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植物 : 中草藥 : 中藥飲片 > 鼠婦
目錄
No. 1
  亦作"鼠?"。
蟲名 Insect name
  蟲名。古稱伊威,又名鼠負潮蟲。體形橢圓,胸部有環節七,每節有足一對,棲於陰濕壁角之間。 晉 幹寶 《搜神記》捲十九:“出東門,入園中覆船下,就視之,皆是鼠婦。”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竊蟲》:“餘曾覩此蟲,大如半鬍麻,形如鼠婦。”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鼠婦》。
介紹
  【英文名】 pillbug 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團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捲麯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佈。第一觸角短小,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佈,在田間,主要為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
生活環境及採集
  鼠婦喜棲息於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若室內外溫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瓦礫下面、盆裏、壇內均可以找到;溫度低於25度,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採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裏採集時發現,鼠婦的數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採集得到,但數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量也會大大減少。為了採集的方便,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如果把臺灣草連根鏟起,倒蓋在墻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幹了之後,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衹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採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量較多的鼠婦。而且,採集過程非常方便,衹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後,容器內應帶一些濕土和註意通風。濕土最好是富含有機質,顔色以黑色最佳,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飼養
  在實驗室飼養鼠婦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餅的盒子。在盆子內放一些經過篩選後的鬆軟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為好,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嚮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水滴入過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這樣會使鼠婦的活動減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進行小測,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沒有水從指縫流出,鬆開手,輕輕一碰,泥土疏鬆,表明土壤的濕度適中。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最長不要超過一周,換土也不要全部換,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可飼養25---30衹左右的鼠婦,密度過大,婦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保證有充足的空氣,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婦逃跑。也可在晚上開燈,也能起到防止鼠婦逃跑的效果。
培養過程中應註意的事項
  1、每次換土時,最好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鑽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濕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節。
  4、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鼠婦時盡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
  5、不要將飼養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盡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境。
  【釋名】 鼠負、負蟠、鼠姑、鼠粘,濕生蟲、地雞,地虱。
  【氣味】 酸、溫、無毒。
  【別名】潮濕蟲、潮蟲、地虱婆、鼠負、負蟠、鼠姑、鼠粘,濕生蟲、地雞
  【來源】為平甲蟲科動物平甲蟲armadillidium vulgare (latreille)或鼠婦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的乾燥蟲體。春、夏、秋三季捕捉,用鐵鍋炒幹,或開水燙死,曬幹或焙幹。
   【性味歸經】酸,溫,無毒。
   【功能主治】
   1、産婦尿秘。用鼠婦七個,熬過,研為末,酒送服。
  2、撮口臍風。用鼠婦搗爛,絞取汁少許灌取。
  3、風牙疼痛。用鼠婦、巴豆仁、鬍椒各一枚,共研為末,加飯做成丸子,如緑豆大。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有奇效。
  此外還能用於利咽止痛,破瘀利水。用於慢性氣管炎,術後疼痛,牙痛,口腔炎,鵝口瘡,咽喉腫痛,小便不利,閉經。
   【用法用量】 1.5~3分(0.5~1剋),研粉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鼠婦相關的藥
  【復方鼠婦丸】
   藥物組成:鼠婦蟲60g琥珀60g雞內金60g王不留行60g茺蔚子30g白芥子30g
   製劑用法:上藥加少許麝香為引,共研極細末,過篩,煉蜜為丸。每次3~6g,每日 3次;飯後口服。連服30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 前列腺增生癥。
  【鼠婦在製備治療骨質增生癥的藥物中的應用】
   鼠婦用於治療骨質增生癥及骨刺等具有顯著用。在配伍的藥物中,鼠婦一般占10-30%。其它配伍藥物可以包括馬錢子、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生草烏、烏梅、山楂各50-100份。還可加入乳香、沒藥、元鬍、川芎、土元、伸筋草、透骨草、白芍、甘草和樟腦等多種中藥。用以上藥物製成的復方炎痛寧膏,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既可減輕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癥,又可改善局部微循環,改善組織缺血缺氧狀態,降低骨關節內壓力,恢復骨關節應力平衡和微循環的動態平衡,從而迅速消除骨質增生癥引起的疼痛腫脹、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等癥狀,是治療骨質增生癥的一種理想外用藥物。
No. 8
  鼠婦
  (《本經》)
  【異名】伊威(《詩經》),蟠、鼠負(《爾雅》),負蟠、蛜蜮(《本經》),委黍(《說文》),負蠜(《廣雅》),蜲黍(《別錄》),鼠姑(陶弘景),鼠粘(《蜀本草》),鼠賴蟲、濕生蟲(《聖惠方》),地雞(《壽域神方》),地虱(《綱目》),肥蛀蚋(《本草求原》),西瓜蟲、蒲鞋頭蟲(《蘇州本産藥材》),潮濕蟲(《中藥志》),地虱婆(《四川中藥志》),豌豆蟲、瓢蟲、潮蟲子(《藥材學》),土孵(《泉州本草》),暗板蟲(《全展選編·外科》),鞋板蟲(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來源】為鼠婦科動物平甲蟲的乾燥全體。
  【動物形態】平甲蟲
  體長橢圓形,稍扁,長約10毫米;表面灰色,有光澤。頭部前緣中央及其左右側角突起顯著。有眼1對,觸角2對,第一對觸角微小。共3節;第二對觸角呈鞭狀,共6節。胸部分7個環節,每節有同形等長的足1對;第一胸節前緣延嚮頭部前邊,後側隅嚮後突出,第二至第七各節側突不顯著。腹部小,分為5個環節,第一及第二腹節狹,第三至第五腹節側緣整齊而圓。尾肢扁平,外肢與第五腹節嵌合齊平。
  常集居於朽木、枯葉、石塊等下面。分佈江蘇、浙江等地。
  【採集】一般多在4~9月間捕捉,捕得後用沸水燙死,曬幹或炒幹。
  【藥材】乾燥的蟲體,多捲麯成球形或半圓形,長約7毫米,寬約6毫米;背平滑,腹嚮內陷。體灰白色,有光澤。質脆易碎。氣腥臭。以乾燥、完整、灰白色、無黴蛀者為佳。
  主産江蘇。
  一般文獻多以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作鼠婦,但在目前商品中,很少使用。
  【化學成分】平甲蟲的還元糖與糖原含量因生長時期而變化;其粘多糖含軟骨素硫酸A或C,或含玻璃(糖醛)酸所含脂類中有不皂化物10%,丙酮不溶脂5%,皂化後的脂肪酸組成為十四酸0.7,十六酸20.6,十八酸8.3,廿酸0.7,十八碳烯酸53.7,十八碳二烯酸10.1,十八碳三烯酸2.5,其它不飽和脂酸3.2%;不皂化物含41.0%甾醇,其中主要為膽甾醇,可能還含蟻酸。
  【藥理作用】鼠婦蟲及歐洲産平甲蟲以氯仿浸提,再用乙醇、丙酮、乙醚以次精製,最後作成溶液或片劑,口服或作成油膏局部應用,可治療麻風。
  【炮製】揀淨雜質微火焙黃。
  【性味】酸,涼。
  ①《別錄》:"微寒,無毒。"
  ②《本經逢原》:"酸鹹,無毒。"
  【歸經】《綱目》:"厥陰經。"
  【功用主治】破血,利水,解毒,止痛。治久瘧瘧母,經閉癥瘕,小便不通,驚風撮口,口齒疼痛,鵝口諸瘡。
  ①《本經》:"主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瘕,癇、痓、寒熱,利水道。"
  ②《日華子本草》:"通小便,能墮胎。"
  ③《綱目》:"治久瘧寒熱,風蟲牙齒疼痛,小兒撮口驚風,鵝口瘡,痘瘡倒靨,解射工毒,蜘蛛毒,蚰蜒入耳。"
  ④《本草求原》:"主寒熱瘀積,濕痰,喉癥,驚癇,血病,喘急。"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亦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宜忌】《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選方】①治瘧病:鼠婦、豆豉二七枚,合搗,令相和,未發時服二丸,欲發時服一丸。(《補缺肘後方》)
  ②治經閉:鼠婦一錢,赤芍四錢,桃仁三錢,紅花三錢,丹參五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册》)
  ③治小兒撮口及發噤:鼠賴蟲,絞取汁,與兒少許服之。(《聖惠方》)
  ④治産後小便不利:鼠婦七枚。熬為屑,作一服,酒調下。(《千金方》)
  ⑤治小便不利:鼠婦一錢五分,車前子四錢,澤瀉三錢,燈心一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册》)
  ⑥治血淋:鼠婦九個。焙幹研細末,一次服下,日二次。(《吉林中草藥》)
  ⑦治子宮功能性出血:鼠婦焙黃研末,每服二錢,童便送下。(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⑧治牙齒被蟲蝕,有蛀孔疼痛:濕生蟲一枚。綿裹於蛀疼處咬之。(《聖惠方》)
  ⑨治風牙疼痛:濕生蟲、巴豆仁、鬍椒各一枚。研勻,飯丸緑豆大,綿裹一丸咬之,良久涎出吐去。(《經驗濟世良方》)
  ⑩止痛鎮靜,治手術後疼痛:鼠婦蟲洗淨,溫水殺死,乾燥,研細,過篩,加入澱粉和糖,使成10%散劑,分裝膠囊,每粒含鼠婦0.1剋。每次服二至四粒。(《全展選編·外科》)
  ⑾治鵝口白瘡:地雞研水塗之。(《壽域神方》)
  【臨床應用】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將鼠婦粉碎,經60%酒精處理後壓製成0.3、0.5剋兩種片劑。0.5剋片劑每次2~5片,0.3剋片劑每次3~8片,均日服3次,15天為一療程。共治247例,近期痊愈24例,顯效71例,進步107例,無效45例。總有效率81.8%,其中喘息型有效率83.4%,單純型79.4%。以肺腎虛及偏寒型療效較好。對喘、咳、痰均有一定效果。平喘作用一般在服藥後2~4小時出現,持續4~6小時。服10~15天後咳、痰、喘相繼明顯減輕,但消炎作用不滿意。治程中曾對80例患者進行肺功能測定,治後半數以上病例有所改善,其中有1例功能9(復正常。本品一般適用於非炎癥性哮喘型氣管炎患者。治療中曾發現3名肺結核合併慢性氣管炎肺氣腫患者,服藥2~3個月後癥狀明顯減輕,但試用於支氣管哮喘,則效果不顯著。考慮鼠婦具有破瘀活血作用,可能改善肺微血管的循環、促使病變恢復,從而改善肺功能,使喘息減輕。副作用:多數服藥後均有不同程度的口幹反應,有3例服後出現鼻出血,停藥後自行消失。
  ②治療口腔炎、扁桃體炎
  取活鼠婦30~40個,置瓦上焙幹研末,加冰片少許,裝瓶密封。同時取藥末吹患處(盡量不吞下,可隨即吐出),每日2~3次,治療口腔炎,扁桃體炎及鵝口瘡、牙齦炎等共260餘例,一般在3~5天治愈。
  【名傢論述】《本經疏證》:"鼠婦利水,白魚亦利水,又皆氣血交阻。但白魚所主是寒濕阻氣,因而及血;鼠婦所主是氣阻及血,因壅濕熱,故有異雲。"
介紹
  【英文名】 Pillbug/Woodlice 鼠婦又稱“潮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等足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瓜子形,長5—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受到驚嚇後會捲麯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不是昆蟲。鼠婦用腮呼吸,而腮衹能在濕潤的環境中運作,所以鼠婦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佈。第一觸角短小,7對胸肢變成步足,血呈白色。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假死性。鼠婦外殼有層薄薄的油,不易被蜘蛛網等粘住,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佈,在田間,主要危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 光對鼠婦的生活來說有着極大的影響。
生活環境及採集
  鼠婦喜陰暗、潮濕的環境,一般棲息於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若室內外溫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瓦礫下面、盆裏、壇內均可以找到;溫度低於25度,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採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裏採集時發現,鼠婦的數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採集得到,但數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量也會大大減少。為了採集的方便,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如果把臺灣草連根鏟起,倒蓋在墻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幹了之後,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衹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採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量較多的鼠婦。而且,採集過程非常方便,衹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後,容器內應帶一些濕土和註意通風。濕土最好是富含有機質,顔色以黑色最佳,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採集時也可以在陰暗角落的地上挖一個坑,放入一個塑料杯,杯口與地面齊平,在杯中 放入少許水果,一夜即可誘集大量鼠婦
鼠婦相關的藥
  【復方鼠婦丸】
  藥物組成: 鼠婦蟲60g 琥珀60g 雞內金60g 王不留行60g 茺蔚子30g 白芥子30g
  製劑用法:上藥加少許麝香為引,共研極細末,過篩,煉蜜為丸。每次3~6g,每日 3次;飯後口服。連服30天為1療程。
  適應病證: 前列腺增生癥。
  【鼠婦在製備治療骨質增生癥的藥物中的應用】
  鼠婦用於治療骨質增生癥及骨刺等具有顯著用。在配伍的藥物中,鼠婦一般占10-30%。其它配伍藥物可以包括馬錢子、生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生草烏、烏梅、山楂各50-100份。還可加入乳香、沒 藥、元鬍、川芎、土元、伸筋草、透骨草、白芍、甘草和樟腦等多種中藥。用以上藥物製成的復方炎痛寧膏,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既可減輕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癥,又可改善局部微循環,改善組織缺血缺氧狀態,降低骨關節內壓力,恢復骨關節應力平衡和微循環的動態平衡,從而迅速消除骨質增生癥引起的疼痛腫脹、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等癥狀,是治療骨質增生癥的一種理想外用藥物。
  西瓜蟲
   學名 Armadillidiμm vulgare Latreille 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等足目,鼠婦科。
  別名 鼠婦;俗稱 潮蟲。分佈中國各地。
  寄主 在田間主要為害瓜類幼苗和十字花科蔬菜幼芽、嫩根及草莓等漿果。喜食油菜、芥菜、小白菜、番茄、黃瓜、南瓜、瓠瓜、大豆、豇豆、莧菜、空心菜、萵苣等葉片及食用菌等。
  為害特點:為害幼芽、嫩根造成缺苗斷壟,為害草莓時把漿果吃成孔洞;瓜類幼苗緑色部分受害後常不生蔓。對生産造成一定影響。
  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0一14mm,體寬5—6。5mm,長橢圓形,共13節,灰褐色,頭部具1對綫狀觸角;胸部8節,各節具1對足,腹部具7對腹足,尾節末端為兩個片狀突起。雌成蟲體背暗褐色,隱約可見黃褐色雲狀紋,每節後緣具白邊,雄蟲較青黑。卵近球形至卵形,黃褐色。初孵幼蟲白色,半透明,長約1.3一1.5mm,寬0.5一0.8mm,後逐漸變深,形態與成蟲近似,僅大小、體色不同。
  生活習性:生活在潮濕的陸地.該蟲胎生繁殖,離開母體即可自由活動取食,取食後體壁顔色變深,身體增大,隔一段時間需鑽入土中蛻皮,每雌可繁殖110頭,幼蟲孵化後多隨雌成蟲群集在一起,約經1—2.5個月後開始獨立生活,經1年成熟,多發生在陰暗潮濕墻角或石頭、土塊下,夜出為害,以晚上21—22時、清晨7—8時活動最盛,陰天也出來活動,幼苗及貼地果易受害,對圈肥及腐草有趨性,有負趨光性和假死性,受驚後立即捲縮成“西瓜”狀。
  此外,我國還有一種西瓜蟲,學名為Porcellio scaber Latreille 稱球鼠婦,廣布室內及潮濕之處,在田間也為害油菜等。
  防治方法:(1)離村莊近的菜地、塘埂溝邊處應加強防治。田園內不留雜草,在田埂、壟間堆集腐草進行誘殺。(2)菜地避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結合防治地下害蟲噴藥防治 在油菜苗期,發現蟲量大時開始噴灑25%愛卡士乳油1500倍液或20%蟲死淨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
鼠婦在皮膚病中的應用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解毒,破瘀,消瘢痕。主治尋常疣和扁平疣。
  【處方組成】鮮活鼠婦,用時直接將蟲體和液體汁塗抹患處,用量根據疣大小、數目而定,一般每個患處每次用l-5枚鼠婦
  【辨證加減】無
  【臨床療效】治療尋常疣45例,痊愈38例,占84.4%,好轉4例,占8.9%,無效3例,占6.7%,總有效率93.3%;治療扁平疣30例,痊愈19例,占63.3%,好轉6例,占20%,無效5例,總有效率83.3%。大部分病人用藥3-5次即獲好轉或痊愈。
  【處方來源】河北省皮膚病防治所劉耀馳。
  【按 語】鼠婦,俗稱潮蟲,頗似平甲蟲,主要含蛋白質,可能含蟻酸。用以治療尋常疣和扁平疣,臨床證明有效,且藥源豐富,方法簡便。
備註
  跟別的潮蟲一樣,鼠婦體內含氮的廢棄物以氨氣而不以尿排泄。所以如果看到一大群潮蟲的同時,也將會聞到一種特有的氣味。
英文解釋
  1. n.:  slater
近義詞
, 犂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