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歌词 : 文学写作 : 摄影 : 影视 : 流行歌曲 : 华语mp3 : 歌曲 > 黑色幽默
目录
《黑色幽默》
诗人: 歌曲作者 Ge Quzuozhe

No. 2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对充满矛盾的荒谬的社会现实进行无奈、苦涩的冷嘲热讽。后也指这种无奈、苦涩的表现风格。
No. 3
  美国 六十年代产生的一种文学流派名称,是一种阴暗、悲观、绝望的幽默。他们的代表人物有 约瑟夫·赫勃 、 小库尔特·冯内格特 、 约翰·巴斯 、 托马斯·品钦 、 唐纳德·巴塞尔梅 等。这些人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把恐怖和滑稽结合在一起,把生活理解为一出荒谬可怕的喜剧。1965 布鲁斯·杰伊·弗理德曼 编了一个选本,收录了一些作家作品片断,命名为“黑色幽默”。从此以后,这股潮流就以黑色幽默的名义著称于世。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就像一个人在砸自己家的电视机、大柜子和锅碗瓢勺,还说这不是砸自己,而是砸了仇人家的电视机等等。这不是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吗?” 叶文玲 《长塘镇风情·晚雪》:“可是根据各种传闻,创编一点类似黑色幽默派的民间文学,这个小镇是从来不乏有才能的人的。”
起源
  早在20年代,一位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安德烈·布勒东曾编过一本名为《黑色幽默文集》的书,1965年,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 Bruce Jay Friedman)将60年代以来的美国报刊上发表的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12名作家的作品编成一本小书出版,取名为《黑色幽默》。同年,美国评论家尼克伯克发表《致命一蜇的幽默》一文,明确的将这类作家称为“黑色幽默”派,于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美国诞生。
学派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科马克·麦卡锡等。
分析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特点
  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它的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因此,在它的苦涩的笑声中包含着泪水,甚至愤怒。后来,人们通常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黑色幽默”这个词。
  “黑色幽默”的特征
  第一,特殊的幽默风格。“黑色幽默”和传统文学中的幽默不同。在西方传统文学中,一般来说,悲剧和喜剧的区分是很分明的。喜剧讽刺反面人物的丑恶和畸形,悲剧表现正面英雄的痛苦和不幸。但“黑色幽默”文学打破了这种界限,悲剧的内容采取了喜剧的艺术处理手法,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即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第二,“反英雄”式的人物。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值,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又有一定的追求。例如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毕利是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奥尔德曼认为,这些人“被迫扮演小丑的角色。”产生这类病态的畸形的人物的土壤是病态的畸形的社会。
  第三,“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传统小说采用“讲故事”叙述法,一般都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发展要符合内在的逻辑关系。而“黑色幽默”文学则彻底地抛弃了“讲故事”的老一套,改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创造了一种“戏剧性”的新方法。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夸大人物内心世界的广袤无垠;它不再受时空的制约,可以超越社会、超越道德、超越习俗、超越理念。
  第四,特殊的题材。为了与“黑色幽默”整体的主旨合拍,作家们在选材上也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科技领域里发掘题材。“黑色幽默”作家大都是大学里的教师,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喜欢把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要领引进文学作品。
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
  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即所谓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趋于分裂,成为带有悲喜剧双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们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通过暗示、烘托、对比、象征形式表现扑朔迷离的情节。打破理性化的时间顺序,加速节奏的跳跃,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笔法富有反讽意味,语言经常打破一般语法规则和固有的词语搭配习惯。
  具有寓意性。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纳博科夫,可以算是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195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洛丽塔》,此后又出版《普宁》(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说,成为事实上的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2、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以《第22条军规》闻名文坛,后又写出了《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成为公认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
  3、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以充满幽默和奇特风格的长篇小说而著称,他的《第五号屠场》(1969)使黑色幽默的小说创作的影响达到顶峰。另为他的《猫的摇篮》(1963)和《时震》也是优秀的黑色幽默作品。
  4、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受业于纳博科夫,以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1973)成为黑色幽默派的后起之秀,这部小说把人的性欲和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生与死、世界与人性等问题,作者以导弹发射后形成的抛物线“万有引力之虹”来象征世界、象征死亡,表现了对世界未来的悲观情绪。
  5、威廉·盖迪斯,他的小说《小大亨》(1975)以夸张的讽刺描写一个大发投机财的孩子形象,获得1976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
  6、托马斯·伯杰,他的小说《小巨人》(1964)使对看似强大实则渺小的西方社会的讽刺。
  7、约翰·霍克斯,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独创性的先说家”。代表作《血桔》描写了一对夫妇在假想的海岛上过着原始的性爱生活,成为“反小说”的典范。
  8、约翰·巴思(John Barth),在他的代表作《牧羊童贾尔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大学生贾尔斯受到来自两个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经错乱的描述,映射冷战时世界两大政治集团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十大黑色幽默电影
  1 低俗小说
  2 两杆大烟枪
  3 全金属外壳
  4 谋杀绿脚趾
  5 美丽人生
  6 搏击俱乐部
  7 落水狗
  8 疯狂的石头
  9 大丈夫:暗战男女
  10 血战到底
  。
相关歌曲
  黑色幽默出自周杰伦第一张专辑《Jay》
  《黑色幽默》-周杰伦周杰伦-黑色幽默
  词 曲:周杰伦
  难过是因为闷了很久
  是因为想了太多
  是心理起了作用
  你说苦笑常常陪着你
  在一起有点勉强
  该不该现在休了我
  不想太多
  我想一定是我
  听错弄错搞错
  拜托我想是你的
  脑袋有问题
  随便说说
  其实我早已经猜透
  看透不想多说
  只是我怕眼泪撑不住
  不懂你的黑色幽默
  想通却又再考倒我
  说散你想很久了吧?
  我不想拆穿你
  当作是你开的玩笑
  想通却又再考倒我
  说散你想很久了吧?
  败给你的黑色幽默
  不想太多
  我想一定是我
  听错弄错搞错
  拜托我想是你的
  脑袋有问题
  随便说说
  已经猜透看透
  不想多说
  我怕眼泪撑不住
  不懂你的黑色幽默
  想通却又再考倒我
  说散你想很久了吧?
  我不想拆穿你
  当作是你开的玩笑
  想通却又再考倒我
  说散你想很久了吧?
  败给你的黑色幽默
  说散你想很久了吧?
  我的认真败给黑色幽默
百科辞典
  heise youmo
  黑色幽默
  Black Humor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是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就以这些手法讽刺了官僚制度和“自由竞争”中的强者,对弱者表示同情。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则把情欲和科学技术联系起来,说明死亡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而且是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物理学力量。在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中,主宰人们一切荒唐行为的根源竟被写成是人类头脑中“有害的化学物质”。
    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都描写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应该认识世界,但能否接近真理却值得怀疑,他们由这种矛盾引出了“黑色幽默”的无穷笑料。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
    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赵启光)
    
英文解释
  1. n.:  black humor
相关词
小说悖论精神病院荒诞派导演电影编剧文学
世界名著外国文学传世经典英国喜剧脱衣舞悬念希区柯克
黑白剧情黑色片娱乐艺术原创漫画家国产漫画
经典欧美蒲剑国产电影更多结果...
包含词
黑色幽默剧黑色幽默小说酸雨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派小说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