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 : 中國 >貴州 > 
目錄
·旅遊 Travel·銅仁概況 Tongren Overview·歷史沿革 History
·旅遊景點 Attractions·銅仁交通 Tongren Traffic·銅仁資源 Tongren Resources
·銅仁民族 Tongren Nationalities·銅仁特色 Tongren Features·銅仁人物 Tongren People
·其它資料 Other information·氣候 Climate·英文解釋
·近義詞·相關詞·包含詞
·更多結果...
旅遊 Travel
  銅仁旅遊投訴電話:貴州省旅遊投訴電話:0851-6818436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銅仁最佳旅遊時間: 銅仁地處雲貴高原嚮湘西丘陵、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3℃-17.5℃。由於海拔較低的緣故,銅仁為貴州省的高溫中心,夏天最高氣溫可達42.5℃,比省內其他城市高出許多,與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南京、武漢、重慶等地也不相上下。
   但梵淨山密佈的森林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因此除了寒冷的鼕季,到銅仁旅遊春夏秋三季皆可。
  銅仁民俗節慶活動:過趕年
  所謂“趕年”,就是比漢人提前一天過年。分佈在沿河、印江、德江等縣的土傢人“過趕年”時,清掃房屋,殺年豬,敬傢神,祭祖宗,吃團年飯。除夕夜燒旺火守歲。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不點燈,不用刀具,不亂潑水,不高聲說話,全家團聚吃隔夜做好的現菜現飯。這個習俗一直沿襲至今,別具特色。
  趕坳
  各坳日期不同,但都是在風景優美的山坳或草坪上。“趕坳”以青年男女居多,身着盛裝,男戴鬥篷,女打花傘,在坳場上各找對象,相互對歌傳情。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坳場也成了侗族群衆進行商品交易的場所。
  銅仁特別提醒:要小心毒蛇,去之前最好瞭解一些相關知識。銅仁美食:緑豆粉具有清熱解暑功能,在氣候比較炎熱的銅仁地區頗受群衆喜愛。緑豆粉的原料是緑豆、糯米、大米,三者的比例為3:3:4。其製作過程分磨漿、烙炕兩個步驟。磨漿具體操作如下:先將緑豆浸泡去皮,糯米和大米浸泡10—12小時,再將這幾種原料混合磨成漿汁,用文火將鍋燒燙後,再用刷把蘸油抹在鍋周圍,舀一勺漿汁均勻地攤在鍋面上烙炕成鍋蓋形的豆皮,揭下後在竹竿上稍加冷卻,摺叠成扁筒狀,切成筷子寬的條。食用時,將新鮮的緑豆粉下在沸水裏煮半分鐘左右撈在碗裏,加上佐料即可。緑豆粉的佐料也很講究,有薑粒、蔥花、花椒油、豆醬、油辣椒、豬油等,吃起來鮮辣醇香,綿軟溜滑,清爽可口。如有條件,可將花椒油換成木椒油,豬油換成鬆菌油,吃起來清香更甚。炎熱天吃一碗緑豆粉會使人感到渾身清爽,暑氣頓消。銅仁購物: 在西門橋的橋東、解放路一段,是銅仁市的步行街。步行街一帶有一些特産及衣物專賣店,但其實並沒有多少富有特色的東西,如果時間寬裕的話可以去逛逛,時間緊則可不必去。銅仁交通:交通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速,是西部大開發前沿投資環境最具優勢的地方。區內公路四通八達,水上航運直下長江,大興機場2001年7月正式通航,湘黔復綫鐵路貫穿玉屏縣境內,設有玉屏、大竜兩個火車站,正在興建中的渝懷鐵路將貫穿我區銅仁、江口、鬆桃三個縣市,設有10個站,2004年建成通車。玉(屏)銅(仁)高等級公路峻工通車,320國道高速公路年內開工建設,一個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將在銅仁形成。銅仁住宿:在銅仁市區,住宿沒什麽問題。但遊客通常會選擇在梵淨山上住宿一晚,那裏條件艱苦,遇到節假日還可能爆滿,建議早早上山去預定,越早越好。銅仁娛樂:苗族上刀山
  也稱“上刀梯”,是苗族人民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
  刀梯由一根高12米的鐵柱,72把鋒利無比的鋼刀和頂端上邊3把寒光逼人的鋼叉組成。每當趕年場、或是重大的節日,都有勇士表演。表演者身着民族服裝,赤腳、光膀,雙手抓住銀光閃閃、寒氣逼人的刀刃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橫檔刀,領頭人在梯頂上吹響海蠃,下面的勇士便接踵而上,一個個神態自然,若走平梯。
  傳說:很久以前,苗山出現了一個妖怪,它興風作浪,弄得民不聊生。一位名叫石巴貴的苗族青年身懷武功,自告奮勇為民除害。百姓們手提公雞、肩扛供桌,擁着身帶三十六把鋼刀的巴貴來到一座高山上。巴貴將鋼刀作橫檔釘在一株參天古樹上,一步步攀上樹頂,站在樹尖上朝天高呼,舞動手中降妖鞭,吹響大海蠃;與此同時,樹下的人群點燃鞭炮,敲起所有響具,把妖怪嚇跑了。從此人民過上了好日子。為紀念石巴貴為民除害的精神,上刀梯活動便世代流傳下來。
  區號:0856
  郵編:554300
  位置:貴州省東部
  面積:總面積18023平方公裏
  人口:總人口375萬
  民族:有苗、侗、土傢、仡佬、回、布依、蒙古等2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4%。
  區劃:轄銅仁市、江口縣、思南縣、德江縣、鬆桃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印江土傢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傢族自治縣和萬山特區。
  銅仁山水幽奇,風景秀麗,其妖美芳華令人沉醉。東山寺,兀立於城內錦江之濱,恰似一名忠誠的衛士日夜守護着美麗的山城,山上怪石嶙峋,古木參天,亭臺樓閣,典雅壯觀。登臨眺望,江河玉帶,城池飛花,錦江春色,盡收眼底;文筆峰、架梁山東西相對,競相爭輝;久負盛名的水晶閣周圍,錦江三面環抱,恰如一彎新月,更有古柏蒼勁,藤蘿掃地,浮蒼滴翠,郁郁葱葱。
  
  銅仁城區為錦江分而為三,三鎮之間衆多橋梁點綴,似長虹臥波,又如新月出岫。錦江支流大小江交匯處,水面寬闊,碧藍如鏡,江心一巨石突兀而起,如中流砥柱,為市內一大自然奇觀。
  
  相傳元時有漁人在江中拾得三尊銅佛,置於石上,謂之"銅人","銅仁"之名由此而來。春暖花開時節,兩岸緑柳飛絮,日影婆娑,泛舟江上,恍若置身畫中,樂而忘返。
  
  銅仁雖居西南山區,然鐵路縱橫,公路網布,航道通暢,交通可謂便捷。這裏山野幽深,土特産品奇特珍貴,具多年天地造化之靈氣,天麻、杜仲、彌猴桃為不可多得的純天然保健滋補珍品;銅仁社飯、銅仁豆腐幹、油炸粑等銅仁地區的風味小吃,別具西南民族特色,口感微酸辣,聞之口生津,健脾開胃,養生葆顔,食之欲罷不能。
銅仁概況 Tongren Overview
  銅仁 :英文(Tongren city)“中國西部名城”銅仁市是貴州省銅仁地區行署所在地,銅仁地區下轄1個縣級市(銅仁市 )、4個縣(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4個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鬆桃苗族自治縣、印江土傢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傢族自治縣)、1個特區(萬山特區)。位於貴州省(GuiZhou Province)東北,地處武陵山脈中部,緊鄰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懷化市,重慶市秀山縣,地區範圍內有烏江連接兩地。銅仁市中心坐標為 27°43′″N, 109°11′″E。城市擴容2.4萬平方公裏,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23平方公裏,城鎮緑化率達51%。該市下轄河西、環北、謝橋、市中、燈塔5個街道辦事處,雲場坪、川硐、壩黃、茶店、漾頭5鎮,桐木坪、魚塘、大坪、和平、滑石、瓦屋、六竜山7鄉,150個自治村,是美麗富饒的寶地,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是銅仁地區行署所在地,市政府駐地謝橋街道辦事處。
  梵天淨土,美麗銅仁
歷史沿革 History
  銅仁歷史悠久。溯其淵源,元時有漁者沒入水底,得銅人三尊,輓而出之,府之名以此。這裏設置縣已有1300多年。元置銅仁大小江等處軍民長官司,隸思州安撫使。明永樂十一年置銅仁府。明萬歷二十六年置銅仁縣。1949年11月銅仁解放仍置縣。1958年10月銅仁、江口、玉屏三縣並為銅仁縣。1961年7月又按原建置三縣分開。1987年8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2008年,銅仁市總人口達38萬,其中市區人口23萬。
旅遊景點 Attractions
  銅仁旅遊資源獨具特色,三江沿岸15座大小橋梁凌空兩岸,猶如15條彩虹。銅仁老城一面倚山,三面臨水,發源於梵淨的兩條江自西自北而來,匯於銅仁,稱錦江;錦江繞城半周,然後東去銅仁一角流入湖南沅水。錦江沿岸有壯觀雄奇的六竜山溶洞群。其中已開發的九竜洞為貴州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在市內西門碼頭乘船就可以遊覽九竜洞及錦江風景區。銅仁是傑出的紅軍將領周逸群烈士故鄉,闢有周逸群烈士故居一處,烈士塑像一座,往來瞻仰者絡繹不絶。
  銅仁地區主要旅遊景點:梵淨山 ·沿河烏江山峽百裏畫廊·沿河土地灣黔東革命根據地·九竜洞 ·太子石 ·南嶽飛泉 ·沿河麻陽河自然保護區 ·四野屯 ·紅二、六方面軍紀念碑 ·雲海波濤 ·中流砥柱 ·雲彩江聲 ·魚梁夜月 ·文筆凌雲 ·六洞嵐光 ·周逸群故居 ·玉屏晴雪 ·西嶺歸樵 ·萬笏朝天 ·兩江春色 ·金鱗遊泳 ·東山樓閣 ·東山寺 ·錦江公園 ·十裏錦江 ·長壽村 ·思南石
  【一】梵淨山:
  在與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東北邊陲,在橫亙楚蜀大地、綿延數百公裏的武陵山脈,有一座充滿神秘色彩而又雄奇偉岸的山峰,這就是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梵淨山。幾百年來,梵淨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國地域久久流傳。雖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變遷,但梵淨山的魅力依然歷久不衰。是什麽原因,是哪些因素造就了梵淨山的無窮魅力和巨大誘惑呢?
  梵淨山位於銅仁地區的江口、印江、鬆桃三縣結合部,海拔2493米,不僅是貴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脈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貴高原嚮湘西丘陵過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體距今已有10~14億年的歷史,是黃河以南最古老的臺地。再加上山體龐大深邃,峰巒巍峨雄奇,主峰高聳入雲,故明朝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詔令而建的古碑上稱之為“衆名嶽之宗”。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淨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山,或雄奇險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勝的是新金頂,在海拔22 00餘米的崇山峻嶺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約100米,如巨筍出土,似玉竜嘯天,紅雲環繞,直指蒼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將山頂一劈為二。兩個山頂上分別建有釋迦殿、彌勒殿,兩殿之間有天橋相連,朝拜的香火燒到了雲天之上。還有那獨立撐雲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狀若册籍的萬卷書(山岩)等,形神兼備,令人嘆絶!至於梵淨山頂部一帶常常出現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牽夢繞,一睹為快。水,或涓涓細流,或丁鼕垂滴,或白練懸空,或奔騰咆哮,皆異常澄潔。峰回水轉,匯成了九十九條溪流,順山勢的東西走嚮,嚮東匯成了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嚮西匯成印江河,直奔烏江進長江。樹,遍山皆樹,滿眼是緑,繁花爭豔,鳥獸和鳴,一幅天然畫捲。還有那雲、霧、風,波譎雲詭,也給梵淨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儼然畫中行,恍若仙山遊。
  古人云:“天下名山僧占多。”大自然造就了梵淨山的奇異風光,而佛教徒則揚名了梵淨山的靈山秀水。在明朝萬歷以前,梵淨山作為“古佛道場”,早已聲名遠播。在梵淨山的滴水岩附近,有一塊奉萬歷皇帝的詔令而專門竪立的石碑。碑文中寫道:“此黔中間之勝地有古佛道場,名曰梵淨山者則又是天下衆名嶽之宗也。”明朝萬歷皇帝之所以要下詔重建梵淨山金頂正殿(寺廟),是鑒於曾經興盛一時的梵淨山“古佛道場”,因長年戰亂而日趨衰落破敗,即碑文所言:“天哀名山之頽,而賜以欽命僧妙玄重建金頂正殿,足為萬聖臨鑾。”碑文中把盛極之時的梵淨山“古佛道場”比作“極樂天宮”,記載梵淨山佛教自開闢以來,香火旺盛,信奉朝拜的信徒如雲流水涌,連王公大人都十分嚮往。梵淨山的聲名早已傳入了南京、北京,傾動了十三個行省的地方長官。
  梵淨山這個山名,具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它是從“梵天淨土”點化而來。據史料記載,梵淨山原先的正名是“三山𠔌”,後來不知何時變成了“梵淨山”。這大概衹有去問當年的佛教高僧們了。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還使梵淨山成為一個原始古樸的生態王國。由於梵淨山的山體龐大且垂直高差大,形成了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原始基地。梵淨山不僅生長着滿山遍嶺的各種植物和棲息着各類動物,而且擁有黔金絲猴、大鯢(娃娃魚)、白頸長尾雉、雲豹等珍稀動物和全球僅存的“貴州紫薇”以及中國鴿子花樹(珙桐)等珍稀植物。梵淨山原始古樸的生物群體,成為了人類的一大財富,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保護價值。國務院於1978年確定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6年將梵淨山接納為全球“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的成員單位(中國衹有五個成員單位)。梵淨山是幸運的,因為在地球的同緯度上,目前衹有它還保留有如此原始古樸的生物群體。梵淨山的幸運,既得益於先人愛惜,也得力於當代人的保護。
  在梵淨山麓,居住着土傢族、苗族、侗族、漢族、羌等各族人民。在這裏,可以領略到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體悟到梵淨山區豐富深邃的人文文化。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書法藝術。印江,衹不過是梵淨山腳下的一個區區小縣,異常閉塞,可是自明清以來,書法名傢輩出,以題寫“頤和園”匾牌而名噪海內外的嚴寅亮就是傑出代表,印江成為了著名的“書法之鄉”。在梵淨山麓的兩個碑林中,你可欣賞到當代書壇泰鬥趙樸初、啓功、瀋鵬等人的墨寶。這裏還是一個富有革命傳統的山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貴州高原上的第一塊紅色根據地,即1934年由賀竜等老一輩革命傢創立的中華蘇维埃共和國黔東特區,就屹立在梵淨山麓的領邊幾縣。
  梵淨山的過去屬於我們歷代的先民,而梵淨山的現在和未來已不僅僅屬於它所在當地的我們以及我們的後人,它還屬於全人類。隨着大旅遊、大開放思路的逐步確立,在自然保護的前提下,梵淨山將東連以張傢界、武陵源為代表的風景名勝,南接以陽河、杉木河為代表的旅遊景區,形成一個合理的旅遊鏈條,構成橫跨黔湘的旅遊“金三角”。再加上銅仁大興飛機場的復航,玉屏至銅仁高等級公路的改造以及梵淨山登山索道的建成,渝懷鐵路也即將開通,梵淨山必將逐步成為一個新的旅遊熱點。這,也是銅仁的希望之所在。
  梵淨山是佛教名山,是生態王國,是風景勝地,是一方淨土。誰不嚮往這麽一個返樸歸真、怡養身心的人間仙境呢!
  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主峰,亞熱帶森林生態係統保存較為完整。梵淨山山清水秀,號稱有“九十九溪”,這些溪流匯成黑灣河、馬槽河等十一條主要河流,呈放射狀奔騰而下,沿途多急流險灘,跌水瀑布。梵淨山是佛教勝地,“梵淨”二字,即含佛傢超凡脫俗之意。自明萬歷年間開始,建梵剎廟宇,成為與峨眉山、五臺山、普陀山、九華山遙遙相對應的佛教名山。
  梵淨山中最珍貴的動物是黔金絲猴,有“世界獨生子”之稱,因其背部有青灰色的毛,又稱之為“灰金絲猴”。梵淨山為世界上唯一分佈區,最初1991-1993調查僅為3衹!現在僅有500餘衹,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黔金絲猴的分佈環境比較特殊,主要活動於保護區東北部鬆江縣境內,海拔1400—1800米之間;那裏地形崎嶇、林木茂盛。它以多種植物的葉、芽、樹皮和果為食,它們過着典型的群體樹棲生活。各群均由不同年齡組成,最強壯的雄猴任群體的首領,但各群體間互不往來,活動的地域範圍各不重疊,囿於固定的領地。對於受傷和死亡者則有搶屍習俗。
  【二】九竜洞: 九竜洞景區位於城東的漾頭鎮是市區較近的旅遊好去處,六竜山脈北端、洞內景觀錦江南岸大峽𠔌之中,區內山峰林立,重巒疊嶂,溪𠔌幽深,竹木蒼翠,植被完好,既有璀璨崢嶸的岩溶洞群,雄奇險秀的錦江峽𠔌,逶迤秀麗的錦江(漾頭)庫區,還有考古價值較高的岩董、杜傢園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的古文化遺址,是一個集觀賞和科研於一體的旅遊勝地。九竜洞是該景區的主體景點,洞內空曠寬敞,氣勢磅礴,景物衆多。(主)洞長2284米,寬100多米,高75~80米,面積7萬多平方米。全洞分為8廳和一道暗河,廳又分為兩層,上層6廳,下層2廳,上下廳及洞洞之間均有小洞相連,深不可測。洞內遍布鐘乳石筍、石柱、石簾、石瀑、石幔、石花、石針等,有的似雲海奔涌,有的似飛禽走獸,有的似奇花異草,千姿百態,巧奪天工,神奇瑰麗,令人留連忘返,遐想不斷。從市區坐旅遊景區的車或者去城區中心西門橋渡口乘坐旅遊船可以到達{是欣賞錦江沿岸秀麗風景,良好生態景觀的好選擇。},坐車的人到了錦江對岸乘船過河,均為坐馬上山,走路也行但是喜歡輕鬆的遊客和想體驗坐馬背感覺的遊客可以選擇,到了門口購買門票即可進入內部檢票進入洞內,欣賞雄奇壯麗的溶洞自然奇觀。
  【三】錦江旅遊區
  從佛教名山梵淨山,流出兩條江,一條叫大江,一條叫小江,兩江穿山越𠔌,在銅仁城中匯合形成了錦江。就在三江匯流的地方,一巨大岩石突兀江心,成為銅仁的中流砥柱——銅岩,岩上供奉“儒、釋、道”鼻祖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尊銅像,銅仁的歷史淵源由此而起,銅仁因此而得名“銅人”。又因三位鼻祖的教義宗旨均以“仁”為核心,遂改名為銅仁
  山是銅仁的根,水是銅仁的魂,錦江孕育了銅仁——仁義之城。這是一個被山懷抱的城市,一個被水滋潤的城市。穿城而過的錦江孕育着這方美麗富饒的土地,將城市裝扮得如詩如畫。一幅“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畫中”的水墨山水畫捲伴着千年流淌不息的錦江徐徐展開。由亞太環境保護協會APEPA中國委員會、香港中國城市研究院CUI等機構聯合舉辦的第三屆(2009)中華100大生態親水美景口碑金榜,日前在香港發佈,貴州省銅仁市十裏錦江入選十佳。
  銅仁因水而興。錦江下洞庭,入長江,古時,是銅仁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舟楫往返,商賈雲集”,曾經盛極一時,素有“黔東重鎮”之稱號。自古以來,臨水而居的銅仁人,水上行舟,運輸、捕魚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你依然能聽到城中江聲漁歌繚繞,看到緑柳下一個個靜候江水的休閑垂釣者。更為有趣的是那夕陽裏的十多座大橋上,一排排橋釣者悠然自得的情景不得不令你駐足守候橋下的魚上鈎。錦江帶給這裏的人們無限歡樂,讓您無時無刻都能盡享到遊泳的樂趣,垂釣的樂趣,人魚水嬉戲的樂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垂釣、遊泳、高臺跳水、竜舟、漂流、獨竹漂等水上運動依然是銅仁人最大的愛好和樂趣,錦江不僅養育了勤勞勇敢的銅仁人,更賦予了銅仁獨具特色的水文化、漁文化、竜舟文化。團结、力量象徵的竜舟競渡也因此而成為銅仁最悠久、最豐富、最具特色的民間傳統習俗。
  竜是中國吉祥的象徵,掌管降雨的神。古時,是銅仁侗族人最崇敬的神靈。竜的傳說在這裏優美動人,惟妙惟肖。賽竜舟的傳說更是深入人心,源遠流長。竜舟競渡,在銅仁俗稱“劃竜船”,雖然同紀念屈原有關,但在銅仁卻賦予它新的含義。最早是這裏的侗傢人嚮神竜祈福免災的一種祭祀活動。銅仁有句俗話叫做“端午不下,犁耙高挂”。意思就是如果端午不下雨的話,今年就會遇到旱災。一年無雨,必影響到農作物生長,沒有收成。因而,每年農民完成了一年的春耕春種,就開始忙着嚮降雨的神竜祈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時值端午時節,村村寨寨的人們殺豬宰鴨,沿母親河——錦江開展祭祀活動。為了能引起神竜的註意,讓神竜知道百姓的意願,按時節降雨。每個村寨傢傢戶戶就按人頭湊份子,依照竜的樣子打造一條竜船,並買來豬和鴨子做供品。挑選村裏身強力壯的後生20—40人在河裏來回劃着竜船,齊聲吼叫,喚竜降雨,並扔下活鴨子和香噴噴的臘肉、豆腐、糯米做的粽子,????菜、酸辣肉餡的蒿菜粑誘竜出水,意在請出水裏的神竜來到人間接受村民的供奉,降雨。爭強好勝的侗傢漢子劃着幾十上百條竜船在錦江歡快的穿梭,相互追逐,追搶在河裏撲騰的鴨子,歡呼聲、吶喊聲震天響。船越劃越有勁,舟越行越快,最後演變成齊心協力,團结一致,勇敢爭先的劃竜船比賽。岸上人都為自己村裏的竜船吶喊助威,哪個村的竜船勝利了,就是為這個村爭了光,村民像迎接英雄一樣將划船的後生迎進村,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涌進村裏的祠堂,擺上慶功宴,端上豐盛的貢神食物,傢傢戶戶拿出自製的甜米酒開懷暢飲,犒勞為村爭光的英雄們。衹有拿頭奬的英雄們才能吃上豬頭。那是一件終身都會感到光榮而自豪的事情。劃竜船比賽從此成為同飲錦江水的各族農民喜聞樂見的群衆自發性水上運動。每年端午前十幾天,村村寨寨農民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把擱置了一年的竜船用桐油“油”一遍,請進水裏,開始操練起來。到瞭瞭端午那天,各地竜船便相約聚集在銅仁城中三江匯流的銅岩,等待比賽。這一天,銅仁城鄉萬人空巷,齊聚錦江兩岸,觀看比賽。政府從此也將這項自發的群衆體育賽事納入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壯大起來。錦江兒女一代代傳承着這瑰麗的原生態民族文化,且愈演愈烈,從由男人主宰的竜舟比賽發展到女子竜舟參與比賽,從傳統竜舟比賽發展到國際標準竜舟比賽,直至演繹為舉辦國際竜舟賽事。2009年1月,銅仁還榮獲了中國傳統竜舟之鄉的稱號。
  錦江景區沿岸如詩如畫的景點,主要包括武陵橋城、錦江十二景、錦江公園、水晶閣等。
  (1)武陵橋城。銅仁市是一座多水的橋城,僅城區就有大小十餘座風格各異的大橋。橋下江水碧波蕩漾,錦江兩岸緑樹掩映,江上漁舟點點,既有名城蘇州的婀娜多姿,更有山城銅仁的風格特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橋城。
  (2)錦江十二景。錦江十二景是錦江沿岸較有特色的自然景點,分別是:南嶽飛泉、兩江春色、中流砥柱(銅岩)、東山樓閣、雲彩江聲、文筆凌雲、金磷戲水、漁梁夜月、石笏朝天、蘆洞嵐光、玉屏晴雪、西嶺歸樵。
  (3)水晶閣半島。位於城東太乙峰下,錦江東岸,島三面環水,半島古樹參天,幽香四溢。江面碧水映翠,漁舟如梭,宛如一幅流動的風景圖。
  (4)銅岩跨鰲亭。在銅仁錦江兩江匯流處,有一巨石突起江心,高出水面十多米,總體面積486平方米,“孤嶼嶙峋,當兩江湍流中”,“作中流之砥柱,輓狂瀾於既倒”,這便是與“銅仁”有着極深淵源的銅岩。相傳,元朝時有漁人潛入銅岩底,“見岩足如鼎,中有銅範三教像”,“輓而出之”,“銅仁”也因此而得名。三尊銅人為儒、道、釋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釋迦牟尼。而銅岩上的“跨鰲亭”,歷代皆有修建,最早為明正德十一年(1516)所建,現存之亭係1993年重建。舊時相傳,銅岩旁迎小江處有沙洲隱於水中,每逢鄉試前,如洲現水面,郡人必有中榜者,故俗名“挂榜洲”。每逢鄉試前七日,銅仁的地方官按古製舉行賓興大典,在跨鰲亭上設宴招待應舉之士,“酌旨酒以盈卮,於斯亭以寵餞”,以求個“獨占鰲頭”的吉兆。
  【四】中南門古商埠文化街區
  據史料記載,作為“黔東門戶”的銅仁,早在宋代就有湖南、四川、江西的客商來此貿易;明、清時期,更是“商賈檣帆、絡繹不絶”,素有“黔東護商棧”之譽;清末民初,銅仁濱河“船舶往來,日凡數十百號,商務不衰。外商在銅開設洋行五、六傢”,城內有大中商戶400余家,成為黔東和川東一帶的各種土特産和省外常德、漢口等地工業品的集散中心和銷售市場。中南門、西門幾大碼頭商旅輻輳、異常繁榮。中南門曾是銅仁著名的碼頭和繁華商業區,以八大商號為主的大小商傢,主要集中在中南門一帶。
  (1)中南門古城區。中南門古城區係明、清傳統的磚木結構四合院建築,位於錦江北岸、東山西麓的中南門片區,背依東山,南臨錦江,群體龐大,佈局井然。古城區占地總面積36685平方米,古民居建築總面積25544平方米,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個,古巷道11條,現存木結構及磚木結構建築228棟。其房屋、道路建設及排水係統設計科學合理,顯示了古代民居建設規劃設計技術的高超水平,為黔東民居之典型。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區。
  (2)銅仁古城垣。在中南門碼頭邊,看到一道用青石塊砌築的石基,時斷時連,沿城蜿蜒而伸去的,那就是銅仁古城垣的遺址。銅仁古城垣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距今已有700百餘年的歷史。為銅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在全面進行進行維護階段】
  (3)川主宮。川主宮是銅仁市現存時代最早(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築。位於銅仁大小兩江交匯處的西岸,與銅岩上的跨鰲亭隔江相對峙。川主宮為二進高封火墻圍護四合院式建築。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宮內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繪、泥塑遍及全宮,令人目不暇接,是研究明清時期社會生活、戲麯、宗教藝術的珍貴實物。【被私人給引起火災,給燒毀大部分,現在正在復建原址,獲得國傢批準而開始復建】
銅仁交通 Tongren Traffic
  銅仁交通以前相對落後,但近年來不斷得到改善,銅仁大興機場2001年通航渝懷鐵路過境,大興機場即將更名,貴州和湖南共同開發規劃擴建機場,由於用到湖南鳳凰的土地,所以更名為銅仁鳳凰機場,這樣有助於靠鳳凰的知名度來讓更多人也知道銅仁,共同發展使用,不論姓黔或是湘,開有貴陽、重慶、廣州等航綫,客流量逐年增加,渝(重慶)懷(懷化)鐵路通過市區,目前已經通鐵路幾年時間,在這之中銅仁的發展速度加快,火車站廣場的建設,市區道路的“白改黑”工程都已經開始施工,使得城市道路更大氣更寬闊,城市建設也因此更快更好,玉(屏)銅(仁)高等級公路早已通車,現在準備修建玉屏銅仁的高速公路,已經進入招標階段,有望年底或者2010年初動工,杭州--雲南瑞麗的高速公路銅仁段也即將開工,除此之外,渝懷鐵路的復綫也將修建,並進入銅仁市區,市區還有船舶在錦江駛行,大多都是從市區上船開往市區旅遊景點 國傢級風景名勝區——九竜洞 的旅遊船衹,銅仁的交通正在努力一步一步完善中。
銅仁資源 Tongren Resources
  銅仁土地廣阔而富饒,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氣候宜人。主産水稻、玉米、紅薯、洋芋、大豆、油菜、花生、烤煙、西瓜、甘蔗等。滑石鄉大米以其為米質優良、食味清香爽口而著名,明清時期曾被列為“貢米”。改革開放以來,銅仁大力調整農業結構,大抓農業綜合開發,逐步形成了以糧食生産為基礎,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新格局。在大抓農業綜合開發的同時,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農村二、三産業蓬勃興起,成為農村的重要支柱。
  在改革開放強勁東風推動下,銅仁市决心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綫,沿着“依托城市夯實基礎,強工、重農、促商、科技教育興市”的奮鬥目標,充分利用資源豐富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盡快把銅仁建設成為農業、工業、商貿、旅遊、文化等綜合發展的現代化城市。
銅仁民族 Tongren Nationalities
  銅仁還是多民族聚居地區,這裏居住着土傢、苗、侗、仡佬、滿等少數民族。每年春節期間,花燈、茶燈、竜燈以及打金錢桿、踩高蹺等民間舞蹈表演多姿多彩。
銅仁特色 Tongren Features
  說到銅仁的特色,那就是一年一次的傳統竜舟賽啦!為的是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體育文化,打造銅仁市傳統體育品牌,豐富市民文體生活,擴大西部名城、“中國傳統竜舟之鄉”的社會影響,展示我市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的獨特旅遊環境,提升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強銅仁市與國內、國際間的體育文化交流,促進銅仁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現在銅仁已經舉辦了兩屆國際竜舟比賽,2009年6月榮獲“中國傳統竜舟之鄉”,並且成為竜舟比賽項目培訓基地,基地着力建設之中。
銅仁人物 Tongren People
  梅濟鼎(?-1856),清朝貴州銅仁人。清道光時舉人。因痛恨苛徵,於鹹豐五年(1855)10月與徐廷傑在銅仁率衆起義,攻占銅仁府文武衙門,擊斃知府。隨即與江口劉世美、印江田宗達等相呼應,率衆再次起義。他們以反“折徵”為口號,頭帶紅巾,故稱“紅號軍”,梅濟鼎為紅號軍首領之一。紅號軍士氣旺盛,連陷鬆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青溪等城鎮,並嚮湖南進軍,義軍民展到萬餘人。鹹豐六年(1856)正月,湘軍攻占銅仁。在激戰中,梅濟鼎等英勇犧牲。
  周逸群(1898-1931),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傢,湘鄂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字立鳳,貴州省銅仁縣城關鎮人(今銅仁市)。
  周逸群,中國無産階級革命傢,湘鄂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字立鳳,貴烈士照片州省銅仁縣城關鎮人。1919年赴日本留學,1924年赴黃埔軍校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是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的領導人之一。北伐戰爭時,率宣傳隊到賀竜部隊,經政治部主任。“八一”南昌起義時,任起義軍二十軍第三師師長。1928年1月,奉命與賀竜一起來湘鄂本西地區創建工農武裝,開闢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共湘西北特委書記,鄂西特委書記,紅軍第六軍政治委員,紅軍第二軍團政治委員和前委書記,湘鄂西聯縣政府主席等職。領導開闢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1931年5月,在湖南嶽陽賈傢涼亭附近遭敵伏擊,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三十三歲。
  周逸群於1898年出生在銅仁,7歲入銅仁城南小學,15歲以優異成績考入貴陽南明學校中學部,博覽群書,尤其喜愛中國歷史,格外崇拜著名歷史人物。他的作文《諸葛亮輔漢於蜀論》被評為全校優秀文章,刊於《南明雜志》。周逸群還以極大的愛國熱情,投入反對袁世凱復闢帝製的鬥爭,擁護貴州獨立,被喻為“有抱負的青年”。
其它資料 Other information
  車牌號:貴D
  區號:0856
  郵編:554300
  位置:貴州省東部
  民族:有土傢、苗、侗、仡佬、回、布依、蒙古等2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4%。
  區劃:轄沿河土傢族自治縣、印江土傢族苗族自治縣、德江縣、思南縣、江口縣、石阡縣、鬆桃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萬山特區和銅仁市。
  地理位置:東經107度44分~109度28分,北緯27度08分~29度05分
氣候 Climate
  銅仁地處雲貴高原嚮湘西丘陵、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3℃-17.5℃。由於海拔較低的緣故,銅仁為貴州省的高溫中心,夏天最高氣溫可達42.5℃,比省內其他城市高出許多,與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南京、武漢、重慶等地也不相上下。
  【地方美食】
   銅仁社飯
  銅仁市,自古以來,方圓百裏皆有在“春社日”吃“社飯”的傳統習俗,至今仍保持這一遺風。據《銅仁光緒府志》載:“三月清明前後數日,翦白紙挂於祖墓上,謂之挂青;若服未闋者,先於社日掃墓,以野菜和飯祀之,謂之社飯”。銅仁古代社日祭祀的習俗,發展為今天社日以社飯祭祖,內容竟無多少更改。每年的立春後五戊為春社日,傢傢必備春宴掃墓,或全族聚群宴,儀式隆重,場面熱烈。外地親朋好友若適逢此時來訪,可參席社飯。
  每年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生機盎然,這時用於做社飯的重要原料——鮮嫩茁壯的青蒿和野蔥,正滿山遍野,是製作社飯的大好時機。食社飯,在一定程度上表達當地人緬懷古人,寄希望於未來的情愫。
英文解釋
  1. n.:  Tongren
近義詞
銅仁地區, 銅仁
相關詞
貴州行政區劃地理土傢族旅遊梵淨山成都河流
鄉鎮竜泉驛區鳳凰湘西土傢九竜洞洞穴景點
風景區六竜山垂釣水潭瀑布活化石儺戲
儺文化儺戲面具更多結果...
包含詞
銅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