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总面积2463.8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43.23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和苗族。
县人民政府驻和平镇,邮编:550600。代码:522731。区号:0854。拼音:Huishui Xian。 |
|
惠水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邻贵阳,西及安顺,县域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约2470平方公里,辖8镇17乡,总人口40万,少数民族占58%。惠水自五代起设南宁州,宋代置“八番”地,明代建程番府,定番府,自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汉,布依,苗,毛南,壮,彝,水,回等民族,经世代开发,将惠水建设成为贵州著名的稻粟之地,桔果之乡。
惠水位于贵州中南部,地处东经106°23′20″—107°05′14″;北纬25°40′26″—26°17′45″。森林覆盖率41.28%。林木绿化率47.58%。
惠水属喀斯特盆地地貌,涟江纵贯全境,涟江冲积平原面积90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平畴绿野,生机盎然。惠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金属矿有铁、锰、锑等,非金属有砷、水晶石、冰洲石、大理石、硅矿等。
改革开放以来,惠水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1999年国民生产总值60357万元,粮食总产量12.42万吨,现已形成农牧、食品、冶金、化工、机械、采矿、造纸、酿造、建材等多门类的产业结构。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旅游开发开始起步。商贸流通日趋活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收到明显成效。 |
|
因涟江支流惠水得名。
惠水县人文历史悠久,五代时曾在今县城南部7公里处的卧龙岗设置南宁州;宋时为“西南夷五姓番、七姓番”地;元时设置8个安抚司,史称“八番”;明时先后建立程番府、定番州,下辖16个长官司;1914年设立定番县;1941年更名为惠水县。1949年11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惠水县城,惠水宣告解放。从此惠水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1952年10月4日,建立惠水彝族苗族自治区,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县。1954年6月27日改称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5月11日,改称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改称惠水县。1949年11月至1956年10月,惠水县先后划归修文、贵阳、安顺等专区及黔南州管辖。1958年11月至1963年9月隶属于贵阳市,1963年9月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00年,惠水县辖8个镇、17个乡:和平镇、芦山镇、王佑镇、断杉镇、雅水镇、摆金镇、三都镇、高镇镇、长田乡、大坝乡、毛家苑乡、大龙乡、甲烈乡、岗度乡、宁旺乡、斗底乡、摆榜乡、鸭绒乡、太阳乡、抵麻乡、甲戎乡、抵季乡、羡塘乡、长安乡、打引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889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和平镇 49535 高镇镇 28873 三都镇 19190 摆金镇 23211 雅水镇 16693 断杉镇 20206 芦山镇 20178 王佑镇 9198 长田乡 9702 摆榜乡 9805 斗底乡 5814 甲烈乡 9503 岗度乡 11888 宁旺乡 8716 鸭绒乡 16456 太阳乡 13519 羡塘乡 18007 甲戎乡 12887 抵季乡 17211 大龙乡 14200 大坝乡 8997 抵麻乡 7400 长安乡 9097 打引乡 9906 毛家苑乡 18704
2002年11月25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惠水县毛家苑乡更名为好花红乡,所辖行政区域为原毛家苑乡行政区域。
2003年,惠水县辖8个镇、17个乡,201个村委会、9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43.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9万人,少数民族24.9万人。
2006年,惠水县辖8个镇、17个乡:和平镇、高镇镇、三都镇、摆金镇、雅水镇、断杉镇、芦山镇、王佑镇、长田乡、斗底乡、甲烈乡、岗度乡、宁旺乡、鸭绒乡、太阳乡、羡塘乡、甲戎乡、抵季乡、大龙乡、大坝乡、摆榜乡、抵麻乡、长安乡、打引乡、好花红乡。 |
|
惠水布依族人口分布在全县25个乡镇1075个自然村寨。重点分布在长安、王佑、打引、雅水、抵麻、岗度等乡镇,所涉及面积约127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6%。
惠水苗族是黔南州苗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25个乡镇均有分布,万人以上的有鸭绒和摆金两个乡镇。惠水苗族有8个支系,分为摆金支系、鸭寨支系、岗度支系、董上支系、大坝支系、摆榜支系、斗底支系、长田支系,六个支系分布于涟江以东的摆金、鸭绒等片区。。惠水毛南族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县和平、高镇两镇涟江沿岸的7个村,总人口2200人。
惠水县少数民族26.21万人,占总人口的60.7%。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其基本特征是:一是分布面积广,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二是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水平滞后,我县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多居住于山区半山区,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比较落后;三是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良好,民族旅游资源丰富;该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优良的民族传统,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民族文化风格独特,长期以来的深厚积淀,孕育优秀的好花红民族文化品牌。著名布依民歌《好花红》就发源于我县好花红乡,我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传统农耕文化保持较好,风光优美独特,具有打造民族风情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民族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四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相应融合,距县城约20公里范围内,少数民族尤其是布依族汉化比例较高。
(一)布依族
服饰:我县25个乡镇均有布依族分布,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服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艺术。布依族妇女勤劳智慧,心灵手巧,在经济落后的时代,从种植、纺织到印染制作,都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布依族的服饰,古朴典雅,简洁端庄。在色彩上,一般是外罩青、蓝二色,内衬白色。男性都穿无领右开补襟青、蓝色长短衣衫,布纽扣,并拴布腰带、包头帕。衣袖宽大,有可藏小猪崽的流传。男性的包头帕约4米长,是自织的小布做的,仍是青、蓝两色,羡塘地区喜欢包花格帕,较高贵美观。20世纪30年代前,妇女多为裙装,裙分两种,一种是用青布做的简易裙,主要是居家穿用。另一种是盛装裙,做工精细,是用几十块菱形绣花彩布镶拼缝制而成。20世纪30年代后,布依族妇女普遍易裙为裤,女性衣裤盛装,花衣花裤。由头帕、上衣、围腰、裤子、鞋子和首饰组成,头帕是长约180厘米的小布做成,宽三十厘米,也有在市场上买的青色高级缎子纱帕、花格帕及什锦帕等。姑娘出嫁后,即将长发绾成髻,套上发网,插上银簪包上头帕,佩戴耳环、手镯。手镯有玉、银、铜、骨质等。
居住:惠水布依族居住地的选择多重于水源,多选择在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平坝或丘陵以及在有河流或小溪的地带建房立寨。一般寨后靠山,寨前有田园,山川环绕。村寨周围,古树参天,翠竹摇也曳。平坝地区果园成片,有颇享盛名的金钱桔,深秋时节,果实累累,一片金黄。
布依族房屋建筑,沿袭古代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历史上最早见于《魏书》,“盖南蛮之别种,种类甚多,散居山谷……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布定。”说明布依族先民居住的地方,是山川河谷,森林茂密。
婚姻习俗:历来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豪人家也有纳妾的。历史上在本民族内通婚,但同姓同宗不能通婚。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异族通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异族通婚日益增多。婚姻缔结,古代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不断进化,父母包办和自由婚姻两种缔结并存。传统的布依族婚姻习俗有以下程序:一种是父母对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为其结缘婚配,成家立业。父母将称心的女方某某,主动征求儿子的意见,听儿子的看法与想法。另一种是首次请媒人拿着礼品到女方家进行试探时,媒人将礼品放在女方家神龛上,虔诚的表明了来意,并将男方情况介绍,女方父母委婉推辞,不表允否态度。过三五天,女方并没有退回礼信。再过些时日,媒人再次到女方家,如果原来礼信还在神龛上,表示不同意了;如果原礼信已收,表明没有拒绝,可以商榷,通过媒人撮合,女方将属相相告。男方请人将男女双方属相作了推算,如无冲克之瑕,便搭成此联姻之桥。通过双方父母商谈后,男方的母亲请媒人和五六位妇女陪同,带上礼品按女方家族每户一份。女方将请其族中亲属作陪,席间共同议定儿女婚事,这种仪式,叫“吃鸡脑壳”。其次是订亲,“吃鸡脑壳”只能算是说成这门亲事,还必须进一步确定婚姻关系,就是订亲。主要内容是要女方“八字”和议定彩礼,这次订亲是去男的有些地区去女的,除了媒人和家主外,请亲族中的中老年人陪同。第三是结婚,俗称接亲。布依族接亲历来是步行,也有个别地区坐轿的,如羡塘一带就是,新娘坐大轿,两位长辈送亲的坐小轿。彩旗、灯笼、唢呐、大号随行,一路吹吹打打,非常热闹。
丧葬习俗:据历史资料记载及民间调查了解到的材料证实,古代是火葬、装罐埋入土内或置于岩夹里。到现代仍习火葬与棺葬两种形式。非正常死亡者和传染病死亡者都要进行火化,布依族认为,只有火化才能驱邪除根、才能彻底杜绝此类传染病不再传给后人。现在棺葬为正常死亡。布依族的传统葬礼习俗的一般程序为:送终、讣告、告别、沐尸、整容、开路、入殓、祭奠、追悼、出殡、送葬、安葬、供灵、烧灵、砍牛等。
节日:布依族具有很多隆重的节日,如“过大年”(春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九月重阳”等。也有和其他民族共同过的节日,“五月端午”、“七月半”等,但过的形式有所不同。
文学艺术:布依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生动感人,是布依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斗争实践中口头创作的结晶。布依族诗歌,既是诗,又是歌,韵律、节奏明快,歌词多是七言句,也穿插少数五言句和九言句。惠水布依族民间文学的表达形式有:韵文体,即歌谣、谚语、谜语等;散文体,即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叙事、寓言、笑话等;曲艺体,包括说唱、顺口溜和弹唱词。
民间歌曲从形式上可分为:酒歌、盘歌、对歌、散歌等。从内容上可分为:情歌、时政歌、劳动歌、苦歌、生活歌、仪式歌、历史传说歌、古歌、民谣、儿歌等。
民间舞蹈主要有花棍舞、织布舞、香花舞、散花舞、铜鼓舞、迷腊舞、花蓝舞、舂碓舞、铙钹舞、转场舞、响蒿舞、糠包舞等。
民间工艺主要有绘画、纺织、挑花、刺绣、印染、唢呐制作、编织、雕塑、剪纸等。
(二)苗族
惠水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苗族以其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独特的风情,璀璨的文化,在神州大地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为祖国和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异彩。
服饰:惠水苗族,古时候,女性普遍穿裙。裙有便装盛装、长裙短裙之分。长裙长至小腿肚,短裙则刚过膝盖。长裙制作精细,用料讲究,以棉布衬里,绸缎衬底,用绣花、挑花、蜡染和苗锦镶嵌而成。鸭寨支系,妇女一件盛装裙,价值数千元。
惟有摆金、摆榜两个支系苗族女性现在仍普遍穿短裙,其他几个支系,多在民国初年,易裙穿裤,裙子只作寿衣布已。惠水苗族,特别是摆金支系,着盛装时,都要佩戴各种银饰,一身闪闪发光,十分华丽;走路、跳舞,银铃叮当作响,令人陶醉。
语言:惠水苗语属川黔滇方言惠水次方言和贵阳次方言,其内部又分为中部、东南部、北部、东部四个土语区。各土语之间语言虽有差异,但是,一般情况下,可用苗语作交际工具。
居住:惠水苗族村寨多依山而建。村寨的周围环绕着葱绿茂密的竹林和树木,村内林青竹翠,村口古树参天,风景优美宜人。
房屋建筑,因地制宜,朝向不一,稀疏不均。一般为一楼一底或二楼一底。多是建于斜坡或半坡,很少在平坝地方建房。房屋以平房为主,房顶多瓦盖,也有少数困难户用茅草、稻草和麦杆盖房。柱头、板壁、楼板都是木料。
婚姻:惠水苗族婚姻的缔结,过去有包办婚姻和自由婚姻两种。在封建社会,除父母包办婚姻外,还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婚姻的传统。青年男女社交公开。每逢喜事、节日或赶场天,青年们都可公开进行社交活动,谈情说爱,对唱情歌。每年农历正月初几至十几,各寨女青年,集中到寨附近某一地点,生起炭火,唱歌、绣花,称“坐花园”;各寨男青年成群结对到各寨游花园,这段时间是惠水苗族男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光。通过各种公开的社交活动,多次接触,有了感情,征得父母同意,即可结婚。一般要经过说亲、定亲、结婚三道程序,婚姻才算成立。摆榜支系苗族举行婚礼不择吉日,统一于农历腊月三十这天举行。
丧葬习俗:古代有洞葬、土葬两种类型,古代实行洞葬的有摆金、斗底、摆榜、岗度、董上五支苗族,现各支苗族均实行土葬。
节日:惠水苗族除同其他民族过春节、端午、六月六、七月半、八月中秋、九月重阳等节日外,还有自己的节日,主要有跳花场、采菜节、撵虫蚁、射花节、四月八、摔跤节、斗牛节、赶秋坡等节日。
文化艺术:惠水苗族历史悠久,智慧勤劳,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苗族民间文学中的古歌、苦歌、礼俗歌、情歌内容丰富、词调优美;民间广为流传的神化故事、传说、谚语和以马刀舞、芦笙舞、铜鼓舞、粑棒舞为代表的民间音乐舞蹈,以挑花刺绣、纺织蜡染为代表的民间手工艺等便是文化艺术的代表杰作。 |
|
一、清水苑民族风情点
清水苑是个依山傍水的布依族寨子其寨脚为日夜奔流的摆朗河,新修的大桥横跨其上;寨东端清水苑洞口涌出一股清亮的泉水。泉水积蓄于一口十来亩的池塘中,波光粼粼,可以泛舟。这个布依山寨,房屋错落有致,青瓦木楼,是典型的布依房屋建筑。布依男女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服饰及工艺品多姿多彩。离清水苑数百米的卧马和高寨,苗族风情浓郁,服饰艳丽堂皇,其芦笙队多次赴省州演出。每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传统节日,苗族、布依族都身着盛装,汇集于清水苑大桥头,吹唢呐大号,击铜鼓皮鼓,跳芦笙舞、甩花舞,对唱山歌等等,气氛热烈,人山人海。近年来,全政协常委、国务院港事顾问、新中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太平绅士徐展堂先生和英国友人等前来参观考察,受到热烈欢迎。他们深深赞叹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购买了五彩缤纷的苗族、布依族服饰和精致的工艺品作永远的记念。
二、滴水崖峡谷风景区
滴水崖峡谷位于摆金大桥上游滴水崖峡谷风景区,全长约 5 公里。 中间为 20 来米宽的摆朗河,两岸耸峙着 500 米(相对高度)以上的高山。山腰自然形成双鼻洞、朝阳洞、新洞、上洞等景观,山巅雄踞着高耸入云的“文笔峰”。这里集山峰、流水、悬崖和溶洞为一体,是一处旅游观光的胜境。
1 、滴水崖
从摆金大桥桥头沿摆朗河东岸上溯两公里即到滴水崖。这里是一幅如刀削、如斧砍的悬崖峭壁,宽约 180 米,高约 60 米,一年四季滴水不断,故名“滴水崖”潺潺流水从崖上跌下,崖下人行小道,小道下碧绿险滩。春夏两季,雨量充沛,滴水更甚,水气蒙蒙,人行至此,如坠雾中;若遇阳光照射,雾气呈现五颜色的彩虹,人行其中,若入仙境。到寒冬冰凌时刻,从崖顶到崖脚,满是千姿百态的冰柱的冰块,既如万把银色宝剑垂吊,又似盏荧光灯闪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2 、溶洞群
双鼻洞。位于摆金大桥上游 1 公里处的半山腰上。此洞系短洞,两个洞口相穿,酷似一只猛虎的两个大鼻孔,灵敏地嗅闻前方的气味和动静。在洞里,可以俯视 1 公里外的摆金大坝全景,因此古人曾利用这个洞得天独厚的地势,垒砌石墙,作为避难防卫的观察哨所和前沿阵地。
朝阳洞。从双鼻洞沿河上行 1 公里便到朝阳洞。它位于摆朗河西岸高山的半山腰,离河面约 30 米。洞深约 10 公里,高约 10 米,宽约 20 米。洞口朝东,故名“朝阳洞”。洞口曾筑有石墙及圆拱门、石楼等;洞内第一厅空旷明朗,曾设有谷仓 10 座,洞中有水井和阴河。朝阳洞是这一峡谷区内溶洞中最深、最宽的一个。据说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因战乱,摆金一带的老百姓曾住在洞里达 3 年之久。如今深入洞内,既可体察古人避难的生活,又可欣赏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石笋等奇观。
在朝阳洞上下左右还有新洞、上洞等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溶洞,洞口亦垒有砌石墙,留有枪眼,均为古人据险防卫的大本营。
3 .文笔峰
从滴水崖沿盘山小路上行 1 公里,就看见雄踞于海拔 1170 米的杨梅坡顶的“文笔峰”。文笔峰,高约 60 米,直径约 30 米,突兀山巅,当地苗胞谓之为“文笔峰”。文笔峰既像笔架上插上一支毛笔,供杨梅坡文人使用,又像一个高入云天的武将,常年守卫着杨梅坡苗寨的东大门。文笔峰向寨子一面笔直如削,背面稍缓一些,可以攀登。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当地苗胞为了躲避战火,曾在峰背半腰砌有厚石墙,并设有高 2 米,宽 1.07 米的圆拱石门,峰顶垒有高约 2 米多的石墙屯堡。站在峰顶可往四周开枪射箭,是古人据险防卫的理想之地。现在,文笔峰脚下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和竹林,把文笔峰衬托得更加美丽壮观。到此旅游观光之后,一方面还可尝试光绪年间苗族武秀才陈华堂当年练武的 360 斤重的石提磴,并观赏其所获得的顶戴(俗称“顶子”),另一方面可以采购全国上佳土烟 ---- 摆金杨梅坡烟。
三、马鞍井及其原始森林
马鞍井,又名醴泉,位于摆金镇孔引村马鞍井寨原始森林北侧边缘。离镇政府约 1 公里。这里有山泉多处,但以马鞍井最为出名。民国 26 年 5 月 2 日,时任第三区(今摆金片区)区长的黄仲逸在井旁上侧的岩壁上撰刻了“醴泉胜境” 4 个苍劲的大字,如今清晰可见。醴泉之水常年不断,潺潺作响,清凉可口。既通过暗沟、管道引进马鞍井寨和摆金中学饮用,又通过明沟流经马鞍井寨脚,以灌溉农田。
在醴泉左上侧 1 平方公里的山坡上,是一片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这里生长着香樟、丝栎、枫香、糙叶树、鼻涕果和金叶含笑(俗称凌花树)等百十种树种,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春夏两季,各种花木争奇斗艳,流水淙淙,鸟语啾啾,空气清新凉爽,真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是一处难得的旅游和避暑胜地。
四、千年白果树
在海拔1130米的摆金镇冗章寨上生长着一棵大白果树(即银杏树)。
经林业专家鉴定,这棵白果树龄已达4000多年,树高40余米,胸径4.07米,胸围12.8米,冠幅直径25米。主干树心已空,可容一人上下。其枝干屈曲盘旋。千姿百态,仿佛是经过人工雕琢似的;树干上长出若干“气根”,犹如一个个倒悬的钟乳石。
尽管大白果树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送生育迎来一代又一代的苗家儿女,树身刻下了道道皱纹,留下了斑斑痕迹,但仍充满生机,枝叶繁茂,长势旺盛,且年年结果,多达1500公斤左右。
经省有关专家鉴定,这棵白果树可称为贵州的“银杏之王”。
在距大白果树10余米处,有一棵300多年树龄的白果树伴生。这棵白果树只开花不结果,花为浅蓝色,与大白果树只结果不开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由于千年白果树的大、古、奇的特征,当地苗族群众都把它当作神树奉祀。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呢!
明朝年间,这棵大白果树经受不住乡间的冷清,变成一个眉清目秀的书生,化名白葛书上京赴考。殊一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皇帝一看新科状元不但有知识,还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当时就封他为官,并许愿将白葛书招为东床驸马,等女儿长大后完婚。
白葛书回到摆金后,又还原为树。
一晃过了儿年,皇帝的女儿长大成人,皇帝也觉得到了还愿的时候了,便派钦差大臣来摆金接白葛书地京做驸马,然而钦差大臣和手下人员在摆金找了三七二十一天,不要说白状元的身影找不到,连姓白的人家都没有,不敢回京复命,整天愁眉苦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一天晚上,多天来寝食难安的钦差大臣在床上眯着了,他忽然做了个梦,只见烟消云散,一个头戴水晶顶子的书生一晃而变成了一棵大树。
醒来后的钦差大臣感到奇怪,可又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睡在床上念着白状元的名字,回忆着梦中的景象。突然间,钦差大臣发现白状元的名字“白葛书”与白果树相谐,再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有道理,就立马喊来左右,查访当地寨老,得知摆金冗章确有一棵大白果树。
不等天亮,钦差大臣就带着手下人马和当地百姓打着灯笼火把,来到白果树下,果然寻得白果树顶上挂着的状元顶戴,明白了其中的奥秘。钦差大臣无可奈何,只得回京复命,后来只得取消了与皇帝女儿的婚约。
摆金冗章大白果树的婚事并没有就此了结,过了一些时候,冗章的大白果树与生长在关山火洋的一棵白果树结为恩爱夫妻,生有一子,娘爷崽三人相依为命,世代生活在苗岭深山上。
由于白果树寿命长,被誉为第四纪冰川的“幸存物”及“活化石”。是惠水县珍稀树种之一。对于研究摆金地区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之,当地人民群众十分珍惜它,爱护它。
五、荷花池
荷花池,又名长塘。位于摆金镇镇政府背后的田坝中。池长约30米,宽约20米。每年春夏两季,荷花叶翠绿覆盖,布满水面;白色、粉红色的荷花伸出头来,亭亭玉立,争妍斗艳;微风徐来,荷花频频向游人招手点头,并送来缕缕清香,令人留连忘返。
一年四季,钓鱼爱好者都云集池边垂钓,多时达数十人。有的白天兴犹未尽,夜晚还星火点点,“加班”垂钓,可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了!本世纪40年代,人们曾在池塘北岸修建一座木亭,并书有“西子风光”的匾额。现在亭子及匾额均不复存在,但旅游者还可以领略荷花池那具有西湖风光的妩媚秀色。
六、石头寨岩洞葬
岩洞鞠是古代苗族的丧葬习俗之一。它对于研究苗族的居住历史、生产发展和风俗习惯等有着重要意义。今已发现,惠水县境内苗族岩洞葬有9处,即摆金石头寨棺材洞、摆金高寨棺材洞、岗度甲找棺材洞、岗度党桥棺材洞、摆榜棺材洞、斗底翁呆棺材洞、大坝大堡棺材洞、董照岗金棺材洞、打引董上棺材洞等。
然而,棺材最多,保存完好,便于参观的要数摆金石头寨棺材洞。该洞位于摆金镇镇政府东北面320国道线旁石头寨雾虎冲天生仙人桥下,为东西向的一个穿洞。洞底有一条小河,名石头河,从洞中穿过,常年流水不断。离洞口0.5公里处,有个赵的苗寨,小河从寨脚蜿蜒通过。棺材洞内的棺材,系赵氏苗族的祖茔。1984年58岁的苗族赵兴良在向专家介绍时说:“棺材洞是赵家的祖坟。从唐朝起,就已经是这种埋葬方法。以前是把棺木放置在棺材洞以东的另一洞中,因为失火,把棺材全部烧毁,后来才放置在现在这个棺材洞中。每年春节,送鬼时,念洞子中的祖先有1000多人,要念两个多小时。”(席克定《灵魂安息的地方----贵州民族墓葬文化》)《贵州少数民族·苗族》中说:“迁入贵州南部的苗族,从近几年贵州考古工作者在这地区发掘的许多苗族岩洞葬的研究中得知,大致始于两晋之时。”又说:“在黔南惠水、长顺直到黔桂边境,近几年发现了许多苗族岩洞葬,经鉴定,除部分是魏晋南北朝的以外,大部分都是唐宋至明代的遗物。”
石头寨棺材洞,高约50米,宽约20米,深约120米。洞内南壁上部自然形成两级台阶,第一级台阶离河面约30米,宽3约米高约15米,长约20米;第二台阶距第一台阶约3米,宽约5米,高约12米,长约80米。棺木就整齐地堆放于两级台阶之上。
洞内棺木现存约400来具,按死亡先后,先里后外,先下后上堆放于“井”字形框架上。棺木排列有序,层层叠叠,少则一二层,多则八九层,全国少有,省内罕见,可谓岩洞葬的一大奇观,专家学者络绎不绝前来研究考察,并就考察结果,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著。
棺木均为长方体,多用两寸厚的杉木枋板制成,结构简单,制作粗糙,说明当年苗民的生产工具还十分落后。棺木最大的长2.25米,宽0.6米,高0.9米,最小的长1.1米,宽0.5米,高0.4米。由于年代久远,洞的中段及东西两端的少部分棺木腐朽倒榻,但不影响其神奇壮观的景象。
棺木的放置,均为大头(即头部)朝东,小头(即脚部)朝西,大概是苗族死后也要归向东方祖籍的缘故吧!有的棺木盖子用石灰绘制着牛、马、猪、狗、鸡等粗线条的图画。陪葬口有耳环、手镯、唢呐、芦笙、箫笛、披肩、陶器、木器和五谷等。
石头寨棺材洞中的棺木虽经历千百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此洞系穿洞,空气对流强烈,十分凉爽;二是有一条小河从洞中穿过,调节气温,避免暴冷暴热,不敢攀越入内破坏。
如今,人们到石头寨棺材洞旅游,不仅一眼能见到数百盒棺木的壮观景象,而且可以观赏喀斯特地形的溶洞、阴河和天生桥,更可领略古人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将如此众多的棺木送到二三十米高的悬崖上去的智慧和胆略。
由于石头寨棺材洞集棺、洞、桥、河于一体,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故1991年6月惠水县人民政府把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1月,在洞口勒石简介棺材洞的概况。 |
|
一、土壤资源
县境属亚热带黔中高原黄壤带区,由于地质、地貌、生物、气候条件复杂,土壤类型很多。按1984年颁布的《黔南州土壤工作分类系统》规定进行普查,县境共有5个土类,11个亚类,44个土属,122个土种。
1、土壤类型
(1)、壤土类
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40.11%,主要发育于湿润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环境。成土母质多砂页岩、砂岩、页岩、泥岩以及第四纪红色粘土,呈黄色,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淋溶作用强烈,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平均为5.85%,宜杉、松、油茶、茶树、天麻等生长,被垦耕的宜种玉米、油菜、小麦、烤烟等。
(2)、石灰土类
在有石灰岩和白云岩出露的地方都有发育,占全县总面积的46.54%,是境内分布最多的土类。由于成土母质影响,呈碱性反应和中性反应,含钙素丰富,土质粘重,多为粘土或重壤土。土壤结构性好,但土层较薄,土被不连续,抗旱性差,宜柏木、乌桕、杜仲、油桐、生漆等生长,垦耕后的大土泥、岩泥适种性广,肥力高,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获好收成。但岩石裸露,不方便耕作。
(3)、紫色土类
占全县面积的1.56%。从第三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发育而成,呈酸性反应或中性反应,质地较轻,通透性好,磷、钾等矿质养分较丰富,自然肥力较高,是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的良好土壤。垦耕后属中上等肥力土壤,宜种性很广。
(4)、潮土类
主要又近代河流冲积物开垦而成,全是旱作土,占全县面积的0.01%。主要特征砂性重,肥效速,发苗快,但结构差,漏水漏肥。
(5)、水稻土类
是县内主要耕作土壤,占全县面积的9.35%,分布很广。主要是由各种自然土和旱作土经水耕熟化而成。由于成土母质、地貌耕作熟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以潮泥田耕作历史为久,熟化程度最高,是水稻、油菜高产田。
2、土壤分布
县境属亚热带黄壤土带区,土壤组合分布受地域、地貌、水文、气象、成土母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制约影响比较明显。
(1)、石灰岩峰丛槽谷、洼地区
这类地区包括北起摆金关山、甲烈,南到断杉西混、兴安、“摆金——断杉峰丛洼地地貌分区”所指的地带,还包含和平镇的斗篷、大龙乡等地。在这些地区内,岩溶发育,山体破碎,地表水缺乏,石灰岩及石灰质岩的风化残积物和坡积物少,土层浅薄,质地粘重,含钙离子或钙,镁离子丰富。其间的土壤,石灰岩山体的上部常分布大面积的石旮旯土、黄岩泥土;下部为黄色石灰土、黄大土泥土。水稻土多在槽谷或洼地底部出现,多为大眼泥田和鸭屎泥田,排水条件差的为滥鸭屎泥田。
(2)、砂页岩中、低山缓坡地貌地区
这部分地区基本上是指雅水——抵季地区和摆金片区的一部分,这部分地区山体浑圆,坡度平缓,地表起伏不大,低山缓坡以硅质、硅铝质黄壤为主,植被较差,雨水冲刷严重的地带为粗骨黄壤,耕地多为偏黄泥土,黄沙泥土和黄泥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段有深、浅脚黄滥泥田,还有一些地区出现白鳝泥田、白胶泥田等。
(3)、王佑峰林盆地低山丘陵区
这部分地区指芦山——长安、打引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长安一带,属浅切割砂页岩低山,土壤多为硅铝质黄壤、黄泥土、黄泥田。芦山、雅羊一带,分布的土壤则以大眼泥田、大土泥田、黄石旮旯土为主。
(4)、祥摆——岗度地区
这部分地区包括岗度、宁旺、摆榜等乡,由于地层中砂页岩,不纯质石灰岩和白云岩占的比重较大,岩溶不发育且高差悬殊。土壤以黄壤为主。岗度乡白云岩地层发育有溶丘宽谷且水源较好,多有大眼泥田、滥鸭屎泥田、白胶泥天和黄沙泥田。摆榜地势高平,砂页岩风化残积物含石英砂泥多,故田面积多,土壤多为白鳝泥田、黄泥田和黄沙泥田。本区内其余地区则以黄泥田和黄沙泥田为主。
(5)、涟江盆地及盆缘地区
这部分地区包含长田——董朗一线涟江沿岸地区,本区在涟江盆地内。涟江河河床平缓,水面宽阔,水流平稳而河曲发育、侵蚀和堆积过程相对进行,形成了宽缓低平的以阶地为主的冲积坝子。各级阶地多为河流冲积的砂砾层,亚砂土和亚粘土层,土壤为高肥力的淡潮沙田、河潮土、黄潮沙泥田、黄潮泥田、大眼黄泥田和大眼泥田,排水不良的地区有表潜大鸭屎泥田、表潜紫泥田。涟江盆地南北两端及涟江两岸的下第三系地层出露地区,由于紫色砂页岩、紫色泥页岩和紫色角砾岩风化发育的残积,坡积物不同形成的土壤质地也不同,其间大部分土壤含有砾石较多,小面积发育成地带性黄壤。而在侵蚀强烈的山地,坡顶的土壤为含有大量半风化母质碎屑的羊肝石土,被开辟为稻田多为紫泥田。涟江盆地两侧及两端的长田、学庄、七里冲等沟谷中多是第四纪冰水堆积物,质地粘重,矿物质养分不高且常含有松散的砾石层。土壤主要表现为地带性土壤耕地含沙重,多为硅质黄壤,涟江盆地两侧的缓坡,自然土以硅铝质黄壤为主。
二、野生植物
1、用材树种
主要有马尾松、华山松、杉木、柏木、梧桐、丝栎、枫香、香樟、皂荚、金丝榔、楸木、梓木、白栎、麻栎、楠木、重阳木、朴树、红绸、白杨、鹅耳栎、刺楸、红豆杉、香叶树、化香、举树、木荷、香椿等。
现在的用材林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主要是马尾松及原生、次生阔叶林和少数杉木林。马尾松主要分布在惠水盆地两侧的二迭系煤系地层上,以幼林居多。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岗度本底和宁旺祥摆。杉木各地均有,香椿、梧桐主要分布在村寨附近和农家住宅周围。据1982年调查,县境内有大古树20多个树种,100多株:有银杏、皂荚、铁坚杉、紫楠、红豆杉、重阳木、柏木、圆柏、杉木、枫香、楸树、香樟、黄心夜合、蓝果树等。多分布在村寨附近。最大的1株是摆金冗章寨的银杏树,树高为40米,腰围12.8米,胸径4.7米,树龄在千年以上。
2、淀粉及糖类
主要有金毛狗脊、蕨、狗脊、贯众、槲蕨、杨梅、川榛、板栗、茅栗、贵州石栎、麻栎、白栎、槲栎、柘、桑、何首乌、羊蹄、三叶樋、野山楂、西南草莓、火棘、金樱子、悬钩子多种、葛藤、马桑、枳椇、四照花、鸟饭树、轮叶沙参、荸荠、慈姑、白茅、芦苇、魔芋、天门冬、土茯苓、百合、黄精、菝葜多种、玉竹、石蒜、山药、白芨、薏仁、桔根、菊芋、圆果花楸等。
3、油料植物
主要有华山松、铁坚杉、马尾松、杉、侧桕、桧、胡桃、化香、枫杨、鹅耳枥多种、川榛、锥栗、水青㭎、石栎、麻栎、朴、榆杨、大麻、律草、桑、青皮木、樟、猴樟、香叶树、山胡椒、黑壳楠、乌药、山鸡椒、木姜子多种、楠、新木姜、石楠、扁核木、杏、桃、李、野樱桃、云实、肥皂荚、胡枝子、葛藤、刺槐、苦参、槐、岩椒、竹叶椒、吴茱萸、臭椿、灰毛浆果楝、香椿、油桐、鸟柏、重阳木、毛桐、蓖麻、马桑、圆叶乌桕、黄莲木、盐肤木、野漆树、漆树、卫矛多种、野鸭椿、野葡萄、冻绿、梧桐、油茶、厚皮香、灯台树、野茉莉、山矾多种、刺楸、女贞、夹竹桃、杠柳、牵牛、黄荆、益母草、曼陀罗、车前、接骨木、水红木、荚蒾、牛蒡、黄花蒿、毛豨莶、苍耳、鸭跖草、小檗、荠菜、萝卜、木瓜、花生、算盘子、石岩枫等。
4、药用植物
县境内药用植物很丰富,1970年,贵州省中医研究所编写的《贵州草药》收集介绍省内民间医生常用草药1000种,县境内有产出的在700种以上,据县农业区划部门调查,主要有:石松、卷柏、问荆、木贼、海金沙、金毛狗脊、铁线莲、狗脊、贯众、槲蕨、石韦、庐山石韦、银杏、侧柏、蕺菜、构、大麻、桑、苎麻、桑寄生、马兜铃、细辛、扁蓄、拳参、虎杖、蓼、何首乌、杠板归、土荆芥、牛膝、鸡冠花、川中膝、马齿苋、土人参、石竹、莲、乌头、野棉花、升麻、威灵仙、芍药、翠雀、牡丹、天葵、箭叶、淫羊霍、三颗针、阔叶十大功劳、南天竹、防己、木兰、腊梅、樟、香叶树、乌药、博落回、荠菜、萝卜、岩白菜、虎耳草、枫香、杜仲、龙牙草、贴根海棠、野山楂、枇杷、石楠、杏、梅、桃、月季、金樱子、玫瑰、地榆、插田藨、葛藤、苦参、皂荚、槐、尼泊尔老鹳草、吴茱萸、飞龙掌血、野花椒、臭椿、楝、远志、铁苋菜、狼毒大戟、地锦、叶下珠、盐肤木、卫矛、凤仙花、勾儿茶、积椇、枣、木芙蓉、木槿、梧桐、茶、贯叶连翘、贵州金丝桃、地耳草、圣柳、石榴、刺五加、刺楸、积雪草、胡萝卜、芫荽、茴香、水芹、紫金牛、过路黄、排草、柿、女贞、龙胆、夹竹桃、白薇、牛皮消、杠柳、牵牛、菟丝子、马鞭草、黄精、益母草、青薄荷、紫苏、夏枯草、梓树、曼陀罗、车前、栀子、茜草、忍冬、败酱、川续断、南瓜、丝瓜、轮叶沙参、山梗菜、桔根、蓍、黄花蒿、艾、茵陈蒿、鬼针草、天名精、蓟、鳢肠、野菊、泽兰、鼠麴草、蒲公英、毛豨莶、一枝黄花、白茅、芦苇、薏仁、淡竹叶、香附子、菖蒲、天南星、半夏、七叶一枝花、灯心草、蒜、天门冬、萱草、百合、麦冬、沿阶草、玉竹、黄精、石蒜、山药、射干、姜、白芨、天麻、商陆、委陵菜、牛蒡、葎草等。
三、野生动物
1、鱼类
有鲤、鲫、鳡鱼、南方马口鱼、鲭鱼、草鱼、中华细鲫、大鳞鱲、泉水鱼、云南光唇鱼、银色颌须鮈、贵州鲦鱼、片唇鮈、大鳍刺、鳑鲏、南方长须鳅鮀、泥鳅、短体条鳅、条鳅、乌鳢、凹尾鮠、越南鲶、长尾鮡、黄鳝、大鲵(娃娃鱼)、武昌鱼、非洲鲫鱼、雨蛙、蛙、树蛙、乌龟、鳖、田螺、虾、蟹等。大鲵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蛇类
有平鳞钝头蛇、赤链蛇、王锦蛇、灰腹绿锦蛇、紫灰锦蚊黑线亚种、黑眉锦蛇、八线游蛇、丽纹游蛇、乌游蛇各亚种、虎斑游蛇、灰鼠蛇、滑鼠蛇、黑头剑蛇、乌梢蛇、纹花林蛇、五步蛇、烙铁头、菜花烙铁头、翠青蛇、山溪后棱蛇、竹叶青各亚种。
3、鸟类
苍鹭、白鹭、鸢、松雀鹰、红隼、灰胸竹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白胸苦恶鸟、山斑鸠、火斑鸠、回声杜鹃、大杜鹃、斑头鸺鹠、普通夜鹰、普通翠鸟、啄木鸟多种、小云雀、灰沙燕、家燕、金腰燕、灰鶺鸰、白鶺鸰、黑枕黄鹂、卷尾多种、八哥、丝光椋鸟、喜鹊、灰树鹊、大嘴老鸦、白颈鸦、红尾水鸲、橙翅噪鹛、树麻雀、山麻雀、白腰鸡、大山雀、绿背山雀、黄腰山雀、黄眉林雀、红头长尾山雀、膀绿绣眼鸟、黄胸柳莺、鹟翁多种、北灰鹟、金翅雀、鵐多种。在鸟类中、红腹角雉、红腹锦鸡为保护动物。
4、兽类
有中国鼩蝟、华南缺齿鼹、滇西北中麝鼩、灰麝鼩、福建喜马拉雅水麝鼩、菊头蹄多种、蹄蝠多种、西南鼠耳蝠、福建小蝠、普通伏翼、华南长翼蝠、猕猴、华南穿山甲、华南兔、江西草兔、云南灰尾兔、湖北红白鼯鼠、华南豪猪、广东白花竹鼠、华南狐、貉、西南黑熊、青鼬、黄鼬、鼬獾、华南猪獾、华南大灵猫、华南小灵猫、班林狸、华南果子狸、食蟹蠓、华南豹猫、华南野猪、林麝、海南赤麂、小麂、苏门羚等。其中,二类保护动物有猕猴、林麝、穿山甲,三类保护动物有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境内野生动物已大多减少,其中虎、豹、狼已经绝迹。仅于1973年以前有虎、豹伤人和捕获虎豹的记载,狼则较虎豹更早绝迹。
四、矿藏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金属矿有铁、锰、锑等,非金属有砷、水晶石、冰洲石、大理石、硅矿等。煤的分布比较广泛,但因储量较少和媒质不佳未详细勘察。可作化工原料的石灰石遍及全县,原除了县水泥厂少量利用和民众烧石灰、建筑基础用之外,几乎没有开发利用;至2005年,惠水县新金龙水泥厂、惠水县芦山水泥厂、惠水县延昌建材厂等建材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开发长田工业聚集区后通过招商引资,贵州省内单机生产规模最大的、年产百万吨的新型回转窑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已于2007年12月28日在长田工业园区建成投产。
1、石英砂
石英砂主要是指高镇镇半坡龙塘石英砂,位于县城东北3.5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矿层位于石炭系下统大唐组旧司段中下部,沿荒田坡背斜南北长5.3公里均有分布。层位固定,平均厚度10余米,矿石类型有益有害成份稳定,属滨海——浅海相的过渡地带沉积状层矿床,矿石以石英砂为主,含微量电气石、金红石、锆石、白钛石等重矿物碎屑,偶尔见白云母片。矿石内二氧化硅含量为96%至99%,平均含量为98.3%,属优质矿。已经探明储量为1344吨,属大型矿。1981年县建立石英砂厂开发该矿点。此外,宁旺等地的石炭系下统大塘组地层中也有石英砂分布。
2、煤
县境内分布较广。长田乡的湾河、杨家山,和平镇的七里冲,断杉镇的董朗一线,摆金镇的大华,宁旺乡的祥摆伐木场以及岗度乡的部分辖地等地,很久以来均有零星开采。其中以杨家山、湾河、董朗、岗度、祥摆开采量较大。原国营杨家山煤厂从1958年营业以来至2000年前后,平均年产量约五千吨,后因规模开采困难已停产;近年已取缔私挖滥采的小煤窑;在长田乡的湾河、和平镇的滥坝、断杉镇的董朗等地经矿管部门批准规模开采。
除了祥摆伐木场的煤是产于石炭系下统大塘组旧司段地层中外,其余均产于上二迭统吴家坪组和长兴岩组当中。各地的含煤岩组中含煤1至7层不等,最大可采得厚度3.6米。经过原贵州省地质矿产局区域调查大队、贵州省煤管局等调查,董朗煤层较稳定,地质储量为1747吨,煤质符合动力煤及炼焦配煤的要求。已采掘的井洞中涌水量不大开采条件好。杨家山、七里冲、滥坝等产煤点的煤含硫量高,变质程度较大,适合民用。摆金大华产煤点的煤质属光亮煤岩类型,虽可作动力用,但储量少亦宜作民用。祥摆伐木场一带的煤矿点煤层薄、变化大,且夹在砂岩、页岩及灰岩中,开采较困难。
3、砷
主要分布于宁旺乡一带,产于北西向张纽性正断层下盘破碎岩中,产出层位下石炭系岩关组革老河段二层中的底部及顶部,含矿层为致密石灰岩及岩质粘土岩,矿体产在岩质粘土岩中,砷矿物主要以雌黄为主,雄黄少量。矿石中砷含量变化从1%至28.43%,伴生有微量的镓和铊,1964年经贵州省地质局审批,确认为中型矿床,已查明砷矿石C级储量为2000吨,其中富矿为870吨,平均含砷23.79%,贫矿960吨,平均含量砷3.28%。
4、锑
分布于岗度乡本底新寨一带,于泥盆中统独山组砂岩段,灰岩夹白云岩段及泥盆上统望城坡组下部白云岩段地层中产出锑矿,含量较富。1972年群众报矿,县外贸部门组织开采50余吨,后因矿层深入河底而停止。后经贵州省地质区域调查大队和地质矿产局109队勘测,认为具有找矿远景。
5、铁
在和平镇七里冲大崇山地带,于二迭系上统长兴组底部含煤组地表氧化带中产褐铁矿,最大厚度1.2米,最小厚度0.25米,远景储量约6.1万吨,矿石中二氧化硅和磷的含量均超过最低允许含量,故价值不大,仅可供地方开采利用。
在大崇山北缘的磨口哨地带有硫铁矿点,规模甚小,无工业价值,仅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此外,王佑一带大塘组旧司段下部页岩和含有机质薄片的石英粉砂岩中,有褐铁矿呈结核状产出,皮壳状构造,结核直径0.1至1米,据推测,该处褐铁矿系黄铁矿风化而成,含矿系数低,远景不大。
除上述之外,北起高镇镇半坡属于贵阳复斜南部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水晶矿化带;摆金镇党古出现闪锌矿异常区;大龙乡小龙坑出现辉锑矿点;甲戎乡巴猫冲令状、龙上、翁子等地出现有冰洲石含晶标志点。 |
|
2006年我县各族人民围绕“农业富县、工业强县、城建兴县、商贸活县、旅游热县、文化亮县”的发展思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县生产总值为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2%,超过省、州平均增长速度。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50.9∶24.1∶25变为2006年的39.92∶29.45∶30.63,综合发展实力明显增强,新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一)“三农”工作成效明显。2003年以来,我县以实施农业开发项目为契机,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形成了种植、畜牧、林果和劳务输出四大主导产业和多重并举的发展格局。建成了金钱桔、早菜、优质米、烤烟、黑糯米、生姜、洋芋、药材、花卉等农产品种植基地,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6.57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9亿元,年均增长8.9%。
(二)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我县工业已形成了壮大一批、建成一批的格局和以制造、冶金、磷化工、食品加工、建材、制药、电力等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多门类产业体系,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2006年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9%,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2.5亿元,增长32.2%。长田工业园区申报贵州惠水(长田)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惠水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进展顺利。
(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2006年完成增加值4.93亿元,比2002年增长73.9%,年均增长1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亿元,比2002年增长57.65%,年均增长12.1%。市场建设发展迅速,农贸批发市场、好花红商贸街等商业设施投入使用,逐步形成合理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旅游业、房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亮点和增长点。近年来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贵州·惠水“好花红”艺术节暨首届金钱桔节,多彩贵州暨“涟江处处好花红”、多彩贵州暨“永红”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告示系列大型经贸文化活动,成功打响了“惠水优质米”、“中国金钱桔之乡”、“中国糯米之乡”、“好花红故乡”等品牌,促进了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提高了惠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九龙、好花红民族风情旅游等景点开发初见成效,2006年共接待游客19.23万人次,总收入0.22亿元。房地产业持续发展,四年间全县投资达1.5亿元,年均增长37.2%。住房竣工面积13.8万平方米。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财政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从2002年的0.707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3亿元,年均增长16.1%。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各级各部门厉行节约,保证了职工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保证了重要工作及重点建设的需要。银行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由2002年的4.43亿元和4.0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18亿元和4.3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50元。 |
|
惠水县辖8个镇、17个乡:和平镇、高镇镇、三都镇、摆金镇、雅水镇、断杉镇、芦山镇、王佑镇、长田乡、斗底乡、甲烈乡、岗度乡、宁旺乡、鸭绒乡、太阳乡、羡塘乡、甲戎乡、抵季乡、大龙乡、大坝乡、摆榜乡、抵麻乡、长安乡、打引乡、好花红乡。 |
|
- n.: Huishui County
|
|
惠水 |
|
|
|
惠水县中医院 | 惠水县人民医院 | 惠水县妇幼保健院 | 贵州省惠水县中医院 | 惠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贵州省惠水县卫生防疫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