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 美洲 >北美洲 > 
目录
·国度·北美洲国家·旅游 Tourism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英文解释·法文解释
·近义词·相关词·包含词
·更多结果...
国度
加拿大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加拿大立国初期的官方全名是加拿大自治领(英语:The Dominion of Canada 法语:Le Dominion du Canada)。在20世纪30年代后,联邦政府就停止使用全称。1967年,英廷正式放弃加拿大自治领的称号。
  
  国旗
  加拿大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自左至右由红白红色组成,两边的红竖长方形代表太平洋和大西洋,白色正方形象征加拿大的广阔国土。中央绘有一片11个角的红色枫树叶。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也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
  
  国徽
  加拿大国徽为盾徽。1921年制定,图案中间为盾形,盾面下部为一枝三片枫叶;上部的四组图案分别为:三头金色的狮子,一头直立的红狮,一把竖琴和三朵百合花,分别象征加拿大在历史上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法国之间的联系。盾徽之上有一头狮子举着一片红枫叶,既是加拿大民族的象征,也表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的牺牲者的悼念。狮子之上为一顶金色的王冠,象征英女王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盾形左侧的狮子举着一面联合王国的国旗,右侧的独角兽举着一面原法国的百合花旗。底端的绶带上用拉丁文写着“从海洋到海洋”,表示加拿大的地理位置——西濒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格言
  A Mari Usque Ad Mare (拉丁语:从海到海)
  
  国歌
  《哦!加拿大》(O Canada)和《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哦!加拿大》由卡力沙·拉瓦雷作曲、阿多尔夫·贝西·卢提尔作词,1880年首次被演唱。国歌的歌词原先只有法文,1908年,罗伯特·斯坦利·维尔写了英文词。1980年7月1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哦!加拿大》为正式国歌,并在首都渥太华举行了国歌命名仪式。因此,加拿大的国歌有英、法两种歌词。《天佑女王》是英国的国歌及英联邦的皇室颂歌。
  
  首都
  渥太华(英语:City of Ottawa 法语:Ville d'Ottawa)。地处安大略省,面积4662平方公里。人口812,129(2006年,加拿大城市第4名)。
  
  最大城市
  多伦多(英语:City of Toronto)。安大略省省会,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也是加拿大英语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人口2,503,281(2006年)。
  
  主要城市
  蒙特利尔(Montreal)、魁北克市(Quebec City)、温哥华(Vancouver)、卡尔加里(Calgary)、艾德蒙顿(Edmonton)等。
  
  语言
  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获得认可的地区语言有Inuktitut、lnuinnaqtun、Dëne Sųłiné、Cree、Gwich’in、Hän、Inuvialuktun、Slavey、Tłįchǫ Yatiì。
  
  国家政要
  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HM Queen Elizabeth II);总督米歇尔·让(Michaëlle Jean),2005年9月27日宣誓就职;总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2006年1月23日就任。
  
  独立
  按1867年7月1日的 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s ,各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单一的加拿大自治领(Dominion of Canada),加拿大宪法一直建基于这英国法律;1931年12月11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此法例中订明自治领不再从属于英皇(the Crown),订明加拿大殖民地为自治领,虽然加拿大已是一个国际公认的独立国,此特殊的自治领关系却一直存在;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国会通过新宪法,并得到英国国会通过废止旧宪,加拿大把7月1日的自治领日改名为加拿大日(国庆),加拿大才真正完成独立。最后一个英国自治领也从此在历史中消失。
  
  国庆
  加拿大日(Canada Day): 7月1日
  
  国土面积
  9,984,670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名,仅次于俄罗斯)。水域面积占8.92%。
  
  人口
  3,316.98万(2008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36名)。人口密度3.2人/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219名)。英裔居民占42%,法裔居民约占26.7%,其他欧洲人后裔占13%,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约占3%,其余为亚洲、拉美、非洲裔等。其中华裔人口已占加拿大总人口的3.5%,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少数族裔,即白种人和原住民以外的最大族裔。华裔人口中25%的人是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其余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7.3%,信基督教新教的占41.2%。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1.165万亿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1名)。人均GDP 35,600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0名)。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
  1.089万亿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8名)。人均GDP 32,614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6名)。
  
  人类发展指数
  0.961(高,世界国家和地区第4名)
  
  货币
  加拿大元(Canadian dollar,CAD)。1元=100分。钞票面额有2、5、10、20、50、100、1000元。2元纸币目前退出流通市场,市面上少见,为珍贵收藏品。加拿大元由加拿大银行(Bank of Canada)发行。
  
  时间
  加拿大共分六个时区,当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4:00时,加拿大时间分别为:
  纽芬兰时区(西四区,如圣约翰斯)12:30
  大西洋时区(西四区,如哈利法克斯)12:00
  东部时区(西五区,如渥太华)11:00
  中部时区(西六区,如温尼伯)10:00
  山地时区(西七区,如埃德蒙顿)09:00
  太平洋时区(西八区,如温哥华)08:00
  
  加拿大的6个时区东西时差4.5个小时。正常情况下,温哥华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加拿大在4月第1个星期日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实行夏时制,时间拨快一小时。
  
  行政区划
  加拿大分成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省拥有从联邦政府中获得的相当大的自治权,而特区则比较少。每个省和地区都有一个单院议会。
  阿尔伯塔省(英语、法语:Alberta,成立年份:1905年)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英语:British Columbia,法语:Colombie-Britannique,加入年份:1871年)
  马尼托巴省(英语、法语:Manitoba,加入年份为1870年)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英语: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法语:Terre-Neuve-et-Labrador,加入年份:1949年)
  新不伦瑞克省(英语:New Brunswick,法语:Nouveau-Brunswick,加入年份:1867年)
  西北(英语:Northwest Territories,法语:Territoires du Nord-Ouest,加入年份:1870年)
  新斯科舍省(英语:Nova Scotia,法语:Nouvelle-Écosse,加入年份:1867年)
  努纳武特(英语、法语:Nunavut,於1999年从西北地区分割出来)
  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加入年份:1867年)
  爱德华王子岛(英语:Prince Edward Island,法语:Île-du-Prince-Édouard,加入年份:1873年)
  魁北克省(法语:Québec,英语:Quebec,加入年份为1867年)
  萨斯喀彻温省(英语、法语:Saskatchewan,成立年份:1905年)
  育空(英语、法语:Yukon,加入年份:1898年)
  
  国树
  枫树。加拿大素有“枫叶国”的美誉。
  
  新闻出版
  共有110家日报,日发行量580余万份。英文报纸主要有《多伦多星报》,发行量52万份;两家全国性日报:《环球邮报》,发行量31万份;《国家邮报》,发行量30万份。主要法文报纸有《蒙特利尔日报》,发行量31万份。杂志有1300种,年发行量4.2亿本。 主要杂志有《麦克林斯》,新闻周刊。通讯社有加拿大通讯社,由110家日报共同拥有,成立于1917年;有300余名记者,分布在加8个城市,在纽约、华盛顿和伦敦设有分社。此外还有索瑟姆通讯社和加拿大合众社等。加拿大广播公司是加主要的全国性电台、电视广播公司(国营),1936年建立,用英、法语对国内广播,覆盖率达全国人口的99.4%。该公司的国际广播电台于1945年建立,用包括华语在内的11种语言播音。加拿大广播公司电视台拥有由31家电视台组成的英、法语电视网,覆盖率达全国人口的99.2%。此外,主要私营电视台有:加拿大电视台(系英语播音的全国性电视台)、环球电视台(系地区性英语电视台)和四季电视台(系地区性法语电视台)。
  
  国际域名缩写
  ca
  
  长途电话代码
  +1
  
  一、地理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南界美国本土,北靠北冰洋达北极圈。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东部气温稍低,南部气候适中,西部气候温和湿润,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中西部最高气温达40℃以上,北部最低气温低至-60℃。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南部与美国接壤,国境线长达8892公里。北部隔海与俄罗斯相望。
  
  由于北部的严寒气候,只有12%的土地适合耕种。因此,加拿大的三千万人口大多居住在气候温和,距离南部边界几百公里以内的狭长领土内,尤其是与美国接壤的湖群和圣劳伦斯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加拿大人口最稠密、工农业最集中的地区。
  
  加拿大湖泊众多。如果在夏天飞过曼尼托巴或北安大略,你将看到水面多于陆地,大大小小的湖泊不计其数。据估测,加拿大拥有全世界七分之一的淡水量。除了与美国相连的五大湖,加拿大还有众多的河流。加拿大是一个雨雪量都非常丰富的国家,林木和农作物都能得到充分的水量,因而生长得茂密繁盛。而变化多端,光彩夺目的雪峰景色,更是举世闻名。
   
  加拿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为占全国总面积的44%,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有丰富的矿藏,是世界上除美国和俄罗斯以外最大的产矿国之一。
   
  加拿大有五大地理区。分别是东部大西洋区、中部区、草原区、西海岸地区和北部区。东部区以渔业、农业、森林、 采矿业等为主;中部的安大略和魁北克省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占加拿大四分之三的制造业都位于这里;草原区包括曼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阿尔伯达省,这里土地平坦肥沃,能源资源丰富。西海岸区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著名的山区和森林区,木材、水果、海洋资产等资源丰富;北部区由育空和西北领地组成,盛产石油、天然气、金、铅和锌。
  
  二、历史
  要想知道加拿大是怎样的名为Canada的我们必须回溯到16世纪。那时,法国人梦想发现并统治更多的疆域 ,扩展他们的贸易范围,并让世界各国信奉他们的信仰。1535年,当时的法国国王兰西斯一世命令航海家杰克斯·卡蒂埃尔(jacques Cartier)去探寻“新世界”,以求找到一条通往印度的航道。卡蒂埃尔首次探险来到了圣劳伦斯海湾。这时他并不知道会在这里发现什么,但他希望这是大洋的一个分支,并是他通往远东征程的必经之路。于是他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然而他并没有到达所期盼的亚洲,却来到了魁北克(Quebec),当地的印第安人称它"Stadacona"。正是这时,Canada一词被写进了国家的历史。Canada一词源于印第安语的“Kanada”意为“群落”或“村庄”。卡蒂埃尔在向法王报告时,首次使用了“Canada”,来指他所到达的魁北克。加拿大原为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居住地。16 世纪沦为法、英殖民地,后又被法割让给英国。1867年,英将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省和诺瓦斯科舍省合并为一个联邦,成为英国最早的自治领。此后,其它省也陆续加入联邦。1926年,英国承认加的“平等地位”,加始获外交独立权。1931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议会也获得了同英议会平等的立法权,但仍无修宪权。1982年,英国女王签署《加拿大宪法法案》,加议会获得立宪、修宪的全部权力
  
  三、政治
  1867年建立联邦以来,基本上由自由党和进步保守党轮流执政。1993年,自由党在第35届联邦议会大选中获胜,克雷蒂安就任总理。1997、2000年大选中,自由党连续获胜,克蝉联执政。2003年11月,保罗·马丁当选自由党新领袖,12月,克雷蒂安宣布退休,马丁继任总理。马丁政府上台后将医疗保健、教育创新、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加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等列为施政重点。2004年3月自由党政府爆出腐败丑闻,支持率一度降至10年来最低点。6月,加举行大选,自由党再次获胜,马丁总理连任。2006年,保守党领袖史蒂芬·哈珀在大选中胜出,当选加拿大第22位总理
  
  宪法
  加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宪法,主要由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通过的宪法法案构成,其中包括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不列颠北美法案》。宪法规定,加实行联邦议会制,尊英王为加国家元首,总督为英女王在加代表,英、法语均为官方语言。宪法宗旨:和平、秩序和良政。
  
  议会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由总督签署后成为法律。总督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参议院共105席,名额按各省人口比例和历史惯例分配。参议员由联邦总理提名,总督任命。 1965年 6月2日前任命的为终身制,此后任命的到 75 岁退休。参议长丹尼尔·菲利普·海斯(Daniel Philip Hays),2001年1月就任。众议院共308席,众议员由按各省人口比例划分的联邦选区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不超过5年。众议长为自由党人彼得·米利肯(Peter Milliken)。第39届联邦众议院选举于2006年1月举行,议席占有情况为:保守党124席,自由党108席,魁北克集团51席,新民主党29席,独立人士1席。
  
  政府
  内阁制。由众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其领袖任总理。现内阁由自由党于2004年7月组成,除总理外,共有副总理1名,部长32名,驻参议院领袖一名,驻众议院领袖、副领袖各一名,国务部长8名。主要有:总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外交部长皮Maxiem Bernier,国防部长皮特-麦凯(Peter MacKay),国际贸易部长大卫-艾默逊(David Emerson)。
  
  司法机构
  加拿大设联邦、省和地方(一般指市)三级法院。联邦法院一般受理财政、海事和有关经济方面的案件。最高法院由1名大法官和8名陪审法官组成,主要仲裁联邦和各省上诉的重大政治、法律、有关宪法问题以及重大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法院的裁决为终审裁决。最高法院的法官均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75岁退休。首席大法官贝弗利·麦克拉克林女士(Beverley McLachlin)于2000年1月就任。司法部长兼总检察长欧文·考特勒(Irwin Cotler)于2003年12月就任。各省设有省高等法院和省法院,主要审理刑事案件及其它与该省有关的重要案件,但也有一些省级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地方法院一般审理民事案件。
  
  政党
  (1)自由党(Liberal Party):现执政党。1873 年成立。 代表工业垄断资本集团利益并兼顾中、小企业利益。领袖:保罗·马丁(Paul Martin)。
  (2)加拿大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 of Canada):议会正式反对党,加右翼政党。由加拿大改良保守联盟党和进步保守党于2003年12月合并而成,代表银行保险业、铁路运输业、能源工业垄断资本和大农场主利益。领袖: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
  (3)魁北克集团(Block Quebecois):1990年成立。该集团代表魁北克人的利益,主张魁北克独立。领袖:吉利斯·杜塞普(Gilles Duceppe)。
  (4)新民主党(New Democratic Party):1961年由“平民合作联盟”与“加拿大劳工大会”联合而成。该党属于社会民主党性质,代表中下劳动阶层利益,主张企业公营,标榜社会主义。领袖:杰克·莱顿(Jack Layton)。
  
  其他政党还有:社会信用党、加拿大党、绿党和加拿大共产党等。
  
  魁北克问题
  加是多民族国家,主要居民是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后者主要聚集在魁北克省。该省面积154.2万平方公里,人口748.7万(2003年),其中讲法语的居民占82%。上个世纪80年代,魁北克省执政的魁北克人党提出魁北克政治上实现独立、经济上与加拿大其它地区保持联系,即“主权-联系”的主张。1980年,魁北克省就独立问题在全省举行首次公民投票,结果要求独立的主张遭否决(59.5%对40.5%)。1993年10月,主张魁北克独立的魁北克集团成为联邦议会仅次于执政党的第二大政党。1994年9月,魁北克人党在再次赢得省选后即提出了《魁北克主权法》决议草案。1995年10月魁北克省就魁独问题再次举行公决,结果统一派以微弱多数险胜(50.6%vs49.4%),加面临的分裂危机暂告平息。1998年8月,加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宣布魁北克省无权单方面宣布独立。2000年,加议会通过关于魁独公决规则的法案,从法律上为魁独设置了障碍。2003年4月,魁北克省省议会选举中,自由党击败魁人党而成为执政党,魁独运动进一步陷入低潮。2006年11月,加拿大国会通过议案-宣布魁北克是一个在加拿大统一的大前提下的特殊民族。
  
  1980年L'evesque发动举行全民公投。这不但是将宁静革命推进一步,更将保存法语文化与政治主权合而为一。结果以59.5%对40.5%比数遭到否决。在往后的十五年内,加拿大政府举行了两次主权会谈协商,为了缓和魁北克对新宪法的反对,1987年5月,10个省的总理与加拿大总理Brian Mulroney在渥太华附近的米其湖(Meech Lake)度假胜地举行会议,主要目的是拟定协定,以争取魁北克对1982年宪法决议的承认。《米其湖协定》(Meech Lake Accord)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重申魁北克是一个「独特社会」,它有保存和加强这种地位的权利。《协定》扩大了修宪范围并规定部分宪法修正案需10个省一致通过方能生效,魁北克因而获得一部分修宪否决权。《协定》还规定,各省政府若自设社会福利专案取代联邦的福利措施,可得到联邦政府的财政补贴。 《米其湖协定》最后由于Manitoba 和Newfoundland两省不予批准而失效。一直等到1995年,魁北克人党认为时机成熟,因此发动第二次公民投票,结果独立派以49.4%对50.6%败北。
  
  
  四、经济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家之一。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较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亦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加以贸易立国,对外资、外贸依赖很大,经济上受美国影响较深。2003年,受疯牛病、非典型性肺炎和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加经济全年增长率仅为1.7%。通货膨胀和利率保持低位。财政收支已连续7年取得盈余。高债务、高失业率仍是制约加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资源
  加拿大地域辽阔,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矿产有60余种,镍、锌、铂、石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铀、金、镉、铋、石膏居世界第二位。铜、铁、铅、钾、硫磺、钴、铬、钼等产量丰富。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80亿桶。森林覆盖面积达440万平方公里,产材林面积286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领土面积的44%和29%;木材总蓄积量为172.3亿立方米。加领土面积中有89万平方公里为淡水覆盖,淡水资源占世界的9%。
  
  工业
  2003年加制造业总产值1759.82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5%;从业人员229.4万,占全国就业人员的14.57%。建筑业总产值548.97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从业人员93.14万,占全国就业人员的5.91%。近几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1 2002 2003
  
  汽车(万辆) 237 234.9 227.6
  
  原油(亿立方米)1.29 1.37 1.44
  
  天然气(亿立方米) 1793.26
  
  铁矿砂(万吨) 2696.1 3090.2 3321.4
  
  煤(万吨) 7046.9 6660.8 6212.9
  
  镍(万吨) 18.4 18 15.3
  
  铅(万吨) 14.7 10.1 7.8
  
  金(万公斤) 15.7 15.2 14
  
  银(万公斤) 123.5 135.2 127.6
  
  铜(万吨) 61.4 58.4 54.3
  
  铀(万公斤) 1.299 1.286 0.99
  
  发电量(亿度) 5420 5309.35 5151.88
  (资料来源:2004年4月份加拿大经济观察)
  
  农牧业
  2003年农、林、渔业总产值229.38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2.26%。其中农业总产值106.19亿加元。主要种植小麦、大麦、亚麻、燕麦、油菜籽、玉米等作物。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16%,其中已耕地面积约68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8%。2003年,农业人口33.95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2.16%。加渔业发达,75%的渔产品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产品出口国。近几年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 2000 2001 2002
  
  小麦 2690 2571.7 2128.2 1568.99
  
  大麦 1319.6 1338.83 1135.49 728.26
  
  燕麦 364.13 338.38 276.92 274.88
  
  油菜籽 879.83 692.73 506.2 357.71
  
  亚麻籽 102.24 70.74 70.23 67.94
  
  玉米 916.13 682.67 817.08 906.53
  
  2003年畜牧业总产值为39.88亿加元,牲畜存栏数如下:牛1466万头,猪1455.8万头,羊99.7万只。
  
  服务业
  加服务业近年发展较快,2003年产值为6970.17亿加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8.8%,从业人口1175.99万人,占当年全国总劳动力的74.68%。
  
  旅游业
  加旅游业十分发达。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加在世界旅游组织收入最高国家中排名第九。2003年,旅游收入226.66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7%。接待外国游客3890.27万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人数56.14万人(2001年)。主要旅游城市有温哥华、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魁北克市等。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发达,水、陆、空运输均十分便利。具体情况如下:
  
  铁路
  铁路总长49427公里(2002年)。2003年货运量2.34亿吨。
  
  公路
  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总长140万公里。横贯加拿大的高速公路长7725公里,于1971年全线通车,从太平洋东岸的维多利亚直到大西洋西岸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是全世界最长的国家级高速公路。2003年全国注册车辆总数2466.54万辆。
  
  水运
  圣劳伦斯运河深水航道全长3769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运河,船舶通航可从大西洋抵达五大湖水系。全加共有25个大的深水港和650个小港口。最大的港口是温哥华港,年吞吐量达7000万吨。
  
  空运
  约有商业飞机4500架,经核准的机场共886个,主要机场68个,包括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和蒙特利尔等国际机场。2001年客运量约595.09亿人公里,货运量约14.2亿吨公里。
  
  管道运输
  输送石油、天然气与水的管道总长196000公里,是世界第二长的管道系统。
  
  财政金融
  联邦政府近3年财政预算情况如下(单位:亿加元):
  
  2000/2001 2001/2002 2003/2004 2004/2005
  
  收入 1786 1713 1847 1872
  
  支出 1615 1713 1837 1833
  
  赢余 171 0 10 39
  2003年7月黄金储备约合1.1亿美元。联邦外汇储备总额为307.98亿美元。2003年,联邦债务总额约5264.92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43.35%。
  
  主要银行
  (1)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成立于1869年,最大的民营银行。2003年资产总值达4130亿加元。
  (2)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由加拿大商业银行(1867年成立)与加拿大帝国银行(1875年成立)于1961年6月1日合并而成,2003年总资产为2771.47亿加元。
  (3)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成立于1817年,为加第三大银行。2003年总资产为2610亿加元。
  (4)加拿大道明信托 (TD Canada Trust):现加拿大网点最多银行,总部位于多伦多。
  (5)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Bank Canada)
  (6)加拿大国家银行 (National Bank of Canada)
  
  对外贸易
  加经济对外贸依赖严重,商品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2003年对外商品贸易额为7425.69亿加元。最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百万加元):
  
   2001 2002 2003
  
  出口额 413109.8 410686.5 401187.9
  
  进口额 350502.8 356109.3 341381.3
  
  差 额 62607 54577.2 59806.6
  
  (资料来源:加拿大统计局)
  
  主要出口汽车及零配件、其他工业制品、林产品、金属和能源产品;主要进口机械设备、汽车及零配件、工业材料、其他消费品及食品。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日本、欧盟国家。2003年对美出口占加出口总额的82.52%。
  
  对外投资
  2002年,加在海外总资产为9833.22亿加元,其中直接投资为4318.19亿加元。2003年,加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01个,协议金额16.1亿美元,实际投入5.64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加在华投资企业累计6941个,协议金额119.87亿美元,实际投入39.22亿美元。
  
  对外援助
  加总理克雷蒂安2003年承诺,2010年前,将加对外发展援助总额增加1倍。2004~2005年度,加官方对外发展援助总额为31亿加元,主要受援国家和地区有:阿富汗、非洲地区、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
  
  外国资本
  2002年,外国在加拿大总资产11673.29亿加元,其中直接投资3493.88亿加元。
  
  与中国往来较多的著名公司和经济团体
  (1)北电网络公司(Nortel Networks Corp.):创建于1895年,主要从事城域网和企业网络、无线网络和光纤长途网络及设备服务。2003年营业额98.1亿美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威廉·欧文斯(William Owens)。地址:8200 Dixie Road, Suite 100 Brampton, Ontario L6T 5P6 Canada。
  (2)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成立于1942年,总部设在魁北克市,主要业务为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与交通运输有关的器材、设备、产品。2003年营业额为211.89亿加元,总资产291.24亿加元。董事长:博杜安(Laurent Beaudoin)。地址:800 Renelevesque Blvd. West,Montreal,Que.,Canada,H3B 1Y8。
  (3)鲍尔公司(Power Corp. of Canada):主要由德马雷家族控股的公司,从事广播电视、出版、金融、采矿、房地产等业务,总资产1826.4亿加元,2003年营业额157.47亿加元。董事长:保罗·德马雷(Paul Jr. Desmarai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马雷(Andre Desmarais)。地址:751 Square Victoria,Montreal,Quebec,Canada,H2Y 2J3。
  (4)加中贸易理事会(Canada-China Business Council):成立于1978年,是加拿大的一个非赢利性民间机构,宗旨是推动和促进加拿大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总部设在多伦多。董事会主席:彼得·克鲁依特(Peter Kruyt)。总裁:贝祥(Howard Balloch)。网址: target=_blank>www.ccbc.com
  人民生活
  加社会保险体系涵盖广泛,包括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金、家庭津贴和残疾津贴等多项内容,由联邦、省和市3级政府分类负担和管理。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4万加元(约合27429美元)。2/3的家庭有私人住宅,77%的家庭有至少一辆汽车。
  
  
  五、军事
  总督为形式上的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总理是实际上的最高统帅,国防部长在国防参谋长的协助下负责武装部队建设并领导全国部队。加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集体防务、与美国的双边战略和防务合作为其防务政策的两大支柱。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主张军备控制、裁军谈判和销毁生化武器。在保持与美国、西欧国家军事合作的同时,近年来与亚太地区的军事交往有所加强。实行义务兵役制。武装部队实行三军统一体制,在国防总指挥部之下分设海上、空中、机动、通讯和北方地区部队5大职能司令部。
  
  截至2001年底,加正规军总兵力约为5.9万人,其中包括陆军约1.8万人,海军0.9万人,空军1.35万人。加长期以来参加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国际观察、监督活动。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加几乎参加了所有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10万余名军人。2004年4月,加在全球派驻有3809名维和军人,其中阿富汗2165人,波黑651人,海地500人,中东及海湾地区473人。
  
  2002~2003年财年,加国防预算为118.34亿加元(资料来源:加拿大国防部),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
  
  
  六、教育
  联邦政府不设专门机构,教育管理权归省级政府。各省教育经费基本依靠自筹,联邦政府提供一定的资助。普及中、小学教育。1999~2000年,全国直接用于教育的经费约676.97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左右。著名学府有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拉瓦尔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等。1999年各级院校情况如下:
  
  学校(所) 学生(万人)
  
  中小学 16575 538
  
  社区学院 约200 40
  
  大 学 92 82.5
  
  
  七、外交
  1995年,加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审议,提出了对外政策的三大目标,即促进繁荣和就业;在稳定的全球框架内保护加拿大的安全;弘扬加拿大的价值观和文化。因此,在对外关系中,加把经济外交放在首位,加强与美、欧传统贸易关系,不断拓展亚洲、拉美两个新兴市场;视与美关系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保持与美密切关系的同时,更多强调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注重多边组织和机制的作用,呼吁各国加强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政经组织中的合作;积极推动军控、裁军国际进程,反对外空武器化;支持和参加国际维和行动;推行“人的安全(HUMAN SECURITY)”外交。加视恐怖主义为世界安全最大的非传统威胁。“9·11”事件发生后,加积极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反恐决议和美的反恐行动,派军队参加美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及阿战后维和行动。在伊拉克问题上,加重视联合国作用,强调解除伊武装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宣布不参与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对伊战争。积极参与伊战后重建,并已承诺大量人道主义援助。关切朝鲜核问题,要求朝重新审议退出《核不扩散条约》的决定,强烈敦促朝方立即取消浓缩铀计划,并以透明、可核查的方式停止任何其它核武发展计划。呼吁朝克制,不采取任何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
  
  2003年1月,加外长格雷厄姆宣布启动加外交政策全民对话,鼓励加公众就新形势下加外交政策的方向和重点等问题发表意见,重申加外交政策应坚持保障安全、促进繁荣及弘扬加价值观的三大目标。
  
  截至2003年底,加已同193个国家建交。
  
  同中国的关系
  1970年10月13日与中国建交。建交后,中加双边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保持了经常性的互访。加总督、总理和参、众议长等均曾访华。中国国家主席、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等先后访问过加。2003年,中国与加拿大的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中加高层接触频繁,两国领导人多次就推动双边关系发展深入交换意见。3月,克雷蒂安总理致函祝贺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就任。5月和10月,胡锦涛主席在出席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庆典和出席曼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两度与克雷蒂安总理会晤。6月,胡锦涛主席致电加总督克拉克森,祝贺加拿大国庆。8月,温家宝总理就加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生山林大火向克雷蒂安总理致慰问电。10月1日,加总督克拉克森致函胡锦涛主席,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月21~24日,克雷蒂安总理第六次访华。12月10~12日,温家宝总理对加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除与克雷蒂安总理举行会谈外,温总理还会见了克拉克森总督、候任总理马丁、参议长海斯、众议长米利肯等其他领导人,并广泛接触了加各界人士。双方签署了在文化、交通、奶业、动植物检疫等领域合作文件,访问取得重要成果。12月12日,温家宝总理致电祝贺马丁总理就任。2004年6月30日,温家宝总理致电祝贺马丁总理连任。
  
  两国各级别的官员保持着密切的磋商交流与合作。2003年1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访加;加国际合作部长惠兰访华。2月,唐家璇外长应约就朝核、伊拉克等问题与加外长格雷厄姆通电话;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访加。7月,商务部部长吕福源赴加参加蒙特利尔WTO贸易部长非正式会议。8月,保监会吴定富主席访加。9月,全国人大中加议会协会代表团对加进行友好访问;中加外交部官员第十次政治与安全磋商、中加发展合作年会和中加第八次人权对话先后在渥太华举行。12月,中国-加拿大-挪威第五届人权研讨会在云南丽江举行;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先后访加。2004年5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蒲海清访加;6月,中加外交部官员第十一次政治与安全磋商在京举行;7月,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出席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期间会见加外长格雷厄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访加。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中加贸易额为10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2%,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出口56.3亿美元,同比增长30.9%;进口43.7亿美元,同比增长20.6%。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树民。馆址:515 St. Patrick Street,Ottawa,Ont. Canada,K1N 5H3。电话:(613)789-3434。传真:(613)789-3514。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canada.org。
  商务处地址:401 King Edward Avenue,Ottawa,Ont. Canada K1N 9C9。电话:(613)789-3511。传真:(613)789-3515。
  领事部地址:(同使馆地址)。电话:(613)789-9586。传真:(613)789-1414。
  加拿大驻华大使:柯杰(Joseph Caron)。馆址:朝阳区东直门外大街19号(邮编100600)。电话:(总机)6532-3536。传真:6532-4072。网址:http://www.canada.org.cn/beijing/
  商务处地址:(同上)。电话:6532-3536(转分机)-3355。传真:6532-4072。
  移民和签证处地址:(同上)。传真:6532-1684。
  
  加在台设有台北贸易办事处,台在渥太华、温哥华和多伦多市设有“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2003年加台贸易额为49.91亿加元。
  
  同美国的关系
  美是加邻国和最重要的盟国,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等领域保持着密切关系。加历届政府均视对美关系为外交政策基石。自由党政府执政以来,在同美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强调维护加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自身利益。2001年,美布什政府就任后,克雷蒂安总理和多位高官接踵访美,与美协调立场,巩固双边关系。“9·11”事件后,加坚定支持美建立反恐联盟,参加了美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在伊拉克问题上,加重视联合国作用,强调解除伊武装应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对美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表示不满,反对美将“改变政权”作为对伊动武的理由,决定不参与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对伊战争。但加从实际利益出发,积极参与伊战后重建,并已承诺向伊提供大量人道主义援助。马丁政府上台后采取一系列改善加美关系的措施,力图消除因伊拉克战争等问题给两国关系造成的影响。2004年1月,马丁总理在墨西哥出席美洲国家首脑特别会议期间与美总统布什会晤。4月,马丁访问华盛顿,再次同布什举行会晤。
  
  美是加最大投资国,加美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加在经济上对美依赖严重。加的能源、汽车、制造业等许多重要经济部门均为美资所控制。2003年,两国贸易总额为5702.64亿加元,其中加向美出口额3310.64亿加元,占加出口总额的82.52%;从美进口额2392亿加元,占加进口总额的70.07%,顺差918.63亿加元。加美贸易纠纷主要集中在软木、钢铁、农产品等方面。
  
  同西欧国家的关系
  加是北约、英联邦、八国集团和法语国家首脑会议的成员国,重视发展同西欧国家的关系,认为加自身的繁荣和安全与西欧国家紧密相关。加与西欧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保持着传统的密切关系。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加经常与西欧各国协调立场。克雷蒂安执政期间,多次访问英、法、德、意、西等国。英、法是加在西欧的重要贸易伙伴,加与两国关系密切。
  
  加与欧盟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立场相近,建立了一年两次的“加拿大—欧盟首脑会议”机制,关系密切。1996年12月,加与欧盟签署了加强双边关系的政治宣言和行动计划。2004年3月,加与欧盟举行半年度首脑会议,发表了“加拿大—欧盟伙伴计划”及“贸易和投资促进框架协议”,决定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经济、外交和安全方面的合作,并在联合国等多边机构互相支持和配合。欧盟作为整体是加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加第二大投资来源地。2003年,加与欧盟贸易额589.12亿加元,其中加出口额227.36亿加元,进口额361.76亿加元。但加与欧盟在对方市场的份额逐年缩小。加与欧盟在市场准入、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出口补贴等问题上存在摩擦。
  
  同亚太国家的关系
  加认为亚洲将成为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加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与亚洲的经济和战略关系。近年来,克雷蒂安总理率“加拿大国家队”多次出访亚太国家,与中国、东盟等国关系发展迅速。加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前总理克雷蒂安执政期间出席了历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997年,加主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将当年定为加“亚太年”。亚太地区已成为加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加资金、技术和移民的来源地之一。加最大的10个贸易伙伴中,有4个在亚洲。日本是加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 2003年双边贸易额为220.24亿加元。
  
  加是东盟地区论坛(ARF)成员和东盟对话国。加认为东盟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扩大,积极发展与东盟在军备控制、核不扩散、海洋环境管理以及投资、教育、人力资源、商品和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近年来,加与东盟的经贸和投资关系发展较快。2003年,加与东盟贸易额98.36亿加元,其中出口额22.76亿加元,进口额75.6亿加元。
  
  同独联体各国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苏联解体后,加迅速承认独联体各国,并积极发展同它们的双边关系。加向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均提供援助,并给予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亚美尼亚等国关税优惠待遇。对独联体国家的援助主要用于推动结构性改革和民主进程,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对东欧国家援助主要集中在政治、司法改革以及技术和管理援助等领域。
  
  近年来,加俄关系稳步发展。2002年2月,克雷蒂安总理率“加拿大国家队”访问俄罗斯,加俄签署了77项商业合同、谅解备忘录和意向书,数额达3.37亿加元。加俄还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强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联合行动计划。2003年,加俄双边贸易额约11.31亿加元。
  
  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关系
  加是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认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上升,与该地区国家的合作有助于加实现贸易关系多元化和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因此,十分重视发展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1994年,加主办了美洲国家组织第30届首脑会议。加还与拉美国家建立了“加拿大—拉美国家论坛”,与加勒比国家建立了不定期首脑会晤制度。加积极主张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扩大至南美,成立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2004年1月,加拿大倡议召开了美洲国家特别首脑会议,会议发表了《新莱昂宣言》。
  
  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是加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目的地。1996年11月,加与智利率先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01年,加又与哥斯达黎加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加与墨西哥同为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近年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02年6月,加国际贸易部长佩蒂格鲁率贸易代表团访问墨西哥,并会见了墨总统福克斯。2003年,加与墨西哥和智利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43.76亿加元和11.99亿加元。
  
  加对古巴奉行接触政策,1998和1997年,加总理和外长阿克斯沃西分别访古。古是加在拉美第四大出口国。2003年,加对古出口额为2.54亿加元。近年来,加对古投资增长较快,现有数十家公司在古经营采矿等企业。
  
  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法语。60%加拿大人将英语作为其主要使用语言。


  Canadian poetry is poetry written in Canada, by Canadians.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branches of Canadian poetry: French-Canadian poetry (mostly written by Québécois authors), First Nations poetry and English-Canadian poetry.
  
  English-Canadian Poetry
  
  Beginnings
  The earliest works of poetry, mainly written by visitors, described the new territories in optimistic terms, mainly targeted at a European audience. One of the first works was Robert Hayman's Quodlibets, composed in Newfoundland and published in 1628.
  
  With the growth of English language communities near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poetry aimed at local readers began to appear in local newspapers. These writings were mainly intended to reflect the prevailing cultural values of the time and were modeled after English poetry of the same perio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poetic works began to reflect local subjects. Acadia by Joseph Howe and The Saint Lawrence and the Saguenay by Charles Sangster are examples of this trend. Early nationalistic verses were composed by writers including Thomas D'Arcy McGee. Many "regional" poets also espoused the British political and aesthetic jingoism of the period. For example, High Tory loyalist & occasional poet Thomas H. Higginson of Vankleek Hill, Ontario, produced paeons to Sir Francis Bond Head (Wm. Lyon Mackenzie's opponent) and the British war effort in the Crimea (such as Sonnet to Florence Nightingale and others), while producing some interesting nature verse exemplifying the all-pervasive influence of Wordsworth's view of nature and the sublime.
  
  Confederation
  A group of poets now known as the "Confederation poets" began writing follow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Dominos of Canada in 1887, including Charles G. D. Roberts, Archibald Lampman, Bliss Carman and Duncan Campbell Scott. Choosing the world of nature as their inspiration, their work was drawn from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at its best, written in their own tones.
  
  Early 20th Century
  During this period, E. Pauline Johnson and Robert W. Service were writing popular poetry - Johnson's based on her English and Mohawk heritage and Service writing tales of the Yukon gold rush.
  
  In 1915, John McCrae, serving as a surgeon in the Canadian Army, wrote the famous war poem "In Flanders Fields".
  
  In Newfoundland, E.J. Pratt described the struggle to make a living on the land in poems about maritime life and the history of Canada. Meanwhile, in central Canada, poets such as Ralph Gustafson and Raymond Knister were mov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verse forms.
  
  In the 1930s, A.J.M. Smith and F.R. Scott helped inspi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oetic voices in Montreal through the McGill Fortnightly Review and the anthology New Provinces. The "new poetry" valued intellect over sentimentality, or as some have put it, logic over human emotions . Under the editorship (literary) of Earle Birney, the Canadian Forum helped promote similar developments in Toronto. Dorothy Livesay, born in Manitoba, w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e Toronto movement. These two urban centres of literary activity provided fertile grou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ter poets such as Irving Layton and Raymond Souster.
  
  Post war
  Following World War II, a new breed of poets appeared, writing for a well-educated audience. These included James Reaney, Jay Macpherson and Leonard Cohen. Meanwhile, some maturing authors such as Layton, Souster and Louis Dudek, moved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adopting colloquial speech in their work.
  
  In the 1960s, a renewed sense of nation helped foster new voices: Margaret Atwood, Michael Ondaatje, Leonard Cohen, Eli Mandel and Margaret Avison. Others such as Al Purdy and Earle Birney, already published, produced some of their best work during this period.
  
  Since the 1990s, several Governor General's Award-winning poets, in particular Jan Zwicky and Tim Lilburn, have been engaged in nonfiction writing that map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etry and philosophy. Zwicky's "Lyric Philosophy" and "Wisdom and Metaphor", as well as Lilburn's collection "Thinking and Singing", are representative works.
  
  A younger generation of Canadian poets has been expanding the boundaries of originality: Ken Babstock, Karen Solie, Sonnet L'Abbé, George Elliott Clarke and Barry Dempster have all imprinted their unique consciousnesses onto the map of Canadian imagery. Evie Christie's collection, Gutted, seems to evoke the 17th century metaphysical conceit, but in a modern, urban Canadian guise.
  
  A notable anthology of Canadian poetry is The New Oxford book of Canadian Verse, edited by Margaret Atwood (ISBN 0-19-540450-5).
  
  Literary Prizes
  Notable literary prizes for English Canadian poetry include the Governor General's Awards, the Griffin Poetry Prize, the Gerald Lampert Award and the Pat Lowther Award and Shaunt Basmajian Chapbook Award
  
  Uniquely Canadian Forms
  The Viator poem form was invented by Canadian author and poet, Robin Skelton. It consists of any stanzaic form in which the first line of the first stanza is the second line of the second stanza and so on until the poem ends with the line with which it began. The term, Viator comes from the Latin for traveller. A copyrighted example of Skelton's form may be found in his excellent reference book, The Shapes of our Singing, and is entitled Dover Beach Revisited.
  
  An unpublished example of the Viator is included below to illustrate how the line travels through the poem, its repetition adding weight to the process described. The repeating line is highlighted in boldface type.
  
  French-Canadian Poetry
  
  Early verse
  The first book written in verse by a Canadian was ?p?tres, Satires, Chansons, ?pigrammes et Autres Pièces de vers by Michel Bibaud, published in 1830.
  
  End of 19th century
  Octave Crémazie is considered the father of French Canadian poetry. His poetry and that of his follower Louis Fréchette are romantic of form and patriotic in inspiration. At the same time, Pamphile Le May was writing intimist poetry about the simple farm life and Alfred Garneau wrote his feelings.
  
  The Montreal School
  L'?cole littéraire de Montréal is not a literary school per se but more of a group of poets that met regularly. In reaction to the earlier following of the romantic Victor Hugo, they took later schools (such as the Parnassian or symbolism) as their masters. The most talented among them was certainly ?mile Nelligan, a young poet who stopped writing at only 20 years of age due to mental illness.
  
  The terroir
  Outside Montreal, other poets, such as Nérée Beauchemin continued Pamphile Le May's depiction of the life of the habitants. Then came the powerful Alfred Desrochers, a precursor to the "pays" school of poetry of Gaston Miron.
北美洲国家
  北美洲国家。东、北、西分别临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面积99761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二大国。人口2973万(1995年)。首都渥太华。西部有年轻高大山系,东南边缘为古老山地,广大地区为低高原和平原低地。多湖泊。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经济发达。世界主要的矿业国和林业国之一。镍、锌、铀、木材、新闻纸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
旅游 Tourism
  加拿大最佳旅游时间: 加拿大旅游的最佳季节是5月到10月,在这段时间可以体会加拿大独特的极具风情的清凉夏季和枫叶层林尽染的秋天。加拿大属于北欧型态的大陆型气候,气候比较寒冷,冬季漫长而夏季短促,四季分明,但东部和西部沿海一带,以及靠近美国的哈得逊河流和五大湖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加拿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区域,气候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在每个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都有很大不同。
  
  全加拿大的下雪量总是很多,不过新斯克细亚(novasoctia)和安大略南部的部分地区例外。到了十一月底,积雪遍布斜坡和小径,积雪可以一直持续到四月,在山区中甚至能持续到五月。 加拿大民俗节庆活动: 政府规定的节假日共有 61 天。其中 52 天为周日, 9 天为其它节日,加上周六的假期,实际的节假日至少有 113 日。
  
  新年 (new year`s day) 1 月 1 日
  
  圣星期五 (good friday) 复活节前的星期五
  
  复活节的星期一 (easter monday)  victoria day 5 月 24 日
  
  维多得亚女王诞生日建国纪念日(canada day) 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
  
  建国纪念日 (canada day) 7 月 1 日
  
  劳动者日 (labour day) 9 月 1 日
  
  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10 月份第二个星期一
  
  加拿大特别提醒: 时 差
  
  拥有广阔国土的加拿大共有6个时间带,面海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东部的纽芬兰岛之间竟有4个半小时的时差(到拉布拉多是4小时)。向东加1小时(纽芬兰岛为30分钟);向西相反减1小时。越省境移动时切需注意。
  
  加拿大4月至10月采用夏时制,夏时制的实施期间通常从4月至10月采用夏时制,夏时制的实施期间通常从4月第一个星期日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之间,但有时因年度不同而有变化。此外,仅有萨斯喀沏温一省还未实施夏时制。
  
  税 金 gst(消费税)
  
  从1991年1月1日起,加拿大全国开始施行7%的叫做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的消费税制度。由于此为联邦税,它和从来就有的省税分别交纳。但对海外来的旅行者还特别有gst的返还制度。 加拿大美食: 加拿大的特色食品:新鲜三文鱼、生蚝、枫糖、野米、周打鱼汤、各式海鲜(如鳕鱼、吞拿鱼、龙蝦)、汉堡包、铁板西冷扒、甘草、浇汁等。
  
  在历史并不悠久的加拿大,并没有像中国菜或法国菜那样的传统加拿大菜,但正由于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因此在不同地区可品尝到使用了新鲜材料的各国饭菜。而且,量足价廉可以说是加拿大菜的特色。
  
  加拿大人的饮食习惯接近美国,喜食牛肉、鱼、野味、蛋和蔬菜。品味清淡,不喜辣味。加拿大人以食肉为主,黄油、奶酪必不可少,并配有土豆、胡萝卜、豆角等蔬菜。生菜吃的也很多,芹菜、菜花、洋葱、西红柿、黄瓜等经常生吃。加拿大人饮酒不像欧洲人那么多,饭间多饮用矿泉水、果汁等。
  
  提起加拿大就自然令人想到枫树果露。超市和礼品店里都汇集了众多大瓶小瓶的枫树露。还有的装在漂亮可爱的器皿里,最适合当作礼品送人。吃的时候可以抹在面包上或加进红茶里。
  
  加拿大境内的快餐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热狗、意大利馅饼、炸土豆条、汉堡包、肯德基炸鸡、中餐盒饭等,一般花5~6加元便可吃饱。像肯德基炸鸡和麦当劳汉堡包等快餐联号在购物中心和商业区比比皆是,一些快餐车则散见于各种娱乐场所和街心公园里。
  
  用餐须知
  
  在加拿大购食品不用上税,但在各种餐馆用餐,均需付总共为15%的省销售税和货物与服务税。小费一般掌握在餐费的10~15%之间,交费时或直接给服务员或放在餐桌上均可。你买了快餐可在街心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吃,也可带一杯软饮料边饮边吃,但不可以带含酒精的饮料,因为加拿大的法津禁止公民在公共场所饮酒。
  
  加拿大购物: 对于初到加拿大的人来说,如何购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也是受到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加拿大购买食品和日用品,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在不同的场所购物,这样既能买到较为便宜的物品,又能节省时间。
  
  购物场所
  
  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re,shopping mall) 购物中心常常设在公共交通沿线,并设有停车场,方便顾客往来。
  
  超级市场(supermarket)超级市场所卖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包括新移民在内的所有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许多大型百货商店除了分布于购物中心,还有独立的分店。很多商品是北美的厂商设计,在第三世界生产的,所以比较便宜。
  
  加拿大的很多城市中还有主要服务于中低收入者的廉价商店,当然,这里出售的商品因价格便宜,其质量或许比不上高价的商品,但并不意味着它们都是些低档的商品。
  
  仓库式商店(warehouse store) 供应与超级市场类似商品的仓储市场,通常不在市中心。因为雇员很少,成本低,这里的商品价格相当于小量批发,很多商品都是大包装。
  
  商店的营业时间 上午9:00~晚上8:00
  
  小贴士
  
  在商店购物,讨价还价的情形是不多见的,但私人出售的商品属例外。如果你在较正规的商店购物,一定要保存好你的收据,这样当你发现商品有令你不满意的地方时,你可以凭此要求退货或换货。加拿大的商店普遍信誉良好,很少有欺诈行为。万一你发现某些商家有欺诈,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加拿大交通: 初到一个城市,要把握一个城市的脉搏,了解它的交通是很重要的,否则真是寸步难行。加拿大交通很发达,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都有。
  
  公 路
  
  加拿大的公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总长达84万公里,几乎遍及全国每个有居民的角落。横贯加拿大的高速公路(7725公里)于1971年全线通车,是全世界最长的国家高速公路。
  
  铁 路
  
  加拿大拥有两条横贯东西海岸的铁路大动脉,加上其支线基本上覆盖了北极以南的加拿大领土。全加铁路网向南与美国东西海岸的铁路干线相连,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北美铁路系统。via铁路经营横跨加拿大的客运服务。详情可打电话询问你所在地区的via办事处。
  
  航 空
  
  航空运输在加拿大占有独特的地位,东起圣约翰斯,西至维多利亚,各大城市都有班机往来,还有支线沟通很多小城镇。经过核准的机场共886个,主要机场68个。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是加拿大最大的机场,在加拿大提供航空服务的共有604家航空公司。
  
  水 运
  
  海洋运输是加拿大传统的重要对外运输渠道,加拿大的远洋巨轮来往于世界各主要港口。
  
  公共交通
  
  加拿大的公共汽车票一般是1至2加元左右,成人、儿童、老年人票价不等。每个城市售票制度也不尽相同。温哥华按距离长短计价;多伦多无论远近,一律单一票制。多伦多、蒙特利尔市的地铁运行时间很长,夜间一点多才停运,早5点左右又启动运行。公共交通对残疾人有特殊的照顾。很多门口的台阶旁边也设有轮椅行道。
  
  出租车
  
  出租车按表收费(即按路程长短收费)。如果搭客超过四人或要等候,均须另外收费。小帐一般约为百分之十。的士公司名单列于黄页电话簿taxicabs栏内。 加拿大住宿: 在加拿大住旅馆,价格都比较贵。鉴于旅馆的星级标准不同,各个旅馆的客房价格也有较大差异。在正常情况下,像假日旅馆那样的中等旅馆,单人房间一天要70~80加元,双人房间一天要80~90加元。像希尔顿饭店那样较好的饭店,单人房间一天要90加元,双人房间一天要100加元。由于旅游问询处能够帮助游客研究并选择宾馆,因此一般不大有从中国提前预约的必要。但在旅游季节,或遇有大型体育赛事,北美游客和观众蜂拥而至,会使城市中的旅馆突然爆满,住房费用也会因之而上涨,所以要提早预定方可安心。此外,青年旅馆或ymca/ywca,由于有人数的限制,所以提早预约较好。
  
  加拿大娱乐: 加拿大的夜生活以浪漫、多彩而又富有诗意著称,数目众多的酒屋,迪斯科舞厅,随着夜幕的慢慢降临,纷纷亮起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照得大街灯火辉煌。这里的音乐酒屋数量繁杂,品类齐全。在不同的酒屋您可欣赏到布鲁斯、摇滚、爵士等不同风格的近现代音乐。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多伦多CN塔
加拿大枫林
加拿大枫林
加拿大 行政区划
  联邦制国家。全国分为10省3地方。省以下设市、镇、村等,部分省有郡的建制。各省分布在南部, 地方在北部。
  约1754, 现加拿大地区分属英法。新法兰西 (Nouvelle-France) 用来统称法属北美领地。纽芬兰和新斯科舍是英国殖民地。哈得逊湾公司从英王查理二世那里承租了鲁伯特地区( Rupert's Land)。
  1763.2.10: 英法签定巴黎合约,法国放弃新法兰西地区给予英国,只保留了圣皮蔼尔和密克隆群岛至今。
  1763.10.7: 圣约翰岛(Island of Saint John's /Île Saint-Jean; 现名爱德华王子岛)和布列塔尼角岛(Cape Breton Island /Île Royale) 附属于新斯科舍。拉布拉多海岸(Labrador coast)、安蒂科斯蒂岛(Anticosti Island) 和马德琳群岛(Madeleine Islands)附属于纽芬兰。
  1769: 圣约翰岛殖民地从新斯科舍分离。
  1774: 魁北克法案使该省延伸到俄亥俄和密西西比河,并包括了拉布拉多海岸、安蒂科斯蒂岛和马德琳群岛。
  1783.9.3: 巴黎条约确认了美国的独立。魁北克省五大湖以南地区也并入美国。
  1784.9.10: 新布伦瑞克省和布列塔尼角岛殖民地从新斯科舍分离。布列塔尼角岛的首府悉尼。
  1788: 弗雷德里顿成为新不伦瑞克省的省会。
  1791.8.24: 魁北克省分为上加拿大(Upper Canada,今安大略省)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 今魁北克)。
  1796: 约克成为上加拿大首府。1799: 圣约翰岛更名为爱德华王子岛。
  1809: 拉布拉多海岸和安蒂科斯蒂岛转归纽芬兰。
  1818: 美加修订边界条约,规定伍兹湖(Lake of the Woods)西向至俄勒冈领地(the Oregon Territory)以北纬49° 为界,俄勒冈成为英美的共管地方。
  1820: 布列塔尼角岛并入新斯科舍。
  1825: 拉布拉多海岸和安蒂科斯蒂岛又改归下加拿大(今魁北克)。
  1834: 上加拿大首府约克更名为多伦多。
  1841.2.10: 上、下加拿大改称为西、东加拿大,并且合并形成加拿大省。首府金斯敦(位于今安大略省)。
  1842.11.10: 确立美加边境 (缅因/新布伦瑞克,明尼苏达/哈得逊湾公司)。
  1844: 加拿大省首府从金斯敦迁往蒙特利尔。
  1846: 俄勒冈边界协定规定俄勒冈领地和英属殖民地(New Caledonia,)以北纬49°线为界。
  1849: 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编组为殖民地。1855: 纽芬兰的地位升为自治领,拉布拉多是它的附属。
  1857: 渥太华成了加拿大省的首府。
  1858: 新喀里多尼亚更名为英属哥伦比亚( British Columbia,中译名或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编组为殖民地。
  1859: 英国宣布对其它未编组为殖民地的地方拥有主权,并命名为“西北地区(The North-Western Territory)”,它们位于英属哥伦比亚和北冰洋,阿拉斯加和鲁伯特之间,非常广大。
  1862: 斯蒂金地区(Stickeen territory)从西北地区分离出来,它的范围从英属哥伦比亚以北延伸到北纬62°。1863年撤消以北纬60°为界分别划归英属哥伦比亚和西北地区。
  1866.11: 温哥华岛并入英属哥伦比亚,形成今日边界。
  1867.7.1: 1867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将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和上下加拿大合并成一个联邦——加拿大自治领,它包括4个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安大略和魁北克。首都渥太华。
  1870.7.15: 哈得孙湾公司放弃对鲁伯特地区的管理,该地区并入西北地区形成西北诸领地(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 加拿大名义上管理西北诸领地(以下仍称西北地区)。与此同时,马尼托巴省设立。
  1871.7.20: 英属哥伦比亚成为加拿大的一个省,以下我们使用它的简称卑诗省(B.C.)来称呼它。
  1873.7.1: 爱德华王子岛成为加拿大的一个省。
  1880.9.1: 大不列颠将它在北美极地诸岛的主权统统转于加拿大
  1881.7.1: 西北地区一部分益马尼托巴省。
  1898.6.13: 育空地区从西北地区分离。
  1905.9.1: 艾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从西北地区分离。
  1912.5.15: 西北地区一部益马尼托巴、安大略和魁北克省。
  1927.3.1: 拉布拉多内地由魁北克省转判给纽芬兰自治领,这就是今天纽芬兰省的大陆部分。
  1934.2.16: 纽芬兰自治领改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949.3.31: 纽芬兰加入加拿大,成为一个省。
  1967.1.18: 耶洛奈夫(Yellowknife,或意译为黄刀镇)成为西北地区的首府,前该地区由渥太华中央管辖。
  1999.4.1: 努纳维特地区从西北地区分离。
  2001.12.6: 纽芬兰省更名为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
英文解释
  1. n.:  Canada,  Canadian
法文解释
  1. n.  Canada
近义词
加拿大镇
相关词
地理城市北美百科大全教育大学留学教育机构
音乐人物歌手歌星北美洲旅游首都
百科辞典美国湖泊北美州概述高等教育法律更多结果...
包含词
加拿大人加拿大蓬加拿大鳟
加拿大的上加拿大加拿大统
西加拿大加拿大村加拿大紫
加拿大元加拿大杨加拿大鹅
加拿大雁加拿大河下加拿大
加拿大玉哦!加拿大加拿大日
加拿大剧加拿大猫加拿大片
加拿大镇加拿大屎加拿大铝
加拿大香脂加拿大总督加拿大岛屿
加拿大联盟加拿大盘羊加拿大麻素
加拿大邮政加拿大麻甙加拿大总理
加拿大体育加拿大电影加拿大磁山
加拿大英语加拿大内阁加拿大国会
加拿大选举加拿大教育加拿大航空
加拿大人县加拿大农业加拿大巨鹿
加拿大农场加拿大龙虾加拿大首都
加拿大杜鹃加拿大历史加拿大美术
加拿大旺市加拿大地盾加拿大文学
加拿大狩猎加拿大马鹿加拿大枫叶
加拿大法律加拿大国旗加拿大国徽
加拿大黑雁加拿大飞蓬加拿大紫荆
加拿大糖槭加拿大红樱加拿大臭鼬
加拿大水獭反转加拿大北加拿大河
加拿大学会加拿大女足加拿大战役
加拿大海盆加拿大戏剧加拿大猞猁
加拿大勋章东加拿大狼加拿大画派
加拿大道教加拿大枫糖加拿大宪法
加拿大选手留学加拿大加拿大培训
加拿大华裔加拿大机场加拿大影星
加拿大导师加拿大冰酒加拿大学院
加拿大技术加拿大乐队加拿大地理
加拿大植物加拿大明星加拿大饮食
加拿大认证加拿大东部加拿大偶像
加拿大留学加拿大歌手加拿大能量
加拿大组合加拿大高中加拿大海军
加拿大公司加拿大移民加拿大政党
加拿大童星加拿大作家加拿大名人
加拿大华人加拿大组织加拿大大学
加拿大城市加拿大税则加拿大军队
加拿大银行加拿大花园加拿大罗氏
加拿大北美加拿大棋圣加拿大白杨
加拿大白鲑加拿大梭鲈加拿大黑麻
加拿大树胶加拿大文化加拿大佛教
加拿大雀麦加拿大香胶加拿大山马蝗
美国和加拿大加拿大水杨梅加拿大鸭儿芹
加拿大俱乐部加拿大式足球加拿大保守党
日裔加拿大人加拿大出版业加拿大环境法
加拿大电视台加拿大清水湖华裔加拿大人
加拿大博览会加拿大自由党加拿大电影局
加拿大共产党加拿大国家塔加拿大威士忌
加拿大菜籽油加拿大战争法加拿大千岛湖
加拿大早熟禾加拿大公开赛加拿大沟鳞鱼
加拿大耧斗菜加拿大红瑞木加拿大无毛猫
加拿大地图册加拿大象拔蚌法裔加拿大人
加拿大卑斯省加拿大大陆桥加拿大夏令营
加拿大博物馆加拿大瞄准镜加拿大小说家
加拿大电视剧英裔加拿大人加拿大格力斯
加拿大感恩节加拿大蓝色石加拿大统计局
加拿大披碱草加拿大柳穿鱼加拿大格斯宝
塞舌尔加拿大加拿大皇家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
加拿大宏利银行加拿大国家银行加拿大广播公司
加拿大皇家骑警加拿大国家铁路加拿大汇丰银行
加拿大中国银行移居加拿大的人加拿大高等院校
加拿大铁路车辆光滑加拿大虫目加拿大皇后大学
加拿大责任政府加拿大外汇市场加拿大统计组织
加拿大水能资源加拿大某链算机加拿大金融制度
加拿大国民银行加拿大航空航天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