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麦草介绍
黑麦草为禾本科植物,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长。
黑麦草的特点
黑麦草须根发达,但入土不深,丛生,分蘖很多,种子千粒重2克左右,黑麦草喜温暖湿润土壤,适宜土壤ph为6—7。该草在昼夜温度为12℃—27℃时再生能力强,光照强,日照短,温度较低对分蘖有利,遮阳对黑麦草生长不利。黑麦草耐湿,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不利于黑麦草生长,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青饲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资源。
栽培技术
利用自留地、山坡地、责任田种黑麦草,播种时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可散播也可条播。条播行距11—20厘米,覆土1—2厘米,每亩播种量1—1.5公斤。散播时遇田块干旱时可灌水,使土壤潮湿后再排水,以有利于黑麦草发芽和出苗整齐,播种时混合10公斤磷肥拌匀后播种效果更好,播种后以15—20公斤复合肥打底,也可施有机肥100—1500公斤,宽5—8公尺为一块四面清沟,把细土覆盖在黑麦草种子上,以利出苗,防止渍害。
黑麦草收割
黑麦草长至35—40厘米高时进行刈割,留高2—3厘米,到次年6月底前轮流刈割4—5次,亩产可达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后应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对水浇泼一次。黑麦草营养丰富,鲜草中含蛋白质2.6%,亩产粗蛋白175公斤,是畜禽的好饲料。
黑麦草网:http://hi.baidu.com/hmcljs |
|
拉丁名:Lolium perenne L.
英文名:perennial ryegrass
早熟禾科(Poaceae)黑麦草属(Lolium)植物,约10种,包括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的饲草和草场禾草及一些有毒杂草(如毒麦〔L. temulentum〕)。高约0.3∼1公尺(1∼3呎),叶坚韧、深绿色。小穗长在「之」字形花轴上。多年生黑麦草(L. perenne)和意大利黑麦草(L. multiflorum)萌芽早,为牧场和草地所收草籽中的重要成分。毒麦常为有毒真菌侵染,其种子还含有麻醉性有毒成分,二者对於草场动物十分危险。
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夏天不能生长。 |
|
黑麦草粗蛋白4.93%,粗脂肪1.06%,无氮浸出物4.57%,钙0.075%,磷0.07%。其中粗蛋白、粗脂肪比本地杂草含量高出3 倍。 |
|
黑麦草须根发达,但入土不深,丛生,分蘖很多,种子千粒重2克左右,黑麦草喜温暖湿润土壤,适宜土壤pH为6—7。该草在昼夜温度为12℃—27℃时再生能力强,光照强,日照短,温度较低对分蘖有利,遮阳对黑麦草生长不利。黑麦草耐湿,但在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时不利于黑麦草生长,可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多青饲料,是春秋季畜禽的良好草资源。 |
|
利用自留地、山坡地、责任田种黑麦草,播种时间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可散播也可条播。条播行距11—20厘米,覆土1—2厘米,每亩播种量1—1.5公斤。散播时遇田块干旱时可灌水,使土壤潮湿后再排水,以有利于黑麦草发芽和出苗整齐,播种时混合10公斤磷肥拌匀后播种效果更好,播种后以15—20公斤复合肥打底,也可施有机肥100—1500公斤,宽5—8公尺为一块四面清沟,把细土覆盖在黑麦草种子上,以利出苗,防止渍害。 |
|
黑麦草长至35—40厘米高时进行刈割,留高2—3厘米,到次年6月底前轮流刈割4—5次,亩产可达5000—10000公斤,每次刈割后应追施10公斤速效氮肥对水浇泼一次。黑麦草营养丰富,鲜草中含蛋白质2.6%,亩产粗蛋白175公斤,是畜禽的好饲料。 |
|
(1)放牧利用:黑麦草生长快、分蘖多、能耐牧,是优质的放牧用牧草,也是禾本科牧草中可消化物质产量最高的牧草之一。常以单播或与多种牧草作物如紫云英、白三叶、红三叶、苕子等混播。牛、羊、马尤喜欢其混播草地,不仅增膘长肉快,产奶多,还能节省精料。牛、马、羊一般在播后2个月即可轻牧一次,以后每隔1个月可放牧一次。放牧时应分区进行,严防重牧。每次放牧的采食量,以控制在鲜草总量的60%70%为宜。每次放牧后要追肥和灌水一次。
(2)青刈舍饲:黑麦草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中干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5%以上,且叶多质嫩,适口性好,可直接喂养牛、羊、马、兔、鹿、猪、鹅、鸵鸟、鱼等。牛、马、羊、鹿饲用尤以孕穗期至抽穗期刈割为佳,可采取直接投喂或切段饲喂;用以饲喂猪、兔、家禽和鱼,则在拔节至孕穗期间刈割为佳,以切碎或打浆拌料喂给。青刈舍饲应现刈现喂,不要刈割太多,以免浪费。
(3)青贮:黑麦草青贮,可解决供求上出现的季节不平衡和地域不平衡问题,同时也可解决盛产期雨季不宜调制干草的困难,并获得较青刈玉米品质更为优良的青贮料。青贮在抽穗至开花期刈割,应边割边贮。如果黑麦草含水量超过75%,则应填加草粉、麸糠等干物,或晾晒一天消除部分水分后再贮。发酵良好的青贮黑麦草,具有浓厚的醇甜水果香味,是最佳的冬季饲料。
(4)调制干草和干草粉:黑麦草属于细茎草类,干燥失水快,可调制成优良的绿色干草和干草粉。一般可在开花期选择连续3天以上的晴天刈割,割下就地摊成薄层晾晒,晒至含水量在14%以下时堆成垛。也可制成草粉、草块、草饼等,供冬春喂饲,或作商品饲料,或与精料混配利用。 |
|
黑麦草介绍
黑麦草 (L.muttiflorum)
科属:
禾本科
别名:
多年生黑麦草、宿根黑麦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或一年生。叶片扁平。穗状花序顶生;小穗含4~15小花,单生穗轴的每节,两侧压扁,以其背面(即第一、三、五…等外稃的背面)对向穗轴;第一颖除顶生小穗外均退化,第二颖位于背轴的一方,具5~9脉;外稃背部圆形,具5脉,无芒或有芒;予房无毛。颖果腹面凹陷而中部具纵沟,与内稃粘合不易脱落。
分布与习性:
原生长于亚洲和北非的温带地区,现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地区均有广泛分布,它是最早的草坪栽培种之一,其名称来源于欧洲名字“Rai”草。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我国南方各省的山区和丘陵区也能种植。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较凉爽的环境,生长适温为20—27℃,抗寒、抗霜,在气温低于-15℃时才会产生冻害,甚至部分死亡。但不耐炎热、温度35℃以上时生长势变弱。喜阳,耐阴能力稍差,阴处生长时易出现病害。耐湿但不耐干旱,在水分少而瘠薄的沙土中生长不良,适宜在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适宜的PH值为6—7。耐践踏。寿命不长,一般4—6年。
繁殖与栽培:
春秋均可播种。多年生黑麦草早期生长较其他多年生牧草为快,秋播后如天气温暖,在初冬和早春即可生产相当鲜草。以其生长较快,播后每二年即达成最盛时期,杂草亦难侵入。单播时每亩播种量以1公斤左右为度,多的1.5公斤。一般以条播为宜,行距15~20厘米,覆土1~2厘米。施用氮肥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增加施氮量可增加有机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可减少纤维素中难以被反刍动物消化的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也随施氮量而减少。 多年生黑麦草可与其它牧草混播种,二三年生草地适于白三叶、紫花苜蓿等品种混种,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二者混种比率以每亩用1公斤紫花苜蓿和0.75公斤的多年生黑麦草较为适宜。与白三叶混种,二者混种比率以每亩用0.85公斤多年生黑麦草与0.85公斤白三叶为宜。混种皆以在秋季同时播种为佳。混种时如能对豆科草施行根瘤菌接种,不仅有助于豆科牧草的生长,也有利于多年生黑麦草的生长。 多年生黑麦草生长速度较其他牧草为快。多年生黑麦草株高长到20~30厘米时均可以放牧利用。9月底播种者,越冬前株高已达15~20厘米,有8~10个分蘖。如凉晒干草,可等到开花时刈割最好。一年可刈割3~5次,刈割3~5次,刈割后留茬高度5~10厘米,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 多年生黑麦草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0.50%,粗脂肪3.5%、粗纤维25.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9.2%、矿物质9.0%、钙0.5、磷0.25%。适口性好,适合饲养各类畜、禽、及草鱼类采食。
应用:
可用于家庭草坪、公园、墓地、公共场地、高尔夫球道、高草区,或公路旁、机场和其他公用草坪的建植,也可与其他种子如草地早熟禾混播用于这些场地的建植,还可用作快速建坪和土壤防固及暖季型草坪冬季交播。除了作为短期临时植被覆盖外,多年生黑麦草很少单独种植。一般来讲,多年生黑麦草在混播中其种子个数不应超过总个数的20%~25%。多年生黑麦草在种子混播中含量过多会引起它与所需要的草坪草,如草地早熟禾的过度竞争,破坏这些种的建坪。习惯上,人们认为应发展垂直生长缓慢的多年生黑麦草的栽培种。改进的黑麦草栽培种能与草地早熟禾很好地混播,尤其在寒冷潮湿气候更温暖一些的地方的运动场草坪。 |
|
heimaicao
黑麦草
rye grass
禾本科(Gramineae)黑麦草属(Lolium)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的栽培牧草和绿肥作物。本属约有20种,其中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和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牧草。现新西兰、 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广泛栽培用作牛羊的饲草。
类型 多年生黑麦草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1677年英国首先栽种。株高70~10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茎秆丛生,质地较软。叶在芽中呈折叠状,叶鞘光滑,叶耳细小,叶舌短而不明显。穗状花序,小穗含小花6~11朵,无外颖。无芒,内稃与外稃等长。种子千粒重1.5~2.0克(图1多年生黑麦草)。多花黑麦草在13世纪前栽培于意大利北部,故又称意大利黑麦草。植株较粗壮,叶较阔而长,在芽中成卷曲状,叶耳大而明显,小穗含小花较多,有芒(图2多花黑麦草)。
栽培 黑麦草喜湿润温和气候,不耐严寒和炎热,夏季发育缓慢,生长不良,甚易死亡。15~25℃的气温条件最为适宜。多年生黑麦草在适宜条件下,可生长2年以上,在中国只能作越年生牧草利用。轻盐碱土、石灰性土壤、 微酸性土壤以及年雨量在500~1500毫米的地方均可生长,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壤土尤宜。淮河以南宜秋播,北方宜春播。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春播黑麦草当年可刈割1~2次,每公顷产鲜草15~30吨;秋播的翌年可刈割3~4次,每公顷产鲜草60~75吨。种子成熟后易落粒,故当麦穗呈黄绿色时即应收割,也可利用第一次刈割后的再生草留种。
用途 黑麦草单株稀植时,一般有分蘖100个以上,最高可达数百个,且耐放牧、刈割,是禾本科中产量较高的一种牧草,常与三叶草混播作牲畜饲草。在盐碱地与豆科越年生绿肥混播,可培肥地力。多花黑麦草还可用作鱼饲料。
(杨运生) |
|
- : perennial ryegrass, english ryegrass
- n.: darnel
|
|
黑麦草属 | 黑麦草族 | 欧黑麦草 | 黑麦草养鹅 | 多花黑麦草 | 波斯黑麦草 | 多年黑麦草 | 瑞士黑麦草 | 硬直黑麦草 | 疏花黑麦草 | 田野黑麦草 | 黑麦草瘟病 | 一年生黑麦草 | 盆地野黑麦草 | 多年生黑麦草 | 黑麦草灰霉病 | 黑麦草白绢病 | 黑麦草赤霉病 | 黑麦草麦角病 | 黑麦草丝核菌病 | 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 | 黑麦草雪腐菌核病 | 黑麦草灰绒泡菌病 | 黑麦草根腐线虫病 | 黑麦草根结线虫病 | 黑麦草雪腐腐霉病 | 多年生的黑麦草种子生产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