒等。
浙江 境內盛行東南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活動對浙江 天氣有重要影響,而北方南下冷空氣對浙江 天氣仍有一定影響。初夏,浙江 各地逐步進入汛期,俗稱“梅雨”季節,暴雨、大暴雨出現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澇災害;盛夏,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浙江 易出現晴熱乾燥天氣,造成幹旱現象;夏季是熱帶風暴影響浙江 概率最大的時期。浙江 夏季氣候特點為氣溫高、降水多、光照強、空氣濕潤,氣象災害頻繁。全省夏季平均氣溫24~28℃,氣溫分佈特點為中部地區嚮周邊地區遞減;各地降水量290~750毫米,東部山區降水量較多,如括蒼山、雁蕩山、四明山等,海島和中部地區降水相對較少;全省各地雨日為32~55天。夏季主要氣象災害有臺風、暴雨、幹旱、高溫、雷暴、大風、竜捲風等。
浙江 秋季氣候特點:初秋,浙江 易出現淅淅瀝瀝的陰雨天氣,俗稱“秋拉撒”;仲秋,受高壓天氣係統控製,浙江 易出現天高雲淡、風和日麗的秋高氣爽天氣,即所謂“十月小陽春”天氣;深秋,北方冷空氣影響開始增多,冷與暖、晴與雨的天氣轉換過程頻繁,氣溫起伏較大。全省秋季平均氣溫16~21℃,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氣溫度偏高,西北山區氣溫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區降水量較多,東北部地區雖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際變化較大;全省各地雨日28~42天。秋季主要氣象災害有臺風、暴雨、低溫、陰雨寡照、大霧等。
浙江 天氣受製於北方冷氣團(即鼕季風)的影響,天氣過程種類相對較少。浙江 鼕季氣候特點是晴冷少雨、空氣乾燥。全省鼕季平均氣溫3~9℃,氣溫分佈特點為由南嚮北遞減,由東嚮西遞減;各地降水量140~250毫米,除東北部海島偏少明顯外,其餘各地差異不大;全省各地雨日為28~41天。鼕季主要氣象災害有寒潮、凍害、大風、大雪、大霧等。  動植物資源:浙江 是我國高産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柑橘、竹製品等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9.4%,植被資源在3000種以上,屬國傢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45種。樹種資源豐富,素有"東南植物寶庫"之稱。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3種動物被列入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野生動物有獸類80多種,鳥類300-400種,其國傢一級保護動物22種,二級保護動物103種,省級保護動物44種。
浙江 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2004立方米,低於全國人均水平。
浙江 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裏。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裏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綫總長6486.24公裏,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綫2200公裏,居全國第5位。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綫290.4公裏,占全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綫105.8公裏。東海大陸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前景。
浙江 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茶之府、文物之邦、旅遊勝地"之稱。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高。   一、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浙江 省的人類發展指數為0.817,屬於高等水平,同時他也是中國大陸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除直轄市),可見他的可發展水平甚高,估計沒有錯的話在兩年之後(即2010年)全省人均生産能力到達9000美金以上。)
浙江 ”建設成效顯著,據調查,2008年群衆安全感達95.65%。全面小康建設取得新進展,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實現度為89.6%,比2006年提高2.4個百分點,按全國統一的指標體係測算,我省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2.2個百分點,列北京、上海、廣東之後,居第4位。2007年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81.2%,居各省區第1位。
浙江 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對外開放省份。素有“魚米之鄉”之稱,是綜合性的農業高産區域,以多種經營和精耕細作見長,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産品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緑茶産量占全國第一,蠶繭産量占全國第二,綢緞的出口量占全國的30%,柑桔産量名列全國第三,毛竹産量居全國第一。
浙江 也是全國的一個重點漁業省,漁業已由傳統的生産型,逐步過渡到現在的捕澇、養殖,加工一體化,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産業化經營。舟山漁場是全國最大的海洋漁業基地,海洋捕撈量居全國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
浙江 工業基礎較好,以輕工業、加工製造業、集體工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1995年底,鄉鎮工業已占全省工業總産值的四分之三。絲綢工業歷史悠久,産品精美,傳統工業聞名遐邇,電力工業發達,秦山核電站為國傢第一座核能電站。新安江電站為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製設備和施工安裝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浙江 境內交通條件日趨改善。
浙江 省各類市場蓬勃發展。1996年底統計,全省有專業市場4388個,年成交額達2545億元。其中消費品專業市場3886個,生産資料專業市場502個,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專業市場286個(內有超10億元的大型專業市場57個,超100億元的2個),並有43個被評為“全國文明市場”。1994年國傢工商局排名的全國百強專業市場中,浙江 省就占了24個,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名列榜首,紹興中國輕紡城位居第二。浙江 省創下了專業市場成交總額,超億元市場、單個市場成交額均居全國首位的新紀錄。專業市場的興起,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全省有21個縣市成為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浙江 外嚮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國傢批準的一類口岸10個,省級批準的二類口岸10個。有67個市縣對外國人開放,37個市縣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國傢先後批準建立了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和之江國傢旅遊度假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包括對外國人開放市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浙西南和浙西北廣大腹地的梯度推進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1995年,已與五大洲的15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近萬傢客商建立了經濟貿易關係,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巴西、墨西哥、多哥等國傢設立了貿易公司或辦事處。先後建立了30傢省級專業進出口公司。與60多個國傢和地區開展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作領域廣泛。來浙江 投資的有30多個國傢和地區,投資合作項目涉及多種領域,“三資”企業遍布全省各市地。進入90年代以來,對外友好交往發展也很快,已同9個國傢結成了23對友好城市(縣、州)關係和4對友好交流關係,與10多個國傢的40多個民間組織建立了固定友好交流渠道。全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也與國外建立了近百對友好關係,每年有數以千計的專傢,學者相互進行科技交流,聯合國等有關組織在浙江 建立了中國水稻研究所等26個項目。   滬杭、浙贛鐵路相接縱貫省境,與杭甬、杭宣鐵路構成交通主幹綫,鐵路通車里程900公裏。浙西南的運輸大動脈、全長251公裏的金溫鐵路,已於1997年8月全綫鋪通。1937年建成的錢塘江大橋是國內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兩用雙層橋,至今仍是浙贛綫之咽喉。錢江二橋和錢江三橋已建成通車。全省有6條國道和66條省級幹綫公路,全省所有鄉鎮已通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滬杭高速公路正在建中。
浙江 大小港口星羅棋布,共有50多個港口,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37個,開通有抵美、日等國和香港特區的班輪航綫。其中寧波是浙江 最大的海運港口,寧波北侖港區擁有中國最大的國際第三代、第四代集裝箱碼頭,為全國四大深水中轉樞紐港之一。郵政電信事業發達,各主要城市都開辦了郵政特快專遞業務,11個市(地)已全部建成長途電話自動交換中心,縣以上電話都已進入國際、國內自動電話交換肉,可與世界上195個國傢和地區開展長途直拔。國傢重點工程——南沿海光纜在浙江 省境內的鋪設工程已經完工。
浙江 省境內途經長興、湖州、德清、杭州、紹興、上虞、嵊州、新昌、天台、臨海、黃岩、路橋、樂清、溫州、瑞安、平陽、蒼南等縣市。其中,杭州棗天台段已建成高速公路,其他路段也正在建設高速公路。
浙江 省境內途經嘉善、嘉興、桐鄉、杭州、富陽、桐廬、建德、壽昌(接330國道)、衢州、常山等縣市。其中,上海棗杭州段已建成高速公路,杭州棗壽昌段也建成了高等級公路。
浙江 省車牌號碼:
   浙江 文化燦爛,人文薈萃,科技教育發達,名勝古跡衆多,素享“文物之邦,旅遊之地”美譽。在歷史上,浙江 涌現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燦若星河。現今,浙江 省擁有國務院部屬科研和開發機構20個,省市科研機構150多個,嚮國內外開放的國傢重點實驗室3個,重點專業實驗室3個,以及一批國傢行業研究中心。有浙江 大學等37所高等院校。1981年建立了學位制度。1995年有12所高校擁有碩士點233個,博士點70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在校學生鞏固率分別為99.3%和99.5%。普遍實施了九年製義務教育。已基本形成從文化補習、技術培訓到中等專業教育和大學的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體係。浙江 現有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88處,省級321處,市縣級1674處,共有文物保護點近4萬處。全省有國傢級風景名勝區11處,國傢自然保護區10,森林公園最多的省,有絲綢、茶葉、南宋官窯等博物館。杭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寧波、紹興、衢州、臨海、金華也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浙江 旅遊資源豐富,是全國自然和生態環境最佳的省份之一,擁有一大批聞名遐邇的風景區。這些景區或以峰著稱,或以洞為奇,或以瀑取勝,或以植被景觀見長;或金灘奇岩、海濱風光,或江南園林,玲瓏剔透,或得天獨厚,溫泉宜人,都是旅遊療養的好地方。到90年代,一個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為中民的浙江 旅遊網絡正在形成,浙東海國風光,浙西名山秀川,浙南靈峰異壑,浙北運河古蹤,交相映輝,深受海內外旅遊者青睞。
浙江 文化遺産:
   概況
浙江 自古有耕讀傳傢、重教興學的傳統,是人文薈萃之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2年浙江 確立科教興省戰略,1999年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2002年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教育強省的戰略目標。經過多年努力,全省已建立起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完整教育體係,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新成績。
浙江 普及初等教育,1997年成為全國第三個通過“兩基”總驗收的省份,2004年在全國省區率先基本普及了學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近年來,全省進一步明確了基礎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體製,致力於高標準、高質量“普九”, 努力實現教育投入“三個增長、兩個提高”,在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促進基礎教育嚮學前三年和高中段延伸,目前15年教育普及率已達95.4%。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推進新一輪中小學佈局調整,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製,全面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課本費和藉讀費,加強示範性高中建設,擴大高中段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提高基礎教育總體水平。
浙江 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培育浙江 高等教育的“竜頭”。進一步加快省屬高校建設,在杭州下沙、濱江、小和山、浙大紫金港和寧波、溫州興建六大高教園區,到2007年底,六大高教園區基本建成,纍计完成投資272.5億元,建成校捨面積1025萬平方米,安排36所高校、37萬名學生入駐。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8%,比2002年提高18個百分點,在全國省區中列第一位;普通高考錄取率每年保持在70%以上。積極深化高校管理體製、辦學體製和後勤社會化改革,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目前全省已建有各類高等學校77所,其中大學12所,普通本科學院17所,普通高等專科學校3所,高職院校45所,其中5所為全國示範性高職。已建有獲得博士授予權的高校8所,擁有博士點262個,碩士點750個。建成了一批國傢級、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重點專業和人才培養基地,高校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貢獻率有了明顯提升,五年間先後獲得國傢自然科學奬、科技進步奬、科技發明奬33項,占全省同期獲奬總數的50%。在2008年1月召開的國傢科技奬勵大會上,我省高校又獲得16項科技成果奬,其中5項為技術發明奬,占全國同類奬項總數的10%。
浙江 成為全國第一個統籌解决民辦教師問題的省份。實行教師資格制度、終身教育制度,強化在職培訓提高,全省教師學歷合格率和高層次學歷比例有較大提高。重點培養名教師和學術骨幹,在全省高校實施“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重點培養200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高校還建立了特聘教授制度,設立特聘教授崗位,目前已有30名特聘教授受聘上崗。省政府設立“功勳教師”奬,表彰在教育教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目前,幼兒園、小學、普通中學、職業中學、普通高校專任教師分別達到7.32萬人、16.56萬人、17.34萬人、2.30萬人、4.56萬人,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97.1%、99.4%、99%、96.8%、87.9%,小學專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分別達到78.5%和72.4%,普通高校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為38.9%。
浙江 建設教育強省的目標是:到2010年,鞏固普及15年教育成果,不斷提高15年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衆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5%以上。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現代教育體係和教育發展支撐體係,城鄉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教育質量和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全省全面實施“創業富民、創新強省”,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保證。   浙江 大學、浙江 理工大學、浙江 金融職業學院、浙江 工業大學、浙江 工商大學、浙江 師範大學、浙江 樹人大學、浙江 中醫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浙江 傳媒學院、浙江 財經學院、浙江 海洋學院、浙江 警察學院、浙江 林學院、浙江 萬裏學院、浙江 科技學院、杭州師範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 大學城市學院、寧波大學、浙江 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寧波大紅鷹學院、溫州大學、溫州醫學院、紹興文理學院、湖州師範學院、嘉興學院、臺州學院、麗水學院、衢州學院 浙江省行政区域   浙江 在歷史長河中,涌現了衆多文化名人,如哲學家、思想傢王充、陳亮、葉適、宋濂、王陽明、黃宗羲、龔自珍;政治傢勾踐、孫權、錢鏐、劉基、於謙;詩人賀知章、駱賓王、孟郊、朱淑真、周邦彥、陸遊、戴復古;畫傢趙孟頫、徐渭、馬遠、黃公望、陳洪綬、任伯年、吳昌碩;書法傢虞世南、褚遂良;科學家瀋括;戲劇傢李漁、洪升、高則誠;教育傢蔡元培;以及章太炎、王國維等;自東漢至現代,浙江 籍文學家載入史册者已逾千人,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出現了偉大的無産階級文化先驅魯迅、茅盾,以及金庸、徐志摩、餘華、餘秋雨、柔石、殷夫、鬱達夫、馮雪峰、夏衍、邵荃麟、艾青等文學名人。   浙江 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境內山陵綿延起伏,平原阡陌縱橫,江河滔滔不絶,海島星羅棋布,山、河、湖、海,灘、林、洞、泉,構成了一幅幅或雄、或奇、或險、或幽,或靜若處子、或動若蛟竜,或欲比天高、或試比海深,或如潑墨山水、或似萬馬奔騰的美麗畫捲。奇山異水,哺育出一代代傑出人物,吸引了一批批四方豪客,在浙江 大地留下了一處處人文古跡。
浙江 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以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為中心,縱橫交錯的風景名勝,遍布全省。浙東一片,可以遊水鄉,謁佛國,亦可尋覓唐詩之蹤。西湖、東湖、東錢湖、溪口、普陀,一路行來,水網交織,阡陌縱橫,山水綿延,直通大海,沿途有中國最典型的水鄉風貌;杭州靈隱寺、淨慈寺,新昌大佛寺、南岩寺,寧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國寺、雪竇寺,天台國清寺、德清覺海寺、竜興寺,普陀普濟寺、慧濟寺、法雨寺,佛學深厚,慈航普度;西子湖畔、山陰道上、穿岩十九峰、謝靈運古遊道、天姥石城、石梁飛瀑等,李白、杜甫、劉長卿、宋之問、元稹、王勃、賀知章、溫庭筠、杜牧等400多位唐代詩人留下了一處處行蹤和上千首詩作。浙南一片,北接括蒼,東臨大海,以奇山異水、飛瀑流泉著稱海內。溫州雁蕩山、楠溪江、洞頭島,臺州天台山、神仙居、古長城,麗水仙都峰、石門洞、南明山,山水雄奇,名勝衆多,目不暇接。浙西一片,集天地之靈氣,聚山川之精華。從杭州出發一路上行,西湖、富春江-新安江以及安徽黃山3個國傢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連成一綫,不愧為中國著名的黃金旅遊綫之一。富陽鸛山、桐廬瑤琳洞、建德小三峽、淳安千島湖、金華雙竜洞、衢州江郎山、浙西大峽𠔌、開化錢江源等,山水如畫,美不勝收。杭徽高速公路經天目山,可直達安徽黃山。浙北一片,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縱貫富饒的杭嘉湖平原,這裏是著名的蠶鄉,是絲綢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南潯、西塘、烏鎮、新市等江南古鎮,古跡尚在,風物猶存;莫幹山、竜王山、南北湖等避暑勝地,環境獨特,景色宜人;海寧錢江潮、安吉竹種園、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等,氣象萬千,蔚為大觀。這裏還與蘇州、無錫、宜興等地共同形成了古運河-太湖旅遊區。
浙江 省嘉興市嘉善縣,古稱胥塘、斜塘,又名平川,嘉善西塘與桐鄉烏鎮、海寧硤石、海????百步並稱為浙江 四大古鎮(全在嘉興境內)。
浙江 省嘉興市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綫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湖公路、國道320公路、318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相銜接。
浙江 第一大淡水湖,素有“西子風韻、太湖氣魄”之美譽。東錢湖水光空瀠,山色如黛,詩情畫意,妙趣天成。
浙江 省第二大江甌江的最大支流,因發源、穿梭於崇山峻嶺間,河道深切,落差很大,形成了許多奇峰、峽𠔌、峭壁、飛瀑,並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灘美聞名遐邇。
浙江 文物保護單位:
 浙江 特产 浙江 特产 浙江 名梨品種之一。主産於杭州。主要品種有八雲、太白、菊水等。樹勢較強,開花結實率高。果在大,微黃,近扁圓形,頂部常有銹斑,果點黃白色,近梗窪多呈肉質,梗窪淺廣,呈溝狀。果肉玉白、脆嫩,汁多味甜。行銷省內外,遠銷港澳市場。
浙江 省杭州市西湖。明代《西湖遊覽志》即有"西湖第三橋近出蒓菜"的記載。每 年4月中旬至9月下旬采摘。而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蒓菜,莖葉肥壯、鮮嫩、蛋白質多,質量 最佳。每百剋鮮品含蛋白質900毫剋。銷於京、粵、滬、杭、寧等地,並出口日本和港澳地 區。
浙江 傳統特産,歷史悠久。産於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區,分佈於臨安的昌化、於潛、淳安的臨岐、唐村、安吉的孝豐,桐廬的分水等地,昌化産量居首位。
浙江 省富陽縣受降鄉東塢村,在浙江 、上海 、江蘇一帶,尤在佛教界中久負盛名。係以大豆為原料,經剝殼、浸豆、掏豆、磨豆、煮漿 、過濾、加熱、揭皮、晾幹、收捲、整理等工序製成。薄如蟬翼,輕似絹紗,油潤光亮,不 易黴變,有金衣之稱。
浙江 省杭州市蕭山區 ,又稱蕭山大種雞、越雞。屬肉蛋兼用型良種,其體型肥大,一般成年公雞體重約3~3.5 公斤,母雞約2公斤,閹雞達5公斤。羽毛、喙部和腳脛均呈金黃色,故又稱三黃雞。
浙江 著名梨種。主産於建德、桐廬一帶。栽培歷史悠久。樹勢強,花期早,果實大,葫蘆形或倒闊卵形,近梗窪處肉質膨大,梗窪淺小具放射狀銹斑。皮薄,黃白色;果肉玉白、細嫩,汁多,味甜。果心小,耐貯藏。
  浙江 省委書記:趙洪祝
浙江 省長:呂祖善  n.:  Zhejiang,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n.  Zhejiang (province) 浙 , 浙江 省製河 , 錢塘江 , 漸江水 詩人 清 錢塘 百科辭典 詩論傢 教育 大學 高校 醫學院 杭州 高等院校 林學院 院校 浙江 省屬大學溫州 地理 城區 寧波 重點大學 旅遊 建築 圖書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百科大全 高等教育 下沙 行政區劃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