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轄區 : 雙鴨山 [顯示全部] : 中國 >上海 > 
目錄
·No. 1·1基本概況 A basic overview·2經濟概況 2 Economic Overview
·3自然地理 3 Physical Geography·4人口民族 4 Population and Ethnic Groups·5行政區劃 5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6歷史名人 6 historical figures·7歷史事件 7 historical events·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英文解釋·近義詞·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No. 1
  郵編:201900 代碼:310113 區號:021
  拼音:Bǎo Shān Qū,Baoshan Qu
  
  寶山區位於上海市區北部,東北瀕長江,東臨黃浦江,南與楊浦、虹口、閘北、普陀4區毗鄰,西與嘉定區接壤,西北與江蘇太倉市交界。總面積 270.99平方千米,戶籍人口83.06萬人(2007年末)。全區轄3個街道、9個鎮:吳淞街道、友誼路街道、張廟街道、羅店鎮、大場鎮、楊行鎮、月浦鎮、羅涇鎮、顧村鎮、高境鎮、廟行鎮、淞南鎮。區政府駐密山路5號。
  
  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具有濱江臨海的地理優勢。年均氣溫15.7度。年降水量1056.8毫米。區內有逸仙路高架、共和新路、江楊路、滬太路4條南北嚮主幹道和軌道交通一號綫、三號綫通嚮中心城區,有長江路、外環綫、水産路、郊區環綫等道路貫穿東西,有張華浜、軍工路、寶山3個集裝箱碼頭和羅涇散貨碼頭,有吳淞客運碼頭、吳淞客運中心、寶楊路客運碼頭、石洞口客運碼頭4個水上客運碼頭。
  
  境內有衆多紀念地和歷史遺址,已列為市、區級革命紀念地(點)和歷史文化遺址有淞滬抗戰紀念館、陳化成紀念館、小川沙侵華日軍登陸處、海軍上海博覽館、陶行知紀念館、吳淞西炮臺陳化成殉職處遺址、姚子青營抗日犧牲處、寶山淨寺等。有宋代、元代的羅店、大場、楊行等古鎮。寶鋼集團公司、上海大學總部在轄區內。
1基本概況 A basic overview
  上海市轄區。中國重要鋼鐵工業基地之一。位於市境北部,黃浦江和長江交匯處的入海口,扼上海的門戶。總面積270.99平方公裏,人口140.63萬人。寶山區轄3個街道、9個鎮:吳淞街道、友誼路街道、張廟街道、羅店鎮、大場鎮、楊行鎮、月浦鎮、羅涇鎮、顧村鎮、高境鎮、廟行鎮、淞南鎮。
  原寶山縣南宋屬嘉定縣。明永樂十年(1412)縣境築土山,高30丈,置烽火備瞭望,為船衹航標,故稱寶山。萬歷十年(1582)土山與寶山城為海潮所毀,僅留遺址。清康熙年間於舊址西北建寶山新城,即今老寶山城。雍正三年(1725)析嘉定東境置寶山縣,縣治吳淞。1958年由江蘇省劃歸上海市。1960年析東北部分地區置吳淞區。
  1988年9月在原吳淞區和寶山縣基礎上成立寶山區。區內擁有20世紀80年代初期興建的中國最大的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寶山鋼鐵總廠,連同上鋼一廠、五廠,上海鋼管廠,上海鐵合金廠等,形成具全國意義的鋼鐵工業基地,並有中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石洞口電廠;還有市內最大的鐵路貨運站——北郊站;沿江建有張華浜、軍工路等集裝箱碼頭及寶山裝卸作業區。全區交通方便,鄉鎮工業發達,農業已從以種植業為主轉入農、林、收、副、漁全面發展的格局,
2經濟概況 2 Economic Overview
  經濟總量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321.9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0.1%。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2.1億元,比上年下降17.5%;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153.5億元,增長20.3%;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166.3億元,增長20.6%。三次産業結構比為0.6:47.7:51.7,各産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與上年相比,第一産業降低0.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降低0.9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提高1.4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全年財政總收入112.4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其中,區地方財政收入63.6億元,比上年增長40.6%。區地方財政收入中,增值稅7.8億元,增長42.3%;營業稅27.6億元,增長58.4%;企業所得稅11.0億元,增長61.7%;個人所得稅2.6億元,增長50.4%;房産稅2.3億元,增長37.9%。
  全年區地方財政支出70.0億元,比上年增長36.6%。區級財政支出28.2億元,增長23.9%;街鎮支出29.1億元,增長25.2%;支持經濟支出12.6億元,增長1.4倍。地方財政支出中,基本建設支出11.3億元,增長51.1%;文教衛生事業支出11.6億元,增長24.5%;社會保障支出3.8億元,增長18.4%。
  固定資産投資
  固定資産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總額197.1億元,比上年增長29.7%。固定資産投資總額按類別分,建設改造投資完成96.5億元,增長7.9%,占投資總額的49.0%;房地産開發投資100.6億元,增長60.9 %,占51.0 %。
  從産業投嚮看,第二産業完成48.8億元,增長6.7%,其中工業完成48.7億元,增長6.7%;第三産業完成148.3億元,增長39.7%。二、三産業的投資比例為24.8:75.2。
  從投資主體看,國有企業投資28.9億元,占14.7%;集體企業投資34.9億元,占17.7%;三資企業投資31.1億元,占15.8 %;私營及個體企業投資46.3億元,占23.5%;其他企業投資56.0億元,占28.3%。
  農業
  堅持“保糧穩菜、穩緑保果,減豬禽穩奶牛,積極發展優質産品,着力推進異地種養業”的農業結構調整原則,積極引導、有序推進,成效明顯。全年實現農業總産值7.3億元。其中,種植業産值3.2億元;林業産值0.3億元;畜牧業産值1.8億元;漁業産值1.5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0.5億元。全年蔬菜總上市量15.7萬噸,水果總産量2.6萬噸,生豬出欄9.0萬頭,傢禽出欄20.5萬羽,鮮蛋上市0.1萬噸,牛奶上市3.4萬噸,水産品總産量0.4萬噸。
  防治禽流感、稻飛虱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確保了農業生産安全和食用農産品安全。全區禽流感免疫總數達59.5萬羽次,防治稻飛虱26萬畝次。
  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發展,農業産業化建設穩步推進。積極扶持培育規模大、起點高、帶動能力強的農業竜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全區農業竜頭企業完成銷售額6.1億元,寶山“金籃子”農副産品配送有限公司配送量4.2萬噸,配送額8600萬元;北部水産養殖中心出口水産品2300噸,創匯2961萬美元。新建寶山蔬菜、糧食、農機、果樹、花卉苗木等7個農業合作經濟組織。
  工業
  以優化經濟結構和提高産業能級為重點,推進土地二次開發和重大項目建設,工業生産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27.7億元,可比增長18.9%。完成工業銷售産值636.8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工業企業産品銷售率100.7%。
  骨幹企業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顯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産值449.9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71.7%。工業銷售産值超億元企業68戶,實現銷售産值269.2億元,增長22.3%,占全區總量的42.3%。
  冶金延伸業平穩增長。全年冶金延伸業實現銷售産值254.2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占全區比重39.9%。冶金延伸業中,金屬製品業實現銷售産值116.1億元,其中集裝箱製造業61.9億元,鋼結構業25.5億元;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44.1億元;通用設備製造業44.6億元。
  工業嚮園區集中效應進一步顯現。至年末,“1+5”工業園區投産工業企業314戶,比上年增加57戶,實現工業銷售産值198.8億元,比上年增長24.8%,增速比全區快了2.3個百分點,占全區比重31.2%,園區集中度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經濟發展區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規模繼續擴大。全年實現工業銷售産值201.1億元,比上年增長36.6%,占全區總量的31.6%。
  建築業
  建築業有序發展。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5.8億元。區域內三級以上資質建築業企業全年完成施工産值206.9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在外省市完成施工産值92.1億元,增長58.3%。以四大冶建公司為主的部市屬建築業企業完成施工産值134.3億元,增長24.1%。
  商貿業
  加快商業佈局與經營業態調整,促進消費增長。全年實現批發零售業增加值37.0億元,可比增長18.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3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額58.2億元,增長14.4%;穿的商品零售額13.5億元,增長7.6%;用的商品零售額75.1億元,增長25.9%;燒的商品零售額5.5億元,增長24.3%。在各種商品的消費需求中,用的商品增長最快,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量中七成以上來自於用的商品。汽車、傢用電器、通訊設備和建築裝飾材料等商品需求活躍,拉動全區消費品市場快速發展。
  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和電信業
  全區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和電信業較快發展。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全年實現增加值26.4億元,可比增長23.7%。全年區域交通運輸倉儲業實現營業收入90.1億元,其中部市屬單位35.8億元,占39.7%。
  至年末,區陸上運輸管理所在册管理的企業及個體戶5809戶,擁有運輸車輛19235輛,其中,10噸以下14378輛,10-30噸4176輛,30噸以上681輛。全區擁有郵政支局23個,郵政所49個,郵路總長度645公裏,發送函件4539萬件。年末電話總裝機容量44.4萬門;市內電話用戶39.3萬戶,其中住宅電話用戶28.3萬戶。
  房地産業
  房地産開發投資較快增長。全年實現房地産業增加值30.0億元,可比增長26.1%,房地産業增加值占全區增加值的比重達到9.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據房地産開發企業統計,全年完成房地産投資額100.6億元,比上年增長60.9%,占全區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51.0%;施工面積917萬平方米,增長62.5%;竣工面積286萬平方米,增長77.0%。房産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本年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68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03.6億元;存量房全年成交面積120萬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額64.1億元。
  金融業
  在國傢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持續增長,貸款增長趨緩。至年末全區共有銀行14傢,本外幣存款餘額874.4億元,比年初增長14.0%,增加107.5億元;銀行貸款餘額475.6億元,比年初增長7.7 %,增加33.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71.6億元,比年初減少21.4%,中長期貸款261.4億元,增長75.7%。
  旅遊業
  挖掘資源,融合優勢,旅遊産業有新發展。年內成功舉辦“愛我中華紅色之旅”啓動儀式、“迎國慶—上海旅遊節花車寶山巡遊”和“宏偉鋼城,動感汽車城”主題遊。各旅遊景點全年接待遊客60.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304.4萬元。至年末,全區星級賓館12傢,其中四星級1傢。主要飯店(賓館)實現營業收入4.8億元,比上年增長12.0%;接待50.0萬人次,增長35%,其中接待海外旅遊者13.2萬人次,增長1.4倍。至年末,全區有旅行社27傢,其中,國際旅行社1傢,國內旅行社26傢,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組團出遊16.5萬人次。
3自然地理 3 Physical Geography
  地質
  寶山區區境內地勢平坦,基底岩石埋藏南淺北深,基岩面由南嚮北傾斜。;大場為一殘丘,基岩埋深僅270米;顧村、吳淞、寶山城鄉一帶約300米;羅店、月浦一帶約340~350米;基底廣布侏羅係上統壽昌組地層,岩性由紫紅色、青灰色、灰白色凝灰岩、凝灰質砂岩及泥岩、粉砂岩、中粗砂岩與礫岩組成。在廣布的侏羅係上統地層中,羅店、大場、江灣一帶殘存着古生代地層,據地質部門鑽探資料表明,為寒武係中下統地層。
  在吳淞、寶山和長興島鳳凰鎮附近及五角場一帶埋藏着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崗岩體。吳淞到寶山一帶稱吳淞花崗岩體,面積約55平方公裏,呈北西嚮延伸。岩體與圍岩接觸關係不明。岩石具有細~粗粒的不等粒結構,主要礦物成分有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雲母及角閃石等。岩體邊部為“二長”花崗岩,長興島鳳凰鎮附近的花崗岩與此為同期産物。五角場的花崗岩屬市區花崗岩體的北塊,面積約22平方公裏,岩體受虹橋到五角場北北正嚮斷裂控製。岩體與圍岩接觸關係尚不明。經對岩體作同位素年齡測定,為112.2兆年,當屬燕山晚期早白堊世産物。
  另外,在月浦到盛橋一帶有小片石英閃長粉岩及閃長粉岩存在,侵入時代尚不清楚。
  境內蓋層第四係的厚度受古地形控製,與基底岩石的埋藏深度有關。由於縣境瀕臨長江,上海地區更新世時期的五期河流相堆積在本區發育良好,構成了五個承壓含水層。主要岩性為中、粗砂及礫石夾粉細砂層。第五承壓含水層埋藏在250米以下;長興、橫沙該層可分兩個含水層。第四含水層在長興、橫沙都不甚發育,而在陸地部分地區,羅店、楊行、吳淞位於古長江主流綫上,大場屬邊緣地區,該層頂板埋深一般為170~180米,中心部位可達240米,厚約70米,是地下水主要開採層。第二、三層埋深60~160米,有一定的開採價值。第一層埋深30~45米,一般無開採價值。在地質年代上,第一、二含水層屬晚更新統,第三、四、五含水層屬中下更新統。
  與含水層相嚮的隔水層,由以湖相堆積層為主的粘性土、粉性土等組成。
  晚更新統末期上海地區形成的湖沼相暗緑色硬土層,在本縣的羅店以東至月浦、寶山、吳淞一帶的沿江地區,由於江水的衝刷與切割而該層缺失,大場至羅店一帶該層埋藏深度小於20米,其他地區一般約20~30米,。
  土質
  本區耕層土壤質地比較均一,大部分為輕壤土和中壤土,輕壤占52.24%,中壤占41.04%,少量為砂壤土及重壤土,分別占3.73%和2.99%,物理性砂粒含量平均達到68.75土7.16%,粗粉砂含量平均為67.96%,粘粒含量低,平均為12.51土3.93%,這樣高的粉砂含量,對形成良好的結構和供肥性能不利,但對土壤的澱漿板結有一定促進作用。土壤質地的垂直分佈亦相差不大,從地區分佈來分,陸上東半境沙性較重,土質疏鬆易於翻耕,空氣、水分暢通,但肥料吸收及保固能力較差;西半部粘性增加,土質較為密實,凝集力強,肥料吸收力、保固能力較好。
  土壤
  土壤類型及分佈
  區境陸上部分為一廣阔的衝積平原,按“急砂慢淤”水力分選規律,本縣東北部靠近長江地區,沉積時水流速度快,沉積物顆粒粗,延伸至西南部,流速逐步減慢,沉積物顆粒變細,故土壤依距離長江河床遠近而變化,依次為砂泥、夾砂泥、黃潮泥及溝幹泥。另因江、湖交互沉積作用,形成不同的土體構形,使局部地區內可分佈多種土壤個體類型。兩個沙島土壤的地域分佈呈現北砂南黃的特點,即北部以砂泥、砂夾黃為主,南部以黃夾砂、黃泥為主。解放後,本縣進行過兩次土壤普查,第一次在1959年,第二次於1980年開始,縣成立土壤普查辦公室,各公社成立普查組,進行野外普查、分析化驗、編繪圖件、編寫報告,歷時3年多,共設置主要剖面6602個,分析剖面45個,農化樣品419個,有效養分樣品6928個。繪製公社、大隊二級土壤有機質、有機磷、有效鉀分佈圖和土壤利用改良、農田地貌等圖,編成《寶山土壤》一書,1983年經市有關方面驗收合格。1983年全縣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全縣土壤分2個土類、4個亞類、12個土屬、26個土種,主要有4種類型:
  溝幹泥 主要分佈在劉行及顧村、羅店、羅南、葑塘4個鄉的西部,總面積3.72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l0.95%。溝幹泥主要受太湖湖盆泛濫的影響,在長江衝積母質之上疊加了湖相沉積發育而成,下部多埋藏着古草甸土的表土層。
  黃潮泥 主要分佈在顧村、楊行、羅南、羅店等鄉,以長江沉積母質為主,夾有部分海相物質,總面積5.11萬畝,占全縣耕地15.02%。
  夾沙泥 分佈在沿長江及黃浦江的羅涇、盛橋、月浦、吳淞、淞南、五角場等鄉,以及長興、橫沙兩島,是本縣分佈最廣、面積最大的土屬,總面積14.76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3.38%。該土壤母質以江、海相沉積為主。
  菜園土 主要分佈在南部蔬菜地區江灣、大場、廟行、彭浦和五角場鄉,是長期栽種蔬菜、旱耕熟化的産物,總面積4.44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 13.06%。
  其他還有砂泥1.76萬畝,主要分佈在橫沙、楊行、長興、月浦;黃泥3.42萬畝,主要分佈在橫沙、長興、羅涇、盛橋;灰潮土8027畝,主要是淞南、月浦、吳淞的吹泥田和開河堆積土。以上共5.98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17.59%。
  土壤養分
  寶山區土壤耕作層養分具有氮低、磷缺、鉀豐的特點。
  有機質 區縣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2.03土0.43%,變異係數為21.3%。除兩島偏低,淞南、五角場較高外,其餘各鄉相差不大,比較平衡。分佈最集中的含量範圍為1.5~2.5%,占全縣的79.4%,這個含量範圍在太湖地區是比較低的,含量低於1%的僅占0.84%,高於3%的也衹占1.3%。
  氮素 區縣土壤全氮含量平均為1.26土0.025%,變異係數為19.8%,水解氮含量平均為100.58土19.89ppm,變異係數為19.78%,屬中等水平。
  磷素 區縣土壤全磷含量在0.051~0.156%之間,平均含量0.0785±0.0097%,遠遠高出0.044%的界限,但土壤有效磷含量僅在5~56ppm之間,平均為15.94±18.79ppm。在以棉、糧生産為主的鄉,缺磷現象十分嚴重,有效磷水平不到10ppm的有8個鄉,占61.5%,在11~20ppm之間的衹有2個鄉,僅占15.4%。約有76.9%的耕地土壤缺磷或嚴重缺磷。
  鉀素 區縣土壤含鉀較豐富,平均含鉀量為1.78±0.10%,變異係數僅5.62%,這一含量高於太湖地區平均值1.43%,速效鉀平均含量為99.27±42.39ppm,主要分佈在56.88~141.66ppm這一範圍內,土壤鉀素的有效供應量是比較充裕的。
  酸鹼度 本縣土壤母質多為長江沉積物,碳酸????含量比較豐富,酸鹼度(pH值)呈偏鹼性,全縣平均7.86±0.14,變異不大,大部分在7.6~8.0,占耕地總面積78.4%。
4人口民族 4 Population and Ethnic Groups
  寶山區地處上海市北翼,位於長江三角洲東北角前沿、黃浦江與長江匯合處。到2004年底,常住總人口為125.48萬人,戶籍總人口為86.76萬人。
  截止2004年底寶山區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2900人,人口主要分佈在張廟高境地區、淞寶地區、上大城區、月楊地區、其他鎮區。張廟高境地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10683人,淞寶地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9153人,上大城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5841人,月楊地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2341人,其他鎮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1915人。
5行政區劃 5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寶山區區劃簡介
  位置: 寶山區位於上海市區北部,由陸地和海島組成。陸地東北瀕長江,東臨黃浦江,南與楊浦、虹口 、閘北、普陀4區毗鄰,西與嘉定區接壤,西北與江蘇太倉市交界。
  拼音: Baoshan Qu
  區號: 021
  代碼: 310113
  郵編: 201900
  駐地: 密山路5號
  區劃: 2005年,轄5個街道、9個鎮,251個居委會、116個村委會。
  縣區級區劃簡介
  吳淞街道(2006年5月8日吳淞鎮街道和海濱新村街道合併,成立吳淞街道)
  轄:和豐、淞新、泗東、李金、一紡、二紡、桃園、淞西、長徵、吳淞三村、吳淞新城、海濱新村、海濱二村一、海濱二村二、海濱三村、海濱四村、海濱八村、牧丹江路、西朱新村、三營房、永清新村、永清二村、海江二村、海江新村24個居委會。
  友誼路街道
  轄:寶鋼一村、寶鋼二村、寶鋼三村、寶鋼四村、寶鋼五村、寶鋼六村、寶鋼七村、寶鋼八村、寶鋼九村、寶鋼十村、寶鋼十一村、寶林一村、寶林二村、寶林三村、寶林四村、寶林五村、寶林六村、寶林七村、寶林八村、寶林九村、密山二村、臨江新村、臨江公園、寶城新村、寶山一村、寶山二村、寶山三村、寶山五村、寶山八村、寶山九村、寶山十村、寶山七村、華能城市花園、白玉蘭花園34個居委;炮臺村。
  張廟街道(2006年5月8日泗塘新村街道和通河新村街道合併成立張廟街道)
  轄:虎林、新橋、泗塘、虎林二、泗塘三村、泗塘四村一、泗塘四村三、泗塘五村一、泗塘五村二、泗塘六村、泗塘七村、泗塘八村、呼瑪一村二、呼瑪一村三、富浩、泗塘七村三、振興、通河一村、通河二村、通河三村一、通河三村二、通河四村一、通河四村二、通河六村一、通河六村二、通河七村一、通河八村一、通河八村二、通河八村三、呼瑪二村一、呼瑪二村二、呼瑪三村一、呼瑪三村二、呼瑪三村三、呼瑪三村四、呼瑪四村、呼瑪五村、通河七村二、通河九村40個居委會。
  羅店鎮
  轄:塘東、嚮陽、鎮東、新橋、南一5個居委;羅溪、毛傢弄、光明、天平、金星、四方、東南弄、束裏橋、義品、王傢、蔡傢弄、繁榮、北金、張士、富強、拾年、朱傢店、西埝、遠景、南周、聯合21個村;捕撈大隊。
  大場鎮
  轄:大華一村一、大華一村二、大華一村三、大華一村四、大華一村五、大華二村一、大華二村二、大華二村三、大華二村四、大華二村五、大華二村七、大華三村四、大華三村七、大華四村一、乾溪新村一、乾溪新村二、乾溪新村四、乾溪新村六、東街、西街、聯建、聯合、祁連一村一、祁連一村二、祁連二村一、祁連二村二、祁連三村、祁連四村、大華一村七、大華二村八、大華三村一、大華三村二、大華三村三、大華三村五、大華三村六、大華四村四、乾溪新村五37個居委;新華、聯東、場南、東方紅、場中、聯西、南大、紅光、葑村、豐收、豐明11個村。
  楊行鎮
  轄:楊泰一村一、楊泰一村二、楊泰二村一、楊泰二村二、楊泰三村一、天磬花園、寶楊路2021弄、寶啓花園一、富錦苑、城西、寶啓公寓、富楊12個居委;東街、城西一村、大黃、錢灣、楊北、蘇傢、北宗、西街、城西二村、西浜、星火、湄浦、桂傢木、陳巷、八字橋、三汀溝、楊東、泗塘18個村。
  月浦鎮
  轄:月浦二村、月浦三村、月浦四村、月浦五村、月浦七村、月浦八村、月浦九村、月浦十村、樂業一村一、樂業一村二、樂業二村、樂業四村二、樂業五村一、樂業五村二、慶安一村、慶安二村、馬涇新村、盛橋一村、盛橋二村、盛橋三村、盛橋四村21個居委;梅園、段涇、茂盛、勤豐、長春、瀋巷、先鋒二村、友誼、月獅、瀋傢橋、錢潘、海陸、盛星、聚源橋、新豐15個村。
  羅涇鎮
  轄:羅涇鎮一居委;海星、潘橋、合建、新陸、川沙、三橋、合衆、肖涇、高椿樹、陳行、花紅、牌樓、新苗、塘灣、洋橋、海紅、寶豐、解放、王傢樓、和平、民衆21個村。
  顧村鎮
  轄:泰和新城一、泰和新城二、泰和新城三、荻涇花園、大唐花園、顧村、天極盛宅花園、菊泉、共富四村、共富新村一、共富新村二、共富新村四12個居委;顧村、羌傢、盛宅、朱傢弄、星星、白楊、譚楊、鬍莊、楊木橋、長浜、老安、瀋宅、大陸、瀋楊、毅翔、歸王、正義、廣福、王宅、陳傢行20個村。
  高境鎮
  轄:逸仙一村一、逸仙一村二、逸仙一村三、逸仙一村五、逸仙二村一、逸仙二村二、逸仙二村三、逸仙二村五、逸仙三村一、高境一村一、高境一村二、高境二村一、共和一二村、共和三村、共和八村、共和十村、共和十一村17個居委;高境、馬橋、江楊3個村。
  廟行鎮
  轄:共康二村、共康五村、共康六村一、共康六村二、共康七村一、共康八村一、共康公寓、屹立傢園8個居委;康傢、野橋、場北、周巷4個村。
  淞南鎮
  轄:淞南一村、淞南三村一、淞南四村一、淞南五村一、淞南五村二、淞南七村一、南八村、淞南九村一、淞南九村二、淞南十村、長江路一、長江路四、華浜、張華浜、華浜二村15個居委;張行村。
  寶山城市工業園區
  轄:三星、五星2個村。
6歷史名人 6 historical figures
  潘光旦
  潘光旦(1899-1967)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寶山人)羅店人。字仲昂。社會學家。民國11年(1922年)畢業於清華學校,次年留學美國。民國13年畢業於美國紐約漢普夏州的達茂大學。獲多德蒙學院學士學位。民國15年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動物學、古生物學、遺傳學,獲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民國15年回國後,任上海吳淞國立政治大學教授兼教務長、上海東吳大學法科預科主任,上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並任設在上海的中國社會學社理事,光華大學、大夏大學、滬江大學、東吳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教授、教務長、圖書部主任、秘書長、社會學係主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社會學係主任、教務長。任教期間講授優生學、家庭問題、西洋社會思想史、中國社會思想史等課程。創辦新月書店,主編《時事新報》文學副刊《學燈》。
  民國30年參與組織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民國33年改名為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員、常委、文化委員會主席、昆明支部主任委員,並負責創辦民盟的機關刊物《民主周刊》。1949年北平解放後,任北平市軍管會大學事務委員會委員。建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兼社會學係主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歷史係副主任,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民盟第一、二屆中央常委和第三屆中央委員,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是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蘇友協理事。
  潘光旦早年身殘,幾十年來,在治學上博覽廣識,刻苦鑽研。一生不事積蓄,但遺書萬卷於身後,全部捐獻給國傢。潘光旦1967年6月10日病逝。他一生著作甚多,對家庭學、優生學有突出的貢獻。
  陳伯吹
  陳伯吹(1906-1997)寶山羅店鎮人。著名兒童文學家。筆名夏雷。幼時在寶山縣立羅陽小學(今羅店小學)入學。民國9年~11年就讀於寶山縣甲種師範講習所,畢業後分配到楊行鄉朱傢宅第六國民學校(朱宅小學)任教,民國22年在朱宅小學任教時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出版第一部中篇小說《模範學生》(後易名《學校生活記》)。1925年2月,調任縣立淞陽小學(今寶山實驗小學),創作了《獸國之孤》、《畸形的愛》等。1929年2月~1931年7月就讀於上海大夏大學高等師範科,並於1929年2 月起在上海幼稚師範學校擔任教師長達10年。1930年起,為北新書局主編《小學生》半月刊。1934年起任兒童書局編輯部主任,主編《兒童雜志》、《常識畫報》、《小小畫報》3種雜志,同時翻譯外國優秀兒童文學作品。1940年2月至1941年12月,又攻讀了大夏大學教育學院,獲教育學士。1942年10月去四川北碚,任北碚國立編譯館副編審,1944年10月任中華書局編審。1945年在重慶任復刊後的《小朋友》雜志主編。抗戰勝利後,他返回上海,仍主編《小朋友》。1946年與教育傢李楚材發起組織上海兒童文學工作者聯誼會,並在1949年5 月為該會起草《慶祝上海解放,擁護中國共産黨》的宣言,發表於《大公報》。1947年又兼任《大公報》副刊《現代兒童》主編。
  建國後,曾任大夏大學高等師範專修科主任,上海聖約翰大學教育係、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同年12月起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1954年11月調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1957年6月起任中國作傢協會專業作傢,中國作協上海分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1960 年11月回上海任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1977年6月任副社長、編審。是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上海市作協第四屆副主席,第五、六屆顧問,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第五屆顧問。1983年加入共産黨。
  從1923年起,陳著、譯、編近300萬字的兒童文學作品,出版近百本書籍。 他致力於兒童文學理論的研究,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的兒童文學事業。
  1981年陳伯吹捐款5.5萬元設立“上海兒童文學園丁奬”(後改為“陳伯吹兒童奬”),每年評選一次,奬勵兒童文學園地裏的辛勤耕耘者。去世前將全部藏書捐贈浦東新區籌建中的“陳伯吹兒童圖書館”。
  1985年中國福利會授予陳伯吹樟樹奬。1988年全國婦聯、文化部授予兒童文學創作榮譽奬。
  主要作品有:《陳伯吹文集》3捲本。
  童話:《一隻想飛的貓》、《幻想張着彩色的翅膀》、《十一個奇怪的人》、《小火車頭》、《好駱駝尋寶記》、《阿麗思小姐》。
  小說:《中國鐵木兒》、《學校生活記》、《飛虎隊和野豬隊》、《直上三千八進坎》;
  翻譯:《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百萬衹貓》、《緑野仙蹤》、《改過的小老鼠》、《小夏蒂》、《吉訶德先生的冒險故事》;
  論文集:《兒童文學簡論》等。
  袁希濤
  袁希濤(1866-1930)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城廂人。字觀瀾,又名鶴齡。清光緒舉人。清末民初教育傢。以諸生肄業上海竜門書院。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任滬廣方言館教習。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和同鄉潘鴻鼎一起創辦縣學堂、蒙學堂,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創寶山縣學堂,次年倡改上海竜門師範學堂,並赴日考察。光緒三十年,又在楊行、吳淞 、彭浦各辦一所學堂。在他擔任寶山縣學務公所總理的三年之間,增設四鄉小學20多所。1905年上海竜門師範學堂創立,任校長,並籌設復旦公學、太倉州中學,歷任以上各校教員、監督,兼江蘇學務處議紳。辛亥革命後,與黃炎培一起參與江蘇省教育設施事宜。1909 年應直隸提學使蔡儒楷聘,任學署總務科長兼圖書科長。1912年(民國元年),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約,赴北京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主張高等師範學校國立,並赴各省視察。後改任教學部視學,1914年(民國 3 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次長,1917年以次長代理部務。1919年代理教育總長,不久辭職。前後 7 年,親自整理製訂教育制度,法令課程,又草訂全國義務教育計劃。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袁組織 “ 歐美教育參觀團 ” ,出洋考察。在美國參觀了20多個洲,又轉赴歐洲,考察了10多個國傢。袁傾心於辦義務教育,對這方面的考察,記載尤詳。這次歐美考察歷時一年,回國後整理出數十萬字的著述,內容豐富、廣博。
  1923年回國後被選為江蘇省教育會會長,江蘇義務教育期成會會長,袁在江蘇組織 “ 義務教育期成會 ” ,聯合各省共同探討、推廣,並倡設鄉村師範作為推行義務教育的基礎。在他兼任江蘇省學務處議紳時,創立了寶山繪丈學堂,並積極參與籌辦復旦公學(現復旦大學)於吳淞,擔任復旦公學第一任教務長。後又籌商將德人創辦的同濟醫工學堂(現同濟大學)收回自辦,遷校於吳淞。晚年在人文社編審史料,於民國19年8月29日病逝。
  袁希濤創辦了繪丈學學堂,實行清丈,使寶山成為當年全國各縣土地清丈的先行者。袁對寶山的交通、農業、修理海塘、編纂都熱心參與,竭盡全力。逝世後,寶山人民為紀念他,在城西闢地建觀瀾墓,立紀念碑,並鑄銅像置於寶山淞陽小學內,還辦了觀瀾中學。
7歷史事件 7 historical events
  吳淞之戰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鴉片戰爭中吳淞抗英戰役。
  吳淞口位於江蘇寶山縣境(現屬上海寶山區)黃浦江與吳淞江匯入長江的出口處,是保衛上海和長江門戶的首要陣地。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後,由江南提督陳化成(1776―1842,字業章,福建同安人,出生於金門)駐守。他在前任兩江總督裕謙的支持下,積極備戰,大力加強吳淞陣地防禦。從吳淞鎮到寶山縣城六七裏長的江岸上,共築土塘26座,既可禦敵,又能藏身,儼如一道長城,共安炮154門,統稱西炮臺。由陳化成親率蘇鬆鎮總兵周世榮部1300人防守。在吳淞口的東岸築有一略成圓形的炮臺,安炮27門,稱為東炮臺。由署理川沙營參將崔吉瑞帶兵1000多人防守。在東、西炮臺之後,另有徐州鎮總兵王志元帶兵700人,防守寶山縣城西北的沙背,以防英軍迂回包抄。兩江總督牛鑒帶兵2000餘人防守寶山縣城,以為後援。陳化成親臨校場,指揮士兵操練演習,並經常對士兵進行愛國教育,他說:“人莫不有一死,為國而死,死亦何妨? 我無畏死之心,則賊無不滅矣!”陳化成在吳淞深得將士敬佩擁戴,連侵略者也畏其威名,有所謂:“不怕江南百萬兵,衹怕江南陳化成。”
  二十二年四月,英國從印度派來的援軍大小艦船100餘艘,載有陸軍萬餘人,陸續到達中國。三十日(6月8日)英艦27艘,陸續集結在長江口外的雞骨礁附近,並闖入吳淞口內測量水道。五月初八清晨6時,英艦分批駛入沿江,嚮吳淞進犯。未等敵艦全部泊定,陳化成親自指揮西炮臺最先開炮擊敵,戰鬥空前激烈,達兩個半小時,英軍旗艦“臯華麗”號及其他各艦被擊中多次,死傷20餘人。英軍感到:這是“自與中國軍隊作戰以來,中國人的炮火以這次最厲害”。炮戰自清晨至中午,陳化成一直出帳揮旗發炮,與敵軍對擊。但守小沙背的王志元按兵不動。守東炮臺的崔吉瑞則作壁上觀,不發炮。而牛鑒見炮戰初勝,竟大擺儀仗,耀武揚威,前來觀戰。英軍發現後,一陣炮轟,牛鑒十分驚恐,急檄陳化成退兵,陳化成不從,牛鑒潰逃太倉。英艦炮火並力轟擊西炮臺。周世榮貪生怕死,勸陳化成撤兵,陳化成拔劍怒斥:“嚮謂爾誠,薦拔若是,今爾負我,以至負國!”周世榮顧自逃命。陳化成帶領親兵數十人堅守孤立無援的西炮臺陣地。他操炮發射,連發數十炮。炮震手傷,血流至脛,還堅持指揮擡槍隊、鳥槍隊,嚮登岸侵略軍射擊。登陸英軍大隊蜂擁而至,他身中7彈不能支,血流如註。最後和所部官兵80餘人全部壯烈犧牲,西炮臺失守。東炮臺守軍潰散。寶山未戰而失。
  十一日上海縣城被占。這次戰鬥亦給英軍以重創,共擊毀敵艦多艘,殲敵數百人。陳化成的遺體收殮在嘉定關帝廟,殯葬時,數萬人罷市哭奠。時人有詩憑吊陳化成老將雲:“報國捐軀日,遙天黯將星,山河留壯氣,風雨泣陰靈;淚灑三年血,名流萬載馨,茫茫煙水闊,憑吊問滄溟。”
  一·二八淞滬抗戰
  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國軍隊抗擊侵華日軍進犯上海的作戰,又稱“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的起因“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為掩護炮製偽滿洲國傀儡政府的陰謀,由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徵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館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謀在上海製造事端。田中隆吉與女間諜川島芳子策劃,於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啓升等五人嚮馬玉山路中國三友實業社總廠的工人義勇軍投石挑釁,與工人發生互毆。田中操縱流氓漢姦乘機將兩名日僧毆至重傷,日方傳出其中一人死於醫院。隨即以此為藉口,指使日僑青年同志會一夥暴徒於19日深夜焚燒三友實業社,砍死砍傷三名中國警員。20日,又煽動千餘日僑集會遊行,強烈要求日本總領事和海軍陸戰隊出面干涉。21日,日本總領事村井蒼鬆嚮上海市長提出道歉、懲兇、賠償、解散抗日團體四項無理要求。22日,日本駐上海第1遣外艦隊司令????澤幸一發表恫嚇性聲明,以保護僑民為由加緊備戰,並從日本國內嚮上海調兵。27日,村井嚮上海市當局發出最後通牒,限28日18時以前給予滿意答復,否則采取必要行動。國民黨政府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對日繼續執行不抵抗政策。軍政部長何應欽急電第19路軍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長吳鐵城於28日13時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無理要求。暫時下野的蔣介石委托國民黨元老張靜江說服蔡廷鍇避免與日軍衝突,並調憲兵第16團接替上海第19路軍防務。日方接到吳鐵城答復表示"滿意",卻又以保護僑民為由,要中國軍隊必須撤出閘北,不待答復便於當晚突襲閘北。
  第19路軍奮起抗戰事變之初,駐上海日軍有海軍陸戰隊1800餘人及武裝日僑4000餘人、飛機40餘架、裝甲車數十輛,分佈在虹口租界和楊樹浦,另有海軍艦衹23艘,遊弋在長江口外和黃浦江上,由海軍第1遣外艦隊司令????澤幸一指揮。1月28日午夜,陸戰隊分三路突襲閘北,攻占天通庵車站和上海火車北站。上海軍民義憤填膺,擔負滬寧地區衛戍任務的第19路軍3個師共3萬餘人,第60、第61師分駐蘇州、南京一帶,第78師2個旅駐守上海,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指揮下奮起抗戰。防守市區的第156旅,在前來接防的憲兵第16團主動配合下,打退由橫浜路、虯江路、寶山路進攻的日軍,29日奪回天通庵車站和上海北站。日軍敗退租界,通過英、美等國領事出面"調停",達成停火協議,緩兵待援。上海民衆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推動下,紛紛組織救護隊和義勇軍,積極支援第19路軍抗戰。29日,日本政府發表聲明威脅中國政府,誣指上海事件是中國排日運動引起的。南京政府於30日倉促遷往洛陽。至2月2日,日軍從國內增調航空母艦2艘、各型軍艦12艘、陸戰隊7000人援滬。蔣光鼐急調第60、第61師參戰。3日,日軍破壞停火協議再嚮閘北進攻,被守軍擊退。日本內閣遂增派第3艦隊和陸軍久留米混成旅援滬,由第3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澤指揮。7日,野村改變攻擊點,以久留米旅進攻吳淞,陸戰隊進攻江灣,企圖從守軍右翼突破。第19路軍依托吳淞要塞及藴藻浜水網地帶與日軍激戰,第61師將進攻紀傢橋、曹傢橋及偷渡藴藻浜的日軍各個消滅,其餘日軍又龜縮租界,由英、美等國領事再次出面"調停",以待援兵。
  第5軍馳援上海作戰上海戰況於日軍不利,日本內閣於2月14日又調陸軍第9師參戰,改由第9師師長植田謙吉統一指揮。同日,中國政府派請纓抗日的張治中任第5軍軍長,率所部第87、第88師及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增援上海,歸第19路軍統一指揮,接替從江灣北端經廟行至吳淞西端的防綫,為左翼軍。第19路軍為右翼軍,擔負江灣、大場以南及上海市區的防禦。18日,植田發出最後通牒,要挾中國守軍於20日17時前撤退20公裏,被蔡廷鍇嚴詞拒絶。20日植田令日軍全綫總攻,采取中央突破,兩翼捲擊的戰法,以第9師主突江灣、廟行結合部,企圖北與久留米旅圍攻吳淞,南與陸戰隊合圍閘北。守軍第19路軍與第5軍並肩作戰,密切配合,利用長江三角洲水網地帶及既設工事頑強抗擊,並組織戰鬥力強的部隊夾擊突入江灣、廟行結合部之敵。經過6晝夜爭奪戰,日軍遭受重創,由全綫進攻轉為重點進攻,再由重點進攻被迫中止進攻。
  日軍增兵襲擊瀏河攻陷上海淞滬抗戰激勵全國,後方官兵紛紛請纓抗戰,蔣介石拒絶再嚮上海增兵。而日本內閣决定組建上海派遣軍,派前陸軍大臣白川義則任司令官統一指揮。2月27日起,上海日軍又得到陸軍第11、第14師的增援,總兵力增至9萬人、軍艦80艘、飛機300架,戰鬥力驟增。當時中國守軍總兵力不足5萬,裝備又差,而且經一月苦戰,傷亡比較嚴重,左側瀏河地區江防薄弱。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揮官正面進攻失利的教訓,决定從翼側瀏河登陸,兩面夾擊淞滬守軍。3月1日,指揮第9師等部正面進攻淞、滬,以第3艦隊護送第11師駛入長江口,從瀏河口、楊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陸,疾速包抄守軍後路。淞滬守軍腹背受敵,被迫退守嘉定、太倉一綫。2日日軍攻占上海,3日戰事結束。
  是役,中國軍隊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奮戰,連續擊敗日軍進攻,使敵三易主將,數次增兵,死傷逾萬,受到沉重打擊。但政府當局妥協退讓,不繼派援兵,守軍寡不敵衆,防綫終被日軍從翼側突破而被迫撤退。後在英、美、法、意等國調停下,中日雙方經談判,5月5日中國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不久,國民黨政府將英勇抗戰的第19路軍調往福建"剿共"。
百科大全 Wikipedia Encyclopedia
  Baoshan Qu
  寶山區
  BaoshanQu
  上海市轄區。中國重要鋼鐵工業基地之一。位於市境北部,黃浦江和長江交匯處的入海口,扼上海的門戶。轄長興、橫沙等島嶼,總面積425.18平方公裏,人口59.07萬人。原寶山縣南宋屬嘉定縣。明永樂十年(1412)縣境築土山,高30丈,置烽火備□望,為船衹航標,故稱寶山。萬歷十年(1582)土山與寶山城為海潮所毀,僅留遺址。清康熙年間於舊址西北建寶山新城,即今老寶山城。雍正三年(1725)析嘉定東境置寶山縣,縣治吳淞。1958年由江蘇省劃歸上海市。1960年析東北部分地區置吳淞區。 1988年9月在原吳淞區和寶山縣基礎上成立寶山區。區內擁有20世紀80年代初期興建的中國最大的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寶山鋼鐵總廠,連同上鋼一廠、五廠,上海鋼管廠,上海鐵合金廠等,形成具全國意義的鋼鐵工業基地,並有中國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石洞口電廠;還有市內最大的鐵路貨運站──北郊站;沿江建有張華浜、軍工路等集裝箱碼頭及寶山裝卸作業區。全區交通方便,鄉鎮工業發達,農業已從以種植業為主轉入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格局,毗鄰市中心區的江灣等鄉以蔬菜生産為主,沿江一帶及長興、橫沙兩島以糧食生産為主,棉田也較集中,是上海市出口棉紡品原料供應基地之一。長興、橫沙兩島柑橘生産發展較快。漁業有長江、近海捕撈和內河養殖。
  上海寶山鋼鐵廠
  (陸心賢)
英文解釋
  1. n.:  Baoshan District
近義詞
寶山
相關詞
上海經濟上海市工業園地理行政村小區社區
更多結果...
包含詞
元寶山區寶山區界寶山區醫院
上海市寶山區寶山區影劇院市轄區寶山區
上海市寶山區志寶山區進修附中寶山區光明中學
寶山區烈士陵園寶山區業餘大學寶山區賀王飯店
寶山區中醫醫院寶山區羅店醫院寶山區傳染病院
寶山區三星飯店寶山區聯誼飯店寶山區菊泉飯店
寶山區共樂飯店元寶山區第一中學元寶山區平莊城區
寶山區婦幼保健所寶山區海寶大酒店寶山區羅涇影劇院
寶山區月浦文化館元寶山區????務管理局上海市寶山區長江第二中學
上海市寶山區羅南中學寶山區人才服務中心上海市寶山區廟行中心學校
上海市寶山區羅南中心校上海市寶山區和衷小學上海市寶山區寶林第四小學
上海市寶山區第一中心小學上海市寶山區同達小學上海市寶山區第三中心小學
上海市寶山區少體校上海市寶山區泰和新城小學上海市寶山區菊泉學校
上海市寶山區羅涇中學上海市寶山區共富實驗學校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
上海市寶山區中醫醫院上海市寶山區少年宮寶山區教師進修學院
寶山區現代農業園區上海市寶山區羅涇化工廠寶山區張行實業公司飯店
上海市寶山區教師進修學院赤峰市元寶山區電大工作站寶山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寶山區三通紡織器材經營部上海市寶山區羅南服裝二廠上海市寶山區天平服裝廠
寶山區寶楊絲綢製品廠赤峰市元寶山區建丹絲綢廠寶山區月浦地段醫院
赤峰市元寶山區第三醫院赤峰市元寶山區第四醫院寶山區盛橋地段醫院
赤峰元寶山區平莊羊毛衫廠寶山區寶山中心醫院分院寶山區長江路地段醫院
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寶山區橫沙文化服務中心赤峰市元寶山區衛生防疫站
赤峰市元寶山區第一醫院赤峰市元寶山區醫院赤峰市元寶山區中醫院
上海市寶山區中心醫院上海市寶山區中醫院赤峰市元寶山區金越齒科
寶山區顧村文化中心寶山區平莊鎮防保站寶山區山前鎮預防保健站
雙鴨山市寶山區衛生防疫站寶山區楊行文化中心站上海市寶山區月浦新村第三小學
上海市寶山區通河新村第三小學上海市寶山區淞興路第一小學上海市寶山區疾病預防控製中心
赤峰市元寶山區金越齒科門診部赤峰市元寶山區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赤峰市元寶山區元寶山鎮獸醫工作站
雙鴨山市寶山區七星衛生防疫站上海市寶山區業餘大學科技咨詢部上海市寶山區成人教師進修學校
寶山區教育局吳淞學區總支委員會赤峰市元寶山區紡織品集團公司寶山區實驗中學手套紡織培訓部
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針織內衣廠赤峰市元寶山區教師進修學校寶山區橫沙鄉橫福綜合廠新北服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