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關(gateway)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係統或設備。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係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係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與網橋衹是簡單地傳達信息不同,網關對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適應目的係統的需求。同時,網關也可以提供過濾和安全功能。大多數網關運行在osi 7層協議的頂層——應用層。
常見的網關有以下幾種:
·ibm主機網關:把lan上工作站與ibm主機係統連接起來。最早的網關模擬ibm主機的320終端,使lan的工作站成為主機的終端。復雜一點的網關允許pc機與主機之間傳輸文件,或者以客戶機/服務器運行模式,允許pc機訪問主機的數據庫。ibm的appn協議提供了同層聯網服務,使主機成為網絡的一部分。當前的趨勢是主機也支持tcp/ip,直接與tcp/ip或通過web服務器與用戶連接起來,不再需要專門的網關。
·lan網關:lan網關提供lan之間數據傳送的通道。通常居間的lan因使用不同的協議,數據需要做些轉換才能通過。不少路由器提供以太網與fddi的連接,可以充當此任。另外,有提供appletalk與tcp/ip、ipx與tcp/ip等協議轉換的網關。
·電子郵件網關:負責不同廠商應用軟件之間郵件信息的轉換,使用戶在網上能共享不同的電子郵件應用程序所發出的信件。常見的電子郵件網關把專用信息格式轉換成x.400格式。
·因特網網關:在因特網中,以往的網關現在稱為路由器。網關現在是指一種係統,這種係統進行網絡和應用協議的轉換,使tcp/ip網和非tcp/ip網上的用戶和應用可以相互通信。網關也指應用程序之間的翻譯設備。代理服務器網關是一種防火墻,允許內部網的用戶訪問因特網,同時禁止因特網用戶訪問內部網。功能齊全的防火墻提供高級的甄別、驗證和代理功能,以防止黑客和攻擊者進入內部係統。
gateway
gateway(中文商標:捷威)公司,是宏碁公司旗下的公司,於1985年成立於愛荷華州,現成長為開美國最知名的pc品牌之一,贏利了美國數千萬用戶的 青睞。泰德-溫特(ted waitt)由祖父做擔保,得到了1萬美元的貸款,並開始了創業。現在,泰德把gateway發展成了一個創新公司,塑造着業內的新形象。
gateway,一開始叫gateway 2000。1991年,公司面嚮農村地區推出了一款個性鮮明的低價産品。1993年,gateway進入財富500強,並在納斯達剋上市交易。1997年,gateway又轉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隨後,gateway把總部從南達科他州的north sioux city遷至聖迭戈地區。
2004年初,公司一舉收購了國內成長最快、也是最有利潤的pc廠商emachines公司。時年3月,emachines公司經驗豐富的ceo wayne inouye被任命為gateway公司的總裁兼ceo。隨後,他關註於核心的pc業務,整合了諸如媒體中心pc、mp3播放器以及數碼顯示器等産品。2004年9月,公司將總部遷至加州irvine。
目前,gateway是美國第三大pc廠商,居世界前10名。公司的emachines品牌由國內的著名零售巨頭獨傢銷售,而 gateway的增值産品則通過電話、網絡以及直銷力量嚮主要的零售廠商提供。gateway尊重客戶,關註於服務品質和價值的提升。在客戶忠誠度方面,其連續多年居於業內之首。
在創業初期, gateway開創了業內多個第一。它是第一個提供彩色顯示器係統的pc公司,也是第一個提供三年質保的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個整合pc和電視功能的廠商。它是直銷知名電子消費品並獲得成功的公司之一,隨着 gateway的發展,它將繼續奉行創業方針,提供行進技術,幫助用戶提高生活水平。
gateway 於 1985 年在美國中西部的一間農捨裏創立,目前已經成長為一個世界最知名的技術品牌,擁有數百萬滿意的客戶。公司創始人 ted waitt 以他祖母嚮銀行擔保的 10,000 美元貸款、一臺租賃的計算機和一份三頁的經營計劃起傢,將 gateway 發展成了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公司,它的創新改變了技術産業的面貌。
1991 年,公司(原名 gateway 2000)推出了彰顯其牧場起傢背景的別具一格的奶牛花斑盒狀商標,獲得了全國消費者的認可。1993 年,它進入財富 500 強並在 nasdaq 上市,隨後,在 1997 年轉到紐約證券交易所。第二年,gateway 將其總部從南達科他州的 north sioux city 遷到了南加利福尼亞州。
2004 年 3 月,gateway 收購了世界上成長最快、效率最高的 pc 製造商之一emachines。emachines 是美國第二大個人計算機零售品牌,以低價 pc 為主營業務,其技術支持和質量屢獲殊榮。
現在,公司的品牌産品已經通過主要零售商進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英國和越來越多的西歐市場。gateway 始終致力追求讓客戶在購買、擁有和使用 pc 時感到方便無憂這一境界。 |
|
歷史
公司起源 :
gateway 於 1985 年在美國中西部的一間農捨裏創立,目前已經成長為世界最知名的技術品牌之一,擁有數百萬滿意的客戶。公司創始人 Ted Waitt 以他祖母嚮銀行擔保的 10,000 美元貸款、一臺租賃的計算機和一份三頁的經營計劃起傢,將 gateway 發展成了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公司,它的創新改變了技術産業的面貌。
成長
1991 年,公司(原名 gateway 2000)推出了彰顯其牧場起傢背景的別具一格的奶牛花斑盒狀商標,獲得了全國消費者的認可。1993 年,它進入財富 500 強並在 NASDAQ 上市,隨後,在 1997 年轉到紐約證券交易所。第二年,gateway 將其總部從南達科他州的 North Sioux City 遷到了南加利福尼亞州。
收購 eMachines
2004 年 3 月,gateway 收購了世界上成長最快、效率最高的 PC 製造商之一eMachines。eMachines 這一個人計算機品牌以低價提供一流技術支持和質量。
gateway 現狀
加入宏碁
2007 年 10 月,gateway 被總部設在臺灣的宏碁公司 (Acer Inc.) 收購,收購後的聯合實體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 PC 公司。
渠道策略
公司的品牌産品已經通過主要零售商、電子零售商和渠道合作夥伴進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中國以及越來越多的亞太地區市場。
堅持不懈的使命
gateway 始終致力追求讓客戶在購買、擁有和使用 PC 時感到方便無憂這一境界。在 gateway 嚮新市場邁進的過程中,公司將繼續堅持其最初的目標:通過技術幫助人們提高生活品質。
聯繫方式:
gateway 公司位置:gateway, Inc. (USA) 7565 Irvine Center Drive Irvine, CA 92618 United States
呼叫中心
電話支持僅嚮當前的 gateway 用戶提供。如要聯繫我們的客戶服務呼叫中心,請撥打免費電話 800-810-9685 或 400-811-7118*。 |
|
什麽是網關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網關在傳輸層上以實現網絡互連,是最復雜的網絡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絡互連。網關的結構也和路由器類似,不同的是互連層。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局域網互連。
網關是一種充當轉換重任的計算機係統或設備。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協議、數據格式或語言,甚至體係結構完全不同的兩種係統之間,網關是一個翻譯器。與網橋衹是簡單地傳達信息不同,網關對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適應目的係統的需求。同時,網關也可以提供過濾和安全功能。大多數網關運行在OSI 7層協議的頂層——應用層。
對網關意義的新解
網關(gateway)曾經是很容易理解的概念。在早期的因特網中,術語網關即指路由器。路由器是網絡中超越本地網絡的標記, 這個走嚮未知的“大門”曾經、現在仍然用於計算路由並把分組數據轉發到源始網絡之外的部分,因此, 它被認為是通嚮因特網的大門。隨着時間的推移,路由器不再神奇,公共的基於IP的廣域網的出現和成熟促進了路由器的成長。 現在路由功能也能由主機和交換集綫器來行使,網關不再是神秘的概念。現在,路由器變成了多功能的網絡設備, 它能將局域網分割成若幹網段、互連私有廣域網中相關的局域網以及將各廣域網互連而形成了因特網, 這樣路由器就失去了原有的網關概念。然而術語網關仍然沿用了下來,它不斷地應用到多種不同的功能中, 定義網關已經不再是件容易的事。而目前我們較為常見的網關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協議網關、應用網關、安全網關。
一、協議網關
協議網關通常在使用不同協議的網絡區域間做協議轉換。這一轉換過程可以發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2層、第3層或2、3層之間。 但是有兩種協議網關不提供轉換的功能:安全網關和管道。由於兩個互連的網絡區域的邏輯差異, 安全網關是兩個技術上相似的網絡區域間的必要中介。如私有廣域網和公有的因特網。
二、應用網關
應用網關是在使用不同數據格式間翻譯數據的係統。典型的應用網關接收一種格式的輸入,將之翻譯, 然後以新的格式發送。輸入和輸出接口可以是分立的也可以使用同一網絡連接。
應用網關也可以用於將局域網客戶機與外部數據源相連,這種網關為本地主機提供了與遠程交互式應用的連接。 將應用的邏輯和執行代碼置於局域網中客戶端避免了低帶寬、高延遲的廣域網的缺點,這就使得客戶端的響應時間更短。 應用網關將請求發送給相應的計算機,獲取數據,如果需要就把數據格式轉換成客戶機所要求的格式。
三、安全網關
安全網關是各種技術有趣的融合,具有重要且獨特的保護作用,其範圍從協議級過濾到十分復雜的應用級過濾。
現今網關協議的區別
網關-網關協議(GGP)
核心網關為了正確和高效地路由報文需要知道Internet其他部分發生的情況,包括路由信息和子網特性。當一個網關處理重負載而使速度特別慢,並且這個網關是訪問子網的惟一途徑時,通常使用這種類型的信息,網絡中的其他網關能剪裁交通流量以減輕網關的負載。
GGP主要用於交換路由信息,不要混淆路由信息(包括地址、拓撲和路由延遲細節)和作出路由决定的算法。路由算法在網關內通 常是固定的且不被GGP改變。核心網關之間通過發送GGP信息,並等待應答來通信,之後如果收到含特定信息的應答就更新路由表。
註意GGP的最新改進SPREAD已經用於Internet,但它還不如GGP普及。GGP被稱為嚮量-距離協議。要想有效工作,網關必須含有互聯網絡上有關所有網關的完整信息。否則,計算到一個目的地的有效路由將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原因,所有的核心網關維護一張Internet上所有核心網關的列表。這是一個相當小的表,網關能容易地對其進行處理。
外部網關協議(EGP)
外部網關協議用於在非核心的相鄰網關之間傳輸信息。非核心網關包含互聯網絡上所有與其直接相鄰的網關的路由信息及其所連機器信息,但是它們不包含Internet上其他網關的信息。對絶大多數EGP而言,衹限製維護其服務的局域網或廣域網信息。這樣可以防止過多的路由信息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之間傳輸。EGP強製在非核心網關之間交流路由信息。
由於核心網關使用GGP,非核心網關使用EGP,而二者都應用在Internet上,所以必須有某些方法使二者彼此之間能夠通信。Internet使任何自治(非核心)網關給其他係統發送“可達”信息,這些信息至少要送到一個核心網關。如果有一個更大的自治網絡,常常認為有一個網關來處理這些可達信息。
和GGP一樣,EGP使用一個查詢過程來讓網關清楚它的相鄰網關並不斷地與其相鄰者交換路由和狀態信息。EGP是狀態驅動的協議,意思是說它依賴於一個反映網關情況的狀態表和一組當狀態表項變化時必須執行的一組操作。
內部網關協議(IGP)
有幾種內部網關協議可用,最流行的是RIP和HELLO,另一個協議稱為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OSPF),這些協議沒有一個是占主導地位的,但是RIP可能是最常見的IGP協議。選擇特定的IGP以網絡體係結構為基礎。RIP和HELLO協議都是計算到目的地的距離,它們的消息包括機器標識和到機器的距離。一般來講,由於它們的路由表包含很多項,因此消息比較長。
RIP和HELLO一直維護相鄰網關之間的連接性以確保機器是活躍的。路由信息協議使用廣播技術。意思是說網關每隔一定時間要把路由表廣播給其他網關。這也是RIP的一個問題,因為這會增加網絡流量,降低網絡性能。HELLO協議與RIP的不同之處在於HELLO使用時間而不是距離作為路由因素。這要求網關對每條路由有合理的準確時間信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HELLO協議依賴於時鐘同步消息。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是由Internet工程任務組開發的協議,希望它能成為居於主導地位的IGP。用“最短路徑”來描述協議的路由過程不準確。更好一些的名字是“最優路徑”, 這其中要考慮許多因素來决定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由。
常見的網關有以下幾種:
·IBM主機網關:把LAN上工作站與IBM主機係統連接起來。最早的網關模擬IBM主機的320終端,使LAN的工作站成為主機的終端。復雜一點的網關允許PC機與主機之間傳輸文件,或者以客戶機/服務器運行模式,允許PC機訪問主機的數據庫。IBM的APPN協議提供了同層聯網服務,使主機成為網絡的一部分。當前的趨勢是主機也支持TCP/IP,直接與TCP/IP或通過Web服務器與用戶連接起來,不再需要專門的網關。
·LAN網關:LAN網關提供LAN之間數據傳送的通道。通常居間的LAN因使用不同的協議,數據需要做些轉換才能通過。不少路由器提供以太網與FDDI的連接,可以充當此任。另外,有提供AppleTalk與TCP/IP、IPX與TCP/IP等協議轉換的網關。
·電子郵件網關:負責不同廠商應用軟件之間郵件信息的轉換,使用戶在網上能共享不同的電子郵件應用程序所發出的信件。常見的電子郵件網關把專用信息格式轉換成X.400格式。
·因特網網關:在因特網中,以往的網關現在稱為路由器。網關現在是指一種係統,這種係統進行網絡和應用協議的轉換,使TCP/IP網和非TCP/IP網上的用戶和應用可以相互通信。網關也指應用程序之間的翻譯設備。代理服務器網關是一種防火墻,允許內部網的用戶訪問因特網,同時禁止因特網用戶訪問內部網。功能齊全的防火墻提供高級的甄別、驗證和代理功能,以防止黑客和攻擊者進入內部係統。 |
|
gateway(中文商標:捷威)公司,是宏碁公司旗下的公司,於1985年成立於愛荷華州,現成長為美國最知名的PC品牌之一,贏得了美國數千萬用戶的青睞。泰德-溫特(Ted Waitt)由祖父做擔保,得到了1萬美元的貸款,並開始了創業。現在,泰德把gateway發展成了一個創新公司,塑造着業內的新形象。
gateway,一開始叫gateway 2000。1991年,公司面嚮農村地區推出了一款個性鮮明的低價産品。1993年,gateway進入財富500強,並在納斯達剋上市交易。1997年,gateway又轉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隨後,gateway把總部從南達科他州的North Sioux City遷至聖迭戈地區。
2004年初,公司一舉收購了國內成長最快、也是最有利潤的PC廠商eMachines公司。時年3月,eMachines公司經驗豐富的CEO Wayne Inouye被任命為gateway公司的總裁兼CEO。隨後,他關註於核心的PC業務,整合了諸如媒體中心PC、MP3播放器以及數碼顯示器等産品。2004年9月,公司將總部遷至加州Irvine。
目前,gateway是美國第三大PC廠商,居世界前10名。公司的eMachines品牌由國內的著名零售巨頭獨傢銷售,而 gateway的增值産品則通過電話、網絡以及直銷力量嚮主要的零售廠商提供。gateway尊重客戶,關註於服務品質和價值的提升。在客戶忠誠度方面,其連續多年居於業內之首。
在創業初期, gateway開創了業內多個第一。它是第一個提供彩色顯示器係統的PC公司,也是第一個提供三年質保的公司,同時也是第一個整合PC和電視功能的廠商。它是直銷知名電子消費品並獲得成功的公司之一,隨着 gateway的發展,它將繼續奉行創業方針,提供行進技術,幫助用戶提高生活水平。
gateway 於 1985 年在美國中西部的一間農捨裏創立,目前已經成長為一個世界最知名的技術品牌,擁有數百萬滿意的客戶。公司創始人 Ted Waitt 以他祖母嚮銀行擔保的 10,000 美元貸款、一臺租賃的計算機和一份三頁的經營計劃起傢,將 gateway 發展成了一個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公司,它的創新改變了技術産業的面貌。
1991 年,公司(原名 gateway 2000)推出了彰顯其牧場起傢背景的別具一格的奶牛花斑盒狀商標,獲得了全國消費者的認可。1993 年,它進入財富 500 強並在 NASDAQ 上市,隨後,在 1997 年轉到紐約證券交易所。第二年,gateway 將其總部從南達科他州的 North Sioux City 遷到了南加利福尼亞州。
2004 年 3 月,gateway 收購了世界上成長最快、效率最高的 PC 製造商之一eMachines。eMachines 是美國第二大個人計算機零售品牌,以低價 PC 為主營業務,其技術支持和質量屢獲殊榮。
現在,公司的品牌産品已經通過主要零售商進入美國、墨西哥、加拿大、日本、英國和越來越多的西歐市場。gateway 始終致力追求讓客戶在購買、擁有和使用 PC 時感到方便無憂這一境界。
北京時間07年8月27日消息,宏碁宣佈,該公司已經同美國第四大PC廠商gateway達成最終協議,將以約7.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後者。這一交易完成之後,截至2007年底,宏碁的年度營收將超過150億美元,PC銷量超過2000萬臺,超過聯想成為全球第三大PC製造商。(註:宏碁衹收購了gateway在亞太地區的業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