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福建 >龙岩 >龙岩市区 > 龙硿洞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龙硿洞联系方式地址: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
  邮编:364000龙硿洞投诉电话龙岩市旅游投诉电话:0597-2336649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龙硿洞景区荣誉4a级景区龙硿洞门票价格32元龙硿洞节庆活动娶亲
  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情。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后,新娘要站在门口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这是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新娘被背出家门,上车时她的兄弟要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便要放声恸哭。
  到达男家后,新娘还要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之后才开始婚礼的各个程序。
  客家凉帽
  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姑田游大龙
  元宵佳节游大龙是连城县姑田镇的传统文娱活动,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姑田纸扎龙直径70厘米,长600余米,由一百五十节组成,由600余名青壮年参舞,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闽西木偶戏
  木偶多至36个,每个木偶由10多条线操吊,木偶身长77厘米,眼珠会转,嘴会张合,四肢能活动。分为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丑、老旦,文、武净和文丑等角色。木偶戏剧目达到几百种之多。
  龙硿洞开放时间8:00-17:00龙硿洞最佳旅游时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都很适合旅游。龙硿洞导游图龙硿洞特别提醒教你识鲍鱼
  1、网鲍体积较大,上桌有看头。其外形是底边阔大而平,鲍身肉厚,吸盘尾部较尖,枕底呈现清晰珠粒状,色深啡。
  2、吉品鲍,也称吉滨鲍。
  以平田五郎家族制作最佳。外形有点似元宝,枕边高而“企身”,入口有嚼头。以鲍身隆起、色泽晶莹者为上品。3、窝麻鲍,又称禾麻鲍。
  以熊谷家族制作最佳。身形较扁薄,又因用绳串起来晒,故鲍身左右有两孔。食味软滑,老人喜之,咀嚼容易且宜消化。
  中东干鲍其特点是普遍头数较多(即体积较小),一般以一斤30头居多,10-20头的已算是较大品种。其色泽明显比日本鲍深沉及暗哑,且鲍身多铺有一层薄薄的盐灰。虽然不耐看,香味也不足,但鲍肉黏滑,质量较稳定。
  澳洲网鲍外形与日本网鲍相近,但枕边珠形不规则。干鲍要浸水多天,食味较韧和滋味不够。
  南非干鲍色泽较深而有光泽,容易分辨。质素较佳的南非干鲍食味只仅次于日本鲍,在日本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时,南非生晒的干鲍以质优价平的优势,已抢占干鲍市场的一席之位。
  龙硿洞美食龙岩一带的闽西地区聚居客家人,这里的饮食风味以客家特色的菜肴和点心为主。客家食物宜温热、忌寒凉,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饮食口味略偏“咸、油”。
  此外,客家还融合了各地菜肴的特点,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也有巴蜀地区的辛辣,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味菜。这使得客家饮食文化更加多姿多采。龙硿洞住宿龙州大酒店龙州大酒店坐落于龙岩市最繁华的九一南路与龙川西路的交叉口,潺潺的龙津河从门前轻轻的流过,登高山公园与酒店隔河相望。这家酒店是龙岩市新罗区政府的对外接待单位,配套设施比较齐全。
  龙岩电力宾馆这是一家按三星级标准设计的综合性宾馆。位于龙岩市繁华的九一南路,毗邻体育中心、莲花山公园和金融中心,交通便捷,环境较好。
  闽西嘉源大酒店三星级标准酒店,拥有客房132套,其中包括豪华套房,配有国际卫星接收系统;同时设有歌舞厅、咖啡厅、美容厅、卡拉ok厅、酒吧、商务中心、大小会议厅、商场、地下停车场、洗衣房、农业银行。
  龙硿洞购物清流笋干
  清溪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干制成,称为“闽笋尖”,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代列为上京贡品。许多名菜如“烩三丝”、“御炉肉”,都不可缺少闽笋干。
  长汀豆腐干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这是瞿秋白在长汀狱中所写《多余的话》中的最后一句。瞿秋白对豆腐的赞语,与他在狱中常吃长汀豆腐是有关系的。据《天禄识余》记载,豆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79-122年)门下术士首创,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有1200多年的历史。
  长汀豆腐的制法与其他地区不同,它采用酸浆作媒介,制作时适当控制火候,用大瓢盛酸浆往豆浆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脑缓缓凝结,再经滤压而成。
  因此,长汀豆腐鲜嫩可口,不酸不苦,用它制作的各种食品,如东坡豆腐、酿豆腐、银荷包、豆腐饺、生汆满丸、徽州丸等,风味独特,久食不厌。
  而居汀州八干之首的长汀豆腐干,尤以制作精细、配料讲究、风味独特、味美可口而、驰名中外。当年明朝朱元璋的大将朱亮祖带兵驻汀州,吃了长汀的豆腐干后大加赞赏。清末汀州左营把总邱洪得调台湾晋升千总后,留恋家乡风味豆腐干,便写信并汇上路费给河田擅长制豆腐干的亲族,请他去台湾专做豆腐干。
  长汀有许多古朴美丽的村庄坐落在崇山峻岭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不论村庄大小,必有豆腐干和酒一起经营的小店。本地的朴实农民、浙江的香菇客、江西的淘金老表及各地的来往旅客,经过酒店小憩,皆喜欢沽一碗米酒,买一块豆腐干,慢饮细嚼。豆腐干的香、咸、甜、韧,令人回味。
  永定菜干
  永定菜干有400多年的历史,不仅省内外闻名,在南洋华侨中也颇有影响。在南洋居住时,就常托人带去家乡的菜干。
  永定菜干有两种:甜菜干和酸菜干。甜菜干颜色乌黑油亮,味道香甜鲜美。制作时先将鲜芥菜洗净,晒1-2天,至菜叶晒软,然后用蒸笼熏蒸,蒸后再晒,晒后又蒸,如此反复三次以上,即所谓的“三蒸三晒”。
  有的加工精细的要七蒸七晒。酸菜干颜色黄褐,味道酸中带甜。
  制作时先将鲜芥菜洗净,然后晒软切碎,加盐揉搓入瓮内,使之发酸,待一周左右取出焖煮晒干,再用蒸笼熏蒸,蒸后晒干,晒后再蒸,蒸晒两次以上后收藏。
  永定菜干配肉炒、炖、蒸、煮皆味美可口。
  连城地瓜干
  地瓜干在闽西各县都有,但连城地瓜干却以它独特的原料与制作方法出名。它是用隔田、隔川、揭乐、大坪、李屋、洪山等地培植的红心地瓜制作而成,所以又称红心地瓜干。
  这些乡村土质松软,酸碱适中,气候适宜,很适合这种红心地瓜生长。这种地瓜干保留着自然的色泽和品质,颜色黄中透红,味道清香甜美,质地松软耐嚼,而且还有很高的葡萄糖和维生素a、b含量。
  制作方法一般是将整块地瓜蒸熟去皮,然后压制、烘烤。制成之后可保存几年不坏,既可当零食,也可切成小块,拌上面粉、鸡蛋、香料,经油炸再沾上冰糖粉作为酒席名菜。
  所以,连城地瓜干实为馈赠亲朋之佳品。龙硿洞交通市区内有到达龙硿洞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专线。龙硿洞玩法观光、摄影、旅游
  龙硿风景区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经海洋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飘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龙崆洞四周群山环抱、修竹茂密、云海飘缈,俨然是一个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迎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瓦白墙的亭台水榭式建设──龙吟山庄。四周青山翠竹石岩相抱,如一漏斗,真有种世外桃源仙境的韵味。从山庄出来沿水泥路过双龙柱门拾阶而上,有一空阔地,前方一牌上书福建省领导张家坤题词─“华东第一洞”,左边一块游览路线示意图牌,右手边便是我们向往已久的龙石空洞入口了。洞口上方,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先生飘逸遒劲的题名“龙崆洞”三个字赫然在目。入洞口处石壁上青苔碧绿喜人,四周森然危岩,气势宏大。刚入洞口处石壁上青苔碧绿喜人,迎面而来的三色门转到洞口顶壁上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据说该洞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台湾部分爱国民众的根据地。这三色门把洞口一分为三,中间黄色为平安门,左边为幸福门,右边为发财门。进入三色门,抬头见右手壁上平坦开阔如一张大床的石洞,顶上有石状若睡枕人称仙人床,传说游客在上躺一躺可保平安长寿,再往前行,几步开外便有一憨态可掬的豸石、碓嘴岩悬在眼前,在灯光的打照下显得格外瑰奇。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往前走,便是很多景点都会有的“一线天”。
  然而这“一线天”却有点神奇,仰头不见天,亦不见阳光,只见一齿状豁口罩一团迷蒙的折射光,担负着全洞的采光通风的重任,也增添洞里的神秘气氛。再往前走,一幅气势宏大的大自然手笔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旭日东升图。岩石错落有致,加之灯光映射,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神智为之一震,在惊叹自然伟力的同时,不由令人想起李白的诗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鸣。”在啧啧称叹中我们转到洞内的第一大洞。脚下是一开阔的仙人梯田,水面晶莹清澈,田埂蜿蜒,梯次清晰,水波潋滟,映着红日白云,让人神思遐飞。仙人田田端隆起一卧石,状若一大一小两只凫水耕牛,互舐休憩。往上的石壁顶红色灯光处是一柱巨石,仿佛《西游记》里的定海神针,撑开上下两片石层。洞极开阔,可纳千人,据说六、七十年代当地百姓曾于洞内开大会、放映电影,不仅通风,而且晴雨不愁冬暖夏凉呢。出了大洞,便真的遭遇《西游记》里的孙猴头撞石壁、白龙马、唐僧拜佛,还有那癞蛤蟆吃天鹅等栩栩如生的诸多石岩,洞内大小石钟乳千姿百态,石幔、石花、石笋、石盾,不一而足,亦幻亦真,直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啧啧连声,真可谓七情六欲皆备,瓜果稻飘香。
  出了第一个洞中洞就来到到了第二个洞中洞。这个洞中洞比前一个要宽敞得多,分两个大石坪,可容千人聚集。径边一双色巨石,上半黑如焦煤炭下半呈船形如浆色板。导游介绍说是“石船运煤”,名实相形,象征着龙岩矿藏丰富的地域特色。右边有石蛙蹲踞,前有一景河淙淙流出。洞极开阔,可纳千人,据说六、七十年代当地百姓曾于洞内开大会、放映电影,不仅通风,而且晴雨不愁冬暖夏凉呢。再前只见一突兀奇石横亘头顶,宛如飞雁雕塑,果然被称之为“望夫雁”。
  
  传说这与雁石镇得名的那只河中雁有段美妙的姻缘呢。到下层洞门,此时小径已至分岔口。岔口侧有一据说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嶙峋洞内若有光,但不见底。右边有几个景点,未完全开发可略作探险,左边还有一洞中洞。一听说探险,有人虽怵然片刻但马上便跃跃欲试,前呼后拥地去了。穿过羊肠小道,因石壁有水渗出,水中钙质极高,手触之滑如凝脂,不由得惊叹连声。自然造化真可谓神奇,怪不得杜甫会说“造化钟神秀”了。
  到了第三个洞中洞。便见到一蘑菇状石伞。抚摸它可保平安,故又称“护身龙伞”。接着便是以《白蛇传》神话为依托命名的石景,这便来到了第三洞中洞。只见洞壁斑斓如画,下方一白色石笋翘首而出,这便是白蛇了;青蛇呢?其隔小径一边不远,一座塔形岩石矗立在前,底座间似有一蛇头探出,这就是青蛇了。其侧旁有一罩状石柱压着,活脱脱一个雷峰塔里法老和尚水漫金山的故事摹景,让人在赞叹其逼真的同时,不由想起那美丽动人的白蛇痴情、人神真爱,感慨赞叹兼而有之,都化作嘻嘘一片,惊起洞中石雁扑楞无数。据说这石雁还是洞中特产呢!
  在曲折迂回之中,到了出洞口,其实仅是一暗河出口,后以人力通开与外湖相接,便可由此乘船而出。出得洞口,豁然开朗,一片湖光山色扑入我们眼际,方才醒悟传说中的“天上一日,人间千年”那种时空跨越感的浪漫神奇!
No. 2
  龙硿洞,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位于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四十八公里,有“福建最好的旅游公路”直抵。属喀斯特地貌,历史悠久。据考证,此洞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经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为我国现已探明的特大溶洞之一和福建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此洞早在唐朝时就已被发现,历代时有游人到此探奇访胜。至今为止,龙硿洞已探明面积达五万四千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有两条画廊、八个大厅、十六个支洞、六十四处景观、三千余米游程,空间宏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时隐时现;洞连着洞,洞套着洞,层层叠叠,曲径通幽;大小石钟乳千姿百态,亦幻亦真,真可谓七情六欲皆备,瓜果稻菽飘香。
  仙气氤氲 洞口地处山坳,四周山石嶙峋,林木茂密。洞口上方,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先生题写的 “龙硿洞”三个飘逸遒劲的大字,赫然入目。入洞口处,为一个大小可容纳数十人的“三仙洞 ”,举首仰望顶壁上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据说是抗战时期部分台湾抗日爱国民众在此活动的遗迹,为这个天然溶洞增加了一丝历史的份量。“三仙洞”前面,是“三仙门”,三门并列,左为幸福门,中为平安门,右为发财门。俗话说,平安是福,迫不及待穿过平安门,抬头见右边石壁上一平坦开阔处如一张大床,“床” 上有石状若睡枕,人称“仙人床”,传说上“床”躺一躺可保一生平安长寿。
  沿着鹅卵石铺砌的小径往前走,便是很多风景区都有的“一线天”。 不过,这“一线天 ”有点神奇,仰头不见天,亦不见一缕阳光,只见一齿状豁口罩一团迷蒙的折射光,全洞采光通风皆凭此豁口,增添了洞里的神秘气氛。再往前走,一幅“旭日东升图”展现眼前,气势宏大,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啧啧称奇中转入第一个洞中大洞“观音洞”,脚下是一块开阔、层迭的“仙人梯田”,田中水波潋滟,永不干涸;田埂蜿蜒,梯次清晰,映着红日白云,让人神思遄飞。田端隆起一卧石,状若一大一小两只耕牛正卧于一汪清水中互舐休憩。一尊钟乳观音,白衣素裹,婷婷玉立。
  入“三仙门”,过“仙人床”,走出“仙人田”、“三仙论道”、“八仙过海”又迎面而来,以仙名景,伴以迷人的神话传说,使得神秘的龙石空洞更加仙气氤氲,不愧为仙宫洞府。
  “龙伞”奇景 出第二个洞中洞,前往第三个洞中洞,途中见一蘑菇状石伞,张锦成盖,伞面钟乳密布。这便是人人皆知的“龙伞”,人言钻在“伞”下绕一圈或抚摸它,就可保平安如意,故又称“ 护身龙伞”。“龙伞”已成为龙硿洞的一大奇观及其标志性景物。至于其成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引来了不少地质专家来此考察。
  在龙硿洞中,以龙蛇状名的石景颇多,如一条“白龙”,由石灰岩凝结于洞中石壁顶部,龙身硕长,时隐时现,张牙舞爪,凌空飞舞,十分逼真。
  龙康村中龙硿洞龙硿洞中“龙”“蛇”漫舞、“龙伞”护身,龙硿洞外又有龙井、龙蛋石、龙须瀑、龙潭湖等交相呼应,龙文化内涵丰富。由此顿悟,之所以称为龙硿洞,盖源于此。
  游于洞中,如入龙宫,所见所闻皆与“龙”有关。
  游于洞中,又恰如穿行画中,奇异绚丽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盆,发育完整,比比皆是,鬼斧神工,仪态万千。游于洞中,可见水柱高处喷涌,又可观水滴点点下落;可静听水声,又可下潭嬉戏。贯穿洞中的地下暗河,水源难觅,时而闻其声不见其踪,时而见其踪不闻其声;时聚时散,终年不见天日,却不定期潮涨潮落,变化无常。有了水,寂寥古洞多了几份生机和情趣。这也是天下溶洞不可多得的一大奇景,正所谓“山得水而活,洞因水而奇”。
  原野风光 乐颠颠地来到出洞口,这是一个暗河出口。弃岸登舟,意犹未尽地荡起双桨,摇船出洞,亦为龙硿洞陆进水出之游洞特色。出得洞口,豁然开朗,一片湖光山色扑入眼际,方才醒悟传说中“天上一日,人间千年”那种时空跨越感的浪漫神奇。
  龙潭湖水,洞中流出,特别冰凉清澈;湖中群鱼游弋,赏着倒映水中的山景,怡然自得。四周群山环抱,苍松挺拔,修竹茂密,云海飘渺;百年古树数不胜数,蔚为壮观。 万竹园、古树林、潺潺山涧、红瓦白墙的亭台水榭点缀山间,美景动人。
  时至秋日,百年古桂繁花盛开,香飘幽谷;枫林尽染,色可红天,间以翠绿修竹,红绿交加,煞是壮观。龙硿红叶,美景难寻;原野风光,美丽动人。
  山水风光、人文胜景遍布的福建,有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洞”,如将乐玉华洞、宁化天鹅洞等等,吸引着游客去寻幽探奇,而龙岩龙硿洞当属“洞”中出类拔萃者,“神仙洞府,天然迷宫”、“华东第一洞”、“洞中桂林”等诸多美誉加于一身就是说明。
包含词
仙府龙宫龙硿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