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 
目錄
·歐洲北部,包括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等國 Northern Europe, including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in countries such as Finland and Iceland·北歐簡介 About Nordic·相關定義 Definitions
·國傢地區 Country·主要城市 Major cities·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入境規則 Immigration rules·經濟生活 Economic life·教育 Education
·北歐神話 Norse mythology·英文解釋·相關詞
·更多結果...
歐洲北部,包括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等國 Northern Europe, including Denmark, Norway and Sweden in countries such as Finland and Iceland
  歐洲 北部,包括 丹麥 、 挪威 、 瑞典 、 芬蘭 和 冰島 等國傢。
北歐簡介 About Nordic
  北歐是政治地理名詞,特指北歐理事會的五個主權國傢: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冰島。 包括歐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和冰島 5個國傢,以及實行內部自治的法羅群島。北歐西臨大西洋,東連東歐,北抵北冰洋,南望中歐,總面積 130 多萬平方千米。地形為臺地和蝕餘山地,冰蝕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交錯是主要地貌特徵。北歐的絶大部分屬於亞寒帶大陸性氣候,鼕季漫長,氣溫較低,夏季短促涼爽。冰島等地屬極地苔原氣候,丹麥西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北歐國傢的人口密度在歐洲相對較低,經濟水平則最高,丹麥、瑞典等國的人均國民生産總值均遙居世界前列。林業、水力發電、鐵礦開採、漁業、造船業和航運業,均為北歐的傳統經濟部門。
相關定義 Definitions
  關於北歐的定義:由於中國國傢權威部門從未拿出過係統解釋,很多國人無法明確北歐的概念,混淆濫用“北部歐洲、北歐、北陸、北廷、斯堪的納維亞”等專有名詞的現象嚴重。
  北部歐洲(Northern Europe)
  (1)作自然地理名詞,泛指歐洲北部,包括阿爾卑斯山以北整個歐洲地區。
  (2)作人文地理名詞,特指西歐北部,包括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和北歐五國。
  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
  (1)作自然地理概念,定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包括丹麥、瑞典、挪威和芬蘭北部。
  (2)作語言和人類學概念,定指斯堪的納維亞語支,包括丹麥、東挪、西挪、冰島、法羅和瑞典語種和民族。
  北廷(Nordic Council)
  北廷是政治名詞,定指北廷理事會國傢。正式成員主權國5個: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和冰島。正式成員地區3個:法羅、格陵蘭、奧蘭。積極合作夥伴3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北陸(Norden)
  北陸是人文地理名詞,泛指北廷國傢的所有領土,包括北歐五國和波羅的三國,外加格陵蘭、法羅群島和挪威在南北級的領地。通連在一起,衹考慮地界範圍,可以得出:北陸約等於北廷包括北歐再包括斯堪地納維亞再包括瑞典北部歐洲再包括北歐再包括斯堪地納維亞再包括瑞典資料表:北廷七地基本國情表
國傢地區 Country
  國地 面積 人口 官方語言
  瑞典王國 449964平方公裏 890萬 瑞典語
  丹麥王國 43080平方公裏 530萬 丹麥語
  芬蘭共和國 337032平方公裏 510萬 芬蘭語和瑞典語
  挪威王國 386974平方公裏 442萬 挪威語
  冰島共和國 103106平方公裏 27萬 冰島語
  格陵蘭 2175600平方公裏 5萬 格陵蘭語
  法羅群島 1399平方公裏 4.6萬 法羅語和丹麥語
  奧蘭 1527平方公裏 2.5萬 瑞典語
主要城市 Major cities
  中文名 原文名 人口 簡介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150萬 瑞典首都,北歐最大城市。
  哥本哈根 København 140萬 丹麥首都,北歐的商業和交通中心。
  哥德堡 Göteborg 70萬 瑞典西部首城,北歐地理中心。
  赫爾辛基 Helsinki 53萬 芬蘭首都,波羅的海區商業中心。
  奧斯陸 Oslo 50萬 挪威首都,重要港口。
  馬爾默 Malmö 35萬 瑞典南部首城,瑞典第三大城市。
  奧鬍斯 Århus 26.5萬 丹麥育蘭府(大陸區)首城。
  卑爾根 Bergen 22.4萬 挪威西部首城,重要港口。
  圖爾庫 Turku 16.7萬 芬蘭瑞典語區首城,芬蘭舊都。
  雷剋雅未剋 Reykjavík 10萬 冰島首都,世界最靠北的首都。
  托爾斯港 Thórshavn 1.4萬 法羅首府,北大西洋重要海港。
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丹麥 歐盟成員國,也是北約成員國,非歐元國傢。
  瑞典 歐盟成員國,不是北約成員國,非歐元國傢。
  芬蘭 歐盟成員國,不是北約成員國,是歐元國傢。
  挪威 非歐盟成員國,是北約成員國,非歐元國傢。
  冰島 非歐盟成員國,是北約成員國,非歐元國傢。
入境規則 Immigration rules
  1。北歐國民在北歐境內跨國界旅行,不需任何文件。(沒有任何邊檢)
  2。歐盟國傢的國民進入丹芬瑞,可以衹帶身份證。(希臘除外)瑞士、列支敦士登和聖馬力諾國民享有同等待遇。
  3。美國、日本、英聯邦、梵蒂岡教廷、波羅的國傢、西斯拉夫國傢、匈牙利、希臘、塞浦路斯、以色列、韓國及多數拉美國傢、少數大洋洲非洲國傢國民需有效護照但免簽證。
  4。中國、朝鮮、越南、俄羅斯、南斯拉夫國傢等多數亞非蘇國傢的國民需簽證。
經濟生活 Economic life
  北歐,是童話世界。
   是安徒生筆下小美人魚的丹麥、北海小英雄的發源地挪威、聖誕老公公的故鄉芬蘭、擁有200多座火山的冰島、也是諾貝爾的出生地瑞典。
   北歐,是模範世界。
   芬蘭是全球經濟競爭力冠軍常客,丹麥屬最佳商業投資環境,挪威與冰島奪下最幸福國傢冠亞軍,瑞典有最適合人居的城市。
   北歐,是未來世界。
   瑞典喊出2020年要成為世界第一個無油國,舉國正竭力發展替代能源,變成新一波全球競爭動力。
  美國全球競爭力研究院北歐調查報告,為你取經小國大智慧。看看把污泥變沼氣、木屑煉酒精的未來能源,兼顧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與馬力性能的未來汽車,還有未來城市的面貌。
  在經濟競爭力上,北歐五國經常領先世界各國。世界經濟論壇(WEF)的2006至2007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芬蘭、瑞典、丹麥囊括第2、3、4名,挪威和冰島則分占第12和第14名。在此之前,芬蘭曾經連續三年奪冠。而挪威更是在最近幾年內,快速竄升為全球國民平均所得最高的國傢,約6萬美元。 在科技創新力上,北歐五國也是遙遙領先。而經濟學人信息部(EIU)調查2002到2006年全球最具創新力的國傢排行,瑞典、芬蘭、丹麥分別是第4、5、7名,臺灣位列第8。
  在生活質量上,儘管大自然條件惡劣,每年有半年冰天雪地,但還是由北歐奪冠。聯合國2006年選出的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幸福國傢(人類發展指數最優國傢),依健康生活、知識水平、生活水平三項指標做評比,除了已經連續六年奪冠的挪威繼續蟬聯榜首、第2名是冰島、另外北歐三國也都在前15名內。
  這一張張的「奬狀」,無不反映北歐國傢不僅有經濟競爭力、企業界富創新力、人民生活快樂、環境又適合人居,要說「世界最強的競爭力在北歐」,一點也不為過。但是,為什麽這地處世界角落的五個小國,今天能夠成為全球聚光燈下的國傢競爭力標竿呢?
  五國總人口2500萬,天邊海角卻胸懷全球
  北歐五國論大小,除了丹麥面積4萬3000平方公裏,比臺灣還大一些之外,其餘四國的面積都是臺灣的好幾倍。他們之所以謙稱自己是「小國」,主要是因為人口單薄。人口最多的瑞典900多萬人,最少的冰島甚至衹有31萬人,五國人口湊一湊,衹比臺灣2300萬人多200萬人。
  正因為自認小國寡民,北歐五國非但沒有鎖國,反而不亢不卑,更加意識到必須張開雙臂擁抱全世界,不能自外於全球化經濟。
  在《維京宣言》(The Viking Menifesto)一書中,兩位作者史崔德(Steve Strid)和安迪森(Claes Andreasson)提到,生長在蕞薾小國的北歐,應該是缺點,但因為人口少,本土市場小,愈能激發往外看的動機。這使得北歐五小國都非常國際化;例如,人民學語言很快、采用新科技很快、融入其它文化也很快。
  黃世嘉就指出,北歐五國人民平均都會「三語」,除了自己國傢的母語,還精通英語,再學習另一種歐洲語言做為第二外語。
  深耕教育及研發,知識經濟取代資源倚賴
  其實過去十多年來,北歐五國也面臨傳統産業因成本考慮,而外移東歐、印度和中國大陸的問題。為了成為仰賴知識的經濟體,北歐五國莫不積極投資於高素質的教育和創新研發。
  例如,瑞典的研發(R&D)支出比例高達3.7%、芬蘭為3.5%、冰島2.9%等,五國的研發支出比例,不僅都高於歐盟25國的平均值1.86%,更超越英、美、德等大國。芬蘭更喊出,2010年研發支出會達到4%的目標。
  芬蘭前總理利波寧便曾直言,芬蘭從一個仰賴資源的國傢,發展為仰賴知識的國傢,就是教育和投資於研究發展的結果。
  丹麥北方有一個奧爾堡(Alborg),是無綫通訊網路的研究重鎮,包括芬蘭的諾基亞、德國西門子、韓國三星等國際重要通訊業者,在市場激烈競爭之下,仍都願意加入這個共同研究聚落。
  奧爾堡大學無綫電通訊軟件中心主任寇奇(Peter Koch)表示,共同研究是希望吸引國內外人才,相互激蕩創新的想法,以補丹麥傳統産業外移的空洞化危機。
  事實上北歐的科技實力,從電信、重工、軍事科技、汽車業等,近百年來一直很強,例如Ericsson、NOKIA、VOLVO、SAAB等品牌早就世界聞名。加上持續不斷的研發能量,北歐五小國的競爭力,正是來自開放取勝的大格局,與不惜投入研發經費的深耕策略。
  高稅賦、高福利,從搖籃到墳墓全都顧
  北歐五國是典型的社會福利國傢,高所得、高稅賦,卻也高福利。因為北歐政府拿了人民的血汗錢,甚少傳出貪污、腐敗,反倒建立了殷實的社會安全網,一手照料每位國民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大體實現了〈禮運大同篇〉裏幼有所養、老有所終的烏托邦境界。
  從北歐國內的許多相關調查都不難發現,他們快樂的泉源,都不外是抽象的家庭、健康、友誼、信任感等因素,而不是擁有大筆的財富。
  吳祥輝在《芬蘭驚豔》書中提到,芬蘭約三成的國傢總預算,使用於社會福利。 而芬蘭的學齡兒童,平均每年領取1萬歐元的政府補助,到24歲前平均每人花費的國傢社會福利經費,超過16萬歐元;幾乎可說終身免費教育,教育支出衹占家庭支出的1%,教育支出都由政府一肩攬下。
  主持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排名調查的經濟學家羅裴茲剋拉洛斯(Augusto Lopez-Claros)表示,北歐五國因為「總體經濟環境健全,公共部門透明又有效率,政府預算與施政優先級十分吻合,」所以才能屢屢在競爭力評比上名列前茅。
教育 Education
  北歐許多國傢(挪威、瑞典、芬蘭、冰島和丹麥)有着許多共同之處。他們都是福利性國傢,並且北歐國傢的合作歷史也非常長了。但是不同的北歐國傢有着不同的課程結構。衹有在低年級北歐國傢的地理課纔單獨設課。在挪威、冰島和瑞典地理課是社會科學的一部分。而在芬蘭它是生物和地理課的一部分。
  在挪威和冰島,公民課、歷史課和地理課都在社會課中教學,但是這三門課程有它們自己的體係。同樣的結構也出現在瑞典,不過瑞典的社會課包含的範圍更廣一些,還包括了宗教課。
  在芬蘭,地理和生物、物理、化學和健康教育一起作為前四年的環境與健康課的教學內容。在5-6年級,地理課與生物課構成了生物和地理課。7-9年級,地理課和生物課仍然屬於生物和地理課,但是兩門學科都有了自己的學科地位。
  在丹麥,1-6年級地理和生物、物理、化學一起構成自然和技術課,7-9年級地理單獨設課。
  在挪威,2006年課程改革以後地理課仍然作為必修課出現在中學。2005年,地理學科在瑞典中學的地位遭到質疑,地理課被一門新的課程“可持續發展”課所取代。在芬蘭的中學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有一門課是必修課。在冰島,所有的地理相關的課程都是必修課。而在芬蘭,地理課在中學階段已不是一門必修課了。
  非常有趣的是地理課在挪威、瑞典等一些國傢裏是屬於社會科學的。而在丹麥它被分到了自然科學中。在芬蘭,地理課主要是自然科學,除了中學階段的人文地理課。在冰島,地理課(包括地理課和地貌課)同時屬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還是傳統的地理課程?
  在北歐所有的國傢中,初級中學的地理課都是完整的地理課。而在高中,完整的地理課出現在挪威和瑞典。在丹麥,自然地理得到強調。在冰島和芬蘭,地理課程被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北歐神話 Norse mythology
  北歐神話最初起源於對太陽以及自然的生成能力的崇拜,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所特有的一個神話體係,其形成時間相對的較晚於世界上其他幾大神話體係,北歐神話的口頭傳播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紀,首先在挪威、丹麥和瑞典等地方流行,後公元7世紀左右隨着一批北上的移民傳至冰島等處。中世紀時,基督教在整個歐洲盛行,由於其在政治強力打擊,大部分記載北歐神話的作品被認為是異端邪說而付之一炬,至今保留的較為完整的有冰島史詩《埃達》以及日耳曼史詩《尼伯竜根之歌》等。北歐神話是一個多神係統,大致上可分成四個體係:巨人,神,精靈以及侏儒。其中巨人創造了世界,生出了衆神,但同時也是衆神最大的敵人,可以將之理解為人格化的自然力量。神分為兩個部族,以主神奧丁為首領的阿西爾部落以及以大海之神尼奧爾德為首領的瓦尼爾部落,其中主要神有十二個。精靈及侏儒屬於半神,他們為神服務,其具體由來仍很模糊,屬於日耳曼地區一特殊的創造。在北歐神話中有許多十分特別部分,如人類的創造,首先被創造出來的是女人,而且創造的材料不是大多數神話中所示的泥土,而是一根樹枝。令一個較為突出的特點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由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處極北,終年寒冷,因此冰霜巨人在神話中的地位很高,其常常令衆神感到頭痛不已。其次,關於滅亡與重生的觀點則影響最大,不象其他神話體係,北歐神話中的神是不完美的,其本身也要面臨滅亡的命運,如奧丁為了獲得知識犧牲了左眼,被吊在樹上九夜、飽受創傷後纔得到了象徵其力量的長槍。但另一方面,北歐神話相信當萬物消亡,新的生命將再次形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循環的。
  北歐神話是被遺忘了很久的神話,古代北歐人的後裔將這份瑰寶棄而不顧,已有好幾個世紀之久。北歐神話最早流傳在芬蘭、瑞典、挪威及冰島一代,甚至在北美及格陵蘭島都有其蹤跡,是日耳曼民族之一的斯堪的那維亞民族(維京人的祖先)所創,後來羅馬帝國瓦解,此時那維亞人趁機嚮歐洲其它地方發展(侵略),「維京人」(viking,就是居住在海灣、港灣之人的意思)這名詞始於此時,而北歐神話也逐漸趨於完備。北歐神話中英雄的後裔,即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及德意志東北低地的日耳曼民族。他們生在荒涼苛虐的自然環境中,養成勇武彪悍的個性。流浪、戰鬥和狩獵是他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他們經常在大膽進取的首領率領下遠征他國,並從異國贏得在本土所無的地位與財富。
  這些戰勝國原有的文化,未必優於被他們徵服的國傢,武器和裝備也不一定能勝過對方。但他們擁有不知恐懼的冒險精神和視死如歸的勇氣,這是日耳曼民族所以能侵擾整個歐洲的重耍原因。這些不怕死的日耳曼勇士,逐漸擴大了遠征的範圍。公元400年,他們以萊茵河、多瑙河為界,與羅馬帝國相鄰。到了羅馬國勢漸衰,他們便不斷侵擾羅馬帝國的領土。
  到第五世紀中葉,日耳曼民族從東西和北面受到芬族(即被漢帝國打敗西遷的北匈奴)的壓迫,於是,引起怒濤般的民族大遷徙。這就是日耳曼人所謂的英雄時代,北歐傳奇中的主人翁大多是這時代的英雄。這次大遷徙的結果,東至俄羅斯,西迄法國海岸、布列登島,南至西班牙、意大利半島、西西裏、北非,都受到日耳曼人的侵襲,甚至遠至格陵蘭和部份美洲大陸都留有他們的足跡。流傳至今的北歐神話就是這民族的産物。從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維京人威震全歐洲,是歐洲海上最可怕的海盜,甚至可以匹敵國傢的軍隊,即使登陸作戰也不亞於海上,維京人是當時最強的戰士,那時正是歐洲的黑暗期,由於常常要外出作戰以及受到基督教、文字、藝術的影響,因此維京人開始有祈禱文、復雜的祭典、精緻的雕刻品、詩歌作品,至此是北歐神話的全盛期,不過被基督徒視為邪教。但神話的記錄在今天的日耳曼國傢中都已不復存在。反而是在北海中滿布火山與冰河的孤島—冰島上保存了下來。日耳曼諸神完全被日耳曼民族遺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當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經由接觸而受到的基督教之同化。再加上天災人禍,尤其是公元1618-1648的「三十年戰爭」,使日耳曼固有文化殘缺荒廢,英雄的傳說,都墜入遺忘的深淵,塵封於歷史的長河。
  十三世紀以後,維京人勢微,歐洲教會的勢力大增,北歐神話在歐洲各地開始失傳而且被禁止,維京人也被強迫開始改信基督教、天主教,衹剩下冰天雪地的冰島以詩歌及散文的型式流傳在島上的吟遊詩人之間。這些吟遊詩人被稱為「史迦爾德」,他們原是落沒的維京貴族後裔,知識水準頗高,他們能自由洗煉地運用種種復雜的直喻和隱喻來記載及創作北歐神話及英雄的故事,而且與時俱增,有學者說北歐神話之所以給人如此沉痛悲凄,但卻又怪異而豪壯的感受,可說是他們的傑作,因為他們本是落沒的貴族流亡到此的後裔,所以內心自然充滿着國破傢亡而流落異鄉的悲痛心情,在加上冰島終年冰天雪地的氣候,以及冰島本身就是一個因火山而形成的火山島,土地多岩質而貧瘠,島的火山也不時噴發,與冰寒的天氣形成強烈的對比,所以不難想象這些詩人所撰寫的北歐神話是多麽的凄美、豪壯充滿了悲劇英雄的故事。
  在那個時代衹有基督教的教士識字,他們既掌管記錄,保管文獻,對於異教傳說、抄本、歌麯等自然深惡痛絶,清掃幹淨;衹有少數資料幸存:英國的「貝歐武夫」-Beowulf、德國的「尼伯竜根之歌」-Nibelungenlied和一些斷簡殘篇-Saga(英雄傳說),以及兩部冰島神話詩集「愛達經」-Edda。再加上日耳曼民族認為原先所使用的古文字-魯納(Runenschrift),是帶有魔力的咒文,如果將語言定形為文字,等於將神秘力量授予敵人。因此,今日不衹是古日耳曼人的信仰,甚至是生活方式,也都難以考證。
  冰島是最後一個基督教化的北國,傳教士好像溫和些,也可能是影響力小一點。拉丁文並未驅逐北國的文學語言。民衆仍用普通話訴說古老的故事,衹是作者和時間不可考罷了。
  十三世紀以後,新舊「愛達」(詩歌集)與「費爾森迦.薩迦」(散文集)纔逐次被發掘,重新以新文字[因為北歐人最早是以一種叫「福特哈剋」的古代文字,又稱為「魯涅」(runa),傳說是三柱神之一的奧丁所創,屬於古日耳曼語一種,九世紀時拉丁文字傳入北歐北歐人卻是將其融入「福特哈剋」中,以它來撰寫詩歌與散文,所以到了十七世紀就無法直接閱讀,需要翻譯]撰成,到了十七世紀纔又重新在北歐、德國…等以日耳曼民族國傢傳開,成了現今對北歐神話研究的唯一至寶。
  最古老的「老愛達經」-ElderEdda手稿是公元一千二百年左右寫的,即基督教傳進來二百年後,書中有古歌謠二十九篇加上其它地方發現的同類歌謠,合成三十四篇。這些歌謠沒有書名,作者與編輯者的姓名也不詳,學者們判定年代很古老,大約作於公元850-1150年間。這時正是「維京時代」,這些海盜將從萊茵河下遊居民聽到的傳說歌謠,傳回到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及冰島,再經由吟遊詩人吟誦潤飾成今日傳世的形式,這些口傳歌謠直到十三世紀中葉纔寫成文字,這就是「老愛達經」産生的經過。
  散文體的「新愛達經」-YoungerEdda是十二世紀末的史諾裏.史特盧森(SnorriSturluson)寫的。主體是一篇教人寫詩的技術性論文,外加一些「老愛達經」所沒有的上古神話資料。
  「老愛達經」比較重要,由許多詩篇構成,通常描寫同一個故事,彼此卻不相連。裏面有大史詩的材料,說不定比希臘「伊利亞德」的內容更偉大,卻沒有北歐詩人像荷馬一樣改寫「伊利亞德」以前的故事一般加以整頓。北歐沒有天才人物將衆詩篇焊接成一體,化為美麗浩大的史詩;甚至沒有人拋掉粗糙平凡的內容,刪除幼稚煩人的重複部分。有時候「老愛達經」一連列出好幾頁人名。儘管文體很差,故事本身依舊射出幽光。「老愛達經」的詩人似乎有偉大的概念,卻沒有表達的技巧。很多故事棒極了。除了悲劇詩人改寫的幾個故事,希臘神話是無法與它相比的。
  最好的北歐故事都很悲壯,描寫男人和女人堅决赴死,甚至有意選擇死亡,早就計畫妥當。「壯烈」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明。而貫穿這一切的是凄慘無比的戰鬥世界觀,與南方的希臘神話形成強烈的對比。永劫的戰鬥籠罩着全神話,北歐神話的世界因戰鬥而創造,亦因戰鬥而歸於毀滅。任何民族的神話都有創世紀的傳說,但北歐神話卻盡力描述宇宙的毀滅,這是北方日耳曼神話與他民族神話最不同的特色,也是這些「史迦爾德」們的傑作。
  北歐神話與南方的希臘神話在各方面都成為極鮮明的對比。希臘神話是文藝、美術與音樂的世界,是無上幸福的樂園。北歐神話則完全相反。
  北歐神話予人最深刻的印象,應推其中所描繪的沉痛悲愴的世界形象。由生命巨樹Yggdrasil所支撐的宇宙呈現出多麽怪異而又豪壯的面貌,宇宙的一端是火焰巨人所居的極熱世界「火之鄉」Muspelheim,另一端則是永劫冰雪封鎖的冷霧世界「死人國度」Niflheim。
  這兩個世界中間是神與人的居處,有時從南方飄來火與熔岩,有時從北方送來冰雪、嚴霜,永遠威脅着人類,也威脅着神祗。這種對「天堂」的描述是多幺凄慘,也是其它民族神話所沒有的。
  在希臘神話的世界裏,屬於異類的神,充其量衹有極少數半人半獸的牧神而且其出現也是牧歌式的,而且怪物的存在衹是等待着神明和英雄的徵服。
  但是在北歐神話中卻充滿了一切奇形異相的生物,有巨大無比的大巨人,他脫下的手套,會被誤認為是高大的房屋;有一張開嘴即可吞噬天地的怪狼Fenrir;有以口銜其尾,環繞人類世界「中庭」的大蛇Jormungandr;有畏懼陽光,避居地底,黑面長鼻的侏儒;有面色一半青色一半肉色的死亡女神Hela。
  任何民族的神話都有創世紀的傳說,但北歐神話卻着力描述宇宙的毀滅,這是北方日耳曼神話與其它民族神話最不相同的特色。而且,北歐神話描繪宇宙毀滅的幻想,是如此沉痛、悲壯,地球上所有的神話,幾乎都無與倫比。
  像人類這樣渺小的存在,其「生」與「滅」實在是不足道。在宇宙末日的大火焰中,有巨大的力與力之瘋狂相搏,在極其悲愴壯烈的最後之戰中,連「諸神國度」Asgard的諸神也都毀滅了,這些幻想實已臻至人類思惟的極限。
  北歐神話中的主神Odin,是暴風之神、戰鬥之神,同時也是永恆的放浪者。同是一個多神的世界,但希臘神話中,以宙斯Zeus為首的諸神,其地位都是永恆而不可動搖的,抗拒諸神的巨人,在悲慘的敗北之後,即被打入永劫黑暗的地獄,再也沒有出頭的機會。
  相反的,北歐的諸神卻須不斷地與巨人族戰鬥,巨人除了擁有足以與諸神相抗的力量而外,同時也是這宇宙最早的誕生者,巨人的血也在諸神的脈管中流動着。
  除了雷神Thor的雷霆之槌與日神Frey的勝利之劍以外,在武力上,諸神往往不是巨人的敵手,單就智力而言,諸神也未必優於巨人族。智能之泉是從生命之樹伸嚮巨人國的一枝樹根底下涌出,負責守護泉水的又是巨人Mimir。甚至那原應歸屬於神性的睿智,在北歐神話世界裹,其根源亦為巨人所有。
  和一切均優於己的敵手作絶望之戰,這正是日耳曼民族所體會的命運。從民族大遷徙時代開始,歷經海賊時期,日耳曼民族的生存方式就是戰鬥、遷徙、再戰鬥。這是充滿沉浮流轉的動蕩生涯,他們將民族命運置於戰鬥,從冒險中求生,屢敗而不悔,這種生活態度的根源正可從神話傳說中找到印證。
英文解釋
  1. n.:  Northern Europe,  northern European
相關詞
歐洲地理國傢百科辭典傳說網頁遊戲文學神話
旅遊挪威丹麥歐羅巴民族人文芬蘭城市
波羅的海瑞典歷史藝術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