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徐鈞 Xu Jun
鼓鐘苑囿樂如何,貨色貪淫勇更多。 伐國交鄰徒屢問,用賢曾不到鄒軻。 |
|
齊宣王 (?~公元前301年) 田闢疆,公元前320年繼齊威王為田氏齊國第五代國君。
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內亂,他乘機發兵干涉。50天就攻占了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市),幾乎滅亡了燕國。
他見到西方秦國招攬賢士,得人而治,越來越強大的情勢,便也着意文化事業的發展。他說:“寡人憂國憂民,因願得士以治之。”(《戰國策·齊策》),他不惜耗費巨資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學士來到齊國“稷下學宮”,使稷下學宮進入鼎盛。《史記·田敬仲世傢》中說:“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於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見於記載的著名人物,還有兒說、告子、騶奭、宋鈃、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傢大師孟軻長住稷下30多年;集百傢大成的荀卿,15歲就來齊國,是稷下學宮中資格最老的一位導師,曾三為祭酒,充任學宮最高領導。
稷下學宮。它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陰陽、農、雜各學派的學人,著書立說,開展學術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傢爭鳴,創造了我國燦爛的“先秦文化”。
宣王獨少一愛
一次,齊宣王對手下大臣淳於髡說:“先生談一談寡人喜歡的是什麽?”
淳於髡說:“古代王者所喜歡的有四,而大王喜歡的有三。”
宣王十分奇怪,禁不住問道:“這話怎麽說呢?”
淳於髡說:“古代王者愛馬,大王也愛馬。古代王者愛美味,大王也愛美味。古代王者好美色,大王也好美色。古代的王者尊崇有纔德的人,而大王卻不尊崇纔德之士。”
宣王搖了搖頭說:“國中根本就沒有傑出的纔德之士,否則我也會尊崇他們,喜歡他們。怎麽能說我不尊崇有纔德的人呢?”
淳於髡說:“古時有驊騮等好馬,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從不惜花費重金,從所有的馬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喜歡馬。古時有豹象等動物的腸肚或嫩脆可口的肉,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命令手下人不辭辛苦從衆多美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愛好美食。古時有毛嬙、西施那樣的美女,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從當今天下的衆多美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喜歡美女。至於纔德之士,大王就一定要等到有堯舜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出現,然後纔去尊崇他們、喜歡他們;那麽如果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知道了,會覺得大王不是真心喜愛人才,也不會喜歡大王的。”
宣王聽了靜默在那裏,不知怎麽答話。
大謀略:在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既要觀點正確,又要註意方式方法,有時間接的批評比直接的批評要有效得多。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翻譯:
孟子有一次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為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纔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挨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你說這該對這種朋友怎麽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絶交!”
孟子又說:“有一個執行法紀、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麽辦?”
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後,孟子說:“全國之內,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你說這又該怎麽辦?”
齊宣王環顧四周,把話故意扯到別處去了。 |
|
齊宣王問 | 齊宣王好射 | 齊宣王問曰 | 齊宣王見顔斶 | 齊宣王田闢彊 | 齊宣王與鐘無豔 | 孟子謂齊宣王曰 | 孟子見齊宣王曰 | 孟子告齊宣王曰 | 關於齊宣王的古代小故事 |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