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斑筍蠃
拉丁文學名:terebra subulata(linnaeus)
英文名稱:subulate auger
貝類動物、腹足綱、芋蠃超科、筍蠃科
分佈:熱帶印度太平洋
數量:常見
尺寸:13釐米
殼堅實,但早期蠃層長失落。蠃層的側面平直,殼口矩形,蠃塔上或許有蠃溝。殼表有強縱生長紋,殼表乳黃色,有矩形褐色塊斑。 |
|
【物種名稱】黑斑筍蠃
【中文俗名】
【拉丁學名】Terebra subulata
【命名者】 Linnaeus, 1767
【英文名稱】Subulate Auger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新腹足目、筍蠃科 |
|
貝殼細長,蠃塔狀,黑斑筍蠃2蠃層多。貝殼肉色而光滑,各蠃層有二列黑斑,但體層有三列黑斑,殼長可達16公分 。殼堅實,但早期蠃層長失落。蠃層的側面平直,殼口矩形,蠃塔上或許有蠃溝。殼表有強縱生長紋,殼表乳黃色,有矩形褐色塊斑。有光澤。殼口小,縫帶明顯,沒有臍孔。外唇沒有增厚,內部平滑。軸唇扭轉。口蓋卵形,核位於下方。齒舌缺乏或僅有邊緣齒。 |
|
海南,西沙,印尼,馬來西亞,臺灣屏東縣恆春半島,大樹房,屏東後灣,東沙島,基隆市,澎湖,臺灣海峽,南沙群島。 |
|
棲所環境 熱帶印度太平洋淺海砂底、低潮綫至水深數公尺。肉食性。 |
|
- lat.: Terebra subulata (Linnaeus, 1767)
|