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戰國時代秦王世襲表
國君姓名在位時間在位年數備註秦惠王
(秦惠文王)
趙駟前337年—前311年二十七年秦孝公子。前338年即位,初稱秦公;前325年稱王,以次年(前324年)為更元年。秦武王
(秦悼武王)
趙蕩前310年—前307年四年秦惠王子。秦昭王
(秦昭襄王)
趙稷(一作則)前306年—前251年五十六年秦武王弟。秦孝文王趙柱前250年一年秦昭王子。前251年即位,先服喪。前250年正式在位,僅三天而薨。秦莊襄王趙楚(本名異人,後改名楚。又作子楚)前249年—前247年三年秦孝文王子。秦始皇
(秦始皇帝)
趙政前246年—前210年三十七年秦莊襄王子。前247年即位,初為秦王政;前221年,兼併六國,稱秦始皇帝。秦二世
(秦二世皇帝)
趙鬍亥前209年—前207年三年秦始皇子。秦三世
(秦王子嬰)
趙子嬰(一說單名嬰)前206年一年(實際僅46日)秦始皇弟。改稱王。
【註】:《史記·秦本紀》末尾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可見是所有秦君皆為趙氏,而非始皇一人。所謂“始皇生於趙,故曰趙政”純屬後世誤解《史記》所致。 |
|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姓趙氏,名政。漢民族實際奠基人、曠世難出的偉大帝王、中華人文始祖,別號祖竜、千古一帝。
秦始皇趙政
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趙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邦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燕、楚、越、齊七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國傢--秦朝。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佈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分封製,代以郡縣製;在皇帝的直接控製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製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闢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製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衹要嚮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製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統一全國幣製。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鹹陽通嚮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鹹陽經云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製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傢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傢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藥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鹹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在徵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嚮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鬍亥和李斯,偽造遺詔立鬍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鬍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皇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兩字,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義, 最早由秦王趙政在統一六國後確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謂始皇帝也。
詩句.
兒時歷難 少年成帝王。
勵精圖治 十年滅七國。
政治改革 建立大秦國。
焚書坑儒 苛政猛於虎。
嚮東求仙 壽終卻歸西。
秦始皇於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趙國邯鄲,是秦莊襄王與呂不韋的姬妾所生,所以有人說秦始皇為呂不韋之子。秦始皇趙政公元前247年,莊襄王薨,秦王趙政即位,時年13歲。相邦呂不韋掌握實權。
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政加冕親政。這年,假宦官嫪毐發動宮廷政變,秦始皇派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圍剿長信侯嫪毐,並懸賞說:“有生得毐,賜錢百萬;殺之,五十萬。”(《史記·秦始皇本紀》)。將把叛亂者一網打盡。第二年,又藉嫪毐事件,免去“仲父”呂不韋的相邦職務,把朝政大權收回到自己手中。又聽從李斯之議,繼續重用客卿,定下金帛利誘與武力打擊相結合的方略,加快兼併六國的戰爭步伐。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乘趙攻燕之機,遣軍由南北兩路攻趙,奪占趙國大片地區。十三年,桓齮攻趙國平陽,殺趙將扈輒,斬首10萬。十四年,再攻平陽,取宜安,破趙軍,殺趙將。桓齮定平陽﹑武城。十七年,派內史騰滅韓,俘韓王安。將韓國設為三川郡。
十八年,用計離間趙國君臣,除去曾兩次大敗秦軍的趙國良將李牧。十九年三月,王翦軍乘勢猛攻,一舉擊敗趙軍,殺趙蔥,占東陽(太行山以東)。顔聚懼逃。十月,王翦、羌瘣軍攻破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帶領宗族數百人逃代(今河北蔚縣四北),自立為王。但此時趙國已名存實亡,秦於趙地設邯鄲郡。代地趙軍與燕軍聯合駐上𠔌易水(今河北懷來西北),企圖阻止秦軍繼續北進。二十一年(前227年)又為秦軍擊敗。至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率軍在攻滅燕趙殘餘勢力後,破代,俘代王嘉,趙徹底滅亡。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被秦王發現,將荊軻體解。秦王派王翦﹑辛勝攻燕。燕﹑代出兵攻秦軍,秦軍在易水之西破燕軍。二十一年,王賁攻薊(今北京西南),破燕太子軍,奪取薊城。燕王喜及太子丹率公室衛軍逃遼東(今遼寧遼陽)。秦將李信帶兵乘勝追擊至衍水(今遼寧太子河),再敗太子丹軍,消滅了燕軍主力。燕王殺太子丹嚮秦求和,秦國未允。但鑒於燕、趙的殘餘勢力已不足為患,為集中兵力攻魏、楚,故暫停進攻。
二十二年,秦王遣王賁攻魏,魏軍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軍強攻無效,遂引黃河、鴻溝之水灌城。三個月後,大梁城壞,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東部地區設置碭郡。
同年,秦將李信和蒙武在楚地被楚將項燕打敗,遭到重創。二十三年,秦王親自登名將王翦之門謝過,請其出徵。王翦和蒙武率領60萬大軍再攻楚國,在蘄(今安徽宿州東南)南大敗楚軍,殺死楚將項燕。秦軍乘勢攻取了楚國的許多城邑。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領秦軍繼續嚮楚國縱深進攻,一舉攻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俘楚王負芻,楚亡。王翦繼續進軍江南,占領楚國全部土地。秦在楚地設立楚郡,不久,又分為九江郡、長河郡和會稽郡。
同年,在滅楚、魏之後,秦王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秦在燕地設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及遼東郡等。
二十六年,秦王以齊國拒絶秦國使者訪齊為由,避開了齊國西部主力,命王賁率領秦軍由原燕國南部(今河北北部)南下進攻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臨淄北)。齊軍士氣本不旺盛,對秦軍突然從北攻來,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秦軍一舉攻占臨淄,俘齊王建,齊亡。秦王在齊設置齊郡和琅邪郡。
秦王政掃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西周末年以來諸侯長期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傢。秦王自稱皇帝,追莊襄王為太上皇。
秦始皇稱帝後,頻繁用兵,開疆拓地。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調發數十萬人,三攻嶺南,占領百越之地(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又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軍隊北擊匈奴,收復被匈奴占據的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剋昭盟一帶),迫匈奴退往陰山以北。為了防止匈奴的侵擾,他把昔日秦、趙、燕所築的長城加以修繕,連接成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秦始皇又南徵百越,設置了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的封建專製中央集權的大帝國,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嚮戶,北據河為塞,(傍)陰山至遼東”。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加強手中的權力,秦始皇采取了中央集權的政體,否定了丞相王綰提出的恢復分封製的主張,實行郡縣製,分天下為36郡,後又增至40多郡。郡置郡守,縣置縣令,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協助皇帝處理政治、軍事、經濟等事務。這一政治體製加強了皇帝對政權的控製,開創了專製主義的中央集權,為後來的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
為鞏固中央統治,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並將六國貴族和豪富12萬戶遷到鹹陽附近和四川等地,以便控製。同時以鹹陽為中心,修築了兩條馳道:一條東通海邊;一條南入吳楚,以便一旦發生叛亂,迅速調動軍隊鎮壓。秦始皇還多次到各地巡遊,以“威服海內”。
在經濟上,秦始皇於公元前216年發佈命令,“使黔首自實田”,確認土地私有制度,又下令統一貨幣和度量衡,以加強各地區的經濟交流。
在思想領域,秦始皇為了打擊儒生淳於越等反對郡縣製的言論,穩定民心,維護皇帝的權威,他采納了李斯的主張,下令除了醫藥、卜筮、種植(指農業)之書、秦國史書和博士官收藏的《詩》、《書》、《百傢語》等外,其它書籍一律燒毀。次年,又因為方士侯生、盧生違命叛逃,秦始皇下令追究方士的罪行。結果活埋400多名方士,製造了歷史上著名的“焚坑”事件。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和陵墓。僅阿房宮和驪山墓兩項工程,就動用了70餘萬人力,給勞動人民帶來繁賦重役和饑寒交迫,激起人民起來反抗,為秦朝的迅速滅亡種下禍根。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遊途中患病,七月死於沙丘平臺(今河北平鄉東北)。死後不入,即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
點評: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雄纔大略的君主,其非凡的功績在中國帝王中也衹有數人能與之相比。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但他對中國歷史所作的功績遠遠大於他的過失。正如賈誼在《過秦論》中所評論的:“及至秦王,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係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鬍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傢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鑄鐻,以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後斬華為城,因河為津,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溪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裏,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史記·秦始皇本紀》引賈誼《過秦論》)
但秦僅二世而亡,其中的歷史教訓足以警世後人,引以為鑒。 |
|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人,政治傢,書法傢,詩人。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軍事傢。平竇建德、王世充之後,始大量接觸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功轉型為中國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傢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主動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此舉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嚮鼎盛時期。
唐太宗生卒時日: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51歲)
唐太宗謚號:文皇帝(唐高宗加謚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加謚文武大聖皇帝、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李世民早年】
唐太宗於隋朝開皇十八年(59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武功別館,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長孫氏,武德九年八月二十一日立為皇后,即長孫皇后。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隋煬帝被突厥十萬騎圍困於雁門(今山西代縣),李世民應募從屯衛將軍雲定興前往救援,提出虛張軍容,晝引旌旗數十裏,夜以鉦鼓相應的疑兵計。時值東都及諸郡援兵亦至忻口(今忻縣北),迫使突厥始畢可汗解圍而去。十三年六月,與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陽),首戰獲勝,促使李淵决意西嚮關中。任右領軍大都督,統右三軍,封敦煌郡公。七月隨李淵自太原(今太原西南)南下。途中李淵一度動搖,欲還師更圖後舉。世民堅决主張繼續進軍,提出先入鹹陽,號令天下的方略。八月,進攻霍邑(今霍州),先率輕騎至城下,誘隋守將宋老生出戰,繼而率騎猛衝其側背,配合李淵、建成正面攻擊,斬宋老生,剋其城。九月,軍至河東(今永濟西南),力主急速進軍長安(今西安),遂奉命率前軍西渡黃河,順利占領渭河以北地區,各大族豪強紛至軍門投效,數支農民起義軍亦來歸附,兵力迅速發展至13萬人。十一月,會諸軍攻剋長安。李淵立代王楊侑為帝,即隋恭帝,改大業十三年為義寧元年。以光祿大夫、大將軍、太尉唐公為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公,義寧二年三月,為右元帥,徙封趙國公。
同年(618年)五月,隋恭帝禪位於唐,唐王即皇帝位,國號大唐,改元武德。武德元年,以趙公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
唐朝建立以後,為統一全國,先後進行了六次大的戰役。這六個戰役李世民就指揮了四個,全部取得了勝利,為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第一次是對隴右薛舉父子集團的戰役,唐武德元年,薛舉率軍進攻關中,雙方在現陝西長武縣發生激戰,在這裏,李世民打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敗仗,退回長安。但不久,他便在淺水原之戰徹底打敗薛軍,消滅了隴東集團。
第二次,劉武周依附突厥,南下進攻唐朝,攻占了晉陽,李世民不畏艱險,終於擊潰了敵人主力,並乘勝追擊,兩天不吃飯,三天不解甲,徹底消滅了敵軍,收復了丟失的土地。
第三次是對王世充和竇建德的戰役。這次戰役規模為唐統一戰爭中最大的。在這次戰役中,李世民先將王世充擊敗,圍困在洛陽,令其無糧草供應,待其自斃。就在洛陽將下未下之時,河北的竇建德軍十餘萬衆號稱三十萬為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現在唐軍背後,李世民力排衆議,在虎牢之戰中大敗竇建德軍,生擒竇建德。洛陽的王世充也衹得投降,這次李世民一舉兩剋,取得了决定性的勝利。
第四次是平定劉黑闥的戰役,劉黑闥是竇建德的部下,他打着為竇建德復仇的旗號,在河北起兵反唐。李世民指揮了平定其第一次起兵的戰役,僅僅兩個月就取得了勝利。(其他兩個戰役是由李孝恭指揮的平定杜伏威的江淮軍和平定以江陵為根據地的蕭銑的梁政權)。
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進入長安時,受到部分軍民以皇帝的禮儀招待。武德四年鼕十月,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高祖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儼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李世民在戰鬥中註重戰前偵察,雖屢次遇險,但每次戰鬥都能作到知己知彼,善於製造戰機,當敵強我弱時,他經常用“堅壁挫銳”的戰法拖垮敵人,戰鬥中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騎兵突擊敵陣,勝利後勇追窮寇,不給敵人喘息之機,因此獲得了每次戰役的勝利。在統一邊疆的戰爭中,他運籌帷幄,决勝千裏,明於知將,選拔良纔,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大唐帝國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為我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傢,他的赫赫武功也永垂青史!
【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發生於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617年,李淵在李世民支持下在太原起兵反隋並很快占領長安。618年,隋煬帝被宇文化及縊殺之後,李淵建立唐朝,並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據說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决。李建成隨即聯合四弟齊王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是年,李建成嚮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徵突厥,藉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馬,以防止李世民篡奪皇太子之位。李世民在危急時刻决定背水一戰,先發製人。搶先一步殺死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事變之後僅僅三天李世民便被立為皇太子,從他父親手裏接過政府的實際控製權。八月初九,唐高祖被逼退位,李世民便做了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史學評價】
《新唐書》: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傳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興之業。湯有天下,傳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號稱三宗。武王有天下,傳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與宣之功,其餘無所稱焉。雖《詩》《書》所載,時有闕略,然三代千有七百餘年,傳七十餘君,其卓然著見於後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嗚呼,可謂難得也!
《舊唐書》評價:
史臣曰:臣觀文皇帝發跡多奇,聰明神武。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志業則鹹盡其纔。所以屈突、尉遲,由仇敵而願傾心膂;馬周、劉洎,自疏遠而卒委鈞衡。終平泰階,諒由斯道。嘗試論之:礎潤雲興,蟲鳴螽躍。雖堯、舜之聖,不能用檮杌、窮奇而治平;伊、呂之賢,不能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抉目剖心,蟲流筋擢,良由遭值之異也。以房、魏之智,不逾於丘、軻,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時也。況周發、周成之世襲,我有遺妍;較漢文、漢武之恢弘,彼多慚德。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吳兢在《貞觀政要·序》中說:“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
《貞觀政要》集論的撰者元朝的戈直說:“夫太宗之於正心修身之道,齊傢明倫之方,誠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矣。然其屈己而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用,寬厚而愛民,亦三代而下,絶無而僅有者也。後之人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豈不交有所益乎!”這裏所說,太宗在正心修身,齊傢明倫方面,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主要是指太宗與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爭。
明憲宗在命儒臣訂正重刊《貞觀政要》時寫道:“太宗在唐為一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
【豐功偉績】
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對人材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
2 .他獨具慧眼,看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問世,對大臣的各項進步之言豁達地予以采納;
3 .不獨斷專行、初步確立了三權分立、互相監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規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響國傢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門下省審查副署後方可生效發佈,保證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時發現並糾正。杜絶了不良政策對國傢及人民的違害與影響;
4 .認識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殺的法政政策,規定死刑需三復奏(外地五復奏)復審批準後方可行刑,這就不難認人們想起貞觀四年(630年)全國判死刑纔29人、貞觀六年(632年)全國死刑犯290人,太宗審查時令全部290人回傢團年、待來年秋收後回來復刑,結果290人均準時到來、無一人逃亡。
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麗戰爭上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突厥、吐𠔌渾、高昌、安西四鎮、漠北薛延陀等),這與當時的國力、軍隊戰鬥力、整體戰略、用人選將與配合默契、過程協調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開的,因此在中華歷史上的名將名相中,貞觀朝占有相當的比例,在中華軍事史上,貞觀朝的戰例也多被引用;
6 . 氣吞天下的“天可汗”氣質,李世民多次以少嚇多,經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單騎嚇退突厥10萬精騎,就對比宋真宗在寇準一再堅持和請求下纔勉強在大軍護衛下到達澶州南城,而又要戰戰兢兢的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別啊!
7 .胸懷大局、四海一統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四海之內衹要知道中國的均努力內附,以唐為榮,樂不思蜀,他們不但同唐人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還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思摩、執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齒常之、乃至後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為唐朝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他們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輝,現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時那時繁榮富強、威甲四海、文禮之邦的生動寫照;
8 .完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學校、重視教育活動、普及官吏選聘、當時的國子學、太學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學校,如此纔不難想起當時的教化呢,同時當時的科舉也規範化、考選公平,以進士科最為傑出,如此纔有太宗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舉為政治上提供優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詩及經濟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9 .工書法、富文詞,太宗皇帝個人修養及天賦極高,在書法同文詞上也頗有名氣,在他大力宏揚和鼓勵支持下,纔有唐代書法、文學、藝術之盛;
10 .倡導廉政、節儉、樸素、重視農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設方面是相當成功的,他並沒有像朱元璋一樣嚴懲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個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中央領導班子、重視地方長官選舉,當時朝廷中不少卿相傢境貧睏,溫彥博、戴胄、於志寧、魏徵、張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風氣的宣傳和行政監督,及時預防了官員犯錯,因此當時的官員相當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較註意節儉,不濫用民力、註意與民休息,當時社會形成了一種樸素求實的作風;太宗皇帝也相當重視農業,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問及此事,因太子冠禮與農時違背而更改;
11 . 由於社會安定,商業經濟得到發展,全國新興了許多商業城市,城市業有相當的發展,廣州、杭州、揚州、成都、江陵、涼州等城市經濟發展相當迅猛,長安同洛陽作為世界經濟大都會就不言而喻了,這為封建經濟登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 .對玄奘佛學的支持同西遊的肯定,打通並維護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及東聯新羅、日本,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從奴隸製社會邁入封建社會,開發並促進了西藏的發展;
綜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傢、書法傢、卓越的領袖、影響中華乃至世界進程的傑出人物,他為中華民族同人民做出了傑出貢獻,留下了輝耀千古的豐功偉業及精神財富,因此受到人們的崇敬;築東陽先生所說“他是繼孔子之後中國數一數二的偉人”。
【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
形成原因
第一、隋朝政治制度和經濟繁榮為唐朝加強中央集權和發展經濟創造了條件;而隋煬帝暴政、奢侈腐化、奴役百姓、窮兵黷武,破壞社會生産,激化社會矛盾,導致農民起義。唐初統治者親眼看到了農民戰爭瓦解隋朝的過程,認識到了廣大農民對封建統治穩定的重要性,吸取隋亡教訓,調整統治政策,以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
第二、因為上述因素,唐太宗確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強政治”的治國思想,並通過一係列的制度政策、措施和不懈的實踐去實現。首先,唐太宗認識到了統治者與人民是“舟與水”的關係,通過土地賦稅制度的調整以“安百姓”。二是認識到了重用人才,虛懷納諫的意義,得人善任,從諫如流,營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圍,保證了較為開明正確的政治、經濟、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製定和實施。三是加強政治,完善三省六部製和科舉製,以鞏固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擴大統治基礎。
註意:用人和納諫,既是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又是貞觀之治的重要表現。
在李世民統治其間,唐朝國力強盛,被稱為貞觀之治。晚年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的政治經驗,也對自己的功過進行了評述。
他在位期間,推行府兵製、租庸調製和均田製,並積極推行科舉製。
630年,擊敗東突厥,被突厥各部尊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給吐蕃的鬆贊幹布。
649年,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門代理國事。李世民於649年7月駕崩於長安含風殿,享年52歲,葬於今陝西禮泉東北50多裏的山峰上的昭陵。謚號為“文皇帝”。
唐太宗善於聽從大臣的批評和見解,魏徵直諫200多次直陳他的過失。
唐太宗還精擅書法,以行書寫碑,為後世鼻祖。著名作品有《溫泉銘》《晉祠銘》等。死後更以東晉書法大傢王羲之所作《蘭亭集序》為陪葬品。
貞觀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現的太平盛世。由於唐太宗能任人為賢,知人善用;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並采取了一些以農為本,減輕徭賦,休養生息,厲行節約,完善科舉製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寧的局面。與後來李隆基的“開元盛世”並肩而立。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現了空前的繁榮。由於他在位時年號為貞觀,所以人們把他統治的這一段時期稱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
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原因,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他強調以民為本,常說:“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輕徭薄賦,讓老百姓休養生息。唐太宗愛惜民力,從不輕易徵發徭役。他患有氣疾,不適合居住在潮濕的舊宮殿,但他一直在隋朝的舊宮殿裏住了很久。
貞觀之初,在唐太宗的帶領下,君臣和諧,全國上下一心,經濟很快得到了好轉。到了貞觀八九年,牛馬遍野,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嚮榮的升平景象。
太宗在位20多年,進諫的官員不下30餘人,其中大臣魏徵一人所諫前後200餘事,數十萬言,皆切中時弊,對改進朝政很有幫助。
太宗十分註重人才的選拔,嚴格遵循德纔兼備的原則。太宗認為衹有選用大批具有真纔實學的人,才能達到天下大治,因此他求賢若渴,曾先後5次頒布求賢詔令,並增加科舉考試的科目,擴大應試的範圍和人數,以便使更多的人才顯露出來。由於唐太宗重視人才,貞觀年間涌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可謂是“人才濟濟,文武兼備”。正是這些棟梁之才,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為“貞觀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唐太宗十分註重法治,他曾說:“國傢法律不是帝王一傢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法律製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太宗又反復思考,慎之又慎。他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由於太宗的苦心經營,貞觀年間法製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纔29人,幾乎達到了封建社會法製的最高標準——“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罰。
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準則;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成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樣。使唐朝在當時與西方國傢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一、社會秩序空前安定
史書記載:
貞觀年間“官吏多自清謹。製馭王公、妃主之傢,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無敢侵欺細人。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又頻緻豐稔,米鬥三四錢,行旅自京師至於嶺表,自山東至於滄海,皆不糧,取給於路。入山東村落,行客經過者,必厚加供待,或發時有贈遺。此皆古昔未有也”。
二、開放國境
由於東羅馬帝國(395—1453)的衰落,西方變得支離破碎。到了隋朝時中國已經幾欲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傢了,而唐帝國尤其是貞觀時期的唐朝更是當時世界唯一的文明最為強盛的大一統帝國,首都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各地民商來往不斷,就象今天的美國紐約一樣。那時的唐帝國是世界各國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各國的傑纔俊士冒着生命危險也要往唐帝國跑。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紛紛贊嘆唐朝的盛世,唐朝高度發展的文化,使來到唐朝的各國人,大多數以成為大唐人為榮。不僅首都長安,全國各地都有來自國外的“僑民”在當地定居,尤其是新興的商業城市,僅廣州一城的西洋僑民就有二十萬人以上。貞觀時期的唐王朝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完全開放的王朝,比漢朝的僅限於貿易和傳教還要開放,以至於各國各地的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來到唐朝一睹唐帝國的的風采,唐朝政府還在設立流所(和現在的使館差不多),頗為開放邊境和關口。極盡吸收外來文化和物質文明。
唐帝國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外,還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僅日本的官派的公費留學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幾百人。民間自費留學生則遠遠超過此數。這些日本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日本進行了第一次現代化運動 ――“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國化運動,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飾風俗,全部仿效當時的貞觀王朝,使處於原始部落狀態的日本民族平空躍進了一千年。
日本民族並不高明,它衹是善於學習而已。這個步子比別人慢半拍的民族有一個最大的優點――落後但不固執。當外來文明入侵時,它總是虛懷若𠔌地主動接受比本民族先進的文化,用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接受人類文明的先進成果,使自己快速躍進到先進民族的行列。
一個民族落後並不可怕,固執纔是最可怕的!
三、政治清平
中國官場的貪污病菌是無孔不入的,以至占絶大多數的國人都認定貪污是人類社會的不治之癥,衹要是有“官”的地方就避免不了貪污。當從英美等國歸來的留學生嚮他們的親朋好友陳述這些國傢基本上消滅了貪污時,沒有幾個人不認為他是在鬍說八道。其實,貪污並不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地球上就有不少文明程度較高的國傢基本上消滅了貪污。不僅是美利堅和英吉利等現代化強國,就連主要由華人組成的新加坡也基本上消滅了貪污。
這裏所說的基本上消滅了貪污並不是說完全杜絶了貪污現象,而是指貪污行為在整個官場中屬極個別的現象,且貪污的數額不大(一年的貪污額一般不會超過此人一年的薪水),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很長(連續作案三年以上的少之又少),都會很快敗露且受到毫不留情的嚴懲。
貞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基本沒有貪污的政治,這也許是李世民最值得稱導的政績。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尢為可貴的是:李世民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檠告貪污,主要是以身示範和製定一套盡可能科學的政治體製來預防貪污。在一個精明自律的統治者面前,官吏貪污的動機很小,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防範貪污主要取决於一套科學修明的政治體製,光靠事後的打擊衹能取效於一時,不能從根子上鏟除貪污賴以滋生的社會土壤。
四、分權制度
中國封建體製的主要特徵是權力高度集中,地方服從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馬首是瞻。這種中央集權的政治體製極大地限製了國民的創造性、主動性和靈活性,且極易釀成暴政。
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央政府組織實行“三省六部製”,但貞觀王朝的三省職權劃分則初步體現了現代化政治特徵――分權原則。中書省發佈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設於中書省的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决議後報皇帝批準,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發佈詔書。詔書發佈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絶“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頒布。衹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纔成為國傢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這種政治運作方式很有點類似現代民主國傢的“三權分立”製,西方在十七世紀興起的分權學說,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運用於中國的政治體製,進一步說明了貞觀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最為難能可貴的是,李世民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副署”後才能生效,從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來潮和心情不好時作出有損他清譽的不慎重决定。中國歷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個帝王,衹有李世民一人擁有如此傑出智慧和胸襟(美國的開國總統華盛頓有點像他的學生)。
五、商業發達
中國封建王朝歷來的經濟特徵是“重農抑商”,商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相當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比種田人要低好幾個等次。這也是中國的封建經濟一直得不到實質性發展的主要原因。
貞觀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不歧視商業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還給商業發展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這進一步地體現了李世民將眼光放到很遠。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導下,貞觀王朝的商業經濟有了迅速和長足地進展,新興的商業城市象雨後春筍般地興起。當時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國。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江西南昌)、揚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涼州。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自漢開闢的“絲綢之路” 一直是聯繫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唐朝疆域遼闊,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今屬哈薩剋斯坦),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結果絲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絶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稠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貞觀之治”總結
1 含義:在唐太宗統治時期,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太宗的年號叫“貞觀”,歷史上把這一時期比較清明的封建統治稱為“貞觀之治”。
2 原因:1。隋唐更替,其間的戰爭是人口減少約2000萬以上,戰爭結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這是貞觀之治産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開創了大運河以及科舉,大運河的勞民導致隋滅亡,但這些卻促成了貞觀之治的産生。開創大運河,弊在當時,功在千秋。
3。前期的李世民汲取隋失敗的教訓,正如漢朝初期汲取秦滅亡的教訓一樣,讓百姓休養生息,李世民自己也基本能虛懷從諫。但是,晚期的李世民變了,不再那麽虛懷從諫,不在讓百姓休養生息,而是好大喜功,徵服高麗失敗。這些是貞觀之治不能持久的原因。
3 政績:
第一,經濟上實行均田製和租庸調製,使農民有可能安定生産,耕作有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政治上實行三省六部製和科舉製。三省六部製的實行,使宰相的人數比秦漢時期增多,便於皇帝控製。
第三,唐太宗時期加強了國內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聯繫,加強對西北等地區的管轄,另外還加強了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
第四,唐太宗善於用人和納諫,這既是“貞觀之治”形成的原因之一,也是“貞觀之治”的內容之一。他重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長孫無忌等能臣。
第五:重視農業,減輕農民賦稅勞役."戒奢從簡",節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於減輕人民的負擔.
【天可汗之路】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意氣風發的時代,這個“大有鬍氣”的朝代中,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勝次數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非常罕見。所以衹有唐朝才能誕生專門的邊塞詩派,誕生像“年年戰骨埋荒外”這
樣的詩句。而至於“漢傢旌幟滿陰山,不遣鬍兒匹馬還,願得此生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捲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𠔌渾”,“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這種豪言壯語,則由於後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風氣,甚至成為了古代史上中國人尚武精神的絶響。尤其是貞觀年間,大唐帝國四面出擊,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第一個時期,唐太宗時期,全面擴張,四面出擊。
貞觀年間是唐朝拓邊最猛烈的時期,也是獲勝最大的時期。貞觀年間,唐朝依次取得了對東突厥、吐蕃、吐𠔌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龜茲甚至可能還包括印度用兵的勝利。這些勝利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業。頡利可汗恐怕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被中國軍隊活捉的草原帝國最高統治者。唐軍出擊定襄,痛殲突厥,活捉頡利可汗,也是唐朝歷史上拓邊戰爭中最輝煌的勝利。頡利可汗被抓到長安。突厥是唐朝最大的邊患,作為同時存在的兩個超級大國之一遭到毀滅,建立單極世界就變得容易多了。唐朝的另一個著名將領候君集奉命帶兵修理驕橫的吐蕃人。候君集通過夜襲擊敗了吐蕃軍,斬首千餘。吐蕃軍退兵後,鬆贊幹布做了頡利可汗也做過的事:派使者謝罪求和。但是他沒有放棄和親的請求。可能是被他的執着感動,7年後他的要求終於得到了滿足。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貞觀八年(634),吐𠔌渾犯唐,唐軍再次遠征,途中缺水,就刺馬飲血,終於襲破可汗伏允的牙帳,伏允丟下老婆孩子溜之大吉,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殺。吐𠔌渾從此被納入唐朝的勢力範圍。貞觀十三年,高昌國失臣禮。高昌王麴文泰看到唐兵來得那麽快,嚇得大病起來,感到忽冷忽熱,幾天後竟然一命嗚呼,由此作為第一個被唐軍活活嚇死的人而載入史册。
第二個時期,徵戰高句麗
高句麗雖然嚮新成立的唐朝朝貢,但實際上卻對唐朝持懷有敵視態度。到後來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為援助處於高句麗和百濟圍困中的新羅(《新唐書》:“(百濟)與高麗聯合伐新羅,取四十餘城。發兵守之,又謀取棠項城,絶貢道”,新羅告急),並統一被高句麗據有的遼東地區(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北部),唐太宗徵討高句麗,放話給薛延陀:我們父子都要去打高句麗,長安空虛,你要是想犯賤衹管放馬過來!這麽生猛的話,薛延陀當時就嚇得氣短了一截(《舊唐書》載後來高句麗用厚利誘惑薛延陀叛唐,但是“夷男氣懾不敢動”)。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軍嚮遼東進軍。唐太宗在路上對手下人說,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這一塊地方了,趁着我還沒死,良將們還有精力,一定要解决掉。
夏季,徐世績暗渡陳倉,突然出現在遼東城下,高句麗士兵大駭。營州都督張儉和優秀將領李道宗也率兵進入遼東,擊敗高句麗兵,斬首數千。四月,唐軍攻破高句麗蓋牟城,俘虜兩萬多人,繳獲糧食十多萬石。五月,另一路唐軍從山東渡海攻破高句麗卑沙城,俘虜八千人。上百年來中國軍隊第一次得以在鴨緑江邊閱兵。
不久,李績和李道宗所部進逼遼東城下。高句麗軍數萬來援。有人建議說高句麗軍多唐軍少,應該堅守。可是李道宗說高句麗人仗着人多以為我們不敢拿他們怎麽樣,我們就是要攻擊他們,殺殺他們的銳氣。李績說我們被派來就是負責替皇上掃馬路的。現在馬路不幹淨,我們怎麽能躲呢。於是唐軍處於劣勢卻猛烈出擊,高句麗兵始料不及,被衝亂陣型大敗而歸。唐太宗大軍兵到後,把遼東圍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乘着颳南風的機會,唐太宗指揮士兵點燃城池西南樓,順風放火。高句麗軍抵擋不住了,遼東陷落。唐軍殺高句麗兵一萬多人,俘虜一萬多人,此外還有百姓四萬多人。
攻剋遼東後,唐軍繼續嚮白岩城進發。烏骨城派兵一萬支援,被唐軍擊退(此戰唐軍衹用了800人)。六月,白岩城不戰而降。唐軍繼續嚮安市進發。高句麗將領高延壽等人率領靺鞨、高句麗兵十五萬來救援,被擊敗。高延壽嚮唐軍乞降,來到唐軍軍營,一進門就跪下,挪動膝蓋嚮前,拜伏在地。(《資治通鑒》上說“延壽、惠真帥其衆三萬六千八百人請降,入軍門,膝行而前,拜伏請命。”)唐太宗對他們說:“東夷少年,跳梁海麯……自今復敢與天子戰乎?”高延壽等人“皆伏地不能對”。唐太宗將降軍中的高句麗軍官、酋長三千餘人虜往中原,其餘高句麗人悉數釋放。
安市城小而堅,在城主楊萬春的抵抗下,唐軍圍攻數月不剋。長孫無忌以為:‘天子親徵,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虜,衆猶十萬,若嚮烏骨,皆躡吾後,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而這種方式過去一直是唐軍剋敵製勝的法寶。最終唐太宗决定暫時停止這次出徵。9月,唐軍班師。這次徵伐高句麗,攻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岩、卑沙、麥𠔌、銀山、後黃十城,遷徙遼、蓋、岩三州戶口入中國七萬人。新城、建安、駐蹕三大戰,斬首四萬餘級。在唐軍,戰士陣亡的約2000人,損失最大是戰馬,損失了七八成。
此戰雖重創高句麗,但是戰事曠日持久,耗費巨大,最終卻未能滅亡高句麗。因此,唐太宗認為這戰屬於戰敗了,痛心地說:如果魏徵還活着,肯定不會讓我進行這次遠征。但這戰的意義還是比較重大的。這是自三國時期毋丘儉攻破高句麗屠王城以來上百年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戰勝高句麗人,收復了今天遼寧一帶很多南北朝時期被高句麗奪取的土地,為今後唐朝徹底徵服朝鮮打下了基礎。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倒是有個印度的小插麯。王玄策作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衹身逃到吐蕃,藉來吐蕃軍和尼泊爾軍嚮印度進發。連戰三天,印度軍大敗。唐軍斬首三千餘級,水中淹死印度兵約萬人。阿羅那順棄城逃跑,副使蔣師仁追上並俘虜之。此外虜男女一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匹。
【地緣戰略思想】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是唐太宗關於地緣戰略問題的理性認識,是唐太宗利用唐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地緣關係及其作用法則謀取和維護唐王朝利益的戰略思想。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是中國古代地緣戰略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不同於西方也不同於現代的獨具特色的思想內容。
唐太宗在位期間國土廣大,邊界綫綿延麯折,地緣形勢復雜,並隨時間推移而發展變化。歷觀這一時期唐與周邊所發生的諸多地緣關係,既有與唐軍事利益攸關的,也有與唐政治、外交利益攸關的,還有與唐經濟利益攸關的,更多的則是幾種利益兼而有之,錯綜復雜。唐太宗比較成功地處理了與突厥、吐蕃、高昌及西域諸國、高麗、新羅、百濟等國之間的關係。唐太宗的地緣戰略思想正是在處理與周邊地緣關係的實踐過程中逐步産生、發展並走嚮成熟的。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又具有他個人的獨有特色,兩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貫穿於他的地緣戰略思想的始終。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積極進取。這是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的最顯著的特色,也是其思想中最成功、最可取的地方。唐太宗的雄大豪邁是歷代許多帝王所不可比擬的,這也是他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二是靈活應對。唐太宗在重大變故面前不驚慌失措,他能夠依據客觀形勢和對象的變化而變化,從而較大程度地保證了决策的正確性。三是冷靜務實。唐太宗鑒於隋亡教訓,努力剋服以往帝王急功近利、窮兵黷武的缺陷,註意結合現實需要,量力而行,在冷靜分析的基礎上推行務實政策。四是措置有序。無論是北擊突厥,還是西平高昌,尤其是經略西域,都是先急後緩、由近及遠,有條理、有次序地進行,從中亦可見唐太宗地緣戰略决策之成熟。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是其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理論上取得了突破,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獲得巨大成功,業績斐然。史載:“(貞觀十四年)唐地東極於海,西至焉耆,南盡林邑,北抵大漠,皆為州縣,凡東西九千五百一十裏,南北一萬九百一十八裏。”(《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四年九月。)唐太宗的突出成就正在於他以超越前人的英武雄邁之氣魄,重新開拓了中華民族的疆土,為後來中國版圖的確定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這一輝煌業績的獲得,是與唐太宗的地緣戰略思想密切不可分的。即使今天看來,唐太宗的地緣戰略思想裏面也不乏可取之處。
唐太宗地緣戰略思想包含豐富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着眼於爭奪關中、鞏固“中國”的固本思想。其中居重馭輕的關中本位思想,乃是唐太宗成就帝業的“根本”,也是其地緣戰略思想的出發點。 太宗“深根固本,治安中國”之思想,既有傳統政策沿襲之因素,又有出於當時初唐政治、經濟背景考慮之因素,特別是對地緣因素的考慮,為鞏固政權、密切中外關係、發展經濟進而增強國力而不得不為之。
(二)以夷製夷、保藩固圉的地緣藩屏思想,主要體現在以“懷輯”政策綏納歸附民族,並將其內徙安置在唐周邊地區的一係列行為上,從而達到令其“世作藩屏”的目的。
唐太宗的地緣藩屏思想主要有如下兩個內容:
1置內屬少數民族政權於周邊,以作藩屏。
2在唐周邊地區扶植親唐政權,以作藩屏。
(三)縱橫捭闔的地緣製衡思想。
其主要內容有:①遠交近攻,各個擊破,如聯薛延陀製突厥。②扶弱抑強,保持地區勢力均衡,如聯新羅攻高麗、百濟以及聯合鐵勒諸部扼製薛延陀。③聯近抗遠,服近懾遠,穩定近鄰以攻擊或威懾遠方政權,如聯合吐𠔌渾以對付吐蕃。④另外,唐太宗還有針對某一特定政權內部製定的製衡思想,旨在分化瓦解其勢力,造成內部爭權奪利,削弱統治實力,這尤其體現在對薛延陀的問題上。
唐太宗實行地緣製衡的策略思想及其基本情況大致有如下幾種:
1遠交近攻,拉攏與孤立並用——唐與東突厥、 薛廷陀的地緣製衡關係。
2扶弱抑強,保持地區均勢。 |
|
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嫡第二子朱樉為秦王,並下令他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到西安建國就藩,朱樉的後裔,便繁衍形成明朝宗室的第2房
第1代秦王朱樉(公元1356--1395年),在太祖的24個親王中居長,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任宗人府宗人令。兩年後,因建造王宮太過奢華和其他過失,被召還京師受責,兩年後纔回到西安藩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因率兵鎮壓兆州(今甘肅臨潭)少數民族叛亂有功,受到朱元璋賞賜。同年,因病去世,謚為愍,故史稱秦愍王。
朱元璋為二房秦愍王朱樉後裔製訂的20個派字是:“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堅心旁+享)。”
秦愍王朱樉原配妃王氏、次妃鄧氏,共生六子,均封王:嫡長子朱尚炳,嗣封為秦王;嫡二子朱尚烈,封為永興郡王;嫡三子朱尚煜,嗣封保安郡王;庶四子朱尚(火+舟),封興平郡王;庶五子朱尚(火+工),封為永壽郡王;庶六子朱尚(火+介),封為安定郡王。
第2代秦王朱尚炳在位時,曾鎮壓過沔人高福興暴動。燕王篡國稱帝,曾派使到西安,朱尚炳初時傲慢無禮,後被明成祖威脅,纔謝罪歸服。明永樂十年(公元1411年)去世,謚為隱,史稱秦隱王。生數子:嫡長子僖王朱志(土+恆),嗣封為第3任秦王,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3年)去世,無後;嫡二子懷王朱志均,初封渭南王,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3年)嗣位為第4任秦王,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去世,無後;庶三子康王朱志(土+契字底下的大字改為係),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進封為第5任秦王。
秦康王朱志(土+契字底下的大字改為係)於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死後,由嫡長子朱公錫於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襲封為第6任秦王,這便是秦惠王,而封他的弟弟朱公銘為臨潼王。臨潼王朱公銘生的庶長子朱誠澫襲封臨潼王,二子朱誠潤封為鎮國將軍。
秦惠王朱公錫於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去世,由他的庶一子朱誠泳(原封鎮安王)於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襲封為第7任秦王,此即秦簡王。秦簡王朱誠泳於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去世,無子繼位,改由從侄朱秉欆嗣封。
秦昭王朱秉欆,本是臨潼王朱誠澯庶一子,初襲封臨潼王,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改嗣封為第8任秦王,但第二年便死了。他死後,由他的庶長子朱惟焯於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襲爵為第9任秦王。秦定王朱惟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去世,也無子嗣位,改由他的再從侄朱懷埢襲封。
秦宣王朱懷埢曾祖是鎮國將軍朱誠潤,朱誠潤生輔國將軍朱秉栿,朱秉栿生奉國將軍朱惟燫,朱惟燫生子朱懷埢,初封鎮國中尉,明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為第10任秦王。
秦宣王朱懷埢於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他的兒子朱敬鎔於明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由隆德王襲封為第11任秦王。秦靖王朱敬鎔於明萬歷四年(公元1576年)去世,生數子:嫡長子朱誼澡,嫡二子朱誼(氵+巛頭+夕),三子朱誼漶。
秦敬王朱誼澡,明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封世子,萬歷九年(公元1581年)襲封,為第12位秦王,十四年(公元1586年)去世,無子嗣位,改由弟弟朱誼漶襲封。
秦王朱誼漶,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封奉國中尉,十四年(公元1586年)加封紫陽王,十五年(公元1587年)改嗣位為第13任秦王。他去世後,由他的兒子朱存樞於萬歷後期襲封為第14任秦王,也是最後一任秦王。
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大軍攻入關中,西安淪陷,秦王朱存樞被俘,投降起義軍,被大順政權封為權將軍。此後,大順義軍失敗,朱存樞下落不明。至此,建藩西安長達273年的秦王藩國滅亡。秦愍王朱樉的後裔也在這場浩劫中或被殺戮,或被迫逃亡,下落不明。
明朝秦王世表
秦愍王 朱樉
秦隱王 朱尚炳
秦僖王 朱志堩
秦懷王 朱志均
秦康王 朱志[土+絜]
秦惠王 朱公錫
秦簡王 朱誠泳
秦昭王 朱秉欆
秦定王 朱惟焯
秦宣王 朱懷埢
秦靖王 朱敬鎔
秦敬王 朱誼澏
秦 王 朱誼漶
秦 王 朱存樞 |
|
荊軻刺秦王
秦王掃六合 |
|
張琚 朱明月, 張保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