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 : 中草药 : 动物 : 被子植物 > 龙胆
目录
No. 1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秋季开花﹐聚伞花序顶生,蓝紫色。中医以根入药。性寒味苦,主治黄疸﹑热痢﹑目赤﹑咽痛及小便热痛等症。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龙胆》。
lóng dǎn lóng dǎn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花蓝紫色,聚伞花序顶生,根可入药
No. 3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花蓝紫色,聚伞花序顶生,根可入药。
  【性状】龙胆 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 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贮藏】置干燥处。
  龙胆龙胆科,含龙胆属、獐牙菜属与双蝴属等属,与杜鹃、报春合称为世界三大高山花卉,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北京周边只有少数几种。
  配图为不惜于2005-9月摄于北京黄草梁。
  龙胆
  (一) 概况
  别名胆草、苦胆草、龙胆草。
  为龙胆龙胆属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条叶龙胆(g.manshuricakitag)的根部。主要含龙眼苦甙成分,含量为90%左右,有除肝胆实热、除下焦湿热、健胃功效。主治高血压,耳鸣,目赤肿痛,胸肋痛,胆囊炎,湿热黄胆,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阴道湿痒,疮疖痈肿等症。主产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通常暗绿色稍带紫色,高达30~60厘米,根状茎短,周围簇生多数细长圆柱状根,根稍肉质,土黄色或黄白色。茎直立,单一或2~3条,不分枝,近四棱形,鳞片状,其余单叶对生,无柄,2叶基部合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5~6厘米,宽2~2.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阔,圆形或换形,全缘,边缘粗糙,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光滑,主脉3条或5条。秋季开蓝色花,聚伞花序密集枝顶和叶腋,无共经梗,被数片项叶所包围;苞片披针形;花萼5深裂,裂片近条形,边缘粗糙;花冠筒状钟形,长4~5厘米,裂片5;三角卵形,顶端尖,裂片间有褶,先端短三角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稍下处;雌蕊1,子防上位,窄长圆形,柱头短,2裂。蒴果细长梭形,有柄,含多数种子,成熟时2瓣裂。种下条形,周边具翅。
  (三)生长特性
  喜凉爽湿润气候,土壤要求不严。
  (四)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轻黏土、腐质土为好,不易高燥和阳光直射强烈的地区栽培。地整好后,翻耕,施农家肥。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龙胆种子细小,千粒重约24毫克,萌发要求较高的温湿环境和光照条件。25℃左右7天开始萌发,幼苗期生长缓慢,喜弱光,忌强光。生产上种子繁殖保苗有一定的难度。一定要精耕细作,加强苗期管理,保持苗床湿润,用苇帘遮光。
  (2)分很繁殖法
  秋季挖出地下根及根茎部分,注意不要损伤冬芽,将根茎切成三节以上段,连同须根埋入土里,覆土,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年即可长成新株。
  (3)扦插繁殖
  花芽分化前剪取成年植株枝条,每三节为插穗,剪除下部叶片,插于事先准备好的扦插苗床上,立即浇水,土温18~28℃约3周可生根,成活率和达80%左右。
  3.田间管理
  龙胆幼苗生长缓慢,生长年限长。苗期应及时除草,春季干旱时应灌水,雨季注意排水。花期追肥,如不留种,8月花蕾形成时应摘蕾,以增加根的产量。植株枯萎后清除残茎,再在畦面上盖3~5厘米粪土,以保护越冬芽安全过冬。
  4.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斑枯病、花蕾蝇等可用常规方法防治。
  (五)采收加工
  龙眼于种植3年后开始采收。采收季节以秋季或春季为好。用叉子或铁锹依次泛起,龙胆根系长而脆,控时易折断。3年以上植株每平方米可收鲜根2.5千克左右。挖出的鲜根洗去泥土,必须阴干,至七成干时将根条顺直,捆成小把,再阴至全干。
  龙胆为野生花卉,以其花大色艳、种类繁多而跻身于云南八大名花之列。
  龙胆龙胆龙胆属植物的总称,是横断山脉独有的奇花异卉。龙胆种类极其丰富,形态各异,花色绚丽,有黄、绿、深红、紫红、淡绿和多种蓝色。花开时节,姹紫嫣红,令人目不暇接。据资料显示,龙胆属植物约四百种,云南省横断山脉就约有其中的一半。云南以滇西北、高山和亚山地带最为集中,多数种类生长在海拔2000~4800米的高山温带地区和高山寒带地区。
  龙胆花最高不过四、五十厘米,大部份是矮小贴地丛生。一株上有许多分枝,花生于枝上顶端,成古钟形或漏斗形,有4~5个裂瓣,全缘的,也有细裂的成流海似的须。花的颜色大部份是青绿色、蓝色或淡青色,一般多为秋冬季开。龙胆花在秋冬季一片枯黄的草丛中临风开放,显得分外朴实和幽静,龙胆开花一片片一簇簇,临风摇曳,显出一种淡雅、素静的美,因而成为著名的花卉。丽江一种深蓝色的龙胆被引种到英国皇家植物园时,轰动一时,被誉为19世纪引种最有价值的观赏植物之一。
  龙胆科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有华丽龙胆、流苏龙胆、兰玉簪龙胆、叶萼龙胆、大花龙胆、宽花龙胆等。喜温凉湿润气候、酸性土壤,在横断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间草地、草甸、流石滩等处,生长最为普遍。
  此类植物还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秦羌又名大叶龙胆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根部可供药用。龙胆的性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是治疗风湿关节痛、潮热骨蒸等症的主药之一。
  龙胆以其绚丽多姿的花形花色,赢得了人们的钟爱。
No. 4
  【中文名】龙胆(《本经》)
  【类 别】根类
  【异名】陵游(《本经》),草龙胆(《本草图经》),龙胆草(《履巉岩本草》),苦龙胆草、地胆草(《滇南本草》),胆草(《药品化义》),山龙胆(《浙江中药手册》),四叶胆(《广西中兽医药植》),水龙胆(《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①龙胆,又名:粗糙龙胆
  多年生草本,高35~60厘米。根茎短,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长可达25厘米,淡棕黄色。茎直立,粗壮,通常不分枝,粗糙,节间常较叶为短。叶对生,无柄,基部叶2~3对,甚小,鳞片状;中部及上部叶卵形、卵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约3~8厘米,宽0.4~4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连合抱于节上,叶缘及叶脉粗糙,主脉3条基出。花无梗,数朵成束,簇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苞片披针形;花萼绿色,钟形,膜质,长约2.5厘米,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至线形;花冠深蓝色至蓝色,钟形,长约5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先端锐尖,裂片间有5褶状三角形副冠片,全缘或偶有2齿;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的下方;子房长圆形,1室,花柱短,柱头2裂。蒴果长圆形,有短柄,成热时2瓣裂。种子细小,线形而扁,褐色,四周有翅。花期9~10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草丛、灌木丛中及林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地。
  ②三花龙胆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短,簇生数条细长的根。茎直立,不分枝,光滑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5~1厘米,宽0.5~1.2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稍反卷,光滑无毛,主脉1条,明显。花无梗,1~3朵,罕5朵,成束着生于茎顶及上部叶腋;苞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花萼长2~2.5厘米,先端5裂,裂片长短不等,长5~15毫米;花冠深蓝色,钟形,长约3.5~4.5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形,先端钝或近钝状;副冠5片,甚短小。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灌木丛中、林间空地或草甸子中。分布黑龙扛,吉林、辽宁等地。
  【采集】春、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为不规则块状,长约0.5~3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皱缩,有横纹,上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韧;难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根丛生于根茎上,长约8~20厘米,上部直径约0.2~0.4厘米,下部较细;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棕色,木部甚小,类白色。气微弱,味极苦。以根条粗长、黄色或黄棕色、无碎断者为佳;根条细短及根条少、色红黄者质次。
  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扛苏、浙江等地。以东北产量最大,习称为"关龙胆。"
  此外,在东北地区及山东尚用东北龙胆龙胆入药。东北龙胆叶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9~10厘米,宽1.2~2厘米。萼裂片不等长,花冠裂片呈三角形锐尖。
  在云南尚有滇龙胆及其变种点花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亦同等入药。滇龙胆茎单1或2~3分枝。叶倒卵状长圆形,长3~6厘米,宽1~2厘米,先端圆或钝,主脉3条基出。花冠紫红色,长约2厘米。其药材:根茎很短,根长6~15厘米,上部直径1~2毫米;外表淡黄色至黄棕色,表皮易脱落;质坚脆,略呈角质样,木质部黄色。
  在西藏地区使用的龙胆草,为龙胆科扁蓄属植物湿生扁蓄的全草。
  【化学成份】含龙胆苦甙(gentiopicrin)、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龙月二糖(gentiobiose)、龙胆灿酮(gentisin)和龙胆酸等。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龙胆,采得后阴干,欲使时用铜刀切去髭上头了,锉,于甘草汤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暴干用。"
  ②《本草图经》:"取根细锉,用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去共性,焙干捣。"
  ③《本经逢原》:"去芦,或酒炒。"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涩。"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医学启源》:"气寒,味大苦。《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辛。"
  ④《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微酸,性寒。"
  【归经】入肝、胆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肾、膀胱四经。"
  ②《本草经疏》:"足厥阴、少阴、阳明三经。"
  【功用主治】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③《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
  ⑥《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⑦《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⑨《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⑩《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捣敷。
  【宜忌】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勿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②《本草经集注》:"贯众为之使。恶地黄、防葵。"
  ③《日华子本草》:"小豆为使。"
  【贮藏】置干燥处。
  【选方】①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②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龙胆泻肝汤)
  ③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履巉岩本草》)
  ④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⑤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飞鸿集》)
  ⑥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⑦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⑧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验方》)
  ⑨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⑩治肾囊风瘙痒或破,流水,又名绣球风:苦龙胆草、经霜桃叶、蜂房、藜芦、千张纸。共捣细末,芝麻油调搽。(《滇南本草》)
  【临床应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对轻症能口服者给予20%龙胆草糖浆,日服3次,每次10~15毫升;昏迷或呕吐不能进食者,给2:1龙胆草注射液每天3~4次,每次2~4毫升肌注,至热退3天后停药。中、重型者均同时辅以西药常规治疗。共观察23例,其中重型11例,中、轻型各6例,结果均痊愈。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者18例,15例有抽搐症状者,24小时内控制11例(另4例在2天内控制),神志转清醒者10例。只有1例重型有后遗症。
植物:龙胆
基本信息
  龙胆龙胆科,含龙胆属、獐牙菜属与双蝴属等属,与杜鹃、报春合称为世界三大高山花卉,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北京周边只有少数几种。
  别名胆草、苦胆草、龙胆草。
  生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龙胆目,龙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通常暗绿色稍带紫色,高达30~60厘米,根状茎短,周围簇生多数细长圆柱状根,根稍肉质,土黄色或黄白色。茎直立,单一或2~3条,不分枝,近四棱形,鳞片状,其余单叶对生,无柄,2叶基部合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5~6厘米,宽2~2.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宽阔,圆形或换形,全缘,边缘粗糙,上面暗绿色,有时带紫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光滑,主脉3条或5条。秋季开蓝色花,聚伞花序密集枝顶和叶腋,无共经梗,被数片项叶所包围;苞片披针形;花萼5深裂,裂片近条形,边缘粗糙;花冠筒状钟形,长4~5厘米,裂片5;三角卵形,顶端尖,裂片间有褶,先端短三角形;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稍下处;雌蕊1,子防上位,窄长圆形,柱头短,2裂。蒴果细长梭形,有柄,含多数种子,成熟时2瓣裂。种下条形,周边具翅。
  龙胆花最高不过四、五十厘米,大部份是矮小贴地丛生。一株上有许多分枝,花生于枝上顶端,成古钟形或漏斗形,有4~5个裂瓣,全缘的,也有细裂的成流海似的须。花的颜色大部份是青绿色、蓝色或淡青色,一般多为秋冬季开。龙胆花在秋冬季一片枯黄的草丛中临风开放,显得分外朴实和幽静,龙胆开花一片片一簇簇,临风摇曳,显出一种淡雅、素静的美,因而成为著名的花卉。丽江一种深蓝色的龙胆被引种到英国皇家植物园时,轰动一时,被誉为19世纪引种最有价值的观赏植物之一。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700m的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以及林下草甸。
  2.生于海拔110-1100m的山坡草地或潮湿地区。
  3.生于海拔440-950m的草地、林间空地、灌丛中。
  4.生于海拔1100-3000m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林下及山谷。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
  4.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喜温凉湿润气候、酸性土壤,在横断山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间草地、草甸、流石滩等处,生长最为普遍。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轻黏土、腐质土为好,不易高燥和阳光直射强烈的地区栽培。地整好后,翻耕,施农家肥。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龙胆种子细小,千粒重约24毫克,萌发要求较高的温湿环境和光照条件。25℃左右7天开始萌发,幼苗期生长缓慢,喜弱光,忌强光。生产上种子繁殖保苗有一定的难度。一定要精耕细作,加强苗期管理,保持苗床湿润,用苇帘遮光。
  (2)分很繁殖法
  秋季挖出地下根及根茎部分,注意不要损伤冬芽,将根茎切成三节以上段,连同须根埋入土里,覆土,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年即可长成新株。
  (3)扦插繁殖
  花芽分化前剪取成年植株枝条,每三节为插穗,剪除下部叶片,插于事先准备好的扦插苗床上,立即浇水,土温18~28℃约3周可生根,成活率和达80%左右。
  3.田间管理
  龙胆幼苗生长缓慢,生长年限长。苗期应及时除草,春季干旱时应灌水,雨季注意排水。花期追肥,如不留种,8月花蕾形成时应摘蕾,以增加根的产量。植株枯萎后清除残茎,再在畦面上盖3~5厘米粪土,以保护越冬芽安全过冬。
  4.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斑枯病、花蕾蝇等可用常规方法防治。
规格等级
  龙胆现行国家标准:分为山龙胆及坚龙胆两种:
  山龙胆 统货 干货,呈不规则块状,顶端有突起的茎基,下端着生多数细长根。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有细横纹。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显筋脉花点,味极苦。长短大小不分。无茎叶、杂质、霉变
   坚龙胆 统货 干货。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有木质茎杆,下端着生若干条根,粗细不一。表面棕红色,多纵皱纹。质坚脆.角质样。折断面中央有黄色木心。味极苦。无茎叶、杂质、霉变
应用价值
  龙胆科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有华丽龙胆、流苏龙胆、兰玉簪龙胆、叶萼龙胆、大花龙胆、宽花龙胆等。
  此类植物还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秦羌又名大叶龙胆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根部可供药用。龙胆的性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是治疗风湿关节痛、潮热骨蒸等症的主药之一。
  为龙胆龙胆属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条叶龙胆(G.manshuricaKitag)的根部。主要含龙眼苦甙成分,含量为90%左右,有除肝胆实热、除下焦湿热、健胃功效。主治高血压,耳鸣,目赤肿痛,胸肋痛,胆囊炎,湿热黄胆,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阴道湿痒,疮疖痈肿等症。主产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龙胆以其绚丽多姿的花形花色,赢得了人们的钟爱。
中草药
  【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龙胆-药材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 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胆经。
  【拉丁名】Radix Gentianae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贮藏】置干燥处。
  龙胆紫,其1~2%溶液俗称紫药水,是人们所熟悉的外用药。龙胆紫为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它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毒性和副作用。
  外用可治疗皮肤与粘膜的创伤感染及溃疡、小的烫伤、口唇疱疹、溃疡性咽喉炎、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外阴炎等。以1~2%水溶液或酒精溶液外涂于患处皮肤,就可以防止细菌感染和局部组织液的外渗。它也能与坏死组织结合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作用,内服可治蛲虫病。
药理作用
  1.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龙胆苦甙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用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而舌下涂抹或静脉注射则无效,故认为龙胆苦甙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和使游离酸增加。
  2.利胆和保肝作用 取健康及肝脏损害小白鼠,十二指肠给予50g/kg龙胆注射液或健康犬静脉注射4.5g/kg,均能显着增加胆汁流量。从犬的胆汁分泌流量曲线可见在给药5分钟和20分钟时出现两个高峰。龙胆苦甙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的小鼠肝脏急性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能减轻给药组动物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糖元合成障碍。龙胆注射液25g/kg皮下注射,对α-萘异硫氰酸所致小鼠实验性黄疸模型(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郁积),可明显地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
  3.利尿作用 龙胆注射液10g/kg,耳静脉注射,可使5只家兔由给药前每30分钟平均排尿量0.76ml增加至2.64ml(p<0.1),提示龙胆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4.抗菌作用 试14种龙胆属植物,其中7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龙胆草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管法证明龙胆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龙胆碱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呈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另有报道,龙胆碱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和定向反射,延长戊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时间,降低体温,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宁的毒性等;200-400mg/kg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动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对肠及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6.其他作用 大量服用时,可妨碍消化,时有头痛,颜面潮红,陷于昏眩。曾用含龙胆(品种未注明)的化癌丹试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证明有抗肿瘤的作用。龙胆酊大剂量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使心率减慢。从G.lutea中提出的龙胆苦甙以疟原虫有较高的毒性用于疟疾发热及抗菌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等作用。龙胆碱对猫有降压作用,对大鼠甲醛实验性关节炎肿有抗炎作用。龙胆水提物对氯化苦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
  【毒性】龙胆碱小鼠灌胃的LD50为460mg/kg,皮下注射大于500mg/kg,静脉注射为250-300mg/kg。另有报道龙胆碱小鼠灌胃LD50为1.3g/kg。
  【炮制】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性味】苦;性寒
  【归经】肝;胆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搽。
  【注意】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化学成分
  1.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当药甙(sweroside),苦龙胆酯甙(amarogentin),痕量苦当药酯甙(amaroswerin);苦甙总含量可高达7.33%,而龙胆苦甙含量可达6.34%。生物碱:龙胆碱即秦艽碱甲(gentianine0.05%,龙胆黄碱(gentioflavine)。
  2.条叶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可达4.3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4.15%。
  3.三花龙胆 根含裂环烯酸萜类成分: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为3.95%,而龙胆苦甙含量为3.66%。还含三花龙胆甙(TCMLIBifloroside)。
  4.滇龙胆 根含裂环烯醚萜甙类苦味成分:龙服苦甙,当药苦甙,当药甙,痕量苦龙胆酯甙,痕量苦当药酯甙;苦甙总含量5.10%,龙胆苦甙含量5.01%。地上部分含龙胆碱,秦艽碱乙(gentianidine),秦艽碱丙(gentiana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各家论述
  1.《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
  2.《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3.《本草经疏》:草龙胆味既大苦,性复大寒,纯阴之药也,虽能除实热,胃虚血少之人不可轻试。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则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正药,大能泻火,但引以佐使,则诸火皆治。凡肝肾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药品化义》:胆草专泻肝胆之火,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惊痫邪气,小儿疳积,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若囊痈、便毒、下疳,及小便涩滞,男子阳挺肿胀,或光亮出脓,或茎中痒痛,女人阴癃作痛,或发痒生疮,以此入龙胆泻肝汤治之,皆苦寒胜热之力也。亦能除胃热,平蛔虫,盖蛔得苦即安耳。
  6.《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7.《医学衷中参西录》: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微酸属木,故又能入肝胆,滋肝血,益胆汁,降肝胆之热使不上炎,举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惊痫、眩晕,因肝胆有热而致病者,皆能愈之。其泻肝胆实热之力,数倍于芍药,而以敛辑肝胆虚热,固不如芍药也。
  8.《本草正义》: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著;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
  9.《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10.《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11.《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
  12.《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
  13.《本草图经》:古方治疸多用之。
  14.《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
  15.《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16.《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
兵器:龙胆
  龙胆是在游戏《真·三国无双4》中赵云的LV3武器,也是游戏《三国赵云传》中六件终极武器之一。
中国药典2005版
  名称:
  龙胆
  汉语拼音:
  Longdan
  英文名:
  RADIX ET RHIZOMA GENTIANAE
  基原: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服”。春、秋二季来挖,洗净,干燥。
  性状:
  龙胆 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路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是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 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鉴别:
  (1)本品横切面;龙胆 表皮细胞有对残存。外壁较厚。皮层窄;外皮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柱化;内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每一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类方形小细胞。韧皮部宽广,有裂隙。形成层不甚明显。本质部导管3-1(个群束。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坚龙胆 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木质部导管发达,均匀密布。无髓部。
  粉末淡黄棕色。龙胆 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扁方形的小细胞。内皮层细胞表面现类长方形,甚大、平周壁观纤细的横向纹理,每一细胞由纵隔壁分隔成数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大多连珠状增厚。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网改导管及梯纹导管直径约至45μm。
  坚力胆 无外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平周壁的横向纹理较粗而密,有的粗达3μm,每一细胞分隔成多数栅状小细胞,隔壁消增厚式呈连珠状。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浸泡4-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展板上,以乙酸乙醇-甲醇-水(20:2:1)为展开剂,展开二次,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7.0%(附录Ⅸ K)。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炼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龙胆苦苷峰计算应木低于3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咖啡因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 精密称取龙胆苦音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5ml。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中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10ml,放置12小时,时时振摇,精密量取上清液2m.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2ml,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含龙胆苦苷(C16H20O9)不得少于1.0%。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肝、胆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
  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日苦,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
  3-6g。
  贮藏:
  置干燥处。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中 草 药
    RADIX GENTIANAE
中国药典2000版
  龙胆
  拼音名:Longdan
  英文名:RADIXGENTIANAE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72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manshuricaKitag.、龙胆Gentiana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triflorapall或坚龙胆Gentiana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春、秋二季
  采挖,洗净,干燥。
  【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
  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
  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
  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
  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鉴别】(1)本品横切面:龙胆表皮细胞有时残存,外壁较厚。皮层窄;外皮
  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栓化;内皮层细胞切向延长,每一细胞由纵向壁分隔成数个
  类方形小细胞。韧皮部宽广,有裂隙。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导管3~10个群束。髓
  部明显。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坚龙胆内皮层以外组织多已脱落。木质部导管发达,均匀密布。无髓部。
  粉末淡黄棕色。龙胆外皮层细胞表面观类纺锤形,每一细胞由横壁分隔成数个扁
  方形的小细胞。内皮层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甚大,平周壁观纤细的横向纹理,每一细
  胞由纵隔壁分隔成数个栅状小细胞,纵隔壁大多连珠状增厚。薄壁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
  晶。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约至45μm。
  坚龙胆无外皮层细胞。内皮层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平周壁的横向纹理较粗而
  密,有的粗达3μm,每一细胞分隔成多数栅状小细胞,隔壁稍增厚或呈连珠状。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浸渍4~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ml,作为供
  试品溶液。另取龙胆苦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
  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水(20:2:1)为展开剂,二
  次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
  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Ⅸ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3:7)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龙胆苦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内标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咖啡因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称取龙胆苦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
  该溶液和内标溶液各5ml,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中粉约
  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110ml,放置12小时,时时振摇,精密量取
  上清液2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2ml,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
  色谱仪,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本品含龙胆苦苷(C16H20O9)不得少于1.0。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胆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
  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用法与用量】3~6g。
  【贮藏】置干燥处。
百科辞典
    龙胆
    radix gentianae
    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 或坚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的干燥根及根茎。
    
英文解释
  1. :  Chinese Gentian,  Radix Gentianae,  Gentiana
  2. n.:  gentian,  gentianella,  rough gentian
包含词
龙胆科龙胆紫龙胆属龙胆目龙胆根
龙胆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