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书名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目录
No.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 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莱茵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阅读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但是,和费尔巴哈只注重自然和宗教批判不同,马克思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把被他颠倒了的逻辑观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批判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著名结论;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追随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后来根据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念来批判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费尔巴哈从宗教问题出发,阐述了一个重要思想:人的本质就是人自身。宗教的产生是人性异化的后果。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由此批判人的异化。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异化的社会原因。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苦难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宗教中的苦难就是现实世界中苦难的歪曲的反应。要批判宗教,最彻底的做法是彻底的推翻颠倒的社会关系,推翻异化人性的社会制度。颠倒的现实世界一旦被推翻,宗教幻想的天国也就随之瓦解了。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又对当时处在封建复辟状态的德意志各邦的政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提出,正如15世纪的宗教改革是在僧侣头脑中发端的一样,当前德意志的政治改革应该是在哲学家的头脑中发端的。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和揭露,以便唤醒德意志的政治革命,但“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只有通过革命斗争而不是哲学上的辩论,才能促进德国政治的演进。在革命的力量上,马克思注意到了当时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的作用,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无产阶级。因为“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来说,就是无产阶级。”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中,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有以下几点:人的本质归根结底并不仅仅是宗教的本质这种抽象物,更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主观的实践是必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能动性思维能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要用哲学改变世界,必须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考量------“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总之,马克思之所以批判得不留情面,是因为他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们不停的编造新词汇解释世界,与其妥协,只是在意识形态上打转,也就是说,只是要改变关于世界的观念,而无法改变世界本身。在从思想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生活方面------即在现实中实现哲学继而消灭哲学方面,大多数哲学家都没有触及,这使得哲学的作用多数时候只停留在思维上,而没有切入实际,从而不具有物质力量。但是在历史进程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一点在马克思看来是关键的。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不是孤立抽象的人,而是与所处环境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有充分的动机去改变环境,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只要彻底,“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却在涉及人时陷入了唯心主义,将人周围的世界抽象化了,抽离了,苦难变成了非普遍现象,变成了少数人的例外,而与社会现实无关,所以费尔巴哈等人从根本上忽略了“在现实中实现哲学”,或是认为“不消灭哲学本身,就可以使哲学变为现实”,总之他们忽略了有主观的实践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所以马克思在剖析德国现状时痛心地说道,“在这里,实际生活缺乏精神内容,精神生活也同实践缺乏联系。”可以说,马克思激烈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他认为他们的观点的缺陷正是当前德国最致命的缺陷,因为“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而这些彻底需要的产生,看来既没有任何前提,也没有必要的基础”(毫无疑问,要产生“彻底需要”,必须使人和所处社会环境紧密相联)。这个缺陷导致“(法国和英国)那里,正在解决问题;(德国)这里,矛盾才被提出”,“德国并不是和现代各国同一个时候登上解放的阶梯,甚至它在理论上已经超越的阶梯,它在实践上还没有达到”,“(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了现代各国的发展,而没有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也就是说,德国的实践和精神不仅相互脱离,而且实践水平大大低于英法等国家。德国罗在了后面。当然马克思并不会认为是某些哲学家们导致了德国的此种畸形的意识形态,但他认为他们至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极大的影响了德意志的意识形态。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大声疾呼:“应该像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对德国政治现实的斗争就是对现代各国的过去的斗争,而过去的回音依然压抑着这些国家……德国人的解放就使人的解放…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同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费尔巴哈》中,都用了不少篇幅来彻底批判宗教。因为他认为,既然宗教是这个现实的,不合理的,“颠倒了的”世界的产物,是为其服务的有感情的制度,是其“总的理论”,那么对宗教的批判的预期的目标便是批判那个“颠倒了的世界”本身,是批判使宗教产生的社会矛盾本身。虽然说在“人创造了宗教”这一基本点上,马克思和费尔巴哈是一致的,但马克思显然认为这不足以使费尔巴哈的观点免于被批判。因为尽管费尔巴哈把宗教归结为人的本质,但他把人的本质抽象孤立地看待,他被遮蔽,从而不可能看到最根本的现实性的问题------宗教的产生是由于历史进程,宗教里所表现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苦难的抗议以及寻求慰藉,宗教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现实的普遍的社会矛盾,而不是因为个别人的偶然,而且,宗教这种作为“颠倒了的”世界的总理论的意识,也绝对不是单个的人所能产生的,它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中。费尔巴哈的彼岸世界的真理消逝了,但却没有要确立此岸世界真理的意思,因为他的精神与实践脱节,由于没有和实践结合,它的观点缺乏更实际的意义,根本无法切入现实,从而对现实作些改变。而马克思认为,要消灭宗教最根本的原因和最大的意义就是,一个不需要宗教来麻醉的世界才是真正合理的,幸福的。因此宗教批判不仅要使人摆脱对自己处境的幻想,还要使人作为有理性的人真正来思想和行动,来使宗教批判真正实现其最大意义-----改变使人抗议的现实,来建立自己所需要的现实性,“伸手摘取真实的花朵”。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反复强调的观点就在于此,他希望德国不再止于思维,而是跨出实践的步伐,去尝试发掘思想的更大更现实的效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843年), 论犹太民族问题 (1843),1844年经济和哲学手稿 (1844年),论费尔巴哈 (1845年),哲学的贫困 (1845年),雇佣劳动与资本 (1847年),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852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年),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859年),剩余价值理论共三卷(1862年), 工资、价格和利润 (1865年),资本论第一卷 (1867年),法兰西内战 (1871年),哥达纲领批判 (1875年)
  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 神圣家族 (1845年), 共产党宣言(1848年),关于美国内战 (1861年), 资本论第二卷 (1893年), 资本论第三卷 (1894年)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 (1850年),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 (1852年),反杜林论 (1878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880年),自然辩证法 (1883年),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884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886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Zur 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csophie"
    日eIge’er「oz卜eXUe PIPan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Z二K;l’tl’寿der万此
  schenRechts一尸从1050户hl’e)马克思批判黑术
  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 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艺
  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
  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多
  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中译本比
  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息恩格斯全集》第1
  一这部著作是对G·w,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261一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
  克思在任《莱菌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扎
  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水莱菌报》后,他系统地研多
  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少
  队石省,
  ,勺火
  上口产一
  夕卜炙﹃
  邪姗瀚蒸黔漪赘撰瓣擞撇默豁孤黯黯器蒸珊豁籍彝髓纂兼黔粼黔翼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的一页
  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振
  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但是,和费方
  哈只注重自然和宗教批判不同,马克思的注意力主要
  七气口司
  露了
  观念
  不是
  尔把
  决定
  国家
  了黑
  提出
  黔转
  经济
  争)
  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揭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把被他颠倒了的逻辑
  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具有哲学意义的“
  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批判黑格
  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
  国家的著名结论;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
  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
  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
  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望
  折。在此以后,他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深入解剖和政治
  学的批判研究,终于创立了唯物史观。(孙伯书
    
包含词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