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黑蚱蟬
目錄
No. 1
  [中文名] 黑蚱蟬
  [別名] 蚱蟬
  [學名] 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 目 ] 同翅目
  [ 科 ] 蟬科
  [寄主] 櫻花、元寶楓、槐樹、榆樹、桑樹、白蠟、桃、柑橘、梨、蘋果、櫻桃、楊柳、洋槐等。
  [為害特點] 若蟲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成蟲刺吸枝幹,産卵造成植物枝幹枯死。
  [特徵描述]
  成蟲體色漆黑,有光澤,長約46mm,翅展約124mm;中胸背板寬大,中央有黃褐色“x"形隆起,體背金黃色絨毛;翅透明,翅脈淺黃或黑色,雄蟲腹部第1-2節有鳴器,雌蟲沒有。欒橢圓形,乳白色。若蟲形態略似成蟲,前足為開掘足,翅芽發達。
  [發生規律]
  多年發生一代,以若蟲在土壤中或以卵在寄住枝幹內越鼕。若蟲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為害數年,老熟若蟲在雨後傍晚鑽出地面,爬到樹幹及植物莖桿上脫皮羽化。成蟲棲息在樹幹上,夏季不停地鳴叫,8月為産卵盛期。以卵越鼕者,翌年6月孵化若蟲,並落入土中生活,秋後嚮深土層移動越鼕,來年隨氣溫回暖,上移刺吸為害。
  [防治方法]
  1.結合鼕季修剪整枝,剪除有卵枝條,集中燒毀。2.人工捕捉成蟲。
  [地理分佈]
  上海、江蘇、浙江、河北、陝西、山東、河南、安徽、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四川、貴州、雲南。
No. 2
  [中文名] 黑蚱蟬
  [別名] 蚱蟬
  [學名] 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 目 ] 同翅目
  [ 科 ] 蟬科
  [寄主] 櫻花、元寶楓、槐樹、榆樹、桑樹、白蠟、桃、柑橘、梨、蘋果、櫻桃、楊柳、洋槐等。
  [為害特點] 若蟲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成蟲刺吸枝幹,産卵造成植物枝幹枯死。
  【特徵描述]】
  成蟲體色漆黑,有光澤,長約46mm,翅展約124mm;中胸背板寬大,中央有黃褐色“X"形隆起,體背金黃色絨毛;翅透明,翅脈淺黃或黑色,雄蟲腹部第1-2節有鳴器,雌蟲沒有。欒橢圓形,乳白色。若蟲形態略似成蟲,前足為開掘足,翅芽發達。
   【發生規律】
  多年發生一代,以若蟲在土壤中或以卵在寄住枝幹內越鼕。若蟲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為害數年,老熟若蟲在雨後傍晚鑽出地面,爬到樹幹及植物莖桿上脫皮羽化。成蟲棲息在樹幹上,夏季不停地鳴叫,8月為産卵盛期。以卵越鼕者,翌年6月孵化若蟲,並落入土中生活,秋後嚮深土層移動越鼕,來年隨氣溫回暖,上移刺吸為害。
   【地理分佈】
  上海、江蘇、浙江、河北、陝西、山東、河南、安徽、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四川、貴州、雲南。
  【黑蚱蟬的發生及其防治措施】
  黑蚱蟬在國內分佈極廣泛,被害的植物甚多,在果樹中以柑桔、月柿、梨樹等受害最為普遍。該蟲的成蟲刺吸枝梢汁液,産卵時用産卵器刺破枝條表皮,深至木質部,造成許多“爪”狀刺穴,將卵産於其內,使枝條的養分輸導係統受到嚴重破壞和阻礙,致使枝條幹枯,其上的葉和果脫落,影響當年産量和次年産量。由於防治不力,近幾年來,該蟲對柑桔類果樹(尤其是沙田柚樹)的危害有逐年加劇的趨勢。
  一、生活習性。該蟲2—3年發生一代。被害枝條上的黑蚱蟬卵於次年5月中旬開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初為卵孵化盛期,6月下旬終止。若蟲(幼蟲)隨着枯枝落地或卵從卵窩掉在地上,孵化出的若蟲立即入土,在土中的若蟲以土中的植物根及一些有機質為食料。若蟲在土中一生蛻皮5次,生活數年才能完成整個若蟲期。在土壤中的垂直分佈,以0—20釐米的土層居多,占若蟲數的60%左右。生長成熟的若蟲於傍晚由土內爬出,爬到樹幹、枝條、葉片等可以固定其身體的物體上停留,以葉片背面居多,不食不動,約經3小時的靜止階段後,其背上面直裂一條縫蛻皮後變為成蟲,初羽化的成蟲體軟,色淡粉紅,翅皺縮,後體漸硬,色漸深直至黑色,翅展平,前後經6—7小時(即將天亮),振翅飛上樹梢活動。一年當中,6月上旬老熟若蟲開始出土羽化為成蟲,6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羽化盛期,10月上旬終止。若蟲出土羽化在一天中,夜間羽化占90%以上。尤以夜間8—10時最多。成蟲經15—20天後纔交尾産卵,6月上旬成蟲即開始産卵,6月下旬末到7月下旬為産卵盛期,9月後為末期。卵主要産在1—2年生、枝條的直徑在0.2—0.6釐米之間的枝上,一條枝條上卵穴一般為20—50穴,多者有146穴。每穴卵1—8粒,多為5—6粒,
  二、防治方法。由於黑蚱蟬成蟲發生量大,危害時期長,成蟲易受驚擾而遷飛,因此在防治上連片果園種植區統一行動,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
  1、徹底清除園邊寄生植物。黑蚱蟬最喜苦楝、香椿、油桐、桉樹等樹上棲息,園邊寄主樹須徹底消除,避免招惹入園或斷絶該蟲遷棲轉移,便於集中殺滅。
  2、結合鼕季和夏季修剪,剪除被産卵而枯死的枝條,以消滅其中大量尚未孵化入土的卵粒,剪下枝條集中燒毀。由於其卵期長,利用其生活史中的這個弱點,堅持數年,收效顯著。此方法是防治此蟲最經濟、有效、安全簡易的方法。
  3、老熟若蟲具有夜間上樹羽化的習性,然而足端衹有銳利的爪,而無爪間突,不能在光滑面上爬行。在樹幹基部包紮塑料薄膜或是透明膠,可阻止老熟若蟲上樹羽化,滯留在樹幹周圍可人工捕殺或放雞捕食。
  4、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蟲未産卵時,夜間人工捕殺。振動樹冠,成蟲受驚飛動,由於眼睛夜盲和受樹冠遮擋,闖落地面。另外用稻草或是布條纏裹長的果柄(如沙田柚)或是果實套袋可避免成蟲産卵危害。
  5、化學防治。①5月上旬用50%辛硫磷500—600倍澆淋樹盤,毒殺土中幼蟲。②成蟲高峰期樹冠噴霧20%甲氰菊脂2000倍,殺滅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