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詩人: 孟點 Meng Dian
污瀆橫鱣鯨,螻蚊得而製。 所據非所容,悲歡生賈誼。 吾疑洛陽叟,所見未超詣。 捲之不能伸,無乃為形纍。 朅來姚江濱,稽首竜山寺。 泓澄尺餘水,竜乃於此憩。 飲之還可小,泥蟠縱兀肆。 乘時大其用,雲行復雨施。 出無而入有,莫得窺其際。 茲竜之為竜,所以超萬類。 彼哉橫江鯨,舟楫詫吞噬。 莫知屈伸理,已大不可細。 滄溟有時竭,鬐鬣何足恃。 惟竜神以天,不足以跡泥。 洪濤再翻播,勺水或遊戲。 江河固所便,岩穴亦可寄。 深潛若終隱,奮迅倏已逝。 小大無定名,變化莫擬議。 吾聞黃面老,法門傳不二。 細能入無間,大可周天地。 芥子納須彌,妙語言下契。 蟄竜徘徊久,其亦悟此意。 |
|
竜泉山投訴電話寧波市旅遊投訴電話:0574-87291299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余姚市區中心聳立着一座林木蔥鬱的山丘,叫竜泉山。山高67.4米,周圍約2公裏,姚江流經山的南麓,山水相映,風光秀麗。竜泉山舊名靈緒山,亦名嶼山。傳說遠古時這裏是一片汪洋,竜泉山是露出水面的一個小島嶼,這是嶼山之名的由來。山上有一石井,即使天旱少雨,仍井水清盈,常年不枯,且因水面常呈現兩條遊竜波紋,如雙竜戲水,故稱“竜泉”。大約從東晉時起,山亦因此泉而改名為竜泉山。竜泉井在北宋時聲名遠播。蘇東坡曾贊揚“竜泉石井甘勝乳”。時任鄞縣縣令的王安石,應余姚縣令謝景初的邀請,多次登臨竜泉山,題有《石井》詩兩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潤,海眼泉無一日幹。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竜嚮此中蟠。”南宋初,高宗趙構為躲避金兵的追索,逃經余姚時亦登竜泉山,飲了竜泉之水,感到甘甜爽口。他返回臨安(今臨安)後,曾專程派人來余姚,取此泉之水飲用。古代的竜泉山古柏森森,蒼鬆入雲,山上深藏野鹿。後來逐漸開發,先後建起竜泉寺、嚴子陵祠、二王(王華、王陽明)祠、文昌閣等十多座鄉賢專祠和寺院。解放後,在山上緑化植被、砌坎鋪路、建亭挖池,將古跡一一修葺。1957年開闢為竜山公園,逐年整修,恢復古跡祭忠臺、四先賢故裏碑、中天閣、竜泉井;新建子陵亭、陽明亭、舜水亭、梨洲亭、滑壽亭,由書法傢舒同、郭紹虞、周而復、瀋定庵書寫亭匾。在山的中腰西坡設置園中園,園內建有天風樓,古色古香,別有風姿,並有苗圃、盆景園等,名貴花木盆景競豔,樓臺亭閣呈彩。1982年,日中文化交流協會和日本朱舜水紀念會在西山坡舜水亭前建立了朱舜水紀念碑,以紀念這位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登上竜泉山俯瞰,全城景色歷歷在目:姚江蜿蜒東去,波光粼粼;南面四明山層巒疊嶂,雲山萬重;城郊碧野平疇,令人心曠神怡;山上奇石如雲,林木蒼鬱,樓亭參差,古跡衆多,使人流連忘返。 |
|
Longquan Shan
竜泉山
Longquan Shan
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地理界綫。竜泉山是北東嚮的狹長低山,北起綿陽,南至樂山平羌峽,長約210公裏,寬約10~18公裏。屬背斜斷塊山,東緩西陡,一般海拔700~1000米,最高處長鬆寺為1059米,相對高差250~600米。山勢由中部嚮南北緩降,最後傾沒於丘陵之中。北段的竜泉山為沱江橫切,形成陡險的金堂峽,為沱江小三峽之一。南端的竜泉山餘脈被岷江切割,遂成風光奇麗的岷江小三峽。竜泉山東西部地理景觀各異。西部平原廣袤,土壤肥沃,河渠稠密,水田連片,是四川著名的商品糧、油菜籽産地。東部丘陵起伏,溪溝縱橫,梯田層層,旱地廣布,是四川主要的糧、棉和甘蔗産區。20世紀50年代以來,竜泉山地又發展了水蜜桃、廣柑、蘋果、梨等水果生産,成為中國三大水蜜桃生産基地之一。山上有雲頂山、北周文王碑等名勝,並有黑竜灘水庫、三岔水庫等名勝區。
(鄭霖) |
|
竜泉山村 竜泉山居委會, 竜泉山社區 |
|
|
|
竜泉山莊 | 竜泉山脈 | 竜泉山村 | 竜泉山中 | 登竜泉山 | 麗水竜泉山 | 余姚竜泉山 | 武漢竜泉山 | 竜泉山社區 | 閩侯竜泉山莊 | 福建竜泉山莊 | 竜泉山遊樂園 | 竜泉山風景區 | 竜泉山居委會 | 五臺山竜泉山莊 | 廣西竜泉山醫院 | 余姚竜泉山公園 | 竜泉山森林公園 | 竜泉山莊大碗菜 | 竜泉山旅遊度假區 | 宜昌竜泉山莊大酒店 | 廣西壯族自治區竜泉山醫院 | 廣西竜泉山醫院精神病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